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2400000006

第6章

動身發語獨為最

論曰。問。云三業動者。云何以思業而為最耶。答。動身。以心思故。而能動也。發語。以心思故。而始發也。故今云。最強者。非身口強也。是思業意識。獨為強也。最也。然思有二義。一審應思。心未定也。二決定思心決定也。無改易故也。是故造善造惡乃至出世修道證果。皆以思業而成之也。是故第六意識最為強者。則可知矣。

引滿能招業力牽

論曰。前所造身業口業意業之善。未知成何果耶。答。招引業果。又招滿業果。問。云何名招引業果耶。答。由宿生所造善惡二業現行。以七識。收藏第八識中。成引業種。而引至現在招苦樂二報之果。若無善惡即無果耳。故引業者。因通善惡果。唯無記。善惡之先發華。無記者。是異熟華。以異熟果。不會造業故。又云滿業果。或生前好殺生。雖在人道。招引業異熟果。而短命。及多病報。不順六識願。若生前好放生。修慈念者。在人道中。而得長命及不病。招身強力報。以順滿第六識願也。故為之滿業果耳。故乃餘善餘惡等。可知世間之力大者。莫過于引業種子。以牽之于天道人道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或牽至往四禪四空處天。若四禪四空天報盡而引業又牽至于人道。倘造惡業成引。而引種又引至三惡道中報。故八識。如罪人。引業如差役。六道如各縣處。是故引業差役。最為強也。何則。八識依引業種差役。而各處成就報也。是故引業。最為力勇耳。又如人修戒定慧等。或兼修無生忍因。或念佛求生淨土。斯為淨業力強。而七識收藏在八識中。成就不思議淨業力。頓空五蘊之相。又能速至西方淨土。得證無生忍果者。亦斯引業種力也。非世間引業種。是出世。修擇滅無為力也。亦名引種耳。一章已竟。

次頌無漏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今論四句中初句云。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論曰。既在凡情位中。云何而八聖位耶。答。以宿生中。遇最上大乘知識。而熏成最上圓頓之旨。力強成種今又重熏。圓頓之教。誠謂一悟。即一切悟也。是故我見分別種子。一斷即一切斷也。可不信乎。是故八初地時。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耳。亦但現行煩惱可斷。即微細俱生種子。最難斷也。故云八果聖地。猶是有現纏眠耳。是故初地至六地中。方斷盡潤生煩惱現行。及于凡情種子。以七地入八地中方斷。聖見種子下(偈)文。可知耳。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論曰。遠行者遠離三界。近法王寶所地也。是故前七地中。寄三乘行位。法華經中。三乘人。同出火宅。遊過三百由旬。至八地九地十地。乃至佛寶所城也。乘大白牛車耳。故成無漏者成證道。分中。無。漏果也。是故能觀察圓明照大千法界云耳。所觀察之智。如鏡照物。不留情故。同圓鏡智性。則可知也。前已釋耳。此以上釋無漏四句一章止。結上前凡情及無漏。合一大章。論釋已竟。

問。六識已明。今七識妙義。是何作用耶。

答。七識作用者。以緣第八藏識。為自分作用。又與八大隨。及徧行。別境中慧。并我痴。我慢。我見。我愛。四惑相應者。下文中辯論。

問。以何名末那。

答。此方云染污。又名染淨識。又名分別識。染污者。念念與八識四惑相應。故名染污識。又六識。念念成有漏染。即七識。念念成有漏染。六識。念念成無漏淨。七識。念念成無漏淨。故名為染淨識。又念念分別有為是幻。無為是空。二見不脫者。即名分別識。若二見脫者。即平等性智。成大圓智故。又名傳送識。如人自力不足。內外打雜[(邱-丘+(看-目))/手]忙。故名傳送識。

因玄祖在七識中亦頌十二句因。

第三七識頌中又分為二

(前八句凡情章。後四句聖果章)。

初頌凡情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今論八句中初句云。

帶質有覆通情本

論曰。帶質者。以七識見分。而緣八識內見分。故帶起內外見。合生成影。為境。是假名質也。純是七八見分。共種所生。非外五塵性境所生。故名帶質境。以見分心。心所。為體故。云有覆者有二。一有覆性二無覆性。以二覆。俱名無記性者。七識執第八識為我。名有覆無記。以七識。不執第八識為我。名無覆無記。前在第四禪天。及空無邊處天。乃名有覆。若在四空頂天。名無覆無記。以滅七識種。故無帶質境也。問。既滅七識。不計我。云何非聖位耶。答。由無明熏習我種。雖不現者。以定力故。我種不現也。非破無明迷性。若破迷性。定與不定。一切幻境。皆自空也。故永不計我。始成淨妙智耳。八無生也。故此無記無明殼也。又問。有覆。云何不成善惡性耶。答。以七識不馳外緣故。不能成善成惡種。故名無記通情本者。以七識念念攀緣。第八見分。有情為境。故名通八識情本也。非八識有情。而攀七識為情也。

隨緣執我量為非

論曰。云何七識執第八見分。而成非量耶。答。李長者云。情生智隔。即七識情。迷本性智成無明殼也。相變體殊。即五識見分。原是八識見分。本不留情。由七識中。即剎那生情。六識分別。成似帶質相變故。成非量境耳。何則。由目前相者。本來自空。無寸絲可得。今云有相。即成非量境也。問。前云現比二量不錯。即無非量境也。今依現比二量不謬之境。云何成非量耶。答。緣前境錯是非量中。又成非量。今依實際本性。云前有相。是無明迷性非量也。又問。若七識。執八識見分。為非量者。而外觸境生迷。亦為之非量。豈非內外俱成非量者乎。答。論云。一圓成實性。二依他起性。三徧計性。圓成性。是真空義。依他起性。是不空義。徧計性。是虗妄義。又真空者。是不生滅門也。不空義者。是生滅門。由迷生滅與不生滅義。故成徧計虗妄性也。在轉識成阿黎耶。見相二分。又八識見分。即五識見分。緣五塵性境相分。觸境生迷。妄計根塵器界。以為實有者。故徧計性。即非量也。是因 玄祖頌中云。執之一字。即統內外八識之計。成非量境也。故吾人要知尋常日用之事。盡成非量者也。如若夢幻耳。

八大徧行別境慧

論曰。云何八大隨煩惱。與七識相應。又與五徧行及慧相應耶。答。由七識。託六識外馳。故成掉舉。由六識迷悶間斷。七識不斷。緣內。故有昏沉相應。由七識無堪任性。故有不信。懈怠。放逸。散亂。失念不正知耳。是故大八隨者。共與七識相應。故凡夫外道小乘。均有此耳。故法華中迦葉等。云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不信大乘。有佛可成。即近八大隨數。非煩惱也。又徧行相應者。由七識託六識外境。即徧行與五識相應。亦與七識八識念念相應。若六識不緣外境。今七識無處計託。總緣八識之境。即五徧心所。念念與七識相應。問。既與八識相應。云何與七識相應耶。答。七識見分。即八識見分是同種生。故八識五徧行。即七識五心所共也。又別境慧相應者。由外道遊無想定。以至四空天處。即七識緣八識時。乃與邪慧相應耳。若破無明我見。即與正慧相應也。

貪痴我見慢相隨

論曰。此七識四惑。云何是八識四惑。同種生耶。答。第八識中。有我痴我慢我見我愛四惑相應者。由七識執故。方成四惑。何則。由徧計性。執內外境實有。故名我痴。痴者迷也。由迷性種子。藏于八識中。以令七識執我成慢。由我慢故成見。由成見故。觸境生愛。由愛故造諸各業。是故總以我見痴迷自性。而以七識執八識見分。與四惑。念念相應者耳。今頌文中云。貪字者。即愛字也。由平仄韻不合。故用貪字耳。此即頌七識四惑。相隨八識云耳。

恒審思量我相隨

論曰。恒審者。有四科簡。一者。恒而非審。如第八識無審察故。二者。審而非恒。如第六識。雖有審察非恒常。遇無心位。有簡斷故。三非審非恒。如前五識緣現量境。即無分別。故云非審。剎那流于意地中。故云非恒。四者。今七識中。亦審亦恒。以內外俱有審察。念念恒而不斷。故云亦審亦恒。今頌云。恒審思量我相隨。以執八識為我。故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論曰。即色無色天等有情。以日夜中念念昏迷自性。而執于我。以至如來。金剛道後。方脫此苦果耳。

四惑八大相應起

論曰。今云迷四種者。前頌中。分開四惑。今合云四惑者。由內有惑種生迷。外即觸境生迷。成見成愛。乃至八大內外相應而起。故不單指七識。與大八相應云耳。設若迷性種一脫。則內外頓空幻相。見法身耳。

六轉呼為染淨依

論曰。云何以六識。作七識為染為淨者耶。答。由六識上記前五塵性境。起好惡憎愛等心。或見愛善境修善。見不善性憎惡念念要捨。以六識。成淨斷惑。帶令第七識。亦成淨斷惑。而熏在八識中收而藏之。以成引業種子必至當來。成無漏出世果耳。設若好惡性等境者。即不善心也。念念要造。以六識成染。增現行業。帶令第七識。亦成染性熏習八識中。收而藏之。亦成引業種。引至當來受諸苦果耳。問。七識依六識成染淨者。何也。答。以七識。無力所造。故總要依六識力。而造成也。如母無力。要依子力。而成之也。即以上論凡情八句頌已竟。

次頌聖果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今論四句中初句云。

極喜初心平等性

論曰。前五識六識章中。總依初心。為歡喜地。今又依初心歡喜地者何也。答 玄祖之意。先各識八句。頌凡情章。窮盡生滅門意。始可頓露。三界唯心而成。夫唯心者。即真如門也。故前生滅門者。以知萬法。唯識見也。後唯心者。無少法得也。若直示一心當下了然者。即入初地位也。以至七地。入八地。乃用八種無生妙見。直入如來妙果地耳。

無功用行我恒摧

論曰。無功用者。是何地得耶。云何而不云摧法。而言我恒摧耶。答。夫無功用者。在七地中。念念無相。觀智未亡。今至八地中。頓脫無相觀智。永不生起。但智相雖脫。即無生法忍。見未捨故。雖我種脫盡。法執猶存少許。若頓捨無生。入法界海。普印分身。自在無礙。即我法二執。盡皆脫矣。始得法恒摧也。故此文中。只云我恒摧也。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論曰。云何如來現起他受用。而不云自受用。耶。答。如來本有自受用樂。由為十地菩薩機故。而現起他受用身也。又問。為是現丈六金身為他受用。乃至為現微塵相海之身為受用耶。答。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是故或現大滿虗空中。或復現小百億化身。或微塵相海。或現無盡身雲。此他受用者。豈可思議者。乎。若自受用身者。唯一真淨法界耳。此以上釋無漏果章。以結上凡情及無漏果。一大章已竟。

問。七識已明。未知八識幽微。即云何知之耶。

答。梵語阿黎耶。此方云含藏識也。以能含藏諸法及種子故。諸法者。即根塵器界。又能含藏善惡無記現行及種子故。是有財釋耳。又名無沒識。以六道輪迴中。不能沒故。

因 玄祖在八識中又頌十二句云。

第四八識頌中又分為二

(前八句凡情章。後四句聖果章)。

初頌凡情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今論八句中初句云。

性唯無覆五徧行

論曰。性即三性中。無記性。以不與前七識中煩惱俱故。又平等中無違拒故。以因通善惡果唯無記故。又八識內見分無分別故。故內識見分。即五識外見分故。所以五識緣性境時。成現量無分別境者。此也。

又第八識。只能含藏。不能執藏。故前七識。念念熏為能熏。八識。念念受熏為所熏。故七識。善惡無記三性種。而能收藏八識中。作引業種子也。有無覆性者。前已論過。云五徧行者。總與念念八識相應。以至四空天處。尚與五心所相應或現或不現。如云。非想非非想也。此矣。

界地隨他業力生

論曰。界即三界。地即九地。因八識中引業種子力。而引至于欲界中。五趣雜居地。又引至四禪四空天處。故第八識被善惡引業種子。引至于三界九地。各處生者。總是種子力也。

同类推荐
  • 古尊宿语要目录

    古尊宿语要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武帝外传

    汉武帝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磬山牧亭朴夫拙禅师语录

    磬山牧亭朴夫拙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八阵总述

    八阵总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盦词

    无盦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一夜恩宠:晚安,总裁大人

    一夜恩宠:晚安,总裁大人

    “如果你觉得你能逃过我的手掌心,那你就试试。”她误打误撞救了他,结果换来的就是新婚之夜被他掳走!一夜之间从小小外科医生到东方家的少奶奶!每天除了“伺候”好体力绝佳的丈夫,就是研究怎么才能离婚……闯祸,装失忆,烧别墅……所有的办法冷唯一都用过了,可某人依旧能笑颜如花,“老婆,还有新的招数吗?”可当她发现自己怀孕打算缴械投降的时候,他却一纸离婚协议扔到她面前。“从今天起,你自由了。”五年后的某天,软萌儿子突然领回家一个男人。冷唯一错愕,以为他要来抢孩子,“你来干什么?!”“一加一乘二。”“你什么意思?”“我来求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 陈俊愉祖籍安徽,出身于官宦人家,生在天津, 长在南京,从小喜爱花卉。读大学选的是园艺系,已是副教授的他出国留学丹麦哥本哈根选的还是园艺系 。1950年硕士毕业,他谢绝了国外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未参加毕业典礼,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 女儿,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如鱼得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辈子致力于园林教育和园林事业,成为中国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只要拥有积极的心态,任何坎坷与不幸都可以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从生活、工作、恋爱、家庭、事业等方面对人们可能会遇到的坎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旨在让读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将生活的阴影抛在身后,尽情享受快乐生活!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谁都难免要经历一些挫折、坎坷、失败……这些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去生活的信念和希望。人生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是否能跨越诸多坎坷,成为最后的胜者。
  • 绝地囚生

    绝地囚生

    朋友,听说过绝地求生吗?一个字,苟两个字,伏地三个字,快舔包四个字,极限跑酷五个字,装备分一下六个字,快跑你打不过七个字,幻影冲锋龙卷风八个字,大吉大利今晚吃鸡那么,当整个世界成了大逃杀的世界,新时代到来的第一天,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在飞机上即将被丢下去跳伞,被告知这并不是一个生存游戏,而是真实到无以复加的新世界…你会选择当伏地魔苟到最后,还是当刚枪怪不服就是干?每随机一百人组成一个队伍,当这个队伍中活下来的最后一个人能够站起来的时候,他会跟其他队伍中的最后一人进行厮杀……金字塔型的逃杀世界,要么吃鸡,要么死。
  • 妖女倾城:九品炼器师

    妖女倾城:九品炼器师

    随身空间系列(二)修真界唯一的以器证道的九品炼器师火幽重生在异界,变成殷雅继续炼器。本文随身空间+种田+玄幻。。。。。蓝自己很萌这种题材的文,咳咳,所以就写了。如果说火幽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存在的话,那么十四岁的殷雅就是一个充满了悲剧的存在。殷雅一个有着世家家主父亲,丫鬟母亲的被当家主母厌恶,被父亲嫌弃被兄长欺负的十四岁少女,被迫嫁与一个高自己几十岁的老头的时候,自杀了再醒来,殷雅不再是殷雅,火幽也不再是火幽,原本两个世界的完全没有相关的两个人,因为一场意外融合了。从此火幽接着殷雅的身体活了下去,当她接收了殷雅的所有的记忆以后,她发誓,要用殷雅这个名字在器大陆上成就一番无人可及的事业。她要创造属于殷雅的传奇!——————————————————————————推荐蓝蓝自己的新文:《带着空间穿越未来》:穿越了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对于一位在现世没有任何牵挂的人来说。可是,穿越成为离婚女人这就是一件非常悲剧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位爹不疼娘不爱的离婚女人,这就更加的悲剧了,而如果这样一个悲剧的女人还带着两个一个三岁一个一岁的宝宝,那就更加的悲剧了,而悲剧中的悲剧是,她穿越到了一个灰常可怕的时空。一个,非古代,非现代,处于灰常灰常超前的时代的时空。好吧,也就是俗话说的未来。不过好在老天还是对她不错的,让她带着一个随身空间,至少吃菜吃饭的不愁了。片段:“呵呵。”妇人尴尬一笑,“以前都是妈做得不对,你做女儿得要念亲啊,别怪妈啊!”女人一边搓手,一边涎着脸看高贵的鱼渺渺。“这位女士,请不要乱认亲戚,谁是您的女儿?说我的宝宝么?这可是我的女儿,而且您这个年纪可生不出这么年轻的女儿。”鱼渺渺直接装傻,看自己现在发达了来求自己?就这么一句话想让自己原谅?也不看看自己当初做的是什么事!推荐好友的文文:《帝一女》: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妖女倾城:九品炼器师》
  • 二手生活

    二手生活

    很多人一喊他名字的时候就笑,有的说亏着你不姓“xing”。谢生活自己也觉得好笑,可他不反驳。日子无论过成什么样,就不感谢生活吗?当然更要感谢养父,把自己养大又把家业传给自己。家业不大,一块堆二手货的场地,三间瓦房一个院子。地方不错,就是在农村离城远了,每天谢生活要骑上一个小时的三轮车才能进城收货,三轮车前面一个喇叭,里面有他录好的吆喝声:“收二手货,旧电器,旧家具,报纸,废品,价格公道,老少不欺。”喇叭用一个小电瓶供电,电瓶是报废的,他捣腾好以后还能用。
  • 和亲公主之谋心计

    和亲公主之谋心计

    彼时慕容绯儿还是大燕国的最受宠爱的小公主,想象过无数次关于爱情的美好模样。那年的誉王安凌风也是在萧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只手遮天的皇子,权谋和天下才是最重要的。要女人有何用?那年的安凌云在燕国为质,远离争斗的中心,也曾想过放弃,没有你,要这天下又有何用?却不知一场战争将所有人的信念推翻打乱,相信爱情的却远嫁他国,相信权谋的却深陷情爱,曾相信自己愿意用生命去守护的,却选择了放弃!果真是王图霸业,不死不休?还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 重生为狮

    重生为狮

    他是一个铁血佣兵,也是一个资深狮迷,非洲各个狮群都很是了解,他喜欢那种雄狮间热血的战斗,深厚的兄弟情义,这是人类无法比拟的情义。此书致敬坏男孩联盟
  • 黙庵集

    黙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些年之谁的爱错逢花开

    那些年之谁的爱错逢花开

    时间轮回,回忆重播,画面浮现,像是昨天,我像一个瞌睡虫,坐着时光机穿梭回忆,会意的微笑,由内而发,时间停止,那一刻醒了,原来只是自导自演,快乐不缺乏伤感,完美不缺乏遗憾,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随性,勾勒出那现实与幻想的完美与不完美,此时此景只有那一丝丝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