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7200000007

第7章

此是俱舍五类义门。此中说四。若兼实事则为五种。彼论通约十八界辩。既兼无为故具五类。此既唯色故无坚实。言异熟者。性是无记。从善恶因之所生故。言长养者。谓因饮食长小令大。养瘦令肥。名所长养。言等流者。等为齐等。流谓流类。是前念之流类故。言刹那者。谓苦法忍无漏圣智唯一刹那得究竟故。言实事者。实谓坚实。事谓体事。不为四相所迁动故。此中五根通前二类。异熟因生所长养故。色香味触更兼等流。是内四尘前流类故。声无异熟。通次二类。以随色起有间断故。其法处色唯有二种。初无漏心俱时起者刹那所摄。后无漏心俱时起者等流所摄。此十一色既非无为。即无坚实。若就俗谛体皆异故。或通五类

为令取境明了端严等者。俱舍颂云。然为令端严。眼等各生二。释有二家。一云。为庄严身令端严故生二处。故有难云。若本来尔谁言丑陋。诸猫鸱等设有二处有何端严。是故应说。为令取境明了端严。现见世间闭一眼时。所见色等不分明故。彼复颂云。或二眼俱时。见色分明故

由其作用远速明异等者。五识之中眼耳用远。能取远境故向前说。就二识中眼识用远故在耳先。如远见人撞击钟鼓后闻声故。鼻舌二根用俱非远。先说鼻者。谓由两义。一速二明。所言速者。如对香美诸饮食时。鼻先嗅香舌后尝味。所言明者。味中有香。香细于味。鼻根能取味中细者。故是明利。香中有味。味粗于香。舌根能取香中粗者。故说不明。身最迟闇故最在后

如香荾花者。即今时人所食用者胡荾菜是。然此荾字数体不同。或作荽字。或作[卄/绥]字。然其随方所呼又别。若河西人呼为胡荾。若山东人呼为[卄/绥]荾。若江淮人呼为香荾。其花微细行布台上。眼根极微故如是也

俱舍说八但约执受及无受等者。一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如人好语等。由可诠表云有情名。二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如人恶骂等。三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如手拍节等。非可诠表名非有情。四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如人拳搭等。五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如化人好语等。以化人身无执受故。大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如化人恶骂等。七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如筝笛等。八以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如错锯等。此八种声于前大乘十一声中前六建立

此触别名又二十二等者。此诸触相依八种因之所建立。涩之一种依摩建立。滑之一种依相建立。轻重二种依秤建立。缓急二种依执建立。冷暖二种依触建立。粘养强弱依杂建立。地水杂故粘。风火杂故痒。地风杂故强。水火杂故弱。依界平等建立勇息。四大界平无畏故勇。平等安和无动故息。界不平等建立余触。风火增故饥。地火增故渴。地水增故饱。风火增故闷。病老死等皆由大增以有随增。以有随增名不平等。由此等相于身觉故故皆名触

虽依思愿善恶种立者。此对小乘故说虽言。谓有部宗别有色法。从表色生体是实有。能防戒色名无表色。若不尔者。受戒已后心起恶时。戒体应失。故知非心而是色也。若经部宗说是种子。以求戒时表色及心和合共熏。在于身中有防非用。非色非心而为无表。今大乘宗唯依善恶胜上思愿熏成种子。在识藏中。此种势力令身语意不造诸恶。依此种子假立无表。以防色故但名色也

依遍处定作青等观等者。言遍处者即十遍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为十。谓以定慧观此十种。其量广大周普无边。悉皆遍满名十遍处。应知前四是所依色。其次四种是能依色。为离色相遍观空相。为离空相遍观识相。若十遍处观行成就。即八解脱而得究竟

或变第八五尘相分等者。谓彼大地及大海等。皆是第八识之相分。由菩萨等定自在力。变成金银苏酪等相。然于此中有其二说。有说假实。以菩萨等定慧之心是第六识分别变无实作用。但令众生暂时见故。而大地等实不变也。若不尔者应常定住。如何暂有而即无耶。有说实变。以菩萨等定慧力。强击发本识共相种子。令其改转种种色相。纵实地等亦随智变。虽所变相是实非虚。众生业强却归本相。若不尔者应无实体。如何能令有情受用。又应是善不名无记。执唯心定假实相故。虽其改转皆由定心。由从种子故是实有。性唯无记。是本识缘。是故得名通果无记

后一通实亦第八识所缘境者。谓定果色有实有假。若是凡夫二乘所变但从定起故是假有。若佛菩萨定慧所变有实作用故皆实有。若是实者本识则缘故通假实识亦缘等

随应有彼生门等者。处有二义。一生长义。眼根色境乃是眼识生长处故。二是门义。门者通也。眼根色境通是眼识所行处故。界有三义。一者因义。俱舍论云。是能生本种族义故。因彼种类而出生故。如一山中有多金银铜铁等种名为多界。如是一身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二者性义。俱舍论云。有说界声表种类义。谓十八法种类自性差别不同名十八界。如张王等性不同故。三者持义。杂集论云。六根六境能持六识。以是六识所依缘故。六识能持受用六境自体相故

亦有更加随眠相者。即是小乘大众部计。彼说现惑名之为缠。随眠即名不相应矣

一分无记增盛种子者。四无记中唯除异熟其余三种是其增盛。能熏成种而起现行。故是一分增盛种也

依有顶地游观无漏等者。游观无漏即二乘人后无漏智苦法忍等。皆是正智而能证理断诸烦恼。其后得智即无此能。又不同于诸菩萨等观众生心而为说法。但可将为游履观察一切观门。与无漏定而为加行。而此无漏属有顶地。依有顶地心后得故。今此灭定既是无漏。以此无漏为加行入

恒不恒行心等灭者。末那识性即是恒行。若第六识是不恒行。其无想定是有漏故。令不恒行心心法灭。此灭尽定是无漏故。非但不恒心心法灭。恒行一令染污亦除。言恒不恒心等皆灭。非谓末那净分亦灭

如婆沙等句有五种等者。一处中句。不长不短八字成者。二者初句。六字七字所成之者。三者后句。九字已上乃至二十六字成者。四者短句。减六字成者。五者长句。过二十字成者

若依小乘皆有别性性唯无记等者。说依声上音韵屈曲别生名等诠召于法。故离声外别有自性。其性唯是无覆无记。但依声起非是心力亲发生故。声是心力亲发生故通三性也。既唯无记故唯有漏。若是无漏则善性故

所言老者即异义等者。问。如诸论中所说四相生住异灭。此与诸论名字次第皆不同者。答。三藏所求各有差别。谓素怛揽以次第求。应求言说意义次第。若毗奈耶以因缘求。求何因缘制此学处。阿毗达磨以性相求。但求诸法真实性相。由此诸论所说文义。但显性相不约次第。作者意异故不相违

此后十种小乘不立随是六因四缘摄者。四缘之义如上所明。言六因者。俱舍颂云。能作及俱有。同类与相应。遍行并异熟。许因唯六种。广释名义如俱舍论。恐文繁广略而不明

圣者成就十无学法者。即八圣道更加解脱正智为十。此依无学五蕴而立。故总说为十无学法。无学正语业命是无学戒蕴。无学正念正定是无学定蕴。无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无学慧蕴。无学正念解脱是无学解脱蕴。无学正智是无学解脱知见蕴

断伏随收故合为四者。即合想受不动二种。随入择灭及非择灭。即唯有四故五蕴等说四无为

性择别故虽四义殊等者。性为真如。本性有故。择为择灭。灭障得故。二义别故开之为二。故五蕴论说有四种。性之与择皆涅盘性。故涅盘经说三种

永害当生得不因择者。谓若烦恼不起无漏圣道断灭。从未来世合至现在。由阙缘故于未来世毕竟不生不至现在。即此烦恼不生之处所显无为永害当生烦恼。所得不因无漏慧择所得。如得忍已不堕恶趣。说于恶趣得非择灭。虽得忍时未得无漏。由其不起发业烦恼。阙恶趣缘永离恶趣。是故名为永害当生

谓离遍静欲未离上欲等者。遍静即是第三静虑第三天也。欲者即是三界九地烦恼总名。意说已离第三禅欲。虽有第四静虑烦恼。三禅已下烦恼已无。苦乐之行一切不行。所得无为名为不动

意生儒童等者。于五趣蕴我我所见现前行故名之为我。谓诸贤圣如实了知唯有此法更无余故名为有情。即此是意种类性故名曰意生。即依此意或高或下故名儒童。又摩纳婆总名儒童。即美貌之童乃少年。别名高下。以高慢故。或名卑下。能作一切士夫用故名曰士夫。以能增长后有业故名为养育。数往诸趣无厌足故名补特伽罗。谓受和合现存活故名为命者。谓具生等所有法故名为生者。说我能造一切法故名为作者。说我领受一切境故名为受者。知者见者准此应知 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等者。谓第八识非是实我。以从无始似一似常故。第七识缘彼第八识之见分。于自心上变为我相当情而现。而此见分执为实我。故此我见在第七识

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等者。谓第六识强分别故。或总执五蕴以之为我。我别执诸蕴为我我所。以第六识三性易脱。于善心时无我执故。故所执我不恒相续有间断也

一缘邪教所说蕴相等者。即诸小乘所执学教名为邪教。不顺大乘唯识真如空无相故。彼教所说诸蕴皆实缘此邪教。犊子部等起自心相执有人我。若有部等起自心相执有法我

二缘邪教所说有我自性等相等者。即诸外道邪教所说说有我者即是人我。自性即是数论冥谛。等即等取胜论六句。此等皆是所说法我。以此邪教所说为缘起自心相执为实我

自心外法或有或无等者。所缘本质名为外法。心上影像名为内法。即蕴计我蕴体是有。有本质故说为或有。离蕴计我我体都无。无本质故说为或无。其心内法影像相分所有我相。心起必有。故心内法一切皆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中国人的95种性格及其命运

    中国人的95种性格及其命运

    本书从性格理论出发,从众多的性格类型中,列举了如中庸、狭隘、懦弱、懒惰、残暴、认真、自满、自负、大度、勤奋、诚信、正直、豪放、多疑、孤僻、乐观、自卑、进取、顽强、创新、敏感、逃避、自恋、自闭等性格特征来进行分析、阐述,使人们认识到:不仅要利用正面的性格,也要警惕负面的性格。
  •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抗日英雄名将的传奇故事。
  •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以实用为原则,缩减理论阐述,力求简明扼要,对指导临床有实际意义。全书共10章,选择中医药有一定优势特色的病证88个。在病证下立法处方,以病统方,方证相对。每一种疾病均按照诊断要点、辨治原则、处方、警示四项编写。诊断要点一般按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段式编写,以求精简易掌握。在处方中大多数是辨证用药,也有少数是辨病用药,力求临证用之有效。儿科处方用药剂量应根据小儿年龄、体重、疾病轻重缓急、药物多少及配伍而定,《中医儿科处方手册》除新生儿疾病外,一般中药汤剂处方用量,适用于4~7岁儿童;中成药剂量仅供参考,临床选用时以其药物说明书为准。
  • 神魔之上

    神魔之上

    这是一个人渣带领一群小弟纵横星河的故事。忽悠,坑蒙拐骗,无往不利。因为长得帅,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以有722万字完结热血老书《狂武战帝》)以及狂武续集《不朽龙帝》保证完本,放心阅读。
  • 如果我有钱了

    如果我有钱了

    简介可以吃吗?以后在完善吧,现在没不知道咋写
  • 杠上断袖妖殿下

    杠上断袖妖殿下

    别人穿越都是美男多多,艳遇不断。她穿越后却注定得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一见钟情的对象竟然是个断袖?!天若情欲哭无泪了。为了抱得美男归,她只好含泪走上将弯男掰直的漫漫不归路,女扮男装接近好来个日久生情。可是,为什么所有人都告诉她,这妖孽看似无害却是真真一肚子坏水儿呢?最后终于不负众望的将他导上“正途”,他要成亲了,可是新郎和新娘都不是她......【内容介绍】片段一:“那张是卖身契?”她呆呆的问。“是啊!”他回答得好不欢快。自己很欢快的把自己给卖了?她僵住。半晌,突然想起什么,于是问:“那我卖身的钱......呃,银子呢?”“银子?”他似乎甚是疑惑,扬了扬眉毛说道:“我这卖身契上写明了,你是自愿跟着我的,没有卖身的银钱!”她欲哭无泪。却听他又笑道:“小东西,别忘了赚钱养你自己和公子我啊!”“......”她可不可以现在反悔啊?片段二:“你不是喜欢莲倾哥哥么?”她疑惑。“那当然!”他含笑点头,眸中含情脉脉。“那为什么不救他?”会有人看见自己喜欢的人掉在坑里却不救的吗?她糊涂了。他轻笑:“他功夫好,我相信他会自己爬上来的!”“万一他自己爬不上来呢?”她眨巴着眼睛问。“他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最棒的!”他也学着她眨啊眨,波光潋滟的眸子妩媚万千:“你也要相信他!”好吧,他果然是爱莲倾哥哥的,她黯然。而方才,莲倾哥哥明明已经爬到坑口了,却被他一脚又踩了下去的事情,应该只是她的错觉。片段三:“若情,可有伤到哪里?”他一身是伤,却顾不得那袭白衣已经血迹点点,而是焦急的握住她的双肩,一叠连声的询问。她看着那张沾满了泥污的绝世容颜,喉头哽住说不出话来。“都是哥哥没有保护好你!”他满怀愧疚的自责,凤眼中流露出无尽的温柔和心疼。“呜呜呜......”她忍不住扑到他怀里,哭得稀里哗啦。“若情!”他将她娇小的身子拥在怀里,声音哽咽的说道:“就算拼了我的性命,也绝不让别人伤你分毫!”可你却是我情敌!她哭得更加厉害了。推荐好友现代文:《冷傲老公,我不嫁你》潇湘蝶儿《爹地,妈咪还未婚》朱子语《女人,宠你上瘾》能让你流泪的终不是我《娇妻,缠你上瘾》忆梦萧《执爱,豪门嫡妻》子奚推荐好友古代文:《独宠傲娇小贼妃》灵落尘
  • 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

    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

    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法律解码:101个焦点民事行为的法律关键点解读
  • 慕家养女初成人

    慕家养女初成人

    世界上最美亦是最毒的情话,是你那句,我养你!可我却信了,那年,与你初遇,就不可救药的爱上你……却不敢说出口!苏家悦,在我慕天和的世界里,并没有计划把你留太久!我即可把你宠上天,亦能把你踩下地!没关系,这本是我欠你的!
  • 我是谁

    我是谁

    令李清海始料不及的是: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自己竟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尴尬和无奈之中。而所有的尴尬和无奈都在于:他除了能口头申明自己是李清海以外,便再也拿不出丝毫有力的佐证来了……李清海下了车以后,站在一面玻璃镜前照了一下,看到自己面目全非的样子,觉得还是给老婆王玟打个电话,让老婆对他令人恐怖的尊容有个思想准备比较好,免得突然相见之下被吓坏了。他先把电话打到家里,没人接。便又打到了老婆的单位。接电话的是个女士,李清海清了清嗓子,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道:你好,请叫王玫听电话。
  • 无敌小盗贼

    无敌小盗贼

    一朝为盗,终身为匪。少年屋言,归凡入世,是如何撼天动地,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