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42300000004

第4章

述曰。此即第一寄问征起。此意难云。论宗所明一切唯识。若唯有识无心外境。云何诸世间说有我法。此则世间相违。违理之失。及诸圣教中亦说有我法。此则圣教相违。违教之失。非彼兔角等可说为青等。以本性无不可说故。我法本无云何起说。夫立义宗要无九过。既有二失。唯识不成。此依因明世间.圣教二种相违故为难也 言世间者。可毁坏故。有对治故。隐真理故。名之为世。堕世中故名为世间。由此灭.道或非世间。无对治故 言圣教者。圣者正也。与理相应。于事无拥目之为圣。又契理通神目之为圣。又圣者正也。心与境冥。智与神会。名之为圣。此所说教名为圣教。世间.圣教皆依士释。所余文义下自当知 然大般若第五百卷。以八啭声释世间等。今略叙之。是世间出故名世间。造世间故。由世间故。为世间故。因世间故。属世间故依世间故。名为世间。广如彼说。释问起因如枢要说。

从此颂曰。即是第二依义正答。然此一行半颂之内。依长行释。上之三句答难破执略标论宗。下之三句略辨识相彰能变体。三种科文释一颂半皆同无别(余如枢要)。

论。由假说我法至彼依识所变。

述曰。上之二句答难破执。下之一句意标论宗结归唯识。此中所说由者故也。因由之义 假有二种。一者无体随情假。多分世间.外道所执。虽无如彼所执我法。随执心缘亦名我法。故说为假。二者有体施设假。圣教所说。虽有法体而非我法。本体无名强名我法。不称法体随缘施设。故说为假。因二起言称之为说。我法之相如论自释 相谓相状 转是起义 相起非一故名种种。二句意言。汝所问云我法若无。世间及圣教云何说有者。非离识外有实我法自体性故。世间.圣教说有我法。但由二种假名言故。说有我法种种相转。应释颂言。世间圣教所言我法。由假说故。有此种种诸相转起。非实有体说为我法。此释顺下长行论文 外复问言。有实我法可依假说。我法实无假依何立。第三句云。彼我法相。依内识等所变现相而起假说。我法诸相。非依离识实有我法。而起假说。但依内识所变相见而假说故。此但说识。义兼心所。若尔真如应非唯识。不离识故真如名唯识。非识所变故。不说为我法。若说为真如。亦心所变故。此中总显。由无始来横计我法分别心故。熏习本识。后后遂有相.见分生。愚夫不了此唯内识。依之妄计有实我法。我法实无。随彼妄情所执之相名为我法。故知世间所说我法是假非实。故经颂言。如愚所分别。外境实皆无。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圣者依此内识所变若相若见。为起言论。断染取净引生真见。假为立名说为我法。法体实非若我若法。故知圣教所说我法。亦假说也。是故经言。为对遣愚夫所执实我法。故于识所变。假说我法名。此解二种我法之名。依识变立 又第二解。世间所执我法体无。依识所变妄情为缘而起于执。妄情所执是世我法。然体无故以无依有。依内妄情说为我法。圣教所说我法二种。依识体上有我法义。义依于体别依于总。依有体法说为我法。即说所执能计之情。及所诠之法。皆识所变以为我法。此上二解。第一解云。说为我法而体是无随情说假。设体虽有不称名假。我法二假乃属于说。唯假言说以为我法。彼体都非 第二解云。以无依有。世间说情以为我法。以义依体。圣教说体以为我法。假我及法不在于言。以所说为若我法故。此上二解皆护法释若安惠解。二种我法皆是别无。依于总无见.相二分施设假说。性非有故。自证离言非我法故。唯佛所证难陀复别。唯以所变相分。与护法解别。又解如枢要说既言我法依识所变。识有几种。

论。此能变唯三至及了别境识。

述曰。略辨识相出能变体。初句总举能变识数。因前所标今略举也。下之二句列能变名。乘前举数次列名也 谓有难言。虽我法相皆依识变。而未了达能变一多。故答三种 此者。即识之所变也。彼我法相依识所变 此识所变之能变有三种。三法转相依也。一谓异熟识。即第八识。名有多义。一变异而熟。要因变异之时果方熟故。此义通余。种生果时皆变异故。二异时而熟。与因异时果方熟故。今者大乘。约造之时非约种体。许同世故。三异类而熟。与因异性果酬因故。然初二解无别论文。今依论文但取后解。若异属因即异之熟。若异属果异即是熟。异熟即识熟属现行。异熟之识熟属种子。故余能变不得此名 二谓思量识。即第七识。思谓思虑。量谓量度。思量第八度为我故。又恒.审思量余识无故。余之二识不名思量。至下当悉。思量即识准前释也 三了别境识。即余六识。二十论说。心.意.识.了名之差别。了是诸识之通名也。了别别境及粗显境唯前六故。对此六尘说六识故。然滥第七。应言此六了别粗境名了别境识。以了别相粗。简于七.八故。了别境即识。亦同前解 此依胜义胜义。心.言俱绝。依第二.第三胜义。不可言一.多。真故相无别。依世间中可言八别。今以类同故有三种 颂中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遮虚妄执。显但有识无心外境。二决定义。离增减数。略唯决定有此三故。广决定有八种识故。一类菩萨说识唯一。诸小乘等。执心.意.识义一文异。又复彼执识唯有六。则是减数。楞迦经说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说有九识即是增数。显依他识略有三种广唯有八。离于增减故说唯言。楞迦经中兼说识性。或以第八染.净别开故言九识。非是依他识体有九。亦非体类别有九识。小乘根浅不知心.意.识三种体别。又未除所知障。不了依他故唯说六。然依根境别体相故。说十二处。十八界等。非唯六识。经部虽立有细意识。即是第六别位起故。如枢要说 及亦二义。一合集义。六识合名了境识故。如后卷说。二相违义。即相违释。显三能变体各别故。即一及字贯通上下。谓应言异熟。及思量。及了境识。若不尔者。即有滥于余释之过。所以者何。但言异熟思量了别境识。不言及思量等者。一滥持业。恐言异熟即是思量了别境故。二滥依土。不言及者。恐言异熟之思量了别境故。三滥有财。不言及者。恐言以彼异熟而为思量了别境故。四滥邻近。不言及者。恐言异熟俱时思量了别境故。今显异彼故说及言。显三能变体各异故 既尔何故颂中不言异熟及思量等。而颂乃言及了别境识 显得二义故。若于异熟下方置及言。唯得相违不得合集。今合六识总名了境故。于思量下方置及字 下一识字通三能变。欲显又略而义广故 此三能变。初之一名唯未转位。后之二号亦通净名。何故尔耶。下自当悉。又诸识皆通异熟等名。何故第八独得名也。皆如下辨。恐厌繁文故不先述。

此举本颂答难标宗。次长行中依颂正答。二段如颂。何故本颂先首答难标论宗者。如枢要说 然释本颂上三句中。文意有二。初略释颂答外所征。次云何应知实无外境下。广破外执显前颂义 初略解中有二判文。第一合作二文科。初别解三句。后愚夫所计实我实法下。总解三句 别解三句中。初别解第一句。彼二俱有种种相转下。别解第二句。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下。别解第三句。第二总作三文科。别解三句故。若由假说下。乃至亦胜义有。皆解第三句。

论。世间圣教至非实有性。

述曰。略释本颂答外征也。此释初句。别释其字如论易详。故不别举。双举世间。及诸圣教。皆说有我。及有法者。但由假立。非实有性。性者体也。

仍未了知我法二义。

论。我谓主宰法谓轨持。

述曰。我如主宰者。如国之主有自在故。及如辅宰能割断故。有自在力。及割断力义同我故 或主是我体。宰是我所 或主如我体。宰如我用 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住持不舍自相。一体有无对。二自性差别对。三有为无为对。四先陈后说对。前唯有体。后亦通无。瑜伽论五十二。说意不坏法现前。无亦名法。今者相分必有。似无名无。前是共相。后是自相。前唯有为。后通无为。前唱者名持。后唱者名轨。合有四对名为轨持。

论。彼二俱有种种相转。

述曰。释第二句颂。然彼我法二种。俱有种种差别。若名若义诸相转也。相谓相状。言种种者显非一义。

何谓种种。

论。我种种相谓有情命者等。

述曰。世间我种种相。谓我亦名有情.意生.摩纳缚迦.养育者.数取趣.命者.生者。此中但举三种。等后所说意生等五。合有八种。若依大般若说合有十三士夫.作者.受者.知者.见者等。若依世亲金刚般若论但有四种。约三世总别故。此即第一世间说有我种种相。

言有情者。谓诸贤圣。如实了知唯有此法更无余故。显有法性更无余物。情是性义。或复于彼有爱著故。爱是情义。能生爱故名为有情。乃至言生者者。谓具出现.起等诸法故名生者。此依瑜伽释。若依世间释。情谓情识。我有情识名为有情。色.心相续名之为命。者是主义。我有此命故名命者。准论释者。命谓第八现行。者谓假者。总者有别命名为命者。今取世间解。或有情即是第八现行。寿体即是第八种子。有寿和合故名命者。或命通是六识名命。有此命者名为命者今取世间不取正义。萨婆多等所说各异。宜应叙之。愚者不了谓实有情及实命者。释此名等。如瑜伽论八十三卷。及枢要说。

论。预流一来等。

述曰。圣教我种种相。预流.一来.不还.无学.二十七贤.十三住圣.三乘.十地。皆圣教中我种种相。此举二果等余贤圣。前预流向亦此所摄。不别简别向及果故 预者言入。流谓流类。入圣之类故名预流。旧云流谓生死。此逆生死说名逆流。义乃非也。一于人.天往来。便得极果名为一来。决定已断三界见所断惑。或修至五品立预流果。决定已断三界见惑。修道六品或七.八品。立一来果。二向不定。如瑜伽论第二十六.对法十三显扬第三等广说彼相。此即圣教我种种相。世间圣教俱有我相。此二虽殊。而皆是我种种相也。

论。法种种相谓实德业等。

述曰。此即世间法种种相。如有外道名吠世史迦。立六句义。一实。二德。三业。四有。五同异。六和合。或立十句。如下当知。实者诸法体实德.业所依名之为实。德.业不依有性等故。德者道德业是作用。动作义也 有数论者。立二十五谛。我是前门。法中但有二十四谛。此举吠世前三句义。等余三句。及诸师法。至下当知。

论。蕴处界等。

述曰。即诸圣教法种种相崇聚.生.因。是蕴.处.界义。等者等取缘起.根.谛.并处非处.余三善巧.或四善巧.及别别法。若依中边.菩萨藏经第十七卷。有十善巧颂曰蕴.界.处.缘起。处非处.根.世。谛.乘.有无为。是名十善巧 皆圣教中法种种相。此蕴等相。如对法第一疏解。此上显示世间.圣教皆说我法。有种种相。若依他起。遍计所执。虽有.非有二性相别。今于此中总名我法。以假说故。

论。转谓随缘施设有异。

述曰。释第二句中我.法二种诸相转言 言随缘者。随诸世间种种分别横计等缘。随诸圣教施设安立证得等缘。即施设为世间.圣教我法别相 异者别也 言施设者。安立异名即假说义。此意显示随诸世间横计种种我法等缘施设我法。随诸圣教证得种种无为等缘即施设为圣教我法 转者起义。随彼彼缘起彼种种我法相故 问世说我法率己妄情。圣说我法有何益用 答由四缘故。一言说易故。二顺世间故。三者能除无我怖故。四有自他染净.信解.事业等故。如瑜伽第六.显扬第十说。

此上即解颂上二句。将释第三句寄问征起。

论。如是诸相至依何得成。

述曰。如是诸相。牒前我法种种相义。下二句难也。谓诸外道.二乘。世间闻说我法性相非有便作是难。若彼我法性相非有。假我法相。若计所执若依他者。二种我法依何得成。由彼识外二真无故。内识上二假依何立。要依彼真可说假故。

论。彼相皆依至而假施设。

述曰。释第三句颂。此中答意。彼世间.圣教所说我法相。虽无于真方可假说。然依内识之所转变。谓种子识变为现行。现行识变为种子。及见.相分。故名为变。依此所变而假施设为我法相。心变真如亦名为法。若实真如不可说为法与非法。非识所变故非彼依。后得变似皆名为法。故此但说近依他依。此即显示识所变者实非我法。而诸世间及诸圣教假说我法。言假设也。

释总句已。下别解识。及变二字。

论。识谓了别。

述曰。释识名义。今举行相显识自体。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故以了别释识之义。

问我法所依内能变相岂无心所。

论。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定相应故。

述曰。隐劣显胜故。谓所与心非定俱起。如贪.信等时不现行。不可说所义兼于心。故说识言亦摄心所 问遍行五所。心定相应。何不说彼而但说识 答识为主故。能生彼故。彼五种类非定俱行。故但说识即摄心所 问真如与识非如心所。何故此中亦不说有 答识实性故。识俱有故。不离识故。非我法依。故但说识不说真如。

问前言识变。变义如何。

论。变谓识体转似二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剑出隋山

    剑出隋山

    且看一痴儿三剑破了天井江湖。且看一公主骑驴当了武林盟主。西蜀下棋的白发一落子惹得大唐群雄逐鹿。北莽蓄势的铁蹄望着南势要中原妇掳丁屠。算卦布衣寻真命,等了二十年寒暑。帝师和尚住皇宫,起了法号叫瘦虎。不曾想倒夜香的白发太监,原来是个帝王心腹。不曾想市井上的屠户大汉,竟然是个活佛文殊。何处去寻西蜀亡主的复国遗孤?醉卧白马的浪子枪上悬着酒壶。哪里去找大唐王庭的出逃公主?娥眉胭脂的艳娘腰间别着头颅。拜读圣贤企望登堂的儒门,哪个缺的了城府?寻证长生想要飞仙的道士,哪个逃得了命数?唐突,唐突,事事浅显奈人揣度。江湖,江湖,人心交错如读天书。
  • 说话艺术大全集

    说话艺术大全集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交流要点,对说话前的准备、说话技巧、说话尺度、说话场合、说话对象、说话语境、说话效果,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说好话办好事等方面做了精辟总结,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提高说话水平的方法和技巧。《说话艺术大全集》内容涉及同事间的说话办事,和朋友交往、与领导下属共事、与爱人或恋人相处,批评、赞美或说服别人、求人办事及维护自己的利益等方面,将最实用、最常用、最具操作性的说话技巧倾囊相授。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本书分为福泽谕吉、威廉·詹姆士、弗里德里希·尼采等部分。
  • 大人,我只是个烧火的

    大人,我只是个烧火的

    女帝凤兮死于一场大火,然后她在丞相府的烧火丫头唐兮的身体中醒来。从女帝沦为烧火丫头,这心理落差是巨大的,而更让她烦恼的是,自己如今的主子霍谨言曾经是自己的死对头来着……面对霍谨言的怀疑和步步紧逼,凤兮只想大吼一声,大人,我只是个烧火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只嫁人上人

    只嫁人上人

    古城相悦情两难,伊人回眸一瞬间。镌刻灵魂叹别离,愁肠唱断数千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渣快乐

    学渣快乐

    一个市侩的胜利史,简称《渣快》。著名学渣张定坚,无知无畏,各种搞笑,不择手段,自欺欺人,快乐一生。穿越之后,又是一派新鲜刺激。但他最大的失败却是……。他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所以我只好祝他渣快。
  • 返城年代(全集)

    返城年代(全集)

    “返城年代”是指20世纪80年代,这是中国最特殊的一个年代。知青大返城后,基本都到了而立之年,整整一代人第二次面临无职业、无住房、无学上;不惑之年又赶上待业下岗,人生的道路有过心酸,有过迷茫,有过彷徨,甚至绝望。然而知青经历的人生背景,毕竟使他们变得坚强了!他们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奋斗和打拼,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归属。
  • 重生种田:丑媳太彪悍

    重生种田:丑媳太彪悍

    癌症去世,江兰觉得一生也就这样就很好,谁成想竟然重生了,只是为啥被人指着鼻子骂:“勾搭小叔子的贱妇!”还有,这满身的肥肉,一脸的青春疙瘩痘,黑糙的皮肤,还有这黑乎乎叫娘亲的小包子是几个意思?老天这样还不如不要重活这一趟!就当江兰决定握住手中银钱,好好生活照顾小包子的时候,这战场上死了的丈夫咋又回来了?
  • 五代春秋

    五代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狼狗学渣别太闹

    狼狗学渣别太闹

    “唔……小哥哥缺不缺一个会撒娇会卖萌会打滚的小可爱啊”某人假正经:“我只缺一个暖床的大可爱”……“小哥哥以后我罩你啊”“嗯”“你就没有什么表示吗?”“把我送给你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