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6400000002

第2章

第二时利差别。复分为二。初叙古说。后述今文。叙古说中。复分为二。初叙古说。后叙其非。叙古说者。后魏有菩提流支法师。此名觉爱。唯立一时教。佛得自在。都不起心有说不说。但众生有感。于一切时。谓说一切法。譬如天乐随众生念出种种声。亦如末尼随意所求雨种种宝。花严经云。如来一语中。演出无边契经海。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或有恐怖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故无一教定顿定渐。又无量义经言。我得道来四十余年。常说诸法不生。不灭。不去。不来。无此。无彼。无得。无失。一相。无相。但由众生悟解不同得诸果异。法花亦言。一雨普润。三草二木生长不同。优婆塞经言。三兽渡河浅深成别。故知诸教但总一时无二三等。又古来大德立有顿渐二教。为诸菩萨大根大茎。说花严。楞伽。大云。法鼓。胜鬘等经。一会之中说二谛理尽名之为顿。大不由小起故名为顿。始从佛树终至双林。从浅至深渐次说法。因果。三归。五戒。十善等法。三乘有教阿含等经。维摩。思益。大品空教。法花一乘。涅槃等说常住佛性。皆是渐教会通三乘。大由小起名为渐也。又菩提流支法师。亦立二时教。楞伽经说。渐顿者莫问声闻菩萨。皆渐次修行从浅至深。名为渐也。顿者如来能一时顿说一切法。名之为顿。又有二教。一者半教。二者满教。涅槃经言云。何解满字及与半字义。又云为声闻乘而说半字。为菩萨乘而说满字。又胜鬘经言。有作四圣谛。无作四圣谛。声闻知有作。佛知无作。瑜伽等说。安立谛。非安立谛。唯说安立名为半教。通说非安立名为满教。又有二教。一生空教。二法空教。二十唯识论云。依此教能入数取趣无我。所执法无我复由余教入。此以二空二障以明半满。又有二教。一胜义谛。二世俗谛。晋时有隐士刘虬立五时教。或有说云。真谛三藏立五时教。然菩提流支法师。别作文疏破之。真谛居梁。流支在魏。故知不是真谛等作。第一时者。佛初成道为提谓波利等五百贾人。但说三归。五戒。十善世间因果教。即提谓等五戒本行经是。未有出世善根器故。第二时者。佛成道竟三七日外十二年中。唯说三乘有行之教未为说空。即阿含等小乘经是。第三时者。佛成道竟三十年中。说彼三乘同行空教。即维摩。思益。大品等经是。第四时者。佛成道竟四十年中。说有一乘。犹未分明演说佛性常住实有。尚说无常佛。显一乘佛果以为真实。即法花经是。以前未明一乘义故。此中犹未分明演说常住佛性故。第五时者。谓双林中。说诸众生悉有佛性常住佛教。即涅槃经。大悲经等是。此虽可尔。既无经论诚文说之。未可依信。前来总是叙古说也。叙其非者。只如第一菩提流支法师唯立一时教者。若废事谈理。及在一会有大小机。可如所说。若唯被大如胜鬘经。或但被小如遗教经。或初有大无小。如花严经至入法界品方有声闻。初有小无大。虽未见文理必应尔。如斯等教义类甚多。或有诸经全分多分大小教异。言唯一时深为猛浪。岂无一会顿发三乘之心。及无渐入大乘者也。第二古德说有顿渐。理虽可然。定判诸经为顿。渐者。义即难解。只如花严经中入法界品。五百声闻在于会坐列名叹德。又舍利弗将六千弟子从自房出。文殊师利为说十法。即发无上正等觉心。楞伽经中亦列声闻在于会坐。法鼓经中说穷子喻与法花经信解品同。胜鬘经说三种意生身一乘之义。摄大乘云。引摄一类不定性故。非为顿教。花严等经未必从首至末皆是为被大根行说。并名为顿。定说五时所说之经为渐教者。后当叙非。第三又菩提流支法师。依楞伽经立顿。渐二教者。此亦不然。彼经以佛能顿说法以说为顿。以三乘人渐次修学名之为渐。以行为渐。非约教时。亦不可取。又第四依涅槃经等立半满教者。彼皆据所明理有尽不尽。以明半满。不定依逗机直往迂会以明半满。第五刘虬立五时者。今者且依菩提流支法师斥破。是义不然。提谓经说。五百价人将受五戒。先忏悔彼五逆十恶谤法等罪。得四大本净。五阴本净。六尘本净。吾我本净。时提谓等得不起法忍。三百价人得柔顺忍。二百价人得须陀洹果。四天王等得柔顺忍三百龙王得信忍。自余天等发无上道意。十亿天人皆行菩萨十善。提谓长者灭三界苦得不起法忍。即是初地。或第八地。又普曜经第二七日。提谓等五百价人施佛糗蜜。佛与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名曰齐成。云何但言第一时中世间教也。虽作此破义亦难知。既有贾人得预流等。何不此日名转法轮。至五比丘法轮方转。由未分明说三乘者同所观谛故。未名转法轮。次第二时十二年中唯说有教者。觉爱破云。是亦不尔。成道五年说大般若正明实相。又第七年为八菩萨说般舟三昧经。正明众生五蕴本空。又第九年说抰掘摩罗经。第十年中说如来藏经。皆明涅槃佛性深理。又提谓。普曜等经皆明菩萨行。又与价人授记成佛。明初成道已说大乘。又摩诃般若大品经中说。佛在鹿野转四谛轮。无量众生发声闻心。无量众生发独觉心。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六波罗蜜。无量菩萨得无生法忍。住于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无量一生补处菩萨一时成佛。又成道竟第二七日说十地经。云何乃言十二年内唯说有教不说大乘。只如法花经云。于三七日中常思惟是事。即成道竟三七日中不说法也。弥沙塞律云。初成道竟三昧七日。十地经云。七日不说法。显示自受法乐故。为令众生于如来所增爱敬故。然律及萨婆多传云。过六七日梵天来请。方乃说法始度五人。即四十二日方说法也。十二由经云。成道竟一年不说法经十二年方度五人。智度论云。初成道竟五十七日佛不说法。有人解云。即五十个七日。与十二由经一年不说法同也。如此经传说成佛道不说法日已各不同。何得以已胸臆之心说十二年唯说有教。又若前后唯度一机可如所说。机器千品。何得一准。今依古说略破初二。自余三时广如菩提流支法师别传所破。此即别破立教不同。然此所立虽理可然。既无教文未可依据。并违解深密经所说时也。上来总是叙其非也。并前并为叙古说也

述今文中又分为二。初述今文。后略示教。述今文者。如解深密经第一卷瑜伽决择第七十六。世尊广为胜义生菩萨。依遍计所执体相无故。说相无自性性。依依他起上无遍计所执自然生故。说生无自性性。及即依此说无遍计所执一分胜义无自性性。依圆成实上无遍计所执故。又说一分胜义无自性性。说三种无性皆依遍计所执性已。胜义生菩萨深生领解。广说世间毗湿缚药。杂采画地。熟苏。虚空诸譬喻已。世尊赞叹善解所说。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泥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尔时世尊告胜义生菩萨曰。胜义生。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诸不了义经闻已。信解。书写。护持。供养。流布。受诵。温习。如理思惟。以其修相发起加行。比所说了义言教闻已信解。乃至广说。以其修相发起加行所集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此所生福难可喻知。吾今略说。如爪上土比大地土。或如牛迹中水比四大海水。百分不及一。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说此经时。六百千众生发菩提心。三百千声闻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一百五十千声闻。永尽诸漏心得解脱。七十五千菩萨。得无生法忍。金光明经亦说三时。谓转。照。持涅槃经说。初令皆服乳。次教总断乳。后教有应服有不应服者。与解深密所说。义同。瑜伽释中此三时少异。义意无别。由此诚证。若以偏。圆机宜渐次。教但三时。非一非五。上来总是述今文也。略示教者。四阿笈摩等是初时教。诸说空经是第二时教。以隐密言总说诸法无自性。故花严。深密。唯识教等第三时也。以显了言说三无性非空非有中道教故。由诸异生起自无始迷执有我不了我无。沉没爱河轮回痴海。故佛初说四谛法轮。令知我空唯有其法。憍陈那等最初得道。彼闻法有证我皆空。便执诸法为真实有。封着小果不求大位。佛为方便复说法空破除有执故。次时中说般若等。言一切法本性皆无。须菩提等回心趣大。彼闻法空隐密言教。便拨诸法性相都无。何所造修。何所断舍。佛为除此复说唯识三性等教。胜义生等信解修学。遍计所执无。知法我俱遣。依他圆成有。照真俗双存。无无所无所以言无。有有所有所以言有。言有而有亦可言无。遍计所执真俗无故。言无而无亦可言有。当情我法二种现故。令除所执我法成无。离执寄诠真俗称有。妄诠我法非无非不无。当情似有。据体无故。妄诠真俗非有非不有。非称妄情。体非无故。我法无故俱是执皆遣。真俗有故诸离执皆存。由此应言。迷情四句四句皆非。悟情四句四句皆是。说境我法空破初执有。说心真俗有破次执空。诸偏见者初闻说有。便即快心于空起谤。后闻说空亦复协意便谤于有。今言非空非有中道教者第三时也。约理及机渐入道者大由小起。乃有三时诸教前后。解深密经说唯识是也。若非渐次而入道者大不由小。即无三时诸教前后。约其多分即初成道花严等中说唯心是。多分顿渐无别教门。随一会中所应益故。花严说有声闻在会。深密亦有声闻发心。胜鬘经中亦说一乘意生身等。摄大乘说。为不定人说一乘故。法花经中分别功德品言。佛说如来寿量品时。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如是等文上下非一。故知法花亦被顿悟。花严亦有渐悟之人。若依觉爱定唯一时无渐次者。即违深密说有三时。若依刘虬定有五时前后次第。复无文说。然违三时。今总不依。若据众生机器及理。可有顿渐之教。然不同于古说。若不约机。理定判一经为顿为渐。时增减者顿渐不成。故唯识云唯我于凡愚不开演。非遮不定及定性故。此依证果。若谓人天即有四时。其二乘者方便学法。是彼初学故略不说。今依师授略叙古今时利差别。其诸有智任情取舍

同类推荐
  • 得遇龙华修证忏仪

    得遇龙华修证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客座赘语

    客座赘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过江七事

    过江七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双槐岁钞

    双槐岁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耶经

    玉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界祸害

    异界祸害

    好吃懒做的齐川,在一次机遇中获得了一百零八套武技。这每一套武技都是撼天之作,可是只有当他的修为达到某种程度时,才能他学到属于该境界中的撼天武技。所以尽管齐川这个懒货有一百零八套绝世武技,可是为了学习这绝世武技,却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苦练修为。正所谓脚踏实地,步步封神。
  • 杀手的傲娇尊上

    杀手的傲娇尊上

    初蔓是现代社会s级别女杀手,魂穿跟她同名同姓的初家痴傻大小姐身上,先是偶遇境灵尊者最强男主一见钟情告白,差点吓哭,后遭原主暗恋多年人渣太子退婚,还差点被强暴,然后凭借自己高阶灵根在厉害轰轰男主的帮助下一路冲天,睥睨天下,琴瑟和鸣……故事
  • 凌潇剑歌

    凌潇剑歌

    本为普通一少年,却是两度遇奇缘;七年刻苦学绝艺,终是亲手报深仇;修真之路不好走,步步皆为逆天行;愿与红颜共白首,奈何天道不公平!红颜破碎难回天,一缕剑魂伴君行;从此世间无善恶,正邪俱是无区别;回首沧桑成过往,满腔柔情为红颜......
  • 文至武圣

    文至武圣

    文明的路在崩溃,悠悠千古岁月,葬掉了多少璀璨文明。 这一纪,文明再度陷入黑暗,是谁,要葬掉一切,将痕迹也抹除。 是文者,是武者,是大千世界亿万生灵,是他们,成就了一个个辉煌的文明。 也是这亿万生灵,亲手葬下了自己的文明。 文道,武道,阵,音,玄,所有的一切皆湮灭在时空长河,传承之路,在逐渐消失。 一位少年人,在这样一个时代横空出世,以华夏璀璨的文明,要唤起这个世界逐渐陨灭的文明。
  • 孤剑箫情录

    孤剑箫情录

    孤影独走天地间,剑舞箫鸣祭芳颜。残月星辉映浊酒,情尽江湖意绵绵。红叶纷纷,葬去多少年华?世间俗世,终不抵红尘一梦,剑舞萧鸣,只为刹那芳影,纵马长歌,只念侠骨柔情,体人世沧桑,寻武之真谛,行侠之大道,谱写这一段如真痴幻的江湖…qq群:307436483
  • 忘川语录

    忘川语录

    存在于一个世界的六个种族,来自于神的旨意。血洗苍穹之后,她,是否重生。他与她的来生,将会怎样?她(他),又将何去何从……
  •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摘豆记(中国好小说)

    摘豆记(中国好小说)

    道士神秘地对小锐说,做满七七四十九件善事,你将看到你所求之事发生奇迹。这是小说借用的外壳。小锐长高心切,当真每天都去做一件善事,眼看已经积满四十八颗豆子了,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小锐的朋友明珠,临产之前被男友抛弃,小锐只得一边照顾产妇明珠和她刚生下的婴儿,一边替明珠跟男友家里交涉。有一天,小锐发现明珠扔下孩子跑了,她只好把那个婴儿抱回家,却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无奈之下,小锐也像明珠那样,将婴儿第二次遗弃了。小锐最终功亏一篑,没有积满四十九颗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