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舍利弗汝诸人等此下有十五行半偈。并颂合第十不虚妄譬。上合譬中本有四段。第一先牒上三种外譬来第二正合。第三释合。第四结合也。今唯颂第二正合余者悉不颂也。上第二正合不虚妄中自有二。初言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此则总明不虚。今者亦不颂合也。今唯颂合三种别明不虚以重夺轻。不虚称本心。不虚与过望不虚。今就此十五行半偈中大分为三段。初有一行偈是第一先明父子相关以开不虚之端。内合明如来昔日已曾二万亿佛所化此众生。于时众生生大乘解即是子义。然解不孤生生由于佛。如来有生物解之能。即是父义也。第二有十三行半正颂合上三种不虚也。第三余一行即举法王。结明不虚之意也。又此三段前一后一并皆不开。中间一段自有三段别也。初有两行半先略颂合三种不虚。第二有二行将欲广颂合先引证劝信也。第三有九行正广颂上第一略颂合不虚也。今言两行半略颂合者。初一行颂第一。次一行颂第二。次半行颂第三也。今者第一汝等累劫一行即颂合以重夺轻不虚。上合譬言初说三乘只一句也。我虽先说此一行即颂合称本心不虚。上合譬言引导众生亦只一句也。但尽生死者但生死有二种。然分段中苦恼深重。是故三乘方便引汝令离炎灼之苦。唯尽分段生死未尽变易生死。故言但也。复应进断变易成无上道岂应止此灰身灭智。故言而实不灭也。今所应作唯佛智慧此半行即颂合与过望不虚。上合譬言然后但以大乘而脱度之也。若有菩萨此下两行是第二引胜人。证如来不虚劝信。此两行即成二意。初偈正引证。后即出证人之语也。若人小智此下有九行偈是第三。即广上第一略颂合三种不虚也。今此九行自分为三段。初有六行即广上。汝等累劫下一行略明以重夺轻不虚。就此六行中初二行明苦谛。二行明集谛。一行明灭谛。一行明道谛也。第二从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下有一行半即广上。我虽先说一偈称本心不虚也。第三从佛说是人未实灭度下有一行半即广上。今所应作唯佛智慧半行明与过所望不虚也。我意不欲令至灭度者此则取上语。其义可求。斯人若未得无上道之时我意。终不只令至昔日灭度也。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向言十五行半大分为三段。此下一行是第三举法王结明不虚。然不自在人出言多虚。佛是法中之王实不虚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老狐狸经(历代经典文丛)
狐狸总给人“狡猾”之意,但是书中给狐狸的定义是具有智慧的。学学像狐狸一样的为官、做人。《老狐狸经》不是在教读者诈,而是为读者介绍了为官之道、做人之道、创业之道、说话之道,是在指导读者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以寻找到发挥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