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6400000045

第45章

或说为三。金光明说。一化身。二应身。三法身。即彼经中有七复次。说三所由。一者依应化身说有余涅槃。所现之身相似苦谛。有余依故。依后法身说无余涅槃。一切余依究竟尽故。二者依三身说无住涅槃。二身不实。念念不住。数数出现。以不定故。不住涅槃。法身真实。离相寂然。曾不出现。以常定故不住生死。前二义中。说有余依。不住涅槃。分应。化身。由住无余依。及不住生死中。有法如如。如如智二故亦分二。然彼但是功德法本。合名法身。此为生类。现佛。非佛二相有殊。分为应。化。三者一切凡夫为三相故。有缚有障。远离三身。为翻彼故但说三身。一思惟分别相。谓遍计所执二法二我相当情现故。远离化身。二依他起相。能取所取杂染相现远离应身。三成就相。于真理智未泯相故远离法身。如其次第如是诸相。不能解故。不能灭故。不能净故。不至三身。若于三相能解。灭。净具足三身。四者凡夫未能拔除三心。远离三身。一起事心。二依根本心。三根本心。依诸伏道起事心尽。起事心灭故得显化身。此说见修一切烦恼诸相应心名起事心。发生诸业及诸果故名起事心。生死本故障随类身。修道伏除烦恼折伏。故说依诸伏道。起事心尽。起事心灭。故得显随类化身。善不善业相应心名依根本心。业是趣生所依本故。若修圣道便断诸业。故说依诸断道。依根本心尽。依根本心灭故。得显现佛应身。三有苦果相应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体性故。无漏道圆。二空智满。有漏根本苦果方灭。故说依胜拔道。根本心尽。根本心灭故。得至如如如如智法身。彼经意说。烦恼炽盛不悔灭者。不见五趣随类化身。若悔灭者得见化身。虽悔烦恼业炽盛者。不见应身。息恶业者见佛应身。二死苦果未分。未全能灭除者。不见法身。若分。全除。随应得见佛之法身。由分。或全能成二智证二理故。五者一切诸佛。于第一身与诸佛同事。皆随生类同能现彼变化事故。令折伏惑。于第二身与诸佛同意。同现佛身。令三乘者随应入道断诸业故。于第三身与诸佛同体。有为无为诸功德体。一切诸佛同无异故。六者烦恼障净故能现应身。业障净故能现化身。智障净故能现法身。七者譬如依空出电。依电出光。如是依于法身故出应身。依于应身故出化身。是故性极清净摄受法身。智慧清净摄受应身。三昧清净摄受化身。今助释义复有四解。观佛之身但应说二。一者内自真德。即如如。如如智合名法身。二者为所化生应宜而现。合名应身。然所化生。有宜见佛身而入道者。有不宜见潜受化者。故分二种。名为应。化。合成三身。二者又观彼意应说四身。如如名自性。如如智名报身。理事别故。法实性故。因修生故。为他利现二身如前。然以真德义同。理智冥合。自利无别。自性。报佛合名法身。假德相殊。随机现异。利他显隐。分成应。化。故成三佛不减不增。三者又诸障品略有二类。一烦恼障品。二所知障品。为欲伏灭二障品现行。故显化身。为欲断除二障品种子。故显应身。为欲永灭二障品习气。故显法身。有彼三者不至三身。为断三故佛现三身。四者又准金光明说。入如来地者为三种净故得极清净。一烦恼净。能起化身。由无斗诤随类化故。二者苦净。能起应身。由离诸苦现等觉故。三者相净。能显法身。离能所执证理智故。前二惑障。后一智障。佛地经等说。三身者略有四释。一者由昔有情观虚妄境。心常迷闇。起业受苦。翻对彼故说初二身。一翻妄显真。二返愚成智。真境离缠名曰法身。实智离闇名受用身。理智难测非略能知。方为有情现粗理智名变化身。令初知粗后证细故。二者烦恼障品能障涅槃。即此涅槃亦名法身。故胜鬘说。一乘即大乘。大乘即佛性。佛性即法身。法身即涅槃界。烦恼性缚。涅槃性解。性相违故。断得法身。所知障品障受用身。除无明增方为实智。愚智相返断所知障得受用身。此受用身亦名菩提。菩萨地说菩提。菩提断皆名菩提故。为令三乘得此二种方显化身。三者佛有三德谓智。断。恩。为显此三故说法。报。及化三身。四者所修成果略有二种。一所受法乐。二能受法乐。自既得已。及为令他得之方便。故说三身。无著金刚般若论说。有三种身。一言说法身。即般若教。二智相至得法身。即菩提智。三福相至得法身。除智余施等果。余定。余善。彼论意说。由于化身听闻言教。言说法身因故。当成佛果能生智。福二种法身。此三住处。即无相理真如法身。前因果身俱依此身方能证得。虽彼亦说色身住处化身之体。经言不应以相具足得见如来。遮破色身非佛真体。故此不说。不遮法报故说有三。胜鬘经说如来妙色身等即是化佛。如来色无尽等即受用佛。一切法常住即是法佛。与天亲菩萨般若论等三佛义同。故此不说。法花经寿量品彼论释云。出释氏宫是化身。成佛以来实无量劫是报身。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是法身。亦与彼同。故不别说。或说四身。楞伽经说。一应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初是化身。次二受用身。福。慧异故分成二种。后是法身。金光明经亦说有四。有化身非应身。如来已般涅槃以愿自在力故。如是之身即是化身。此说如来虽般涅槃。以愿自在为物所现龙。鬼等身。是趣摄故非现佛身。名化非应。有应身非化身。是地前身即前应身。但为地前诸菩萨等。所现佛身依定而起。现佛形故非五趣摄。名应非化。四善根中所见大千应身佛也。三亦应亦化身。住有余涅槃如来之身。谓为二乘。四十心位所现佛身。现相修成依三昧起。现佛形相故名为应。现人同类有诸苦等。亦名为化。四非应非化身。是佛法身。观此经文。前三是化。后是法身及自受用。不说为化十地菩萨他受用身。理亦定是应身非化。由地前位四善根中所见。大千一主应身。非是趣类。是应非化。他受用身亦此句摄。举初显后略而不论。不尔彼身何句所摄。化非应中但说如来已般涅槃愿力所现。不说佛在所现化身。主在起化易而可知。主无化起难而说故。即彼经说。是第一身依应身显。是第二身依法身显。法身真实无有依处。既说化身依应身显。无应起化故说为难。佛地论中亦说四种。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利分实受用身。二变化非受用。谓变化身。为化地前杂类生故。或粗或妙。或令欢喜。或令怖畏。改转不定。但名变化不名受用。不必令受现法乐故。三亦受用亦变化。谓为地上菩萨所现种种化身。令诸菩萨受法乐故。随时改转不决定故。四非受用非变化。谓自性身

又华严经说有十佛。一无著佛。安住世间成正觉故。佛地论中亦说十佛。彼名现等觉佛。二愿佛。愿出生故。彼名弘誓愿佛。三业报佛。信成就故。诸行皆因信最初起。是故偏说。彼名业异熟佛。四持佛。随顺世间不断绝故。彼名住持佛。五涅槃佛。示涅槃故。彼名变化佛。六法界佛。于一切处无不现故。七心佛。善安住故。二名同彼。八三昧佛。成就无量功德无所著故。彼名定佛。九性佛。善决定故。彼名本性佛。十如意佛。以普覆故。彼云随乐佛。前五世俗。后五胜义。随其所应三身所摄。五世俗者变化身摄。五胜义中。法界本性。法身所摄。余三受用。于变化中现成正觉示般涅槃。立初及第五。示修正行。及发助愿而得胜果。立第二第三。般涅槃后形像舍利住持不绝故立第四。化佛随增故立此五。于法身中。功德法本及三身本性。分成法界。及本性佛。自受用身。异世间识。及起功德。分成心佛。及与定佛。他受用身名随乐佛。故虽三身分成十种

大般若经第五百六十八又说十身。一平等身。二清净身。三无尽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离寻伺身。七不思议身。八寂静身。九虚空身。十妙智身。佛告最胜。于初地中。得平等身通达法性。离诸邪曲见平等故。第二地中得清净身。离犯戒失戒清净故。第三地中得无尽身。离欲贪嗔得胜定故。第四地中得善修身。常勤修习菩提分故。第五地中得法性身。观诸谛理证法性故。第六地中得离寻伺身。观缘起理离寻伺故。第七地中得不思议身。善巧方便智行满故。第八地中得寂静身。离诸烦恼戏论事故。第九地中得虚空身。身相无尽遍一切故。第十地中得妙智身。一切种智修圆满故。最胜白言。佛菩萨身岂无差别。佛告最胜。身无差别。功德有异。以一切法同一法性故身无别。功德异者。佛具功德菩萨不尔。譬如宝珠。若具庄饰不具庄饰。其珠无异。广说譬喻。彼说所证法身无别。能证功德智身有异。佛则不尔。能证之身亦无差别。今此十身皆法身摄。随其十地能证德异。说有十种。虽无文说菩萨报身亦有十种。应物化身理亦有十。德用既异名亦应别。准所证理十法身故。十地之称即报身名。法无我智等分位名地。故金光明经说。是初佛身。随众生意有多种故现种种相。是故说多。现猿猴等多形类故。第二佛身。弟子一意故现一相是故说一。弟子乐见现佛形故。第三佛身。过一切种相。非执相境界。是故说名不一不二。一二等数皆执相故。又如如不二如如智不一。是故法身不二不一

同类推荐
  • 尉缭子

    尉缭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音辞

    音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华直指女功正法

    金华直指女功正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钱农部请师本末

    钱农部请师本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谱

    书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仙门嫡女

    重生之仙门嫡女

    她被吊在诛仙台上,日日承受九百九十道天雷的惩罚。谁还能知道那个衣衫褴褛,浑身脏臭的女子是当年那个即令仙尊长女,那个倾世容貌艳绝六界的美人,那个风光嫁给天界影军将军君默然,十里红妆羡煞多少仙家的宁轻陌。她因为当今天帝的子嗣-----一颗龙蛋而入狱,龙子百岁诞辰之日,她含恨魂陨。临死之际,她发誓,若有来生,必定将今生的耻辱一寸寸还给那些杀她家人的恶人!再次睁眼,她回到了龙蛋刚刚出生之日,她刚蝉联第一美人称谓,刚与君默然订了婚,她讥笑,老天有眼,竟让她回到了人生的转折点。前世,是谁说她与龙蛋生来相克来着?今生,她就让龙蛋见着她就死气沉沉。今生,旁人喜欢的她统统都看不上眼,穿透了一世的贼亮双眼,必定是要一下捕捉到四海八荒最牛叉闪闪的人的,什么君默然,退婚要果断,什么?还跑过来质问她为什么?就是看不起你还需要解释么?前生她空有美貌却荒废了修行,重生后她闷头修行,无人能敌,一朝出手,艳冠六界,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谁敢拦她?重活一世,她绝代风华,大展光彩,却独独算不透今生的情缘,难道,这一世的偷得浮生,竟只是为了等待那个姗姗来迟的少年么?掐指一算,竟不知与那龙蛋果真有一道劫。偏偏什么劫都不是,还是情劫。那一颗比她整整晚生出来好几十万年的龙蛋么?日日跟在她屁股后头姐姐姐姐的喊,伴随着粘粘的口水一起沾在她身上的小豆芽?她欢快的走在复仇的道路上,不知何时小豆芽长成了俊朗少年。少年邪肆一笑,眸若星石。她偷偷红了老脸。重生,人生踏上了正确的步伐,注定不凡。重生,只为了下一次的死绚烂而已。姻子的第一本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噢!喜欢就收藏吧,简介无能来着,嘿嘿嘿。
  • 我自己给我开挂

    我自己给我开挂

    李怀安有点愁,别人家的主角都有挂,自己只有爸和妈,三代之内都没什么仇人,也没有未婚妻来退婚。看着隔壁的主角开了挂后都风生水起,李怀安很羡慕。没有车祸也没有天打雷劈,只是突然有一天从梦中醒来,李怀安发现自己的挂就在身上,原来早就开了。这是一个全民修仙背景下,高中生李怀安的故事。
  • 探寻碑林名碑

    探寻碑林名碑

    本书运用历史学、考古学、金石碑帖学、艺术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论述了探寻碑林名碑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收集了一百四十余幅珍贵的图片。
  • 穿越民国那几年

    穿越民国那几年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陆青恬醒了。然后她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平行时空的民国。然后的然后,她发现自己救了匹有毒的“狼”。“你关我?”“不,我是在养你。”“我们结婚吧。”“你这算是求婚吗?”“不,我只是来通知你一下。”
  • 换脸妖姬:丑女变身

    换脸妖姬:丑女变身

    她是一个丑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冷落.因为幼时一个承诺,他皆尽所能为她寻到引退的“鬼医”为她换了脸,那么变漂亮后的的她,命运就真会因此改变吗?面对自己的恩人,面对自己的太子未婚夫,她该选择谁呢?
  • 感恩心做人,责任心做事

    感恩心做人,责任心做事

    人生一世,无外乎两件事:一是做人,一是工作。感恩心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有感恩心才能踏踏实实做人;责任心是工作成功的保障,有责任心才能勤勤恳恳做事。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对亲友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生命的责任。而心怀感恩的人则更加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并将责任化为积极的行动。本书引用生动的案例,以深入浅出的说理,通过对感恩与责任精神的深入解读,探究了当今组织职业精神缺失的根源,为企业重塑商业伦理、凝聚团队人心、打造自动自发的主人翁精神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
  • 疯羊血顶儿

    疯羊血顶儿

    沈石溪的《疯羊血顶儿》是由《血染的王冠》、《血崩》和《疯羊血顶儿》三个中篇小说组成。《血染的王冠》写金丝猴群中黑披风雄猴与麻子猴王争霸的一场内战。动物界以强力和年轻挑衅老猴王的故事经常发生,但当猴世界两王并存格局出现时,后果堪忧。故事解秘动物世界内战的混乱和伤害,最后以老猴王的慷慨赴难和王后的殉难谱写了动物世界的爱情绝唱。
  • 系我一生心

    系我一生心

    漫漫追夫路,她从六岁追到十七岁,在教学楼下举着喇叭大叫“连羽连羽我爱你”。她厚着脸皮,掰开他的手心说,喏,我把嫁妆都给你了,余生还请多多指教。七年后,再见到他,他和未婚妻一起,请她为他们筹备一场最盛大的婚礼。这七年来,为了找他,她写了无数传唱大街的情歌,全世界都知道她爱他。他拒绝了她九十九次,她终于心灰意冷,不打算再尝试第一百次……
  • 控诉集

    控诉集

    这是巴金在国家和民族遭受外敌侵略的时刻所发出的痛切控诉,收录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激战正酣这段时间的诗文。他说:“这里面自然有呐喊,但主要的却是控诉。对于危害正义、危害人道的暴力,我发出了我的呼声:‘我控诉!’”
  • 南语

    南语

    新婚之夜,新郎捏着她的下巴,恶狠狠的说,“南语,不要妄想得到朕的心。”一个月之后,他竟用堪比皇后之礼,迎娶他的皇贵妃,自此,她成为了后宫之中最大的笑话。当她在这后宫之中步步为营,只为保住父亲所说的皇后之位之时,却是一场更大的阴谋在等着她.........“南语,你要记住,你南宫一族的后人,你要担起南宫一族的责任。”“南语,你是南宫一族仅存的后人,你怎么能委身于让你成为亡国之人的人。”“南语,杀了他,你就能为你南宫一族报仇了。”“南语,你连父亲的话都不听了吗?”“南语,你好大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