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5600000011

第11章

般若波罗蜜多品

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有七种事。能得如是不可思议无尽法门。谓因无尽有情界无尽大悲无尽妙用无尽法门无尽。坏生死魔故智无尽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无行无相无生无灭。菩萨于一切法应如是知。佛说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会中有一外道名微末底。即从座起而白佛言。世尊佛说一切诸法本来不生自性清净此义不然。自在天常而是一切万物父母。能生诸法能造能作安立世间。复有说云神我能生一切诸法。然此我者住于心中犹如拇指。复有说云一切诸法从和合生。云何今者乃说无生。尔时薄伽梵告微末底。汝所问者随汝意答。断汝疑心应当谛听。如汝所说自在天常。能生一切所生万物。应同一性悉亦是常。若谓所生前后变易非常住者。理亦不然。用不离体应是常住。体不离用应非常故。自在常者生应常生。云何有时或生不生。既不常生云何是常。以是义故同彼所生定是无常。所生既多亦非是一。若是一者应无差别。万类区分如何是一。又自在天能生一切无有慈悲。若有慈悲应令有情。悉生人天常受快乐。云何令诸有情受于八苦。生三恶趣受种种苦。若有慈悲云何自生自立自害。能自在天是一是常。所生一切应无变易。云何异类生灭无常。五趣之中受兹不净。譬如见果即知其因。当知自在非常非一。若言妙好是自在作。粗鄙不善毕舍遮为。如是之言亦不应理。善由自在恶由舍遮。善恶相违何名自在。又诸有情作恶人多修善者少。即毕舍遮鬼胜自在天。又诸有情所作善事。自在处分。所作诸恶。鬼所教者。汝诸弟子恒作是言。为善生天恶堕地狱。若生天堕狱由造善恶。云何言彼自在作耶。譬如国王使人宣令赐财授职。但言王赐终不言是宣教命人。又如国王使人断命。但言王杀不言魁脍。是即造善归自在天。若造诸恶毕舍遮受。有情何故受苦乐耶。以是当知大自在天。决定不能造作一切。若言一者有情何故。能生无量善恶心耶。以是故知亦非是一。若言一切由自在天。即应纯善何有恶耶。如人有时于多人所。作诸恶事即是恶人。若众生恶由自在者。世间咸谓地狱罪人自作恶业。汝独云何推自在耶。又如有人谤他作恶得无量罪。汝谤自在获罪亦然。

复次微末底自在造作过失如前。神我过失倍过于彼。若我是常能造作者。此身去住应得自由无人能害。云何号哭而惧死耶。若我是常应能忆念。过去造业受诸苦报。故于今生不应造恶。又我常者即应自在。舍于衰老恒受少壮。如脱故衣更着新好。云何而有老病死耶。以是当知我非作者。

复次微末底我观诸法。亦非和合因缘所生。所以者何因无生性。因若有生不应待缘。缘无生性亦复如是。若说因缘我能和合此亦不然。如二盲人各别行住不能见色。设令同住不见亦然。当知神我和合因缘亦不能生。若能生者应是无常。有作用故。如所生果定是无常。以是当知离所生外无别能生。或说五大极微是常能生诸法。此亦不然。犹如水米和合成酒饮即令醉。如是醉力不从外来。非水中出亦非米出。水米和合转变而生。一切诸法无有作者。亦无有我而为因缘。所以者何大地虚空。水火风界当知亦尔。岂无情物生有情耶。一切诸法假有实无。非自在天亦非神我。非和合因缘五大能生。是故当知一切诸法。本性不生从缘幻有。无来无去非断非常。清净湛然是真平等。尔时薄伽梵而说偈言。

一切有为法如讫闼婆城

众生妄心取虽现非实有

诸法非因生亦非无因生

虚妄分别有是故说唯心

无明妄想见而是色相因

藏识为所依随缘现众像

如人目有翳妄见空中花

习气扰浊心从是三有现

眼识依赖耶能见种种色

譬如镜中像分别不在外

所见皆自心非常亦非断

赖耶识所变能现于世间

法性皆平等一切法所依

藏识恒不断末那计为我

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

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

心外诸境界妄见毛轮花

所执实皆无咸是识心变

色具色功能皆依赖耶识

凡愚妄分别谓是真实有

睡眠与昏醉行住及坐卧

作业及士用皆依藏识起

有情器世间非由自在作

亦非神我造非世性微尘

如木中火性虽有未能烧

因燧方火生由此破诸闇

展转互为因赖耶为依止

诸识从彼生能起漏无漏

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

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

藏识海亦然境界风所动

恒起诸识浪无间断亦然

如酪未钻摇其酥人不见

施功既不已醍醐方可得

赖耶妄熏习隐覆如来藏

修习纯熟时正智方明了

诸识随缘转不见本觉心

自觉智现前真性常不动

犹如金在矿处石不堪用

销练得真金作众庄严具

赖耶性清净妄识所熏习

圆镜智相应如日出云翳

若有修空者顺空而取空

观空与色殊不名真观者

观色即是空色空不可得

此即胜义空是真解脱者

客尘无自性无明妄分别

实相非有无众生虚妄见

犹如日月明流光能普照

如来清净藏具足诸功德

真妄互相熏犹如二象斗

弱者去无回妄尽无来去

莲花性无染出水离淤泥

菡蓞开敷时见者皆欢喜

如来无垢识永断诸习气

清净智圆明贤圣所归趣

犹如最胜宝无复诸瑕翳

轮王为宝冠常置于顶上

如来清净藏永离诸分别

体具恒沙德诸佛之法身

住真无漏界清净解脱身

寂灭等虚空法性无来去

佛现三界中不生亦不灭

此界及他方湛然常不动

平等真法界佛与众生如

非断亦非常大悲恒不尽

诸佛法性身本觉自然智

是真胜义谛唯佛方证知

自性体无生牟尼本寂静

流转诸三有毕竟归依处

法无来去相三世常寂然

住真三昧者见彼法界身

清净不思议恒沙众德备

此即无漏界诸佛之所依

佛具三种身体相用平等

甚深广大性胜义无差别

无漏无变易远离一切相

烦恼及所知本性恒清净

无垢无染着是真调御师

性净即涅槃亦是法身佛

体备恒沙德无垢不思议

六度常圆满此即萨婆若

广大无边际永断于思想

断习成菩提具恒沙功德

于诸法自在普现诸色像

大悲清净果常利一切众

无漏无分别愿力皆圆满

犹如摩尼珠随色皆能现

譬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相

所现诸境界皆是识心变

众生诸性欲如来悉能知

法身恒不动愿力随缘现

示现兜率天降神乘白象

生处于王宫出家修苦行

即诣菩提树降伏诸魔怨

成佛转法轮或现涅槃相

示现有生灭真身恒不动

钝根乐小法方便说涅槃

真如法界中无有涅槃相

大悲乐饶益引导于众生

犹如大商主诱进诸愚少

菩萨广大心咸令入涅槃

尔时微末底闻佛说已。身心适悦欢喜无量。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以妙伽他而赞佛曰。

堕在生死河邪见所缠缚

迦毗微野娑迦那仙外道

凡愚被昏弊邪见由是生

十力善逝尊慧日朗明照

或闻那罗延自在天等教

增长于贪着令心发狂乱

正见破诸暗是真如来教

我当至心听归依大圣尊

大梵身四臂四面莲花生

演说四违陀增长于邪见

唯佛薄伽梵慧日大圣尊

能破我等疑真实归依处

时微末底赞叹佛已。而白佛言大圣世尊。我于今者得大善利。蒙佛慧日正智光明。邪见疑心一切都尽。我今归依大圣世尊。复白佛言世尊。我今所以名微末底。为求异道心转疑惑。今于佛前获正法眼。灭疑惑心名苏末底。我及弟子同于今日。归佛法僧修行大乘。愿无退转所得善利。回施有情皆向佛道。尔时薄伽梵为微末底说是法时。会中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六十二那庾多菩萨证无生法忍。

复次慈氏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应修八法云何为八。所谓蕴善巧处善巧。界善巧谛善巧。缘起善巧三世善巧。一切乘善巧一切法善巧。云何蕴善巧谓观色蕴犹如聚沫。愚人见之谓是白氎。入水而取其沫散灭不可撮摩。菩萨摩诃萨以正智慧。见第一义了色性空。犹如聚沫。以是因缘名正知见。复观受蕴如水上泡。速起速灭刹那不住。菩萨摩诃萨以正智慧见第一义。了受性空犹如水泡。以是因缘名正知见。复观想蕴犹如阳焰。如人热渴远见阳焰谓之为水。驰走寻觅近之则无。菩萨摩诃萨以正智慧。见第一义了相性空。以是因缘名正知见。复观行蕴犹如芭蕉。中无有坚。剥之不已竟无所得。菩萨摩诃萨以正智慧。见第一义知行性空。以是因缘名正知见。复观识蕴犹如幻化。如世幻师幻作金银珍宝真珠璎珞。求其实体了不可得。菩萨摩诃萨以正智慧。见第一义了识性空犹如幻化。以是因缘名正知见。作是观已于诸有情。起大悲心兴拔济意。如是观察名蕴善巧。复观五蕴犹如幻梦。皆从妄想颠倒心生。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非养育非士夫非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以善巧方便了蕴性空。犹如梦想都不可得。是名菩萨摩诃萨蕴善巧智。复次菩萨摩诃萨。观蕴如响无我无人。乃至无作者受者。如是蕴性如空谷响属诸因缘。如实了知等无二相。是则名为菩萨摩诃萨蕴善巧智。复次观蕴如影。从业缘现无我无人。乃至受者。如是影性了不可得等无二相。是名菩萨摩诃萨蕴善巧智。复次观蕴如镜中像。无我无人乃至受者。如是镜像非内非外。了不可得平等无二。是名菩萨摩诃萨蕴善巧智。复次观蕴从缘而有如幻如化。无我无人乃至受者以善巧智如实了知等无二相。是名菩萨摩诃萨蕴善巧智。复次观蕴是变坏相。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性本空寂非坏非不坏。如实了知名蕴善巧智。

复次云何名为处善巧。谓观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内法皆空。次观色处声香味触法处外法亦空。以正智慧观第一义。非内非外名正知见。是则名为处善巧智。复有处善巧。所谓了眼耳鼻舌身意处皆悉是空。亦无见闻觉知之相名法处智。复有了法处智。了色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寂。非眼耳鼻舌身意处境界相。名了法处智。复有处善巧。谓眼处耳鼻舌身意处。法性空寂无我我所。色处声香味触法处法性皆空无我我所。非相应非不相应。非善法非不善法。不增不减无有二相本来空寂。是名菩萨摩诃萨处善巧智。复有处善巧智。眼处色处本来清净无染无著。眼处坚固寂然常住。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性本清净无染无著。乃至意根坚固寂然常住不变。是名菩萨处善巧智。复次云何名为处善巧。所谓圣人处非凡夫处。能生圣道是名为处。凡夫邪行生于恶道名为非处。菩萨摩诃萨住八圣道起大悲心。令诸有情入正定聚。是则名为处善巧智。

复次云何名为菩萨界善巧智。谓观眼界色界眼识界无我亦不属我。亦非眼界色界眼识为缘而起。乃至意界法界无我。亦不系属于我。乃至意识界无我。亦非意识为缘而起。如是菩萨以正智慧观第一义。知十八界性即是空无我无人。法界平等清净不动。是名菩萨摩诃萨界善巧智。复有界善巧。所谓了法界智。了知地水火风界性是空。坚湿暖动皆不可得。同真际等法性。是名菩萨摩诃萨了法界智。复有了法界智。了眼界乃至意界性空。色界乃至法界性空。眼识界乃至意识界性空。亦无见闻觉知分别之相。是则名为了法界智。

复次云何名为谛善巧。所谓四谛苦集灭道。观此五蕴苦苦行苦坏苦名苦圣谛智。了知无明增长五蕴名集谛智。不起贪欲灭尽诸苦名灭谛智。为此灭故修八圣道名道谛智。是名菩萨摩诃萨谛善巧智。复有谛善巧。所谓知苦无生名苦谛智。知集不起名集谛智。了本不生今则无灭名灭谛智。于不二相修中道观名道谛智。是则名为谛善巧智。复次菩萨摩诃萨了知苦受空无自性。能观正智亦复皆空。名苦中苦智。观集缘起从缘幻有。能观正智亦皆是空。名集中集智。知贪爱灭既本性空。正智现前清净平等名灭中灭智。知出苦道了不可得。正智观察自性皆空名道中道智。如是正智离诸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谛善巧智。复次能知生苦体即无生。名苦中真智。知生集起集无和合。名集中真智。知生本无即无有灭。名灭中真智。知出苦道离有离无。是名道中真智。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名谛善巧。复有谛善巧。所谓三谛世俗谛胜义谛实相谛。世俗谛者谓一切世间。语言文字见闻觉知。胜义谛者谓心行处灭无复文字。离于一切见闻觉知。实相谛者所谓一切相即无相。如是无相即是实相。菩萨摩诃萨于俗不染观真不住一相平等。是则名为菩萨摩诃萨谛善巧智。复有二谛所谓世谛真谛。世谛者所谓一切世间色心等法。如实而见称实而知。真谛者谓二空理。清净湛然究竟寂灭。化之不厌知真无取。无法可得。是名菩萨摩诃萨谛善巧智。复有一谛谓即真如清净法界无生无灭非断非常。远离二边究竟安乐。于生无生心无二相。是名菩萨摩诃萨谛善巧智。复次云何名缘起善巧。菩萨摩诃萨观察缘起流转不断。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菩萨以正智慧。如实了知缘起无性。无生无灭法性现前。无心无作无主无摄。是名菩萨摩诃萨缘起善巧智。复次所有善因不善因。动因不动因。生死因涅槃因。如此因等皆如实知。所有众生利根钝根如是根性。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报。如是本末皆如实知。随其因缘生善修集而无所失是名菩萨摩诃萨缘起善巧智。复次妄想灭则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叹苦忧恼灭。菩萨摩诃萨以正智慧。了知缘起无生无灭无主无摄。是名缘起善巧智。复次慈氏一切因缘。皆假和合无有自性。不从我人众生寿命而得生长。为是有情说如是法。无量无边无有穷尽。如实了知是名缘起善巧智。复次菩萨摩诃萨了知一切缘生之法。无生无灭无尽之相。此无尽相即菩提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缘起善巧智。复次云何三世善巧。谓念过去所有善法如实修行。不善之法常当远离。如实知已悉皆回施一切有情。是名菩萨摩诃萨过去善巧智。复念未来所有善根菩提资粮。皆悉回向一切智智。是名菩萨摩诃萨未来善巧智。复次现在所有正念相应善法。不起邪念相应不善。是名菩萨摩诃萨现在善巧智。复次观于过去皆悉是空。现在未来亦复皆空。三世平等住第一义是真解脱。复观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福德智慧生随喜心。是名菩萨摩诃萨三世善巧智。复观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世善法所修胜行。悉愿回向无上菩提。现在善法刹那不住。而恒发起菩提之心。是名菩萨摩诃萨三世善巧智。复次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如是生灭念念不住心常觉悟。是名菩萨摩诃萨三世善巧智。复次菩萨不思议自在神通。能忆过去所种善根。现在所修诸善。未来觉心当愿圆满。愿皆回向无上菩提。是名菩萨三世善巧智。复次为欲成就诸有情故。忆念过去所有善根一切有情。随彼彼根依愿成就。所有供养未来诸佛一切有情。随彼彼根当来成就。所有现在一切有情神通说法。种种教化随根成就。如是三世利益自他。圆满菩提胜妙之行。是名菩萨三世善巧智。

复次云何名三乘善巧。谓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依此三乘而求出离。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声闻乘善巧智慧。遇佛出世闻四谛法。因声悟理生正见故是名声闻。修净戒故圆满戒身。得禅定故圆满定身。见谛理故得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身。是名菩萨摩诃萨。于声闻乘得善巧智。复有声闻乘善巧。于三界中生疲倦想。于有为法深观无常。见一切法悉皆无我。涅槃寂静欢喜爱乐。复观五蕴如怨贼。观诸界如毒蛇。观内六处如空聚。常愿出离乐于涅槃起依怙想。是名菩萨摩诃萨于声闻乘而得善巧。复次云何菩萨摩诃萨于独觉乘善巧。谓厌诸有为乐于出离。少欲知足。离诸戏论乐居闲寂。于诸因缘自然觉悟。诸法无常而得解脱。是名菩萨摩诃萨于独觉乘善巧智。复次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大乘法而得善巧。大乘功德无量无边。悉令有情咸皆悟入彼最上乘无有障碍。无生无灭得大智慧。积集一切福德善根。一切有情所受用故。成就诸波罗蜜。令诸心行善调伏故。增长无上大菩提故。有大威力诣菩提树坐于道场。观众生根大悲不舍。无障无碍普于一切悉皆怜愍等如一子。能越一切恶道诸怖畏故。能令一切佛法皆现前故。摧伏外道诸魔怨故。建立菩提胜法幢故。能除断常诸结使故。得佛如来无碍智故。丰益佛法诸珍宝故。随根利益无错失故。养育有情大悲成故。十力无畏不共佛法相好功德璎珞庄严无过失故。如是所有一切善巧。是名菩萨摩诃萨大乘善巧智。复次一切诸佛之所乘故。具足七法佛为大乘。如转轮王具足七宝。云何为七。所谓大观察故大随顺故。大智慧故大精进故。大方便故大证悟故大事业故。大观察者菩萨摩诃萨。亲近善友听闻正法。于一刹那悟一切法实相现前。大随顺者菩萨摩诃萨。成就大智大定大悲利益自他故。大智慧者菩萨摩诃萨。见真实相我法皆空。大精进者菩萨摩诃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大悲万行能成办故。大方便者菩萨摩诃萨。得平等忍不住生死不证涅槃。大证悟者菩萨摩诃萨。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无边大功德故。大事业者菩萨摩诃萨。于生死中得大菩提。成就圆满恒沙万亿佛事业故。具足如是七种胜法而为法王。是名菩萨摩诃萨大乘善巧智。

复次云何一切法善巧。谓有为无为。菩萨于此二法巧便最胜。于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清净增长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有为善巧智。菩萨于身口意具三无作。清净平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无为善巧智。复有善巧。谓菩萨摩诃萨于布施持戒乃至静虑。增长修习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有为善巧智。复以般若波罗蜜多。离一切相修诸波罗蜜多。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无为善巧智。复有善巧以方便智。行四摄法摄取众生。是名菩萨摩诃萨有为善巧智。复有善巧住第一义。虽摄众生而无取着回向菩提。是名菩萨无为善巧智。复有善巧。了知烦恼增长生死。菩提分法断绝生死。是名菩萨有为善巧智。复次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能于无上正等菩提。决定平等无二无别无有退转。是名菩萨无为善巧智。复次有为善巧。行于三界不着三界。是名菩萨有为善巧智。了知三界性皆是空。如幻如化而不取着。是名菩萨无为善巧智。复次如是了知法性清净无相无名。具一切智名为实智。为度众生假名方便。如是分别是名权智。菩萨摩诃萨于此八法。二智自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复次悉能了知一切法性名为智慧。所有观察善不善法名为方便。随顺解脱离诸分别。圣智现前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复能如是善巧分别诸见结使。以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拔除是名方便。而能圆满无上大愿是名智慧。除彼热恼使得清凉是名方便。能解烦恼性不可得是名智慧。除身心苦得轻安乐是名方便。游法园苑得念总持。理智现前是名智慧。与诸有情作依止处是名方便。能依所依无住无著是名智慧。获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名方便。应常离念而与实相智慧相应。得大法乐是名智慧。复能生长五波罗蜜是名方便。随所乐乘同归佛慧。自性照明是名智慧。能度一切生死瀑流是名方便。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名智慧。建立正行是名方便。见本性空是名智慧。除客烦恼是名方便。善能觉悟智性无染是名智慧。行无所行是名方便。悟于法空是名智慧。不着三界是名方便。令诸菩萨了第一义是名智慧。摄诸众生行于万善是名方便。一切贤圣同一法界是名智慧。随其根性除妄分别是名方便。见本清净寂灭无生是名智慧。能起方便断灭痴闇是名方便。深入禅定不住禅定是名智慧。诱导二乘是名方便。除断法执入佛知见是名智慧。随众生根令生胜解是名方便。了根性空是名智慧。超妄境界是名方便。示胜义谛是名智慧。权说四谛是名方便。于诸修行了不可得是名智慧。勤求功德悲愿无尽是名方便。了应非真不来不去。法界平等是名智慧。随缘普示教化一切是名方便。了烦恼性本来解脱是名智慧。了知结使虚妄分别是名方便。了众生心本来寂静是名智慧。劝令修断随眠习气是名方便。一切众生心行差别。八万四千诸尘劳门即佛慧门是名智慧。声闻缘觉善巧劝修。渐入佛道是名方便。菩萨修行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疾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般若波罗蜜多。佛说此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时。会中三十二俱胝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七十万八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会大众各以种种妙花宝幢幡盖诸庄严具瞻卜花香。供养般若波罗蜜多。散于如来及慈氏菩萨摩诃萨等诸菩萨上。一切诸天于虚空中作天妓乐。种种歌颂赞叹如来。于无量劫成就菩提无边功德。尔时佛告一切大众慈氏菩萨摩诃萨。汝等能问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大乘功德无尽法门不可思议。彼诸会众闻是经者。亦当圆满如是功德。若闻是经生信解心。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如是等人利益无量不可思议。亦非譬喻算数之所能及。尔时薄伽梵解络掖衣。授与慈氏而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问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十方诸佛如来悉皆随喜。时慈氏菩萨受佛衣已。顶戴尊敬而作是言。此衣即是如来真身制底一切天龙人非人等皆应作礼。右绕恭敬种种供养。尔时大众忽见无量杂花。宝鬘幡盖从十方来。住佛顶上在虚空中。须臾之间遍覆大会。慈氏菩萨大众之上。又于幡盖供养具中。出大音声赞言善哉善哉。慈氏菩萨摩诃萨快问斯义我等深心随喜供养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等花鬘幡盖。从何而来出是音声赞叹随喜。尔时薄伽梵告舍利弗言。善男子此慈氏菩萨。于过去世行菩萨行。度脱无量百千万亿诸众生等。于今有住菩萨不退地者。或在声闻独觉人天之中。彼诸众生以宿因缘于十方界。各以种种宝花鬘盖。供养般若波罗蜜多经及佛如来。赞叹慈氏如是功德有是音声。说此语已一切众会。于慈氏菩萨摩诃萨所。深生尊重咸作是言。我等今日得大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于如来所得闻是经。世尊此诸众生得闻佛名。及慈氏菩萨摩诃萨名。尚得无量无边功德。何况亲于佛前得闻是经信解受持。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一劫中种种布施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真珠摩尼。头目髓脑无所吝惜。护持禁戒安忍精进修诸禅定。若闻此经一四句偈。我说此人成就大乘般若波罗蜜多。而此功德胜前功德。若离此法诸波罗蜜悉不成就。舍利弗以是因缘。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经典信解受持思惟修习。我说是人速能成就无上菩提。当知是人则为已得诸佛如来菩提法印。舍利弗若有菩萨。说此经时应发是愿。我今应当讽诵此经广为人说。能生此念即名圆满檀波罗蜜。何以故一切施中法施最胜。若持此经守护法身。即是圆满戒波罗蜜。顺无生忍亦即名为忍波罗蜜。如理不懈此即名为精进波罗蜜。安住寂灭此即名为静虑波罗蜜。得自然慧不由他悟。是即名为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若复有人。受持此经四句偈等。速能圆满无上菩提。若诸菩萨持此法要读诵书写或持经卷。所在之处则为有佛。当知是人已得如来一切法藏若有受持此经典者。形虽差别而菩提心无有二相。何以故舍利弗此经则是不退菩提实相法印。以是当知若诸菩萨随顺此经。当知是人得不退转无上菩提。若诸菩萨随顺此经。当知则是随顺一切佛法。尔时护世四天大王及诸眷属。悉皆合掌尊重恭敬。一心正念而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今为如来作护正法众。若善男子善女人。持此经者即是法师。我当承事供养恭敬如佛无异。何以故一切诸佛及大乘法。皆从此经出故。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得闻余经。未曾得闻如是甚深最胜经典。我今堪任与诸天众。随此经典所在国土城邑聚落。山林树下空闲之处。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我等诸天为作听众。以是经故。令彼国王后妃眷属。色力增盛永无忧患。大臣卿相一切人民及说法师。我等常当共作拥护令无衰患。令诸国界阴阳顺序无诸愆失。一切怨敌无能侵害。稼穑成熟人民安乐。增彼法师色力辩才自在无碍。又令法师处大众中。得大无畏如师子王广为他说。

尔时薄伽梵告天帝言。善哉善哉憍尸迦。汝于此经及说法师。如是拥护令无衰患。汝今当知若护法师则是护法。若护法者则护国土及一切众生。尔时索诃世界主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我与梵众天等。舍禅定乐随此经典及说法师所在之处。我当往彼为现四相。令彼法师知我等来。云何为四一者见大光明二者闻有异香。三者令彼法师辩才无碍。四者令诸听众专念一心。以此四相知我在会。听闻正法为作拥护。尔时魔王波旬。白佛言世尊佛说此经。令我宫殿皆无光色。震动不安力势衰损。所以者何以诸菩萨摩诃萨听此经故。若此经典在在处处。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受持此经乃至一偈一句。一经于耳信解受持。当知此人已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当绍佛位。尔时魔王波旬白佛言世尊彼善男子善女人。以受持是经令我眷属威德势力悉皆摧灭。若有人受持读诵书写解说此经典者。所在之处我等誓愿常作拥护。不起一念障碍之心。

尔时薄伽梵告舍利弗。汝当于未来世。受持读诵流布此经。为令正法得久住故。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我当受持。复告阿难言。汝当受持读诵流布此经。阿难陀言唯然世尊我当受持我等虽能奉行不得如诸菩萨广宣流布。

佛告阿难勿忧此经不能流布。无量菩萨摩诃萨。尽在此会悉愿传通会中有六十俱胝菩萨摩诃萨。为欲护持此经典故。从座而起白佛言。大圣世尊我等誓当于十方界流通此经。此索诃世界自有慈氏。宣布是经不令断绝。若佛灭后后五百岁。有诸众生于此经典。暂得听闻一经于耳。当知此人佛所记别。受持此经一偈一句。当知皆是慈氏菩萨摩诃萨威神之所建立。尔时薄伽梵告诸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今于我所护持此经。当于无量殑伽沙佛所亦护是经。时慈氏菩萨摩诃萨。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大圣世尊我问此经。触犯如来。今于佛前至诚忏悔。唯愿慈悲哀恕我过。及诸菩萨亦当受我如是悔过。

佛告慈氏汝于是经。得深理趣般若波罗蜜多。于大乘法无有疑惑。于身口意无有误失。一切诸佛共印可汝。我亦如是汝所说法如我无异。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时薄伽梵告阿难言。此经是过去现在未来菩萨摩诃萨大乘理趣。亦为一切众生眼目。亦为诸佛本母。所以此经名大乘菩萨理趣六波罗蜜多无量无边无尽义经。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佛说是经已。具寿阿难陀等诸大声闻。慈氏菩萨摩诃萨等诸大菩萨。一切世间天龙药叉阿苏罗健闼婆迦噜罗紧捺罗摩怙洛迦人非人等。及不眴世界无尽藏菩萨摩诃萨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同类推荐
  • 总论

    总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寓圃雜記

    寓圃雜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岩忍者日志

    岩忍者日志

    我们是岩,至坚之土。当雨来了,岩化为土,当雨停了,土化为尘。我们是不足道的微尘,终将散于风里,死于雷霆,迷失雾海,陷落火中。也许我们终将死去,不见痕迹,不留遗声。但谁能否认,被微尘改变过的世界,会没有半点不同。交流群,624897508
  • LITTLE NOVELS

    LITTLE NOVE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品侯爵

    一品侯爵

    大明末年,朝堂党同伐异,一片混乱。国家风雨飘摇,四面楚歌。李沐不过一介白身,姻缘巧合之下,有幸成为宁远伯李成梁的世孙,靠着祖上爵位混军功,居然已经官居一品,世袭侯爵了。可是匹夫之勇,何足道哉,我要改变民族气数,必须操文武大权与一身,武官,我做得,那文官,自然也做得。晚明图景,精彩绝伦,既有皇权阉党,亦有秦淮八艳。既乱世烽火,又风流如画。历史,是记在书本上的烟火。风云际会间,总有一个人,轻轻撞了一下它。从此,换了人间。。。
  • 重生超级高手在都市

    重生超级高手在都市

    一滴水重于山岳,一根草划破无尽虚空,挥手间天旋地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千世界万族林立,一位位天之至尊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追寻着那超脱之路。有古神族屹立云端威压众生;有魔族大尊战天斗地威震星空;有北方圣殿万妖之王战威无可敌;有极西之地满天神佛教化众生镇天地。少年洛天觉醒记忆,从慌域而出,闯入了那精彩绝伦的纷争世界,走出了一条血海白骨路,登临绝顶,主宰星空,称霸万域。
  • 尊贵庶女

    尊贵庶女

    蓝霏琳,定远侯府庶女,空有一副好面容,胸无点墨,依附着嫡母和嫡姐生活。心里爱慕着三皇子,因此遭到了嫡妹的不满。最后却因嫡妹的谎言,跳下池塘,溺水身亡。再睁眼,不堪的高门庶女却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灵魂。蓝菲琳蓝氏集团的总裁,生性谨慎,手段狠辣,操控着蓝氏集团上下的命脉。不管对于谁都绝对不会有一丝的恻隐之心,唯独万分宠爱自己亲妹。可是没想到,最后,却是死在亲妹的手下。原本以为命落黄泉,一睁眼,却成为愚钝的高门庶女——蓝霏琳。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她如何让在这个充满算计的后院之中保全自己,并为自己谋得一生的幸福。嫡母狠毒,那就绝对不要手下留情,废了她。嫡姐想要陷害她,那就让她自食恶果。姨娘懦弱,那就好好调教,绝对让她脱胎换骨。且看一代庶女如何在这风波诡异的后院之中混的风生水起,又是如何觅得如意郎君,一步步成为全天下女子羡慕的对象。
  • 助灵为乐系统

    助灵为乐系统

    新书已发布(有本事你打我呀),希望大家喜欢。救人被讹,陈浩仰天怒吼:老子要是再助人为乐,就让雷劈死。叮咚:助灵为乐系统启动。……新书群号:581501849,有兴趣的加。VIP群:100494234,订阅用户加。
  • 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

    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全书共包括八章,其中包括微笑工作、快乐工作、平淡工作、和睦工作、轻松工作、努力工作、灵活工作和珍惜工作。通过章节安排,你可以读出作者美好的出发点,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工作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 无敌一拳

    无敌一拳

    叶自在的打怪日常和各种无理由事日常。反派什么的,都是被叶自在一拳解决。叶自在表示,他很爽,很喜欢享受一拳解决敌人的感觉,虽然无聊.........
  • 一世情真:若爱,擦肩过

    一世情真:若爱,擦肩过

    若爱擦肩而过,那么剩下的会是什么?是悔恨,懊恼,不甘,遗憾,还是痛苦,估计以上兼而有之吧。放弃爱的代价是什么?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那么就祈祷吧……如果上苍愿意再给你一次机会话,你会怎么做?
  •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融生活和经济原理于一体,让你更加理性的认识生活,更加准确的把握生活的内在。从柴米油盐到逛街购物,从求职就业到创业投资,从财富收入到幸福人生,经济学紧跟你的每个脚步,看懂经济学才能走好人生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紧密相关,很多人从不觉察也不去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将生活和经济紧密连接,谁都无法回避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经济链条。面对生活就要面对经济,既然要面对,我们就要掌握主动,让不利变有利,从适者生存到发展获利,获得物质财富,并彰显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