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6400000045

第45章

或说为三。金光明说。一化身。二应身。三法身。即彼经中有七复次。说三所由。一者依应化身说有余涅槃。所现之身相似苦谛。有余依故。依后法身说无余涅槃。一切余依究竟尽故。二者依三身说无住涅槃。二身不实。念念不住。数数出现。以不定故。不住涅槃。法身真实。离相寂然。曾不出现。以常定故不住生死。前二义中。说有余依。不住涅槃。分应。化身。由住无余依。及不住生死中。有法如如。如如智二故亦分二。然彼但是功德法本。合名法身。此为生类。现佛。非佛二相有殊。分为应。化。三者一切凡夫为三相故。有缚有障。远离三身。为翻彼故但说三身。一思惟分别相。谓遍计所执二法二我相当情现故。远离化身。二依他起相。能取所取杂染相现远离应身。三成就相。于真理智未泯相故远离法身。如其次第如是诸相。不能解故。不能灭故。不能净故。不至三身。若于三相能解。灭。净具足三身。四者凡夫未能拔除三心。远离三身。一起事心。二依根本心。三根本心。依诸伏道起事心尽。起事心灭故得显化身。此说见修一切烦恼诸相应心名起事心。发生诸业及诸果故名起事心。生死本故障随类身。修道伏除烦恼折伏。故说依诸伏道。起事心尽。起事心灭。故得显随类化身。善不善业相应心名依根本心。业是趣生所依本故。若修圣道便断诸业。故说依诸断道。依根本心尽。依根本心灭故。得显现佛应身。三有苦果相应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体性故。无漏道圆。二空智满。有漏根本苦果方灭。故说依胜拔道。根本心尽。根本心灭故。得至如如如如智法身。彼经意说。烦恼炽盛不悔灭者。不见五趣随类化身。若悔灭者得见化身。虽悔烦恼业炽盛者。不见应身。息恶业者见佛应身。二死苦果未分。未全能灭除者。不见法身。若分。全除。随应得见佛之法身。由分。或全能成二智证二理故。五者一切诸佛。于第一身与诸佛同事。皆随生类同能现彼变化事故。令折伏惑。于第二身与诸佛同意。同现佛身。令三乘者随应入道断诸业故。于第三身与诸佛同体。有为无为诸功德体。一切诸佛同无异故。六者烦恼障净故能现应身。业障净故能现化身。智障净故能现法身。七者譬如依空出电。依电出光。如是依于法身故出应身。依于应身故出化身。是故性极清净摄受法身。智慧清净摄受应身。三昧清净摄受化身。今助释义复有四解。观佛之身但应说二。一者内自真德。即如如。如如智合名法身。二者为所化生应宜而现。合名应身。然所化生。有宜见佛身而入道者。有不宜见潜受化者。故分二种。名为应。化。合成三身。二者又观彼意应说四身。如如名自性。如如智名报身。理事别故。法实性故。因修生故。为他利现二身如前。然以真德义同。理智冥合。自利无别。自性。报佛合名法身。假德相殊。随机现异。利他显隐。分成应。化。故成三佛不减不增。三者又诸障品略有二类。一烦恼障品。二所知障品。为欲伏灭二障品现行。故显化身。为欲断除二障品种子。故显应身。为欲永灭二障品习气。故显法身。有彼三者不至三身。为断三故佛现三身。四者又准金光明说。入如来地者为三种净故得极清净。一烦恼净。能起化身。由无斗诤随类化故。二者苦净。能起应身。由离诸苦现等觉故。三者相净。能显法身。离能所执证理智故。前二惑障。后一智障。佛地经等说。三身者略有四释。一者由昔有情观虚妄境。心常迷闇。起业受苦。翻对彼故说初二身。一翻妄显真。二返愚成智。真境离缠名曰法身。实智离闇名受用身。理智难测非略能知。方为有情现粗理智名变化身。令初知粗后证细故。二者烦恼障品能障涅槃。即此涅槃亦名法身。故胜鬘说。一乘即大乘。大乘即佛性。佛性即法身。法身即涅槃界。烦恼性缚。涅槃性解。性相违故。断得法身。所知障品障受用身。除无明增方为实智。愚智相返断所知障得受用身。此受用身亦名菩提。菩萨地说菩提。菩提断皆名菩提故。为令三乘得此二种方显化身。三者佛有三德谓智。断。恩。为显此三故说法。报。及化三身。四者所修成果略有二种。一所受法乐。二能受法乐。自既得已。及为令他得之方便。故说三身。无著金刚般若论说。有三种身。一言说法身。即般若教。二智相至得法身。即菩提智。三福相至得法身。除智余施等果。余定。余善。彼论意说。由于化身听闻言教。言说法身因故。当成佛果能生智。福二种法身。此三住处。即无相理真如法身。前因果身俱依此身方能证得。虽彼亦说色身住处化身之体。经言不应以相具足得见如来。遮破色身非佛真体。故此不说。不遮法报故说有三。胜鬘经说如来妙色身等即是化佛。如来色无尽等即受用佛。一切法常住即是法佛。与天亲菩萨般若论等三佛义同。故此不说。法花经寿量品彼论释云。出释氏宫是化身。成佛以来实无量劫是报身。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是法身。亦与彼同。故不别说。或说四身。楞伽经说。一应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初是化身。次二受用身。福。慧异故分成二种。后是法身。金光明经亦说有四。有化身非应身。如来已般涅槃以愿自在力故。如是之身即是化身。此说如来虽般涅槃。以愿自在为物所现龙。鬼等身。是趣摄故非现佛身。名化非应。有应身非化身。是地前身即前应身。但为地前诸菩萨等。所现佛身依定而起。现佛形故非五趣摄。名应非化。四善根中所见大千应身佛也。三亦应亦化身。住有余涅槃如来之身。谓为二乘。四十心位所现佛身。现相修成依三昧起。现佛形相故名为应。现人同类有诸苦等。亦名为化。四非应非化身。是佛法身。观此经文。前三是化。后是法身及自受用。不说为化十地菩萨他受用身。理亦定是应身非化。由地前位四善根中所见。大千一主应身。非是趣类。是应非化。他受用身亦此句摄。举初显后略而不论。不尔彼身何句所摄。化非应中但说如来已般涅槃愿力所现。不说佛在所现化身。主在起化易而可知。主无化起难而说故。即彼经说。是第一身依应身显。是第二身依法身显。法身真实无有依处。既说化身依应身显。无应起化故说为难。佛地论中亦说四种。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利分实受用身。二变化非受用。谓变化身。为化地前杂类生故。或粗或妙。或令欢喜。或令怖畏。改转不定。但名变化不名受用。不必令受现法乐故。三亦受用亦变化。谓为地上菩萨所现种种化身。令诸菩萨受法乐故。随时改转不决定故。四非受用非变化。谓自性身

又华严经说有十佛。一无著佛。安住世间成正觉故。佛地论中亦说十佛。彼名现等觉佛。二愿佛。愿出生故。彼名弘誓愿佛。三业报佛。信成就故。诸行皆因信最初起。是故偏说。彼名业异熟佛。四持佛。随顺世间不断绝故。彼名住持佛。五涅槃佛。示涅槃故。彼名变化佛。六法界佛。于一切处无不现故。七心佛。善安住故。二名同彼。八三昧佛。成就无量功德无所著故。彼名定佛。九性佛。善决定故。彼名本性佛。十如意佛。以普覆故。彼云随乐佛。前五世俗。后五胜义。随其所应三身所摄。五世俗者变化身摄。五胜义中。法界本性。法身所摄。余三受用。于变化中现成正觉示般涅槃。立初及第五。示修正行。及发助愿而得胜果。立第二第三。般涅槃后形像舍利住持不绝故立第四。化佛随增故立此五。于法身中。功德法本及三身本性。分成法界。及本性佛。自受用身。异世间识。及起功德。分成心佛。及与定佛。他受用身名随乐佛。故虽三身分成十种

大般若经第五百六十八又说十身。一平等身。二清净身。三无尽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离寻伺身。七不思议身。八寂静身。九虚空身。十妙智身。佛告最胜。于初地中。得平等身通达法性。离诸邪曲见平等故。第二地中得清净身。离犯戒失戒清净故。第三地中得无尽身。离欲贪嗔得胜定故。第四地中得善修身。常勤修习菩提分故。第五地中得法性身。观诸谛理证法性故。第六地中得离寻伺身。观缘起理离寻伺故。第七地中得不思议身。善巧方便智行满故。第八地中得寂静身。离诸烦恼戏论事故。第九地中得虚空身。身相无尽遍一切故。第十地中得妙智身。一切种智修圆满故。最胜白言。佛菩萨身岂无差别。佛告最胜。身无差别。功德有异。以一切法同一法性故身无别。功德异者。佛具功德菩萨不尔。譬如宝珠。若具庄饰不具庄饰。其珠无异。广说譬喻。彼说所证法身无别。能证功德智身有异。佛则不尔。能证之身亦无差别。今此十身皆法身摄。随其十地能证德异。说有十种。虽无文说菩萨报身亦有十种。应物化身理亦有十。德用既异名亦应别。准所证理十法身故。十地之称即报身名。法无我智等分位名地。故金光明经说。是初佛身。随众生意有多种故现种种相。是故说多。现猿猴等多形类故。第二佛身。弟子一意故现一相是故说一。弟子乐见现佛形故。第三佛身。过一切种相。非执相境界。是故说名不一不二。一二等数皆执相故。又如如不二如如智不一。是故法身不二不一

同类推荐
  • 路傍草

    路傍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鲁府禁方

    鲁府禁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p'n Eri

    Cap'n Er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局方发挥

    局方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客归常州

    送客归常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狂魔邪君

    狂魔邪君

    “诛天下邪恶,逆六界规则。”这是张智聪的人生信条。以此信条为准,他踏上了香艳与血腥杀戮并进的征途。神棺之秘,源远流传,开启神棺的五种物什,相继出世,张智聪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一个又一个阴谋,一桩又一桩离奇的事件,不断地向他涌来:“不管你是人是鬼,是妖是仙,是神是魔,胆敢惹到老子,杀无赦!”只是,一切的一切,真的只与六界有关吗……
  • 黄箓五老悼亡仪

    黄箓五老悼亡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捉鬼天师

    捉鬼天师

    此小说先从清静的李家村的一桩蹊跷的灵异事件发起,崔正英师徒三人斗丧尸,猎绿尸,智斗法斗鬼公鬼婆,诱杀血蟒,降服厉鬼,超度游魂,人鬼之恋,怒闯地府,义释狐仙。。。。最后也终于跟千年尸王作了隔世的最后的了断。阴宽跟女鬼小娴的隔世不伦之恋也会让你捏一把热泪,浪漫中带着忧伤。。。也令当今世人憾然。
  •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王莽传记

    王莽传记

    简介:“君主“仁”,臣修“德”,民持“孝”,妃守“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山河一寸,将士万血。”朕从后世穿越而来,唯有一心,斩断汉运,接续汉骨。不求流芳百世,亦无惧万古骂名...
  • 飘雪的伤口

    飘雪的伤口

    我急忙点击飘雪。没有反应。再点击。仍没有反应。屏幕上跳出一个对话框,出现当场对弈结局:飘雪超时,输十分。飘雪正在下棋?查看叶老师刚才对弈的对方,对方名为“伤心的理由”,而叶老师所在的白方竟然就是飘雪。我一时反应不过来:“飘雪,飘雪在哪里呢?”叶老师拿右手掩住嘴巴,眯眼冲我微笑。我疑惑地看着叶老师:“你没有用我的名义下棋?”
  • 公子倾世穆无双

    公子倾世穆无双

    他与她初遇,是命中注定?天意弄人?一个本该是快意恩仇的男子,一个本该是养在闺阁的千金,初始,他只是为了给父亲寻找解药,扮作女子潜伏在她身边,而她的父母,为求她一世平安,将她扮作男子生活了十八年。她不知他是男儿,他亦不知她是女儿。今生的错过,前世的纠缠,他与她总是擦肩而过,总是有许多的万不得已,谁也不知命运又会将他们推向怎样的结局。一生情肠,两世悲凉……
  • 顾夫人专治不服

    顾夫人专治不服

    不是说,女追男隔层沙么?怎么她感觉隔的是沙漠?又大,又干。为了避免死在沙漠上,凤菲霏决定了,为什么要为了这片干巴巴的沙漠放弃整片大海?当她拥抱大海,发誓要当海王的时候,某男突然冒出来说:“你这片大海已经被我承包了。”“顾少,非卖品,下辈子请早。”
  • 在场的魅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集

    在场的魅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集

    本书作者从方法论角度入手,选择自认为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心得堪为示范的篇什,以便读者不但可从中读出作者对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史的个性阐述,也能够窥得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需要的一些入门路径和基本方法。
  • 有秦可依

    有秦可依

    秦可可被渣男骗了所有存款,落魄地在街头乱晃,趁着酒劲想跳河,却被在河边写生的“瞎子先生”所救。瞎子先生意外晕倒,秦可可找闺蜜借钱,将他送进医院。谁知瞎子先生赖上了她,恩人秒变包租婆,这是什么节奏?秦可可对唐思淼的评价:温润如玉,财大气粗,最关键一点,他还瞎。秦可可:“我美吗?”唐先生:“美……美得像盘红烧肉。”秦可可只想说:“你好好说话,咱们还能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