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8300000214

第214章

辩定品第八之二

我宗定说。初二静虑乐根为支。违何正理。汝执身受方有乐根。非诸定中可起身识。岂不与此正理相违。此亦无违。以我宗许正在定位。由胜定力起顺乐受。妙轻安风遍触于身发身识故。如是救义未离前失。但起身识非在定故。谓我宗亦许正在定位。有离生喜乐所引极微遍在身中。如团中腻力能对治诸烦恼品。身之粗重摄益于身。亦说名为无恼害乐。然不许此在定位中。能触动身发生身识。此等持果如是生时。有力能令等持坚住。故此妙触起不唐捐。若此位中容起身识。外散乱故应坏等持。若谓此风从胜定起。引内身乐顺起等持。故身识生无坏定失。亦不应理。虽顺等持而身识生便非定故。正在定位有与定相违。不定识生如何不坏定。纵顺定故非永退失。然散心生宁非出定。非起顺定加行散心。已得名为正住定位。是故身识现在前时。理应名为已从定出。既尔宁说是静虑支。又此乐生应名定刺。由此乐受身识俱生。间杂定心令不续故。又以欲界身根为依。理不应生色界触识。故不可说身在欲界。身识俱受领色界中静虑所生妙轻安触。若谓此触依内起故。容依欲身发生彼识。此但有语无理教故。谓何理教证依欲身取色轻安非所余触。故彼所执违越理教。唯对法宗所说无失。上座于此作如是言。如何得知轻安名乐。无少圣教于轻安体立以乐名。又见于此余说名乐。于义无益故。若轻安体应说轻安名。非说轻安有无乐过。经说轻安是乐因故。如契经说。心喜故身轻安。轻安故身受乐。是故知乐非即轻安。破此同前经主所引。然彼所说。若是轻安体应说轻安名。此说非理。为避静虑支不易说过故。勿说初静虑离生喜轻安。又此义中轻安名乐。于义有益。下苦所恼。为令欣求上地生故。谓一切地皆有轻安。如何令知上地皆乐。发勤精进离下地染。故于轻安体假立以乐名。于此义中深成有益。虽轻安乐遍一切地。而今于此静虑支中。唯乐果因方说名乐。第二静虑虽无乐根。而说彼轻安为乐果因者。以乐根喜根俱说名乐故。言轻安故身受乐者。弥证轻安得名为乐。以轻安起能治身中惛沈品粗重性。令身轻妙安隐受乐。除此乐外必定无余。是尸罗等次第所得。故对法宗所说无过。今应思择。第三定中。意地悦受既得喜相。应名为喜。何故名乐。此名为乐亦有所因。以诸喜根不寂静故。谓喜动涌扰乱定心。如水波涛涌泛漂激。初二静虑意地悦受。有如是相故得喜名。第三定中此心悦受。其相沉静转得乐名。故此定中舍用增上。弃舍喜故立行舍支。第四定中复弃舍乐。故彼行舍得名清净。何缘念慧诸地皆有。而念唯在上二静虑。慧在第三定方得立为支。随其所应偏随顺故。谓喜与乐于三有中。是诸有情极所耽味。第三静虑所味中极。有生死中最胜乐故。理应立慧观察厌舍。若无慧者自地善根尚不能成。况进求胜。为治如是自地过失。第三静虑立慧为支。余地不然故不立慧。第二静虑有最胜喜。轻躁娆乱如逻刹私。第三定中有最胜乐。如天妙欲极为难舍。第三四定由行舍支。随其所应。虽已弃舍而恐退起立念遮防。余地不然故不立念。然第三念势用坚强。非唯助舍亦能助慧。通能防备自他地失。第四不尔。无自失故。由此第四不立慧支。或初二定寻喜飘动。虽有念慧防照用微。第四定中二舍所蔽。顺无明故慧用不增。故慧唯三。念通上二。或第三定乐过甚微。不立慧支。无能照察。若不照察则无厌求自地过患上地功德。然下寻喜上色过粗。虽照厌求未为奇特。故余三地。慧不立支。以第三定中乐过难。觉故佛说圣者应说。应知由此定中慧用。最胜能知细过故立。为支虽第四边慧亦能了。而但总相未为奇特。谓彼与乐系地不同。是离染道总观下过。非如自慧同一系缚。能别观失方谓希奇。故自立支。上慧不尔。又诸已得第三静虑。于第四边非皆自在。故于将离乐受染时。彼慧无容立为支体。故唯三定立慧为支。然正了时及初已离。皆应防守须立念支。何故轻安立为支体。以初二定轻安用增。触前所无殊胜位故。由此势用精勤不舍。能令相续有所堪能。能助等持令牵胜德有殊胜用故立为支。内等净名为目何法。目寻伺息于定心坚。有说先时寻伺鼓动令心于境不甚坚牢。今于所缘方能一趣。故说内等净目于定心坚。彼显此名目殊胜定。则内等净应无别物。第二静虑应唯三支。彼释但应朋友信受。无正教理堪为证故。非无圣教说有四支。言有三支依何圣教。故内等净体即信根。谓若证得第二静虑。则于定地。亦可离中有深信生。名内等净。故虽诸地皆有信根而可立支。唯第二定以今创信诸定地法。与散地法俱可离故。又初静虑寻伺识身。如热淤泥信不明净。后二静虑行舍用增。映夺信根故无内净。谓由警觉信力方增。舍此相违故能映夺。信是净相故立净名。如清水珠令心净故。内心平等为缘故生。由此信根名内等净。或第二定所有功德。平等为缘引生此净。由此建立内等净名。非唯寻伺静息为体。此等皆是心所摄故。如受想思别有实体。有余部说。喜非喜受。喜是行蕴心所法摄。三定中乐皆是喜受。故喜喜受其体各异。非三定乐可名喜受。二阿笈摩分明证故。如辩颠倒契经中说。渐无余灭忧等五根。第三定中无余灭喜。于第四定无余灭乐。又余经说。第四静虑。断乐断苦先喜忧没。故第三定必无喜根。由此喜受是喜非乐。如先所说八等至中。前七各三第八有二。诸染污定如何知有。此由契经及论说故。谓契经说。净无漏定已。犹言世尊未说一切定。故知有余染定未说。本论亦说。于诸静虑。自地一切随眠随增。由此等文知有染定。故说静虑总有二种。由定及生有差别故。定复有二。谓染不染。不染复二种。谓净及无漏。无漏复二。谓学无学。如是差别理有众多。染静虑中为有支不。有。非一切。何定无何。颂曰。

染如次从初  无喜乐内净

正念慧舍念  余说无安舍

论曰。且有一类随相说言。初染中无离生喜乐。非离烦恼而得生故。虽染污定亦喜相应。非因离生故非支摄。此不唯说离欲生喜。亦说因离自地染生。以契经中先作是说。离诸欲恶不善法已。复作是言。离生喜乐。此中重说离生言者。为显亦有喜离自地惑生。为显喜支唯是善性。故薄伽梵与乐合说。轻安相应必是善故。由此染定必无喜支。故初染支唯有三种。第二染中无内等净。彼为烦恼所扰浊故。虽诸世间说有染信。而不信摄故不立支。乐是轻安唯善性摄。例同初定故不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种。第二染定许有喜支。初染中无以何为证。以初定喜说从离生。第二中无离生言。故第三染中无正念慧。彼为染乐所迷乱故。染污定中虽有念慧。而得失念不正慧名。故此二支染中非有。行舍唯是大善法摄。例同第四故此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种。第四染中无舍念净。彼为烦恼所染污故。由此第四染唯二支。有余师说。初二染定但无轻安。后二染中但无行舍。大善摄故。彼说染中喜信念慧。皆是支摄。皆通染故。契经中说。三定有动第四不动。依何义说。颂曰。

第四名不动  离八灾患故

八者谓寻伺  四受入出息

论曰。下三静虑名有动者有灾患故。第四静虑名不动者无灾患故。灾患有八。其八者何。寻伺四受入息出息。此八灾患第四都无故。佛世尊说为不动。然经唯说第四静虑。不为寻伺喜乐动者。经密意说论依法相。以薄伽梵有处说言。断乐断苦先喜忧没。具足安住第四静虑。又说彼定身行俱灭。入息出息名为身行。故知此定非唯独免。寻伺喜乐四动灾患。有余师说。第四静虑如密室灯。照而无动故名不动。喻经说故寻伺何过。而求静息此能令心于定境界。虽恒系念而不寂静。如树枝条依茎而住。与风合故动摇不息。诸瑜伽师虽不愿乐。于境行相心速易脱。而寻伺力令彼驰流。故于定中寻伺有过。喜乐于定亦能鼓动。唯此四种与定相应。而能动心故经偏说。然实二息忧苦二受。亦能鼓动故论说八。寻伺二法既有此过。不应说在静虑支中。经但应言寻伺寂静。何容亦说有寻有伺为显寻伺。虽定相应而于定中。能为灾患不说不了。故定应说或此于定。初作资粮作欲恶寻远分治故。后于胜定方为灾患。故说寻伺功不唐捐。舍有行仪方便法尔。设是所舍初必应依。如欲渡河先依船筏。后至彼岸理应总舍。故契经言依色出欲。依无色出色依道出无色。若得涅槃亦出圣道。此二容有与一心俱。如胜劣风与一枝合。若此二业谓能鼓动。如何说此与定相应。粗浅定心寻伺所策。方能出离欲界粗染。故此得与初定相应。由此相应未为清净。如灯与日俱见色缘。灯细暗俱照不明了。日光离暗照用分明。如是应知初静虑定。虽作自事而寻伺俱。未照而无动如第四静虑。若寻在定能动乱心无漏定俱亦为灾患。何缘建立为一道支。已说彼能策正见故。行者于定未串习时。不能了知此为灾患。故于此地不欲厌舍。若已串习便能觉知。初静虑中有此灾患。如水澄净便有池中。潜下虫鱼能为浊乱。行者既见初静虑中。寻伺二法能为动乱。便于一地总生厌舍。谓此粗浅理应舍故。于初静虑寻伺既然。于上地中喜等亦尔。如定静虑诸受差别生亦尔不。不尔云何。颂曰。

生静虑从初  有喜乐舍受

及喜舍乐舍  唯舍受如次

论曰。生静虑中初有三受。一者喜受意识相应。二者乐受三识相应。三者舍受四识相应。第二有二。谓喜与舍意识相应。无有乐受无余识故。心悦粗故。第三有二。谓乐与舍意识相应。第四有一。谓唯舍受意识相应。是谓定生受有差别。上三静虑无三识身及无寻伺。如何生彼能见闻触及起表业。非生彼地无眼识等。但非彼系所以者何。颂曰。

生上三静虑  起三识表心

皆初静虑摄  唯无覆无记

论曰。生上三地起三识身。及发表心皆初定系。生上起下如起化心。故能见闻触及发表。此四唯是无覆无记。不起下染已离染故。不起下善以下劣故。如是别释静虑事已。净等等至初得云何。颂曰。

全不成而得  净由离染生

无漏由离染  染由生及退

同类推荐
  • 袖中锦

    袖中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日知录之馀

    日知录之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木鸟兽集类

    花木鸟兽集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KETCH BOOK

    THE SKETCH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遇见你是加了糖的思念

    遇见你是加了糖的思念

    有生之年再也不想见,所以,17岁那一年,童彩衣与莫北城说了不见。可曾有过这样一种感受,因为一件事而疯狂的爱上了某个人,因为得不到更是将其藏在心里,任谁都代替不了,到后来,傻傻的以为,其实没有那么喜欢的。命运仍旧是让童彩衣与莫北城又一次相见了,后来的故事也由着一个不好的开端而展开,时而甜蜜,时而残忍,或许更多的是一种成全。
  • 别让强迫症害了你

    别让强迫症害了你

    本书就是写给正在处于炼狱与绝境中的强迫症患者的,目的就是帮助强迫症患者摆脱这种非人的生活,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功能。在书中,我们清楚地阐释了几种常见的强迫症症状,如清洗、检查、整理、观念附体、顾虑过重、暴力性念头的困扰等,为那些不清楚自己是否患有强迫症的朋友做出了比较清晰的解释。而且,每一小节都有强迫症病友的真实案例,和相关的数据分析,能使读者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了解强迫症。我们希望强迫症患者不要因为失去自由意识,或过于痛苦,而放弃对抗强迫症。
  • 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是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非常值得新闻专业的从业者和学生学习借鉴。对宏大事件报道的掌控能力,对涉及众多被访者、拥有海量细节素材的再现、穿插、配制和平衡能力。译者董乐山先生在“译序”中说:两位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
  • 拯救记忆

    拯救记忆

    怎样才能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著名教育专家林格继《自主学习——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出版获得强烈反响后,推出这本姊妹书。本书由程鸿勋等20位专家联袂推荐,解析记忆的历史与本质,抓住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旨在让孩子告别死记硬背。
  • 匪徒包围的阁楼

    匪徒包围的阁楼

    战争年代,什么出奇的事都会发生。这不,在大追击战中,专管供应粮秣、弹药的后勤兵,跑到了野战部队的前面,踩上了敌人的脚后跟。兵团后勤部司、玫首长和参谋、干事,进了县城便下丁美制吉普车;接着,卫生站、警卫排。通讯班和刚刚宣传班扩建为文工队的吉斯大汽车,便追了上来。警卫排到伪县政府搜索了一番后,全体干部,战士便进了连个人影也没有的县政府大院。真是兵败如山倒。蒋介石的中央军,从南昌、九江,赣州拼命选向广州。
  • 清宫谍妃

    清宫谍妃

    她为四阿哥入掖廷四年,成为他安插在康熙身边的眼睛,日复一日地模仿康熙笔迹。胤禛曾说过:“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待他登极之时,她便是他的皇后。今生今世,琴瑟共鸣,永不相负。然而,她终究没有等来,他兑现诺言的那一刻……
  • 背后有人

    背后有人

    精神病院里死过人的空病房,突然开始有人影出现。我得知这里曾经住过一个患抑郁症的女病人,后因病发而自缢在病房里,传闻她的主治医生吴啸舟大夫对她产生过感情。难道是她阴魂不散?
  • 世袭驻颜师

    世袭驻颜师

    妲己、西施、陈圆圆等一众史上美女,她们的绝世容颜竟然是由世袭驻颜师一手“打造”而成。这些世袭驻颜师不需要打针吃药开刀做手术,只要一双手轻轻地抚摸,就可以让一个人容貌永保青春。现在,这个拥有神奇驻颜术的高富帅苍洛降临都市,偶遇娱乐圈灰姑娘,和她坠入奇妙的恋爱之旅,这违背了世袭驻颜师守则,他会怎么选择?而围绕着他那双神奇的双手,爱情,权谋,利益,争夺,伤害,谅解,一一登场....最终结局如何,连我也不得而知,在码字的路上,请你们和我一起等待揭开谜底的时刻!
  • 天使的辛酸

    天使的辛酸

    大学毕业后在参加东盛集团面试当天差点因东盛集团总裁司机开车鲁莽而出车祸,最终安全过了马路与郑向东擦肩而过。她通过了重重面试最终成为了郑向东的秘书,却与面试官高阳互生好感。来了大姨妈自己都没发现的林夕却被郑东阳看到了,老板的大脸通红时,林夕却跟没事人一样钻进了洗手间。再次擦身而过,女人无法原谅害死自己的父母的人,更是开始怨恨世界太小。反反复复,而后,郑阳东的爸爸知道了林夕是当年被撞死的人家的小孩子时候愧疚万分,只是当年的车祸并不是因他而起,他的车被盗了偷盗的那个人将人撞了,而他反倒是将责任扛了下来。一切释怀……
  • 小王子灰姑娘

    小王子灰姑娘

    作品通过一位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明亮的眼睛,向我们展示出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各样荒唐可笑的众生相,纯净的文字中透露着淡淡的忧伤和令人深思的哲理。这篇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自1943年发表以来,已经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畅销于全世界。《灰姑娘》选自《贝洛童话》,除此之外,《小王子灰姑娘》还收录了其中《林中睡美人》、《小红帽》等著名童话。题材多源于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及一些东方国家的民间传说,法国作家贝洛将其加工改造成了最早的文学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