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茶完滿
烹茗途次已濡渴者之甘。修[文/而]糓辰願薦凡夫之悃。俯遵梵典。仰叩皇覺。 切念(某)片善未聞寸陰空過。驅馳逆旅似渴鹿逐陽焰之光。窮困他鄉如涸魚思海波之潤。欲求善緣之克就。必須檀度之早修。是以就于(某處)施茶三載。今已告完。謹擇(某)年(某)月(某)日延請緇流宣揚洪典。(入佛事)伏願入清凉池。得甘露味。頓消三障常離苦海之波。廣備二嚴永滋盈門之慶。
寸陰
見上。
逆旅
左傳杜註。逆旅客舍也。正義云。逆迎也。旅客也。迎止賓客之處也。
渴鹿
棱伽云。譬如群鹿為渴所逼。見春時燄而作水想。迷亂馳趣不知非水。
涸魚
莊子曰。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三障
華嚴孔目云。一皮煩惱障。二肉煩惱障。三心煩惱障。
二嚴
見上。
[文/而]僧
超娑婆之苦海須憑僧力共携。結般若之善緣必藉食輪先轉。葢僧為福田之最而食為供養之先。不設潢汙之饈。曷表藿葵之悃。(入事)伏願長菩提芽碎煩惱殼。福雲來集人無鳴豫之凶。魔罥潛開家有傾否之利。
潢汙之饈
左隱三年曰。苟有明信澗谿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鳴豫
易豫卦初六。鳴豫凶。傳曰。初六以陰柔居下。四豫之主也。而應之。是不中正之小人處豫而為上所寵。其志意滿極。不勝其豫。至發於聲音輕淺如是。必至於凶也。鳴。發於聲也。
傾否藿葵
並見上。
念佛會
切念(某)等長居穢土久困迷途。五欲內馳那下菩提之種。六塵外閟難長功德之林。嗟度苦而何期。幸超生之有筏。依如來之弘願。修淨土之微因。(入事)伏願穢障潛消福基永固。八德池上花開九品之蓮。七寶堦前佛援一生之記。廣資含識。同證菩提。
五欲
天台四教儀云。一色。二聲。三香。四味。五觸欲也。
八德池
稱贊淨土經云。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輭。五潤澤。六安和。七除患。八增益。
放生
聞其聲。食其肉。豈君子之忍心。放之山。畜之池。乃仁人之厚德。葢有知必為同躰而血屬皆我宗親。夫豈望報于持環。實將興仁于解網。(入事)伏願悟無生之旨。證不壞之身。世壽益堅長趨菩提之路。色身常徤益弘普濟之舟。更祈所放生命。入林密。入山深。各得其所。在囿伏。在沼躍。惟適之安。同登解脫之門。共入安養之國。
聞其聲食其肉
孟子曰。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持環
後漢楊寶年七歲行於華陰山。見一黃雀被瘡。為螻蟻所傷。哀而憐之收巾箱中。採黃花餧之。經十餘日瘡愈。旦去暮來。一旦變為黃衣童子。與玉環一雙報之曰。好掌此環。子孫累生為三公。
解網
殷湯王出野見獵人張網四面。祝曰。從天降從地出。從四方來者皆罹吾網。湯嘆曰。盡之矣。乃去其三面。改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者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盡矣。以及禽獸。
得其所在囿伏在沼躍
並見孟子。
新剃度施食
切念(某)叨居人道。久絆世緣。名韁利鎖長為禁錮之因。慾海愛河永作沉溺之苦。思解脫而何由。幸皈依之有在。得逢善友遂入緇流。草長佛殿前既從茲而芟去。華開寶池內願自此而培成。謹於是日恭設淨供一堂奉佛及僧。夜設甘露法食普資凡聖。同飱法食各獲超昇者。伏願(云云)。
名韁利鎖
前敘傳曰。貫仁義之覊絆。繫名聲之利鎻。
禁錮
前武帝紀曰。諸禁錮及有過者咸蒙厚賞。
水懺上卷(薦亡通用。但疏內用亡者名)
切念(某)覺明既晦。煩惱斯興。如雲障空而莫窺妙躰。似垢蒙境而弗露元明。作苦輪之根株。為黑業之種子。乃于今辰仗僧修禮三昧水懺上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一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某)悟一乘之玄猷。破三惑之重翳。能所弗立分別之念不生。心境俱融憎愛之情立盡。
黑業
智論曰。黑業者。不善業果報地獄等受苦惱處。是中眾生以大苦惱悶極故名為黑。受善果報處所謂諸天。以其受樂隨意自在明了。故名為白業。是業是三界天。
一乘
法華曰。一乘者佛乘也。乘即運載之義。佛說一乘之法。為令眾生依此修行。出離生死苦海。運至涅槃彼岸。
三惑
天台四教儀集註云。一見思惑。二塵沙惑。三無明惑。
水懺中卷
切念(某)全因煩惑遂造業端。識根塵而熾然是非。妄起身口意之紛若。過惡橫生。似密網之難逃。如黑風之漂墮。乃于今辰仗僧修禮三昧水懺中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中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某)成二嚴因。銷三業罪。或隱或顯咸覩光明之天。若重若輕迄臻粹白之域。
黑風漂墮
見普門品。
二嚴
見上。
水懺下卷
切念(某)等全因業網遂受報緣。苦樂殊途同為繫縛之果。升沉異致咸非解脫之區。嗟爾六道之循環。痛哉三途之苦惱。乃于今辰仗僧修禮三昧水懺下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下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某)高超三界徹證三空。現身乃至後身悉獲清淨。正報以及依報並妙莊嚴。
三途
見要覽。
循環
謂環圓物也。以其過而復始旋轉不停故曰循環。
三空
刊定記曰。一我空。二法空。三俱空也。
梁皇懺一卷(薦亡通用。但中用亡者名)
切念(某)遠背一真自違三寶。因果全昧而長墮疑城。懺悔不聞而久居業網。嗟罪山之既聳。憂苦海之莫窮。乃于今辰仗僧(代為亡某)修禮梁皇懺法一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一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某)入三寶之信門。皈一乘之正路。疑根永斷頓窮一翳之空花。業障速清竟滅一漚之幻影。
一真
華嚴演義鈔云。無二曰一。不妄曰真。
一翳空花
見圓覺經。
二卷
切念(某)煩惱根深。菩提種瘁。不發大心安能立無邊之弘願。全局劣見何以成回向之殊因。乃于今辰仗僧(代為亡某)修禮梁皇懺法二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二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某)覺心不昧願力益弘。增長二嚴合怨親而普利。成就二行盡恩有而咸資。
二嚴
見上。
二行
華嚴經疏云。一頓成諸行。二徧成諸行。
三卷
切念(某)恣逞邪思橫起妄業。墮鬼鄉沉地獄若響之應聲。居人道入旁生如形之有影。苦劇而無可告。緣會而弗容逃。乃于今辰仗僧(代為亡某)修禮梁皇懺法三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三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某)除三毒根。裂三業網。依止俱淨長屏災橫之憂。自他兩忘永消障礙之苦。
四卷
切念(某)眾生之業力無窮。地獄之火輪偏熾。非諸佛垂光何以遽息其熱惱。非一念改悔莫由頓沃于清凉。乃于今辰仗僧(代為亡某)修禮梁皇懺法第四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四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火城焰熄刀樹鋒摧。金地全彰微風動寶林之韻。鐵圍弗現甘露流碧沼之波。
五卷
切念(某)妄起三毒恣縱六根。觸惱之情既結而弗釋。怨恨之業愈增而不休。六道因之以循環。三途由之而沉墮。乃于今辰仗僧(代為亡某)修禮梁皇懺法第五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五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某)施報俱忘自他兩利。歡喜如初地同遊不諍之天。無碍若太虗共入真空之境。
六卷
切念(某)由貪嗔癡動身口意。出乎爾反乎爾。往復之勢必然。朝如斯夕如斯。報施之情何已。一事而懷終身之恨。片時而結萬世之冤。乃于今辰仗僧(代為亡某)修禮梁皇懺法第六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六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某)怨同霧釋疑若氷融。不二之門坦然共入。皈元之路廓爾同趨。
出乎爾反乎爾
見孟子。
七卷
切念(某)欣逢大教時念聖恩。喜眾力以同修實非浪舉。發弘願于無盡乃暢本懷。感天恩而思酧。荷僊力而起敬。乃于今辰仗僧(代為亡某)修禮梁皇懺法第七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七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某)不虗一期之慶。堪報三寶之恩。悟法界性而本圓。永滅七情之漏。入金剛心而不壞。頓圓七覺之功。
七情
群書拾唾曰。喜怒愛苦哀惡欲也。
七覺
法界次第云。一擇法覺分。二精進覺分。三喜覺分。四除覺分。五捨覺分。六定覺分。七念覺分。
八卷
切念(某)處大造間居凡夫地。若修羅若魔屬咸沾覆護之功。若人道若龍神並荷陶成之德。倘非皈佛之忱。曷展報恩之勤。乃于今辰仗僧(代為亡某)修禮梁皇懺法第八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八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某)度業障海出塵勞鄉。八邪並銷剪盡參天之荊棘。八識俱破永亡滿眼之空花。
八邪
補註云。一邪見。二邪思惟。三邪語。四邪業。五邪精進。六邪定。七邪念。八邪命。
八識
宗鏡錄。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空花
見上。
九卷
切念(某)三途未可異觀。六道俱為一躰。無常迅速寧肯遲留。有為非堅豈容貪着。賴茲運力執勞之眾。克成修因感果之資。乃于今辰仗僧(代為亡某)修禮梁皇懺法第九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九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某)除有漏網出無常坑。九結頓亡逈登解脫之域。九界不滯直取菩提之場。
九結
阿毗達磨集論云。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
九界
見于上。
十卷
切念(某)忍苦披誠捍勞修懺。善根所集詎可局于一人。善願所弘必當廣為六道。且法化之流深恐或絕。則囑累之托何敢不誠。乃于今辰仗僧(代為亡某)修禮梁皇懺法第十卷。假茲妙典罄我鄙誠。十卷功週少申回向。伏願(某)修究竟之行。獲圓滿之功。十號俱彰克成無上之妙果。十身並顯廣度無邊之眾生。
十號
見要覽。
十身
華嚴教門指掌云。如來十身。一菩提身。二願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莊嚴身。六威勢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