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5400000033

第33章

復次善男子。汝因此故。求善知識。勿於身心而生疲倦。見善知識。勿生厭足。請問善知識。勿憚勞苦。親近善知識。勿懷退轉。供養善知識。無令間斷。隨順善知識教誨。不應違逆。於善知識所有功德。不應疑惑。聞善知識演說出離門。應生決定。見善知識隨順煩惱行。勿生嫌怪。於善知識所生深信心不應變改。何以故。善男子。菩薩因善知識。聞一切菩薩行。因善知識。成就一切菩薩功德。因善知識。出生一切菩薩大願。因善知識。引發一切菩薩善根。因善知識。積集一切。菩薩助道法。因善知識。開發一切菩薩法光明。因善知識。成就一切菩薩出離門。因善知識。修學一切菩薩清淨戒。因善知識。安住一切菩薩功德法。因善知識。清淨一切菩薩自性心。因善知識。發明一切菩薩堅固志。因善知識。具足一切菩薩陀羅尼辯才門。因善知識。能生一切菩薩清淨藏。因善知識。出現一切菩薩智光明。因善知識。獲得一切菩薩增上願。因善知識。得與一切菩薩同一願。因善知識。聽聞一切菩薩殊勝法。因善知識。得到一切菩薩祕密處。因善知識。得至一切菩薩法寶洲。因善知識。得增一切菩薩善根芽因善知識。增廣一切菩薩智慧海。因善知識。守護一切菩薩深密藏。因善知識。任持一切菩薩福德聚。因善知識。清淨一切菩薩受生道。因善知識。領受一切菩薩正法雲。因善知識。遊入一切菩薩出。世道。因善知識。發起一切菩薩大歡喜。因善知識。獲得一切如來菩提果。因善知識。攝取一切菩薩妙行。因善知識。開敷一切菩薩功德。因善知識。往一切方聽受妙法。因善知識。演說一切菩薩心。因善知識。成就一切菩薩大慈力。因善知識。出生一切菩薩大悲力。因善知識。攝持一切菩薩自在力。因善知識。出生一切菩薩菩提分。因善知識。能作一切菩薩利益事。

善男子。一切菩薩。由善知識任持。不墮惡趣。由善知識成就。自在受生。由善知識顯示。得宿住智。由善知識開發。知一切劫。由善知識攝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識觀察。不毀犯菩薩戒。由善知識守護。不隨逐惡知識。由善知識養育。不退失菩薩法。由善知識攝取。超越凡夫地。由善知識教誨。不入二乘地。由善知識引發。得出離世間。由善知識覆護。能不染世法。由善知識撫育。修一切菩薩行。心不散亂。由善知識發起。辨一切助道具。心不退屈。由善知識勢力。不為業惑之所碎壞。由善知識任持。不為諸魔之所恐怖。由善知識被忍辱甲。能受一切惡言毀辱。由善知識安慰。於世苦樂心無憂喜。由善知識生長。能滅諸憍慢常愛樂法。由善知識守護。能令菩薩淨戒圓滿。由善知識威力。能了諸法心無所得。由善知識安慰。能於三界心無恐怖。由善知識教示。能知善巧出三界道。由善知識勸修。信甚深法心無厭足。由善知識教導。不為名利憍慢逼迫。由善知識演說。得宿住智知過去因。由善知識加持。於未來際而得善巧。由善知識能生。得善巧智知三世等。由善知識攝受。能轉眾生依正業報。由善知識普守護。能內懷慚愧具足眾善。由善知識隨順力。能和顏軟語引導眾生。由善知識修行力。能離一切斷常諸見。由善知識隨順守護。能遠離利衰毀譽等法。由善知識顯示。不說己能。讚他功德。由善知識巧示。能勤修習菩提分法。由善知識決擇。能演契經甚深理趣。由善知識勸修。能愛樂成就頭陀功德。由善知識先導。於諸空法而得善巧。

善男子。由依止承事善知識故。能增長一切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菩提分法。何以故。善男子。善知識者。能清淨諸惡法。能退捨諸蓋纏障。能散滅無明黑暗雲能解散一切諸見縛。能引出生死大苦城。能捨離決定住著處。能裂壞一切惡魔網。能拔除一切苦毒箭。能出離無明深林。能超過邪見曠野。能越度諸有瀑流。能拔出愛欲淤泥能不入諸邪惡道。能顯示菩提路。能令安住不放逸。能引至修行處。能清淨一切智性道。能令增長智慧眼。能令長養菩提心。能令發起大悲意。能說一切菩薩行。能誨示一切波羅蜜。能安置一切菩薩地能令獲得諸忍門。能出生一切諸善根。能成辨一切助道具。能施與一切大功德。能令普到一切如來所。能顯示一切功德法。能勸修一切勝利益。能策勵一切所修道。能顯示永出生死門。能杜絕一切諸邪徑。能令趣入真實道。能以法光普照耀。能以法雨普潤澤。能令尊重師長離諸嬾惰能令入白淨法心無厭足。

善男子。善知識者。如軌範師。能以善語而誨示故。善知識者。猶如伴侶。住阿蘭若不捨離故。善知識者。如勝神通。能現種種諸自在故。善知識者。如金剛劍。能截煩惱及隨眠故。善知識者。如親教師。能為懺除五犯罪故。善知識者。如勝靜慮。能滅一切隨煩惱故。善知識者。如摩尼鏡。令現前證宿住智故。善知識者猶如橋梁。能令超度諸有流故。善知識者。能斷疑網。業異熟中善決斷故。善知識者。能善安處。令速入於不退地故。善知識者。能令深信。微細業果如自見故。善知識者。善能勸修。毀呰一切不善法故。善知識者。是智慧眼。一切法中不執著故。善知識者。心如明燈。順本覺性而覺了故。善知識者。如說道者。為大丈夫處會說故。善知識者。能捨惡友。不入惡人之住處故。善知識者。捨不律儀。能令增長善律儀故。善知識者。能教時語。隨眾生根而發言故。善知識者。勸隨順修。令捨衣食攝眾生故。善知識者。為先導師。令如所說而修行故。善知識者。令其深入等持等至皆深入故。善知識者。猶如良醫。能於飲食知節量故。善知識者。如瑜伽師。能令趣入相應行故。善知識者。能為顯示。令見菩薩勝境界故。善知識者。能為覺悟。令於諸法覺本性故。善知識者。能為安慰。令諸眾生無憂惱故。善知識者。猶如羂索。能攝眾生入佛智故。善知識者。如得王印。於一切法無障礙故。善知識者。為能引發。令諸眾生趣種智故。善知識者。為法園苑。是諸菩薩愛樂處故。善知識者。如威猛將。摧伏一切諸魔軍故。善知識者。為大明呪。能除一切諸苦厄故。善知識者。猶如大船。超過生死至彼岸故。善知識者。如如意珠。能令所願皆圓滿故。善知識者。能為救護。於諸惡道救眾生故。善知識者。為先導相。修佛十八不共法故。善知識者。如莊嚴具。莊嚴一切淨法身故。善知識者。如妙瓔珞。莊嚴發心諸佛子故。善知識者。猶如長子。能紹佛種使不斷故。善知識者。如賢德瓶。圓滿諸佛智功德故。善知識者。如淨摩尼。能清一切垢濁心故。善知識者。如清淨戒。能令三業皆清淨故。善知識者。猶如關鑰。能開一切解脫門故。善知識者。猶如大路。行佛智行所行處故。善知識者。是佛境界。非諸二乘境界地故。善知識者。如正智教。非是三乘所知境故。善知識者。如等流果。從諸種智。同類生故。善知識者。如明淨眼。能示眾生夷險道故。善知識者。如陀羅尼。能持修學諸眾生故。善知識者。為能發起。發起一切智慧明故。善知識者。為能斷滅。斷滅一切無明闇故。善知識者。如最勝藥。能除眾生諸惑病故。善知識者。如無盡藏。充滿眾生種種願故。善知識者。如善方便。善巧證得諸佛地故。善知識者。猶如門戶。少欲知足所行道故。善知識者。如能作業。能令勤修清淨業故。善知識者。如說道者。遠離險難諸因緣故。善知識者。猶如止觀。息滅一切渴愛法故。善知識者。為說慧者。令入甚深無生義故。善知識者。能為照明。令見因果不失壞故。善知識者。如閑靜地。能靜其心修習道故。善知識者。為示道者。引詣如來集會所故。善知識者。猶如日月。能為照明甚深法故。善知識者。如軌範師。能為分別微細智故。善知識者。為能覺悟。令悟諸法如夢幻故。善知識者。為勝儀範。隨順眾生常護他故。善知識者。能知世智。去來語默心無亂故。善知識者。厭不善心。性自覺悟遠愚迷故。善知識者。承奉尊長。無我無人及嬾惰故。善知識者。銷滅諸惑。觀自他身不可得故。善知識者。具覺悟智。隨順覺知世出世故。善知識者。離無益事。能令自他超諸有故。善知識者。為真實智。普知一切生滅體故。善知識者。無得無憂。觀察過去自業體故。善知識者。住頭陀行。以菩薩法常洗滌故。善知識者。得義無礙。覺悟差別真實體故。善知識者。不求讚美。不顯己德益尊敬故。善知識者。具妙忍智。於自業果深覺悟故。善知識者。遠離在家。不以利養而親近故。善知識者。住遠離行。捨無義語近真實故。善知識者。修行正境。常勤修習四念住故。善知識者。善巧問答。於諸問答無不知故。善知識者。能摧異論。善能安立摧邪見故。善知識者。不厭貧窮。於彼能生慈愍心故。善知識者。能為法攝真實法中令深入故。善知識者。能以財攝。令諸眾生修善行故。善知識者。常修知足。厭離守護諸過失故。善知識者。讚歎淨戒。於諸種種甚深戒果能體解故。善知識者。訶責破戒。謂於種種破戒過失深覺悟故。善知識者。能具足戒。謂無諂誑如理受持正念知故。善知識者。能善觀察。於善不善一切法中勤請問故。善知識者。能為先導。勸諸眾生於佛菩提令勤修故。善知識者。住不退轉。捨四顛倒知倒性故。善知識者。住真實相。普知諸法皆無相故。善知識者。住真實解。謂知識滅名色等法皆不生故。善知識者。得無所畏。謂覺諸佛甚深法門體相用故。善知識者。淨戒住處。謂於菩薩戒身戒相智普知故。善知識者。深入定門。謂離欲泥住三昧故。善知識者。心無垢濁。謂離蓋纏住淨心故。善知識者。得諸總持。謂如實演說心無著故。善知識者。知甚深門。謂能普入法本性故。善知識者。信心住處。住諸善法根本處故。善知識者。住寂靜教。謂普除滅諸渴愛故。善知識者。住正直道。謂能普知苦無我故。善知識者。住菩薩地。謂於十地普了知故。善知識者。是智慧地。謂於諸法無迷惑故。善知識者。是諸佛地。謂能出生菩薩法故。善知識者。住真實道。一切二乘不能知故。善知識者。得無盡辯。能說如實知見體故。善知識者。善離憂惱。知生死苦本無我故。善知識者。非文字境。知語言道不可得故。善知識者。住無生法。謂知識性不可得故。善知識者。是能寂靜。謂能除滅諸煩惱故。善知識者。能滅邪見。謂能安住正見中故復次善男子。善知識者。猶如慈母。出生一切佛種性故。善知識者。猶如嚴父。廣大利益親付囑故。善知識者。猶如乳母。守護不令作惡法故。善知識者。猶如教師。示諸菩薩所應學故。善知識者。猶如善導。能示甚深波羅蜜故。善知識者。猶如良醫。能治種種煩惱病故。善知識者。猶如雪山。增長一切種智藥故。善知識者。猶如勇將。殄除一切諸恐怖故。善知識者。猶如船師。令度生死大瀑流故。善知識者。猶如商主。令到一切智寶洲故。善男子。汝今若能如是作意。正念思惟。當得親近諸善知識。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識。應發如大地心。平等荷負無疲倦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金剛心。平等志願不可壞故。汝應於善知識起如鐵圍山心。一切諸苦無能動故。汝應於善知識起給侍心。所有教令皆隨順故。汝應於善知識起弟子心。所有訓誨無違逆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僮僕心。不厭一切諸作務故。汝應於善知識起如大火心。焚燒一切諸煩惱故。汝應於善知識生如傭作人心。隨所教命無違逆故。汝應於善知識生除糞人心。捨離一切憍慢心故。汝應於善知識起如大水心。洗除一切煩惱垢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大風心。摧壞眾生我慢山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虛空心。於五欲境無障礙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巨海心。諸功德寶皆圓滿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滿月心。令滿清涼白淨法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師子心。遊行住處搏噬諸魔惡禽獸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良馬心。隨人到處遠離惡性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牛王心。利益眾生無厭倦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沙門心。正命自居離邪諂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蓮華心。戒慧清淨不染欲泥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商主心。引導令至佛智城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大車心。運載重擔忘恩報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調順象心。恒事伏從無卒暴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山王心。任持一切無傾動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良犬心。常於本主無瞋害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旃荼羅心。常自輕賤無人我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犗牛心。恒思順行無威怒故。汝應於善知識發近住心。隨順師長常尊重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舟船心。運度往來無疲倦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橋梁心。濟度眾生到彼岸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孝子心。承事供養順顏色故。汝應於善知識發如王子心。遵王教令無違犯故。

復次善男子。應於自身生病苦想。於善知識生醫王想。於所說法生良藥想。於所修行生除病想。又善男子。應於自身生遠行想。於善知識生導師想。於所說法生正道想。於所修行生遠達想。又善男子。應於自身生求度想。於善知識生船師想。於所說法生舟檝想。於所修行生到岸想。又善男子。應於自身生農夫想。於善知識生龍王想。於所說法生時雨想。於所修行生成熟想。又善男子。應於自身生貧窮想。於善知識生毘沙門想。於所說法生財寶想。於所修行生富饒想。又善男子應於自身生弟子想。於善知識生良師想。於所說法生技藝想。於所修行生解了想。又善男子。應於自身生恐怖想。於善知識生勇健想。於所說法生兵仗想。於所修行生除怨想。又善男子。應於自身生商人想。於善知識生導師想。於所說法生珍寶想。於所修行生得寶想。又善男子。應於自身生兒子想。於善知識生父母想。於所說法生家業想。於所修行生紹繼想。又善男子。應於自身生王子想。於善知識生大臣想。於所說法生王教想。於所修行生智慧想。住王城想。冠王冠想。繫王繒想。善男子。汝應發如是心。作如是意。親近承事於善知識。何以故。一切菩薩。以如是心。近善知識。令其志願永得清淨故。

復次善男子。菩薩因善知識。常能增長一切善根。譬如雪山生長藥草。因善知識。成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納眾流。因善知識。成功德處。譬如大海出生眾寶。因善知識。淨菩提心。譬如猛火能鍊真金。因善知識出諸世間。如須彌山出於大海。因善知識。不染世法。譬如蓮華不著塵水。因善知識不受諸惡。譬如大海不宿死屍。因善知識增長白法。譬如白月漸次圓滿。因善知識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因善知識增長大願。譬如父母養育嬰兒。善男子。我今略說。菩薩若能勤求隨順善知識教。即得成就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功德。清淨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深心。增長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菩薩根。具足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威德力。斷除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菩薩障礙。超越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魔境。深入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法門。圓滿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助道。修習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妙行。發起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大願。善男子。我復略說。一切菩薩行。一切菩薩波羅蜜。一切菩薩所住地。一切菩薩安忍門。一切菩薩三昧門。一切菩薩神通智。一切菩薩總持門。一切菩薩迴向智。一切菩薩四無量。一切菩薩廣大願。一切菩薩普遍成就。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識力。而得圓滿。以善知識而為根本。從善知識來。依善知識生。依善知識長。依善知識住。善知識為因緣。善知識能發起。

爾時善財童子。白言聖者。我今已知一切善法從善知識生。云何能於諸善知識善法之中。速得圓滿。速得清淨。得不退失。時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告善財言有二種戒。具足受持。則得圓滿善知識法。何等為二。一菩薩戒。二別解脫戒。持是二戒。則能圓滿善知識法。如佛所說。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調伏。令他調伏。無有是處。若諸菩薩。具足圓滿頭陀功德。如是二戒。悉得清淨。不失善法。善財童子。白言聖者。云何名為頭陀功德。童子童女。告善財言。善男子。言頭陀者。謂諸菩薩十二頭陀。何等十二。第一納衣。善男子。云何納衣。若諸菩薩具十種法。則得圓滿成就納衣。何等為十。一者勤修令得堅固。二者令心常自謙下。三於身心無有疲厭。四於衣服心不染著。五者常樂堅固遠離。六者成就堅固功德。七不自顯殊勝德行。八於他人不起輕慢。九者護持淨戒圓滿。十者堪任一切親近。善男子。此是菩薩住淨信心具足圓滿。由此心故。聞說如來清淨言教。不惜身命。勤修佛法。不破不毀。以勤修故。身心不動。令於所得堅固成就。以心堅固常自謙下。心謙下故。成就無我。得無我已。心無憍慢。得無慢心謙下力故。人所棄者悉收取之。澣染成衣。遠離煩惱。心無厭惡。亦無貪著。但取資身。以禦寒暑。修行道業。餘無所顧。於此納衣。不見過失。不念麁弊。但見納衣所有功德。離貪欲者。乃服此衣。服此衣者。心無煩惱。是諸聖種。順菩薩行。諸佛如來之所讚歎。由此因緣。不自貢高。不貢高故。不嫌他人。離高嫌故。淨戒圓滿。戒圓滿故。堪任親近諸佛菩薩之所護念。諸天人王。及剎帝利。婆羅門等。城邑聚落。一切見聞。無不歡喜恭敬禮拜。咸共讚美稱揚其德。而作是言。我等有福。感如是人居此國土。同梵行者。咸皆歡喜。善男子。是為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納衣功德。

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成就三衣。何等為十。一者成就知足。二者成就少欲。三者離於多求。四者離諸積聚。五者遠離喪失。六者遠離身苦。七者遠離心憂。八者遠離於惱。九者遠離取捨。十者向漏盡道。善男子。如是菩薩心少欲故。趣得三衣。無所揀別。成就喜足。得喜足已。遠離多求。離多求故。無諸積聚。離積聚故不怖喪失。無喪失故身得無苦。身無苦故心亦無憂。心無憂故遠離於惱。惱不生故遠於取捨。遠取捨故向漏盡道。善男子。是為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三衣功德。

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而得成就不隨染衣。何等為十。一者不隨貪欲所行。二者不隨瞋恚所行。三者不隨愚癡所行。四者不隨忿怒所行。五者不隨很戾所行。六者不隨嫉妬所行。七者不隨慳吝所行。八者不隨憍慢所行。九者不隨名稱讚譽眷屬所行。十者不隨親近供養財利所行。善男子。由此不隨貪等行故。不為四魔之所屈伏。遇諸毀辱。心不怯弱。設有尊重。亦不貢高。由此名為心不隨順諸染惑行。善男子。是為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不隨染衣妙行功德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則得成就依常乞食。何等為十。一者慈心攝取。二者次第行乞。三者不自生惱。四者成就知足。五者普共分食。六者不嗜美食。七者飲食知量。八者疾得善法。九者願滿善根。十者離和合相。善男子。云何菩薩慈心攝取。乃至遠離諸和合相。善男子。若時菩薩。見諸苦惱逼迫眾生。乏少善根。為欲圓滿彼善根故。隨順眾生。慈心攝取。菩薩為順平等慈心次第行乞。於行乞時。若至城邑。齊整威儀。善攝諸根。一心不亂。諦視徐行。無踰七步。正念安住。於善法中。不選高門。不棄微賤。除惡律儀旃荼羅等。為護譏嫌。悉不應往。若以慈心。平等攝取。究竟不捨。菩薩隨順次第乞時。不自生惱。設不得食。亦不生瞋。菩薩如是成就知足。隨與而取。不擇精麁。菩薩如是次第乞已。持至佛前。或塔廟前。以尊重心。恭敬供養。供養畢已。還本所居。分為四分。取第一分。待同梵行。以第二分。施諸貧苦。以第三分。施諸囚繫。以第四分。然自充食。於所食中。亦不貪嗜。但念於身作除病想。乃至為令身得安住。受飲食時。不令太少。以自虛羸。妨修善業。亦不過多。令身困重增長睡眠。因此食故。能勤精進。疾得善法。菩薩為欲圓滿一切菩提分法諸善根故。又應遠離取和合相。離是相已離於我執。成就無我。乃至自身內外血肉。一切財物。不生悋惜。能與眾生共所受用。善男子。是為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依常乞食妙行功德。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則得成就常一坐食。何等為十。一者如諸菩薩。一坐道場。二者降伏魔怨。心不移動。三者於出世定。成就不動。四者於出世慧。成就不動。五者於出世智。成就不動。六者於諸法空。成就不動。七者於證真道。成就不動。八者於真實際。成就不動。九者於如如性。成就不動。十者於一切智成就不動。善男子。此一坐者。謂一法坐。菩薩依彼而得不動故。說菩薩成就一坐。善男子。是為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常一坐食妙行功德。

同类推荐
  • 剖心记

    剖心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赠别

    赠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密庵和尚语录

    密庵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壬拃河棹

    六壬拃河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一山文集

    一山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狂宠极品庶妃

    狂宠极品庶妃

    YY版精彩简介(能从文文中发现无限JQ的都是好娃子!)情景一:月黑风高夜,某女包袱款款,正欲爬墙...某男站在墙根下问“半夜三更爬墙头,这是去哪儿啊?”某女以为是家丁,不知者无畏的回答“打包离家出走啊!”某男想用男色引诱美人回心转意“王爷长得如此英俊,八块腹肌,气质无双,你也舍得走?”某女终于激动了“丫的,那厮是个短袖,帅有毛用,对女人不行,你想要就送你啦!”某男俊脸一黑,一把将此女抗上肩头,咬牙切齿的在空气中留下一句无限遐想的话“本王行不行,今晚让爱妃亲自试试!”便向卧室冲去!两人经过一番肉搏和协商,只听红罗帐内,某女骑在王爷身上~某王爷磁性撩人的嗓音响起“爱妃,用力,嗯,舒服”某女娇喘吁吁的回答“爷,这样行吗,人家好累”某王爷“再坚持一下,对,就是这样,爱妃还可以再用力点,啊,爽!”某女大怒:“使你妹!老娘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只好更加卖力按摩!门外几人听的血脉喷张,他家王爷不是攻,竟然是小受!(咳咳,想歪的捂脸去面壁...)情景二:龙云国左相之子:苏明轩俊美温柔、多情儒雅,乃全龙云国待嫁女性的头号夫君人选对某女眨着桃花眼说“美人,本公子的卧房门随时为你敞开”某女继续盯着账本,毫不怜香惜玉回答“既然公子如此寂寞...来人啊,晚上将百花楼老鸨喂了春天的药扒光了送到公子卧房床上!”情景三:红木大床吱吱呀呀响了半夜之后,某王爷含羞带怯的用被子捂住胸口“爱妃,人家是第一次,没名没份,你可要负责啊!”忘了自己才是被吃的某女灵机一动说“那第二次就不用负责了吧?”于是,魔抓向着某男伸去,床榻再次吱吱呀呀的响起~某狐叉着小腰,翘着尾巴,挥舞毛爪:喂喂,说你呢,别光笑不收藏!某狐最大癖好就是被花花、钻石、月票砸晕,文思便一发不可收拾!◆◇◆◇◆◇◆◇◆◇◆◇◆◇◆◇◆◇◆◇◆◇◆◇◆◇◆◇◆◇正剧版简介:现代天才腹黑奸商女浴室滑倒,穿越在草包花痴的相府三小姐身上!公然调戏太子!龙颜大怒,赐婚给他国断袖王爷!被丞相老爹视如弃子,还被大夫人和小妾及两个姐姐“不小心”整死了!再次睁眼,已然不是那个白痴的“她”!上一世,自己奉公守法,老天却让她意外身亡!这一世,就让她好好做个奸商,去为祸众生,咳咳,不对,是造福苍生!谁敢欺负老娘,必定十倍奉还!嫡姐伪善装温柔?用计让你泼妇骂街,再也没脸出门!
  • 枫叶红了的时候

    枫叶红了的时候

    十二月份的雪愈加厚了,漫天皆白。在一片白中豁然而开的雪岭煤矿的坑口,不语而威。清晨,坑洞前的雪野,早被民工笑笑他们蹚出一条小路,小路蜿蜒南去,连着炊烟乍起的山村……
  • 重离

    重离

    此生,我种下了无数的因,结下了无数的果,若我从未下过界,便可就此孤寂归泯于万物混沌,如此便也就不会遇上他;一步错,步步错……相遇,此为一因;遇上我这样的人,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幸;一世因我被散魂魄,一世护我被六界所杀,这是果;相知、相爱,此为一因;我这样的人,本应孤寂一世,不该生情,岂料,上苍却在你我之间,开了这样一个玩笑;情花误开,难断情锁,痴狂三世,不得善终!这是果;而最大的一个因,便是我;神女,神界至尊,六界之巅,六界之人皆梦寐以求的身份;可我却并不欢喜,更不是我所想,我想要的,不过是一瞬间的自由,一刹那的幸福,可就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他们也不应;哪怕是三世执着痴狂,也终究是不得善终……
  • 六界仙帝

    六界仙帝

    天道无常,仙界屹立亿万年后,仙域动荡,五族离心,六界纷争,天崩地裂,揭开了仙魔大战的序幕!少年徐景天虽然出身卑微,却时刻不忘奋发图强,于机缘巧合下,进入梵天宗,而后历经生死,修道成仙,最终屹立仙界之巅,开辟了六界新的纪元!仙界混乱,他力转乾坤;魔界纷争,他斩妖除魔。六界之内,任他纵横!
  • 遗失的位面之失落大陆

    遗失的位面之失落大陆

    肉身破灭的桃花谷谷主李行芳,灵魂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成为华氏家族大少爷华长清,华长清却成了李行芳的刀灵,且看两人如何闯荡这失落大陆!
  • 这个媳妇很萌

    这个媳妇很萌

    什么???睡一觉就穿越了,还是一个没听说过的地方,虽然有个看起来很优质的相公,但是这里吃不饱穿不暖的,还得想办法填饱自己的肚子。所以这是一个现代呆萌少女误穿越到古代,有一个表面憨厚的丈夫,并生下一个呆萌包子的故事。情节一:“我想......”“说话就说话,你靠我这么近干嘛?”情节二:“你厉害啊,怀了我的孩子还想跑,你想跑哪去?”
  • 文化转向与课程改革: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为中心

    文化转向与课程改革: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为中心

    本书是“教育、文化与社会:新教育叙事研究”丛书的第一本。主要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等中国现代教育先行者的课程改革行动为例,展现那一代人为了中国文化的复兴与重建所付出的教育努力。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学术论著,本书以讲教育人物故事、讲教育故事的方式展开,体现了新一代学人重建教育叙事的尝试。
  • 田园小福妻

    田园小福妻

    方灿灿穿越成了乡下的小寡妇,还有了一个便宜儿子,相公上了战场从此便没有丝毫音讯。被婆家给扫地出门,栖身破庙五年。看着可爱的儿子她欲哭无泪,从此咱们娘俩相依为命了。扮猪吃老虎让想要欺负他们母子的人自食恶果,做点儿小生意,养好小包子。一切都很美好,只是这已经死掉的相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怎么突然间她又不是寡妇了?
  • 快穿之boss貌美如花

    快穿之boss貌美如花

    北淮有神,名曰双笙,神有一兽,其名幽荧。“怎样才能逃离神的掌控?”“变得强大,强大到无人匹敌!”……持美行凶:你的美让我无法抵挡,我想,我早已经病入膏肓!裙下之臣:碰到你之前,我的世界一片荒芜,碰到你以后,我的世界繁花似锦。恃宠生娇:你是我掌中宝,心尖宠,无法割舍,此生不换。织梦替情:我没有什么奇怪的癖好,如果有,那只是因为,那个人是你。神级大佬:琉吟一定会保护好幽荧,刀光剑影,皆在你世界之外。虐文女主:有你的世界,璀璨如初!白马非马:我不要天命之女,我只要她!双笙帝君:“我还不能死,我等的人还没来”“等谁?”“你!”幽荧:“……”我怎么逃,依旧逃不出你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