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1000000054

第54章

染法聚诸业义有十六门(身等三业 三性业 三受报业 三界系业 三时报业 曲秽浊三业 黑白等四业 五逆业 六业 七不善律仪 八种语 九业 十不善业道 十四垢业 十六恶律仪 饮酒三十五失)。

身等三业五门分别(释名辨性一 辨相二 开合广略三 轻重四 上下五)

第一释名。辨其体性。色形聚积。名之为身。起说之门。说之为口。伺缘名意。依斯起作。故名身业乃至意业。名字如是。体性云何。身业有二。一者作业。二无作业。言作业者。论释不同。依如毗昙。三聚法中。色法所收。十二入中。色入所摄。彼说身作。是碍性故。色聚所收。是实法色眼所行故。色入所摄。所谓高下正不正等。若依成实。三聚法中。色聚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摄。色义同前。以何义故。十二入中法入所摄。彼宗之中。实色非业。凡是业者。要是假色。相续之中。有损有益。方名为业。故成实言。余处生时。能有损益。名之为业。相续之中。后起异前。名余处生。大乘法中。实有作业。相续乃成。义有两兼。不得偏取。作业如是。无作业者。依如毗昙。三聚法中色法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摄。是碍性故。色法所收。此无作色。非眼所行。唯意识知。故法入摄。若依成实。三聚法中。是其非色非心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摄。彼宗不说有无作色。良以无作不同形碍。故名非色。不同情虑。故曰非心。为意行故。法入所摄。大乘法中。义有两兼。是身业故。得名为色。无色心相。名非色心。身业如是。口业亦二。一者作业。二无作业。言作业者。论释不同。依如毗昙。三聚法中色法所收。十二入中声入所摄。是碍性故。色法所收。是实法声耳所行故。声入所摄。彼宗不说有假名声以为业矣。若依成实。三聚法中色法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摄。是碍性故。色法所收。是假名声意所行故。法入所摄。相续之中。方有损益。故名为假。无作业者。论释亦异。依如毗昙。三聚法中色法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摄。是色性故。色聚所收。是无作法意所行故。法入所摄。若依成实。三聚法中。非色心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摄。不同形碍。故名非色。不同情虑。故曰非心。意所行故法入所摄。大乘法中。口业之相。类身可知。意业之中。诸论不同。依如毗昙。但有作业。无无作业。故彼论言。以三种故。意无无作。言三种者。谓善恶等三性法也。色法之中。三性并故。善身口边有恶无作。恶身口边有善无作。心法不尔。善恶不并。善心之中。无恶无作。恶心之中。无善无作。以是义故。但有作业。然彼作业。三聚法中心法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摄。是心数中思数为体。故心法收。是意所行故法入摄。若依成实。意地具有作无作业。故彼论言。无有因缘令使意地无无作业。彼说作业与毗昙同。所言异者。不说心外别有思体。故彼论言。思若非意。更复说何以为意业。意行缘中说名为思。无作业者。三聚法中非色心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摄。不同形碍。复非情虑。说非色心。意所行故法入所摄。大乘法中有作无作。其中作业。思数为体。三聚法中心法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摄。无作业者。是心业故。得言是心。非心相故。得言非心。十二入中法入所摄。意业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身业之中有其三种。善恶无记。善中有二。一止二作。离身三邪是名为止。礼拜等事是名为作。恶中亦二。一止二作。要期作心不礼拜等。是名为止。作身三恶杀盗邪淫。是名为作。无记亦二。一止二作。舍无记心所起身业。是名为止。起名为作。问曰。善恶止业之中。舍彼恶作。以为善止。舍彼善作。以为恶止。无记之中。何不舍彼善恶二作以之为止。乃舍无记作起之业。以为止乎。若无记中。还舍无记所作之业以为止者。善中之止。还应止彼善中之作不舍恶作。恶亦同尔。释言。不类善恶二门。正相违返。正相违故。有二相翻。一总二别。总而论之。以善对恶。以恶对善。别而论之。善中之止。必翻恶作。恶中之止。必翻善作。无记望彼善恶二门非正相违。非正违故。唯总相翻。无别相翻。总相翻故。无记翻彼善恶二门。不别翻故。无记之止。不翻善恶二门之作。无记之作。不翻善恶二门之止。当分之中。止作相翻。口业亦三。善恶无记。善中有二。一止二作。离口四过。是名为止。读诵赞叹如法之音。是名为作。不善亦二。一止二作。不读诵等。是名为止。作口四过。是名为作。无记亦二。一止二作。舍无记心所起口业。是名为止。起名为作。意业亦三。善恶无记。善有二种。一止二作。止离一切不善业思。是名为止。起善业思。是名为作。恶中亦二。一止二作。要期之心。止离善思。名之为止。起恶业思。是名为作。无记亦二。一止二作。止离威仪工巧等心。名之为止。起此名作。问曰。杀生劫盗邪淫是身作者。口教他杀。仙人忿怒杀乾陀罗一国人民。是何业乎。论释不同。若依毗昙。是身业摄。究竟成杀。要在身故。口教杀者。所教之人要身断命。方始成业。仙人忿怒而杀人者。近住鬼神知仙意故。害彼国人。若依成实。口教杀者。则是口业。意嗔杀者。则是意业。故彼成实三邪品云。口亦能教。意亦能为。但身多故。名为身业。余业道中。互造例然。邪淫一种。唯是身作。以其成业要在身故。如涅槃说。此三业中意名正业。身口二种。名为期业。期谓期会。从其业思。期会集成。在于身口。故名期业。又彼经言。意直名业。身口二业。名为业果。以从业思成身口故(此二门竟)。

次明开合广略之义。开合不定。或总为一。通名为业。或分为二。一者作业。二无作业。此如上辨。或说为三。于中有三。一就具分别。谓身口意三种之业。二随义分别。一者作业。所谓身口二种作业。二无作业。所谓身口无作之业。三者非作非无作业。所谓意业。三就性分别。所谓善恶无记之业。或说为四。谓黑白等四种之业。或说为五。如杂心说。身业有二。作与无作。口业亦尔。则以为四。意唯有作。通前说五。若依成实。意地亦有作无作业。若从是义。说业为六。或分为九。身口意业各有三种。善恶无记。则为九也。又如成实九业品中。更说为九。何者是乎。彼说欲界有其三种。一是作业。二无作业。三者非作非无作业。此如上辨。色界亦尔。则以为六。无色有二。一无作业。二者非作非无作业。通前为八。及无漏业。通前为九。或分十三。如毗昙说。身口有五。一者善作。二不善作。三无记作。无作有二。通前为五。无作二者。一善无作。二恶无作。无记羸劣不发无作。身业既然。口业亦尔。则以为十。意地唯有三种作业。通前十三。若依成实。意地亦有善恶无作。据斯以论。业有十五。或复说为二十三业。善业有十。谓不杀等。不善亦十。谓杀盗等。通身口意三种无记。便是二十三种业也。广以分之。数别难穷(此三门竟)。

次辨三业轻重之义。三业之中。何者最重。于中先以身口二业。对彼意业以辨轻重。后别论之。言以身口对意辨者。意业最重。一切身口。由意成故。又恶业中邪见最重。能断善根。作一阐提。善业之中。三乘出道最为殊胜。世间之中。非想业胜。皆是心作。故知意重。次就三业别明轻重。身中最重。出佛身血。口中最重。所谓破僧谤方等经。意中最重。所谓邪见恶业。如是善业之中。菩提之业最以为重。此三种中。身轻口中意为最重(此四门竟)。

次辨上下得报不同。如龙树说。不善有三。谓下中上。下生饿鬼。中生畜生。上生地狱。善中亦三。谓下中上。下生修罗。中生人中。上生天生。又更分别。恶有四品。谓下中上及与上上。下生修罗。中生饿鬼。上生畜生。上上之者生地狱中。善中亦四。下者生人。中者生天。上品之者。得二乘果。上上之者。得无上果。又涅槃中善分四品。下生郁单。中生弗婆。上生瞿耶。上上之者。生阎浮提。盖乃对道以分上下。彼郁单越。不任受道。下善生之。中上二品。生处难解。若对道法。中品之善。应生瞿耶。上生弗婆。但彼经中中上两品。约报分耳。南阎浮提。受道中胜。上善生之。若对果报。以分四品。下生阎浮。中生弗婆。上生瞿耶。上上之者。生郁单越。三业之义。略辨如是。

三性业义三门分别(释名辨体一 分相二 就人分别三)

第一门中释名辨体。三性业者。所谓善恶及与无记。顺名为善。违名为恶。此违与顺。如下五品十善中释。非违非顺说为无记。解有两义。一对果分别。中容之业。不能记得苦乐两报。故名无记。二就说分别。中容之业。如来不记为善为恶。故名无记。名义如是。体性云何。善有二种。一者生得宿习今成。二者方便对缘新起。不善唯一。不分生得方便之别。何故如是。一切恶法。皆由过去久习性成。不假现在。方便修起。为是不分。无记有四。所谓报生威仪工巧及与变化。苦乐两报。名为报生。进止往来。是其威仪。营世生务。说为工巧。十四化等。名为变化(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相别有五。一约世法以为三性。一切凡圣身口意中止作两善。斯名为善。止作两恶。齐名不善。报生威仪工巧变化。通名无记。二约出家道法分别。一切凡圣身口意中止作两善。名之为善。止作两恶。齐名不善。报生无记威仪工巧及与变化。义别有三。如律中说。顺法所作。斯名为善。违法所作。通名不善。非违顺者。说为无记。三对果分别。生乐名善。生苦不善。不能生者。说为无记。于此门中。凡夫学人身口意中止作两善。名之为善。能生乐故。止作两恶。齐名不善能生苦故。报生威仪工巧变化。说为无记。不能生故。无学圣人。一切所作。通名无记。不能记得未来果故。故地持中。罗汉所犯名为无记突吉罗罪。罪既无记。善等亦然。四对理分别。理谓空理。顺理名善。违理不善。非违非顺。说为无记。于此门中。凡夫所作善恶无记。悉名不善。取性心起。违空理故。三乘圣人顺理之行。名之为善。三乘圣人随事所作。说为无记。五对实分别。实谓不空如来藏性。于此实性。顺名为善。违名不善。非违非顺说为无记。于此门中。诸佛菩萨真证行德。名之为善。凡夫二乘一切所作。悉名不善。菩萨法中缘修无漏。亦善不善。相顺名善。以性违故。说为不善。余非情法。说为无记(此二门竟)。

次就人论。人谓凡夫声闻缘觉菩萨及佛。凡夫二乘及与菩萨。具有三业。如来一人。大小不同。小乘法中。宣说如来有善无记无不善业。如杂心说。又如成实。佛报无记。余德是善。大乘法中。宣说如来一向是善无恶无记。故地持云。唯有如来。一切皆善。大智论中。亦同此说。故彼宣说十八不共一向是善。三性之业。略之云尔。

三受报业义三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就处分别三)

第一释名。言三受者。所谓苦乐不苦不乐。逼恼名苦。适悦名乐。中容之受。舍前二种。是故名为不苦不乐。亦名舍受。所言业者。善恶等因起作三受。故名为业。问曰。善恶能生五阴。以何义故。偏云受业不说色业想等业乎。如成实论三受品说。受是实报。故云受业。余是名报。故阙不论。言受实者。苦乐等报。正酬过去善恶之因。故名实报。自余色等。非是正对善恶二因。故不名实。但是相从说以为报。故曰名报。彼论复言。受是最胜。故云受业。余者不如。所以不说。所言胜者。酬因明显生欣生厌。其力功强。故名为胜。余不如是。故名不如。彼论复言。受于缘中相别可得。故云受业。余不如是。废而不论。云何受心缘中可得。如人说言火苦火乐。如是一切。以受缘中发生差别。酬报义显。故名受业(此一门竟)。

同类推荐
  • Adieu

    Adieu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NNA KARENINA

    ANNA KARENI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House of the Wolf

    The House of the Wol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户录

    北户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甄正论

    甄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星际之宅娘神探

    星际之宅娘神探

    一个带着非亲生小包子的戏精宅女,阴差阳错卷入了连环案,为了维护星球的和平,开启了戏剧化的破案之旅。
  •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赢来的三宝王妃

    赢来的三宝王妃

    好不容易遇到了个一见钟情的美人,求皇上赐婚,怎知赢娶回来的是个被移花接玉了的败家女,此女被人戏称三宝,能赌,会打架,还很败家,最让皇爷头痛的竟是她还很爱跟别的男人称兄道弟的,堂堂王爷怎能忍受如此无德的王妃,他决定废妃另娶,当她跟着别人走了时,他才知道,原来他一直最在乎的是她,当她再度出现是,她已是另一个身份,他要怎样才能把他的三宝王妃赢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唐忍者秘史:百部忍法

    大唐忍者秘史:百部忍法

    安史之乱,密教非空大师传授百人秘密之术,成为最初之“忍者”,帮助唐肃宗平定天下。多年后,唐王朝危机复起,僖宗皇帝欲再次借助忍者之力平乱。然时隔多年,忍者组织内部谜团重重,忠奸莫辨。僖宗派出两位钦差秘密出访,一路上历经重重险阻与奇遇,终于查明真相。四道忍者,百部忍法,重出江湖。 当年最强忍者之子光波翼初出茅庐便大显身手,深受僖宗赏识与重用,助朝廷平乱屡建奇功。在寻访神秘百典族忍者的途中,却陷入了爱与被爱的奇异漩涡。西湖红舟上的一曲莲歌成了光波翼心中挥之不去的旋律。
  • 世子妃她有点猛

    世子妃她有点猛

    明明是抓小偷,不料抓到将军?!小偷没抓到,自己倒被抓去了军营。为何奖励是将军热辣辣的吻?为何惩罚也是将军热吻一个? 简姑娘表示抗议,世子兼将军表示:我不介意你亲回去……
  • 秋龙骑龙翼初展

    秋龙骑龙翼初展

    少年不甘孤独,踏上了骑士的路,了解到魔法、剑士、灵兽、妖兽、骑士的一系列知识。世界竟是如此的广阔以至于人类目前所了解到的一切都只是这个世界的狭小的一部分,微不足道,新的冒险,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 阴影法师

    阴影法师

    林浩梦见自己独自一人行走的黑暗洞穴中,地下的河水没过他的膝盖,透着刺骨寒冷。他不知道自己还要在漫无目标的黑暗中行走多久。他只记得,在一段难以用时间衡量的永恒中。远处燃起了火光,世界随之发生变化。他跟周围蠢动的黑暗一同在本能驱使下走过去,然后看到——那从水面上燃烧的橙色火焰,跳动着延伸向更加漆黑的阴影高台。这时仍然卑微的他,只能抬头仰望高台上的王座,看着它周围堆满无数枯骨。像是飞蛾扑火,最终拱卫那隐藏在阴影。但他却不想再退回水中,不愿再迷失在难以用时间衡量的永恒。他的眼前此时只剩下了这一条路,迈步走上那需要冥火历练才能最终坐上去的王座,而他决定毅然前行!
  • 战争的艺术

    战争的艺术

    安托万·亨利·若米尼(AntoineHenri Jomini,1779.3.61869.3.22),军事理论家,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将军,俄国步兵上将。
  • 福布斯箴言录

    福布斯箴言录

    本书是伯蒂查尔斯福布斯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写成的一部关于财富、管理与幸福的忠告,全书分为“财富之章”“管理之章”“幸福之章”三个篇章。“财富之章”主要告诉读者如何成功和积累财富;“管理之章”告诉老板、主管和员工怎样管理企业和自我管理;“幸福之章”则告诉读者在拥有财富后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本书再版达118次,有29种语言版本,被誉为“福布斯式”商业富豪幸福观的经典代表作。
  • 与星同眠

    与星同眠

    十九岁的安可离开大河乡,成为了南安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在这里,她认识了优等生庄严、小太妹韩小依、校花秦若涵等人,然而有一个人却始终像谜团一样存在安可的脑海里,那就是她童年时的玩伴许卓乔。昔日亲密无间的儿时玩伴重逢在南安大学,为何却一夜陌生,再相遇却是见面不相识。心怀疑虑的安可能从许卓乔冰冷的目光里找到答案吗?在遭遇母亲离家,父亲坐牢等一系列变故的安可,在她翻天覆地的十九岁里,始终有一个人在默默地守候着她。是温柔似水温暖如阳的庄严,还是沉寂似海飘渺如雾的许卓乔?命运的大手紧紧扼住了安可的咽喉,韩小依的决绝、秦若涵的执着,又将她推向了怎样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