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2300000005

第5章 抗战结缘父母相恋

1937年,上海大轰炸后,王云阶带着妹妹王岫岚王秀岚离开上海,到达汉口。这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汉口热火朝天,人民爱国热情高涨。王云阶参加了冼星海主办的《星海歌咏团》,在冼星海、林路等人的影响下,他积极投身到救亡音乐运动的洪流中。这时,他结识了作曲家聂耳、吕骥、贺绿汀、孙慎、孟波、麦新、张曙等作曲家,并成为他们的战友。王云阶发现这些进步作家的作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而这正是自己在音乐创作中所缺少的,他决心向这些人学习,为救国救民创作更多鼓舞士气的战斗歌曲。

从此以后,在浩浩荡荡的示威游行队伍里、在街头巷尾的群众宣传演出队伍中、在青年学生的抗日歌咏舞台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王云阶的身影。

火热的战斗生活,使王云阶深深感受到了音乐艺术与人民大众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他不仅自己高唱起抗日歌曲,还教民众和青年学生唱抗日歌曲。为了动员各界人士向前线将士捐献棉衣,他和二妹岫岚秀岚还在救亡音乐会上首次演唱了冼星海写的《做棉衣》。与此同时,他还以极大的热情创作抗日歌曲和诗歌。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有《我们在炮火中长大》(安娥词)、《我们不流眼泪》(王云阶词,贺绿汀曲)、《大家站在一条线》(王云阶词曲,孙慎主编的抗战歌曲集出版)、《抗战到底》(钱亦石词)。在武汉大公报上,他发表了为纪念全国歌咏成立而写的长诗《向阿波罗宣誓》桂林时代书店出版了他的第一个以歌曲为主的综合性的单行本《国防音乐》,意在号召全国人民筑起抗日国防线。

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王云阶在周恩来任职的政治部一所、一处、一科任绘画科员。当时,该处刚成立了两个月。

冼星海除了搞创作、组织音乐运动外,还兼“汉口市妇女战时服务团”的音乐老师。这个服务团,据说是一个上海女工王涤之创办的,还有一个西康人冯云仙参与领导。团里约有团员二、三十人左右,大多数是从沦陷区来的,年龄上差异比较大,文化也参差不齐,学生的比例比较小。

李青蕙就是这个服务团的成员。当时,她是一个初中生。父亲在抗战开始后不久去世了。学校里年龄较大的同学,纷纷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到伤兵医院去工作、上前线去参加救护工作。在他们的感召下,李青蕙从湖南桃源来到这里,参加了“汉口市妇女战时服务团”成了团里最小的团员,在团里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在这里没有多久,她认识了王云阶。两人相爱结婚,并且生了中国一个伟大的童星王龙基。他就是著名影片《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扮演者。

“汉口市妇女战时服务团”里除了聘请冼星海任音乐老师外,还聘请肖英老师教政治和文化课。他们是现学现用,学会了就立即到江边码头、大街小巷、电影院、伤兵医院等地方去宣传。那时,他们的宣传口号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有一次,他们到重伤医院去慰问,唱了好多首抗战歌曲,非常受欢迎。最后一首是,《慰劳伤兵歌》当她们唱到“你们正在为着我们老百姓,为着千百万妇女儿童,受了重伤,躺在这病院的床上……”人们听了,开始是几个人哭,后来,哭的人越来越多,哭声也大了。看到这个情景,她们担心歌声吵了伤员,加重了他们的伤痛,就停下不唱了。伤兵们看见她们停下了,就一边哭,一边说:“唱吧,唱吧,我们哭,是希望伤快一点好起来。我们好了还要上战场,打走日本鬼子,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这几句最朴素的话,却是肺腑之言,把演员们感动得哭了。她们边唱边哭。这次演出,给她们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她们是在实践中又受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家深深感到,歌声与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后,才会产生无比的威力。于是,她们都下决心好好学习,用歌声作为锐利的武器,以唤起民众、打击敌人。

有一次,她们参加一个大型音乐会。她们高举“汉口市妇女战时服务团”的旗帜,排着整齐的队伍,边走边唱着抗战歌曲。可是,刚走到法租界,就遭到了“红头阿三”的阻拦。“红头阿三”是法国人雇佣的印度籍的警察,他们的头上的裹头布都用红的,所以,大家都叫他们“红头阿三”。“红头阿三”坚决不让队伍进入法租界,要她们收起大旗、打散队伍,单个行走,并且不允许唱抗战歌曲。

演员们非常气愤。她们就和“红头阿三”讲理,说:“这是我们中国的土地。我们中国人是这块土地的主人。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为什么不可以举旗帜?为什么不可以排队?为什么不可以唱歌?”“红头阿三”却说:“这里不是中国的土地,是法国的!法国人不让你们在他们的土地上干任何事,你们就不能干!如果干了,就是触犯了法国的法律,是不行的”她们听了,就和“红头阿三”争了起来。这个“红头阿三”一看形势不妙,就吹起了警哨,叫来了一批“红头阿三”他们看到是一群妇女,而自己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看起来很有威力,就想用武力吓唬演员们,妄图把她们吓退。于是就挥起了警棍打她们。演员们虽然是一群青年女子,但她们决不示弱。“红头阿三”们把大家冲散了,她们又聚在一起。一个和一个对打不行,她们就几个人对付一个。有的人个子太小,就抱住“红头阿三”的大腿狠狠地一口。

最后,“红头阿三”没有办法阻拦她们,只好作罢。她们胜利了!又整理好了队伍,高举起大旗,高唱起抗战歌曲,歌声比原来更响亮。她们还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列强”,那些警察听见呼声又赶过来,企图打散她们,她们就又与警察打起来,边打边重新整队。警察住了手,她们就整理好队伍,又高举起旗帜,高唱歌曲,高呼口号,奋勇向前。她们就这样走走、打打、唱唱,呼着口号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了法租界,而那些“红头阿三”只能站在后面,呆呆地看着她们的队伍浩浩荡荡向前进。

动作这样快,歌声和口号这样嘹亮。不需要谁来指挥,整个的行动像部队一样整齐划一。当时,她们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如此神奇。反正她们胜利了,帝国主义输了,害怕了。通过这次的斗争,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团结一致对付帝国主义列强,就能胜利,绝不能示弱,一定要以牙还牙,做面对面的斗争。他们是纸老虎,如果你怕他们,他们一定会把你吃掉。

这场斗争,对她们来说,也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激励。她们认识到,中国必须站起来,不能容忍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辱。这次斗争的胜利,使她们信心百倍,士气大振,团结得更紧了。

这时,团长王涤之因病不幸逝世了。她们都非常难过,为失去了一位可尊敬的老师、朋友、战友而哀痛不已。在追悼会上,大家沉痛地追忆王涤之的音容笑貌,回忆她带领大家所走过的路。最后,她们流着泪,唱起了一首歌,在歌声中寄托了她们的哀思。这时,李青蕙听说这首歌是一位王云阶先生为追悼王团长而写的。她们唱着歌送别了王团长,并默默地下决心: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将王涤之先生未完成的事业进行到底。一定要努力工作,来慰藉她的在天之灵。

有一天,星海老师来了,还带来了一个面目清秀的年轻人。星海向她们介绍说:“这位是王老师。你们已经唱过他写的歌,今天见到他了。今后,你们的音乐课由他来教。他的名字王云阶。”

王云阶先生像个学生。他穿着一件棉布大衣,是中学生穿的那一种,看样子他顶多高她们几个班。“这不是中学生教中学生吗?”大家心里这样嘀咕。但是,演员们低估了他。王云阶先生的课讲得很好,不但思路清晰,而且很有感染力。

比较而言,星海更像一个大哥哥。下课后,他会和她们无拘无束,勾肩搭背,十分亲热。王云阶先生则不同。他上课时可以是滔滔不绝,将学生带入了音乐的神圣殿堂。在他的课上,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但在下课后,他的话就很少,对她们很客气,也很注意影响。她们有问题向他提问,他都会认真地回答。遇到有人问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事,他就笑笑走开。他很忙,可上课却非常认真、准时。

不久以后,王云阶先生创办了一个“云阶歌咏团”。她们就是这个团的成员。遇到“星海歌咏团”缺人时,她们就两面唱。当时,她们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汉口市难民收容所,是她们重点帮助和宣传的点。她们将收容所的孩子们集中起来,教他们读书、认字、算算术、唱抗日歌曲。孩子们叫她们老师。她们也真的成了小老师。她们还为难民收容所的大人们读报纸、讲时事、教抗日歌曲。总之,她们把从大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飞快地传授给难民们。难民有问题,她们就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回团里问了大老师后,再去解决。他们的关系亲如一家人,工作得很顺利。李青蕙感到越忙越开心。

就在这时,传来河南许昌危急,她们必须立即到那里去抢救孩子。一共去了五个小老师。领队的是冯云仙。因为,她有一个干弟弟在许昌部队工作。他在当地有熟人,了解当地的情况,可以帮助她们开展工作。到了许昌后,住在一所小学校里。开始,她们一边了解情况,一边介绍来许昌的目的,向民众做了大量工作。当时,有钱的人早就离开了许昌,没钱的人想走也无法走,经过宣传之后,终于有人愿意让她们先把孩子带到汉口,看情况的发展再转到后方。

许昌已危在旦夕了,交通十分紧张。好不容易才联系到一个装货的铁棚车厢。虽然里面已装满了货,她们也愿意上车,只希望早一点将孩子们带到安全的地方。因为通知的时间太急,所以,她们没有办法去多买食物,只带上了一点现有食品和十几个孩子,迅速奔向火车站。本想到车站再买点食物,但到车站一看,已经是人山人海。她们根本挤不进去。车站的工作人员带着她们挤进人群,找到了那辆铁棚车厢,把大家一个个地推上车厢,然后马上把铁门关好,怕人群挤来又是麻烦。

这个车厢里面没有水喝,也没厕所。她们只能告诉孩子少喝水,外面的太阳直射在铁棚车上,里面好像蒸笼,货物又装得满满的,人们连脚都没地方下去,站也站不稳。孩子们十分可怜。但他们也懂得当时的处境。他们看着大人,满面的无奈。李青蕙只能安慰说:“宝贝们,忍一下,到了汉口会好的。”

一进车厢,热气蒸得他们满身是汗,铁车门一关上,蒸热的空气和货物的异味,叫人作呕,车厢里很黑暗,根本无法开门,更不用说下车。再说,就算能挤下车,也会被淹没在人海中找不到回来的方向。于是,大家决心一路上保护好孩子们,只要孩子能吃饱,大人饿点也无所谓。车内的热气蒸得人们都要昏倒了。李青蕙只得把铁门开一条小缝,外面的小风吹一点进来,让大家唤一口气。

外面的人声嘈杂,只听火车工作人员对群众劝说,你们不要挤了,今天不会开车,你们回去明天来,明天可能开车。人们也知道这是在骗他们,所以,不但不走,反而哄到车边。这时车上的窗和门都紧闭着。车厢内,也是黑压压的人,窗和门想开也开不了。下面的人看明白了无法上车,只能爬向火车顶棚上。车顶又高,妇女无法攀援,丈夫就在下面推,好不容易把妻子推上去,自己又被人海卷走了;有的丈夫爬上车顶后,伏身伸手来拉妻子,妻子却被人一挤得不知去向;有的父母把孩子推上车顶,自己却被人海淹没了。车上车下的哭叫声混成一片,什么也听不出来。最后,汽笛“呜!呜!呜!”地叫声,叫碎了每个人的心肺。火车只发出轰隆轰隆声,却一动也不动,不知是车载过重,人过多,还是有感于亲人们的依依痛别。车下的人更加疯狂了,挤向车边的越来越多。

车动了,由慢而快地开走了,人群从车旁落到车后,跟着火车一面跑一面哭叫着,跑到后来,追不上车就伏在铁轨上痛哭。看到这生离死别的情景,李青蕙伤心地哭起来。这一切使她更加痛恨日本帝国主义。

火车行驶时,为了安全,铁棚车厢是不能开门的,人们实在热得呼吸不上来,好不容易打开铁门一线小缝,微风吹进来,顿时感到了清爽。但射进来一线强烈的阳光,她们没法张开双眼,只得仍旧关上。

这时,押运员悄声说,快到鸡公山了,可能会遇到日本鬼子,怎么办?看样子他很害怕,大家马上就宣讲,如果遇上日本鬼子,我们就和他们拼,不要怕他们。如果害怕了,屈服了,就会死得更惨,只有拼才有胜利和希望,顶多是个死,怕什么!押运员听了也笑了,说,真要遇见,我就和他们拼了,不再怕了。车驶过了鸡公山,虽然无事,可是车内的闷热,让她们昏昏沉沉像失去了知觉,火车左右摆动,人们站不住,不是东倒就是西倒,好难挨的时光。

总算到了汉口,铁门一开,外面强光射进来,刺痛人们的双眼,每个人都紧闭双眼,等适应了,才慢慢地张开。还有这一双脚,它们也不听指挥,麻得一动也不能动,好像在地下生了根似的,要伏下身去,用手一只一只慢慢移动后才能走。想想离开汉口到许昌,不过一个多月的时光,真像再世为人。

回到汉口后,大家把难民收容所的孩子集中起来了。为了时局需要,“汉口市妇女战时服务团”改为“难民儿童教养院”。当时房屋缺乏,不能正规分班上课,只能分大班、中班、小班和小小班。

王云阶老师关心这些孩子,见他们全身都是虱子,就发动了小老师和工作人员一齐动手,为孩子们消灭虱子。她们先给孩子们洗头,再用煤油加中药抹在头上,用毛巾捂半小时左右,然后,打开包头巾,再洗净头。这样,头上就没有了虱子。孩子洗澡换下来的衣服,再用水煮开。这样,才能消灭身上的虱子。这一切做完,孩子们好像都感到全身轻松愉快,他们笑呀,跳呀。

团里地方小,吃饭时,大小老师还是照旧吃小灶。孩子们多了,要用大锅饭给他们吃,菜也是用大锅炒。可能是因为老师小锅炒菜放的油多些,大锅放的油少些。有天夜里,一个大点的孩子气不过,偷偷逃回难民收容所找父母去了。第二天她们就将他找回来了。

王云阶老师给大家开了个会。他说:“这件事,我们有责任。孩子逃回找父母,这说明我们这个团没有家庭的温暖。否则为什么要找父母呢?他们的父母逃难出来,伙食不会比团里伙食好。可是,在哪个家庭里会有父母和孩子分锅吃饭呢?好的吃在一处,坏的也吃在一处,这才是个家嘛。而我们和孩子不在一处吃,不在一处睡,像什么家呢?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把小灶停了,老师们、工作人员们都和孩子在大锅里吃,我也希望老师们能睡在每班上,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王云阶的话,大家都没有异议。李青蕙第一个把自己的铺移到小小班,和孩子住在一起。大家也纷纷行动起来。

这样一变化,孩子们真的和她们亲密多了,以前不和她们说的话,现在也讲了。这样,李青蕙才感到真像个大家庭了,王老师这样的决定是对的。

这时,她把热烈的目光投向这位大哥哥。王云阶却似乎只顾忙于工作。在少女李青蕙心里,对王云阶产生了一种敬重,还有朦胧的爱意。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享有“世界上最好的传记作家”美誉的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一部传记合集,里面呈现了12个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搜寻到的人类历史中曾经星光灿烂的时刻:巴尔沃亚到不朽的事业里寻求庇护、亨德尔的精神复活、鲁日有如神助般在一夜之间创作出了《马赛曲》、古稀之年的歌德如情窦初开的少年疯狂热恋十几岁的少女未果的哀歌、决定滑铁卢一役战果的一分钟……看命运之手是如何巧妙地选中了这12个人,又是如何将这改变人类历史的使命投诸其身。这些历史时刻像耀眼的星光在夜空闪现,将漆黑的夜空瞬间照亮,驱散了人类幽暗的长夜。
  • 名人传记丛书:沃尔特·迪士尼

    名人传记丛书:沃尔特·迪士尼

    名人传记丛书——沃尔特·迪士尼——动画世界的创造者:“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数学王国的一代天骄:丘成桐传

    数学王国的一代天骄:丘成桐传

    本书叙述了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的成长经历,内容包括丘成桐的家庭背景,他是客家人的孩子,如何进入数学王国,他在数学世界里的刻苦钻研,家庭变故使他在困境中的成长,如何得到帮助出国读书,以及在数学王国的驰骋,做出的诸多科研成果,攀登数学研究高峰,证明卡比拉猜想,后期培养数学精英,回国后,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奉献等等。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热门推荐
  • 天时地利,我喜欢你

    天时地利,我喜欢你

    缘分是天赐的,也许某些爱情并不是一见钟情,而是一次次的巧合的杰作,懵懂的青春永远不会太过完美,遗憾才能造就完整的岁月,对于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应对方式,阅读这本书,愿你感悟青春的美好,初恋的朦胧
  • 莎士比亚书店

    莎士比亚书店

    《莎士比亚书店》是创办者毕奇小姐的回忆录,书中不仅讲述了书店经营中的欢乐、悲伤、成就、遗憾和与很多知名作家、艺术家交往的细节,也记录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化和社会变迁。 毕奇小姐以率直风趣的文笔,将繁华热闹的巴黎左岸风景徐徐展开:乔伊斯禁书《尤利西斯》的出版盛况;安塞尔《机械芭蕾》的疯狂演出;海明威解放剧院街的神勇英姿;顺着书店招牌爬上自己公寓的乔治`安太尔,醉酒差点跳下楼的菲兹杰拉德,拿乌龟捉弄人的纪德……守着这座书本砌成的城堡,一位单纯的爱书人西尔维亚毕奇,看遍作家百态,尝尽人世冷暖,见证一段以书结缘的文坛传奇。
  • 粉嫩娇妻:总裁大人别想逃

    粉嫩娇妻:总裁大人别想逃

    十八岁家破人亡后,冬半夏去法国留学四年,回来后却选择在A市最大的酒吧工作,在酒吧碰见了常龙修。随后勾引他。两个月后半夏找上了他,并告知已经怀孕。冬半夏以为这是报复的开始,可是最后证明这是爱的开始。“说好的报复呢?”“给你生个拖油瓶是最大的报复。”他将她扔在床上,欺身而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欲望之舞

    欲望之舞

    这是一部颇具时代和生活特点的都市生活小说,通过女记者唐婉、商人李亿源、演员香雪俪等各色凡人在精神物质欲望舞台上淋漓尽致的表演,勾勒出当代社会的众生百态,也展示了人在各种竞争中的情感世界,纷繁震撼。小说曲折哀婉,语言幽默风趣,可读性强,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针砭时弊,直抵人的心灵深处。作者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欲望之舞》、《爱情多米诺》、《篮球少年》,中篇小说《燕泥香》、《相煎何太急》,短篇小说《走山》,以及多篇散文与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曾在《北京文学》、《青年文学》、《中国人物传记》等刊物发表作品。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幽灵巴士

    幽灵巴士

    我蹲在办公室里吃盒饭时,李浩已经在窗外把那辆破捷达发动起来了。我是个在旅游城市刑侦大队上班的菜鸟小警察。刑侦大队听上去很威风,我的工作其实就是打杂,每天早上先给黄队倒茶,给刑侦科所有比我工作年限长的前辈倒茶,给黄队的爱犬旺旺倒水,然后自觉自愿去资料室整理近几年市里犯罪档案资料。今天早上李浩端着空茶盅很委屈地靠在档案室门口,对我抱怨:“肖桐,你给旺旺倒水都不给我倒水。” “因为你不是我们科的。”我说。李浩是我们局唯一一个法医,技术精湛,业务过关,就在我隔壁的法医科,因为工作的原因,平时很是寂寞。我们去年一起经历过某起凶宅连环杀人案,成了铁哥们。这次局里警车紧张,我就是借的李浩的破捷达去办事。
  • 天上星不如人间你

    天上星不如人间你

    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大明星该怎么办,那就是。。。。
  • 修仙之女配悠然

    修仙之女配悠然

    穿越到书中,成了炮灰女配,秋珑月只想静静,天赋高,却是炉鼎体质,容貌倾城却觊觎男主,不断作死,条件那么好都会混的那么惨,还有男主大人,离我远点。
  • 傻妃

    傻妃

    本文已经设置了半价,全本订阅只需要3块多钱,亲们不要错过啊!推荐新书,冷宫懒妃亲们可以看看哦!◇◇◇上官墨竹,女娲命定的隐士,命定天子的保护神,集百年功力于一身。一道命令,她成了当今功高盖主摄政王之女,天生的傻子,痴儿,上官家的耻辱!可谁知到,痴儿早已醒来,命运的齿轮也偏离了它原本的轨道,引出千年情缘!是缘?或者是恨?是仇?亦或是爱?剪不断,理还乱!◇◇◇一夜醒来,原本心中对异世充满向往的她,看到了小说中俗套的情节,破败的庭院,发霉的被褥,微微一笑,接受命运。她总是在想,命运只是出了一些问题,将她提前引到了这个地方,神仙也会出错,她只是个过客。免费的异世旅游她欣然接受,她隐忍,装傻,玩的不亦乐乎。◇◇◇到底谁才是她的千年情缘?是他?还是他又或者全都不是?她是否能够化解天子危机?她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当爱与恨纠缠,她是否还能保持那份纯真之心,大爱之心,责任之心?◇◇◇他说:“墨儿,我爱你,爱到超过爱自己”他说:“如果我永远都走不进你,那么请允许我远远地爱你,因为爱你早已成痴”他说:“女人,永远都该在家里绣花!”他说:“对不起,我爱你,却爱不起你”他说:“墨儿,回来好不好?”他说:“死了,才能永远住在这里?”他说:“女人,我错了”他说:“你和我,永远你最重”到底哪个他才是墨竹的归宿,是腹黑英俊的秋王爷,还是谪仙般纯洁的玉箫子,又或是其他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本书分为三卷:卷一痴儿并非池中物。卷二醉情逍遥江湖游。卷三沉落归途君愿否?具体内容,敬请期待!自己做了一个视频,亲们可以去看看哦,?pstyle=1推荐的云云好友的文文:肥婆皇后冷情总裁休残妻【请收藏+留言+投票。谢谢!】
  • 俏皮宠妻,傻子相公么么哒

    俏皮宠妻,傻子相公么么哒

    相公说:娘子娘子,我给你呼呼,不痛不痛……她说:你滚,再丫靠近就是找抽!靖王说:颜,是本宫负了你。她秀眉皱起,心想,你谁?咱俩不熟。谁?谁半夜亲她?谁又在她熟睡时,情话无比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