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1900000003

第3章

目識境界品第七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遍觀十方從髻珠中放大光明。其光普照一切國土及密嚴中諸菩薩眾。放斯光已即告如實見菩薩言。仁主。雪山之中有一惡獸名為能害。變詐百千以取諸獸殺之而食。若見牝鹿有子之者。便為子聲悲鳴相呼。若有牝鹿便現有角。與其相似而往親附。彼無驚懼殺而食之。見牛馬等種種諸獸。悉同彼形而肆其惡。仁主。一切外道。於阿賴耶所生我見。亦復如是。如彼惡獸變種種形。著我之人所執我相。各各差別乃至極小。猶如微塵。仁主。是諸我執於何而住。不住於餘但住自識。計我之人言。我與意根境和合。意等和合而有識生本無有我。如衣與花和合而有香氣。未和合時無香可得。是故當知。但唯有識心及心法。無別有我如盤中果。如籠中燈。如伊尸迦文闍之草而可得者。但以因緣心心法生。此中無我亦無有生。微妙一相本來寂靜。是諸佛菩薩觀行之人內證境界。諸外道等不了唯識生於我見。無知法智而強分別執著有無。若一若多我我所論。如彼惡獸多所傷殺。此亦如是。令諸眾生於生死中馳騖往來。不肯親近佛及菩薩諸善知識。展轉遠離無歸向時。違背聖道失於己利。於三乘中乃至不得一乘之法。為取所縛不見真諦。不得預於密嚴之土。乃至名字亦不得聞。仁主。諸觀行人咸於此識淨除我見。汝及諸菩薩摩訶薩亦應如是既自勤修。復為人說令具速入密嚴佛土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微密品第八

爾時眾中有菩薩名曰寶手。白眾色最勝王言。王應請問金剛藏。住三昧者。一切世間所有眾法。離諸分別及以名字不相應名相應之名。彼法自性於何而住。此諸佛子專心願聞。時眾色最勝王。即隨其義而問之曰

名想等境界  一切世間法

為唯是分別  為離分別有

如其所立名  是名何所住

金剛自在者  願為我宣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以偈答曰

世間種種法  一切唯有名

但想所安立  離名無別義

四蘊唯名字  是故說為名

如名摩納婆  但名無有體

佛及諸佛子  說名唯在相

離相而有名  不作是分別

是故依於相  分別種種名

譬如祑吐等  此皆無有實

凡夫所分別  莫不皆依相

是故世間法  離相即皆無

瓶衣車乘等  名言所分別

色相雖可說  體性無所有

世間眾色法  但相無有餘

唯依相立名  是名無實事

王應觀世法  離名無所有

但以分別心  而生於取著

若離於分別  取著即不生

無生即轉依  證於無盡法

是故大王等  常應觀想事

但是分別心  離此即無有

形相體增長  散壞質與身

如是等眾名  皆唯色之想

想名及分別  體性本無異

隨於世俗義  建立而不同

若捨離名字  而求於物體

過去及未來  此皆無所得

能知諸識起  無有所知法

所知唯是名  世法悉如是

以名分別法  法不稱於名

諸法性如是  不住於分別

以法唯名故  想即無有體

想無名亦無  何處有分別

若得無分別  身心恒寂靜

如木火燒已  畢竟不復生

譬如人負擔  是人名擔者

隨其擔有殊  擔者相差別

名如所擔物  分別名擔者

以名種種故  分別各不同

如見杌為人  見人以為杌

人杌二分別  但有於名字

諸大和合中  分別以為色

若離於諸大  色性即無有

如德依瓶處  瓶依名亦然

捨名而取瓶  瓶終不可得

瓶不住瓶體  名豈住於名

二合生分別  名量亦非有

住於如是定  其心不動搖

譬如金石等  本來無水相

與火共和合  若水而流動

藏識亦如是  體非流轉法

諸識共相應  與法同流轉

如鐵因磁石  周迴而轉移

二俱無有思  狀若有思覺

賴耶與七識  當知亦復然

習繩之所繫  無人而若有

普遍眾生身  周行諸險趣

如鐵與磁石  展轉不相知

或離於險道  而得住諸地

神通自在力  如幻首楞嚴

乃至陀羅尼  莫不皆成滿

讚佛實功德  以之為供養

或現無量身  一身無量手

肩頭口及舌  展轉皆無量

往詣十方國  供養諸如來

或雨眾妙花  寶衣及瓔珞

其積甚高廣  如須彌等山

供養於如來  及以諸菩薩

或作寶宮殿  如雲備眾彩

化現諸天女  遊處於其中

妓樂眾妙音  供養於諸佛

或與佛菩薩  遊止常共俱

一切眾魔怨  自在而降伏

得自證三昧  已轉於所依

闡揚五種法  八識及無我

相續無暫停  一心而供養

或現身為小  其量如微塵

復現為大身  無邊不可測

種種諸色相  以供養如來

或於自身中  普納諸世界

復以諸世界  置之於芥子

大海為牛迹  牛迹海亦然

是中諸眾生  身心無所嬈

一切所資用  平等而饒益

如日月如地  如水及火風

又如大寶洲  亦如良妙藥

諸法不生滅  不斷亦不常

一異及來出  如是悉無有

妄立種種名  是為遍計性

諸法猶如幻  如夢與乾城

陽焰水中月  火輪雲電等

此中妄所取  是為遍計性

種種諸名字  說於種種法

此皆無所有  是為遍計性

一切世間法  不離於名色

斯皆但有名  離名無別義

如是遍計性  我說為世間

眼色等為緣  而起三和合

聲依桴鼓發  芽從地種生

宮殿及瓶衣  無非眾緣起

眾生若諸法  此悉依他性

若法是無漏  其義不可捨

證智所從生  此性名真實

諸法相差別  已說其自性

若離自性門  諸法不明了

如人以眾物  幻作種種形

色相雖不同  性皆無決定

世事悉如是  種種皆非實

妄情之所執  遍計無有餘

譬如摩尼寶  隨色而像現

世間亦復然  但隨分別有

體用無所在  是為遍計性

如乾闥婆城  非城而似城

亦非無有因  而能如是現

世間種種物  應知悉亦然

日月及諸山  屋宅煙雲等

體相各差別  未嘗有雜亂

自他及與共  體性皆不成

但是所分別  遍計之自性

諸物非因生  亦非無有因

若有若非有  此皆情所執

名依於相起  二從分別生

正智及如如  遠離於分別

心如相顯現  相為意所依

意及五心生  猶如海波浪

習氣無有始  境界亦復然

心因習氣生  境令心惑亂

依止賴耶識  一切諸種子

心如境界現  是說為世間

七識阿賴耶  展轉力相生

如是八種識  不常亦不斷

一切諸世間  似有而安布

有計諸眾生  我等三和合

發生種種識  了別於諸境

或有妄計言  作者業因故

生於梵天等  內外諸世間

世間非作者  業及微塵作

但是阿賴耶  變現似於境

藏識非緣作  藏亦不作緣

諸識雖流轉  無有三和合

賴耶體常住  眾識與之俱

如輪與水精  亦如星共月

從此生習氣  新新自增長

復增長餘識  餘識亦復然

如是常輪轉  悟者心方息

譬如火燒木  漸次而轉移

此木既已燒  復更燒餘木

依止賴耶識  無漏心亦然

漸除諸有漏  永息輪迴法

此是現法樂  三昧之境界

眾聖由斯道  普詣十方國

如金在礦中  無有能見金

智者善陶鍊  其金乃明顯

藏識亦如是  習氣之所纏

三昧淨除已  定者常明見

如酪未攢搖  酥終不可得

是故諸智者  攢酪而得酥

藏識亦復然  諸識所纏覆

密嚴諸定者  勤觀乃能得

密嚴是大明  妙智之殊稱

佛子勤修習  常生此國中

色及無色界  空識非非想

於彼常勤修  而來生此處

此中諸佛子  威光猶日月

住於修行地  演說相應旨

如來所證法  隨見而轉依

一切佛世尊  灌頂授其位

雖住密嚴土  應物隨所宜

在空而變化  若見或聞法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復告大眾。諸仁者。阿賴耶識。從無始來為戲論熏習諸業所繫輪迴不已。如海因風起諸識浪。恒生恒滅不斷不常。而諸眾生不自覺知。隨於自識現眾境界。若自了知如火焚薪。即皆息滅入無漏位名為聖人諸仁者。阿賴耶識變似眾境。彌於世間染意攀緣執我我所。諸識於境各各了別。諸仁者。心積集業意亦復然。意識了知種種諸法。五識分別現前境界。如翳目者見似毛輪。於似色心中非色計色。諸仁者。如摩尼寶體性清淨。若有置於日月光中。隨其所應各雨其物。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是諸如來清淨之藏。與習氣合變似眾色周於世間。若無漏相應即雨一切諸功德法。如乳變異而成於酪乃至酪漿。阿賴耶識亦復如是。變似一切世間眾色。如翳目者以翳病故見似毛輪。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以習氣翳住藏識眼生諸似色。此所見色譬如陽焰遠離有無。皆阿賴耶之所變現。諸仁者。依於眼色有似色識。如幻而生住於眼中。其相飄動如熱時焰。諸仁者。一切眾色皆阿賴耶。與色習相應變似其相非別有體。同於愚夫妄所分別。諸仁者。一切眾生若坐若臥若行若立。惛醉睡眠乃至狂走。莫不皆是阿賴耶識。譬如盛日舒光燭地氣蒸飄動。猶如水流渴獸迷惑向之奔走。阿賴耶識亦復如是。體性非色而似色現。分別之人妄生取著。如磁石力令鐵轉移。雖無有心似有心者。阿賴耶識亦復如是。為生死法之所攝持。往來諸趣非我似我。如水中有物。雖無思覺而隨於水流動不住。阿賴耶識亦復如是。雖無分別依身運行。如有二象捔力而鬥。若一被傷退而不復。阿賴耶識應知亦然。斷諸染分更不流轉。譬如蓮花出離淤泥。皎潔清淨離諸塵垢。諸天貴人見之珍敬。阿賴耶識亦復如是。出習氣泥而得明潔。為諸佛菩薩大人所重。如有妙寶世所希絕。在愚下人邊常被污賤。智者得已獻之於王。用飾寶冠為王所戴。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是諸如來清淨種性。於凡夫位恒被雜染。菩薩證已斷諸習氣。乃至成佛常所寶持。如美玉在水蛙衣所覆。阿賴耶識亦復如是。在生死海為諸惡習覆而不現。諸仁者。阿賴耶識有能取所取。二種相生如蛇有二頭。所樂同往此亦如是。與色相俱世間之人取之為色。或計我我所若有若無。能作世間於世自在。諸仁者。阿賴耶識雖種種變現而性甚深。無智之人不能覺了譬如幻師幻作諸獸。或行或走。相似眾生都無定實。阿賴耶識亦復如是。幻作種種世間眾生而無實事。凡愚不了妄生取著。起微塵勝性自在丈夫有無等見。諸仁者。意能分別一切世間。是分別見如畫中質如雲中形。如翳夢者所見之物。如因陀羅弓。如乾闥婆城。如谷響音。有陽焰水。如川影樹。如池像月。分別之人於阿賴耶如是妄取。若有於此能正觀察。知諸世間皆是自心。是分別見即皆轉滅。諸仁者。阿賴耶識是意等諸法習氣所依。為分別心之所擾濁。若離分別即成無漏。無漏即常猶如虛空。若諸菩薩於阿賴耶而得三昧。則生無漏禪定解脫方便力自在神通。如是等諸功德法。十究竟願意生之身。轉於所依識界常住。同虛空性。不壞不盡。諸仁者。如來普見一切世間無有增減。般涅槃者非是壞滅。亦無非眾生而今始生。十方國土同一法性。諸佛出世不出世間。一切諸法住於法性不常不斷。若解脫者眾生界滅即壞如來一切智性。去來今佛所知之法不得平等。又若涅槃眾生滅者誰離於苦。有餘無餘降魔等事皆是妄說。是故當知。諸觀行者證於解脫其身常住。離眾有蘊滅諸習氣。譬如熱鐵投之冷水。熱勢雖除而鐵不壞。此亦如是。諸仁者。阿賴耶海為戲論麤重所擊。五法三性諸識波浪相續而生。所有境界其相飄動。於無義處中似義而現。諸仁者。阿賴耶識行於諸蘊稠林之中意為先導。意識決了色等眾境。五識依根了現境界。所取之境莫不皆是阿賴耶識。諸仁者。阿賴耶識與壽命煖觸和合而住。意住於此識復住意。所餘五識亦住自根。諸仁者。心意及識住於諸蘊。為業所牽流轉不息。諸所有業因愛而起。以業受身身復造業。捨此身已更受餘身如步屈蟲行。心及心法生於諸趣。復更積集稠林之蘊。諸仁者。壽煖及識。若捨於身身無覺知同於木石。諸仁者。藏識是心執我名意。取諸境界說之為識。諸仁者。心能持身意著諸趣。意識遍了五現分別。諸仁者。藏識為因生於諸識。意及意識又從所緣無間而起。五識復待增上緣生。以同時自根為增上故。諸仁者。身如起屍亦如陽焰。隨於諸行因緣而轉。非是虛妄亦非真實。為愛所牽性空無我。諸仁者。意等諸識與心共生。五識復與意識同生。如是恒時大地俱轉。諸仁者。阿賴耶識為愛所熏而得增長。自增長已復增餘識如輪不絕。以諸識故眾趣得生。於諸趣中識復增長。識與世間更互為因。如河中流前後不斷。如芽與種相續而生。各各差別分明顯現。識行亦爾。三和合已復更和合。差別而生無有斷絕。內外眾法因茲而起。一切凡夫不了自心。汝諸佛子應勤觀察。爾時眾色最勝王等。復向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而作是言

金剛三昧藏  得無所畏者

善入於密嚴  能演一切法

佛及諸佛子  三昧正思惟

所見諸法相  微妙最無比

惟願大智者  為我等宣說

尊者恒安住  摩尼月藏宮

坐於師子座  菩薩眾圍遶

願為諸瑜祇  說密嚴定法

此是月幢佛  為眾所開演

彼眾當來此  願說而無倦

爾時月幢世尊。無量分身在於欲色諸天宮殿。有無央數菩薩及諸天等圍遶供養。說密嚴中諸無畏者所修觀行實相之法。彼諸菩薩聞說是已。得內證智相應三昧。心不樂於正位之樂不住實際。即於定中互相觀察。心各念言其誰已見。證於實相觀行之首。云何而得見斯人乎。心生渴仰僉然而住。彼諸佛子復更思惟。何者是定。云何非定。於何所定孰是其定。所待之緣。作是念已。以三昧力見密嚴土中菩薩之王。首戴寶冠三十二相以為嚴飾。彼諸菩薩便從定起著上好衣。從他方無量佛國而來此會。一心瞻仰金剛藏尊。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周顧四方見諸大眾。便生覺念將欲說法。熙怡微笑發和雅音。而說偈言

汝等諸佛子  咸應一心聽

定境難可思  非分別所了

定及於定者  定緣亦復然

離諸欲不善  而有於覺觀

寂靜生喜樂  是謂入初禪

如是漸次第  四八至于十

外道著我者  常修此諸定

一切聲聞眾  辟支佛亦然

了知於世間  諸法之自相

蘊處如空宅  此中無有我

無思無動作  如機關起屍

但有三和合  本無能作者

外道修定人  起於定性見

此人迷法相  壞於一切法

若有能修行  如來微妙定

善知蘊無我  諸見悉除滅

一切唯有識  諸法相皆無

無能相所相  無界亦無蘊

分析至微塵  此皆無所住

地水等眾物  皆從分別生

不知其性者  取於如是相

惡色與好色  似色餘亦然

譬如虛空中  雲霓等眾彩

思惟如骨璅  遍滿於世間

及遍處想觀  觀於諸大等

身有色無色  定者常諦思

若於緣一心  即緣說清淨

如其所分別  即彼成所緣

非定非定者  妄計以為定

定者在定中  了世皆藏識

法及諸法相  一切皆除遣

獲於勝定者  善說於諸定

破諸修定人  妄智所知法

若人生小智  取法及於我

自謂誠諦言  善巧說諸法

計著諸法相  自壞亦壞他

無能相所相  妄生差別見

甜性能除熱  苦醋鹹止痰

辛物變於冷  鹹能已風疾

身中有痰熱  共生於瘧病

或復但因風  或三和合起

以病各差別  良醫說眾方

石蜜并六分  庾沙諸食等

能除眾生身  種種諸瘧疾

若法有自性  及以諸相者

藥無除病能  病者不應差

云何世人見  服藥病除愈

定者觀世間  但是賴耶識

變異而流轉  譬如眾幻獸

無能相所相  蘊與於蘊者

亦無支分殊  及以有支分

世中無能作  而作於世間

亦非散十方  微塵之所聚

非初最微細  漸次大如指

二指或復三  諸物轉和合

求那各差別  如是義皆無

非時非勝性  及三法所作

亦非無有因  自然而得有

斯由業習氣  擾濁於內心

依心及眼根  種種妄分別

意與於意識  及以阿賴耶

普現於世間  如幻作眾物

瓶等眾境界  悉以心為體

非瓶似瓶現  是故說為空

世間所有色  諸天宮殿等

皆是阿賴耶  變異而可見

眾生身所有  從頭至手足

頓生或漸次  無非阿賴耶

習氣濁於心  凡愚不能了

此性非是有  亦復非是空

如人以諸物  擊破於瓶等

物體若是空  即無能所破

譬如須彌量  我見未為惡

憍慢而著空  此惡過於彼

空性隨應說  不應演非處

若演於非處  甘露即為毒

一切諸眾生  生於種種見

欲令斷諸見  為說於空理

聞空執為實  不能斷諸見

此見不可除  如病醫所捨

譬如火燒木  木盡火不留

見木若已燒  空火亦應滅

生於智慧火  諸見得滅時

普燒諸煩惱  一切皆清淨

牟尼以此智  密嚴而解脫

不見以兔角  觸壞於大山

曾無石女兒  執箭射於物

未聞欲鬥戰  而求兔角弓

誰復須宮室  令石女兒造

一切法空性  與法常同體

始於胎藏時  色生便滅壞

離空無有色  離色無有空

如月與光明  始終恒不異

諸法亦如是  空性與之一

展轉無差別  所為皆得成

是身如死屍  本來無自性

恒為愛繩縛  境界所牽動

佛說於空理  為欲斷諸見

汝等有智人  宜應一心學

譬如工幻者  以諸咒術力

草木等眾緣  隨意之所作

依於眼及愛  作意色與明

如是眼識生  如幻亦如焰

是識無來處  去亦無處所

諸識性如是  不應著有無

譬如石女兒  兔角毛輪等

本來無有體  妄立於名字

師子熊羆類  此皆無有角

何故不分別  唯言兔角無

善巧談論者  豈不能宣說

古先諸智人  但說兔無角

惑者妄分別  如瘖及聾瞽

斯人無現智  不能自證法

但隨他語轉  何用分別為

若離於分別  當生密嚴土

一心正定中  普現十方國

譬如天宮殿  眾星及日月

依止須彌山  風力所持運

七識亦如是  依於阿賴耶

習氣之所持  處處恒流轉

譬如依大地  發生種種物

一切諸含情  乃至眾珍寶

藏識亦如是  眾識之所依

譬如孔雀鳥  毛羽多光色

雄雌相愛樂  鼓舞共歡遊

定者觀賴耶  應知亦如是

種子及諸法  展轉相依住

譬如百川流  日夜歸大海

川流無有盡  海亦不分別

藏識亦如是  甚深無有涯

諸識之習氣  日夜常歸往

如地有眾寶  及餘種種物

給施諸眾生  隨其所資用

藏識亦如是  與諸分別俱

增長於生死  轉依成正覺

善行清淨行  出過於十地

入如來地中  十力皆圓滿

正住於真際  常恒不壞滅

如地無分別  應化無有窮

如春眾花發  人鳥皆欣翫

執持識亦然  定者多迷取

如是諸佛子  無慧離真實

於義不善知  妄言生決定

非法離間語  誑惑於眾生

諸法別異住  而別起言說

譬如工幻師  善用於咒術

於無花果處  現種種花果

如是佛菩薩  善巧方便智

世間別異住  別異而安立

說種種教門  誘誨無終已

決定真實法  密嚴中顯現

六界與十八  十二處丈夫

意繩之所牽  眾生以流轉

八識諸界處  共起而和合

從於意繩轉  前身復後身

佛說此丈夫  隨世因流轉

是一切身者  續生無斷絕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說諸界處丈夫義已。摩尼寶藏清淨宮中已得無畏諸大菩薩皆前頂禮。又有無量佛菩薩眾。從諸國土來此會者。同聲讚曰。善哉善哉。眾中復有無量菩薩諸天及諸天女。皆從座起。合掌而立遞相瞻顧。而說偈言

一切定者中  唯仁為上首

今為諸菩薩  說微妙丈夫

遠離於外道  著我等之論

如仁所宣示  六界淨丈夫

但是諸界合  隨因以流轉

譬如虛空中  有鳥迹明現

亦如離於木  而火得熾然

空中鳥迹現  離木而有火

我及諸世間  未曾見是事

鳥飛以羽翰  空中無有迹

仁者說丈夫  與鳥迹相似

云何於諸有  得有輪迴義

而說界丈夫  常流轉生死

受諸苦樂果  所作業無失

如農夫作業  未嘗不得果

此果成熟已  後果當復生

身者亦復然  住身修善行

前生後生處  恒受人天樂

或常修福德  資糧為佛因

解脫及諸度  逮成於正覺

生天自在果  觀行見真義

若離趣丈夫  一切悉無有

有丈夫流轉  在於生死中

下從阿鼻獄  上至諸天處

是業必生果  所作不唐捐

若內外世間  互力而生起

此法似於彼  彼從於此生

雖離趣丈夫  得有輪迴者

如言石女子  威儀而進退

兔角有銛利  沙中能出油

爾時會中諸菩薩天及天女說是語已。皆共供養所應供者金剛藏尊并諸菩薩。供養畢已。復共同心。而說偈言

法眼具無缺  因喻皆莊嚴

能伏他人論  顯示自宗德

是故大精進  宜應速開演

此會天人等  一心皆願聞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以偈答曰

此法深難思  分別不能及

瑜伽清淨理  因喻所開敷

密嚴修定處  於中我宣說

汝等諸天人  咸應一心聽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說是語已。復向大樹緊那羅王。而說偈言

大樹緊那羅  汝應知法性

諸法云何住  性空無所有

如是見相應  於定不迷惑

如飯一粒熟  餘粒即可知

諸法亦復然  知一即知彼

譬如攢酪者  嘗之以指端

如是諸法性  可以一觀察

法性非是有  亦復非是空

藏識之所變  藏以空為相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以偈問曰

云何心量中  而有界丈夫

云何生諸界  堅濕及煖動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聞是語已。偈答之言

善哉大樹王  汝今作是問

欲令修行者  其心詣真實

我今為汝說  琴師應善聽

汝昔乘宮殿  并諸眷屬俱

鼓樂從空下  而來詣佛所

汝手所鳴琴  琉璃以為飾

撫奏聲和雅  悅動於眾心

無量諸聲聞  在佛所觀聽

不能持本志  各自起而舞

時天冠大士  告迦葉等言

汝等離欲人  云何而舞戲

是時大迦葉  白彼天冠士

菩薩有大力  譬如旋嵐風

聲聞無定智  如黑山搖動

雖離惑分別  尚染習氣泥

彼捨諸習氣  心淨當成佛

汝於微細境  其心已通達

種種世論中  明了而決定

善於諸地相  及佛清淨法

汝在宮殿中  眷屬所圍遶

清淨而嚴好  譬如盛滿月

能於修觀行  自在之眾中

問我界丈夫  云何從心起

汝及諸佛子  咸應一心聽

如其諸界內  心名為丈夫

諸界因此生  是義我當說

津潤生於水  炎盛生於火

動搖諸作業  因斯起風界

從於色分齊  有地及虛空

境界與諸習  識生而會聚

眼及於色等  相狀各不同

此為生廣門  諸有恒相續

爾時摩尼寶藏自在宮中持進菩薩與無量菩薩俱。從座而起稽首作禮。持諸妙供而以供養金剛藏尊。復張寶網彌覆其上。同聲讚曰善哉善哉。而說頌言

尊者住法雲  善入於佛地

能為諸菩薩  開示如來境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并諸婇女。復持種種妙好供具。以為供養。供養畢已。偈讚之曰

善哉金剛藏  得無所畏者

為我等開演  如來微妙法

今此摩尼殿  清淨最吉祥

爾時聖者觀自在菩薩。慈氏菩薩。得大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寶髻菩薩。天冠菩薩。總持王菩薩。一切義成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及餘無量修觀行者皆是佛子有大威德。善能開示觀行之心。悉從座起互相觀察。向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而說偈言

惟願金剛尊  顯示於法眼

尊者善地相  一切咸綜知

如來常念持  佛子所宗敬

今此大力眾  同心而勸請

瑜伽自在者  顯示於密嚴

普令諸世間  得所未曾有

此法最清淨  遠離於言說

化佛諸菩薩  經中未開演

諸聖現法樂  見真無漏界

自覺智所行  清淨最無比

具足眾三昧  及以陀羅尼

諸自在解脫  意生身十種

嚴淨佛國土  不可思議數

佛及諸菩薩  身量如微塵

乃至如毛端  百分中之一

密嚴佛國土  諸土中最勝

如是觀行者  來生於是間

此皆何所因  佛子願宣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為欲宣示無分別離分別。先佛法眼如師子王。普觀眾會知其智力堪能聽受。即以梵聲迦陵伽聲廣長舌相清美之聲。其聲決定眾所悅可。無有麤獷調柔簡暢。鍵羅摩聲。烏拖多聲。悉利多聲。離沙婆聲。般遮摩聲。毘嵐弭儋度路等聲。皆悉具足無量功德而共相應。不令聽者其心迷著。善能了達音聲之相。一切天人乾闥婆等莫不欣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口無言說。以本願力。於其身上眉額頂鼻乃至肩膝。猶如變化自然而出如是之音。為諸大眾演說法眼。譬如鵝王群鵝翼從在沙汀上素潔嚴好。金剛藏大精進者。住於自在清淨之宮。諸佛子眾所共圍繞嚴潔亦爾。如空中朗月光映眾星。金剛藏菩薩亦復如是。處師子座映蔽一切。諸修行者如月與光無有差別。佛與金剛藏菩薩。亦復如是等無有異。爾時如實見菩薩摩訶薩住修行地眾中上首。從座而起合掌恭敬觀諸菩薩。說是偈言

嗚呼大乘法  微妙不思議

如來之境界  佛子應頂禮

無思離垢法  希有甚難遇

一切國土中  諸佛所觀察

大乘真實義  清淨無等倫

遠離諸分別  轉依之妙道

八種識境界  諸自性不同

五法及無我  差別而開示

五種習所纏  生諸惡分別

見此微妙法  清淨如真金

得於清淨者  即住佛種性

如來性微妙  非外道聲聞

一切國土中  密嚴為最上

種性成就已  而來生此國

尊者金剛藏  已得何三昧

所說清淨法  是何三昧境

爾時會中有無量菩薩眾。稽首作禮而說偈言

大智金剛藏  願為我開演

住何三昧中  而能說是法

此諸佛子等  一切皆願聞

爾時金剛藏菩薩大無畏者。普觀眾會智慧之力。為任聽受不思議法為不任耶。諦觀察已。知諸佛子堪受斯法。即說偈言

汝等諸佛子  咸應一心聽

我今為汝說  轉依之妙道

我所得三昧  名大乘威德

菩薩住是中  能演清淨法

亦見拘胝剎  所有諸如來

塵數那由他  在前而讚歎

善哉汝所說  此是瑜伽道

我等諸如來  皆行此三昧

於斯得自在  清淨成正覺

未曾有一佛  非此三昧生

是故此三昧  思惟不能及

若有諸菩薩  住是三昧中

即住不思議  諸佛之境界

證於自智境  及見於諸佛

變化百千億  乃至如微塵

內證之妙理  諸佛所安住

此法無諸相  遠離於聲色

名從於相生  相從因緣起

此二生分別  諸法性如如

於斯善觀察  是名為正智

名為遍計性  相是依他起

名相二俱遣  是為第一義

藏識住於身  隨處而流轉

習氣如山積  染意之所纏

末那有二門  意識同時起

五境現前轉  諸識身和合

猶如有我人  住在於身內

藏識瀑流水  境界風所飄

種種識浪生  相續恒無斷

佛及諸菩薩  能知法無我

已得成如來  復為人宣說

分析於諸蘊  見人無我性

不知無有法  是說為聲聞

菩薩善能觀  人法二無我

觀已即便捨  不住於真際

若住於真際  便捨大悲心

功業悉不成  不得成正覺

希有難思智  普利諸群生

如蓮出淤泥  色相甚嚴潔

諸天聖人等  見之生愛敬

如是佛菩薩  出於生死泥

成佛體清淨  諸天所欣仰

從初菩薩位  或作轉輪王

天主阿修羅  乾闥婆王等

了悟大乘者  獲於如是身

漸次而修行  決定得成佛

是故諸佛子  宜應一心學

世間諸眾生  染淨等諸法

皆依於藏識  為因而得生

此因勝無比  證實者宣示

非與於能作  自在等相似

世尊說此識  為除諸習氣

了知解脫已  此亦無所得

賴耶有可得  解脫非是常

如來清淨藏  亦名無垢智

常住無始終  離四句言說

佛說如來藏  以為阿賴耶

惡慧不能知  藏即賴耶識

如來清淨藏  世間阿賴耶

如金與指環  展轉無差別

譬如巧金師  以淨好真金

造作指嚴具  欲以莊嚴指

其相異眾物  說名為指環

現樂諸聖人  證於自智境

功德轉增勝  自共無能說

現法諸定者  了境唯是識

得第七地已  轉滅不復生

心識之所行  一切諸境界

所見雖差別  但識無有境

瓶衣等眾物  境界悉皆無

心變似境生  謂能取所取

譬如星月等  依須彌運行

諸識亦復然  恒依賴耶轉

當知賴耶識  即名為密嚴

譬如好真金  光色常充滿

自證清淨境  非分別境界

性與分別離  不可得分別

體實而是常  定者能觀見

意識所行境  但縛於凡夫

聖見悉清淨  譬如陽焰等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金剛藏等無量菩薩摩訶薩。及從他方來此會者無央數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同类推荐
  • 为霖禅师云山法会录

    为霖禅师云山法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物志

    人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Wife and Other Stories

    The Wife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徐光启传

    徐光启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二世祖的妖孽人生

    二世祖的妖孽人生

    季凡,含着金钥匙出生,既是富三代又是官三代,本就不平凡又机缘巧合获得系统,从此踏上无敌之路。本书故事纯属虚构。
  • 潘德的预言之千古一帝

    潘德的预言之千古一帝

    声明:本书世界观基于“SaxonDragon”制作的《骑马与砍杀》MOD《潘德的预言》,而后地图、部分角色与设定采用的私改版。使用私改版是因为其不再更新方便创作,并不代表本文作者支持私改版。自卡瓦拉大帝踏平大陆,建立潘德帝国以来,和平的假象只维持了不过百年。在红死病的肆虐下,潘德王室凋零,四方野心家并起。此后又是百年乱象,直到潘德354年1月1日,几辆来自萨里昂的商队马车驶出了雅诺斯的城门……
  • 异世之阴阳双修

    异世之阴阳双修

    造化乾坤决,改人生死,变人命运,一块废才成了宝,天生冷傲的风敖天,走了一条强者路,盘横在手荡平诸魔,横扫红月大陆,站在世人的颠峰,俯视众生,天之脉,天之神,一段天脉传奇,几个纠结的爱情故事。
  • 影帝的女人是大佬

    影帝的女人是大佬

    某微博爆料:娱乐圈最年轻影帝和三流女星深夜拥吻网上顿时炸锅了“哪个不要脸的攀龙附凤?”“影帝是大家的,xx滚出娱乐圈。”就在大家义愤填膺时,三流女星突然掉马竟是明星最想攀附之人,某行业大佬,娱乐圈‘干爹’此书又名《影帝老公抱了金大腿,认了干爹,粉丝含泪送嫁》 【本书内容全是作者幻想,不影射任何现实娱乐圈的人和事,若有任何不符实情,敬请见谅!】
  • 青瞳之大出天下

    青瞳之大出天下

    她被亲爹“二次打包”送去和亲,策划出逃,青梅竹马的男人却松开了她的手,这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男人却要和她私奔!可笑,只不过,为什么在见到他上演苦肉计的时候,那颗冰凉的心,竟然微微的暖了……
  • 大码头(长篇历史传奇小说)

    大码头(长篇历史传奇小说)

    新津三渡水码头跑滩匠侯宝斋卧薪尝胆,多年苦心经营,雄霸一方,成为了名震川西的总舵把子。在清末民初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中,侯宝斋临危受命,率十万同志军血战清军,最终被内奸残害,革命失败。《大码头》宏阔地展示不了袍哥社会的恩怨情仇、大码头的辉煌与悲壮,以及四川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于大背景中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小人物形象。正是他们的悲欢离合、爱恨纠葛,交织成一幅色彩浓郁、震撼人心的悲壮画卷。
  • 爱与空气之轻

    爱与空气之轻

    我的一生始终为以下三种激情所支配,对真理的不可遏止的探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对爱情的不可遏止的追求。——罗素(英国)。不久前,确切地说是2008年9月19日,我去了四川理县的桃坪羌寨。此刻的每分每秒,我的心都被震动、刺伤、感动和激励。我乘车从成都出发,经过都江堰、映秀镇、汶川县城沿途的激烈颠簸,甚至数次遭遇泥石流的袭击后,才在一片异常真诚和庄严的羌族村民举行的欢迎仪式中,走进了古老巍峨的羌族碉楼城堡。这条连通古老羌族民族文化、生态生活与现代城乡文明的生命时间隧道,正在镌刻和沉淀着无尽的怀念和渴望。
  • 美人寨,少主风流

    美人寨,少主风流

    抽风版简介:二十一世纪黑道少主穿越成山寨娇气二小姐,命运就此逆转。匪首大会上,众人商讨复仇大计与新首席领人选,大门被人从外一脚揣开,玉风流从容而入,将三山首领代表虎头牌拍在桌面上,“从今日开始,这灵狼山就由本小姐负责,没有异议…”一人终于微微回神,“二小姐我觉得…”“觉得什么?”少女眉峰微扬,截然不同的凛冽从眸中迸出,不怒自威,“就算是洞房花烛在上面的也必定是本小姐!父亲的仇,哥的失踪,弟兄们的死,我定会一一讨回。”此话一出,原本就惊呆的众人更是傻眼,目瞪口呆,哑鸦雀无声。灵狼山就此换主,惊掉了所有人的眼睛。❤❤❤❤❤❤❤~鸣金收金计两军,不,两匪军厮杀正酣,打斗中玉风流脸上的面具不慎被打落。看到那脸,男子一怔,随即笑了,那一笑原本正气凛然的脸邪佞尽显,“卿本佳人奈何为匪啊,可惜,可惜了啊…”话未说完,颈间抵上一抹薄凉,耳畔传来女子低柔的声音,“云寨主千万不要小看女人。”语毕,厉声喝道,“收兵!”“是,少主!”❤❤❤❤❤❤❤~灵狼山势力日渐壮大,朝廷再度派兵狡灭,只是这次派了个病娇王爷,一眼看到玉风流骇人的鬼面具便从马上摔了下来,白狼直接将人叼回,其余人顿作鸟兽散,结束,一兵未出。❤❤❤❤❤❤❤~两山结盟议和,男子卧于轿中,派人送出口信,“听闻灵狼山少主姿容俊美,若肯委身于本寨主,一切条件皆可商谈。”此话一出全体哗然,灵狼山众部下尽皆望向自家少主,等待发飙。孰知,玉风流毫无反应,淡淡然开口,“本少主只接受委身,不接受被委身。”“成交!”众人…❤❤❤❤❤❤❤~等等…
  • 舍利子之天险

    舍利子之天险

    书的世界里书香门第,门的世界里有口无心,美美的想到自己,炼成的丹药里就多了一未,没有想好姓名,字就不由自主的跑了出去,一个牵着牛的老翁坐在树下,树上落下了清贫,老翁过了桥,趟了水,盛夏的淮河里。
  • 美厨萌后

    美厨萌后

    他是传言有隐疾的一国之君,她是传言中被打入冷宫的废后“钟离渊,你这个表里不一的混蛋!外界传闻你都不管管吗?”“爱妃,外界传闻你是弃后,为证谎言,来,我会尽情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