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3900000015

第15章 无法抚慰的岁月

老三届人不喜欢说“我”,总是说“我们”、“我们”的。因为那个时代没有“我”,而只有“我们”,我们缺少个性而崇仰集体精神。这种老三届人固有的群体意识,既是长期高度集权的国家遗留的文化心理,也在无意中泄露了我们这代人时至今日所陷的孤独境地。

既然是“我们”,那么我们的过失甚至罪孽,都让“我们”一起来承担吧。

我们这一代人曾经历的苦难,已被我们反复倾诉和宣泄;我们这一代人内心的伤痛和愤懑,已激起了世人广泛的关注;我们这代人对于历史和社会的质问,已一次次公诸于众。然而,临近20世纪末,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能够低头回首,审视我们自身,也对我们自己说几句真话了呢?

不要再用“知识青年”这样自欺欺人的词语了吧。能不能平心静气地扪心自问:我们这一代中的大多数人,可曾真正拥有过文化和知识?

如果我们敢于正视自己,我们应当承认:老三届这代人中,高中生的比例只占很少一部分,大多数是初中文化程度,而“文革”前的初中教材,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灌输,在文化结构上,具有极大的缺陷。我们知识积淀最“厚”、烙印最深的那部分,并非人类优秀的经典文化,而是“阶级斗争”、“知识无用”等教条主义;是红宝书的语录,是“样板戏”的歌词,是大串联中抄写的大批判文章。有人说这一代人是喝“狼奶”长大的,还应加上泡饭和咸菜,蛋白质含量太低。我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文革”结束后,依靠顽强的自学,支离破碎地拼凑起来的。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严重贫血的一代人。

不要再仅仅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文革”的牺牲品,是政治的殉葬物。不要忘记“文革”中抄家破坏文物的“红卫兵”是这一代人,不要忘记“文革”中打死老师的“革命小将”是这一代人,不要忘记疯狂地鼓吹并推行“血统论”的也是这一代人。

“红卫兵”的法西斯暴行和血淋淋的犯罪事实,已是昨天的噩梦,但有多少人真诚地忏悔过,用心灵去追问我们当年为什么受骗上当,为什么如此愚昧无知?

老三届是曾受极“左”意识形态毒害最深的一代,然而许多老三届人至今不敢正视自己曾经的歧途,而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时代去承担,便轻易地将自己解脱。就像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有的人永远无法原谅自己,并用后半生的善行去赎罪和赔付;但也有的人,只是怪罪于领袖的鼓噪使他们暂时失去了理性。

不要再仅仅说我们这代人曾无私奉献、改天换地;不要仅仅说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真诚和纯洁。如果你真诚,你应当承认在那个年代里,我们老三届人中也充满了出卖和告密:为了入党升学招工提干,为了那极其有限的名额,为了渺茫的前途,我们被人伤害也伤害别人,那所谓的纯真掺杂了多少虚伪和丑陋。我们一腔热血战天斗地,为那些美好而可笑的宏伟目标,大肆砍树烧荒打猎,那时候我们义无反顾地破坏着自然环境,却面不改色心不跳。还有多少在我们的严厉批斗和打击下,而丧失了生路的“落后分子”和“地富反坏右分子”……

不要再仅仅说我们这一代人吃苦耐劳,克己奉公,是中国各个社会阶层中的支柱力量,是“最优秀的一代”了吧。尽管老三届中涌现出许多人才,从车间主任到厂长到经理到学者到市长,各界都能幸会我们的同学和“战友”。但在老三届中,从事高科技、高级经贸活动的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比例极小。那是一个人才的断层,是老三届难以攀登的高峰。这一代人几乎都未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本人即是一例。大多数人都只能从事普通的熟练劳动,成为这个社会金字塔的底座,至今已面临着下岗和退休。

由于共和国17年教育和“文革”十年的经历局限,我们这一代人正在不知不觉地退出社会,离社会的主动脉越来越远。我们的知识结构和意识形态,在本质上同市场经济难以相容;我们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的思想模式,适应了“大锅饭”的劳动报酬和生活方式,于是同今天的自由竞争原则,产生了剧烈的抵触和冲突。我们即将或已经被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年轻人,从头顶上无情跨越,正在一天天陷入被淘汰的尴尬处境。我们是一只蚕蛹,被困于黑暗中,但我们已经无力咬破茧子,我们失落我们抱怨而我们却又无可奈何,因而我们的痛苦是双重的。

所以,不要再仅仅说我们这一代是“最后的理想主义者”,我们已担负不起这样崇高而光荣的使命,那只是一顶虚妄的桂冠。我们曾经有过的革命理想,早就崩溃坍塌了,可惜那仅仅是出于对个人前途和命运的绝望,而不是对于世界的整体认识。自从我们失去信仰,便从此变成了一个迫不得已的现实主义者。

事实上,我们这一代中的大多数人,在这颠沛流离、动荡不定的几十年间,当务之急是吃饭是工作是住房是病痛是养育子女是侍奉父母,我们始终在为生存而拼搏,我们早已丧失了选择职业和爱好的自由、机会和能力。“理想”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幻影,所谓的“精神”寄托,只能寄托于我们的子女……

说什么“青春无悔”——一个人、一代人所牺牲和浪费的整整一生的时间和生命,竟然能用如此空洞而虚假的豪言壮语,强颜欢笑地一笔抹去吗?

这才真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

老三届的老三届化,这代人固执的“老三届情结”,是近年来深深困扰着我的一种忧虑。我写下这些也许触痛老三届人伤痕的话语,正是因为许多人尚在违心地用“无怨无悔”的结语,逃避对自身的清理与整合。我惟愿我们这代人能走出老三届的阴影,在“五十而知天命”的人生中年,融入改革进步的大潮,从容地迈向21世纪。

我们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对得起剩下的岁月?

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将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将与老三届一生同行。

同类推荐
  •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本书为绿色散文阅读丛书中的一本,为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散文新作合集,本册为全套书中的人物卷,书中用细腻的笔法描摹了作者在幼时及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作者被选入中小学教材的文章不胜枚举,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本丛书包括:1.《一枕河山》2.《蜜色黄昏》3.《水碗倒映整个天空》4.《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含辛茹苦》5.《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 密林中行走

    密林中行走

    海龙先生的散文就是找到了很好的感性经验和生活细节来解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因而所写文字,既保持着对人间生活新鲜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质朴、诚恳的现实经验,让我读到了文章散淡优美的气质和风貌。著名作家关仁山内容提要人生在世,仿佛在密林中行走,不知前方的路上会遇到荆棘或是花朵?《密林中行走》以一个富有禅意的书名带领读者开始一段洗涤心灵的阅读体验。作者是一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国企领导人,他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真相。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不可放弃的努力

    不可放弃的努力

    让阅历浅的人看了不觉得深,能让阅历深的人看了不觉得浅;它尽管不能激励读者成为伟大、超凡的圣人,但至少能激励读者成为高尚、幸福的好人。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热门推荐
  • 抚剑吟啸

    抚剑吟啸

    他,遭逢大难,眼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逃亡之路。他,有无数的选择,却选择了最放任自我的路。她,有后台有本事,一亮相就出手不凡。她,生在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却有一颗江湖的心。江湖的路,一旦踏入就无法回头。无望的爱,明知道苦也要继续追索。
  • 自然世界的真面目(科学知识游览车)

    自然世界的真面目(科学知识游览车)

    《自然世界的真面目》本书为你讲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炼化诸天

    炼化诸天

    尘封在远古时期的寂寞,经历了千万次轮回,依旧无措。揭开上古的迷茫,挣脱天地的枷锁,天地之间,命运由谁主宰?万丈红尘,世间纷扰,困不住长剑笑傲,用剑的锋利,血的燃烧,去战!那天地浩荡!
  • 岁月诗痕

    岁月诗痕

    诗歌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如《七绝,毕业感叹》、《浪淘沙,食堂就餐记》、《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忆江南(四首),咏雷锋》、《七绝(三首),出差盐源县感叹》、《七律,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七律,辞旧迎新感咏》、《蝶恋花,九寨沟水景》等。
  • 正体类要

    正体类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致命危情

    致命危情

    初见共生死华灯初上,天津城的上空不时被绽放的烟火点亮,各种炮仗燃放时的硝烟味伴随着孩子们在外面嬉闹的笑声,顺着门缝渗进这间没有窗的逼仄的小房间,聚成一团愁云泪雾般的朦胧。江律之看着那个醒来后一点点从惊惶到强作镇定的大声呼喊的少年,从最初在门口踱步,自言自语安慰自己,到最后,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门缝里只偶然照进一丝烟火绽放时的惨白光线时,少年已经颓然地靠在门边,满脸绝望了,而那一声声不合时宜却清晰得如擂鼓的肚子饿的咕咕声落在江律之的耳中,带来一种熟悉的凄怆感,仿佛让江律之又回到了早年在街头行乞时忍饥挨饿的日子。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人生得追求境界。境界取决于理想,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便不可能有美丽,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应该是,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也缺不得爱心。
  • 人生观培养:父母最长情的告白

    人生观培养:父母最长情的告白

    长期研究青少年发展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Damon)针对全美12~22岁的年轻人所做的大型调查与深度访谈里,他发现目前的年轻人大约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疏离者;第二类,空想者;第三类,半吊子;第四类,有目的感。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年轻人的不同?根据戴蒙的研究与观察,今天年轻人心里所缺乏的,是动机的来源,是对于目标感的缺乏。缺乏目标会摧毀人生快乐与满足的基础。对目标的追求可以主宰一个人的一生,它不只赋予人生意义与快乐,也赋予了人生学习与追求成就的动机。目标在顺境的时候,带给人喜悦,在逆境的时候,带给人复原力,而且终其人的一生皆是如此。
  • 军备竞赛(走进科学)

    军备竞赛(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第一代导弹、第二代导弹、第三代导弹和第四代导弹、轨道式导弹、潜地导弹等。
  • 独家记忆之致青春

    独家记忆之致青春

    最稳固的婚姻以最荒诞的方式被攻破。当丈夫从天而降的儿子和那个幕后的神秘女人秦佳璐浮出水面之前,小女人蒋欣瑜仍然惬意地徜徉在丈夫朱德义爱的谎言中。谎言一旦被戳穿,蒋欣瑜大受伤害,毅然选择离婚。接下来便是争夺女儿璇璇抚养权的一场大战,就在烽火连天、相执不下时,婆婆却代替朱德义突然宣布放弃抚养权。其实,优雅的放弃掩盖不了谎言和人性的自私——婆婆已然得知璇璇患了白血病!蒋欣瑜邂逅曾经暗恋过的同学甄鹏,在甄鹏的真诚帮助下,蒋欣渝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不料却发现甄鹏心中一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爱情就像镜中花水中月那样虚无飘渺和不堪一击。璇璇的白血病终于发作,无奈之下,蒋欣瑜只得去寻找朱德义,希望他能为女儿配型,不料却遭到秦佳璐的羞辱。朱德义转而让儿子去配型,却意外发现了儿子身世的秘密:原来儿子并不是他与秦佳璐所生,而是秦佳璐与丁一汉所生!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