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3100000002

第2章

此頌六識。初句言六識善惡無記三性。現量比量非量。性境帶質獨影。一一皆具。以諸識中唯此具足。故其力最強。三界生死善惡因果。唯此識造。故云三界輪時易可知。所以能取三界生死者。以五十一心所法法全具。故業力殊勝。但就善惡一念起時。則心所齊集。以類相從。故云分別配之。則易可知也。然意識有五種緣境不同。五種。謂明了意識。散位獨頭意識。定中獨頭意識。夢中獨頭意識。散亂獨頭意識。此五種緣境。唯後夢中散亂位二種。單緣獨影境。其前三種。皆能緣三境。以凡有影像皆落意識窼臼。故參禪工夫。必要離心意識者。要不墮光影門頭。以非真實故耳。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此頌六識業力強勝也。受雖云三受。其實有五。內外麤細之不同。謂苦樂憂喜捨。逼悅心曰憂喜。逼悅身曰苦樂。憂喜苦樂不行時。名為捨受。以此六識於三性三界五受恒常轉變改易也。正如善時忽生一惡念。喜時忽生一憂念。改易不定。次句承之云。若惡念起時。則根本與隨煩惱連帶而起。若善念起時。信等善法亦相連而起。以其善惡心所齊行。故助其強勝耳。於八識中。能動身發語。獨此識最強。其造善惡之業。亦此識最強。引者。能引諸識作業。滿者。能滿異熟果報。故一業引一果。多業能圓滿。其所造業力。招後報者。則牽引八識受生死苦。故八識頌云。界地從他業力生者此耳。故楞伽。不立七識。但言真識現識分別事識。足知此識過患最重也。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此頌六識轉成妙觀察智也。以第六識。順生死流。具有分別俱生我法二執。若逆流還源。亦仗此識作我法二空觀。今轉識成智。從觀行位。入生空觀。至七信位。方破。分別我執。天台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從八信起。作法空觀。歷三賢位。至初地初心。方斷分別法執。故云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二執方現。故云現纏眠。纏。目現行。眠。目種子。以俱生我法二執。乃七識所執者。七識無力斷惑。亦仗六識入二空觀。初則有相觀多。無相觀少。至第七遠行地。六識恒在雙空觀。方破俱生我執。俱生法執永伏不起。至此六識方得純淨無漏。相應心所亦同轉成妙觀察智也。若此識成智。則日用現前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一切云為。皆大機大用矣。

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此頌七識境量心所也。此識唯緣帶質境以心緣心。名真帶質。言通情本者。以揀六識緣外境為似帶質也。以此七識緣內見分為我。中間相分。識與見分本質。交帶變起。故名為真。三性之中。唯有覆無記。謂此識雖無善惡。而有四惑我見。相應而起。蓋覆真性。故名有覆無記。隨緣執我量為非。此句揀量也。若言帶質境。則屬比量所緣。今因執內見分為我。以非我計我。恒謬執故。故名非量。此識唯具十八心所。以雖無善惡。而為染污意。故具八大徧行并別境中慧。慧即我見。貪癡見慢。同一我見故。餘不具者。以善是淨法。此識染污。小隨麤猛。此識微細。由見審決。故疑無容起。愛著我故。嗔不得生。故唯四惑。然無別境四者。以欲希望。此識任運無所希望。故無欲。解者。印持未定境。此識恒緣定事。故無勝解。念乃記憶曾所習事。此識恒緣現所受境。無所記憶。無不定四者。悔者。悔先所作。此識恒緣現境。故無惡作。睡眠必依身心重昧外眾緣力此識一。類內執。不假外緣。故無睡眠。尋伺二法麤細發言。淺深推度。此識唯依內門而轉。一類執我。故皆無之。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鎖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此頌七識力用也。此識恒常思察量度第八見分為我。故云恒審思量我相隨。恒之與審。八識中四句分別。第八恒而非審。不執我。無間斷故。第六審而非恒。以執我。有間斷故。前五非恒非審。不執我故。唯第七識亦恒亦審。以執我無間斷故。有情由此生死長夜。而不自覺者。以與四惑八大相應起故。第六依此為染淨者。由此識念念執我。故令六識念念成染。此識念念恒思無我。令六識念念成淨。故六識以此為染淨依。是為意識之根。以此識乃生死根本。故參禪做工夫。先要志斷四惑。內離我見。方有少分相應。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此頌七識轉識成智也。分別俱生我法二執。乃六七識各有所執。分別二執。從初發心。六識修生空觀。至七信位。斷分別我執。隨入法空觀。歷三賢位。至初地方斷。此則七識當轉平等性智。因有俱生二執未淨。故此識未得純淨無漏。故曰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恒摧。謂六識恒住雙空觀中。至第七遠行地。方捨藏識。破俱生我執。至八地無功用行。則我執永伏。法執。間起。故云恒摧。若此七識轉成無漏平等性智。在佛果位中。現十種他受用身。為十地菩薩說法。菩薩所被之機也。行人此識一轉。則不動智念念現前。法界圓明。湛然常住矣。

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此頌八識行相也。此識唯一精明。本無善惡。故四性中唯無覆無記。諸心所中。唯與徧行五法相應。以有微細流注生滅故。三界九地。乃生死六道。此識為總報主。當體雖無善惡。而被他六識業力牽引而生。前六識頌引滿能招業力牽者。此也。以此識深細。世尊尋常不說。故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向為二乘。但說六識建立染淨根本。二乘一向未聞。故不了耳。又云。阿陀那識甚深細。習氣種子成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故云因迷執。以小乘不知。故不信有此識。是故大乘論師。引大小乘三經四頌。五教十理。證有此識。故云由此能興論主諍。十證之義。論中廣明。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此頌八識體相力用也。浩浩者。廣大無涯之貌。謂藏識性海。不思議熏變而為業海。故此識體廣大無涯。以具三藏義故。名為藏識。三藏者。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以前七識。無量劫來善惡業行種子習氣。唯此識能藏。前七識所作異熟果報。唯八識是所藏之處。由第七識執此為我。故云我愛執藏。論云。諸法於識藏。識於諸法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積劫因果不失不壞。故云不可窮。本是湛淵之心。為境風鼓動。故起七識波浪。造種種業。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故云淵深七浪境為風。前七現行。返熏此識。以其體有堅住可熏性。故云受熏。前七善惡種子唯此識能持。又能持根身器界。一期令不散壞者。以是此相分。乃所緣之境故。以為三界總報主。故死時後去。投胎先來。為眾生之命根。故云作主公。共實不知不死不生法身常住也。故經云。識藏如來藏所謂如來藏轉三十二相入一切眾生身中。故如來藏有恒沙稱性淨妙功德。豈生死耶。今迷而為藏識。亦具恒沙染緣力用。能一念轉變。則妙性功德。本自圓成。以真妄覿體。故頌四句歎其力用廣大也。

不動地前纔捨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此頌轉成大圓鏡智也。謂此識因七識執為我。故後無始時來相續長劫。沉淪生死。圓教菩薩從初發心修行。漸斷習氣。歷過三賢登地以去。至第七地破俱生我執。此識方得捨藏識名。顯過最重。故云不動地前纔捨藏。以微細法執。及有漏善種間起。尚引後果。名異熟識。至金剛心後。證解脫道。異熟方空。故云爾也。異熟若空。則超因果。方才轉成大圓鏡智。言無垢同時。發者。以佛果位中。名無垢識。乃清淨真如。謂鏡智相應法身顯現。圓明普照十方塵剎。故結云普照十方塵剎中。以理智一如。方證究竟一心之體。此唯識之極則。乃如來之極果也。諦觀此識深潛難破。此識絲毫未透。終在生死岸頭。古德諸祖未有不破此識而有超佛越祖之談。今人生滅未忘。心地雜染種子。未淨纖毫。便稱悟道。豈非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可不懼哉。

此論古存一解。今人解者甚多。但委細分別名相。轉見難入。而修行之士未親教者。望崖而退。即久依講席罷學參禪者。但勘話頭一著。而心地生滅頭數。亦沒奈何。此論雖云相宗。但顯唯心之相。若不知此。亦難究心。不免得少為足。故予此解雖未盡依論文。唯取其義而變其語。使學者一覽便見。正要因此悟心。不是專為分別名相也。若責予杜撰荒邈之罪。固不敢辭。而為修行者未必無功。幸高明達士。得意遺言。是所望也。

同类推荐
  • 万峰和尚语录

    万峰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屏岩小稿

    屏岩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丰类稿

    元丰类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庄子通

    庄子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超日明三昧经

    超日明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幽灵旗·把你的命交给我

    幽灵旗·把你的命交给我

    四幢经过日军轰炸而奇迹般保存下来的“三层楼”正面临拆除的窘境,记者那多受命对其进行深度报道。那多试图通过新闻舆论将“三层楼”作为历史见证保存下来。上海图书馆一张当年轰炸后的照片使那多疑窦丛生:“三层楼”究竟为何幸免于炮火而完好保留?是得益于传说中其楼顶飘扬的外国旗的庇护,还是当年“三层楼”的主人孙氏兄弟扛出的大旗震慑了日本鬼子的嚣张,还是……知名历史学家,在人生和事业的巅峰,忽然匪夷所思的自杀了。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晨星报》记者那多,开始对事件进行秘密调查。经过艰苦的调查探索之后,发现这一切都和十几年前的一所精神病院有关。而那个精神病院的所有患者和医生……
  • 非婚勿扰:豪门隐婚进行时

    非婚勿扰:豪门隐婚进行时

    “大叔,孩子生下来了,我们之间的协议终结了,goodbye!”某女佯装帅气地挥手,誓把这段过去忘记。某人拉她入怀,十分暧昧地说道:“你舍得吗?包邮老公买一送一,你要不要?”某女斜睨一眼,“早说嘛!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面对当下普遍存在的躁动与迷茫,网络作家花千芳用尖锐、犀利却又不失温暖的文字,讲述着他眼中的中国与世界。他对家国兴衰、前路命运的时代思考,有着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从未因自己的草根出身而畏于对公共事务发言,热情执著地歌颂祖国的进步与光明,希望给这个时代提供更多的正能量,照亮更多的中国人。
  • 大乘广五蕴论

    大乘广五蕴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2014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4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本书由原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著名作家王必胜选编,精选本年度思想随笔精品力作30余篇,包括王蒙,韩少功,梁晓声,李国文,梁衡等名家新作,思想新锐,文笔精练。编选依据艺术性、思想性、专业性的评选原则,经过编者的反复斟酌,将那些独具思想性的原创之作荟萃于一册,使之成为中国年度思想随笔的精华之作。
  •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拿他没办法!”……如果你正在为孩子的拖延为题而苦恼,这本书或许能够帮到你!台湾心理咨询师和亲子教育专家童利菁告诉我们:停留在出现问题的思维水平上,不可能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孩子拖延背后的心理动因,“催”只能让孩子更慢,父母更抓狂。其实,每个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他们也担心做不好招来责罚,影响自己在父母和老师面前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削弱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力。本书从儿童情绪科学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孩子焦虑和恐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拖延问题。这样,大人才不会为孩子抓狂,孩子也能健康开心地成长。
  • 呻吟语

    呻吟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婆今天又想离婚了

    老婆今天又想离婚了

    第一次,她误闯他的房间,他用各种理由将她留在身边放肆宠爱。他要求她一定要乖,和他结婚,做他的亲亲老婆。可是某天,她突然提出离婚并且准备逃跑。“老婆,乖,别闹离婚了。”“不,我偏要闹,说离婚就要离婚。”某人无奈出动小萌宝将她成功拦截带回家,启动宠妻模式防止老婆再想离婚。
  • 滇西恋曲

    滇西恋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花季少女,经过自身的努力和许多好心人的帮助,终于跳出了农门,然而在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却由于种种原因而邂逅了一个快40岁的老男人。男人的善良、健谈、对少女不求回报的关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他们之间无所不在的默契最终感化了少女,然而,他们之间却面临着重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