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47000000002

第2章

杜牧《华清宫》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尤脍炙人口。据《唐纪》,明皇常以十月幸骊山,至春即还宫,是未尝六月在骊山也。然荔枝盛暑方熟。词意虽是而失事实。(《说郛》卷三十二,下同)

杜甫《赠高适》诗云:“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韩愈《赠张功曹》诗云:“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杜牧《寄小侄阿宜》诗云:“参军与簿尉,尘土惊羌勷。一语不中治,鞭捶身满疮。”以此明唐之参军簿尉,有过即受笞杖之刑,今之吏胥也。

蒲阳通应子鱼,名著天下,盖其地有通应侯庙,庙前有港,港中鱼最佳。今人必求其大可容印者,谓之通印子鱼。故荆公有诗云:”“鱼俎上通三印。”此传闻之论讹者。

《文选》有江文通《拟古诗》三十首,如拟休上人《闺情》云:“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今人遂用为休上人诗古事。又拟陶渊明《田园》诗云:“种禾在东皋,苗生满阡陌。”今此诗亦收在陶渊明集中,皆误也。

或问王荆公云:“编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岂白之才格词致不逮甫耶?”公曰:“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绵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有寂寞闲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蕴藉若贵介公子者。盖其诗绪密而思深,观者苟不能臻其阃奥,未易识其妙处,夫岂浅近者所能窥哉。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元稹以语兼人人所独专,斯言信矣。”或者又曰:“唐人之呼,何以李加杜先而语之李杜?岂当时之论有所未当欤?”公笑曰:“名姓先后之呼,岂足以优劣人哉。盖汉之时有李固、杜乔者,世号李杜。又有李膺、杜密,亦语之李杜。当时甫、白,复以能诗齐名,因亦谓之李杜,取其称呼之便耳。退之诗有曰‘李杜文章在’,又曰‘昔年尝读李白杜甫诗’,则李在杜先。若曰‘远追甫白感至诚’,又曰‘少陵无人谪仙死’,则李居杜后。如此则孰为优劣?如今人呼其姓则谓之班马,呼其名则谓之迁固。先而白居易与元稹同时唱和,人号元白。后与刘禹锡唱和,则语之曰刘白。居易之才,岂真下二子哉?若曰王杨卢骆,杨炯固尝自言:‘余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益知称呼前后,不足以优劣人也。晋王导尝戏诸葛恢云:‘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何邪?’恢答曰:‘譬言驴马,岂驴能胜马耶?’君若泥称呼为优劣,将复有以此戏君者矣。”或者又曰:“评诗者谓甫期白太过,反为白所诮。”公曰:“不然。甫赠白诗云‘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但比之庾信、鲍照而已。又曰:‘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铿之诗又在庾、鲍下矣。饭颗之嘲,虽一时戏剧之谈,然二人者名既相逼,亦不能无相忌也。”

魏达可朝奉喜为谑谈,尝云:李廷彦献《百咏诗》于一上官,其间有句云:“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上官衋然伤之,曰:“不意君家凶祸重并如是!”廷彦遽起自解曰:“实无此事,但图属对亲切耳。”

又云:许义方妻刘,以端洁自许。义方尝出,经年始归,语其妻曰:“独处无聊,得无时与邻里往还乎?”刘曰:“自君之出,唯闭户自守,足未尝履阈。”义方咨嗟不已。又问何以自娱,答曰:“唯时作小诗以适情耳。”义方欣然,命取诗观之。开卷第一篇题云《月夜招邻僧闲话》。

六一居士推重陶渊明《归去来》,以为江左高文,当世莫及。涪翁云:“颜、谢之诗,可谓不遗炉锤之功矣;然渊明之墙数仞,而不能窥也。”东坡晚年,尤喜渊明诗,在儋耳遂尽和其诗。荆公在金陵,作诗多用渊明诗中事,至有四韵诗全使渊明诗者。又尝言其诗有奇绝不可及之语,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由诗人以来,无此句也。然则渊明趣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人而已。(《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

世谓太守为五马,人罕知其故事。或言《诗》云:‘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郑注谓:‘《周礼》:州长建旟。’汉太守比州长,故云。后见庞几先云:‘古乘驷马车,至汉时,太守出则增一马,事见《汉官仪》也。’(同上卷六)

沈内翰讥“黛色参天二千尺”之句,以谓四十围配二千尺为大细长。不知子美之意但言其色而已,犹言其翠色苍然,仰视高远,有至于二千尺而几于参天也。若如此求疵,则二千尺固未足以参天,而诗人谓“峻极于天”者,更为妄语。又破退之《城南联句》“竹影金锁碎”,云金锁碎者乃日光,题中无日字,不当言竹影。凡物因日而有影,苟无日,影从何生,言竹影即日光在其中矣。如荆公《金山寺诗》云:“江月入松金破碎”,亦须藉松影,方见月光之破碎,却怪题中无影字可乎?善论诗者,正不应尔。(同上卷八)

狄遵度幼而聪慧,弱冠,为文词气豪迈,有韩、柳之风,其为歌诗,每以子美为法。既而友人有往湘中者,乃为文,使之耒阳吊子美之坟。数日,忽梦子美与之反复讽诵其平生所为诗十余篇,皆世所未闻者。及觉,仿佛可记才十余字,遂自缀足成章云:‘佳城郁郁颓寒烟,孤雏乳兽号荒阡。夜卧北斗寒挂枕,木前霜拱雁远天。浮云西去半落日,行客东逝随长川。乾坤未死吾尚在,肯与蟪蛄论大年。’岁余,遵度卒,时十六矣。余从遵度族人闻此事为最详,因附于此。东坡亦尝记此事,但差略耳。(同上卷九)

《笔谈》谓《香奁集》乃和凝所为,后人嫁其名于韩偓,误矣。唐吴融诗集中有《和韩致尧侍郎无题》二首,与《香奁集》中《无题》韵正同,偓《叙》中亦具载其事。又尝见偓亲书诗一卷,其《袅娜》、《多情》、《春尽》等诗,多在卷中。偓词致婉丽,非凝言。余有《香奁集》,不行于世。凝好为小词,洎作相,专令人收拾焚毁。然凝之《香奁集》,乃浮艳小词,所谓不行于世,欲自掩耳,安得便以今《香奁集》为凝作也。(同上卷二十三)

凡咏梅多咏白,而荆公诗独云:“须捻黄金危欲堕,蒂团红蜡巧能妆。”不惟造语巧丽,可谓能道人不到处矣。又东坡《咏梅》一句云:“竹外一枝斜更好。”语虽平易,然颇得梅之幽独闲静之趣。凡诗之咏物,虽平淡巧丽不同,要能以随意造语为工。公后复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盖取苏子卿诗“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之意。公在金陵,又有《和徐仲文颦字韵咏梅诗》二首,东坡在岭南,有《暾字韵梅诗》三首,皆韵险而语工,非大手笔不能到也。(同上卷二十七)

林逋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钩辀格磔,谓鹧鸪声也。《诗话》、《笔谈》,皆美其善对。然鹧鸪未尝栖木而鸣,惟低飞草中。孙莘老知福州,有《荔枝十绝句》云:‘儿童窃食不知禁,格磔山禽满院飞。’盖《谱》言荔支未经人摘,百禽不敢近,或已经摘,飞鸟蜂蚁,竞来食之。或谓鹧鸪既不登木,又非庭院之禽,性又不嗜荔支,夏月即非鹧鸪之时,语意虽工,亦诗之病也。”(同上)

罗可尝作《百韵雪诗》,其间有‘斜侵潘岳鬓,横上马良眉’,诚佳句也。(同上卷二十九)

李太白诗‘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欧阳文忠《题子美沧浪亭诗》乃云:‘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二人者致词虽异,然皆善谈风月者也。(同上卷三十二)

或传一诗谜云:‘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走入绣帏寻不见,任他风雨满江湖。’乃贾岛、李白、罗隐、潘阆四诗人名也,云是荆公所作。(同上卷三十三)

荆公棋品殊下,每与人对局,未尝致思,随手疾应,觉其势将败,便敛之,谓人曰:‘本图适性忘虑,反苦思劳神,不如且已。’与叶致远敌手,尝《赠致远诗》云:‘垂成忽破坏,中断俄连接。’是知公棋不甚高。又云:‘讳输宁断头,悔误仍搏颊。’是又未能忘情于一时之得丧也。(同上)

唐人诗:“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不记作者名氏。邓元孚曾见介甫亲书此两句于所持扇上,或以为介甫自作,非也。(同上卷三十四)

唐人题西山寺云:“终古碍新月,半江无夕阳。”人谓冠绝古今,以其尽得西山之景趣也。金山寺留题者亦多,而绝少佳句。惟“寺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又“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最为人传诵。要亦未为至工,若用之于落星寺,有何不可乎?熙宁中,荆公有句云:“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尤为中的。(同上)

俗语有之曰:“槐花黄,举子忙。”谓槐之方花,乃进士赴举之时。而唐诗人翁承赞有诗云:“雨中妆点望中黄,勾引蝉声送夕阳,忆得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乃知俗语亦有所自也。”(同上卷三十五)

荆公集句诗,虽累数十韵,皆顷刻而就,词意相属,如出诸己,他人极力效之,终不及也。如《老人行》云:“翻手为云覆手雨,当面输心背面笑。”前句老杜《贫交行》,后句老杜《莫相疑行》,合两句为一联,而对偶亲切如此。又《送吴显道》云:“欲往城南望城北,此心炯炯君应识。”《胡笳十八拍》云:“欲往城南望城北,三步回头五步坐。”此皆集老杜句也。按杜诗《哀江头》云:“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荆公两用,皆以“忘南北”为“望城北”,始疑杜诗误,其后数善本皆作“忘南北”,或云:“荆公故易此两字,以合己一篇之意。”然荆公平生集句诗,未尝改古人字,观者更宜详考。(同上)

荆公《百家诗选序》云:‘予与宋次道同为三司判官,次道出其家所藏唐百家诗,请予择其善者。废日力于此,良可悔也。虽然,欲观唐人诗,观此足矣。’今世所传《百家诗选》印本,已不载此序矣。然唐之诗人,有如宋之问、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李益、韦应物、韩翃、王维、杜牧、孟郊之流,皆无一篇入选者。或谓公但据当时所见之集诠择,盖有未尽见者,故不得而遍录。其实不然。公选此诗,自有微旨,但恨观者不能详究耳。公后复以杜、欧、韩、李别有《四家诗选》,则其意可见。(同上卷三十六)

功甫曾《题人山居》一联云:‘谢家庄上无多景,只有黄鹂三两声。’荆公命工绘为图,自题其上云:‘此是功甫《题山居诗》处。’即遣人以金酒钟并图遗之。(同上卷三十七)

张子野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宋子京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乎?’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邪?’遂出,置酒尽欢。盖二人所举,皆其警策也。(同上)

诗人类以弃官归隐为高,而谓轩冕荣贵为外物,然鲜有能践其言者。故灵彻答韦丹云:‘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盖讥之也。赵嘏云:‘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若身事了,则仕进之心益炽,愈无归期矣。王易简云:‘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是岂能须臾忘情于轩冕邪?张乖崖在蜀,有一幕职官,不为乖崖所礼,遂献诗云:‘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兴浓。’公谢而留之。彼盖有激而云,岂诚心哉?《笔谈》言有武人忽作诗云:‘人生本无累,何必买山钱。’遂弃官归。此最勇决。予尝于驿壁见人题两句云:‘谋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方是闲。’予深味其言,服其精当,而愧未能行也。此与夫所谓‘一日看除目,三年损道心’者异矣。(同上卷三十九)

苏子瞻尝自言平生有三不如人,谓着棋、饮酒、唱曲也。然三者亦何用如人。子瞻之词虽工,而多不入腔,正以不能唱曲耳。(同上卷四十二)

茶古不著所出,《本草》云:‘出益州。’唐以蒙山、顾渚、蕲门者为上品,尚杂以苏椒之类,故李泌诗云:‘旋沫翻成碧玉池,添苏散出琉璃眼。’遂以碧色为贵。止曰煎茶,不知点试之妙,大率皆草茶也。陆羽《茶经》,统言福、建、泉、韶等十州所出者,其味极佳而已。今建安为天下第一。(同上卷四十六)

西头供奉官钱昭度,尝作《咏方池诗》云:‘东道主人心匠巧,凿开方石贮涟漪,夜深却被寒星照,恰似仙翁一局棋。’有轻薄子见而笑曰:‘此所谓一局黑全输也。’盖唐寥凝有《咏白鸥诗》云:‘满汀鸥不散,一局黑全输’之句。”(同上卷五十五)

东坡尝饮一豪士家,出侍姬十余人,皆有姿伎,其间有一善舞者名媚儿,容质虽丽,而躯干甚伟,豪士特所宠爱,命乞诗于公,公戏为四句云:‘舞袖蹁跹,影摇千尺龙蛇动;歌喉宛转,声撼半天风雨寒。’妓頳然不悦而去。”(同上卷六十)

东坡在丰城,有老人生子,为具召东坡,且求一诗。东坡问:‘翁年寿几何?’曰:‘七十。’‘翁之妻几何?’曰:‘三十。’东坡即席戏作八句,其警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乃翁已及古稀年。’(同上)

涪翁云:‘颜谢之诗,可谓不遗炉锤之功矣;然渊明之墙数仞,而不得窥也。’(同上后集卷一)

《荔枝谱》称:‘汉初,南越王尉佗以备方物。和帝时,交趾七郡贡生荔枝。天宝中,涪州岁驿致之。’未尝言及闽中者。今广南夔梓所出,仅比闽中之下品。是真荔枝,自唐其名未著。今莆阳为天下第一。然闽中佳者,六月方熟。其四月熟者,谓之火山荔枝。东坡有《四月十三日食荔枝诗》:‘海中仙人绛罗襦,红绡中单白玉肤。’予诵之,未尝不爱其体物之工。然其后云:‘似开江珧砍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予意东坡未尝到闽中,亦不识真荔枝。其曰‘四月十三日’,是特广南火山者耳,故其比类,仅与魏文帝、庾信等同科。《荔枝谱》又云:‘火山,本出广南,四月熟,味甘酸,而肉薄,闽中近亦有之,山在梧州。’按《寰宇记》云:‘《岭表录》:梧州府对岸西火山,山形高下大小,如桂林独秀山。山下水澄,潭深无底。其火,每三更夜见于山顶,一更初见火起,匝其顶,如野烧,甚者广十丈余,食顷而息。或言其下水中有宝珠,光照于上,上有荔枝,四月先熟,以其地热,故为火山也。沈佺期诗:身经火山热,颜入瘴乡低。即此山也。’予按《宋之问集》,有《早发韶州》一联云:‘身经火山热,颜入瘴江消。’恐非佺期诗,盖《寰宇记》之误。(同上卷七)

东坡在丰城,有老人生子求诗。东坡问:翁年几何?曰:七十。翁之妻,年几何?曰:三十。戏作八句,警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乃翁已及古稀年。今《艺苑》以为有人年七十余,置侍婢,仍窜易其诗。(同上)

荆公在金陵,有《和徐仲文颦字韵咏梅诗》二首,东坡在岭南,有《暾字韵咏梅诗》三首,皆韵险而语工,非大手笔不能到也。(同上卷二十一)

苏易简作《文房四谱》,以砚为首务,谓纸笔墨皆可随时搜索,其可与终身俱者,惟砚而已。(同上卷二十九)

唐末墨工李超与其子廷珪,自易水渡江,迁居歙州,本姓奚,江南赐姓李氏,廷珪始名庭邽,其后改之,故世有奚庭珪墨,又有李廷珪墨。或有作李廷邽字者,伪也,墨亦不精。庭珪之弟庭宽,庭宽之子承晏,承晏之子文用,文用之长子尔明、次子尔光,尔光之子丕基,皆能世其业,然皆不及庭珪。祥符中,治昭应宫,用庭珪墨为染饰,今人间所有,皆其时余物耳。有贵族尝误遗一丸于池中,疑为水所坏,因不复取,既逾月,临池饮,又坠一金器,乃令善水者取之,并得其墨,光色不变,表里如新,其人益宝藏之。然墨喜精坚,多珍宝之,愈久而愈妙也。(同上)

韩致尧诗,词致婉丽,如此绝者是也。《寒食夜》:“策策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夜深斜塔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下种愁。正是落花寒食雨,夜深无伴倚空楼。”(《诗林广记》前九)

同类推荐
  • 养生秘旨

    养生秘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清真诀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清真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童蒙诗训

    童蒙诗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法身制论

    太上洞玄灵宝法身制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生命教育(六年级)

    生命教育(六年级)

    本书是小学六年级《生命教育》教材。以生命教育为主旨和主线,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各专题教育(如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指导纲要编写。本书由“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四个专题组成,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通过一系列课题和活动安排,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理解,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提高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 快穿撩男神,女配逆袭手册

    快穿撩男神,女配逆袭手册

    苏酒酒惊呆了,穿越成炮灰女配就算了,还和反派大boss春风一度,这是什么节奏?而且面对白莲花,黑莲花,绿茶婊以及极品前任时,反派大boss邪肆一笑秒虐渣,磕了碰了大boss亲自揉腿上药,面对觊觎苏酒酒的人,则是直接让之销声匿迹……苏酒酒:反派好口怕!太凶残!更重要的是在每个任务世界里都有这么一个横行霸道不离不弃的存在。面对恶毒女刁难,苏酒酒淡定举起手里高射炮:来一个轰一个,来两个,轰成灰……系统:女主有金手指。苏酒酒:金手指就是用来碾压的!苏酒酒:女配要逆袭,你有金手指,我有大反派,看谁笑到最后!
  • 白日梦成就富豪

    白日梦成就富豪

    没有金手指,没有重生,开创新一代现实温馨励志搞笑日记流,本文过于真实,请轻点
  • 别惹女生

    别惹女生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最强全能凰妃

    最强全能凰妃

    因叶家一女身亡,大帝孤身谋划万载,与敌同归于尽,不料一朝梦回万年前。前世他登临绝巅,尝尽世间绚烂,却终究失去了她,难补一生心酸遗憾!这一世定当守在她身旁,灭仇敌,清危机,护她一世周全“大帝,你都是这样套路女孩子的吗?”“若套路到了你,很抱歉,我是蓄谋已久的。”
  • 重生候府之农家药女

    重生候府之农家药女

    一朝穿越,她来到这个名为大炎王朝的架空时代。家中一贫如洗,咬咬牙,她扛起了家里的责任,带着家人奔向充裕的生活。十五岁那年,她嫁人了,嫁的还是京城里的大户人家。听说姑爷长得甚是好看,长眉入鬓顾盼神飞,这样的婚事可是叫辛家一家子高兴坏了。坐在那面从村长家借来的暗淡铜镜面前,她穿越过来这么久,第一见到镜子里面的自己。瞳眸古静,面貌普通皮肤黝黑,她觉得自己没点精美全无。低头,看看从小因上山挖寻药材浸泡药材而变得发黄生疮、指骨大得吓人半点女儿家娇美全无的双手,她脸上带起了一抹凄凉的笑。这般粗陋的自己,他可会喜欢?=============================本文种田文文风,结局完美。
  • 枢言

    枢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残枪

    残枪

    这是著名红色军旅作家石钟山,继《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又一长篇小说力作。抗战时期,好友杨槐和伏生分别在八路军和国民党部队当狙击手。香草与杨槐真心相爱,但为给母亲治病,最终违心嫁给了当国军致富的伏生。杨父失望之余,为杨槐娶了邻村的女孩小凤。末过门,小风和香草就被鬼子抓进了炮楼。最后,香草得救了,小凤却不堪凌辱自杀身亡。内战爆发后,国民党节节败退,杨槐说服伏生参加了解放军。在东北剿匪时,为救杨槐伏生光荣牺牲,杨槐于是承担起照顾香草母子的重任……小说通过三个男女的感人故事和情感纠葛对友情、爱情、战争、人性作出了全新的诠释,堪称军事文学的一大突破。国共两个狙击手的战场较量,三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悲欢。
  • 明伦汇编皇极典宸翰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宸翰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安塔拉传奇(第九部)

    安塔拉传奇(第九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