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4900000003

第3章 本际虚玄品

夫本际者。即一切众生无碍涅槃之性也。何谓忽有如是妄心及以种种颠倒者。但为一念迷也。又此念者从一而起。又此一者从不思议起。不思议者即无所起。故经云道始生一。一为无为。一生二。二为妄心。以知一故即分为二。二生阴阳阴阳为动静也。以阳为清以阴为浊。故清气内虚为心。浊气外凝为色。即有心色二法。心应于阳阳应于动。色应于阴阴应于静。静乃与玄牝相通。天地交合故。所谓一切众生皆禀阴阳虚气而生。是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即生万法也。既缘无为而有心。复缘有心而有色。故经云种种心色。是以心生万虑色起万端。和合业因遂成三界种子。夫所以有三界者。为以执心为本迷真一故。即有浊辱生其妄气。妄气澄清为无色界。所谓心也。澄浊现为色界。所谓身也。散滓秽为欲界。所谓尘境也。故经云三界虚妄不实。唯一妄心变化。夫内有一生即外有无为。内有二生即外有有为。内有三生即外有三界。既内外相应遂生种种诸法。及恒沙烦恼也。若一不生即无无为。若有人言我证无为。即是虚妄。若二不生即无有为。若有人言我证有为。即是虚妄。若三不生即无三界。若有人言定有三界。即是虚妄。是故经云有有即苦果。无有即涅槃。诸声闻人取证无为。犹有有余也。乃至十地菩萨。皆有住地无明微细障也。故以一为无为以二为有为。以三为三界。言无为者有二种。一者证灭无为。二者性本无为。言证灭无为者。所谓一切圣人修道断障体如如也。故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性。本无为者所谓本来法尔非修非证。非人所合非法所契。人法本空体净真谛。故经云实相之理非有为非无为。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是以非有为故。即不可修学。非无为故即不可灭证。若有修有证者。非性本无为也。故经云一切法以不生为宗。宗若不生即无无生。无生不生不可为证。何以故。若有证即有生若无证即无生。依本太冥。夫不生者即本际也。不出不没犹如虚空无物可比。但一切有为之法虚妄不实。缘假相依而有存亡。穷其根趣还本实际。但一切众生失本。外求竛竮辛苦修习。累劫而不悟真。是以将本求末末妄非真。将末求本本虚非实。夫本者即不合求。何以故。本即不求本也。譬如金不求金也。末即不合修。何以故。妄不求妄也。譬如泥团不可成金也。夫身心之法虚假不实。俗人多以修身心而觅道者。同彼泥团而觅金也。若约身心即是道者。圣人何故说离身心。故知非道也。若本真者亦不合修。何以故。无二法也。夫圣人生而不有死而不无。无有妄想取舍之心。所谓万生万死公正无私。法尔自然中无我造。但彼愚夫妄想内起惑心种种见生。故非真实不能明了。然其本际自性清净。微妙甚深体无尘垢。是以千圣万贤种种言论。皆是化说于真非真说化非化。是以本际无名名于无名。本际无相名于无相。名相既立妄惑遂生。真一理沈道宗事隐。是以无名之朴通遍一切不可名目。过限量界一体无二。故经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印即本际也。然本际之理。无自无他非一非异。包含一气该入万有。若复有人自性清净。含一而生中无妄想。即为圣人。然实际中亦无圣人法。如微尘许而有异也。若复有人自性清净。含一而生中有妄想。自体浊乱即为凡夫。然实际中亦无凡夫法。如微尘许而有异也。故经云佛性平等广大难量。凡圣不二一切圆满。咸备草木周遍蝼蚁。乃至微尘毛发莫不含一而有。故经云了能知一万事毕也。是以一切众生皆一乘而生。故谓之一乘。若迷故即异觉故即一。经云前念是凡后念是圣。又云一念知一切法也。是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言一切以一法之功而成万象。故经云一切若有有心即迷。一切若无无心即遍十方。故真一万差万差真一。譬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故一切皆一无有异也。夫言一者对彼异情。异既非异一亦非一。非一不一假号真一。夫真一者非名字所说也。是以非一见一。若有所见即有二也。不名为真一。又不名为知一。若一知一即名为二亦不名为一。若有所知即有无知有知不知即有二也。是以大智无知而无不知。炽然常知。常知无知假号为知。非我非所非心非意。夫有为数法即有所知。若无为法。犹如虚空无有涯际。即无知不知。夫圣人所以言知者。为有心有数有为有法。故可知也。所以言无知者。为无心无数无为无法。故不可知也。若以有知知于无知者。无有是处。譬如有人终日说空。但人说空非空说也。若以彼知知无知者。亦复如是。夫圣人所以或言我知者。皆是对迷约事。破病除疑实无二者。知无知也。所以说无知者。为彼愚夫不了真一。著我我所妄计能知所知。故说无知无分别。彼愚夫闻已即学无知。犹如痴人不能分别。是以圣人因彼虚妄。即言如来了了知见。非不知也。愚夫闻已即学有知。由有有知即有知碍。亦名虚知亦名妄知。如是之知转非道也。故经云众生亲近恶知识长恶知见。何以故彼诸外道前知未来。后知过去。中知身心。身心不净故不免生死。夫一切学无知者。皆弃有知而学无知。无知者即是知也。然自不觉知。复有弃无知而学有知者。知即有觉。有觉故心生万虑意起百思。还不离苦。彼知二见皆不能当体虚融如理冥契。遂不能入真实也。夫真实者离知无知。过一切限量也。夫见即有方。闻即有所。觉即有心。知即有量。不了本际无方无所无心无量。即无有见闻觉知也。所以真一无二。而现不同。或复有人念佛佛现。念僧僧现。但彼非佛非非佛。而现于佛。乃至非僧非非僧。而现于僧。何以故为彼念心希望现。故不觉自心所现。圣事缘起一向为外境界而有差别。实非佛僧而有异也。故经云彼见诸佛国土及以色身而有若干。其无碍慧无若干也。譬如幻师于虚空中。以幻术力化作种种色象。彼幻人痴故谓彼空中先有此事。彼念佛僧。亦复如是。于空法中。以念术力化作种种色相起妄想见。故经云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譬如有人于大治边。自作模样方圆大小自称愿。彼金汁流入我模以成形像。然则镕金任成形像。其真实融金。非像非非像而现于像。彼念佛僧亦复如是。大智融金者。即喻如来。法身模样者即喻众生。希望得佛故以念佛。和合因缘起种种身相。然彼法身非相非非相。何谓非相。本无定相。何谓非非相。缘起诸相。然则法身非现非非现。离性无性。非有非无无心无意。不可以一切度量也。但彼凡夫随心而有即生见佛之想。一向谓彼心外有佛不知自心和合而有。或有一向言心外无佛即为谤正法也。故经云圣境界离于非有非无非所称量。若执著有无者。即是二边亦是虚妄。何以故妄生二见乖真理故。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一金。既不为相所惑。即离分别。常观金体无有虚谬。喻彼真人亦复如是。常观真一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真一。远离妄想无有颠倒。住真实际名曰圣人。若复有人于金器藏中。常睹众相不睹金体。分别善恶。起种种见。而失于金性。便有诤论。喻彼愚夫亦复如是。常观色相男女好丑起种种差别。迷于本性执著心相。取舍爱憎起种种颠倒。流浪生死受种种身。妄想森罗隐覆真一。是以怀道君子通明达人。观察甚深远离群品。契合真一与理相应。夫真一难说。约喻以陈究竟道宗非言可示。夫眼作眼解即生眼倒。眼作无眼解即生无眼倒。俱是妄想。若执有眼者即迷其无眼。由有眼故即妙见不通。故经云无眼无色复有迷眼。作无眼者即失其真眼。如生盲人不能辨色。故经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诸声闻人亦复如是。唯其如来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土。不以二相故即不同凡夫有所见也。悉能见故即不同声闻无所见也。彼二见者妄见有无。然真一之中体非有无。但妄想虚立得有无也。夫圣人说言我了了见。或言不见者。但为破病故说见不见也。然真一理中离见不见。过限量界度凡圣位。故能了了见非虚妄也。是以非色法故即非肉眼所见。非证法故即非法眼所见。唯有佛眼清净非见非不见。了了而见。不可思议不可测量。凡夫绝分。二乘芥子。菩萨罗縠。故知佛性难可见也。虽然如是故。经云佛性普遍无问凡圣。但自身中体会真一何用外觅。昼夜深思内心自证。故经云观身寔相观佛亦然。夫观身实相者即一相也。一相者即空相也。但空无相故即非垢非净。非凡非圣非有非无非邪非正。体性常住不生不灭即本际也。何以如来法身眼耳鼻舌。乃至身意诸根互用者。为体真一也。以无限量无分剂故。即法身虚通一切无碍。何以凡夫眼耳诸根不通遂无互用者。为妄想分别界隔诸根。精神有量。分剂不通。真一理迷遂无互用。故经云凡夫想识惑妄不通。执著根尘而有种种差别。是以圣人通达真一。无有妄心界隔根尘。故能同用无有心量。夫何谓真一以真无异。无异故万物含一而生。即彼万物亦为一也。何以故以本一故。即无二也。譬如檀生檀枝终非椿木也。然彼真一而有种种名字。虽有种种名字终同一义。或名法性。法身。真如。实际。虚空。佛性。涅槃。法界。乃至本际。如来藏。而有无量名字皆是真一异名。同生一义。盖前三品者亦复如是。夫何以名广照品者。所谓智鉴宽通慧日圆照。包含物理虚洞万灵。故言广照。何谓离微品者。所谓性该真理究竟玄源。实际冲虚本净非染。故曰离微。何谓本际品者。所谓天真妙理体莹非修。性本虚通含收万物。故言本际品也。是故合前三品。一义该收出用无穷。总名宝藏。是以阐森罗之义府。论识物之根由。虚洞太清。阴符妙理。圆之者体合真一。了之者密悟玄通。故明法界之如如。显大道之要者也。

同类推荐
  • 面门

    面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日本访书志

    日本访书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ona Perecta

    Dona Perec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身毛喜竖经

    佛说身毛喜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粤匪犯湖南纪略

    粤匪犯湖南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 嚣张青春:帅哥,听我的

    嚣张青春:帅哥,听我的

    本文小白,慎入!曾经,秦伊伊的人生格言是:我爱的人要有钱有权,把我保护到无法无天!后来,当她的身边真的出现这样一位守护神的时候,她却执拗地爱上了光芒万丈的大歌星。于是,她唱着他的歌,一步再一步地融入他的生活。从开始到现在……她终于明白,其实,世界上最动人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是在一起。
  • 坐下,和自己谈一次灵魂

    坐下,和自己谈一次灵魂

    你该怎么安抚一颗漂浮而躁动不安的心灵?如何才能看清生命的真相?命运的手要将你导向何处?哪里才能找到精神的家园? 这些年,你一直在路上。现在,坐下来和自己谈谈,好好梳理一下过去,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接下来,你该何去何从?
  • 王阳明:如何找回你强大的内心

    王阳明:如何找回你强大的内心

    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认为,世界上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中找到答案,如同他在一诗中所言:“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参考这位心学大家的观点,我们就会发现,心其实很强大。只要内心足够坚定,就不会让自己在现实的夹缝中苦苦挣扎。
  • Half a Life-Time Ago

    Half a Life-Time Ag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兽横行

    异兽横行

    当游戏世界逐渐变成另一个现实,人类打开了上帝的枷锁,进化开始继续,异能突现世间;当魔法与科技发生碰撞,是融合进化还是汰弱留强......当第三世界的恶魔降临人间,是联合反抗还是接受征服;满身猩红的主角正轩,突破人类进化的极限,继承了大破坏神蚩尤的血脉,变身成为杀戮的异兽......
  • 重生之能量为王

    重生之能量为王

    张瀚重生了,这一世,他只想做个安静的护花使者。可当身边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美女,伴随而来的是来自商界、医学界、音乐界、武术界、美食界……接踵而来的挑战。
  • 中国女明星在国外

    中国女明星在国外

    本书将为你介绍张瑜、苏小明、刘晓庆等明星在国外的生活。经商定,文采音像公司将购买香港有关人士最近拍摄的《刘晓庆特辑》专题纪录片的版权,拟在大陆出版发行。文采阁多功能厅经理出面邀请骁庆参观了“文采宴会厅”,并特邀她抽时间来赴“三国宴”和“作家宴”。
  • 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

    刘燕燕:1968年生于邯郸,新闻专业毕业后在某杂志社工作,作品有《阴柔之花》等,河北省作协会员。如果在疼痛和无痛之间选择,我将选择疼痛。——威廉·弗尔科.我是个怎样的人从前。我爱说从前这个词。
  • 花都无敌仙王

    花都无敌仙王

    新书《长生仙王在都市》已发布!一世又一世的等待,终等到黎明的曙光!这一世,携美共长生,漫步在这尘世间,坐看纪元的起起落落,时代的变迁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