登陆注册
3698900000004

第4章 小人的N种口是心非

人的想法、弱点、秘密、策略、内心世界等,都会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显露出来,而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总会有意无意地揣摩对方的心思,了解对方的为人。这样做既可以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故意和自己讨厌的人做朋友

明明大家都知道她们俩合不来,她却很认真地说:“我想和她交朋友,我觉得我们好像很合得来。”这类心口不合的情形在女性之间似乎是更为常见。

这类女性通常很好强,不服输,自尊心强,自认为高人一等,若不是如此便会很难受。“工作能力与相貌都不输她”、“怎能输给她”,这类人的自尊与意志都很强烈。

当然,这样的“气”自然而然便会传递给自己所敌视的女性,双方即使没有针锋相对,相处起来也是格格不入。

某公司宣传科,有一位美貌与知性兼具的张小姐,全公司内无人匹敌。而在营销科,出了一位公认的美女——工作能力也受到肯定的赵小姐。张小姐的经理甚至还称赞赵小姐,说她“聪慧但不骄傲,而且漂亮,真是难得啊”,使得张小姐的嫉妒心油然升起。

在某次宣传科全员到齐的聚会上,张小姐若无其事地对经理说:“我想和赵小姐做朋友,我们一定可以成为好朋友。”她这么说其实是在试探经理的反应。

而说到她的本意,则是压根儿都不想和赵小姐交朋友。那么她说想和赵小姐交朋友到底是为了什么?

那就是希望直接认识赵小姐,直接掂她的斤两,探寻她有什么样的知性、她是哪一种性格,嗅出她的缺点或弱点迹象,进而巧妙地探问。

一旦取得所要的信息,便迫不及待地告诉经理:“赵小姐的胸部好像是做出来的呢”、“虽然研究生念的是著名的大学,但本科则是三流的某大学呢”等,将不利于赵小姐的讯息散播出去。

这样一来,张小姐便会认为自己不论美貌或是知性都优于赵小姐,在自尊上得到了满足。

这样的女性,要如何对待才好?如果你是张小姐的上司,那么在张小姐值得赞赏的地方给予赞赏,但当她对他人批评并想要征求你的认同时,可不能一不小心就附和她。

即使她想要征求你的认同而对他人进行严厉的批评,你也要表示不同的意见,甚至如果嗅到了嫉妒的味道,还是表示坚决的否定比较妥当。

如果是男性的话,这种类型的人或许有野心想要在团体中握有呼风唤雨的权力,要特别留意。

对事物的评价一日数变

对于人或者事物经常改变其评价的人,不可以信赖。

“我告诉你,我告诉你,C小姐是个很不错的人喔。我跟她虽然只见过一次面,但觉得意气相投呢。她是个很好的人喔,如果你也可以跟她交朋友就好了。”听A小姐这么强力推荐,B小姐勉为其难地来到咖啡厅和C小姐见了面。B小姐当时并不特别觉得C小姐有那么的好。

过了一阵子,B小姐问A小姐:“之后有经常和C小姐见面吗?”得到的回答便是:“啊,C小姐啊。那个人,我没办法和她交朋友,她的个性有点奇怪。现在已经不跟她碰面了。”她的观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A小姐心中已经没有C小姐这个人了,令B小姐相当惊讶。

像A小姐这种类型的人,对于仅见过一次面、闲聊过几句的人,便会很轻易地给予好的评价。也就是说,她只作表面的判断,对于第三者的评价也会照单全收,而且还轻易地将这样的观感推销给别人。

这种类型的人其实还相当的多。

比如,她不厌其烦地向你推荐某某健康食品,当你信以为真花大价钱买了之后,下次见面时她却说:“啊,那个东西啊,其实不太好呢。”这时,你的额头不出现一片阴影才怪。

还不只如此。“我告诉你另一个比那个更好的东西喔。”她又厚着脸皮开始推荐其他的东西,对于自己推荐了不好的东西给别人,竟然没有丝毫的罪恶感。

像这样对于人、事、物的评价很善变的人,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的老好人,很容易相信别人或事物;另一种则是有所企图或怀抱着复杂的想法,夸大其词地说“她是个不错的人”“这个东西很不错喔”的类型。

不论是哪一种类型,如果你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当他向你推荐什么事物时,不要一下子就全盘接受,而是要多花一些时间之后再作判断,这样比较安全,也可免去日后的麻烦。

提议的人最后却变卦

公司内的同事或者学生时代的朋友要举办聚会时,总会有一两个人会有“可以去的话就去”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

如果只是一次那还好,但如果总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不值得信赖了。更有甚者,最终提议的人最后却变卦,这更证明了这个人不但薄情,而且根本没有把他人当回事。

中学时期的同班同学甲,分别十年后打电话给乙。甲在深圳,乙在成都工作,他们两人都已经结婚了。

在聊得正起劲的时候,甲突然说:“对了,好久没有办同学会了,我也想见见你呢。”

当乙回答:“是啊,好久没办了呢。”甲便说:“那么就来办吧。我马上联络丙,他就在我们深圳华侨城工作,对同学们的情况也很清楚,也有空闲,我会和他一起组织。”

之后过了三个月,就在乙已经忘了这回事时,同学会的邀请函来了。虽不怎么特别想见昔日同学,但因为前一阵子和甲谈论过此事,于是便决定参加了。

当乙风尘仆仆地到了深圳,赶到同学会的会场,却不见甲的身影。

找到了主办人丙君,问他怎么没有看到甲,却听他说:“因为甲提议,所以就决定办同学会了,但是甲却说要和家人去马来西亚旅行,不能出席。”

实际上像这样提出要办同学会或者朋友聚会的人最后却变卦的例子,还是相当多的。像这般没有责任感、做事草率的人,就不要轻易相信他,这样就不用被他耍得团团转了。即使你相信他了,也要附带条件,比如说“如果你负起责任的话”,让他负起责任,这样应该就行了。

遇到表示聚会“能去就去”的人,会令主办人相当困扰。例如订餐时需要确定人数,老实的人还真的会伤脑筋要不要将他列入参加的人数当中。

一个成熟的社会人,是不会做这样的回答的。总是以“能去就去”这类方式回答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一种是薄情的人。比方说同学聚会,有的人是大老远千方百计都要参加,相比之下,这样的人则是满不在乎地以“能去就去”这类方式回答。又如果是少数人的聚会,他也一样不会在乎其他的人,心中就是有要不要参加都无所谓的想法。

另一种是不想花钱的人,也会以这样的方式回答。那么,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回应的人,应该如何应对才好?那就是一开始就不要将他列入人数当中,或者坚持请他清楚地回答是参加还是不参加。还可以以会费制的方式将他列入人数当中,如果届时缺席了,还是要向他收取费用。这样一来,下次再有类似的聚会,他应该就会认真回答了。基本上这类型的人是薄情且小气的,一旦知道事后还是会被要求交费,只要他回复要出席,那么就一定会出席。

喜欢散播“悄悄话”

“因为你没有说不能说啊,所以我说出去了。”会说这种借口的人也不能信任。

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通常不会一一注明这是秘密、那不是秘密的。而聆听的人,通常也不会问过“这是不能说的秘密吗?还是可以跟别人说”之后,才知道该不该说的。

“我告诉你,昨天,经理注视着我的眼睛说‘我也差不多该讨老婆了’呢。”

“唉!这是秘密吗?结果怎样?他有猛烈追求你吗?”

“嗯,这是秘密。之后他约我,要不要好好去休息一下。”

“唉,他约你上旅馆吗?这也是秘密吗?”

“喔,他希望我嫁给他,这是秘密;他约我去旅馆,这不是秘密,说出去也没有关系。”

像这样一个一个去区分哪些是不是秘密,这样的谈话不是挺麻烦且无趣吗?

人就算没办法从言语当中理解,从当时的谈话方式、话题的展开、对方的表情、态度等,应该就可以判别哪些是秘密,哪些是说出去也没关系的。

又因为将不能说的事情给说出去而受到指责时,却推说“因为你没有说不能说出去,所以我才说的啊”的人,不是个性不好便是缺乏常识,像这类型的人还真是不少。要怎么面对这样的人呢?

这类型的人,即使责备他说:“都说这是秘密了,怎么还跟别人说呢?”他还是不会有所改变的,因为他根本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所以,期待他对泄露出去会很麻烦的事情守口如瓶,根本是很困难的。

如果自己的秘密被他散播出去了,用同样的办法报复他也是一策。将他的坏事、弱点等被人知道了会很麻烦的事情,有意无意地给散播出去。让他知道你是有仇必报的人,让他对你有“这个人要非常小心”的强烈印象,这样效果就达到了。

不过,“健忘”也是这一类型人的特色,过了一段时间,同样的事情会再度发生。所以,麻烦的事情不要让他知道,才是上策。

强求别人应邀

在社交场合,有很多人喜欢用强迫的方式邀请别人,别人明明不愿意,他们仍然坚持邀请,其实,他们是忽略了拒绝者的想法和立场。

这种人面对对方拒绝时,会一再重申自己的意见,以为如此对方就不会再拒绝。观察这些不顾对方推辞仍一再邀请的人,可推测其大概有四种想法。

1.把对方的拒绝看成客套

这时,邀请人就会继续对对方说:“你不必这么客气嘛!”但对方如果再次拒绝,他仍要求:“我看你真是太客气了,现在已经下班了,你就轻松一点,不必这么认真嘛!”一再发挥他推己及人之心。

2.主观地以为对方如果拒绝,就等于断绝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当对方推辞时,他们会觉得很失望,认为对方太不给面子了。这种人遭到对方拒绝时,则会表示:“我诚心地邀请你,你却一再拒绝,真是太不够意思了!”

这种人试图勉强对方,当对方推脱说:“你实在有所不知,我已经和太太约好了,所以真的没空来!”邀请人仍不放弃,还故意讽刺他:“我看你是怕太太吧!”以话中有话的方式来刺激对方。甚至邀请者还会联想:就是他太太在破坏我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

3.邀请人一个人玩乐时,会觉得寂寞而缺乏勇气,所以邀请的对象都是固定的

由于邀请人和被邀请人有共同玩乐的经验,且认为两个人做搭档天衣无缝,所以就想勉强两个人同乐借以壮胆。换句话说,真实邀请人是依赖对方,因此无法独自取乐而勉强对方。

4.邀请人希望对方满足其虚荣心,听他炫耀,或让他宣泄心中不满或恼怒的情绪

只要仔细分析邀请人的动机,就可以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这种强迫行为。这类人希望自己邀请的对象能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所以完全忽略别人的权利和心理动机。

言必称“绝对”,未必真绝对

20世纪上半叶,人们还认定“人类绝对不可能登上月球”,没想到后来我们亲眼目睹了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情景。

“绝对”的含义原本是强调某件事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的极端程度。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绝对”所表达的意思,却减轻了其原来所具有的强烈程度。

比如,在公共汽车上,我们经常可听到女中学生不加考虑地一再使用这个字眼。另外,在工作场所,我们也常听到人们动不动就说:“我认为绝对只有这个办法可行……”

有种人的绰号就可以叫“绝对先生”。其实,根本没有人相信他的“绝对”,因为每每他的绝对总会被其他人想出的办法推翻。

经常爱说“绝对”的人,大半都有一种保护自己的倾向,一旦自己的过失遭到别人纠正或指责时,为了隐藏自己内心的不安,他就会想办法保护自己,利用“绝对只有这个办法”的说法,企图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基于此,我们就可明了,这种人之所以有“绝对”,不过是在坦白地告诉别人:“我的能力仅止于此,所以除此法外别无他法。”由于这种人的想法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们只能依自己主观、狭隘的视野,想出一些不适用的想法,而且通常不会产生很大的效果。

由于这类人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为他人设想,一切的想法都是独断、自我的,所以这种人可说是目中无人的傲慢人物。

此外,使用“绝对”除可作为其爱自己的证明或防卫性的借口外,也可作为自己有过错时的挡箭牌。例如,“从今以后我绝不再犯”,借立誓使自己免受伤害。但这种人的“绝对”是最靠不住的,因为他们十分清楚自己绝不可能不再犯,为了掩饰自己的这种自知之明,所以才在不知不觉中又说“绝对”。

动辄抱怨是心理幼稚的表现

我们常可听到,有人抱怨说:“××对我实在是太冷淡了。”但若我们自己在与××交往时,或许确有地方如人所言——冷酷而无人情味,但多数时候他不是个“冷淡”的人。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误会呢?

当事人之所以批评对方过于冷淡,实因当事人对对方存有过度的期望,一旦对方与自己预期的状况不符,无法满足自己的期望时,就会成为其埋怨冷淡的理由。因此可知,当事人的这种要求,只是希望对方凡事以自己为重心,换句话说,就是当事人希望对方对自己有所表示的依赖心理。

通常,公司大部分的职员,都会为爱管下属私事的上司冠上“温暖人物”之名,虽然是一种讥讽,但也反映出大部分上班族之间彼此冷漠的情形。有些主管为了满足职员们的期望,当下属到了适婚期时,还积极替他们物色对象,自愿充当媒人。虽说这完全是照顾下属的一片好意,但受到这种“礼遇”的职员们,其心理又是如何呢?

经常抱怨别人过于冷淡的职员,通常他的事均由父母准备妥当了,所以他们也已习惯依赖别人;现在既然主管如此关心他们的婚姻,他们当然也就有一种期待之心。但反过来说,他们也将自己的家庭与工作环境混淆,把自己家中的行为带入现实的人际关系中了。

这些职员通常想借此表现其依赖心,并消除独身的寂寞,一旦主管的照顾无法满足他的期待时,就会反过来指责上司“太过冷淡”。

还有一种人,虽不会要求别人事事为自己准备完善,但因其刚进入社会不久,感觉寂寞之余,还会有无人可依附的空虚感。例如,两三人结伴到小吃店或酒吧吃饭喝酒,当对方无法体会这种孤单心理而不带感伤地道别时,就会说“你太冷淡了”;而且,往往认为“你是我的好朋友,却对我如此冷淡”。这种人很容易把他人视为亲密的对象,甚至不考虑对方的想法就对其抱怨,毫不体谅对方的立场。

由于有了这种幼稚的心理,就常常会认为对方如果是自己的好友,就应对自己多表示一些友爱或关心,才能维系永远的友谊。其实,这种心理源于害怕寂寞,所以才用这种话来为自己辩解。

常说“过去算了”

朋友间即使关系再亲密,也可能会有摩擦与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往往不仔细反省、检讨事情的经过,以探究失和的原因,而简单地说:“唉呀!上次的事情过去也就算了,不要再提它”,或声称“我们可以从头再来”,但这并不能真正解决彼此的冲突。

另一种提议和好的人,是由于内心愧疚,有罪恶感,觉得自己理亏,所以才先向对方低头,提议“过去的事就让它烟消云散吧”。

当然,如果对方已先提出和好的建议,另一方虽然内心仍难免稍存芥蒂,也会因此豁然开朗,深觉对方是个有气度的人而对他抱有好感。

此外,同一工作单位的同事或情侣、夫妻,也往往会因微不足道的小误会而产生摩擦,但若因此心中长存怨恨的话,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更趋恶化。

所以,要解除这种暂时的冷淡关系,“既往不咎”是非常重要的。不记恨过去的事,才有希望言归于好。

而常把“过去了就算了”或“重新再来”这类话挂在嘴边的人,到底是抱着何种心态呢?既然这种人惯用这些话,可知他们一定是常引起纠纷。生存于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难免会与人发生纠纷,但问题是这种人为调整暂时被破坏的人际关系所采用的“过去算了”之类的方式却有待商榷。

他们草率地使用这类解决问题的方式,却忽略心中仍存在着更难解开的心结,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似乎恢复了与对方的关系,而且也已不念旧恶,呈现平静的心境。但人真能如此轻易地既往不咎吗?

一个人如果真的完全不在乎过去的纠纷,他就不会再说“过去了就算了”之类的话,只要他说出这种话,就表示心中一定还介意这件事,才会刻意说这种话来掩饰。

根据这点,我们可看出,这个人所说的话,并非为对方而说,而是为自己说的。换句话说,此人内心中仍存有愤怒、憎恶、反感,为避免这种冲动让人发觉,而隐藏这种恐惧和不安,所以他才会动不动就说“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而这种行为,正表示出他极力压抑的心理。

滥用这些话的人,代表他常常压抑自己的情绪,虽然他本人也许未曾意识到,但这种抑制的能量,却会在无意识中累积,一旦累积的力量逐渐增强时,就会化为怨恨的情感而爆发,因此我们不可忽略这种人的心态。

即使再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难免会因误会或意见对立而破裂,但只要设法了解彼此的真意,尊重对方的意见,则不仅可化解误会,更可增进彼此关系。

脸孔没有现实感的人

什么是没有现实感的脸孔?就是活了几十年,却没有一般人应有的辛苦、努力与体验所交织成的脸孔。没有显露出生活的真实感的脸孔,同时也是没有受到一点污染的清纯脸孔。

明显地表现出辛苦或者疲态的脸孔,是有问题的;但是,没有现实感的脸孔,有时候问题也不亚于前者。

这种类型的脸孔,经常可以在政府高层官员、文体明星、家族企业接班人等人身上看到。

以公务员来说,地方上的公务员、中央的低阶官员也时常可以见到。以男性居多,女性则较少见。脸色冷淡、无表情,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是这类型人的特征。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没有现实感的脸孔?就是因为他们虽一路努力向上,但却没有吃太多的苦便获得高学历或较高的地位,并有不错的社会评价。但是,人性上的历练少,所以表情也少。

以公务员的情况来说,不管是高阶官员还是低阶官员,他们的一生都受到保障,不需要太辛苦就可以获得生活所需,所以有些人才会在感情或者情绪上有所欠缺。不管怎么说,他们本质上多是薄情的人。

这类人既有社会地位,外表看起来也是个正派的人,但有时候却会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也有着即使背叛别人也毫不在乎的冷酷无情。

例如,抛弃心爱的妻子儿女而转向其他女人。这类型的人的脸孔容易给人爽朗的错觉,不能不注意。如果是十几岁的人那还没话说,如果到了三十几岁、四十岁,看起来都还是那么爽朗的话,实际上就是所谓的没有现实感的脸孔,要十分小心。

另外,拥有这类脸孔的男性,有些是所谓的行家,在某个领域上十分出色。

面对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没有现实感脸孔的人,不要抱持太过亲密的感情比较恰当。因为他们欠缺人情味,你对他的期待就只会落空而已。

同类推荐
  • 你在忙什么(员工培训版)

    你在忙什么(员工培训版)

    企业最大的浪费是“价值浪费”,即员工不懂得去做最有价值的事。不能够忙出效率,忙出业绩,忙出效益。企业中最大的节约是时间的节约,节约时间的最好办法就是立刻去做最有价值的事。懂得做最有价值的事。你才能够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
  • 催人泪下的一幕

    催人泪下的一幕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粉红色的信笺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粉红色的信笺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生气不如争气 斗气不如斗志

    生气不如争气 斗气不如斗志

    生气不如争气,要争气,就要有为自己争一口气的毅力和气魄,与其总生别人的气,不如学会自己争口气。人生道路很漫长,途中难免会有杂草、碎石阻挡,而这些只是一种考验,锻炼我们的毅力、耐心,使我们变得更勇敢、坚强,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不必为了身边的那几块毫不起眼的石头,而放弃一整片绮丽、明媚的景色。我们一定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生气不如争气,斗气不如斗志!
  • 智慧易拉罐

    智慧易拉罐

    本书分成情感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成功的智慧、创意人生等几部分,每部分都收入了大量的故事,这些故事内容丰富,故事后都有简洁明了的总结,使人读后获得莫大的启示。当你一次次以最优雅的方式,打开每一个贮存有智慧精灵的易拉罐时,你就聆听到了智慧的声音,你就开启了智慧的人生,它抵达你的心灵,滋养你的心灵。
热门推荐
  • 幸福来袭没道理

    幸福来袭没道理

    在茫茫人海中,为何偏偏只对你是那样的特殊?陆铭昊壁咚着沈嘉妍:“我还真是不明白,我哪点不好,你怎么就是不喜欢我。”沈嘉妍苦着脸:“那你告诉我,我哪点吸引你?我改!”陆铭昊摸了一下下巴:“我就是被你不喜欢我吸引着。你能改不?”沈嘉妍无语问青天了,原来遇上一个欠虐的!惹不起,难道我还逃不过吗?陆铭昊非常淡定,想逃?没事,你就蹦跶一下吧,权当锻炼身体。最后结果还是一样的。
  • 爱情密码

    爱情密码

    在这变化想涨潮一样快的时代里,夏伟婷还不知道自己与他生命中唯一的男人还有这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豪华的别墅,若大的软床,男人和女人交织在一起,恩爱有加,缠缠绵无尽。呢喃的情话耳鬓厮磨,男人有力的臂膀环绕着夏伟婷,在她的耳边轻轻的低语:“老婆,明天我带你去见我妈。”女人点点头,心里甜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宇,你……”“老婆,睡吧,明天我……
  • 散文(2016年第10期)

    散文(2016年第10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医神小农民

    医神小农民

    偶得神医传承,从此无往不利,纵意人生。
  • 无良宠妃

    无良宠妃

    她替姐入宫,本想安稳度日,却被皇上突然宠幸,从此极尽荣宠,一时风华绝代……无奈一切梦碎,原来现实如此令人心碎……
  • 春秋配

    春秋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捡个老婆回家

    捡个老婆回家

    【推荐】新文新文新文红莎的新文开坑啦红莎的新文《闲散小女人的狼君们》请支持个!!温馨文文啊温馨文文她,知道自己这样很难看,但是,还有什么可在乎呢。男友今天结婚,新娘却是别人,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呢?呵呵…在这大雨里,如果有哪个没结婚的男人来救救溃不成军的她,她豁出去了,她也要不顾一切一次。无论是谁,她都决定把自己给嫁掉。【片断一】“今天,你可以和我结婚吗?”她不顾眼前人的震惊和尴尬,直直问着自己想要的答案。她,真的什么也不在乎了。她要结婚,说她逃避也好,都不在乎了。她只想抓住这根救命的稻草,让自己可以继续过活。“好,我们今天结婚。”心里鼓动得这般的惊天,所以他知道这是自己的答案,也坚定了自己的心。【片断二】“那人对你这样重要吗?重要到让你不惜彻夜不眠的等待要与我摊牌。”他不想这样说的,可是看到她那样急切为那人的样子,让他真的快被满腹的嫉妒之火灭顶了。“我是要跟你摊牌,你准备好要听了吗?”埋在他怀里,她闷闷的说道。不是难过,而是觉得他的怀抱温暖得让她想哭。“好,你说。”他只能吐出这三个字,而这已经要了他所有的力气。【片断三】“我爸妈是离异的,我跟妈妈相依为命的,妈妈在我十五岁的时候逝世的。遇见你那天,男朋友正好结婚,我是最后一个得知的,新娘不是我,而是一个可以让他平步青云的女人。”像是过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她平缓的讲述着自己的一生际遇,仿佛那不是说自己的事一样的平淡语气。他没有言语,只是紧紧的,紧紧的握着那兜在自己口袋里的柔弱。借以来支撑这个让他心疼万分的小女人。“昨天,我又知道了,那个让他可以少奋斗三十年的新娘原来竟与我身上流着一半相同的血液。真是奇妙的缘分,奇妙到可笑至极吧。你说是不是?”她已经分不清自己的心是不是还会痛了,但是她以为自己已经不会再为那些事流泪的,可是老天爷竟这般的开她玩笑,一滴一滴的不断往外跑。【片断四】“那天你带着你的妻女走后,我就指着天对自己说,事不过三,此后你汤唯贤死活再不与我有关系,改名弃姓作证。”“我妈说让我不要恨你,起码在她有生之年不要恨你。所以我妈死的那天,我的爸爸也死了。所以你认错人的了。”盯着汤唯贤那低下头去的样子,她平静的诉说着。很奇怪自己竟然可以这般平静的说着以前那些让她痛心疾首的往事,淡淡的看了在场所有人的表情,她也如期的受到了自己想要的。
  • 神秘的农场主

    神秘的农场主

    讲述了约翰叔叔带着三个心爱的侄女——帕齐、贝丝和露易丝到位于小乡村米尔维尔的一个新购置的小农场度假的故事。在农场中,露易丝偶然发现原农场主的死有些蹊跷,他的好友在他死后变得疯疯癫癫,而且他和好友的财产在他死后均离奇失踪。所有的谜团引起露易丝强烈的好奇,她遂与小姐妹们偷偷地展开了侦查。就在她们的案情进展缓慢的时候,农场主的儿子约瑟夫在离开故土三年后再度现身,他带着满身的伤偷偷地躲藏在农场的一间废弃的小木屋中,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 未婚不相识

    未婚不相识

    苏芜喜欢的一直都是那种温润如玉的清雅男子,两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岁月静好、细水长流......可是,事实却是......偷偷瞥一眼身旁某男那张不苟言笑、高贵冷峻的脸,她忍不住仰天哀嚎:谁来告诉她,这个深沉的跟块儿千年冰疙瘩似的男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什么什么?他是她的未婚夫?!苏芜懵一脸,她有未婚夫为什么她自己不认识?!
  • 旧友

    旧友

    我的叔叔有个朋友,名叫柳濑伸司。柳濑家,如果追溯它的渊源的话,应该属于鸿嘉家族的一个分支。当然,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只留下巴掌大的一块旱田,和镇上的其他大多数人家一样,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家族了。所不同的是,他家已不再靠天吃饭,因为柳濑从大阪的一所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城里,在一家公司任职。就这样过了将近十年,三年前,柳濑带着妻子回家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