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6900000013

第13章

楚衡雲峯智祥述

此篇教人持法。當以中道含緩為要也。

靈源清和尚住舒州太平。每見佛眼臨眾周密。不甚失事。因問其要。佛眼曰。用事寧失於寬。勿失於急。寧失於略。勿失於詳。急則不可救。詳則無所容。當持之於中道。待之以含緩。庶幾為臨眾行事之法也(拾遺)。

清和尚住太平日。每常見佛眼和尚。臨於大眾。凡百所為。無不周旋。無不細密。不甚失其事之所宜。因而問其要義。佛眼答曰。大凡所作之事。安得全保其無失。寧可失之於寬緩。不可失之于急迫。寧可失之于簡略。不可失之于詳細。葢事失於急。救之不及也。失于詳。則人無所容矣。但當持守中道。待以食緩。庶幾。即方可也。方可以為臨眾行事之法則也古人披肝露膽。誠不啻如父母之教子。寧寬忽急。寧略勿詳。此二言立身處世之道盡之矣。

此篇謂道人出處。自有其時。強之勿庸也。

靈源謂長靈卓和尚曰。道之行固自有時。昔慈明放意於荊楚間。含耻忍垢。見者忽之。慈明笑而已。有問其故。對曰。連城與瓦礫相觸。予固知不勝矣。

東京天寧。長靈守卓禪師。嗣靈源清禪師。南嶽下十四世此節明養道以待時。謂得道之士。將欲行其所得之道。不是強為。必有其時。時至而理自彰也。昔日慈明和尚放意于荊楚間。放意者。非放蕩其意。因時不至。放蕩形迹于稠人中也。雖遇幾多耻辱垢污。皆含藏忍受而已。往往人見他如此放縱其形。多輕忽之。慈明但笑而止。有問曰。他如此輕忽你。何故返笑。對曰。連城與瓦礫相觸。予固知不勝矣。礫。小石也趙有卞和璧。秦昭王欲以十二連城貿之。趙遣相如送之入秦。相如視秦王。惟有愛璧之心。而無割城之意。乃詐曰。璧有瑕請示之。王授璧與相如。如將璧却倚柱立。怒髮衝冠。謂曰。臣聞布衣之交。尚不忍相欺。況大國乎。王若急臣。臣頭璧俱碎於柱。王恐碎璧。使人扶相如起。

逮見神鼎後。譽播叢林。終起臨濟之道。嗟乎。道與時也。苟可強乎(筆帖)。

此節明時至以成化。逮見神鼎後。潭州神鼎洪諲禪師。襄水[序-予+邑]氏子。嗣首山念禪師。南嶽下九世。尋常一衲。以度寒暑。後隱衡嶽。有一豪貴來山遊。見師氣貌閑靜。一鉢無餘。遂拜請住神鼎。十年枯淡。室無升米。日收盞飯。一枯木床為法座。殘僧數輩圍之。始終不易。後宗風大振。望尊一時。門弟子氣吞諸方。是時慈明往謁。髮長不翦。敝衣楚音。通謁稱法姪。一眾大笑。鼎遣童子問。長老誰之嗣。明仰視屋曰。親見汾陽來。鼎杖而出。顧見欣然問曰。汾州有西河師子是否。明指其後絕呌曰。屋倒矣。童子返走。鼎回顧相矍鑠。明地坐脫隻履眎之。鼎老忘所問。又失明所在。明徐起整衣。且行且語曰。見面不如聞名。遂去。鼎遣人追之不可。歎曰。汾州乃有此兒耶。慈明自此美譽播揚于叢林。重興臨濟之道。嗟乎二字。乃靈源歎息勉強出世者。謂道雖具。時不至。強之亦奚益耶道之成在我。道之行惟時。時不至烏能行其道。所謂不是春風花不開。時所限也。

此篇教人時中以理防患。急則不可救也。

靈源謂黃太史曰。古人云。抱火措於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固以為安。此誠喻安危之機。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間不容髮。

此節先明無智防患。古人。即前漢書。文帝六年丁卯。淮南厲王長謀反。廢處蜀郡。憤恚不食而死。梁太傅賈誼上疏曰。臣竊惟今之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傷道者。難徧以疏舉。進言者。皆言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于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固以為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陛下可不壹令臣得熟數之於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師謂此語。實可以喻人安危之機。死生之理。其明白如杲日麗天。此間難容絲髮隱昧也。

夫人平居燕處。罕以生死禍患為慮。一旦事出不測。方頓足扼腕而救之。終莫能濟矣(筆帖)。

此節正教時中自警。我見世人。平居閑處之日。未甞以生死禍患為慮者。正如那安寢積薪之人。無所惧也。一旦禍患之事。發于忽然不測之間。如積薪下火起。至此方纔來頓足扼腕。扼腕。即捶胸也。冀欲救之。終不可得矣平常能以生死禍患為慮者。今時能有幾箇。扼腕追之者無限。

此篇見古人念念以弘道為己任。真祖師心也。

靈源謂佛鑑曰。凡接東山師兄書。未甞言世諦事。惟丁寧忘軀弘道。誘掖後來而已。

此節明古人志在于道。謂每凡接五祖師兄書。其中總不曾言世諦中事。丁寧。即教誡也。惟教誡人要忘軀弘道。誘引諸子。扶掖後昆而已。

近得書云。諸莊旱損。我總不憂。只憂禪家無眼。今夏百餘人。室中舉箇狗子無佛性話。無一人會得。此可為憂。

此節見智者濟人事急。近得書云。今歲雖則諸莊旱損。我總不以為憂。只憂禪者家無道眼。今夏山中百餘人。室中舉個狗子因甚無佛性話。竟無一人會得。此誠可以為憂矣。

至哉斯言。與憂院門不辦。怕官人嫌責。慮聲位不揚。恐徒屬不盛者。實霄壤矣。

此節謂常人憂之有別。與那一等憂院中諸事不辦者。怕官府嫌責者。慮聲名勢位不顯揚者。恐其徒眷不盛者。以此較之。真天地懸隔矣。

每念此稱實之言。豈復得聞。吾姪為嫡嗣。能力振家風。當慰宗屬之望。是所切禱(蟾侍者日錄)。

此節乃囑以力行此道。吾甞思念此稱意真實之言。今日豈再得聞。吾姪乃師兄之嫡子。必能殫力以振家風。今本宗眷屬所企望者無他。唯公一人而已。須當安慰宗屬之所望。是我所激切而懇禱之此一段憂人之心。真不可解。

此篇言凡事皆在積累而成功。力不可不深致也。

靈源曰。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蓄養。不見其益。有時而大。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學者果熟計而履踐之。成大器播美名。斯今古不易之道也。

磨。治石也。礲。磨也。砥。以砥磨物也。礪。砥石也。磨砥。乃用石磨物也。礲礪。是以物于石上磨也。靈源要人知得積累所成之意。謂如磨子與磨石相似。累年積月。雖不見其有損。却有箇時節不覺而盡。又如種樹木蓄瓜果者。時中不見有增益。却有時而大。須知人之積德累行亦然。每日之中。雖不知其善。却有時而用也。至于棄義背理者。雖不知其惡。却有時而亡。全篇出說苑正諫章。學者果能熟計此語。善不可以微而不修。惡不可以微而不戒。依而行之。將來必成大器。播揚美名。斯今古不易之正論也聖賢雖有不可思議之境界。亦是積累而至。

此篇教住持。去私心宏器量。是其要也。

靈源謂古和尚曰。禍福相倚。吉凶同域。惟人自召。安可不思。或專己之喜怒而隘於含容。或私心靡費而從人之所欲。皆非住持之急。茲實恣肆之攸漸。禍害之基源也(筆帖)。

惠古禪師。嗣靈源清禪師。南嶽下十四世。謂人之禍福。本相依倚。吉凶亦同其處。要皆人之行事自所招致。安得不時中而細思之也。何言自招。曰。或專自己之喜怒。而心胷窄隘。無包容之量。或縱吾之私心。無故浪費。而順從人之所欲。如此皆不是住持之急務。而實是恣情肆意之所由來。將成禍害之基址本源也私心狹量人。本不是做住持的器格。有如斯者。難保無虞。

此篇訓人安不忘危。理不忘亂。是遠禍生福之大主宰也。

靈源謂伊川先生曰。禍能生福。福能生禍。禍生於福者。緣處災危之際。切於思安。深於求理。遂能祗畏敬謹。故福之生也宜矣。福生於禍者。緣居安泰之時。縱其奢欲。肆其驕怠。尤多輕忽侮慢。故禍之生也宜矣。

此節明順逆唯自感。伊川姓程名頤。字正叔。號伊川。河南人。問道于靈源禪師。師謂伊川先生曰。禍雖是不可意的事。而實能生福。福雖是樂意之境。而必能生禍。何也。禍中能生于福者。緣人居在災危之際。處百不如意之地。專切欲思安樂之方。深窮求其解脫之理。由者祗畏敬謹。凡事皆小心翼翼。一息不懈。故福從此而漸生矣。福能生禍者。緣人處於安泰之時。百凡皆稱心如意。縱其奢華樂欲。肆其驕倨怠慢。由是多輕忽其事。侮慢于人。故禍自此而畢至矣。

聖人云。多難成其志。無難喪其身。得乃喪之端。喪乃得之理。是知福不可屢僥倖。得不可常覬覦。居福以慮禍。則其福可保。見得而慮喪。則其得必臻。故君子安不忘危。理不忘亂者也(筆帖)。

此節明得失唯自知。聖人指老子。警世篇云。多難成其志。無難喪其身。有得即有失。所以得即是喪的根本。喪却又是得的道理。以是而知。凡人既居于福中。當須知足。不可屢僥倖。屢。數數也。僥。是不當求而求。倖。是不當得而得。既有所得。宜乎知止。不可常覬覦。覬覦者。希望欲得也。若使居福之時。而能慮禍。則其福必定可保。見得之際。便能慮喪。則其得必竟能臻。是故為君子者居安必不敢忘危。在治必不敢忘亂。斯為得矣教你細觀禍福之所由。非他人置之也。居安治毋忘危亂。是最得力的明訓。

此篇教人即忘明真。勿起生滅心也。

靈源謂伊川先生曰。夫人有惡其迹。而畏其影。却背而走者。然走愈急迹愈多。而影愈疾。不如就陰而止。影自滅而迹自絕矣。日用明此。可坐進斯道(筆帖)。

所行之事喻迹。起生滅心喻影。背走喻捨忘歸真。就陰喻即忘明真。所謂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夫欲人無聞。莫若無聲。欲人無知。莫若無為。是知迹從念起。影逐身生。絕異念而妄迹自消。息幻體而虗影亦滅。學者但解迴光就己。返境觀心。則法眼明而業影自消。真身現而塵迹自絕。若是則不滯化城。而徑趣寶所矣。日用明此。於一坐之間。得斯道矣就陰而止在你自己分上。如何理會。若理會得清楚。則斯道可進。不然。多在鬼窟裏作活計。

此篇教人量力而行。勿自廣也。

靈源曰。凡住持位。過其任者。鮮克有終。葢福德淺薄。量度狹隘。聞見鄙陋。又不能從善務義。以自廣而致然也(日錄)。

謂住持乃擔當佛祖之重任者。若力小而任重。多不能完美倒底。何故。葢由他福德淺薄。又兼志識不廣。量度不弘。聞見皆鄙陋不堪。又不能依從良善。務合事宜。以自高自廣而使然也從善務義。乃智者生涯。致力而行。雖愚必智。雖弱必強。

此篇說至人當韜光晦迹。勿炫露取敗也。

靈源聞覺範貶竄嶺海。歎曰。蘭植中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抱彌年之丹。古今才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求其與世浮沉。能保其身者少。

此節明才藏必無虞。瑞州清源寺。德洪覺範禪師。本郡彭氏子。嗣真淨文禪師。南嶽下十三世。南宋高宗帝賜寶覺圓明之號。時稱寂音尊者。因秦檜專權。惡天下好人。讒奏師過。遂貶竄于嶺海。貶。謫也。竄。驅逐也。靈源聞之乃歎曰。蘭極香者也。由種之于當路。故欲求其經一時之翠。不可得也。桂亦香也。因生於幽巖深壑之間。故能抱守長年之丹且古今有才智之士亦然。或致喪身。或招讒謗。或罹禍害者極多。求其與世無忤。隨其波流。情和意合。能保其身者無幾。

故聖人言。當世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宏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在覺範有之矣(章江集)。

此節明智露必遭迍。故聖人言。史記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將辭。老子曰。吾聞富貴者。贈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貴。而竊仁者之號。今送子以言也。當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辯宏遠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為人臣子。可不慎乎。孔子敬奉其教。自周返魯。道愈尊矣。今靈源和尚引以為歎曰。如老子此言。在覺範禪師實有之矣要知者等行徑。原不可以與世浮沉全身遠害者此。當須別著眼。

此篇謂學道以玅悟為先。不可泥于文字也。

靈源謂覺範曰。聞在南中。時究楞嚴。特加箋釋。非不肖所望。葢文字之學。不能洞當人之性源。徒與後學。障先佛之智眼。病在依他作解。塞自悟門。資口舌則可勝淺聞。廓神機終難極玅證。故於行解。多致參差。而日用見聞。尤增隱昧也。

靈源聞覺範在嶺南。時中細究楞嚴。梵語首楞嚴。此云。一切事究竟堅固。特加箋釋。箋。乃傳之未盡也。釋。是解釋。謂公雖如此用心。非不肖所望于公者。葢文字之學。不能洞徹當人。妙性之根源也。徒然返與後生學者。障蔽先佛智慧法眼。何故。病在依他文字作解會。故塞絕自己妙悟之門。若論資助人之口舌。得此箋釋。可以勝過於淺聞。至若廓徹神機。終不能使人極窮妙證。故于行解。多致參差。參差。不齊貌。乃言行相違也。而日用中。所見者文字。所聞者義理。將自家一段照天照地的光明。多增隱昧矣此是直捷提持向上語。當深心諦審。

此篇教住持當曲全人材。不可以偶失而偏廢也。

靈源曰。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同类推荐
  • 汀州府志

    汀州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大莲华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

    广大莲华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箓解坛仪

    金箓解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和歌辞·铜雀妓

    相和歌辞·铜雀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综穿之男神浪到飞起

    综穿之男神浪到飞起

    世界存在很多人们眼睛看不到的生物,譬如东方的神,佛,魔,妖,仙;西方的恶魔,天使,当然还有让所有生物羡慕的精灵,以及两方都会存在的人类;他们脆弱却又十分坚强,有各种奇怪的感情,让精灵们不懂。而我们的主角安辰,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精灵,而是被一个黑暗精灵将所有高等生物基因融合结合魔法弄出来的一个非纯粹精灵;被精灵们发现了这个实验也看到他这个幼小的家伙,他被精灵们照顾着,在精灵们那里体会到了从没有体会到的温暖;可是,直到其他种族知道了这件事情,想将这个幼小却厉害的怪物毁掉,因为他不属于任何一个种族却又属于所有种族,他们害怕却又渴望着这个孩子的力量,但他们必须承认他们无法掌控这个孩子。未知的东西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即使是再尊贵的生物他们也害怕未知的东西,魔会忌惮,恶魔也许会去诱惑着那个孩子,但那些所谓的神、佛、仙、天使他们永远都是那种表面神圣,内里却脏的让人恶心的生物,他们喜欢把所有东西掌控在手里,绝对不允许任何东西超出他们的计划,如果有他们会不择手段的去毁灭他们!直到,一次机会,他觉醒记忆,前往万千世界。(总之这就是一个实力强大,不受规则束缚浪到飞起,欠了一身感情债的故事)
  • 落日总是令人不安

    落日总是令人不安

    身后有个影子。这不是幻觉,它就在不远的地方,不紧不慢地跟着我,只要我转身,它就躲起来,隐藏在了一垛墙后,或是一个房子的拐角,幻觉中的影子一定脸色煞白,慌乱地喘着气。自从鄂桃花出事后,我的脑子总是出现幻觉,疑神疑鬼的,总觉得身后有个逼仄的影子形影不离。每次我转过身看时,身后空空荡荡的,除了清白的光,什么都没有。我能感觉它的存在,它等待着我的转身,只要我一转过身,它会继续跟着我。三个月前,我们小镇出了件大事,一个女税官用绳子勒死了新丰水泥厂的会计,然后弃尸在河里,当这个会计的尸体被泡成小水牛那么大后,顺流而下,卡在桥洞里,才被人发现。
  • 倾世丑妃:腹黑王爷请接招

    倾世丑妃:腹黑王爷请接招

    考古学家苏叶籽误闯神秘宫殿,穿越时空成为凤鸣王朝太傅之女苏叶梓。复仇寻找归途,一路上磕磕绊绊,打打杀杀,寻寻觅觅。“王爷,我是女的!”女扮男装的苏叶籽双手护胸对某位腹黑王爷大喊。“哦,是吗?”腹黑王爷眉梢一挑,“我怎么觉着不像啊,明明就是个粉雕玉琢的小家伙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之若素

    安之若素

    一个人,四年前,令你失去唾手可得的学位,四年后,又轻而易举将你推上风口浪尖,退无可退,那这个人,不是你命中的灾星,还会是什么?
  • 温暖的月光

    温暖的月光

    这是作者2012至2013两年间的短篇小说结集,大部分都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这些小说,有的娓娓动听地讲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趣闻,有的描写了发人深省的、蕴含人生真谛的往日旧事……千姿百态,引人入胜。作品贴近现实,针砭时弊,行文流畅,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梅宝有片竹林(中国好小说)

    梅宝有片竹林(中国好小说)

    梅宝田和刘西荞两位留守老人在乡村发生的一系列悲喜剧。梅宝田不满儿媳妇总是在刘西荞家看电视,叫刘西荞“爹”,不满孙女叫刘西荞“爷爷”,于是他处处和刘西荞作对,他甚至怀疑儿媳妇和刘西荞有一腿。为了打击刘西荞,他联合外乡人来找茬。谁知有一天晚上,梅宝田亲眼看见外乡人和自己儿媳妇在做苟且之事,梅宝田悔不当初……事情败露,梅宝田的儿媳妇带着孙女豆豆和外乡人一起私奔。梅宝田给刘西荞道歉,二人重归于好,可是仍无法找回出走的儿媳妇,两位老人心情落寞,在乡村里凄凄惨惨地相守、生活……
  • 穿越成为神医

    穿越成为神医

    即使她是名满天下的神医舒心,也医不活一个心存死志的活死人啊!面对一个不吃不喝,牙关紧闭,极其虚弱的活死人,刚刚穿越成神医的舒心望天长叹。好吧,看在对方长的一幅好皮囊上,一向男色至上的舒心秉着吃亏就是占便宜的念头,也为了自己得之不易的小命,吃点亏算了。口对口地喂,逼他下咽。死,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你还是个男人就给我醒过来。醒过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我相信你听得见。女子清冷的声音如魔音般穿进男子一心求死的脑海中,泛起阵阵涟漪。口中满满的食物艰难地吞咽下去。他,东阳国皇子,丰神俊朗,冷傲绝世。他,天下首富之子,少年风流,风姿绝伦。他,北辰国国君,狂野不拘,邪魅性感。他,南玥国太子,温雅如玉,风华绝代。他,天下第一楼楼主,冰冷孤傲,神秘莫测。他们将于女主发生什么样爱恨情仇?敬请期待!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乐逍遥》地址:推荐自己的新文《花颜倾天下》地址:《一身从容》地址:
  • 妖女无敌:师父你家缺徒儿不

    妖女无敌:师父你家缺徒儿不

    她在黑暗中流浪了将近六年,终于捡到了个大神师父。他绝圣弃智一千八百余年,怎就收了个逗比徒弟?!宿大仙表示,徒弟太闹,搞得他六根都不清净了。镜小妖表示,师父太弱,这点程度就消受不了了。某云念叨,愚蠢主人,你的节操又没了!某性别模糊人士哭,丫头,说好要赔我小娘子的呢?!秋风萧瑟,大山里传来某师兄的冷哼嫌弃……受伤的内心,却比那张面瘫脸要诚实很多——师父师妹,你们这么就忘了我,真的好么?!【本文有虐==但师父绝对无辜!师徒最后欢天喜地肯定是要满满的!笑声要盖没眼泪!莫要批斗亲亲师父~】【读者群号:83169458】
  • 大神别闹

    大神别闹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新书《让子弹飚》喜欢的去支持下当王者荣耀不在是单纯的娱乐游戏,更多的时候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信念,一种兄弟之情,还有燃烧的青春!纯青春校园电竞文小说,萝卜出品,必定精品!
  • 留住乡愁

    留住乡愁

    全书收录作品83篇,分为情系故乡、难忘亲情、旬阳风情、往事如烟四辑。整部作品文风朴实、语言凝练,情真意切、思想性强,往往以小视角揭示出大主题,展现了“文人一定要深入生活,为时代、为社会立言”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