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1000000021

第21章

第七门中。明其四谛体之同异。于中四谛义差别有二。一者谛相二者谛实。今先就相辨其同异。于中灭道有其二种。一者缘修对治灭道。谓三乘人除结无为缘修之治。二者体证真实灭道。谓佛菩萨体证无为圆通实德。今先以彼对治灭道。望于苦集。辨其同异。于中灭谛。是无为法。望余三谛。一向别体。苦集道谛。同异不定。若依毗昙。苦集有二。一粗二细。过业烦恼得今苦果。现业烦恼得当来报。是其粗也。此乃是其事苦事集。有为之法。念念生灭。就此者为。义分苦集。说之为细。以为理苦集也。就粗以论。若就事论。苦集及道。一向别体。若据细辨。苦集同体。道谛不同。相状如何。一念有为。从前集起。义说为苦。即此有为。能生于后。义说为集。其犹世人望父为子望子为父。是故苦集。一向同体。道是无漏。不同前二。若依成实。唯说结业。以之为集。所受生死。名为苦谛。微细生灭。悉是苦摄。一种事相苦集。然彼所说集道别体。苦望集道。义别有三。一者苦谛与集同体。谓依报心造作集因。集体是苦。故云同体。以彼宗中宣说报心体是苦故。二者苦谛与道同体。谓依报心修起圣道。道谛是苦。故云同体。问曰。毗昙何不如是。释言。毗昙明其报心不常续故。集道起时。无其报心。是故苦谛。不与集道二谛同体。彼成实中。说报常续。集道起时。恒有此报。是故苦谛得与集道二谛同体。三者不同。谓余一切无记心中。苦报之心。不与集道二谛同也。大乘之中。所说不定。先就分段辨其同异。于中苦集略有二种。一就三世因果不同。以分苦集。若据斯义。苦集望道所辨同异。与成实同。第二就彼微细生灭。义分苦集。若据斯义。苦集二谛。一向同体。与毗昙同。即此苦集望于道谛。不同毗昙。云何不因。分别有二。一者苦集与道同体。谓依报心起于圣道。报心即是苦集所摄。是以苦集与道同体。良以大乘亦说报心常相续故。二者苦集谛与道别体。谓余一切有漏法中苦集谛也。分段如是。次就变易辨其同异。于中不定。若就凡时随相粗分。单有集谛。随义通论。得有苦集同体之理。无明住地。是其集谛。即此无明生灭之义。即说为苦。是故苦集同一体也。若据圣时三谛同体。一念无漏当分治结。即是道谛。即此道者。从前无漏变易业生。即名为苦。复能生后。即名为集。是故三谛同一体性。对治灭道。望于苦集同异如是。次就真实灭道二谛。辨其同异。此二相望。一向同体。万德圆寂。即说为灭。虚通之义。即说为道。更无别体。是故宣说灭道同体。望彼苦集对治灭道。一向别体。真妄异故。谛相如是。次就谛实辨其同异。据实以论四谛同体。苦集二谛无别体。故用灭道性。以之为体。故涅槃中说。彼苦集二谛之实。即是佛性。即是涅槃。即是如来。常乐我净一切佛法。宝性论中亦说。法身如来。圣谛及与涅槃四法无别。灭道二谛无别体。故还即说彼苦集实性。以之为体。是以经中说。十二缘以为佛性。见十二缘。名为见佛见法见僧。又说。五阴以为佛性一苦灭等。良以染净无别体故。经中说言。凡夫未成佛菩提为烦恼。众生成佛时烦恼为菩提。义在于此。其犹迷人所取之南。与彼悟时所解之北无有二性。同异之义。其相像此。

第八门中。辨其虚实。虚实之状。难以一定。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就谛相优劣分别。苦集是虚。灭道是实。苦集迷生。所以是虚。灭道解起。所以是实。苦集既虚。云何称谛。实是虚诳颠倒之法。是故云谛。非同灭道二谛实也。二摄法从情。四俱是虚。皆是妄想分别法故。故维摩云。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即戏论。地经亦说。五地中分别四谛。名取染净分别慢也。三废情论法。四俱是实。经中设遣除情计不破其法。是以经言。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法云何实。实有五重。如初门中具广分别。究竟穷之。唯有二种。一者体实。穷谛本性。唯如来藏真实法界。亦名真如。亦名实际。亦名法性。亦名一实。亦名佛性。二缘用实。谓清净心不染而染。缘起生死。苦集二门。不净而净。缘起涅槃。灭道二门。实相如是。

第九门中。十谛分别。言十谛者。如地经说。始从世谛乃至第十菩萨地成如来知谛。然彼四谛。统含法界恒沙佛法。随义别论。繁难计。且从一数十门观之。此十一一皆通四谛。就彼四中。直知苦集灭道法相。名为世谛。知其空寂无人无法。名第一义。知其苦等有二无二一实之相。名为相谛。知其缘起法界门别。名差别谛。就彼别中随说不同。集成各异名说成谛。迷彼四谛。苦果事起。名为事谛。迷之造集。能生后苦。说为生谛。解彼四谛。能灭染累。名尽无生谛。解达苦等。名入道谛。穷其体实缘起法门。便成大乘如实行德。行分因果。是故名为菩萨地。成如来智谛。然此四谛。统摄渊廓。难以究穷。且随诠况略示网绪。

四缘义四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就法分别三 大小同异四)

第一释名。所言缘者。由籍之义。缘别不同。故分为四。一者因缘。二次第缘。三者缘缘。四增上缘。言因缘者。亲生之义。目之为因。用因为缘。故曰因缘。次第缘者。籍前心法。次第生后。所生之心。次前后起。故名为次。以后生故。说之为第。前心与后。次第为缘。名次第缘。言缘缘者。六尘境界。为心所缘。故名为缘。由彼所缘。与心作缘。故名缘缘。亦可疏助。名之为缘。以缘故名缘缘。增上缘者。起法功强。故曰增上。以此增上为法缘。故名增上缘。于中亦有非增上者。从胜受名。故曰增上。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四缘之义。诸论不同。成实论中。宣说三因。以为因缘。一者生因。所谓一切善恶等业。能生一切苦乐等报。故名生因。二者依因。所谓色心互相依立。故曰依因。其犹尼干立拒举瓶相假而立。彼亦如是。三者习因。如人习善增长善法习恶增长恶法。如是一切。后起增前。故名为习。用习作因。名为习因。用此三因。以为因缘。心法续起。为次第缘。六尘生识。以为缘缘。六根生识。为增上缘。故成实论云。言缘缘者。所谓色等。增上缘者。所谓眼等。若依毗昙。就彼六因离合为四。何等为六。一所作因。二共有因。三自分因。四者遍因。五相应因。六者报因。所作因者。诸法起时。除其自体。万法不障。令其得生。名所作因。如空生色。如是等也。共有因者。诸法起时。同时同性。共有之法。展转为因。名共有因。自分因者。同类之法。籍前生后。名自分因。言遍因者。苦集谛下疑见无明。增上一切染污法。故名为遍因。于中差别乃有十一。苦下有七。所谓五见疑及无明。集下有四。邪见见取疑及无明。相应因者。止在心法。如心起时。同时即有诸心数法。与心相应。是相应法。展转相助。能有所作。名相应因。前共有因。相扶体立。此相应因。相扶有用。言报因者。一切有漏善不善法。能生一切苦乐等报。名为报因。此义广释如六因章。于中自分遍因报因相应共有。此之五因合为因缘。所作因中离为三缘。以彼所作宽通故尔。就所作中。分取心法生后之义。为次第缘。总相如是。于中别论。乃有三门。一定别诸心。二就生死辨定诸心。三明诸心相生次第。言定别者。心别有十。一方便善心。所谓一切闻思修等相应之心。二生得善心。谓从过去修习所成。信进念等相应善心。三不善心。谓欲界中。除身边见余烦恼业相应之心。四秽污无记。亦名隐没。谓欲界中身边两见。及上二界一切烦恼相应之心。五报生心。谓三界中报无记心。六威仪心。谓行住坐卧见闻等心。七工巧心。所谓一切营生之心。八变化心。谓依诸禅起化之心。九者学心。谓三乘人无漏因心。十无学心。谓三乘人无漏果心。此十心中。欲界有八。除学无学。成实法中。欲界地中。有电光定。得发无漏。若从是义。欲界亦有学无学心。毗昙不立。色界有八。除不善心及工巧心。一切上地。无有不善及工巧心。故成实法中。上界得起欲界不善。毗昙不立。无色界中下三空处。但有六心。除不善心威仪工巧及变化心。有余六种。成实法中。无色亦起欲界不善。大乘宣说无色界中有形色故亦有威仪变化等心。毗昙不立。非想地中。但有方便生得秽污报生四心。彼无无漏。除学无学。余如上说。心别如是。

次就生死辨定诸心。此十心中。二心得生。所谓不善及秽污心。一切受生依烦恼故。五心得死。谓生得善.不善.秽污.报生.威仪。此五心中。得命终也。不善命终。唯在欲界。威仪命终。通欲色界。生得秽污。遍通三界。报心不定。毗婆沙中。有二种说。一家宣说。三禅已还无舍受报。若从是义。三禅已还无有报心而命终者。命终必在舍受心。故一家宣说。三禅已还亦有报舍。若从是义。报心命终。遍通三界。于中下死。向上生者。必在生得报生威仪三心中死。若有下地不善秽污不上生故。若色界死向下生者。必在生得秽污报生威仪心死。一切上地无不善故。若无色死向下生者。必在生得秽污报生三心中死。彼无不善威仪心故。若欲界死欲界生者。五种心中。皆得命终。若色界死当地生者。四心命终。除不善心。三禅已还报心有无义。如上判。今且论有。若无色死当地生者。必在生得秽污报生三心命终。彼无不善威仪心故。问何故方便善心学无学心工巧变化心。不得命终。以命终时心微劣故。不得在此强心中死。生死如是。

同类推荐
  • The Deliverance

    The Delive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上大乘要诀妙经

    无上大乘要诀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丛桂草堂医案

    丛桂草堂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佛说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滇始末

    平滇始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送李兵曹赴河中

    送李兵曹赴河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中国岁月

    我的中国岁月

    美国记者眼中的民国大事,斑驳陆离的怪相,风云人物的沉浮,比如:北洋系统由盛及衰,国民党北伐,日本在华势力日益坐大,蒋冯阎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还有活跃在政坛的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等。作者的特殊背景,使他有机会与民国要人过从甚密;而作为记者的写作方式,使其回忆录如同摄像机,准确细致地描画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生动而真实,纤毫毕现。
  • 墬形训

    墬形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这是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的手记,作者以第一人称详细介绍了自己到美国留学后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经历和体会,穿插了大量语言交流方面的实例,对美国高中、大学的生活和环境记录很详细,并记录对中外文化差异较真实的体会,此书对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 经过

    经过

    岁月在经过,我亲爱的,很快就没人会知道你我知道的是什么。——纳博科夫。新华路在老城区,是这个城市一条不大的街道,不够繁华,甚至还有点远离闹市区。这条街道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街道两边的梧桐树,和梧桐树后面的那些造型一致、排列整齐,又低又矮的老旧楼房。在那些楼房中,让苏僮铭心刻骨的就是街道北边的36号楼,那是街面中间一栋临街的灰白色楼,每个黑洞洞的楼口前都有一盏被绿色灯罩笼罩的老式吊灯,楼前的那棵老梧桐树有点向街面倾斜,像一个疲倦的老人一样。
  • 深情虐恋宝贝请原谅

    深情虐恋宝贝请原谅

    【大虐】【有心脏病者勿进】她,被他视为仇人,几年来受尽痛苦,她爱他呀,直到她不爱了,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她了。她恨他,怎么办?临死的关头,她终于回心转意,又给他当了一次新娘。不久之后,他为她打下了天下,他还清清楚楚的记得,那年,她对他说,她的梦想是当公主。王子为公主打下了天下,但是,公主永远的消失了……
  •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黄帝太乙八门逆顺生死诀

    黄帝太乙八门逆顺生死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横赌

    横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东赌场上流行两种赌法。一种是顺赌,赌财、赌房、赌地,一掷千金,这是豪赌、大赌。然而,也有另一种赌法,没财、没钱、也没地,身无分文,就是硬赌,赌妻儿老小、赌自己的命。在赌场上把自己的命置之不顾,甚至自己妻儿的生命,用人当赌资,这种赌法被称为横赌。横赌自然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一身无分文的冯山在赌桌上苦熬了五天五夜,不仅熬红了眼睛,而且熬得气短身虚。杨六终于轰然一声倒在了炕上。他在倒下的瞬间,有气无力地说:冯山,文竹是你的了。然后杨六就倒下了,倒下的杨六便昏睡过去。
  • 重生九世我依旧爱你

    重生九世我依旧爱你

    某男的问题让她嘴角抽搐,吼道:“你特么伤在额头上,脱你妹的衣服?!”她曾是异界最强女帝,因逆天夺魂而重生地球!她是怂包?笑话!你见过那么吊的怂包,一言不合揍到你连爹妈都不认识!她是学渣?呵呵哒,全能各项第一,狗眼是瞎了吗?!身怀逆天系统,一身傲人医术,专治各种不服!某女正要素手一挥收下时,系统叮地一声,“请注意!!!您的1号男宠还有五秒抵达现场!”某女:“!!!”【现代异能】【双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