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1300000004

第4章

谓诸菩萨先于等者。谓即资粮加行二位未能亲证二空真如。凡所修行依胜解力。是故名为胜行地。言胜解者决印为义。于所照解决定印持故名胜解

修奢摩他等者。奢摩他者此云止品。为欲令心息分别故。止诸境相所有相应心心所等总名为止。毗钵舍那此云观品。为欲令心明利现前不沉没故。观察境相所有心等总名为观。既非一法故皆言品。即是趣入心一境性。等持真空之方便也

能为三慧作助伴者。由前八种所有善法。能与闻慧而为助伴。第九思惟所有善法。能与思慧而为助伴。第十修习所有善品。能与修慧而为助伴。于其三聚诸善法中。由念思定力最胜故。而名思惟及修习等

法门一轨适绝等者。轨则也。适往也。踌躇疑路也。辙迹也。岐路也。履步也。此总意云。若法门唯遵一。则而往者无疑异道。今既教迹殊途。进步者焉能无惑

且夫阿含至教等者。谓阿含经摈斥我相但留于法相不亡。故知实有有无为法。般若经说一切有为真如涅盘皆如幻化。则有无为一切皆空。花严经说三界唯心。地论释云第一义心。明知许有法性真体。涅盘经说大般涅盘常乐我净四德无为。故知许有真实我相

有无纷乱人法等者。阿含说有。般若谈空。涅盘我人。花严心法。纷纭纠乱。人法交杂。驱疑惑迷生使无直道。幻失本居名为弱丧。既无定趣何路归方

若存乎法我等者。若如花严涅盘二经存乎法我。则外道教同于内宗。足可依据。若如般若触类皆空。修行之典徒欲修习。言日亲者。即谓佛教。依而修行日亲道故。未详本意。且述愚情。后有智者改而正也

鉾楯斯存物疑那遣者。上莫侯反。槊之类也。说文云。鉾长二丈建于兵车也。下食允反。栏[打-丁+监]之类。从日[打-丁+监]横日楯。此亦兵车栏障之类也。古人有卖二物于市。极夸语于人言。鉾利而楯坚。或有质曰。以子之鉾击子之楯如何。其人自知语违。遂默而无对。今此乖违亦存鉾楯之义也。未详所出。知者叙之

诸蕴自相者。色变现为相。受领纳为相。想取像为相。行造作为相。识了别为相。相者即是自体义。故杂集论中广以多门宣说蕴等。此别蕴自相也

生相灭相永断等者。未见本释。且叙一解。从缘起故名生即缘尽故名灭。因亡名永断。果丧名遍知。谓从烦恼而起诸业故。故有诸蕴。名蕴生相。若业烦恼因缘灭时。则诸蕴谢。名蕴灭相。既知苦蕴从业惑生。永断其因名永断相。由因断故遍知三界诸蕴不生。名遍知相。由修念住正断等故。而得永断遍知等智。故念住等未生令生生已等也。此等皆是二乘宗中有所得观。世尊昔于阿含经中而宣说也。彼时宣说诸蕴自相生相灭相永断遍知所有诸相。皆说为有。至第二时说般若等。乃说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一向相违。是何深意

余二准知者。依他不以自然而生。以无自然生性为第二无性。是故名为生无自性性。圆成不以我诸为性。以是二空胜义理故。即以胜义无我法性为第三无性。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然因我法二空所显等者。谓真如理乃是胜智所行境义。故名胜义。非是我法二执境义。故要我法二执空处。方显真如胜义。既因我法二执无性所显故。从能显二空为名。名为无性。若尔应言无性胜义。何故乃言胜义无性。答。胜义既因无性所显。胜义即无我法二性。是故得名胜义无性

成实依他而体非是三无性者。然三无性皆约遍计所执而说。相无自性约计所执当性无有体相而言。生无自性约依他上无计所执自然性说。胜义不约二性本体言也

随所化宜覆相谈也者。谓据实理一切诸法非空不空。以一切法皆有三性不相离故。然阿含经随所化者宜闻不空。佛即隐覆遍计空相。偏就依圆说有诸法。大般若经随所化人宜闻不有。佛即隐覆依圆有相。偏就计执说诸法空。是故皆名覆相谈也

生由渐染堪闻等者。如深好色渐染方成。究竟大乘渐闻始悟。故初说有次乃谈空。后时方说非空非有。契会中道乃名圆宗

唯为发趣声闻乘者。者谓假者即发心人。彼乘体者即以彼位诸无漏智及所证理并诸功德皆为乘体。故庄严论乘体颂云。心说行聚果。名有上中下。依此三品别。建立有三乘。此假者人为欲趣入彼所证道而发其心故。名发趣声闻乘者

以四谛相转正法轮等者。然此文中三种法轮。即金光明说转照持。既法轮义佛法要宗。况此文中三种不同。今者略以三门分别。一明体性。复有五种。一者自性。即取三乘见修无学所有圣道。唯此性能摧碾等故。二者因起。即取能生圣道之教及闻思修诸方便慧为道因故。三者助伴。即取相应四蕴心法及色蕴性。要有戒等方起证故。四者境界。即取四谛十二因缘三性等境。要观境界方有智故。五者得果。即是三乘菩提涅盘。随其所应三乘圣道所得果故。故法轮体克性相从有此五种阙一无故。故亦即是教理行果。二释名字。复分二义。一法二轮。法有二义。一者轨则。即前体性皆可轨则故为法。二任持义。即前五种皆持自性又得名法。轮有四义。一圆满义。具毂辐辋圆满义故。即如所修八圣道中。正见思惟说名为毂。是根本故。正语业命说名为辐。因毂有故。正念勤定说名为辋。摄录余故。故说圣道喻之为轮。二摧碾义。此四种法若伏若断若助若正。未断烦恼皆能摧故。如圣王轮能降未降诸怨敌故。故喻于轮。三镇过义。能镇已伏一切烦恼。遏其势力更不令起。如圣王轮镇已伏者更无返动。故喻于轮。四不定义。转所解法至余身中。从彼见修无学转生言教等智发言教他。他从言教转生见修无学道等。如世间轮随转不定。故前圣法喻之为轮。法即是转持业释也。三者转相。有其三义。一示相转。谓此是苦集灭道谛。示四谛相令其悟解。入于见道断分别障证谛理故。二劝修转。谓说汝应遍知永断作证修习。劝修谛行令更进修。所有断证有学道故。三引证转。谓告彼言。汝已知断证修谛理。住无学道。为作证明。知彼满故。故一一谛皆有三转。故维摩经云。三转法轮于大千等。其一一转皆有四相。谓即眼智明觉行解。即依三世总别照解而说四种。三转各四故成十二。四谛合有四十八种。以行数同但言三转十二行轮。法轮之义其相甚多。恐文繁广略示少分。然此所说四谛法轮。既包一切染净因果。体虽非无非定实有非有非无。是中道理。既许通是三乘境界。故亦通是三时法轮。初为小乘除其遍计所执我相了我空故。就不无义说皆为有。故言此是苦集灭道。是以经言。以四谛相转正法轮。次为大乘除其遍计所执法相令悟诸空。约不有义总说为无。故言一切无自性等。是故经言。以隐密相转法轮等。复为诸乘双除二执故。约三性显中道理。显说诸法有空之相。是故经言。以显了相转正法轮。初转外道所有我相令入小乘。名转法轮。次以空法照破前有令入大乘。名照法轮。后以显说处中之法住持中道。名持法轮。佛法大海深广无涯。若欲具说穷劫不尽。粗释经文令易入故

初为二乘偏谈四谛但说依他圆成有等者。谓四谛法即是依圆。苦集两谛染因果故但依他性。灭道两谛净因果故而是圆成。道谛无漏虽从缘生。今乃摄入不倒圆成。故后二谛皆圆成摄。以四谛法是实因果。不摄遍计无体之法。故言但说依他圆成有等

正等菩提广大深远者。无上菩提不过福智。约福名广。无边际故。约智名深。难测知故。或大菩提即是理智。智无限极故名广大。理无思议故名深远

省己意乐修等者。省谓省察。意乐即是信及欲乐。若有施等难修屈时。便即有察自身本有信及欲乐。堪能修习不应退也

三闻诸佛圆满等者。即六转依中果圆满转也。六转依者。唯识论云。转依位别略有六种。一损力益能转。谓初二位。由胜解及惭愧故。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内净种功能。渐伏二障。亦名为转。二通达转。在通达位。由见道力通达真如。断分别生二障粗重。证得一分真实转依。三修习转。谓修习位。由数修习十地行故。渐断俱生二障粗重。渐次证得真实转依。四果圆满转。谓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集无边难行胜行。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永断本来一切粗重。顿证佛果圆满转依。穷未来际利乐无尽。五下劣转。谓二乘位。专求自利厌苦欣寂。唯能通达生空真如。断烦恼种证真择灭。无胜堪能名下劣转。六广大转。谓大乘位。为利他故趣大菩提。生死涅盘俱无欣厌。具能通达二空真如。双断所知烦恼障种。顿证无上正等菩提。有胜堪能名广大转。前果圆满别指佛果。此广大转通约诸位。或前显体此作用。对二乘位别显此能。故亦即是果圆满摄

引他粗善况己等者。如摄大乘世亲释云。如世间者由有障善而成其善。谓有障善当命终时即引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况我今者由无障善而成其善。不当成佛无上菩提。无有是处

由斯三事练磨等者。始从初住至回向终。皆以三事练磨其心。故于修证而不退也

忍世第一印所取境观能取等者。此中文略。且作是说。非世第一但印境空观于能取。于忍义中尚犹不足。岂兼世第一而是说耶。下次文中又说。忍及世第一法印所取空。观能取识亦非实有。文亦不足。若具文义。如下当知。此不繁举

妄执六尘识外他造者。若诸小乘说。由业力引四大种极微所成。若诸外道亦有说是极微成者如顺世。亦有外道各别执有大梵时方本际自然虚空我等。随执此七常住实有具诸功能生一切法。即是妄执六尘等法识外他造也

依因善友作意等者。一依因力。谓即性习二种为因。二善友力。谓即十方诸佛菩萨。三作意力。谓于大乘深生信解。四资粮力。谓即福智二种资粮。由此四种能修胜行。故说依于四胜力也

如名身等所诠等者。等即等取句身文身。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若唯一名等即但称名等。若二名等聚即称名身等。至三已上更称多矣。所言蕴者积聚为义。谓十一色五受六想七十三行八识 各略以为一聚。名为色受想行识蕴故。旧经论译云为阴。谓以略名阴多义故。所言处者生义门义。即内六根及外六境是六识心生长处故。此六根境随应能通分别六识出入处故。旧翻为入。失生出义。所言界者是种族义。谓即六根六境六识是根境识之种类故。如彼四姓族类异故。故种族义名为界义。故俱舍颂云。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杂集中边义稍异此。不能繁叙。乐者述之。此等并是所诠义也

似外相转实唯等者。如翳眼所见空花。似在眼外。实在眼中

今显内法似彼妄情者。此显似义遣外难也。谓外难云。若有外法是所似者应有外法。若无外法何所似耶。无所似故似义不成。如何可言心似外境。故今释云。所言似者。谓显内法似能执心。言内法者。即是心所变相分实唯在内。妄情不了执为心外。故说内法似彼妄情。不说内法似外境也

海楼崇耸蜃气虚构等者。谓于海中有虫名蜃。状如蜂蛤。来游水上吐气为戏。日光初照气状似楼。人远见之谓楼实有。但是蜃气非有实楼

何乃同观觌异等者。觌见也。瞩视也。瞰又视也。谅信也。否恶也。藏善也。谓水是一。四见不同。信可由心。与离心执善恶全别也

于加行时推求等者。此中语倒。若正应言。推求假有实无行见。谓于正起加行智时。所有推求假有实无行解知见名寻思也

次依于忍印取无等者。谓忍不同有其三品。下忍起时印所取无顺观能取。中忍转位正观能取。如彼所取决定是无。上忍起位审定印可能取是空。今此文中阙上忍文。下文即具如次文。今重印可决定是无。即是下忍。又能取心对境已下。即是中忍。此忍虽亦印能取等。即是上忍

同类推荐
  • 佛说申日儿本经

    佛说申日儿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餐樱庑随笔

    餐樱庑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咒魅经

    佛说咒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于役志

    于役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灵真经注

    洞灵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安琪拉的另一半脸

    安琪拉的另一半脸

    这个多变的女孩,究竟是要当公主?还是要当灰姑娘?井明月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很臭屁地说道:“魔镜魔镜我郑重地告诉你,全世界只有井明月才是最美丽的公主!那个叫白雪的根本不算什么,哈哈哈……”啧啧,听听这个恐怖女人的笑吧,就这种笑声,也敢说自己是公主。
  • 异族勇者出租店

    异族勇者出租店

    打倒魔王,拯救了世界的勇者卡加莱德面临着史上最严重的问题…失~业。带着推荐书来到女神介绍的工作场所,实际上是一家勇者出租店,双生少女、精灵弓箭手、哥布林之王…曾经的各族勇者成为了他的同事…
  •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驸马转正指南

    驸马转正指南

    魂归大古,女子翻身成了探花郎,桃花劫撞上了堂堂公主,可扰乱师中泰种田心思不止是公主的情敌,还有数之不尽的美女...
  • 农家俏商女

    农家俏商女

    “如意,如意,你在那里做什么?那里很危险,快点下来吧。”一道焦急的声音夹伴着哗啦啦的海浪声从礁石下方传了上来。上官楚楚,哦不,她现在的名字叫做郝如意。只是扭头望了下面的人儿一眼,随即又转过头,恢复刚刚的动作,眼瞳没有聚焦的望着海的那一边。过了半晌,身后传来呼呼呼的喘气声,身旁传来了暖暖的体温。郝前程挨着郝如意坐了下来,偏过头认真的打量着她,眉头轻蹙,疑惑的朝她看……
  • 星帝问仙

    星帝问仙

    一个雄奇磅礴的仙侠世界,一个有情有义的世间凡尘。天生缺少一魂一魄的少年走上征途。夺天地为三魂七魄,山河大地化肌脉血肉。我志一方净土!我志傲天凌云!我志为道!兄弟热血,儿女情长,生离死别。让我们一起踏三千大千世界,一起铸就一个全新的仙侠世界。一起问仙问天问道!
  • 奇人马应龙

    奇人马应龙

    马应龙站在华风门前的大街上,口里吹着一只黄色的哨子,手里拿着小红旗,胳膊上戴着红胳膊箍,用自己的手势指挥着行人和自行车。到第五天,有一个更扎眼的风景跃入人们的眼帘,有一个女人爬到华风大药房的顶楼,用一把刀发疯地破坏着上面的广告牌。她专砍马应龙的脸,她恨那张脸,她要把那张脸千刀万剐。最先看到这越格情景的是马应龙自己,他一下子就认出那是楚芸。马应龙就强迫自己镇定自若,他把目光挪回来,开始气定神凝,刹那间他的小旗就挥舞得更有劲、口哨也吹得更响了。他不允许大街上此时出现一点事情,他俨然是在一个炮火硝烟的战场上,他要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和国卫士……
  • 无限制旅者

    无限制旅者

    茫茫旅途,忘记了过去,看不到未来。只知道,我于路上,寻觅零件,一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该有的零件。“我”于路上,探求答案,一个机器抑或兵器无法理解的答案。仅此,而已。
  • 长生约

    长生约

    传闻五庄的三主子花三姑娘,嗜杀成性,暴戾恣睢。平生有两样事物最叫人垂涎。一是能撼鬼神、得天下的断风刀,一是能活死人、肉白骨的长生肉。这第一口长生肉,活了一个死了多年的前朝女子,倒成就了一段两厢不老情。第二口长生肉,肉了花三自己的白骨,最后是与君长别离。这第三口长生肉吃下去……却是归期未有期了……
  • 仙路至尊

    仙路至尊

    仙路通长生,至尊能逍遥,当长生不再逍遥,众生皆为囚徒,于是阴谋丛生,内乱迭起,外族入侵,……在这样一个世界当中,有这样一位少年,他逆流而上,踏血而行,斗枭雄,灭诸王,于百族之中横行无忌,杀出一条通往至尊宝座的长生仙路!仙路无尽,至尊有期,他用鲜血铸就了一段自己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