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6400000028

第28章

宽文十二年壬子十月日令修补了清兼法印大乘法苑义林章

基撰

归敬章

能敬相。以六门分别。一诸教不同。二释名差别。三出体性。四明敬意。五敬礼归依二种差别。六诸门辨

一诸教不同者。有唯身敬非语。意。俱舍论云。稽首接足故言敬礼。以已头首至于地中而接彼足。故名敬礼。虔仰深故。以身比语身重语轻。举重投诚明轻可发。身由意起不说自成。故唯身敬。或唯语敬非身。意。说无垢称经云。长者宝性。以颂赞曰。久积无边清净业。获得广大胜名闻。故我稽首大沙门。开导希夷寂路者。初虽身礼后但以言。故名语敬。非身意摄。无唯意敬非身语文。但标令他知。必形声。色故。亦有解云。法华经言。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即是意敬。或唯身语非意敬。杂集叙云。敬礼如是大觉尊。无等妙法真圣众。彼论释言。今此颂中。无倒称赞最胜功德敬申顶礼。其意业者即能发思。不说自成。但举身语。或唯身。意非语敬。杂心云。起善心转爱果。举体敬礼也。举重身业本由意转。其语业者影亦为敬。有唯语。意非身敬。胜鬘经云。咸以清净心叹佛实功德。如来妙色身。乃至。敬礼难思议。虽前已身礼。今赞叹时唯语意故。或三业俱敬。天亲摄论序云。故我至诚身。语。思。频修无倒归命礼。显扬亦云。我今至诚先赞礼。至诫意业语赞身礼。故通三业

二释名差别者。依俗释云。稽者至也。首者头也。以首至地故名稽首。此即跪拜头至地故。即俱舍云。稽首接足故言敬礼。屈已所尊之首。接彼所卑之足。故言稽首。俱舍意以身业稽首之别名礼。即是三业敬礼之通称。杂心亦尔。举体敬礼。亦稽首故。言叩头者。以手至首故言叩头。言敬礼者。虔恭曰敬。轨仪称礼。谛发殷诚。屈仪褒赞。申虔恭之道。标敬礼之名。又起殷净心策殊胜业。申诚归仰故名敬礼。即通三业。诸教或云稽首者。藉身业之稽首。申三业之敬礼体唯一物。未可依俗。古云南牟。即是敬礼。应言纳慕或纳莫。故不别释。归依者。归敬依投之义。非此所明。若云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亦云礼拜。亦非敬礼。讹名和南

三出体者。体即三业。合有三思谓审虑思。决定思。动发胜思。动发胜思正发身。语。身语业体前之二思。意业之体虽通三性。今取善思为能敬体。大乘身。语除佛果中体唯无记故。二业体唯取发思。又有释言。体唯惭愧。崇重贤善名惭。轻拒暴恶是愧。今取前解。色行二蕴而为自性。身语是色蕴。意业行蕴故。发身语色思与色名。作动于意故名意业。二蕴摄也。随其所应亦通种子。身语二业无表色故。分位亦通色处声处

四明敬意者。瞿波论师二十唯识释云。欲显大师有天眼故以身业礼。有天耳故以语业礼。有他心故以意业礼。如律中说。若在明处以身业礼。以可见故在闇去近以语业礼。以可闻故。在闇复远以意业礼。不可见闻故。又显敬礼者三轮因故。身业礼者神变轮因。语业礼者记说轮因。意业礼者教诫轮因。又亦即是神境。他心。漏尽通因。又显发生三业满善。善三业者。总摄一切业道尽故。又须凭力假大威神。若敬不圆凭威不尽

五敬礼。归依二种差别者。略有七释。一归依据重。但唯身语。敬礼通轻。该心及色。通三业故。二归依境广。必具归而成业。敬礼或宽。纵偏依而辩事。具归三宝方是归依。但敬一尊即是敬礼。三归依有其限齐。发言必终未来。敬礼但约投诚措想。由其永。暂。故归依言。愿从今身尽未来际。诸敬礼者。举心虔仰。即是敬礼。四归依情恳。带无表以为归依。敬礼心通。或唯表而为体。归依必有表与无表。但有善表即成敬礼故。五归依义重。必合身语。敬礼通轻。唯一即是。六归依带相。唯在欲。色。敬礼义通。亦遍无色。七归依义胜。观真理而亦成。敬礼通微重贤善而兼是。澄净是信。归敬是业。体性悬别。不劳对辨

六诸门辨者。略有十二门。瑜伽六十四说。一由于五处观察所归乃可归依。一身业净。二语业净。三意业净。四于有情起大悲。五成就无上法。二归依有几。答有三。谓佛法僧。三有四缘故但有尔所不减不增。一由如来性极调善故。二于一切种所调能调善方便故。三具大悲故。四财供养未将为喜正行供养生欢喜故。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弟子众皆可归依四齐四缘故说能归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别故。三自誓愿故。四更不说有余大师故。五当知归依起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若有成就此四正行乃名归依。复有四行。一诸根不掉。二受学处。三悲愍有情。四应时时间于三宝前勤修供养。六因果分别。归依在因。非于佛果。佛无所归依。故能归依亦无。胜鬘经云。声闻。辟支佛。有恐怖有归依。依不求依。如来无恐怖无归依。可有敬礼。梵网经中释迦亦礼卢舍那故。法花亦言。我闻圣师子深净微妙音。喜称南牟佛。故有敬礼。七有无漏分别。身。语唯有漏。意业通无漏。七地已前在因位故。或在因位三业俱通无漏。后得智中有敬礼故。或在佛身皆无漏故。八九地差别。语业至初禅。有寻伺故。身业至四禅。有身业故。意业通九地。有善思故。二定已上虽借语起。非善性故。非语敬体。地前菩萨无色圣者。佛边听法故有意表。归依即不然。不发无表故。九三性分别。唯善性摄。崇重贤善必惭愧俱唯善性故。生得加行二种皆得。闻思修三理亦无爽。十三科分别。体唯色。行。眷属五蕴。体唯一界。处。谓法界。法处。若表三界处。谓色。声。法。眷属四处十界摄。四处者色。声。意。法处。十界者色。声。七心。及法界也。十一由五因缘余诸天等非可归依。唯有三宝是真归处。一由形相。谓彼诸天由不现见无交仪故。由形暴恶有怖畏故。由习放逸有贪爱故。由舍离他无悲愍故。由不了知作与不作。于真实义不通达故。如来形相由现可见有交仪故。由形怡泊无怖畏故。由无纵逸离贪爱故。由常不舍利有情事有悲愍故。由善了知作与不作于真实义善通达故。复有五相佛可归依。为利有情。取菩提故。由能善转正法眼故。恩怨有情等心利故。舍家属贪恒寂静故。能善解释一切疑故。二由自性。诸天漏随。性非调善。焉能化他。如来离漏。自性调善。故能化物。三由作业。诸天受欲损害有情恶业可得。佛住静虑能利有情善业可得。四由法尔。谓诸世间及出世间吉祥盛事。无不皆依自功力得。若无功力虽事诸天亦不能得。故虽不事天。但自作功力必能得之。佛则不尔。有大威神能为善友。方便劝他。令自修习便获盛事。五由因果。虽彼天身由天业得。为由供养诸天故得。为无因得。皆有过失。如彼论说。十二受归依者获四功德。一获广大福。二获大欢喜。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复获四德。一大护圆满。由归三宝十方圣众皆拥护之令无障难。二于一切种邪信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三得入聪睿正行正至善大众中。所谓大师同梵行者。四为于圣教净信诸天欢喜爱念。唱如是言。我等成就三归依故。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归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显扬第六说亦同此。虽有少别大义无异。此等义门或有诚教。或以义准未见前传。诸广学者详而正之

四食章

四食。合以五门分别。一辨名。二出体。三显相。四废立。五诸门

第一辨名有二。初列。后释。此等广如瑜伽第五十七。六十六。九十四。显扬第一。对法第五。两本摄论俱第三。第十。成唯识第四说。初列名者。五十七等说。如经言有四种食。皆能长养诸根大种。云何四食。云何长养诸根大种。答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乃至广说。后释名者。释总名云。六十六说。任持有情令不坏故。成唯识云。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断坏故名为食。四是数名。即带数释。释别名云。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段即是食。持业释也。旧云团者可抟可握。立为团食。此义全非。团字非抟。非水饮等可抟团圆。云何名团。故应名段。触谓触对。令心心所同触于境。立以触名。触即是食。亦持业释。意思食者。意谓意处。所依心名。思谓造作相应心所。意相应思名曰意思。邻近释也。依意之思。即依主释。意思即食。亦持业释。识谓了别。识即是食。亦持业名

第二出体性者。六十六云。段食当言香。味。触处所摄。成唯识言。谓欲界系香。味。触三。此言意显唯欲界系香。味。触三。于变坏时有资养者说名为食。非下一切及上触等。九十四云。诸有漏触能与喜乐为食。唯识亦言。谓有漏触总取境时。摄受喜乐及顺益舍能为食事。此言意显。三界有漏八识俱触。摄益喜乐及顺益舍。摄益身者是触食体。若引苦忧非顺益舍触体非食。非资益故。故唯识言。此触虽与诸识相应。属六识者食义偏胜。即彰触食通八识俱。密会天亲摄论第三。云此中触食属六识身。触粗显境资养胜故。不取余触。有义唯取六识俱触以为食体。论触虽通八识俱转。为食体者唯六识俱。七八俱触全无引生喜。乐二受。及顺舍故。八俱之舍一切地时行相同故。前解不然。非要触能引自俱生喜。乐受等方名为食。引余识俱喜乐等起摄益身者。一切皆是。由第八等触胜自境。引生六识俱时喜等故亦是食。然准诸文第二解胜。但言摄益喜等为食。非七八故。成唯识言。思食谓有漏思。与欲俱转。又言。此思虽与诸识相应。属意识者食义偏胜。此意正显。三界有漏八识俱思。希可爱境摄益身者皆思食体。密会五十七。及天亲摄论。云缘未来境摄益于识名为思食。意思于境希望胜故。由此九十四云。若在意地能会境思名意会思。能与一切于可爱境专注希望为食。复有义者。六识俱思诸有漏者。希境益身皆思食体。七八不然。无行相故。诸处但说与意俱者。通缘未来。彼最胜故。亦有希望现境思故。许通五识。唯识所言诸识相应。显思体俱。食唯六俱。有义思食唯第六俱。诸处但说缘未来故。五识缘现触力增长非思食。故唯识说。思体通诸识。成食义者唯第六俱。故世亲说。意思食者是能希望。由希望故饶益所依。如远见水虽渴不死。以眼为门意希望故。非五识有希未来故。此虽三解第二解胜。五识于境有微细思。可希望故。不尔五识应无欲俱。准此第三乃同唯识不许别境与五俱义。故知正者第二师胜。成唯识云。识食谓有漏识。此识虽通诸识自体。而第八识食义偏胜。此显识食取通三界有漏八识。正能执受唯第八识。一类相续执持胜故。摄论。唯识皆取第八。实通八识。然瑜伽等但总言识。不别说是第八。唯摄论及唯识取第八故。虽知八识皆可名食。非一切识皆立食名。取有漏位第八识全。恒执持故。五十七说。由三养识。识复长养诸根大种故立为食。故知诸识非资养者。皆非食摄。如触思等。下第三门。辨相之中。四句分别方应了知。然第七识有漏。皆是由与本识为俱有依能执持故。即七八全六识少分。或除第七。非资养故。由此集论第三卷说。三蕴。五处。十一界一分摄。段食是色蕴。思。触是行蕴。八识是识蕴。五处者谓香。味。触三。法。意二处。十一界者。香。味。触。法。及七心界。除无漏四。非资益故。言一分也。即非一切香。味。触三皆是食体。非资养故。五十七言。能长养者名食。与此相违非是食。故如段食余食亦尔

同类推荐
  • 坚瓠集

    坚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恩灵济真君祈谢设醮科

    洪恩灵济真君祈谢设醮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emoirs of Carwin the Biloquist

    Memoirs of Carwin the Biloqui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臣轨

    臣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孝子经

    佛说孝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踏入星途璀璨

    踏入星途璀璨

    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女孩梦想着进入演艺圈,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完成了这个梦想。因此,她的生活越来越好。
  • 雪花那个飘

    雪花那个飘

    1977年的冬天,北国下了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雪,知青赵长天在高考途中胃病发作无法行进,暗恋他的乡村女教师刘翠翠费尽心力,在最后一刻跌跌撞撞将赵长天背进考场,结果耽误了自己的高考。赵长天如愿以偿走进大学校门,而刘翠翠黯然神伤地返回山村……
  • 蜀山

    蜀山

    嗯!简单说,这是一本网游,玩家驾驭了法宝,飞剑……互相pk人品贱格度的故事
  • 娘亲来自现代

    娘亲来自现代

    她来自现代,却多了一个莫名身份的儿子……在这古代之中,她的姓氏与皇家重叠,弄得她必须得‘隐姓’……算了,不就是不说自己的姓氏吗?到时候就说自己叫什么名儿不就行了嘛~可是,连名字都跟皇家犯了冲!这,她还得‘埋名’呀……----“娘亲,我叫啥名字?”某个一脸单纯实际腹黑的小鬼问道。“你啊,好像是叫……”韩金凤犹豫了半天,她儿子到底叫啥嘞?“叫啥……”一群‘衣冠禽兽’在一旁等着答案。只要知道了这小娃姓甚名谁,说不定就能够找到他爹,然后……请君休妻!他(们)好接收啊……等了N久之后,韩金凤一拍大脑,这才对着自家儿子说道:“儿子啊!我决定了,你就跟我一样……叫韦卓!”“砰!”一群人跌倒不起。
  • 球类运动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球类运动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几大球类的基本技术:足球、羽毛球、网球、保龄球、台球等。
  • 重生之嫡女裳华

    重生之嫡女裳华

    季家嫡女季裳华,倾国倾城,蕙质兰心。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的女儿这样聪慧美丽,正如盛世中辉煌盛开的花,耀眼夺目。”可是,花还未绽放开来,就被人折了下来,渐渐凋零枯萎。一朝相遇,与君相识。嫁他七年,助他夺权,最后却面临被废的下场。更被她的好妹妹卖入青楼!“若非看你有利用价值,以为我会娶你?”好妹妹嘲笑她:你不过是我的垫脚石罢了!父亲冷漠绝情:若非你有利用价值,你以为我会给你好脸色?一朝重生,重回十四。斗继母,惩渣妹,不该你们的东西不要想!虐渣男,惩渣父,欠我的终究要还!曾经的柔软心肠不复存在,她要将害她之人推入深渊!她要让那些人看看,这一世,她如何用两生书写出一个盛世裳华!可是,却有人想不开看上了她这棵毒草。季裳华:我以前一直以为你眼神很好,如今看来是我错了。某世子:不不不,你没错,不然我如何能在千万人群中找到你?季裳华:齐大非偶,小女子配不上您。某世子:我看谁敢乱说?明明是本世子配不上你。季裳华:.......我善妒。某世子立刻表衷心:弱水三千我只取你一瓢独饮..........季裳华风中凌乱,她一定是看见了被鬼附身的世子殿下...........
  • 万灵重生

    万灵重生

    星辰湮灭,恒宇倾覆。因果相生不息,历万亿载推演,棋盘散尽,跨古今一战……
  • 网游之箭破苍穹

    网游之箭破苍穹

    一个爱游戏胜过一切的少年,初入游戏便得隐藏职业,出色的操作技能,加兄弟情义,美女相伴,极品运气,让他不断的追逐游戏的最高峰,演绎箭神传说!
  • 吸血鬼

    吸血鬼

    《吸血鬼》所讲述的故事始于19世纪初,一位名为鲁思文的举止怪异的英国贵族活跃于伦敦上流社会。青年奥布雷对鲁思文产生了浓重的好奇心,和他一起外出旅游。二人在罗马因为兴趣不合而分手,奥布雷一个人去了雅典,在那里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后者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死于吸血鬼的袭击,奥布雷也因此一病不起。随后鲁思文勋爵来到雅典照顾奥布雷,待病好后二人再次结伴同行。二人途中遭遇强盗,鲁思文身受重伤,临死前让奥布雷立誓隐瞒自己的死讯。随后奥布雷返回伦敦,得知妹妹已有了婚约,而她的未婚夫正是那已死的鲁斯文勋爵!
  • Beacon Lights of History-III

    Beacon Lights of History-I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