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2900000001

第1章

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只為真性不明。便生許多妄性)。眼耳身三二地居(誰能少得這個五識)。徧行別境善十一(果然許多妄想)。中二大八貪嗔癡(妄想到這極處)。五識同依淨色根(本來元自清淨)。九元七八好相隣(爭奈被他所擾)。合三離二觀塵世(除非就向五根中看破他根的用處)。愚者難分識與根(却誰曉得這個)。變相觀空唯後得(若能使識不著緣擾。還只救得一半)。果中猶自不詮真(佛果位中不說他到極處)。圓明初發成無漏(這個纔是轉識成智)。三類分身息苦輪(將五識還他妙用度生矣)。

奘師五識之頌。其大意言。五識落于六根門頭。而照境處。此時比非二量猶未行。不過現量分別。偶爾現起。然非悟人境界。便隨緣惑。所以纔動念。便要走入八萬塵勞網裏。徧行別境及二十煩惱等。不俟六七八識比非橫行而已。知其現量時。無數心頭起滅。阿誰能免。先佛云。汝暫舉心塵勞先現是也。此時藥以針病。如何下手。亦就五識中。觀他三何以合。二何以離。且識在根中。根在識中。識畢竟向甚處起。向這裏著得一眼。分得清楚。這便是悟的消息也。若只變想觀空。猶被觀門縛定。縱有見識。亦止是後得智。不是根本智。到不得妙覺田地。只是悟一悟。使五識初發時。便悟得圓明初發。豈但起過二地。吾知三類分身的道理。即今直下承當而有餘矣。

性境現量通三性

這個三性。政是不覺境界。善性著落在白業。惡性著落在黑業。即被因果所束。不得自在。即非善非惡。似乎凝寂然。政墮在無知迷悶中。無記之病。第一可悲者。頑空斷見無想三報。每每無記者受之。故淨智妙圓。體自空寂。方為究竟。若單單空寂。便是無記也。這三性雖通于現量。而現量實因于性境。何以說境是性境。良以欲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淨明移界地。于指端月光現。清水于室內。烏芻瑟摩之。徧身是火。琉璃光之滿體皆風。豈非境是性境乎。但未曾向境中徹底悟破。則對境而忽生善生惡。皆被境轉。即嘿嘿對境。不知境之落處。人在三界中。不知三界是甚物。未思出離。似鱉在甕中竟不知甕是何物。縱能癡癡較量。總無智慧。墮在無記性而已。若能如靈雲之覷破桃華。洞山之悟影于流水。何至被現量作主。而通三性乎。

眼耳身三二地居

這五識與五塵合。誰人能免。此欲界內。有五趣雜居地。即第一地也。其中人有睡眠。有飲食。有婬欲。五識俱全也。惟色界初禪。曰離生喜樂地。即二地也。其中天人常多在定中。厭此段食故。雖有鼻實不著香。雖有舌實不著味是五識減臭舌二識也。然鼻舌二識實在。進之而色界中。還有三地。所謂三禪也。進之而無色界中。還有四地。所謂四空也。以上共九地。而初地天人五識猶濁。自二地以至九地。五識漸清。終未至識性無漏也。然天人作佛。如菜作虀。切勿以我輩下劣之凡愚。而反輕遊戲天宮之菩薩。

徧行別境善十一

徧行有五。以無量劫來迷成業識種子。譬如潛淵魚。鼓波自涌。是為作意。引心趣境。是名為觸。含受不捨。是名為受。能令前塵影子恍然面前。是名為想。微細不斷苦心搜索。是名為思。此乃造善造惡的。這一念最為微細處也。總從著一境處。動念作意。便觸境受境想境思境。無不至也。此個著境。徧于八識九地一切時。故云徧行也。別境有五。謂於所樂境。希望欲作。名曰欲。於境決定知其可作。不能已也。名曰勝解。於可作境。令心分明記取。名曰念。於所觀境。專注一心。名曰定。與禪定之定不同也。於所作境。了然不疑。名曰慧。與般若之慧不同也。總從著一念處。這一個念。斷然放不過。便為欲。為勝解。為念。為定。為慧。成識性之窠。此與境所緣者不同。故云別境。善十一者。上言徧行別境。此乃起業之心。猶未造作。至于善十一。則竟成業矣。一曰信。二曰慚。三曰愧。四曰無貪。五曰無嗔。六曰無癡。七曰勤。八曰安。九曰不放逸。十曰行捨。十一曰不害也。五識現量。似未造作。然業性純熟。即偶爾動一念處。不動在善邊。定動在惡邊。動在善則十一之善業。凡具五識者。必不能免故。併及此令悟唯識性者。知得善業分數。方不離善。却不著善。則行一善業。非行梵天之功積。直是轉普賢之悲願耳。

中二大八貪嗔癡

此政是作惡之業也。惡業共有二十六。根本煩惱有六。謂貪。嗔。癡。慢。疑。不正見。從根生枝者。隨煩惱有小隨十。謂忿。恨。惱。覆。誑。謟。驕。害。嫉。慳。無慚。無愧。此二為中隨。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正念。不正知。散亂。此八為大隨。言小中大者。以其作一業。止成一業。名小。如慚必近于愧。是一業而兼引二業也。名中。作一業而能徧諸染心。名大。是以小隨之業重。而反以為小。大隨之業小。而反以為大。蓋因根本。纔生枝葉。茲惟識所重。在念慮上看耳。今五識略小隨。而止言中二大八者。以五識相應。獨此親也。是對二十六種煩惱中。有中二大八。併貪嗔癡。共一十三種。若能悟明識性。婆須之善婬。無厭足之善嗔。調達之善妬。以至三車之善貪。南泉之善殺。佛耶魔耶。善耶惡耶。其為不思議之境界耶。

五識同依淨色根

根有浮塵根。四大色也。勝義根潛于四大之中。而愚者難見也。如眼盲矣。而見性在。耳塞矣。而聞性在。名為勝義根。故論本來圓明身元空寂。所謂究竟涅槃也。智變為識。識滯為根。所以被無明拘碍。結色成根。而無明識體還栖托。其中下凡。固不能離浮塵根。即中陰身。亦有形狀。無想天終有壽命。推之無色界天人。直至四空地者。仍有色質。蓋能空識業。不能空識性。即形根有粗重者。有輕安者。有非有非無能變動者。然終不能出九地之界。以其帶無明之識。而以識蘊根也。唯大悟大士。其報化二身。亦是淨色根。却三身一體。面目難尋。故普眼不見普賢之身。文殊不覿迦文之面。以至普化之搖鈴。騰驤何地。達磨之攜履。棲泊何天。其月穿潭底水無垠乎。是謂五識同依淨色根也。乃愚者僅認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為可笑耳。

九緣七八好相隣

五識同依淨根。而緣以染之。遂覺八識次第。各有所緣。故頌云。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若加等無間。從頭各增一。如眼識具九緣。一空。喜空隙之空也。二明。乃日月燈也。三根。即本根也。四境。即所見者也。五作意。即徧行五中之作意也。六分別依。乃第六識也。七染淨依。乃第七識也。八根本依。即第八識也。九種子緣。謂眼識親生種子也。人祇知眼能見耳。不知所以見者由諸緣所引。而實由六七八識妄見分別之所生。故一識迷。而識識盡迷。一根悟而根根齊悟。即此義也。迦葉之覷著蓮華。雪欽之刺破古栢。其緣起無生乎。耳識唯從八。除去明緣也。鼻舌身三七。俱除空明二緣也。後三五三四。言後六七八識。有五緣三緣四緣也。第六識具五緣。一根緣。即末那七識。二曰境緣。即十八界也。三曰作意緣。即徧行中之作意也。四曰根本緣。即第八藏識也。五曰種子緣。即本識親生種子也。七識具三緣。一曰種子緣。即本識親生種子也。二曰作意緣。徧行中之作意也。三曰根境緣。即第八藏識。為七識之根。而由此緣于五塵之境也。八識具四緣。一曰根緣。即末那識也。二曰境緣。即種子根身器界也。三曰作意緣。即徧行中之一也。四曰種子緣。乃第八親生種子也。若加等無間從頭各增一者。言前念已滅。後念復生。是謂無間緣。九緣加這一緣。是九緣者。為十緣。餘緣例此。大意此識性似人之血脈。周流于肢體。呼吸而諸脈皆轉。所以道。徧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何忍使至寶汩沒緣性間也。

合三離二觀塵世

塵世境也。三二根也。以根照境說離合。如鼻舌身。合中取境。以合方知。眼耳二根。離根取境。以合壞根故也。一喜合。一喜離。根之應用不同耶。識之應用不同耶。畢竟以合而觀世之塵耶。畢竟以離而觀世之塵耶。合離之間。可以會取自家屋裏事。豈可日用而不知。且那律無目而見。賢喜無耳而聽。殑伽非鼻聞香。驕梵無舌知味。空神無身覺觸。還離耶合耶。根耶識耶。吾深有望于智者。

愚者難分識與根

根乃色法。即第八之相分。識乃心法。即第八之見分。此色心不同也。又根能照境。識能緣境。此根識之用不同也。外五塵為八識之踈相分。內五根為八識之親相分。故第八與五根。同是無記性。所以五識有隨念分別。而無計度分別。故常混淆而難辨。此根識之性不同也。小乘愚法聲聞。祇知根識互生。不知根之與識。各有種子現行。謂根為生識之緣。則可謂生識。則不可以識。自有能生之種子故也。余謂。離根則無以顯識。離識則無以托根。根識如交蘆。各無自性。則又似分不得。因根有相。因相有見。此識起于根也。因識有根。因根有見。此根起于識也。又似不分不得。故楞嚴辨識性。非他生。非自生。非因緣生。非無因生。畢竟向此生處。悟徹根底。是謂能分識與根也。

變相觀空唯後得

上明五識之有漏。至此轉識成智。則能變八識親分之相。而使之空。亦一分後得智也。蓋以頑空則全無智。偏空則少有慧。所以昔人道。二十空門都不着。一性如來體自同。茲能變相。則眼不着于色。便將二十煩惱等粗惑已無。故非根本智。而有後得智。後對根本而言也。後得智中。即有辨才定力。而實有修證門頭。法見未盡也。

果中猶自不詮真

根本智依心根能親緣真如。後得智依色根有分別。佛果位中。猶隔一塵也。人祇知泰師註。以安慧師言後得智。在前五識。因中既成無漏。變相緣如矣。護法師破之言。見相二分。猶自徧計性。至佛果位。自證分方能親緣真如。豈能變相緣如乎。人即死執因果之分。以為見道。不能證道也。殊不知果熟蒂懸。原以究竟處言也。悟不徹底。豈為究竟。亦豈為悟。悟者即將唯識性。看破十分五識現量。至于徧行別境粗細惑業俱由不覺所染能一覺。而使千年暗室一燈能破。則因即該果海。果即徹因源。是即果中證真也。豈真將心待悟。豈真舍悟覓證。豈真俟化佛來迎。後報易形。打坐入定。方能入果位。得神力耶。故證即攝于悟。真悟即真證。不必執他證位。余祇恐世無悟人也。

圓明初發成無漏

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今五識起于第八識含藏種子。元無世累。所謂宿根厚也。由是寄於五根門頭。能令眼識見相時。如迦葉之看破拈華。耳根聞聲時。如觀音之悟破亡所俱不着。修證研摩。第向初發處。忽爾圓明。則即為成所作智。同大圓鏡。一了百了。更無有漏處也。

三類分身息苦輪

化身三類。大根者現大身。中根者現中身。小根者現小身。化身攝于報身。報身攝于法身。但能自見己性。即具足一切身。試問。五識見處。其為三量三性。其為徧行別境。具眾煩惱者。畢竟是個什麼。非可認為相宗法數之所定也。非可認為八識見分之所起也。不可認為累劫無明之所現也。豈不聞。眾生種種幻心。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中。向此直下悟破。則是貪嗔起而涅槃現。妄想生而佛道成。不離殼漏。現無量身。度生息輪矣。

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若人能了心大地無寸土)。三界輪時易可知(畢竟境從心造)。相應心所五十一(都在裏許)。善惡臨時別配之(各從其類)。性界受三恒轉易(念念不停)。根隨信等總相連(一機所轉)。動身發語獨為最(這是魁首)。引滿能招業力牽(便受感報)。發起初心歡喜地(能破煩惱)。俱生猶自現纏眠(法執猶在)。遠行地後純無漏(心花粲發)。觀察圓明照大千(無法不悟)。

奘師言。六識大意不過一念。明了心似無力量。不能如五識之與相實耦也。然第六識具五識。一定中獨頭意識。二散位獨頭意識。三夢中獨頭意識四明了意識五亂意識。識又具五緣。一根緣。二境緣。三作意緣。四根本緣。五種子緣。以五識五緣。本于三量三性三境。而無業不受。將五十一心所。收括殆盡。是外五根之所見者。俱到六之意頭上。其所見者。分別未止。而七之所執。八之所藏者。又向六之意頭上。分別復來也。則胸中似軸轆一般。轉轉不停。況相續不斷。則豈能剎那清淨乎。故由三性造三受。善受善果之報。惡受惡果之報。非善非惡平平受無記之報。是造引業滿業。俱六為之根也。除非無想與滅盡。睡眠與悶絕。意識偶不行。然而根終在也。必須初獲聖性。具證二空。到初極喜地。而由此具淨戒至離垢地。具勝定至發光地。生妙慧至焰慧地。俗難奪至難勝地。住緣起智。至現前地。離功用越二乘。至遠行地。則初地俱生我執。到此盡破。是舉三量分別者。反成妙觀察智。而覓三受業報。了不可得。豈非行人大受用境界也。要之如何是觀察圓明。莫非觀門對治乎。是仍法執也。莫非使一念不起乎。是仍意根卜度也。作種種見解。搜索意根。是謂船橫野渡含秋碧。棹入蘆花照雪明。

同类推荐
  • 训蒙骈句

    训蒙骈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Agony Column

    The Agony Colum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壶野史

    玉壶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闾先生集

    医闾先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庸盦笔记

    庸盦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溯源纪

    溯源纪

    仙变,大劫渡世,道中一切将归于寂灭,上苍破碎,前人埋骨仙路中,轮回不出,古今法无用,唯苍生道真正超脱!
  • 宋辽英雄野史

    宋辽英雄野史

    从前有一个女孩,跟着父母远游祭奠先祖,遇见一个男孩,遭遇血雨腥风。终于三五好友,结伴勇闯江湖,又遇昔日故人,竟是江湖魔头。英雄血,女儿泪,终淡去,难道异日醉酒舞剑,旧情只能梦中寻……
  • 一个女子的生活与成长:流言流年

    一个女子的生活与成长:流言流年

    女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想到的常常是为了“谁”,而男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想到的总是为了“什么”。秋微用温和的文字和时尚干练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女子的生活与成长,以及,一个最现实的爱情故事:性与爱,家庭与激情,本土与外来文化,横流的物欲与挣扎着谋求独立的精神世界,生存和情感的双重压力与30岁女人加速逝去的青春……
  • 末世重生之腹黑妖孽妻

    末世重生之腹黑妖孽妻

    重生前,上官婉错付真心,一朝丧命重生,擦亮眼睛,收复真心。这一次,欠了我的,给我双倍还回来。在这个末世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没想到顺手救了个军长,结果被军长打包扛走,“女人,你是我的”“滚,我是自己的”男人挑起下巴,“你救了我,我就要以身相许”这一许就是一辈子。战斗篇韩冽搂着上官婉的腰,不高兴的摇摇“媳妇,老婆,你下次能不能给我留一只让我也打打,每次我还没出手,你已经把晶核都拿到手了”“哦,那就下下次吧,我一定给你留啊,乖!”(男强女强,宠文)女主保护了男主一辈子,而男主用特殊方式爱了女主一辈子。首部创作,个人构思,谢谢欣赏。
  • 真仙真指语录

    真仙真指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重生:废材逆天小姐

    异世重生:废材逆天小姐

    她,本是21世纪的王牌杀手,却穿越成练武世家第一废材。极品家人嫌弃她不能习武?分分钟就逆袭成武林强者。重生大能,王者归来,岂料惹上傲娇腹黑帝国太子,一怒天下变的王者。她扮猪吃老虎;他无限宠溺。一场棋逢对手的爱恨情仇将何去何从?
  •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Odd & True

    Odd & True

    Trudchen grew up hearing Odette's stories of their monster-slaying mother and a magician's curse. But now that Tru's older, she's starting to wonder if her older sister's tales were just comforting lies, especially because there's nothing fantastic about her own life—permanently disabled and in constant pain from childhood polio. In 1909, after a two-year absence, Od reappears with a suitcase supposedly full of weapons and a promise to rescue Tru from the monsters on their way to attack her. But it's Od who seems haunted by something. And when the sisters' search for their mother leads them to a face-off with the Leeds Devil, a nightmarish beast that's wreaking havoc in the Mid-Atlantic states, Tru discovers the peculiar possibility that she and her sister—despite their dark pasts and ordinary appearances—might, indeed, have magic after all.
  • 光影风华

    光影风华

    一场原本没有的车祸,改变了周白的人生,他一头扎进光怪陆离的娱乐圈。于是他在96年这个神奇的年份,走上另一条路,那些光影里的故事,成为周白人生的风华。
  • 只爱你的偏执狂

    只爱你的偏执狂

    很多年以后,某杂志采访人人称羡的施氏夫妇时,询问他们对于多年来的夫妻生活有什么感想。施先生只说了四个字:得偿所愿。施夫人沉默了许久,什么也没说。她心底的答案是:压抑。自从她跟了他,成了他的女人,就注定成了他一辈子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