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如世尊言。识随色住。识随受住。识随想住。识随行住。是名四种。如是四种其体云何。谓唯除识。有漏四蕴。又此唯在自地非余。非识乐随余地蕴住。虽依余地蕴识亦现前。而余地蕴中识不乐住。喜爱润识。令于蕴中增长广大。契经说故。非于余地色等蕴中喜爱能润识令增长广大。故余地蕴。非识住摄。又自地中。唯有情数。唯自相续。立为识住。非非情数他相续中识随乐住如自相续。有余师说。彼亦识住。以于其中喜爱润识亦令增长及广大故。已依自宗建立识住。当说建立识住因缘。此中云何识非识住。又此识住其义云何。谓识于中由喜爱力。摄为所住。及为所著。是识住义。识随色住。住色著色。契经说故若尔识蕴应成识住。世尊亦说。于识食中。有喜有染。有喜染故。识住其中。识所乘御。此中经主。作如是释。亦不遮识。识所依著。总于诸蕴生喜染故。然如色等一一蕴中。生诸喜染。令识依著。独识不然。故言非住。又佛意说。此四识住。犹如良田。总说一切有取诸识。犹如种子。不可种子立为良田。仰测世尊教意如是。又法与识可俱时生为识良田。可立识住。识蕴不尔。故非识住。如是所释。但述己情。审谛思求。无深理趣。识与识住。如种如田。理可如是。不违教故。然彼所说。若法与识。可俱时生。为识良田。立识住者。不应正理。所以者何。彼先自说。识所依著。故名识住。非于俱起受等蕴中有识所依。彼依识故。住若所依。识不依彼。如何可说彼为识住。又非所缘同一境故。俱生受等。非所取故。又不可以相应依著释识住义。勿诸色法及不相应非识住故。又相应理无差别故。则应无漏亦识住体。如何可说俱生色等为识良田立为识住。又言。佛意说四识住。犹如良田。总说一切有取诸识。犹如种子。不可种子立为田者。理亦不然。异识相望。有所依著。岂非田义。又于识中。应无有取。然契经说。有取诸识。故知亦有识住识中。又彼所言。亦不遮识。识所依著。总于诸蕴生喜染故。然如色等一一蕴中。生诸喜染。令识依著。独识不然。故言非者。亦不应理。彼契经说。于识食中。有喜有染。有喜染故。识住其中。识所乘御。如何乃说。但于诸蕴总生喜染。独识不然。若言食中不立田种二分差别故无过者。应说因缘。何故不立。既于识食。别生喜染。识住其中。不应总说有取诸识皆如种子。识既于识。可为良田。何理独遮识为识住。故彼所说。但述己情。无深理趣。非为善释。又彼上座作是释言。即此不应还住于此。故不可说识随识住。若言过未及他相续识中住者。其理不然。唯于识中。无有势力令识增长及广大故。谓如色等。匡助于识。令其炽盛。识即不然。唯了别中无此用故。彼如是释。非悟理言。且此不应还住此故。不可说识随识住者。于彼宗义。其理不然。非彼唯于现在诸法立为识住。如何得以一刹那识。非自住故。证识非住。其义可成。纵加远避。终应唯许过未受等名为识住。彼识刹那无受等故。如是所说。即此不应还住此因。于义何益。若谓如色于现在时可成识住。识不如是故所说因于义有益。此亦非理。受等亦应非识住故。竟不曾说识与受等差别因缘。故所说因。于义无益。又未了彼。即此不应还住此言。意显何义。若言意显自体不能于自体中守自性义。则应同彼空花论宗。许一切法不守性故。如是识住。亦不应成。若言意显自体不能为自所依或所缘义。是则所立。唐捐其功。曾无有疑。依缘自故。谓如色等。他性诸法。可有为识所依所缘。识自体中。曾无此感。而今立理。复何所成。凡所立因。为遮有滥。此中无滥。因何所遮。是故彼因深成无用。又识自类展转相望。何劣受等而非识住。岂不前说。此证因言。唯于识中。无有势力令识增长及广大故。前虽已说。而非应理。识缘受等。增长广大。非识缘识。此有何因。岂不此因亦如前辨。谓如受等。匡助于识。令其炽盛。识即不然。唯了别中。无此用故。何用说此非极成因。不能证成。非所许故。识缘唯领等增长广大。非缘唯了别。此有何因。又彼上座。自于解释识住中言。识随色住。谓我我所。攀缘色生。是色识住。乃至广说。识亦于识。谓我我所。攀缘识生。何非识住。谓我我所攀缘既同。识何独不令识增长广大。又彼所说。识于所缘唯了别故。非如受等匡助于识令炽盛者。岂不于识所了事中。彼谓后时受等方起。是则于境要先了别。然后领等随次而生。能引识流展转炽盛。故唯了别。最是胜因。能匡助识。应成识住。如生本苦生为胜因。识炽盛因识最为胜。识及识住。皆识为因。能令展转增长广大。故识不能匡助于识令炽盛者。非为善因。若恐违经言识非住。上座立理岂不违经。经说识能增长识故。应除自执更访余因。然我师宗。作如是释。为令于识除我见心。故于识中。不说识住。如说。莎底契经中言。我达世尊所说法教。驰流生死。唯识非余。识谓世尊异名说我。为欲除灭彼我见心。显识依他体。非是我我所依性。非谓能依。故识住门。唯说有四。非实识住但四非识。今谓世尊所说识住。唯色等四。不言识者。由但色等于三时中与续有识为助伴故。谓唯色等。与识俱生。过未亦能为识助伴。令续有识生死驰流。识则不尔。故非识住。且眼等根。及俱色等。与俱生识。为所依依。已灭未生。但为识境。是故色蕴。于三时中。望续有识。能为助伴。现在受等。与识俱生。为俱有因。一分与识同缘一境。有助伴用。已灭未生。但为识境。是故受等。亦于三时。望续有识。能为助伴。识虽过未。望续有识。少有助能。而俱生中。全无助力。不俱起故。色等望识。具二助能。识唯去来。故非识住。故非情数。及他身中。色等四蕴。亦非识住。由彼望识但为所缘。不具二门助伴用故。住谓所住。是续有识。引自果时。能为依义。住或所著。是续有识。引自果时。能为境义。自身色等。可有与识同一境义。设不同境。然能为依。具二助能。故立识住。非有情数。他身色等。则不如是。故非识住。如何定知识住道理如是安立。契经说故。如世尊言。有四依取所缘识住。识随色住。住色著色。是识与色。或俱时生。依于色住。或于色境缘而生著。何缘生著。前说于中喜爱润故。如是乃至。识随行住。皆应广说。曾无有说。识随识住。随谓亲附。或谓邻近。去来定说为疏远故。现在色等。附近于识。与识俱生。名识随住。定无有识与识俱生。故不应言识随识住。由此经故。唯余四蕴。与续有识。为伴义成。有四依取。世尊说故。言依取者。谓色等四。为生死依。烦恼所取。或即为依。摄取众苦。由是无漏非住理成。唯说依取。为识住故。无漏色等。灭依取故。即彼经说。苾刍当知。若于色界。已得离贪。于所随色。意生系断。此系断故。即能缘识。无复住著增长广大。广说受等三界亦然。即由此经。义准三世色等四蕴。皆识住摄。为显色等与识异故。我所禀宗。作如是说。若法与识。可俱时生。识所乘御。如人船理。此法可说识住非余。如是所言。意简识住与识类别。非为欲遮去来色等言非识住。虽许去来亦识住摄。而非情数。非识住收。彼现在时。与续有识。尚为疏远。况在去来。由彼恒时与续有识但为疏远。所缘境界。定非彼识附近助伴。故识与彼俱非识住。自身色等。虽在去来与识疏远。而于现在。与续有识。极相亲近。由种类同。亦名识住。如现在世异心无心两位自身色行二蕴。谓如现起不同分心及无心位色行二蕴。虽非现在同分识依。而不失于二识住相。住彼相故。设于尔时。起同分识。定能为住。余缘碍故。识暂不生非彼尔时无识住相。去来色等。理亦应然。具二助能。相不失故。由此色等。自相续中。三世所摄。皆名识住。七四识住。皆有漏摄。为七摄四四摄七耶。非遍相摄。可为四句。有七非四。乃至广说。第一句者。谓七中识。第二句者。谓诸恶处。第四静虑。及有顶中。除识余蕴。第三句者。七中四蕴。第四句者。谓除前相。七中有识四中无者。由此二门。建立异故。若法与识。互为因果。识乐随转。立七识住。若法与识。可俱时生。能为助伴。立四识住。故所承师。咸作是说由所化者。禀性不同。故说七四识住差别。云何所化禀性不同。谓彼或乐各别缘境。或有于境不乐别缘。或乐遍知诸法自相。或于自相不乐遍知。或耽著爱或耽著见。或有自相烦恼力强。或有共相烦恼力强。或乐境界。或乐生死。有如是等性别无量。已说识住。于前所说诸界趣中。应知其生。略有四种。何等为四。何处有何。颂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其中的凡夫俗子,想通过改变世界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有太多的困难。既然世界上许多事我们都无法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那么我们何不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呢?况且,改变自己要比改变世界容易。如果你一直在努力地改变自己,终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世界因你的改变而突然全变了样。红楼之水溶玉心
蓝淩又有开新文,大家多多支持哈!《红楼之溶掬黛》重新开文,多多支持《梦红楼之溶黛》青青仙草立河畔,天域海王守苍穹!仙草和海王相遇会有怎么样的情意演绎!前生三生石畔,绛珠仙草立在河边,收取天地之精华,修炼成女体,心中着实感激灌溉之恩的神瑛侍者!怎奈繁花入眼,神瑛侍者,渐渐忘记了这株仙草,若不是海王眼中血珠滋养,仙草必定香消玉殒,心中暗生情意,一颗芳心遗落海王身上,只盼来生来世一世情,用眼泪还了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用柔情蜜意用满身柔情还却海王神情!海王心中亦是心心念念于一棵灵动仙草,听得仙草下世,亦跟随下世,心中坚定信念,无论世间如何,必定要先遇到这仙草,用生生世世的呵护柔情保护着这株仙草不受欺负!用生生世世的情意守护仙草,只愿仙草永远快乐!陪着自己走过春夏秋冬!相知相守,生生世世永不分离!欢迎大家加我的群:77306446(红楼一梦)酷酷王爷别样妃
方晴儿———女主,穿越时空,回到不知名的朝代,原身为当朝宰相之女。苏醒三天后嫁入三王爷府,成为一名有名无实的王妃。萧然————男主,原是皇子,五岁离开人人羡慕的皇宫,只为可怜的母后。放弃皇子的身份,成为鬼影帮帮主。为了她,他知道了如何去爱,如何看到生活的美好。只是,她是自己皇弟的妃……龙湛————男主,塑阳王朝三王爷。塑阳王朝皇上之三弟,十五岁任塑阳王朝震远将军,三年平定边疆战乱,为塑阳王朝扩充疆土无数。为人冷酷,门厅冷清,因无人敢登门拜访。据说为了一名烟花女子,与皇太后关系恶僵。为了留那名烟花女子在身边,被迫答应迎娶当朝宰相之女。龙域————塑阳王朝皇上,二十岁登基,治理国家有方,深受百姓爱戴。龙冕————塑阳王朝二王爷,每日花天酒地,享受生活。她,因缘即会,前世生活了无希望。谁知,老天待她不薄,让她享受了第二次生命,并且身份高贵。只是,才来了三天就嫁。那个冷面王爷,传言那么恶,扮酷,谁不会啊?只是,我为什么要嫁他啊?可是,这个娘,可怜的娘……嫁就嫁,谁怕谁?他,生活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报仇!不会享受生活,不懂如何欢乐。他的生活只有一抹色彩,那就是灰色。直到她的出现,才让他的生活,有了一抹跳跃的红。不管她是谁,不管她在哪里,即使所有的人放弃了她,他还是执着的在等她、寻她。一个有名无实的王妃,连拜堂都不去,那些庸俗脂粉,哼,为了芸娘,才不得不娶,这只是缓兵之计。不出一个月,就让她哭着回宰相府,再无瓜葛。谁知,她还真是不一般,就是这样的日子,也过的风生水起,有点好奇……微风修改了简介,将萧然和龙湛都列为男主。以前不会写简介,现在写起来也依然是马马虎虎。亲们见谅哦。PS: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写作手法,我的文塑造的女主也不是完人,性格缺陷无可避免。若是提建议,小作欢迎至上,若是指手画脚,请自行离开,以免影响小作心情.小作心灵脆弱,请大家不要轻易打击,小作在这里真诚拜托!小学生最喜欢看的好词好句好段大全
小朋友们,你们是否还在为写不出妙语连珠的句子而烦恼?是否还在为自己的作文没有亮点而焦急?这里有你需要的好词、好句、好段,这里会让你的作文增光生色,这里会让你的作文与众不同,孩子们,还等什么,来吧,来这里寻找你所需要的作文素材吧!《小学生最喜欢的系列丛书:小学生最喜欢看的好词好句好段大全》分为写人篇、状物篇、写景篇、叙事篇、社会热点与爱心活动五部分,语言生动、形象,对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