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5700000001

第1章

初學記者。白雲祖師清覺之所作也。覺公以先聖之後。為瞿曇之學。文字語言。所以開羣迷引後進。發揚三乘十地之要。使之入佛知見。惟恐人不為佛。其心切切如此。夫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情也。生而靜故。各具此靈明知覺之妙。感而動故。皆有障菽流蕩之失。釋氏有憂之。祛其障蔽。返其流蕩。或勸或誘。或怖或證。使歸於一乘。然而六道眾生。波旬外道。其趣不一。佛以正道扶持救護。千經萬偈。不憚於煩者。良以此也。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白雲祖師。敷揚演說。以惠一切。俾由初地以至十地。直與如來等正妙覺。其與佛心。何以異哉。白雲宗主明仁。奉以奏御聖上乙覽之餘。命錄入大藏。以傳久遠。是亦如來開悟羣生之仁也。孟頫豈勝歡喜讚歎之至。謹敘于卷首云。皇慶二年三月七日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趙孟頫序。

初學記。

記者。經論之流類也。佛滅度後。三乘聖賢。或記已往之事跡。或說未來之報應。或敘當世之化源。或採摭經法。直明佛意。撰集文籍。隨作者意。以立其名。大小乘三藏後聖賢撰集是也。但西域多名經論。東夏多名記集。其實一也。今名記者。即彼論也。又復記即錄也。順理善法。可記錄故。記錄三乘十地之法。以示初心。令其習學。又記即答也。初心好學者。請問起行造修之法。故作此答。而云論者。循環研竅。義理分明。令初心者易於習學。而言學者。效也。效習不已。自有所見。有所見者。即名為覺。既覺悟已。務於起行。行必到家。名究竟覺。覺即佛也。然必在於初心。故名初學。亦示不輕之意也。文云。千里一步為初。斯良證也。

西京寶應寺沙門釋 清覺 述。

此是記主之衘位也。總別三重。一西京是總。寶應寺是別。西京非止一寺故。二寶應寺是總沙門釋是別。寺容四眾人故。三沙門釋是總。祖師尊諱是別。釋子非一故。述字。通於能所。祖師是能述。記文是所述也。西京。是四京之一。地名。洛陽即周公之所營者。後漢建都于此。漢以火德王天下。改曰雒陽。有唐仍舊號。令屬河南府。寶應寺依龍門山住。山在洛陽之西。今不言山名而舉地名者。西京是大都之稱。餘杭亦有龍門山故。寶應寺。即記主受經之處。記主於熈寧二年。禮海慧大師。出家受具。後海慧說偈。勸發游方。元祐八年。掛錫于古杭靈隱寺。僧俗問法者。紛紛而來。住持懶菴童和尚。請師駐錫於寺後白雲菴焉。師初誕日。有白雲滿室。因以白雲自稱。茲菴之名。默與心契。從而居焉。由是白雲之名。流芳益著。且白為眾色之本。潔淨無瑕之謂。雲者。應用而來。來無所從。用謝而去。去無所至。而能含潤法雨。益濟萬物。重重無盡。有雲像焉。廣說法喻。如華嚴經。聖人無名。為物立稱。響頒人天。良有以也。沙門。是出家之通號。釋字。是本師之姓氏。紹隆繼踵。宜其具稱。上清下覺。記主尊諱也。字本然。號白雲。姓孔氏。即至聖文宣王五十二世孫也。其宗人孔宣義。有真讚可考。進士孔璿。集宋朝朝士。與諸禪講讚文數十篇。刊刊於世。其餘始末。具在本傳。述而不作。謙之至也。

南山大普寧寺嗣孫 (道安) 注

佛道不可不學生死不可不憂

此二句。是一部之總意也。記主乘願力以出興。為眾生而製作。所以開宗立教者。意在於此佛道。華梵影略。約揀為言。可以離貧窮受富貴。度生死越苦輪。雖有正助權實之不同。皆名佛道。故淨名經中。說佛道品。對治疑執。人天界中。不可不學。不學則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矣。故次句云。生死不可不憂也。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豈可安然坐待酸痛。學道之士。常將此二字。貼在鼻尖上。作箇對治法門。古人用心。如此其急。今人豈可不憂也。

區區枉過浮生智慧翻成愚拙

此明不學之過也。有智之人為智所使。祇陪人事。營理世緣。但於名利留心。何暇參尋佛道。或復高推聖境。世智辯聰。不特虗度光陰。翻更沉淪苦趣。可謂愚拙之甚矣。

莫怪學道不成時人盡投邪窟

問學佛法者。不為不多。少得成功者。所謂勤修苦行。弗涅槃因。豈非學道者枉費工夫耶。故作此答。由不得其正途。所以不成其道。

欲得不遭欺誑莫離十地三乘

十地三乘。階降次第。如人還家。明識道路。則不為人牽引欺誑矣。然十地三乘。經論互出。華嚴所說。十地唯是一乘。大品所說。十地通攝三乘。同性經中。三乘之人。各有十地。所謂聲聞十地。緣覺十地。菩薩十地。各有其名。菩薩十地。名同華嚴。義則有異。今文十地。參用華嚴之名。模榻大品之義。籠絡諸經。自成一家意。在通而不局也。言三乘者。亦有多種。一者一乘三乘小乘。名為三乘。二者大乘中乘小乘。名為三乘。此即菩薩緣覺聲聞也。此中自有三義。一則融一乘同大乘。合二乘同小乘。故唯三也。二則大乘中。自有三乘。如入大乘論說。三則小乘中。亦有三乘。如小論中。自有聲聞法緣覺法及佛法。問既有佛法。何名小乘。答此中佛法。但慈悲愛行。異於二乘耳。今文三乘。當於何種。一中當其第二。二中全用。三說雖約機約法約喻不同。並通諸文。而不局定。意在勸發行人造修出界。而不局於文字教限也。

若是不依正法恰如登樹捉魚又似井中摸月十地三乘。是其正法。捨此別修。如緣木求魚。獼猴救月。此喻不修之人也。正法云何。如下文說。

頓教妙覺佛乘十地稱呼菩薩五果緣覺辟支四果六通羅漢三果二果一果諸漏未有神通般若悟心見性名目稱呼內凡

此示十地三乘之位也。自第六遠行地。至第九法雲地。是菩薩乘。次前第五果。是緣覺乘。四果阿羅漢。是聲聞乘。三二一三。進未能至聲聞。退不可居凡位。故云諸漏未有神通。當是聲聞乘。向見修二位也。般若悟心見性名目稱呼內凡者。聲聞有二位。初凡二聖。凡位又二。外凡內凡。外凡自分為三。初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此三俱屬外凡。亦名資粮位。人天二乘。創心入道。修此三門。對治凡習。內凡有四。謂暖頂忍世第一。此四亦名加行位。又名四善根。二凡共七。通名七方便位。文云。般若悟心見性者。人天外凡。於三法中。淘練已久。悟般若心。見真如性。策勤加行。趣於聖果。即入見道位也。其次聖位。亦分為三。一見道。當於初果。二修道。當於第二第三。三無學道。當於第四聲聞乘位。方究竟也。問文云十地稱呼菩薩。今此何云六至九耶。答第九法雲地。即他經中第十地名。今云十地。猶約他經說也。問頓教妙覺佛乘。應不在十地三乘之數耶。答此位正是所修之果。三乘十地是能修之因。由歷三乘十地次第漸修。因行已圓。頓證妙覺。故此特云。頓教由漸入頓。即漸修頓悟之衡量也。問既云由漸入頓。只合自小之大。先說一果二果次第。至於佛乘。文中何得倒置耶。答此順佛經。從本起末。要令學者返本還源。故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若修果位不成總是著空著有證宗論云。悟道不證果者。名為著空病。講經不證果者。名為著有病。天下三乘教藏。堆積如山。並不見箇三乘道人者何。皆因著空著有病也。問佛法以空有為門。令人修造。弘傳之者。或毀空讚有。或破有讚空。或云空淺有深。或云空深有淺。各憑經論。成熟機緣。除此二門。別無可托。今皆目之為病。莫不與經論相違麼。答經論所談。歸於中道。執著一處。即是病源。是故目之。為著空著有病也。

要知經藏根源余今為君解說非是貧道多言初學要知子細問修行之人。既悟無常迅速。便當火急修行。然未看經。遇緣即宗。安知不落空有二病耶。答要知經藏根源。余今為君解說。記主可為慈悲深厚。無問自談者也。古人曰。不請而教。孰云不欺。既無請者。何必多言。答初學要知子細。言貧道者。佛法初來。僧人皆名道士。自稱貧道。今循古說也。

猶如明鏡當前照見古今邪正

喻明可見。然喻中具法鏡。但照見妍醜短長。今曰古今邪正。乃約法說。

塵沙諸佛出來此事終無移改

塵沙即恒沙也。尋念過去佛。亦應說三乘。佛佛道同。誰敢移改。

學道先求因地果位直是修行若非果滿功圓雖是口快舌端決定非干正法

前三句修行實效。後二句徒事虗文。又初二句因地覺心。要與果位名目相應。後三句皆是返顯之辭也。

初學先求因地

因地二字。法喻立名。地能生成荷載。若無種子。則無所生。修行之人。莫不以發心為因。發大乘心。得大乘果。發小乘心。得小乘果。未有發小心而得大果者。是故經云。因地不直。果招紆曲。記主深恐初學之機洗心非正。故此特云。初學先求因地。而言學者。猶飾也。器不飾。則無以為美觀。人不學。則無以有懿德。若夫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則道業踰高。益之則學功踰遠。故形將俗人而永隔。心與世情而懸反矣。

初從戒定慧修須知名目般數

上句總標。下句生起下文之意。題云初學。即以此三法為篇首者。當知此三皆名學也。初修學人。必以此三法為因地者。為對世間舊邪三學。立正三學。以對治之。亦示翻邪歸正之意也。戒以防非止惡。定即息慮靜緣。慧乃破惑證真。此三法門。俱當修學。修學之門。依其次第。故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所以爾者。身口所發。事在戒防。三毒勃興。要由心起。今則先以戒捉。次以定縛。後以慧殺。理次然矣。然此三法。正是經律論三藏所詮之義。通名學者。諸佛菩薩本意。欲令人學戒學定學慧。故以經律論三藏三教。而詮示之。故云。三學非為學於文字言教而已。故大小乘諸教中皆云。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不言增上經學律學等。標題云。初學先求因地。即繼之戒定慧修。良有以也。名目般數。如下文說。

五分戒香熏體一言萬部都収小乘因名四諦辟支十二因緣菩薩須行六度佛乘十方安排五分者。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轉五蘊肉身。為五分法身。分世出世間之異。今五分香。皆稱為戒者。以戒為初。由戒生故。戒之一字。無所不包。故下句云。一言萬部都収。雖云一言通目。應機不同。故下文云。小乘因名四諦等。然此諦緣度力。由三乘及佛。得名不同。其實皆從戒中生起。

達磨胎息禪定千里一步為初到此歡喜地成立作內凡基址

初句正明定體。次句明其要義。後二句功成得名。且言胎息者。約喻立名。喻如有情初入胎時。但有一息。持其肉塊。漸至長大。成形出胎。是時未辨好惡。修禪定者。持心一處。若存若亡。一切善惡。都不思量。直至功成。不離最初一念。故下文云。千里一步為初。到此歡喜地成者。此地本是菩薩十地中之初名。華嚴瓔珞皆同此名。乃在住行向三賢之後。言內凡者。或指三賢為內凡。十信為外凡。既曰歡喜地成。何故又曰內凡耶。答今此是三乘十地。不與華嚴瓔珞是同。名為歡喜者。在凡夫位中。方將發心慕樂入道。故得歡喜之名。如經云。若有眾生。深種善根。善修諸行。乃至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位。住歡喜地。成就多歡喜多淨信等。尚未向於初果。何況菩薩地之初位耶。言內凡者。如小乘四位中。初方便位分二。一外凡。五停心觀等。二內凡。四加行位等。從四加行。方入初果。謂之見道位。即下指見道沙門是也。

四諦苦集滅道真如般若依持聲色同含實相經云見道沙門

問前以諦緣度等。分配三乘。今何只舉四諦法耶。答證宗論云。起首修行。是四諦法。當知四諦是初修行人入頭處也。其次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名目雖殊。亦不出此四諦之法。真如般若依持聲色同含實相者。修行之人。深觀四諦。功成見道之相。經云。見道沙門者。前云內凡。是方便位。今此正當見道位。下去是修道位。於道有所見故。方曰真修。即是先悟後修之意。小乘經論。皆如此說。

既知登地已去初禪四果漸生華嚴法界理事真如一體三身分開法性法相合成佛性佛心勿論有情無情攝屬圓覺妙用

初句躡跡上文。次句依正二報。如下文說。初果得初禪。二果得二禪等。今云初禪四果者。舉初後以攝中間也。既有漸之一字。次第漸入漸證。至於極果。皆由四諦而起也。華嚴法界理事者。華嚴四法界。不出理事二門。三身一體。性相合論。情與非情。皆同妙用。並是功成證極之相也。

道士別號虗無神仙謂之元氣造化虎龍交遘乾坤離女坎男急急修性養神進火先須煉己虗無元氣。同出而異名。虎龍交遘。道家者流。固形永命之術也。世傳。天師於龍虎山。求白日上昇之法。燒丹煉藥。水火呪術。其源出於彼山石洞之中。雖云玄妙。未免輪迴。若不進修。終從敗壞。

孔子太極太素孟子養浩為真莊子參寥宴默老子萬物歸根更有多般名目理實無形無名周易鈎命訣云。天地未分之前。謂之一氣。於中轉有五運。謂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今言太極太素。不約次第。趣舉二名也。雖非孔子之言。乃宗孔子之教也。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畟塞乎天地之間。參寥出於莊子。宴默。乃記家述其道也。老子云。萬物芸芸。各歸其根。理實並是假名。本無形狀也。

大道須排十地均攤乃作三乘釋道儒分三教經書山海無窮若能収屬道德徒勞萬戶千門文字屈指數沙統屬三乘十地以佛教會通儒道二教也。所以會者。儒資戒律。道助禪那。門戶不同。其致是一。亦示海攝百川全収之義也。初二句總舉其本。次二句派總為別。次二句以本奪末。後二句攝末歸本。第一須陀洹果。

同类推荐
  •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ocialism

    Socialis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阳春集

    阳春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宁远州志

    宁远州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科利奥兰纳斯

    科利奥兰纳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双视人生

    双视人生

    打破技术壁垒,领军医药行业;看破蛛丝马迹,拨开悬案迷雾;品鉴天下美食,完善卓越配方;从学习到超越,双眼异能,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 封神灭魔

    封神灭魔

    天下第一帮会是他的敌人,西域无神绝宫少主是他的对手,西北无双城少爷曾经欺辱他,武林盟继承人是他的情敌,一个接一个的对手,逼得他不得不变得强大,离奇的身世,怪异的血脉,万年封神灭魔之战中他成为人族的核心战斗力,遇神杀神遇魔杀魔。
  • 帝御玄天

    帝御玄天

    证道灵宫方寸蕴,迷云谲雾久萦回。神功鬼斧仙缘剪,妙法玄功造化裁!棋布星连盈杀意,天罗地网起惊雷。千难百险攀巅路,万界称尊永为魁!---------------------——神魔对弈,奇局罗网!天人交战,步步杀机!十年磨剑虞渊底,一遇风云便化龙!热血少年,逆九天激流而起!闯灵墟,入妖冢,踏玄宫,履奇殿,锋临万道,帝御玄天!他的每一个想法皆是天马行空,难以揣测,然那放荡不羁的外表下隐藏的却是一颗皎如日月的赤子诚心!他的每个举动皆看似任性乖张,荒诞不经,然却无一例外的在看似毫无可能的情况下演化为令人惊叹的奇迹!这是一个从最底层成长,却又独立特行为无数大人物所不容的小人物的风云奋斗史!
  • 尸坟秘录

    尸坟秘录

    人死之后,魂魄华散,归九阴,葬幽冥。而亦有邪尸扶棺凝卧,久弥成灵;尸壳蜕现,重塑三尸之气。烜尸,奸恶之人,拟烜尸坟,破尸还阳;悖天地之法理,逆尸坟之鬼路。尸鬼破棺,积怨而生。一个从死坟里爬出来的女人,能否活在世上?尸体,为何我的尸体活过来了?草帽中人,过路行者;红眼鹤,镇魂香……为何他们去往那沉寂多年的死墓花坟、月夜荒宅?
  • 初情为了

    初情为了

    两年级的林琨,开学第一天上课因睡晚,而跑去学校,不巧,不小心撞到一个人那个人是个小女生,他对她一见钟情而那个女生心中默默的进来一个人,他出车祸,她伤心........
  • 高冷总裁难伺候

    高冷总裁难伺候

    她只是个小助理,为了帮朋友出气却认错人,惹上了冷漠又可怕的大总裁。她躲她藏,却怎么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她愤怒的朝他大吼:“你到底怎么样才能放过我?”他靠向她的耳边呢喃:“这一辈子我都不打算放过你了……”
  • 超级能源强国

    超级能源强国

    1987年的大学生,包分配,做公务员易如反掌。2012年的大学生,烂大街,毕业即失业。穿越成为1987年的北大生,苏城终于享受到了天之骄子的待遇。宝洁公司,松下电器之类的世界五百强,是绝对看不上的。
  • 走不出的数字迷宫(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走不出的数字迷宫(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走不出的数字迷宫》编排体例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求知欲,激发其探索“谜底”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普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素质与思想素质。
  •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频交易商

    超频交易商

    耀斑基金在“耀斑基金”主办的慈善晚宴上,盖文第一次见到了卡尔森。当时卡尔森正在台上滔滔不绝地演说,他身后的墙上是一个硕大的“耀斑公司”标志:猩红激荡的太阳表面闪耀着一束束炽白亮焰,似乎象征着“耀斑公司”在变幻莫测的投资市场中始终翻云覆雨的态势。盖文悄然走到人群的最前排,仔细打量起卡尔森。这位“耀斑基金”的创始人,被称为“近十年来胜率最高的股市投资家”,已年近五十,穿着笔挺的黑色礼服,身材保持得很好,相貌算得上英俊,目光睿智且极具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