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七重行树皆是四宝。次释第三树同严饰。谓皆七宝庄严也。若无量寿经云皆以七宝间错。清净觉经或以四宝百宝一宝庄严。随念即现。若观经云。一一树皆高八千由旬。其叶华果一一皆作异宝色也。若无量寿经说权不言大小。唯佛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十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彼土天人闻此树动演出法音。皆得无生深法忍。住不退转。见嗅及触皆得适悦。此且形相净土也。第一义土者。净名经云。无漏法林树敷觉意妙华。解脱智慧果。
经曰周匝围绕。次释第四国遍周围也。无量寿经云。七宝诸树周满世界。国之四境及随所在绕池绕舍。皆七重行树及以栏楯。
经曰是故名为极乐。次释第五结成 次明第二德水澄澜。无量寿论云水庄严也。文有七。一池莹七珍。二水含八德。三下填宝砾。四上匝玉阶。五珠台际天。六鲜华吐褥。七结成极乐。
经曰有七宝池。次释第一池莹七珍也。准观经但有八池。此应据大者胜者说。若清净觉经等处处皆有浴池。或绕佛讲堂。或绕罗汉菩萨讲堂。如来浴池最大纵广四万八千由旬。其诸菩萨声闻及天人等各洗浴已。或于堂中诵经说法坐禅者。或在虚空中讲法诵经入定者。于是未得道者悉皆得道。或得初果四果及不退转。彼无大海江河溪涧。但有诸池及小芙渠。其池四边皆七宝间错。令水亦作诸异宝色。
经曰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次释第二水含八德也。称赞净土经云。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八饮已长养诸根四大。准此水即具四尘。清净即色入。冷软触入。甘美味入。余三水之用。阙无香尘。成实论云。一轻二冷三软是触也。四美是味。五清净是色。六不臭是香。七饮已调适。八饮已无患。是水之用也。正法念经云。一具六味。谓甘苦辛淡醎酢。二清净。三香洁。四除渴。五凉冷。六饮之无厌。七无尘垢。八饮之无患。清净觉经云。其池中水浅深随念上下逐之。观经云。水随莲华树上下。水流之音或闻三宝声空无我诸波罗蜜声。此则弥陀神力使之然。即是形相净土摄。若第一义土者。净名经云定水湛然满。
经曰池底纯以金沙布地。次释第三下填宝砾也。无量寿经即互相厕映。若黄金池者下布白银沙。余亦类之。其池底有紫黑栴檀沉水香泥。
经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颇梨合成。次释第四上匝玉阶。问经言众宝所成。何以言玉也。答凡言玉食玉貌。非以玉为之。但贵美之言。彼亦如是。
经曰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颇梨车渠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次释第五珠台际天也。无量寿论云。谓地庄严。即色相圆净。谓七宝台阁光明净也。准观经处处皆有众宝楼阁。何独地上 次第六释鲜华吐褥。即依止圆净。若如来所居处有大宝莲华王座而为依止。自外诸人若或生莲华之中。即以莲华为依止。此文中为四。一华名。二分量。三光色。四香气。
经曰池中莲华。次释华名。谓之莲华。
经曰大如车轮。次释第二分量也。此经据小小者说。谓如车轮。观经清净觉经约大者说。或二十里乃至六十万里。然随念大小遂无常准。
经曰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次释第三光色也。然此经但有四色。准清净觉经观经。一一华叶皆作异宝色。何独青色但有青光也。按诸经据彼华非一一华有种种色。此经但据纯色者说。
经曰微妙香洁。次释第四香气也。清净觉经云。其彼华香八方上下最胜无比。闻其香气无不适悦。
经曰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次第七结极乐。
经曰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次释第三妙妓鸣天也。准观经等。无量乐器常悬在天。不鼓自鸣。又随物有处。或舍或林皆悬乐器。悉自和鸣随众生意。皆奏法音无非法声。人天闻者俱发道意。
经曰黄金为地。次释第四檀金饰地也。即形貌圆净。故佛地论云。无量佛所游行地处处庄严希有。按诸经多以金为地体。诸宝间错而中表映彻。故观经称琉璃地。又彼经云。地下有八楞金柱。杂宝交饰光明赫奕。其地犹如日宫悬处虚空。其宝地柔软下脚即凹举足便起。又彼国土无须弥山及诸山等。无量寿经云。佛言彼四天王忉利依空而住。
经曰昼夜六时雨曼陀罗华。次释第五时华回舞。无量寿论云雨庄严也。依庄严论。雨华意为严饰地。故无量寿经云。其华覆地厚四寸余。随色次第而不杂乱。光泽香软。足蹈上行才下四寸。举足还起。若更雨新华之时。旧华即渐渐地裂受之。故华没尽新华已满。或雨宝衣遍覆其地。人践上行。称赞净土经云。见此华者心虽适悦而不贪著。更增众生殊胜功德曼陀罗者。此云赤圆莲华。亦云如意华。正法华经名适意华大适意华。曼殊沙华名为柔软华。大品经中帝释雨曼陀罗华供养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言此华从心树生。即如心所欲而雨。释之者。华之所生从其心生。然华之色貌终是赤圆 次第六羽驾游方。问若仙人乘鹤等可言羽驾。彼乃运身而往或乘宫殿。何言羽驾。答谓飞若驾羽疾若乘龙故言羽驾。此即乘圆净。谓乘大定大慧之力。文复有三。初捧华历供。次限晨旋路。后结成极乐。
经曰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次释第一捧华历供也。准诸经或乘七宝宫殿百宝莲华。或但尔而去。或乘佛威神。一念之顷游十方界。于诸佛前随心所念种种诸佛称心供养。礼佛听法或蒙授记。衣裓者谓衣衿也。
经曰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次释第二限晨旋路也。谓限晨至斋时即便还归国。即任持圆净也。谓或以大乘法味喜乐持身。故饮食已说法诵经。经行者。谓旋绕思惟。问言食时者为同此处已午之际为别时也。答曰虽短长不等食时亦是同也。问四食之中彼有何食。答彼有段食。然竟不食。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无所味著。事讫化去。时至自来。故无量寿经云。彼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湛然盈满。若清净觉经欲食时有自然劫贝及[疊*毛]以为座。食者坐之诸菩萨罗汉皆食。食亦不多不少自然平等。亦不以美故喜食。何故此二经不同。答有食不食。食者故不多不少。若不食者见之便足。此即形相土也。若第一义土即净名经云。甘露法为食。解脱味为浆。
经曰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次释第三结成极乐 第七次明鸟韵法音。即眷属圆净。谓净土中如来化作天龙八部异类眷属。示庄严徒众眷属也。问彼土是三界摄不。虽言无须弥山。而六欲天皆空居者即是欲界摄。何得无实畜生乃是化也。答据无量寿经等。说是欲界。然智度论云。若他方化土杂恶不净者是名欲界摄。若清净者非三界摄。又有形故非无色界。地居故非色界。无欲故非欲界。是故彼土住似欲界而非欲界。故非三界摄。无实畜生。故正法念经云。四天已上即无实畜生。诸天福力为庄严处所亦有禽兽。然非实报。何况净土而得有之。言诸鸟者。或弥陀所化作宝光状似。此文有二。初叙后释去外疑。叙文有五。一总标羽族。二别列禽名。三啭和雅音。四诠论妙法。五闻声动念。
经曰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次第一总标羽族也。色类非一故言种种。容貌绝群故言奇妙。
经曰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次第二别列禽名也。佛华严不思议经云。舍利者此云鸜鹆鸟。迦陵频伽智度论云。迦陵频伽者此无正名号好音鸟。此鸟子虽未出[穀-禾+卵]其音已胜众鸟。何况出[穀-禾+卵]。共命之鸟者。相传云一身两头。
经曰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次释第三啭和雅音也。
经曰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次第四诠论妙法也。三十七品亦名三十七助道法。亦名三十七助菩提法。言三十七者是数也。谓三十七心数法也。若言品者。谓三十七法各各别故名品。言助道者。谓能随顺资助尽智无生智。能令圣道势用胜故。故云助道。智也。若言菩提者。菩提亦名觉。即前二智也。故四谛论云。三十七助道觉法。此法小乘正学。菩萨兼修二智。智度论云。如来何故多说此法不增不减。但说三十七品。答此三十七品譬如众药和合疗众生病正须尔许。是故常说不多不少。又常说者。以是初欲入道次第名字。如人初到师处听法先用心念记持所闻法。故先明念。念已依行故次明正勤。勤断二恶勤修二善。若多精进则心散乱。欲令摄心便住定中。故次明如意足。心定已便生五根。五根渐增能遮烦恼能入深法。故次明五力。五力既增能分别圣道。故次说七觉分。既见谛已须除修惑趣涅槃城。故次明八圣道。若广分别具如别章。问准鸟所诠应当具说。何故经中但说四科。答然彼化生身无脓血不净等。故无倒执净不净心。故不说身念。虽无苦受亦无乐报心倒。不说受念。心知无常励诚修道。不说心念。知法无我而无我倒。不说法念。以是因缘不说四念。又不曾造恶无烦恼不说断。炽然自励修诸圣道不假说修。故鸟不说四正勤也。又定慧兼修非恒散乱。五通报得无劳说四如意足。是故前三众鸟不宣。又复释者是义不然。但经略举非鸟不宣。亦言三十七助道法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四念处者谓身受心法。四正勤者谓未生之恶方便令不生。已生之恶方便令断。未生之善方便令生。已生之善方便令增长。四如意足者谓欲定足精进定足念定足慧定足。五根者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者谓信力精进力念力慧力定力。七觉分者谓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猗觉支舍觉支念觉支定觉支。八正道者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体性有十。谓净信.精进.念.智慧.及喜.猗.舍觉品相应舍.思.戒.三摩提。信分有二。谓信根信力。精进分八。谓四正勤为四。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念分为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智慧分八。谓四念处为四。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喜为喜觉支。猗为猗觉支。舍为舍觉支。思是觉支数谓正思惟。戒分为三。谓正语正业正命。三摩提定。定分为八。谓四如意足为四。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问曰何故名助道法。助道是何义。答曰尽智无生智是菩提。谓此诸法随顺彼法令势用胜故名助道法。
经曰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次第五闻声动念也。谓闻鸟说法皆生善念念三宝也。问诸经多说六念。此何独念三。答六念者约此处及下界中教其六念。以诸众生诸根不具得恶趣身。欲令持戒故教念戒。以诸众生贫穷困乏。欲舍悭故教念施。以下界人不及天故。意欲令其修天行故。故令念天。彼国众生无恶趣故。自念修善。无犯戒垢故。不念戒。无贫乏者故无念施。然亦持华历散诸佛。是供非施。由彼众生无悭吝垢故不念施。彼人形貌及所依止胜第六天故不念天。以三宝福田最胜无比但念三宝也。大涅槃经云。盲贼念佛还得眼根。释女念佛手足还具。商人念佛即免鱼难。摩诃斯那念佛得除疮痛。又观经云。一念阿弥陀佛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得成佛道。是为念佛之力。大品经云。念般若波罗蜜除四百四病离灾难消诸恶业。或念诸三昧得胜知见。是念法之力。若人念观音地藏虚空藏菩萨。诸难消除所愿果遂。是为念僧之力。问佛藏经云。诸法毕竟性空。空中无佛无法无僧。若有言说形相是可念者为是颠倒。当云何念。答若彼经据毕竟空理说。今此经据接引说。从浅至深。故十住毗婆沙云。新发意菩萨若念佛者先念色身。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色身佛。心渐渐得入深法者应念法身佛。次转深入得上势力。应以实相念。莫以色身念。亦莫著法身。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虚空。故无所念亦无能念者。是真实念者。今为新发意者旦以事相念。即优婆塞戒经云。佛有七胜事故须念。一身胜。具诸相好圆满故。二如法住胜。三业常无失故。三智胜。具一切种智故。四具足胜。一切福德圆满故。五行处胜。常在三昧故。六不思议胜。六通具足故也。七解脱胜。一切烦恼正习俱尽故。又摄大乘论云。佛有三身。诸菩萨念佛者当缘念何身。答缘念法身。法身虽有无量甚深道理。然依法身念佛七种相。此七相是法身正用。亦是法身圆满德。一身平等利益圆德。谓能示现化身成道亦作大利益。若地前菩萨二乘凡夫未下种者令下种。未成熟者令成熟。未解脱者令得解脱。二无失圆德。由一切惑智二障永灭离故。无有烦恼令生过失。三无碍圆德。由智慧故于世八法不以忧喜碍心。四能施大法乐圆德。由有内外财故常受富乐。亦得清净土自受法乐。亦令他方诸菩萨受用法乐。五无功用圆德。谓一切事如来无功用自然成就。由本愿力故所欲作事自然而成。六心圆德。诸佛于六通境得最极自在。虽同类人及下人等不能为碍。在有心无心位中恒不废忘。已久修习成就故故得自在。七常圆德。谓法身常住故及众德亦常。由真如是常住故诸法以此为身故诸佛身常住。故依身所有众德亦常住。故言念佛等。三宝之义广如别章 次下第二释去外疑。其文有五。一遮二征三答四例五释。
经曰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次释有畜生。由此疑心故佛遮扫。莫谓实是罪报所生。
经曰所以者何。次释第二征也。既有鸟演法音。何以非实罪报也。
经曰彼佛国土无三恶趣。次释第三答也。彼国实无三恶趣故。所以无者。由阿弥陀佛昔发愿言。设我得佛国有三恶趣者亦不取正觉。乃至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生三恶道者亦不取正觉。故知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