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3200000040

第40章 天花

因为瘟疫的事,城里的中秋佳节没有了任何庆祝活动,愁云惨淡的大背景之下,人们只能盼望早些入冬。

按照以往瘟疫爆发的经验,秋末入冬之后,因为天气寒冷,瘟疫会逐渐控制下来。但这次的瘟疫似乎不同,尽管宁化县城已经作好了预防瘟疫的准备,但在八月二十前后,城南一带还是出现了疫情。

这下宁化县城彻底炸开了锅,家家户户关门闭户,尽量减少外出,街面上一片萧条。

沈明钧就此留在王家,每天不再回来,周氏在家里成天烧香拜佛,最重要的是祈求无字生位显灵,保佑一家人平安无事。

沈溪觉得老娘的思维不可理解,以为那老道士无所不通,连瘟疫都能防治,这未免也太扯淡了。不过最大的可能却是周氏病急乱投医,随便找个小庙就开始拜菩萨,也不管这小庙到底是龙王庙还是土地庙。

到了八月底的时候,沈溪进出只局限在小院和惠娘的药铺之间。

虽然城中瘟疫爆发,但惠娘很负责,每天都开着药铺大门,允许人们前来抓药,这也是城中为数不多还在营业的店铺。

沈溪虽然不被惠娘允许到前面的药铺大堂,免得他被传染,但沈溪还是从那些来抓药的人口中大致知道这瘟疫到底是什么。

准确来说,这瘟疫是天花。

在对症的疫苗发现之前,天花几乎是不治之症,而且这种病毒的传染性极为惊人,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有大约有七天至十七天不等的潜伏期,而潜伏期内是最具传染性的,带病毒者唾液中含有最大量的天花病毒。

直到病人结疤剥离,天花还是能透过病人传染给他人,这一切导致天花病毒一经蔓延几乎就不可控制。

在当下缺医少药普通人抵抗力普遍低下的年代,一旦感染天花,其死亡率便高达五成以上。即便侥幸生还,身上也要留下烂疮疤,脸上出现麻子,终生无法消除。

沈溪出生在天花已成为历史的年代,但他对于天花还是有足够的了解。天花最大的特性是得过天花的人身体里会产生抗体,继而对天花免疫。

历史上最先以种痘来形成抗体抵御天花的是中国,但也仅仅只在大明隆庆年间,距离现在尚有近七八十年,且种的是“人痘”。

所谓的“人痘”是以得天花之人的痘疮来给未得病的人接种,这种方法不但极其容易感染,而且效果也不佳。

沈溪在得知是天花疫情之后,反倒镇定下来。

再世为人,沈溪对死亡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恐惧,但他要保护身边人。他很清楚,人类对天花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最佳的防止手段在于预防,也就是种牛痘。这是因为牛得天花之后,其体内病毒与天花病毒的抗原绝大部分相同,能令人体内形成对天花的抗体,但对人体不会致病。

既然现在瘟疫已经蔓延到了宁化县城,沈溪觉得当前他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头病牛,来为身边的人种牛痘,这样就算病毒传播也能有足够的抵御力。

沈溪对周氏和惠娘说自己在古籍上看到病牛身上的牛痘能对天花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想到城外去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病牛,惠娘正思索沈溪的话,周氏已然破口大骂:“你个臭小子,现在城里人人都躲在家中,你却要跑出去找什么病牛,是觉得命长了准备把小命丢掉?”

沈溪不想凭白丢了性命,相反他还要保命,不但要保住自己的,更要保护爹娘林黛甚至是惠娘一家的命。天花病毒已经蔓延到城里,得病的人越来越多,他要赶在疫情彻底爆发之前找到病牛。

经过之前的试探,沈溪清楚周氏不会同意他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只能背着家人去做。要找得天花的病牛,出门的防疫措施必须得准备充分……既然城南那边爆发疫情,他打定主意往城南走一趟。

这天中午刚吃过午饭,沈溪便溜了出去,他用丝巾做成简易口罩蒙住口鼻,整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不但如此,身上的衣服也裹得紧紧的,尽量避免皮肤与空气直接接触。

沈溪从北城门出了城,拿着个小瓦罐,顺着城墙绕行到了宁化城南。

此时宁化县城南部的村子,状况无比凄惨,到处可见百姓家门口挂着白绫举丧。

疫情出现后,首先是免疫力弱的孩子和老人染病,加上县城周边地区人员流通频繁,使得病情大规模蔓延开来。

最初的时候,官府还派出衙役,在各个交通要道设卡阻止百姓来往,但后来疫情越来越严重,衙役人人自危,没人再敢去疫区值勤,久而久之官府也就听之任之。

随便找了几个村子,沈溪都没有发现耕牛的影子,估计都被人锁到了家里。沈溪有心找人家窥探一二,却好几次被人当做小偷,被撵了个鸡飞狗跳。

日头西斜,沈溪无奈回城。

此时城南的街道一片萧条,但迫于生计,仍旧有人摆摊卖东西。沈溪正心灰意冷,突然想起南门城墙边有个骡马市,于是决定去看看。

这个官府指定的场地,面积约二十多亩,由一圈木栅栏围住,人还未到,远远的沈溪已经看到有人在卖牛。

明朝杀牛是犯法的,但并不禁止耕牛的买卖。

沈溪进入木栅栏,直接来到卖牛人身边仔细查看,发现这头母牛身上有一些小疱疹,心中大喜过望,这正是苦寻不得的病牛。

不过想想也对,耕牛可是农家人的指望,要是不得病,农户怎么舍得将自家的耕牛卖掉?

有几个准备买耕牛的人围着这头牛打望,突然有人喊道:“不对,不对,这是头病牛,买回家全家都要遭殃。”

此话一出,围观的人立即注意到母牛**部位那触目惊心的脓疱,再想想目前泛滥的瘟疫,顿时吓得一哄而散,骡马市场上其余那些贩卖骡子和马匹的人赶紧牵着自己的牲口离开。

卖牛的是个三十多岁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汉子,看到骡马市一片慌乱赶紧摆手:“我家孩子刚刚病死了,我想卖了牛给他安葬,求乡亲们行行好,把这牛买回去吧!”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口引发了更大的骚动,到处都是逃避的人群。

沈溪趁着乱成一团,凑到病牛腹部,寻到乳根长有疱疹的部位,从里面的豆疱皮中弄出少许浆液,挤入瓦罐中盛好,然后快速离开骡马市,往城北的家中赶。

刚回到巷口,只见药铺门前一群衙役围着,沈溪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等走上去询问才知道原来是皂隶中有人感染了天花,城中没地方问药,眼下只有惠娘的药铺开着,这些人只能来这儿抓药。

“真他娘的晦气,回去之后要好好用柚子叶洗洗身上的霉气……老李得了病,看来我们这些人也危险了。”

沈溪从后院进入药铺,才发觉这些衙役用门板抬来求药的病人,正是当初扣下他二两赏钱的李大力。

从那些来问药的衙役口中得知,这李大力为人不检点,城南那边是城内暗娼的聚集地,疫情爆发后他自恃年轻力壮抵抗力强,兀自跑去寻花问柳,结果久走夜路必逢鬼,不知道何时染上了病。

惠娘按照大夫开出的药方抓了药,送走这些衙役,她心里有些忐忑。

虽然她不是大夫,也知道跟病人有接触非常容易染上病,眼下城里天花开始大规模蔓延,已有不少人死去,哪怕没死的满脸痘疹模样也十分凄惨,她生怕自己会染上病。

“小郎,你来做什么?你娘不是让你这两天都在家里不许出门吗?”惠娘从药铺回到后院,才发觉沈溪正在院子里摆弄个小瓦罐。

沈溪笑嘻嘻地道:“我娘在家里求神拜佛,保佑我爹平安无事,我闷得慌,于是过来找曦儿玩。”

“快回去吧。”

孙惠娘摆摆手,“城里不少人得病,现在药铺病人出入频繁,非常危险……你小孩子家家的,身子弱,最容易染上病。”

沈溪没说什么。

他不敢明目张胆说就要给惠娘种牛痘,现在没人会听他那一套。沈溪走上去看着有些疲累的惠娘,问道:“姨,我听说得过这种瘟疫的人,以后再爆发类似的瘟疫就不会得病,是不是这样?”

惠娘来在后院古井边洗手洗脸,正好背对沈溪,闻言点了点头:“老人是有这样的说法,不过得过病的人,样子也毁了,可千万别染病,不然就算侥幸不死,那脸上也满是麻子,难看得紧。”

沈溪笑着走过去,用细细的针沾上牛痘的汁液,轻轻刺进惠娘的手臂。

惠娘正在用洗脸帕擦脸,突然感觉手臂一痛,侧头一看,沈溪居然用针扎她。

“哎呀,小郎,你做什么?”

惠娘站起来怒视沈溪,沈溪狡黠一笑,抓起他的东西一溜烟跑了,惠娘想追也追不上。

沈溪首先给惠娘种痘,是因为他知道惠娘作为药铺的掌柜,染上病的几率最大,跟她明说不行,只能来个先斩后奏。

同类推荐
  • 历史百科知识博览

    历史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历史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朝代:历代王朝兴衰

    朝代:历代王朝兴衰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夏商周既是逐次更替的朝代,又是交叉并存的部族集团,在政治上都是分封制,在经济上都是井田制,在王位继承上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分别代表着我国奴隶制的形成、发展和结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的历史转折基本完成;商朝的奴隶制已经达到鼎盛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随着诸侯兼并的结束,华夏文明已经露出“大一统”的曙光。
  • 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中国卷)

    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中国卷)

    故事是历史的缩影,是文化的窗口,是窥探民族个性的镜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真实的史事,都是祖宗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本书是一本中国历史的通俗读本,以时间为顺序,以事件为线索,通俗而又简明扼要地讲述了几千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使读者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最低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汲取丰富的人生智慧,学会正确处理纷繁复杂事情的方法,从而踏上了成功之路。
  • 明朝官人

    明朝官人

    文立万来到明代万历年间,遇到见两个贵人。皇帝朱翊钧对他欣赏有加,首辅张居正对他高看一眼,文立万自此在万历朝,长袖善舞,游刃有余做他想做的事。万历朝每件大事,都留下了文立万的影子,但正史、野史却鲜有记载,这是为什么?@@@@@@@@三点提醒:1、本书有赖结合您生活体验,才能看出热闹。2、本书乃架空小说,谨供娱乐放松,别较真。?3、看出热闹的书友,请留言,說不定会续写。
  •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热门推荐
  • 诚实谦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诚实谦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中国人历来是特别讲究诚实谦虚的,不仅因为诚实谦虚有利于人们在学业上的进步,诚实谦虚在与人交往中更是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在面临人际关系的微妙问题时,保持诚实谦虚往往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读完这本书,你更能深刻地理解诚实谦虚的作用,从他人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中获取启迪。
  • 全球第一大吃货

    全球第一大吃货

    “太白星君”“陛下”“天不可无规无矩,食不可乱造胡来,东厨司命神格暂失,急需寻得一名代理食神,掌管天下食道,此事交于你了。”太白星君面无表情,内心早以吐槽“原来天下饮食道理无人约束,怪不得最近老是有一些奇怪的贡品,不过那牛奶泡面口味还真是不错。”“敬遵玉帝法旨。”
  • 证治汇补

    证治汇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斩龙吟

    斩龙吟

    【郑重向大家求月票,花花鞠躬感谢!】《斩龙吟》读者交流群:49371777(接待粉丝入群,讨论情节、提供建议)修仙征途,气者筑基,剑道至圣,魔法为尊,剑魄琴心,为复国而战,为天下而战,驰骋八方疆土、天下归心之时,一日成皇,美人天下唾手可得。然沧海吐珠,月华新涌,斩龙剑微吟,落寞尘埃应归去,仙者俯瞰红尘,葬爱几许终逝去……复国土:王者终将为王!屌丝逆袭,复故国,揽佳人,坐拥天下!修仙界:正邪本无定论!灾祸横行,闯洪荒,搅深海,勇闯三界!仙家法宝,上古神兽,奇妙灵术,应有尽有!人族、妖族、鲛人、仙界,纷争不断!炼气,剑道,魔法,三辰精妙灵术、斗技,样样精通!且看苦大仇深的落魄少年,如何凭借一柄斩龙残剑驰骋修仙之路,最终复辟家国、成为人皇、三辰之尊吧!
  • 冷王不要跑

    冷王不要跑

    一次意外,她竟然穿越了,花痴的她竟然爱上了一个美男子。可美男子却高傲的抬起了头颅,对她视而不见。上房顶偷窥,夜闯王府,就是为了多看他一眼。终于她如愿以偿的进了王府,当她有了他的孩子的时候,他却冷眼相对,怀疑她和别人有染。他从不会尊重她,她含泪喝下堕胎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舌尖上的毒

    舌尖上的毒

    孙焕平是江苏淮安楚州淮城镇闸口村的一个农民,从2009年4月7日至11月7日,他开着自己购买的小卡车,走遍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行程5万里,耗资10多万元,自费义务宣传《食品安全法》。有人说他“神经病”,妻子要跟他离婚,但他没有放弃。孙焕平义务宣传《食品安全法》引起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等150余家媒体对孙焕平的事迹予以报道,被人们称为中华之大挑毒者。2011年12月,孙焕平与“两弹元勋”朱光亚、“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一起,成为中央电视台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 拯救炮灰女配

    拯救炮灰女配

    造孽太多,结果每一世都不得善终。重新经历每一世,陆向东发现自己每一世都栽在女人手上!然后他发觉作为唯一楠竹的自己弥补的方式是——拯救炮灰女配。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遇见你真欢喜

    遇见你真欢喜

    萧筱重生,为了跟萧翊宸冷漠冰山男离婚,她花光了她生平所有的时间在离婚这件事上。离婚不成,她便重伤自己。一日家人来找老公来哭诉……婆婆说:这媳妇要不得,大手大脚早晚把家产败光。公公说:这媳妇太闹腾,三天两头进警局,赶紧离。兄弟们说:你这媳妇太强悍,镇不住,赶紧离。嫂子们说:你媳妇娘家天天来打秋风,什么时候到个头。萧筱开心坏了,连连点头说:“说的好,离婚,离婚。老公说:“离不了……因为我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