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9100000047

第47章

五磊普济院

县西北三十里旧名灵山禅院唐文德中令頵禅师建皇朝大中祥符初改赐今额知吉州太和县林肇记常住田二百六十四亩山七百四十亩

石门山饶益院

县西南六十里唐景福二年置曰石门旧以石门山得名皇朝治平元年改赐今额常住田八十七亩山二千六百亩

凤岩寺

县西四十里金川乡唐开成元年建皇朝隆兴初主僧宗晓刺血书大般若经六百卷翰林学士冯楫题跋常住田三十亩山五亩

教院十一

定香院

县西六十里晋天福八年置名太平皇朝治平二年八月改赐今额常住田八十七亩山一百三十四亩

宝岩院

永明寺之北皇朝景佑中置号天台教院鄞宰虞大宁记嘉定十年主僧如理陈于朝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三十五亩山无

赭山清果院

县西南十里周显德六年置名赭山皇朝治平二年改赐今额常住田二百二十五亩山四十二亩

云湖庆安院

县西北一十五里周显德四年置名保安皇朝治平元年改赐今额常住田三百亩山二百二十七亩院本以湖得名今湖废矣院之前有古松夹道绵亘数里望之如云其一最巨而奇蜿蜒如龙飞偃如盖临池上院之后有流泉潺湲出于深山穷谷中僧用巨竹连筒引行数里入香积厨以供用其流汇于松下石池溢而出于溪龙图阁学士舒亶有诗曰门前屏嶂绕潺湲付与林僧夜定还松盖作云连十里竹龙行雨出千山白公香火莲开后谢氏池塘草碧闲我亦凤皇台上客图闲却笑未能闲邑长沈时升有造舟之役睥睨兹松将斤斧焉里士文学马輗作诗曰寒松一干老苍苍古寺门前岁月长匠伯偶图舟楫利禅翁方患斧斤伤得全此日同齐栎勿翦他年比召棠可但与公期久远相将俱列大夫行且述舒亶诗以遗松赖以不伐僧遂并二诗刊于石

五峰山广福院

县西北三十里旧名五峰院唐元和元年置皇朝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常住田七十亩山七百四十一亩

禅于山吉祥院

县西南四十里晋天福八年置曰禅于院皇朝治平二年八月改赐今额常住田二十三亩山一百四十亩

云溪广福院

县西南三十里唐光化元年置名寿圣隐士杨适尝记之绍兴三十二年改赐今额常住田六十亩山三十三亩

补陀院

县东北十里唐大中六年置名大中观音院皇朝治平二年改赐今额常住田四十四亩山二百六亩

普济院

县东北一里本普济律院之子院也皇朝嘉佑中建僧正宗记今为十方教院常住田五十亩山无

白岩院

县西南六十里皇朝干德四年置天圣中赐今额常住田一十四亩山无

妙应院

县东德门乡皇朝治平四年置为观音殿建炎兵乱独免于火绍兴四年僧悟諲增屋三十楹右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朱习记本甲乙住持嘉定中改为十方教院久浸圯宝庆三年僧文会重修宣教郎新特改差知婺州浦江县李知退记常住田一百六十七亩山无

十方律院六

三峰山广福院

县西南七十里唐会昌元年置曰三峰院皇朝熙宁元年改为寿圣绍兴三十二年改赐今额常住田二百二十六亩山五千二百七十亩院有智交律师塔黄州教授曹粹中铭

华严院

普济寺之西南隅皇朝端拱二年建吏部郎中陈时举记宣和初改为十方禅院绍兴二十年本府保奏赐今额复为律院常住田一百二十亩山无

佛迹宝岩院

县东北四十里唐天宝元年置曰佛迹院以山下有佛迹而得名皇朝治平元年十一月改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一十亩山八百四十亩

资国广福院

县西南六十里唐咸通五年建名资国院皇朝熙宁元年十二月改名寿圣绍兴三十二年改赐今额常住田四十亩山二十五亩院有藏殿颐庵居士刘应时记后寺僧元实兴建佛殿三门僧堂慈川逸民刘叔温记

吉祥广福院

县东一十里唐文德二年置名吉祥皇朝治平二年八月改赐今额常住田一十亩山二百八十一亩

灵龟山福源院

县西六十里名永安唐广明元年建皇朝宝元二年改赐今额景佑二年县尉宋演记院之东南有基法师骨舍利石塔内翰杨亿尝为真赞中丞舒亶游此寺有诗云一桥云借路双沼月分秋后更禅剎今改为律院常住田二百一十七亩山一百五十亩

甲乙律院十六

永明寺

县西二里唐仪凤二年邑大夫吕珂舍宅为之原号禅林院高宗赐名大宝院天宝中改为大宝寺会昌中废毁皇朝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常住田二百四十亩山无唐李华撰左溪碑铭云明州大宝寺僧道源纯得醍醐饱左溪之道味道源乃此寺名僧也寺有亭曰四香县令盛次仲为赋四绝 【一云扰扰红尘为底忙僧家白日自舒长朱帘着地寂无事百刻青春一炷香二云四围老绿夏阴凉一枕南风睡思长梦里不知身似蝶等闲飞入白莲香三云霜晴却见湖山好境静方知日月长陶令醉多难入社时来采菊饮秋香四云趁雪看山坐小床白云影里玉虹长不知砌下梅花发只怪开帘有暗香】

普济寺

县东北一里本吴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书堂后舍为寺历代毁废唐大中二年县令李楚臣复立为德润院以泽字德润故取名之干符中敕赐应天德润寺僧文义大师清宴铭于石皇朝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常住田二百五十一亩山无寺有僧遂端诵法华经昼夜不辍唐咸通十二年趺坐而逝囗出青莲华七茎既窆二十余年冢闲屡有光发众开视之形质如生即迎真身归院加以漆饰装严而奉之左街僧录赞宁为之传 【寺之东冈有松如龙石如虎皇朝元丰中令盛次仲有诗云一松偃蹇苍龙盘一石巉岩怒虎踞漫来题作龙虎轩只恐风云卷将去因以龙虎名轩松奇怪秀特晚忽枯悴先是邑士登第者不绝后二十举寂无人此松既枯登第复相踵丙辰尤盛或以秀气为松所夺今复还焉轩之北有亭曰邻月元丰八年令崔熙重建今废寺之前德润湖之心有亭旧名清音天圣九年余姚令孙籍记大观二年县令唐昌期改名涵碧】

觉林院

县西六十里唐景福二年置名保德皇朝治平二年改赐今额镇东军节度推官项晞记常住田三十四亩山一百二十三亩

金绳院

县西四十里唐天佑中慧孜法通二僧以古华严寺址刱之后唐清泰二年钱氏名以护国皇朝大中祥符闲改赐今额观察推官关杞记院有韶国师所得隋文帝感应舍利一颗主僧德升建砖浮图于院前以奉之常住田一百五十二亩山一千七亩

金仙院

县西北七十里唐干元二年置名福林皇朝治平二年八月改赐今额有藏殿蜀僧宝昙记常住田一十六亩山一百六十四亩

度门院

县西六十里唐广明元年置曰西峰以西峰山得名皇朝治平二年八月改赐今额常住田无山一百八十亩

证心院

县西五十里晋天福七年置名新庆皇朝治平二年改赐今额辽西项传记常住田一百六十四亩山三百八十八亩

甘露院

县西南六十里唐开元二十八年置曰上福龙山以山名名之皇朝治平二年八月改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三十四亩山一百九十四亩沙门遵式铭于石

定慧院

县西南六十里晋开运二年置名支山皇朝治平元年改赐今额常住田二十五亩山一百八十亩

法莲院

县东南一十五里吴越宝正二年置名莲花皇朝治平二年改赐今额常住田六十亩山五十亩

白龙慈化院

县东南十里五代汉干佑中僧师辩结宇于此日诵华严经尝有白龙矫首室外皇朝建隆二年置院因号白龙治平元年改赐今额常住田四十亩山无

精进院

县东三十里旧名灵山保国唐广明元年置皇朝治平二年改赐今额

定林院

县东二十五里旧名峰山院晋天福二年惟宝禅师开基皇朝天圣五年改赐今额贡士邵宾旸记常住田八十二亩山一百亩

妙峰院

县之石台乡皇朝建中靖国中置常住田五十亩山二百四十亩

广济院

常住无

宝庆院

县之青林渡旧曰青林庵嘉定十五年赐今额越二年改元适与寺额合

废院一

太平院

县西太平村唐天复二年置僧居遂记

尼院一

永寿尼院

县北二十里嘉定初移赐今额

叙遗

存古

古句章县在今县南十五里面江为邑城基尚存故老相传曰城山旁有城山渡西去二十五里有句余山又有句余村郭璞谓句余山在余姚北句章南二县因以为名其实山在余姚东句章西旧经古句章城在鄞县南六十里今鄞县之西南有句章乡然按汉书地理志句章渠水东入海则所谓城山渡即其渠也晋刘裕东讨孙恩实戍句章每战陷阵贼乃退还浃囗 【今定海县大小浃囗是也】 是时孙恩泛海出没御之当据要冲而今句章乡乃在山闲必非戍守之地乡名句章特以其地素隶句章县故尔句章旧读为句今读为章句之句

太平村在县西六十里届绍兴府余姚县一百里按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山部载太平山云孔皋会稽记曰余姚县南百里有太平山山形似伞四角各生一种木木不杂姚江源出太平山东至浃江入海齐孔稚珪游太平山诗曰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阙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晋孙绰太平山铭曰嵬峨太平峻踰华霍秀岭樊缊奇峰挺崿上干翠霞下笼丹壑有士冥游默往寄托肃形枯林映心幽漠亦既见止涣焉融滞悬栋翠微飞宇云际重峦蹇产回溪萦带被以青松洒以素濑流风伫芳翔云停霭因其地有太平山故以名村焉

千人坛在县西南十五里高数仞其上可容千人耆老相传云昔秦始皇东游会稽登山望秩以求神仙至此见群峰连延东入于海乃命方士徐福立坛祈祷因以为名

后汉鄞县令王修墓在县西十里事迹见郡志叙人

晋虞瑶墓在五马山县西南六十里虞氏谱云瑶博学强识当时所称累迁至伏波将军

晋虞冑墓在横山县东南十里虞氏谱云冑好学不怠仕至散骑常侍尝居此山死因葬焉至今呼为常侍墓

宋朱夔墓在朱墓山县西六十里宋书云朱夔字秀整吴人也州举秀才历中书郎转台州刺史有林壑之志卜居此山死因葬焉

梁虞荔墓在鸣鹤山县西北六十里梁书云荔会稽上虞人也以博识闻举宏词累迁中庶子卒于官归葬此山

梁虞孜墓在东澄山县西南三十五里孜举秀才累迁至散骑常侍着内典要三十卷

梁建威将军虞骜墓在渔溪山县西北五十里

梁东海太守虞野人墓在戍溪山县西南三十五里

隋金紫光禄大夫陈咏墓在城门山县西南十三里隋书云咏字休宁仕为怀安令迁城门校尉会稽从事属隋初多故因留葬此遂以名山

唐张孝子父司马墓在虎胛山县西三十里事迹见郡志叙山

旧志载晋虞喜墓在亶洲山县东北四十五里今县无此山详见郡志叙山

同类推荐
  • 钤山堂集

    钤山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七子诗选注

    明七子诗选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苦章句经

    五苦章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albone an Oldport Pomance

    Malbone an Oldport Pom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相应相可经

    佛说相应相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
  • 没有目击者

    没有目击者

    “看来,你真的是出道了!”山岸高兴地拍了拍修哉的肩膀说,修哉听了一头雾水。顺着山岸手指的方向,他看到了墙上贴着的“上月销售业绩表”。还是老习惯,修哉在最底下寻找自己的姓名,但最末尾是别人的名字。他一个个往上找,终于在抬起上颚的位置看到了自己——倒数第五,位置在表格的中间。“营业本部葛木修哉”。他从未感觉这个姓名是如此地帅气。但是才一会儿他就觉得不对劲——难道上个月其他人的业绩都特别差?“干吗愁眉苦脸的,不高兴?”这次山岸笑出了声,用力拍了拍修哉的后脑勺。修哉晃了晃身子,终于咧嘴笑了笑:“嗬,怕是瞎猫逮着死耗子吧。”
  • 鬼帝霸道宠:萌妃,太腹黑

    鬼帝霸道宠:萌妃,太腹黑

    新文【软萌娇妻,吻上瘾】,极度甜宠,求收藏养肥:外表软萌如小白兔,实则自带钢牙的叶淼淼VS对外冷漠腹黑又阴险,实则宠妻如命的霍君霆。现代学霸豪门千金携系统穿越古代异时空,成为侯府不受宠的庶女。原本只想优哉游哉救救人,虐虐渣,调戏调戏美男,结果却不小心惹上了一个煞星。某高冷鬼帝对别人冷酷无情,却把她宠到了骨子里:“江山为聘,只愿拥你入怀!”她嫌弃:“江山留下,你不要!”粉雕玉琢的宝宝一把抱住她的大腿:“娘亲,你不要父皇,要给宝宝再找一个父亲吗?北燕的长胜将军好不好?修罗殿的殿主也不错……”【1V1,身心干净,欢脱虐渣,无虐甜宠文】
  • City Woman②:杠上麻辣俏红娘

    City Woman②:杠上麻辣俏红娘

    妈呀!薄唇、白脸、细长阴狠的倒三角眼,他那张白面无常讨命脸不只会吓坏善良百姓,只怕连作恶多端的坏人也不敢轻易招惹他!偏偏她开车撞伤他,惹来这个甩不掉的麻烦。他提出打官司和充当打字员两条路让她选。家里没金山银山赔给他,她只好舍命赔小人,放着红娘正职不干,跑去接受他的使唤荼毒……她和他铁定八字犯冲才会相看两相厌,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让他们争吵不休。怪的是他们整天吵吵闹闹,感情却愈吵愈好。虽然他长得离英俊还有段距离,不过酷劲十足,依她家红娘簿的规矩将他的条件列一列,他就算不是极品也算得上是高档货了。既然有这么好的货色当然要留着自己用,俊男配美女没啥稀奇,美女配野兽才叫绝配!
  • 唱晚亭

    唱晚亭

    尽管外面是滂沱大雨,福儿还是准点来了。福儿是我的近亲,但究竟是哪一房兄长的孙子,大名叫什么,我不清楚,也懒得搞清楚。血脉亲情,在我和侄子们之间就已经淡了,更何况又隔了一层。眼前的福儿除了跟我的姓氏相同,在长相、作派、认知、观念上竟无丝毫重叠,就是说,相逢在路上,我们谁也不会为谁停下脚步,谁也不会多看谁两眼,以前我们彼此并不认识。我拿出干毛巾让他擦头上的水。明知这条小毛巾抹不干他那湿漉漉的头发,还是做出了关注的姿态。我知道,我的做法十分的表面化,十分的假招子。
  • 网王之江户川樱一II

    网王之江户川樱一II

    网王之江户川樱一的第二部,需要看完第一部才行。
  • 皱水轩词筌

    皱水轩词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滏阳河史料集

    滏阳河史料集

    水是地球的动脉,水是生命的源泉。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奔腾不息的河流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链条,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伟大摇篮。
  • 娱乐圈刑警

    娱乐圈刑警

    写写歌,破破案,工作娱乐两不误。什么?靠脸?不存在的!!!企鹅群:18196194
  •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本书将李渔这两部著作编在一起,据国家图书馆藏康熙翼圣堂本与雍正八年芥子园本、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康熙翼圣堂本,作了认真校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本子,可供研究者使用;对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校勘者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可作研究生、大学生、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演艺人员以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之良好读物。书末所附(《笠翁对韵》,是训练写诗、填词、作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通俗读物,广泛流传,今天仍有重要参考价值;里面充满丰富的典故和各种文化知识,经过注释,一般读者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