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4400000016

第16章 放逸品之二(2)

昔佛在摩竭国界甘梨园石室窟中。是时众多比丘日夜行道。地中众草极大茂盛各不相见。贼寇纵逸在彼暴虐。恐怖诸行道比丘。及至秋节风飘叶落各得相见贼自隐藏。时诸比丘复作是念。荫厚草茂寇贼纵逸外事犹然。况复于内发毛爪齿形容端正殊妙覆诸结使。奸爱游荡得伺其便劫善本财货。众多比丘至时持钵入城乞食。还诣精舍自敷座具。端意正心系念在前。思惟方便伐结使贼渐渐除垢。断欲爱色爱无色爱。尔时世尊以天眼。观清净无瑕秽。见诸比丘共相笃励恳恻其心。各在闲静思惟校计。各除欲爱色爱无色爱。尔时世尊。欲使大法久存于世。为后众生作大炬明。阐扬大教远近听闻。在诸大众而说斯偈。

比丘谨慎乐放逸多忧愆

结使所缠裹为火烧已尽

犹如野火烧尽茂草永灭无余。此亦如是除欲界结使亦无遗余。

比丘谨慎乐放逸多忧愆

各各以次第得尽诸结使

昔佛在摩竭国界甘梨园石室窟中。是时众多比丘日夜行道。到时入城分卫。道逢王者收估取利送诣王藏。诸比丘见已内自思惟。王者教令民悉靡从。况今如来有无量之藏何者是耶。所谓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直行。有此诸道之法。得尽结使为良为美无过上者。是故说曰各各以次第得尽诸结使。

比丘谨慎乐放逸多忧愆

义解分别句行息永安宁

昔佛在摩竭国界甘梨园石室窟中。是时众多比丘。到时著衣持钵入罗阅只城乞食。见诸王子及长者子数十之众。共学射御筈筈相拄无空漏者。时诸比丘见已便作是念。此诸贵族子。学此射术者希望称誉兼俟外寇令敌不入国。虽学是术不成学术能以毫厘。四谛分别思惟系在心者乃为学术。众多比丘乞食讫还出城到精舍。澡洗手脚敷尼师坛。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昼夜不息便获四谛。尔时世尊以天眼观清净无瑕秽。见诸比丘共相笃励恳恻其心。各在闲静思惟校计各除欲爱色爱无色爱。尔时世尊欲使大法久存于世。为后众生作大炬明。阐扬大教远近听闻。在诸大众而说斯偈。

比丘谨慎乐放逸多忧愆

义解分别句行息永安宁

比丘谨慎乐放逸多忧愆

恋诤小致大积恶入火焚

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弟子名拘提。于罗汉果六反退还。至第七头自觉得证。即求利剑复恐退还自害其命。是时弊魔波旬驰奔四面求觅比丘。神为生何处不知神所生之处。往至问佛。奔趣四方求觅神识不能知处。求觅拘提亦不知处。世尊告曰。拘提比丘已取灭度神识处空与空合体弊魔闻已心兴郁毒。举身自投青莲香浴池中。池水涌沸水性鼋鮀之属尽皆命终。是时拘提比丘求于道果七反退转。诸罗汉等见其退转复恐却退。昼夜精勤修贤圣道而现在前。尔时世尊以天眼观清净无瑕秽见诸得道比丘各自精勤于证恐退复还欲使大法久存于世。为后众生作大炬明。在大众中而说此偈。

比丘谨慎乐放逸多忧愆

恋诤小致大积恶入火焚

恚怒隆盛冷水扬沸

恶至罪牵受报无穷

昼夜当精勤牢持于禁戒

为善友所敬恶友所不念

昼夜当精勤者。何以故说精勤远离非法之相貌去离不善法精勤于善法精勤灭有漏邪见。颠倒狐疑犹豫皆悉除尽。复求方便去诸习结。是故说曰昼夜当精勤。牢持于禁戒者。身口意威仪善念修习。心如金刚不可沮坏。执戒牢固不为外邪得其便。禁戒者二百五十戒。牢持守护不为慢怠。防戒当如不度弃捐法。淫怒痴起息令不起。是故说曰牢持于禁戒。为善友所敬恶友所不念者。善友者正见之人。修于真正之法等成就者。尽为彼人所敬念恶无放逸。是故说曰为善友所敬也。恶友者恶知识。离彼此岸见诸善人。修道德者心怀嫉妒不欲闻见。是故说曰恶友所不念。

无念及放逸亦不习所修

睡眠不求悟是谓入深渊

无念及放逸者。多喜忘误性意错乱心所施为尽。为不善善念遂灭恶念增生。已生恶念便堕恶趣为人所憎嫉。放逸之人昼夜思念。吾当舍此至彼或生害心起若干念。是故说曰无念及放逸。无念及所修者。意常慢惰已生慢惰为道俗所弃。云何为俗所弃如佛契经说。长者子慢惰之人有六非义受罪之法。云何为六事。应速行而不行事。应挽行而不行饱食。应作而不作极饥。应作而不作极热。应作而不作极寒。应作而不作。是谓长者子慢惰之人。有此六非义受罪之法不得至无上正真之道。是谓俗所弃。云何为道所弃。于是比丘不诵契经律阿毗昙及以杂藏。不坐禅诵经佐助众事。于现法中不至究竟不肯修习。于道俗中永无所习。云何于俗无所修习。意不汲汲修习命财非命财。所谓命财者。象马牛羊奴僮仆使是谓命财。云何非命财金银七宝谷食田业养生之具。是谓非命财。藏置不牢为贼所侵。是谓俗所不修习。云何于道所不修习不守护诸根。前念生后念续念念恶随不容善想。如河于山而下流。有人意欲中断绝而不流者终不可得。放逸之人亦复如是。念念恶随。有人欲于前念后念中间生善心者终不可得。所以然者以其恶念念念相随。是故说曰亦不习所修也。睡眠不求悟者。犹如有人或时在众听法为睡眠所逼不能觉寤。或时与人言语辄便睡眠。唯有智者方宜谏谕。或以苦言谏谕。或以骂詈加彼。或以方便先嗔后喜。是故世尊出五鼎沸世为人演说生死炽然之法。设能分别知苦原本。则无复此众患之法。不求巧便于诸善法。日衰日耗增有漏行。是故说曰睡眠不求悟。是谓入深渊者。戒有二业。云何为二。一者二百五十戒清净如真金。二者于诸善法不广修学求尽有漏得无漏证。亦复不求向须陀洹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得阿那含果。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果。于斯诸法不肯狎习。便自堕于深渊不至究竟。是谓道者入深渊也。云何俗入渊。若人处俗不习乘象御马执钩掷索相斗险伪应进应退尽不修习。便自沉没不能显其名德家业不成就。是故说曰是谓入深渊也。

常求除前愆使不失其念

随时不兴慢快习于善法

善法善安寐今世亦后世

当求除前愆者。犹如曾入海人谙知入海孔穴道路所经过处。某处某处水浆某处博戏家某处淫种家。如此诸家当念远离。设至海中有果名摩檀那亦莫取食。设食此果者便不能采致珍宝。彼执律者亦复如是。示人径路常念避去非法之聚。设入非法聚者则不能采致深法。犹如有人素不明道意欲所趣。则有留碍亡失财物。能按大道不从邪径者便安隐归家。内法亦复如是。守护善法使外恶不入。常念思惟不去心怀。是故说曰当求除前愆使不失其念。云何随时不兴慢者。常念随时不兴于嫉慢。恒有勇猛心不怀懈怠。志离放逸诸法并集众善具足。犹如勇士能却外难著铠持仗。心不怯弱手执弓矢脚不移转。便不复畏外敌。比丘亦复如是。执心牢固兴弘誓意而自缠络除结使贼亦无疑难。是故说曰随时不兴慢也。云何快习于善法。所谓法者善不善无记。世尊说曰念除不善无记当修于善法。何以故不善法者令人入恶。无记法者令人堕愚惑之中。善法者令人生善处天上人中。或入无为泥洹境界是故说曰快习于善法。云何善法善安寐者。不复畏堕地狱饿鬼畜生。若人毁辱不怀畏惧。卧寐恬淡寤则常安。是故说曰善法善安寐。今世亦后世若在今世无有愁忧苦恼。何以故尔。以其善修法故。若生后世遭遇贤圣不离善处。斯由身身相续习善所致。是故说曰今世亦后世也。

思惟不放逸为仁学仁迹

从是无有忧当念自灭意

思惟不放逸者。去五缚著不住五处终日思惟导引比丘修持禁戒。戒有二业云何为二业。一者二百五十戒。二者柔顺戒。业出言柔软不复害人。受诸梵行人教诲之法所闻法教闻能遵奉。不失贤圣出要之路。是故说曰思惟不放逸也。为仁学仁迹从是无有忧者。定意不乱内怀慈仁加被众生。不习欲爱嗔恚愚痴。但念思惟去离出爱求入寂定之室。是故说曰为仁学仁迹。从是无有忧云何。当念自灭意常当专念守意不乱。莫求彼短幸望其行。已得正定。外邪不入。弊魔波旬不得其便。或变其被服作父母兄弟来入。诡娆善男子者不能得其便。心已得定终不忘失无漏善法。已得善法便受如来名号。已受名号佛法便得久存。是故说曰当念自灭意。

善求出要顺从佛法

当灭死众象出华室

善求出要者。疾求方便善求伴侣。厌患生死贪欲远离。复求思惟恶露之观。虽处生死心不染著于生死。出要者出生死也。亦出三有更不受生。出要者。所谓出家学道。修无上道离于家业。出要者露精自暴不求覆盖。是故说曰善求出要也。顺从佛法者。云何顺从佛法守一正见不著邪部。与行相应不缺道心。行相应者何者是谓得阿罗汉。不缺道心何者是谓除诸结诸不善法无邪倒见。违此法者则不与佛法相应。是故说曰顺从佛法也。当灭死众者。云何名为死众百八结是也。求方便灭使不生。复重说曰云何为死众。所谓生老病是。亦求方便灭使不生。竖弘誓幢击四等鼓召受化人去生老病死。悬解脱幡布大音声遍满世界。普告蜎飞蠕动之类。吾今已成等正觉道。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汝等亦当如我尽生死原入无畏城。无复众恼涉历生死。是故说曰当灭死众也。象出华室者。昔有一人捕得大象系以铁锁属王波斯匿。象甚匈暴伤害人民不可称计。或还害象破坏市肆生拔果树不可禁止。波斯匿王即遣人众围捕缚束闭在华室。系靽不与食犹暴难禁制。是时王家更被暴象。皆著器仗有所征伐。夫象战法有所攻伐必同声唤。时彼系象闻知有外寇来侵境者。象怀嗔恚顿锁自掷踏坏华室驰走东西命敌而行。众人见已皆怀恐怖。尔时世尊以天眼观清净无瑕秽。见此暴象被系得脱自命大敌欲摧灭之自求永安。如来将欲现其勇猛为彼众生现其大明亦使正法久存于世。在大众中而说斯偈。

善求出要顺从佛法

当灭死众象出华室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龙象出现必有所益。虽为畜兽宿识极深生八难处离于仁义。闻众多象被钾著仗欲攻外寇奉教齐唤。象王闻者顿系驰奔恐不免难。畜兽愚暗犹尚乃尔。况汝等比丘躬从如来。闻句义味义句身味。身不能断缚著结使远离生死自系牢狱。复告四部众。夫世间系者无有牢固为危为脆为磨灭法不能舍家断慈慕心去俗因缘自不念道复不教人自行其道。象之被系未经旬日便自求脱得处无为。汝等众生染著生死。追忆受身积如十方山岳。目睹死者泪如十方四海。人之遗发计如十方生草。犹尚不能得免众难。犹如重罪之人一岁三移出狱复入狱不自改愆求出无为。何为贪著放逸不求解脱。常处在家业多诸秽污养妻畜子家之重靽念求方术舍慈著心。时诸人民佥然心悟心开意解求出为道。我等以断世俗羁靽。复当方宜断生死羁靽。用意精勤昼夜不停。各各以次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是时如来见诸比丘各获道迹叹说善哉。为大族姓子行应真正。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被三法衣出家学道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有。如实知之。受人信施不唐其功堪能为人福田。不但我今赞叹汝身。诸得道者皆赞叹之。亦能自利复能利人。展转相利则佛种不断。正法亦久存于世若有众生以其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时惠施者获福无量不可称计。

若于此正法不怀放逸意

断生老病死越苦度彼岸

若于此正法者。内所修学皆谓正法。不怀放逸纵情自用更不涉胎受若干生。虽复受生生于中国尽其苦原。是故我说苦之原本。是故说曰。

若于此正法不怀放逸意

断生老病死越苦度彼岸

放逸品竟。

同类推荐
  •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七宝庄严经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七宝庄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丹妙诀

    金丹妙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庭闻录

    庭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甚希有经

    佛说甚希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释家观化还愚经

    释家观化还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守城录

    守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销售这么说,客户就会听你的

    销售这么说,客户就会听你的

    "不会说话就不会做销售,没有好口才就干不好销售。但好口才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并在销售一线的实践中锻炼提高。本书集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与生动鲜活的成功经验于一体,向你讲解各种情境中销售口才的训练方法和实战技巧,传授征服客户的强大沟通战术,帮助你突破销售语言的误区,全面提高口才,快速成长为一名善于说服客户的销售高手。一本一看就懂的适用于任何场景的销售口才实战宝典,助你练就绝妙口才,说服任何客户,成交每笔生意!"
  • 豪门重生之新欢

    豪门重生之新欢

    遭人陷害,她是恶魔的禁脔,前一刻他还温柔的说,“以后我的孩子都由你生可好?”后一刻就残忍的笑道,“我要结婚了。”对象是她的姐姐。她亦冷笑,“你毁了我的一生,我会留下你的孽种?”他结婚当天她要打掉他的种,却不知别人想要的是她的命。烈火熊熊,含恨而终,一朝醒来却成了本城首富的千金小姐。传言司徒千金国色天香,却是个刁蛮任性的废柴,殊不知她装柔弱,扮乖巧,整后母玩庶姐,游刃有余。丫的,司徒千金这么小竟然订婚了,未婚夫还是个坐轮椅的病秧子大叔,靠,能不能再狗血点。不过这大叔在云家的日子貌似也不好过,好吧,念在夫妻一场,她就帮帮他吧。只是谁能告诉她这温柔无害的男子竟然是披着羊皮的腹黑狼,扮猪吃虎,坑蒙拐骗赖上她的床…
  • 时间大门

    时间大门

    《时间大门》整个故事以主人公吴非的一场“一天25小时”实验展开,自由职业者吴非因经常听身边的人埋怨时间不够用,某个周末去书店看书之后受书本内容启发,决定设计“一天25小时”实验,人为地把一天24小时延长至25小时,尝试通过调整时间来重构生活规律。实验开始后,他经历了昼夜颠倒、经历了时间错位,甚至发现了24小时世界和25小时世界两个平行世界,而且自己能通过电梯往来于这两个世界。他通过在这两个世界的时间差来之间来回穿越的方法,帮助身边的朋友度过各种难关,最后也帮助自己见到了已故奶奶的最后一面。该故事有着一个唯心的外壳,但包含着一个唯物的内核,通过各种生活故事,讲述了时间、人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
  • 华盛顿大传

    华盛顿大传

    美国文学奠基人,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以自己真实的笔触,历经数年创作出了《华盛顿传》。这本书的内容详尽、文笔朴实,全面而又清晰地将美国国父的一生向世人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它还贯注着作者伴随美国76年的人生体验,所以它不只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伟大而又光荣的“美国建国史”。
  • 马云的谜:阿里巴巴的那套办法

    马云的谜:阿里巴巴的那套办法

    本书以马云的经典语录点题,以精辟的关键词高度概括,结合他本人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案例,针对创业中的关键问题,如创业精神、经营模式、市场策略、市场营销、企业文化、领导力、融资方略等方面,给青年创业者以指导。
  • 犹记隔花初相见

    犹记隔花初相见

    在最美的年华,邂逅最好的你。在芙蓉、海棠、荼蘼、水仙、虞美人……的次第花开中,在诗意与古典的流淌中,在那些红颜旧事、古老传奇里,情感之花悄然绽放,一如前世的传说。爱无言,千回百转;情无声,寂然欢喜。春去春回,岁月离失,有多少故事,化为唐诗里的幽怨,宋词里的咏叹。走过人间风情万千,此情仍不渝。惟愿花开不败,你我永在。
  • 含中集

    含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若云,忆永世

    月若云,忆永世

    一边为了家族,一边为了自己所爱......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呢?
  • 四书通读

    四书通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作者潜心研读四书经典,结合其八十年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阐释做人之道、教学之道、为政之道等,希望读者从中获得人生启迪,得到智慧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