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调
宋史乐志云:教坊所奏,凡十八调,正宫调、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锺宫、越调、大石调、双调、小石调、歇指调、林锺商、中吕调、南吕调、仙吕调、黄锺羽、般涉调、正平调。不用者有十调,高宫、高大石、高般涉、赵角、商角、高大石角、双角、小石角、歇指角、林锺角。七宫之中,高宫阙焉。陶宗仪辍耕录亦只云六宫。沈括、张炎所纪,仅著其目而已。考宋教坊队舞云韶部及太宗所制新奏,皆不用高宫。南渡後存而不用。至元杂剧始阙。高宫即大吕宫。孙氏应鳌谓大吕助黄锺宣气,故虚而不用。其说纰缪,殊不足信。
词调接宫调分配
唐五代、宋、金、元词,按诸律宫分五音二十八调,失传久矣。楼敬思著君雅集,以四声二十八调为经,以词之有宫调者为纬,其无宫调者,依世次为先後,附其下。亦无传本。警思,名俨,义乌人,康熙四十八年,诏词谱者也。今特搜剔丛残,可考者载之,不可考者阙之,别名则汰之。诸家所题或异,注明於旁,其有本宫之外,移入它宫,咸分隶焉,以备选调者之采择。杨守斋论作词五要,最重择腔。如十一月须用正宫,元宵词须用仙吕宫。曲谱了然,词或罕及,当扩其意,以为之准。
正宫自此至正平调凡十八调,依宋史乐志编录。
齐天乐重瑞鹤仙 忆王孙 斗百花 曲江秋重喜迁莺重雪梅香黄莺儿 尾犯重甘草子 醉垂鞭 虞美人重玉女摇仙。
中吕宫
送征衣 昼夜乐 长亭怨慢 柳腰轻 西江月重满庭芳 扬州慢 好事近重醉公子 柳梢青 菩萨蛮重相思儿令 离别难 青玉案 倦寻芳阳春曲 梁州令 虞美人重谢池春慢 尾犯重春光好 采桑子 惜双双南乡子感皇恩重山亭燕慢 踏莎行重庆金枝 师师令 万年欢 绮寮怨
道调宫
归自谣 西江月重感皇恩重长寿仙 大圣乐
南吕宫
瑞鹧鸪重一翦梅 南歌子重森寺花慢重八宝装 一丛花令 望江南重满江红平调贺新郎 河传重生查子
仙吕宫
暗香
疏影 倾杯乐 笛家 鹤冲天慢桂枝香 八声甘州 卜算子声声慢 意难忘 鹊桥仙重倒犯 蕙兰芳引 好事近重燕台春慢 点绛唇重望梅花 虞美人重满江红仄调六幺令重临江仙重瑶池燕黄锺宫无射宫亦名黄锺宫此则七宫中之正黄锺宫也
齐天乐重山花子 曲江秋重锦缠绊 麦秀两歧 渔家傲 侍香金童绛都春 连理枝 虞美人重浣溪沙重玉漏迟 天仙子重 喜迁莺重点绛唇重年少游
越调
霜天晓角 水龙吟 石湖仙 永遇乐重大 庆春宫 金蕉叶重秋宵吟 风来朝 清夜游 祝英台近 解愁 琐窗寒 清平乐重春归怨 丹凤吟 翠羽吟
大石调
采桑子重阮郎归 木兰花令西河 烛影摇红 歌头 恨春迟 曲玉管 琵琶仙重看花回 玲珑四犯风流子 隔浦莲近拍 人月圆 塞垣春 望江南重两同心 清平乐重法曲献仙音 念奴娇重满朝欢迎新春 倾杯乐重梦还京 金蕉叶重凤衔杯 女冠子 塞翁吟 尉迟杯重霜叶飞 鹤冲天慢受恩深还京乐 柳初新阳关三叠
双调
生查子 长相思重贺圣朝 盐角儿 巫山一段云 迷仙引 河满子 翠楼吟 尉迟杯重慢卷纟由 征部乐 佳人醉 采桑子重玉联环 武陵春百媚娘 梦仙乡 长相思重谒金门 玲珑四犯重秋夜月御阶行 风入松婆罗门令 念奴娇重雨淋铃 倾杯乐重定风波重归朝欢 采莲令花心动 湘月少年游重红林擒近 庆佳节
小石调
秋蕊香引 四园竹 法曲献仙音重西平乐 蝶恋花重夜厌厌 如梦令 南歌子重花犯 渡江云 迎春乐 遍地花 江南春双调双瑞莲 一寸金重骤雨打新荷 添声杨柳枝
歇指调
荔枝香
水调歌头重卜算子 浪淘沙令慢双燕儿 永遇乐重夏云峰 鹊桥仙 祭天神重
林锺商
三字令 隔帘听 集贤宾 长相思慢宣清 尾犯 破阵乐 蝶恋花重南歌子 清商怨 少年游重减
倾杯重杨柳枝
平调宜并正平调
长寿乐 望汉月 鹧鸪天重燕归梁重归去来重步蟾宫 瑞鹧鸪
商调
回波词 一斛珠 品令 永遇乐重解蹀躞 更漏子 霓裳中序第一 二郎神重高阳台 忆秦娥 三部乐 应天长慢 调笑令 解连环 丁香结氏州第一 凤凰阁 西湖月
夷则商草窗所题如是宜并上
国香慢
无射商宜并上
鱼游春水
商角调蜕岩词所题如是 啸馀谱所载六宫十一调亦有之与商调异
定风波重重
中吕商
白苎
散水调
河传重倾杯令重
林锺调
十二时
黄锺清角调以下二调凄白石自制
角招
黄锺下徵调晋书律历志论下徵调法,谓用笛之宜,倍令浊下,故曰下徵。下徵乃律之倍,在中声之下者也。
徵招
夹锺宫
暗香疏影
无射宫
惜红衣 楚宫春
夷则商犯无射宫
玉京谣 古香慢
越调犯正宫
兰陵王
薄媚
赵以夫有薄媚摘词。薄媚曲名,宋官本杂剧有薄媚错取、薄媚郑生遇龙女、薄媚柳毅诸曲。若历弦薄媚,属琵琶曲,南宋时已不传矣。
衮与赚
衮与滚同,其声溜而下,欧阳永叔词“拍碎香檀催急衮”,蛴改之词“绣茵催衮”,即南曲後庭花破滚之属。又宋时京师尚缠令缠达,中兴後遂撰为赚,取误赚之意,令人正堪美听,不觉已至尾声。
叉手笛
宋太祖时,乐器有叉手笛,易名拱辰管,谓其执诗之状如拱揖也。和岘因令乐工调品以谐律吕,增入鼓吹部。每边兵得胜,乃连队抗声歌之,其歌词盖小秦王、阳关曲之属。沈存中梦溪笔谈所载凡五曲。
羯鼓
唐书乐志云:羯鼓为八音之领袖。案羯鼓有大合蝉、滴滴泉二曲,宋时犹有能识其音者。今羯鼓录不载。
宋燕乐入仙吕调
宋燕乐入仙吕调者,曰摊破抛球乐,曰采云归,词龚其称,它皆类此。
大曲截用
笔谈云,元稹连昌宫词,有“逡巡大遍应作“遍”凉州彻。”所谓大遍者,有序引歌崔哨催扌颠衮破行中腔踏歌之类,凡数十解。每解有数叠者,裁截用之,则谓之摘遍。今人大曲皆是截用,悉非大遍也。案词如梁州序、遥天奉翠华引、钿带长中腔,即沈存中所谓截用者。
念曲叫曲
笔谈云,声无抑扬,谓之念曲,声无含韫,谓之叫曲。张叔夏讴曲旨要云,若无含韵强抑扬,即为叫曲念曲矣。宋时通音律者,其入微之论多类此,惜未能尽传於世也。
杀声
七篇曰:玉振也者,终条理也。沈存中、张叔夏之言杀声,蔡季通、熊与可之言毕曲,皆此义也。旧唐书乐志云:古今乐府奏曲之後,皆别有送声。送声义同。
诸宫住字
沈存中笔谈有论诸宫住字之说,与吴君特言制词最重煞尾字,其论颇同。惟吴之所论,未畅其旨。本朝方仰松香研居词尘,有二十八调住字之图,大约本於沈说而推广之者。今录如左:
正宫合字住,清六字住。
高宫下四住。
中吕宫下一住,清上五住。白石扬州慢、长亭怨二曲正同。
道宫上字住。
南吕宫尺字住。
仙吕宫下工住。白石暗香二曲同此。
黄锺宫即无射宫,用下凡住。白石惜红衣词同此。以上七宫,其起调毕曲之字,并与各宫住字同。
大石调住,清下五住,起毕一字。
高大石调下一住,清五字住,起毕上字。
双调上字住,起毕迟字。
小石调尺字住,起毕工字。
揭指调工字住,起毕凡字。
商调下凡住,起毕六字。白石霓裳中序第一两结,旁谱作囗囗即下凡下凡也。同此可证。
越调六字住,起毕四字。白石石湖仙词两结,旁谱作囗,即六字住,兼上四毕曲也。
般涉调工字住,起毕勾字,即令高亻上。
高般涉调下凡住,起毕尺字。
中吕调六字住,起毕亦用六字。
正平调下四住,清五字住,起毕凡字。
南吕调下四住,清下五住,起毕下凡。
仙吕调上字住,起毕下四,清五字。
黄锺调尺字住,起毕一字。
大石调凡字住,起毕下一。
高大石角六字住,起毕下一。
双角上五住,起毕工字。
小石角上字住,起毕工字。
歇指调勾字住,今当用高亻上,起毕下凡。
商角下五住,起毕上字。
越角五字住,起毕勾字,令用高亻上。
中管
中管声在前後二律间,且与前律同出一孔,以之制调,或病音韵重复。考十二律中,惟五宫称中管。太簇宫有,则大吕宫、夹锺宫无。姑洗宫有,则夹锺宫、仲吕宫无。蕤宾宫有,则仲吕宫、林锺宫无。南吕宫有,则夷则宫、无射宫无。应锺宫有,则无射宫、黄锺宫无。乐髓新经云:与前律同字者,加中管二字别之。凌次仲燕乐考原云,南吕商高於夷则音一律,故谓之中管林锺商。馀当准此。推之徐新田管色考,谓银字与中管相为对待,中管乃高调,银字乃平调。并引尉迟青说及白太傅诗以证之,然则中管又为应律之器矣。
四上
毛氏论乐有不足信者,其论大招,四上竞气,谓四上者,笛声也。笛色谱曰,四上工尺六,为宫、商、角、徵、羽,四上,宫与商也。其前章曰,赵箫倡只是也。考王逸楚辞注,四上谓上四国代、秦、郑、卫也。补曰,四上,谓声之上者有四,谓代、秦、郑、卫之鸣竽也,伏戏之驾辩也,楚之劳商也,赵之箫也。毛氏以大招四上为笛声。则屈子时,初无管色谱之说。且其圣谕乐本解说,又以四上为即一三同、一四上。忽而笛声,忽而律算,盖袭唐荆川之论,而不能定其所指。若近人解四上竞气为宫角相应,亦曲说也。
明曲承宋
明史乐志,载嘉靖间续定庆成宴乐四十九章,其贺圣朝、水龙吟、醉太平等曲,犹承宋之遗响。若清江引、水仙子诸曲,又滥觞於金、元者。惜乎词之音理,至胜国而其绪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