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3800000001

第1章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序

前集賢待制承事郎馮子振 撰

禪宗頌古聯珠者。錢唐沙門普會演寶鑑師法應所編。從上古德直指之聲欬也。其機緣每一則。續已有補未有。因壽之板以喚禪客。一日似爭第一帙蘄小序閱將竟。則為之稱讚曰。此勝自在耶。此具足如意摩尼耶。此會師所為聯珠。果象罔親得之赤水者耶。異時西域槖裝。咸陽晞價之賈髯。高鼻碧矑而之列肆。雙肘擎戴端的即是非是。則荊山之璞投之瞎砌。病足再刖。何有灑血抱泣以相明。或謂。遊吾園者。睹須曼花。登覺地者。證菴羅果。彼花不待眼撥而胸領。果不待枚舉而髓味。謂之實悟實參。假泛而覽暫而嘗。倉卒莫辨其為何者決定。則亦尋常盂浪之布襪青行纏耳。吾謂智有利鈍故解有疾遲。見有淺深故思有工拙。譬之天涯芳草王孫經目。共知風光流轉不涉蔾沙。特於芊綿錯雜之叢。獨能望而名。其為荃為蘅為芷為[卄/(〡*臣)]。斯則名為六合一薢茩之真賞識。不然鼻端普嗅種種清芣膚頰小差。終未是離騷注脚下具眼本色。雖然掩舌摩竭。分別相空。杜口毗耶。言語道斷。尊者無說。我乃無聞。他日禪林。覿面相呈。交手付與家珍。回首密在汝邊。衲衣下一抖擻。滿傾僧寶人人滄海珠矣。奚聯之云書以為序。

夫鼻祖西來。不立文字直指而已。時門人又有所謂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已向第二機矣。故有汝得吾皮之記。道不在言也審矣。子以為何如。曰非也。道雖不在於言。言而當終日言。於道庸何傷。否則一語猶以為贅也。爰自一華敷而五葉聯芳。方世傳而兩派支衍。機緣公案五燈燁。如諸祖相繼。有拈古焉。有頌古焉。拈古則見之於八方珠玉類要等集。頌古則有寶鑑大師。宋淳熈間居池陽報恩。採集佛祖。至茶陵機緣。凡三百二十有五則頌古。宗師一百二十有二人。頌二千一百首。目之曰禪宗頌古聯珠。叢林尚之而板將漫滅。因念淳熈至今垂二百載。其間負大名尊宿星布林立。頌古亦不下先哲。惜乎聯繼之作闕如也。每慚濫廁宗門。且有年矣。禪無所悟。道無所詣。欲作之復止之。趑趄者亦屢矣。元貞乙未。叨尸義烏普濟山院。事簡輒事續稾。僅得一二。萍梗之踪。或出或處。隨見隨筆。二十三四年間稍成次序。機緣先有者頌則續之。未有者增之加機緣。又四百九十又三則。宗師四百二十六人。頌三千丹五十首。題曰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將募板行與後學共惑者。曰道不在是。拈華微笑三拜得髓。初無一語與之。而昭昭於心目之間。道播無垠。烏有如今日叶音韻事言句簧鼓。後人俾其棄本逐末。誠可歎哉。予笑而不答。良久乃歌曰。五雲影裏神僊現。手把紅羅扇遮面。急須著眼看僊人。莫看僊人手中扇。已而謂之曰。子所論者手中扇也。予所集者果在扇邪。噫知我罪我其惟此集乎。旹延祐戊午六月旦。前住紹興路天衣萬壽禪寺。錢唐沙門普會自序。

重刻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序

佛祖葛藤。水浸不爛。火燒不壞。枝聯蔓衍。流布無窮。禪宗頌古聯珠通集者。魯菴會公集成。鋟梓行世久矣。近以他故其板散落人間。洪武己巳夏。余慮其亡失。託道友收贖。庋藏於大慈山之幻居。實六月二十八日也。明日舊置板處。火作風烈。燎及千數百家。吁斯亦異矣。然佛祖葛藤。其果靈驗如此耶。抑神物護持而致然耶。敬捐衣資命工補完。用廣流通永延慧命。因書其得板所由之異。庸識歲月云。

洪武壬申春二月中天竺住山沙門 淨戒 識

禪宗頌古聯珠舊序

寧武軍承宣使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武功郡開國矦張掄 撰

西方聖人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後以正法眼藏付囑迦葉。傳至二十七世。而達磨入于中夏。設大法藥。開甘露門。直接上根。不立文字。逮今六百餘年。獲菩提者不可勝數。雖其心以無傳而傳。其法以無說而說。然機緣偈頌前後寖多。玉句金章公案具在。池州報恩寶鑑大師法應。甞因禪悅餘暇。[褒-保+臼]集採摭。由佛世尊以至古今宗師。凡得機緣三百廿五則。頌古一百廿二人。目之禪宗頌古聯珠集。可謂毗盧藏內全收眾珍。旃檀林中莫非香木。開悟知見利益後來。鋟木流通豈曰小補。以予夙慕宗乘樂推法施。請為序引。不獲固辭。淳熈歲在屠維大淵獻。冬十一月序。

禪宗頌古聯珠舊集本序

宋池州報恩光孝禪寺傳法寶鑑大師法應述

灋應自昔南遊訪道。禪燕之暇集諸頌古。咨參知識。隨所聞持同學討論。去取校定三十餘年。採摭機緣三百二十五則。頌二千一百首。宗師一百二十二人。編排成帙。命名禪宗頌古聯珠集。願與天下學般若菩薩共之。雖佛祖不傳之妙不可得而名言。初無字書安有密語。臨機直指更不覆藏。徹見當人本來面目故。諸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譬喻言詞說法開示。欲令眾生悟佛知見。豈徒然哉。池陽信士裒金刻板。以廣見聞。為大法光明之施。淳熙二年乙未臘八日。編次謹書。

同类推荐
  • 郡斋闲坐

    郡斋闲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台经

    灵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第一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拟两晋南北史乐府

    拟两晋南北史乐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懈怠耕者经

    佛说懈怠耕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一方隅

    一方隅

    万物运行的气运生机,与天道一体,轮回更替。天道简单而和谐,其中好坏是非,不可感,虽有万物,依然了无生趣。女娲大神创造出类似于神,而又不站在天道立场的生灵,这世间的缤纷多彩便不再只是道,同时有了名。
  • 试图与生活和解

    试图与生活和解

    《试图与生活和解》这部小说时间跨度比较大,从主人公安亦静的知青生活到现在的生活,其间,美丽的安亦静两次被强暴,一次是被权利,一次是被欲望。如果把它看作是苦难小说,那么在这两次强暴的期间,安亦静和韦冰甜蜜恋爱和结婚,女儿小矾的早夭造成安亦静精神恍惚,安亦静那惊天动地的母爱,韦冰和有权势父亲的事业,韦冰的精神外遇,安亦静被强暴后生子,安亦静和韦冰离婚,强暴者马甲和戴刚的丑陋,儿子安心的畸形身心对安亦静的打击。。。。。。小说情节充满奥妙交错,人物命运激荡着不可解释性的神秘。
  • 养只王爷不如狗:煞王妖妃

    养只王爷不如狗:煞王妖妃

    身为皇女,却是连奴仆都能踩上两脚。再温顺的兔子急了还会张开利齿,更何况人。于是,受尽欺辱的皇女凤五,有一天身体内生出了第二个灵魂……凤五,软弱隐忍凤无便腹黑狠辣。凤五,不争不抢凤无便掠夺成性。也就在那一天凤无遇上了以克死了全家闻名天下的煞王,季孙绝。两人相遇的第一句便是,“呵呵,好巧,你也出来杀人啊。”#听说蛇精病和扫把星更配哦##没点精神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主角系列#
  • 甘水仙源录

    甘水仙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扮男装:用尽幸运遇见你

    女扮男装:用尽幸运遇见你

    母亲病重在床,狠心父亲却只想利用乔默助事业一臂之力。继母冷言冷语,姐姐处处刁难,乔默喝酒买醉,却从陌生地方醒来!奈何女扮男装,她连为自己伸张正义的资格都没有。本想默默吞下苦果,谁料竟怀孕了?几年后带宝归来,从此被宠不停。
  • 中华战争故事

    中华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始终交织着和平与战争。本书以故事的形式选择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战役,除了讲述它们在当时曾经产生过的作用外,更重视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向读者介绍我们的先人在这些战役中发挥出来的智慧、胆识和才干,认识他们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思想,认识他们在战争中体现和发扬的民族正气和爱国情操。
  • 强势喜欢你

    强势喜欢你

    盛夜忽然附在廖晨曦耳边偷偷说了一句“我恨你。”廖晨曦点点头“我也恨你!”“那你亲我一口,我想看看你有多恨我!”盛夜勾起嘴角“你恨我,才代表你更爱我!”“额……盛夜你……能不能要点脸……”盛夜勾起廖晨曦的下巴“在你面前,我就是不要脸的爱你!爱你十年……万年……万万年……”廖晨曦,仰天长叹,“老天爷求派下一道雷电,收了这妖孽吧!”
  • 修仙代练公司

    修仙代练公司

    灵气初显,世界变了,罗峰打算开一家公司,帮助人们修真,一步步筑基开光,结丹成婴。记者:“罗总,贵公司年底是不是会推出筑基代练礼包?”罗峰:“没错,百分百筑基,价格八折,附送一门随机符术。”1级修真学院的天才?当天才的对手成为了修仙代练公司的顾客,天才也会被吊打。同阶无敌的特殊体质?当对手高他一个甚至两个大境界,特殊体质也会陨落。当所有人都在为了修炼而努力的时候,罗峰的目标是天道,取而代之!
  • 快穿之我的任务它老歪啊

    快穿之我的任务它老歪啊

    意外受伤成为植物人的苏夏之被拉入到了一个系统任务中,并且被告之,只要完成一个个任务,完成原主的心愿她就能从植物人的身体里醒过来。苏夏之强烈表示:她可以!她能行!扶她起来,她还能活!不就是任务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做做做。于是苏夏之小心翼翼的过起了猜测原主死前心愿的忐忑日子,可是慢慢她却发现,无论出现在哪个世界,都会有一个堪称完美的男人默默守护?完成任务什么的简直不要太轻松。她表示:大佬?你是谁?走走走,别打扰我做任务。某只大佬:……苏夏之,无论哪一个世界,你总有一天会落在我手里。跑?跑去哪?
  • 永远的驿站

    永远的驿站

    书中共收录这方面的文章15篇,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两大类。其一为人文景观、遗迹,如《崇武古城》、《封闭与开放的土楼》、《走进四堡》等,作者凭藉这些历史遗存表达了加强国力、走向开放及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热切愿望。其二为历史人物,如《民族英雄郑成功》、《世纪侨魂》、《睁眼向洋看世界》等,通过郑成功、陈嘉庚、林则徐等人物的风云际会,尽情讴歌了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道义精神及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