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49800000005

第5章

釋御疏序上

疏:玄玄道宗,降生伊亳。

義曰:玄,深妙也,亦不滯也。宗,主也。尊也。言太上老君為深妙道之主也。老君既不滯有,亦不滯無,因果兩遺,麤妙雙遣。先天後劫,尊為教主,故云玄玄道宗也。降生伊亳者,自上而下曰降。言老君居三境之天,為大道之主,愍鑒下土,降化人間,運大慈心,分形表瑞,乘九龍之駕,化旭日之精,下入玄妙玉女夢中,因而託孕寓生於世。示見同凡,有出生之相,為立化之首,故曰降生。此明表應化邊也。伊亳者,伊即伊侯之墟,是老君祖徵避桀難之所。其地在苦、相二城之間也。亳者,亳社之地,古謂之亳,後乃殷墟。殷自湯受命,至第十九王盤庚,八度遷都,方都於亳,即殷之都也。或云陳國者,即太皡之後所居,謂之陳墟,在宛丘之側也。按禹別九州,苦縣是豫州之分。武王伐紂,既有天下,乃封舜之後胡公滿於陳。此即古有太皡之子孫,已為陳國。舜後亦已為胡國。胡小而陳大,胡在沈蔡之間,陳在今穎川。武王尊舜之德,追獎其後,故遷之於陳。此陳國自胡公滿之後,歷春秋時,凡四十餘世,為楚子所滅。漢祖滅秦,改陳為淮陽郡。郡大縣小,郡管於縣,故有陽夏,寧平、若、柘四縣隸為淮陽。後漢章帝改淮陽為陳郡。或云楚國者,楚以熊繹為始封之君,都於荊。陳自淮之阻,其地連楚。春秋,楚子滅陳,因而縣陳,故亦屬楚,遂為楚地。或云楚國,或云楚縣,或云陳郡。春秋之日,郡小縣大,以郡屬縣,故云楚縣。秦並楚縣,置三十六郡,郡大縣小,以縣屬郡。或云譙國

者,今老君舊宅太清宮東北四十里有譙城是也。或云相人者,宮側有古相城也。或云苦縣亦春秋統郡之縣也。故苦縣城在瀨水東,基址存焉。其苦縣後改為谷陽縣。大唐乾封元年,高宗皇帝封禪東嶽,迴駕幸老君舊宅,封冊尊號,改為真源縣。中和三年癸卯,亳州刺史潘稠上表於成都行在,以太清宮累有應見,自黃巢大寇之後,一十八度寇孽侵犯,皆有迅雷烈風震擊其賊,或顛沛而失道,或因至敗亡,侵宮宇不得,遠近居人就宮避難者數千戶,皆保安全。請移縣就宮安置。奉勑移縣就宮,夠恐褻瀆,所奏宜不允。遂昇真源縣為赤縣,以太清宮在部內故也。仍差使臣齋御詞修齋告謝。雖時代遷貿,名號不同,其於處所由來一耳。後漢桓帝夢見老君,特詔陳相邊韶,於生處舊宅修祠立碑,祠側有李母廟,祠內古有虛無堂,堂之前有三檜及餘檜千株、九龍井、鍊丹井、昇天鹿跡樹,古跡依然。左帶靈溪,右環渦水,其地顯敞,寔惟勝所。又瀨水在宮西,以水為鄉名,故為瀨鄉。或為厲鄉,文字訛也。其宅累代帝王每加修飾。隋開皇六年,文帝勅內史舍人薛道衡立碑修廟。唐天寶七年戊子,改為太清宮,以汴州節度使為宮使,亳州刺史為副使。國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六聖真容,並列侍於老君左右焉。

疏:肅肅皇祖,命氏我唐。

義曰:肅肅,尊嚴莊敬也。皇,大也。祖,初也。老君乃大唐尊嚴之祖也。命氏者,氏族也,言得姓之由也。我唐者,言唐之立極,自聖祖垂裕,乃老君裔孫也。始因老君誕生,指李樹而為姓,李氏之姓始於指樹,已具在前解義中。故云命氏我唐也。《薛道衡碑》云:感日再誕,莫測受氣之由。指樹為姓,未詳吹律之本。昔京房吹律而定其姓也。

疏:垂裕之訓,無疆之祉。

義曰:裕,福善也。無疆者,無邊廣遠之貌也。祉,福也。老君垂善應之福,流廣遠之裕,光啟帝業,聿興我唐也。訓,教也。

疏:《長發》遠祥,系本瓜瓞。

義曰:《長發》,商詩篇名也。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祥,善也。言商家之德,久發見其禎祥,契布五教,寬大之德,始有王天下之萌兆。歷虞夏之世,而湯有天下也。系本也,系者,單絲聯續之貌,不絕之象也。言聖系天枝,長發不絕也。瓜瓞者,《文王之什?綿綿篇》也。綿綿者,瓜紹也,瓞瓟也。瓜本實繼先,一歲之瓜,必小狀似瓟,故謂之瓞颺,綿綿然若將無長大時,興者以喻后稷矣。后稷,帝譽之冑,封於邰。其後公劉失職?遷居豳,于漆沮之地,歷世亦綿綿然。至大王而益盛,得其民心而成王業。舉殷周之二代興業久遠之事,以明老君垂裕久遠。方興我唐業,將明受命建國,非一朝一夕人事之所能,乃積德傳裕,其來甚遠,乃能奄有天下,如殷周之興也。

疏:其出處之跡,方冊備記。

義曰:方,謂方所也;冊者,編竹為之,長尺有二寸,以記邦國之事。《春秋序》曰大事書於冊,小事簡牘而已是也。出處者,出謂在朝,即老君伏羲之後代為國師,或為藏史,或為柱史,或為太史儋,或云伯陽父,咸顯明於朝廷也。處謂隱逸,即老君西導流沙,東巡碧海,幽演傳經等是也。雖晦名隱世,其行藏之進,化導之事,國家正史簡冊之中,及諸子史道經之內,無不具紀也。《易》曰或出或處是也。

疏:道家以為玉晨應號,

義曰:道家者,按太史司馬遷著六家之說,先黃老而後六經,道家居先,最為通美。馬遷曰:陰陽者繁而致惑,儒者博而損慮,墨者苦而傷性,名者華而少實,法者酷而少恩。唯道家之教為大道焉。以其清虛無為,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以大順,與時推遷,應物變化,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其實易行,其辭難知。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之主。此所謂道家也。《淮南子》曰:道家者,理性情理心術,養以和,持以適,樂道而忘賤,寧德而安貧。聖賢之所貴,家國之所賴。故曰道家也。玉晨者,即太上大道君之別號也。《老君本紀》云:或號天尊,或號太上,或號大道,或號老君。即明玉晨君亦老君之應號也。太上虛皇常居紫瓊宮,在玄都玉京之上,亦名紫晨宮,亦名玉晨宮,即玉晨道君,乃老君之應號爾。

疏:馬遷謂之隱君子?

義曰:馬遷者,司馬遷也。遷字子長,河內溫人,中山王相司馬喜之孫、太史令談之子,顓頊之裔。生于龍門,年十歲誦《古文尚書》,年二十,遊江淮、九疑,禹穴之間。仕漢為郎中,使西蜀。父卒歲餘,為太史令而作《史記》。遷嘗因言李陵非罪,枉害其妻子,遂為人所譖,下獄受腐刑。《西京雜記》云遷發憤而作《史記》,先達稱有良史之才。叙屈原、賈誼,詞旨抑揚,蓋一代之偉才也。桓譚《新語》曰:遷修《史記》未行於代,其後外孫楊惲題為《太史公》,或為談為太史令,遷繼為世官,而身受腐刑,恐辱先人,我同太史家走使之人耳,故題為《太史公》也。遷為中書令卒,有集二卷。《史記》云:老子或隱或顯,二百餘年,西入流沙,不知其終,蓋隱君子也。子者,有道之稱。古人稱師為子,如孔子、列子是也。君子者君師也。《禮記》云為學者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為君為師,其德光大。故謂之君子。又解云:有德有道,雖在眾庶之中,為人所敬,則為君子。寡道鮮德,雖居高位,亦謂之小人。故道比於君,德比於師,然後謂為君子。凡世之人,理猶若此,況玄元老君為道德之主,帝王之師,號曰君子,不亦宜乎?濳龍卑秩,故謂之隱也。

疏:而仲尼師之。

義曰:仲尼者,孔子也。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殷之後也。按《史記?殷本紀》云:帝譽之妃吞燕卵而生契,為堯司徒。有功,封於商,賜姓曰子。契裔孫湯名天乙,亦名履,滅夏而為天子。至湯孫三十七代,其王名帝辛,號之曰紂。無道,周武王起兵滅之,封其庶兄微子之子啟於宋,宋閔公有子弗父何,長而當立,讓其弟厲公。何生宋父周,周生勝,勝生正考父。考三命為宋正卿,故其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偃,三命而俯。循墻而走,莫敢余侮。三命益恭,故《春秋》美其德焉。考父生孔父嘉,別為公族,遂以孔為氏。或云:吞乙卵而生,後賜姓子,以子配乙,為孔字乙,即燕也。此兩存焉。或以滴溜穿石而為孔姓。此尤不經,今所不取。孔父嘉為宋司馬,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皋夷父,皋夷父生防叔,防叔奔魯,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即孔子之父也。孔子居魯國闕里鄒鄉。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戊申十月十三日庚戌生,至魯哀公十六年,周敬王四十一年庚申歲四月十八日卒,年七十三。初昭公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欲與諸侯落之,召昭公、孟僖子、仲孫攫為介,遂如楚。三月,過鄭。鄭伯勞之,僖子不能相儀。及楚,不能答郊勞。四月,楚子享公于新臺。九月,至自楚,僖子病不能相禮,乃講學,苟能禮者從之。二十四年,僖子將死,召其大夫曰:禮者,人之幹也。無禮,無以立。吾聞將有達者曰孔丘,聖人之後也,而滅於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載武、宣,三命玆益恭。其恭也,如是。臧孫紇有言曰: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今其將在孔丘乎?我若獲歿,又屬說南宮敬叔也。與何忌孟懿子也,皆僖子之子。於夫子,使事之而學禮,以定其位。故何忌、敬叔師仲尼。仲尼謂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而達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敬叔言於魯君曰、,孔丘聖人之後,將達者也。受先臣之命,屬臣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斯大業也。君盍以車乘賫之,臣請與往。魯君與車一乘二馬、二堅子、敬叔俱至周,問禮於老聘。訪樂於萇弘,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朝廷之度,觀明堂四門之埔,有堯舜桀紂之象,而各有善惡之狀,興廢之戒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而負斧扆,南面以朝諸侯之國。歎曰:吾乃今知周公之聖與周之所以王也。將去周,老君送之曰:富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竊仁者之號,送子以言。凡當世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之非也。博辨閎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為人臣者,無以有已。為人子者,無以惡已。自周反魯道彌尊,遠方弟子之進者蓋三千焉。孔子歎曰:自南宮敬叔之乘吾車也,吾道加行。不然吾道幾廢矣。今《禮記》所引吾聞諸老聃,皆是孔子師老君,得禮之要也。

疏:繙經中其太饅,

義曰:繙,帤亂取也。孔子西,藏書於周室,以老君曾為藏史,因而問焉。老君不許,於是繙六經以悅老君,老君曰:太謾,願聞其要。孔子曰;要在仁義。老君曰:仁義,人性耶?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老君曰:噫,幾乎後言。夫蚊蝨噆膚,則通夕不寐。今仁義憯然,乃憒吾心,亂莫大焉。此斥孔子不宗大道,而循有為也。

疏:問禮歎乎龍德。

義曰:孔子問禮於老君,而語老君以仁義。老君曰:夫鳥不日黔而黑,鶴不日浴而白。黑白之別不足以為辯,名譽之勸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沬,不如相忘於江湖。子之所言,其人骨已朽矣,獨其言在耳。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也。孔子歸,三日不譚。弟子怪而問曰:夫子見老聃,亦將何規哉?孔子曰:吾與汝處於魯之時,有人用意也,浩如飛鴻者,吾飾意以為弓弩而射之,未嘗不及而加之也。有人用意悠然如遊鹿者,吾飾意以為走狗而逐之,未嘗不及而頓之也。有人用意若井魚之沒於九重之泉者,吾飾意以為鈎繳而投之,未嘗不得而制之也。及吾見龍,則不能知也。夫龍者合則成體,散則成章,乘乎雲氣,養乎陰陽,遊乎泰清,吾不能逐也。吾今見老君,其猶龍乎?使子口張而不能嗋,舌出而不能縮,形窮神錯而不能知所居。余又何規老聃哉。

疏;在周室久之,

義曰:老君自殷武丁九年庚辰生於楚國苦縣,至紂二十一年丁卯居岐山之陽,號燮邑子,風伯前驅,彭祖為從,以觀西伯之化。西伯聞之,徵為守藏史。作《赤精經》教以仁信之道。西伯行之,禮賢好義,山。故《禮記》云周之興也於岐陽,即此時也。遂以岐山為州之名,鳳翔為府之號。乃其事矣。老君所居去鳳翔城北一十八里。唐既受命於其舊所,置啟聖宮也。武王克殷,老君號育成子,作《璇璣經》,武王師之。成王時號經成子,康王時號郭叔子,仍為柱下史。潛龍卑秩,以佐於周,至昭王二十五年,度關西化流沙。自武丁庚辰年,至昭王癸丑年,二百一十五年,即司馬遷所言老君在周二百餘年是也。

疏:將開道西極。

義曰:《本相經》云:昔妙梵天王為貪快樂,不修功德,下生罽為煩陁力王。復好畋獵,殺害無道。故老君以昭王時西入流沙,授以浮屠之術,而度之焉。又西戎雜俗,好淫多殺,皆學邪幻之法,好事邪神。老君乃往,歷化八十一國胡王,及九十六種邪法外道等也。故云開導。開即開悟,導即化導也。西極者,在中國之西,乃流沙八十一國等也。

疏:關令尹喜請著書,

義曰:尹喜者,天水人也,明習五經、天文緯候、陰陽之書,無不恢博。仕周,康王時為大夫。至周昭王二十四年,知有聖人西度,請出為函谷關令。遂遇老君傳經。就此門中分為八別。一曰示見禎祥者。昭王之時,天理星西行,入昴東南,真氣狀若龍蛇,而西度漢,融風三至,紫雲浮關。尹喜見之,請出為關令,以候老君也。仙公序曰:尹喜宿命合道,預占見紫雲西邁,知有聖人當度是也。二曰託試尹喜者。昭王二十四年壬子十二月二十五日,老君乘青牛薄板車,徐甲為御,以來度關。云吾家在關東,田在關西,明日當臘,天寒取薪耳。喜再拜稱弟子,曰:今日見君,乃聖人也。願少留焉。又謂之曰:竺乾之國有古先生,吾欲昇就。皆寓託他事,以試尹喜。三曰:傳授道德者。《道德序

訣》云:老君謂尹喜曰:爾應為此,宛利天下,棄賢世界,傳弘大道,子神仙者矣。以其月二十八日中時授《太上道德經》,則是以昭王癸丑年五月壬午去周,十二月二十五日度關,二十八日授經。自殷武丁庚辰年生,至紂二十一年丁卯文王受命,凡一百八年。至昭王二十五年癸丑,又一百七年。通前二百十五年,乃西、度關。《史記》云老子在代二百餘年,乃入流沙是也。四曰示見神通者。老君御車人徐甲本是枯骨,曝露草中,老君因見哀之,以太玄生符投之,遂化為人,隨老君周遊二百餘年。老君約云日雇百金,往至大秦、安息,以黃金併償之。甲至關悅一婦人,不欲隨老君西去,遂作牒詣喜,以訟老君,索日雇之直。老君謂甲曰:爾本枯骨,我以太玄生符救爾,所以為人。今還我符,當償爾金也。言訖,符從甲口中出,甲復化為枯骨。喜見之驚怖,為叩頭請謝,願乞恕之。老君又以符投之,甲乃復舊。尹喜見此神變,彌加勤敬也。五曰同還樓觀者。喜為關令,即函谷關也。在陝州桃林縣南十二里,今有故關墟。大唐天寶元年壬午正月七日,老君於丹鳳樓降見,告陳王府參軍田同秀,出天寶靈符,云在函谷古關尹喜舊宅,勅道士及內臣往求之於枯桑下,有紫雲白兔之瑞,掘獲石函,得天寶靈符於其地,大赦天下,改桃林縣為靈寶縣。於其地置靈符觀,御制御書碑銘,今存焉。尹喜以二十八日受道德二經,後乃與老君同自函關歸整屋終南山之陰尹喜所居之宅,宅即喜結草為樓,觀星望氣之所。其宅尹喜昇天之後,相傳謂之樓觀。周穆王招隱士杜冲與喜弟軏居之,有老君車板及支革樹。秦漢累朝謁板,始皇墨跡皆存焉。六曰升入太微者。老君與尹喜說經,及授九丹諸訣畢,以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四月於喜宅南山上,昇入太微。《西昇經》云:說經畢,忽失老君所在。斯須館舍光炎,五色玄黃,喜出中庭叩頭曰:願神人復一見示,以一要得以守元。忽見金人存亡怳惚,老少無常,重謂喜曰:除垢止念,靜心守一。眾垢除,萬事畢。吾道之要也。七曰約會青羊者。老君將昇太微,謂尹喜日:千日功成,求我於蜀青羊之肆也。喜遂稱疾棄位,除垢止念,靜心守一。至昭王二十九年丁巳,入蜀見老君於青羊之肆也。其青羊肆在成都縣西南五里,前臨大江。古老所傳,常有靈應。以中和二年壬寅,僖宗皇帝駐蹕在蜀,因獲靈磚古篆。符瑞喜動行朝,皇帝駕幸其所,致禮瞻敬,勅置青羊宮。其磚篆文曰太上平中和灾六字。自獲磚之後,明年收復長安,後年駕迴京闕矣。八曰俱化西極者。君喜三年之後,千日功成,以丁巳年入蜀,於青羊肆見老君。老君與喜自蜀川乘雲駕,遊天水,昇三洞,歷九天,然後西化流沙八十餘國矣。中和二年九月十二日,以獲磚符瑞,下勅曰:昔者,聖祖玄元皇帝與弟子文始先生講真經於樓觀之臺,約後會於青羊之肆,共乘雲駕,俱化流沙,仙記傳聞,地圖標載。自周昭洎于此日,曆數約二千年,景象寂寥,蹤基牢落。今因翠華巡幸,玄貺昭彰,珠光跳躍於庭前,靈篆申明於樹下,磚含古色,字驗休徵。中和之灾害欲平,厚地之禎符乃見。足表玄穹降祉,太上垂祥,將殲大盜之兵戈,永耀中興之事業。宜摸勒文字,告示諸道及軍前,仍於其地賜內外行庫錢。置青羊宮,以旌符瑞。編付史館者,即流沙西化,益彰明驗矣。著者,表記也。亦述作之謂也。今詳此經,乃帝舜時說,已曾授舜,今重授喜,非時著述也。

疏:於是演二篇焉。

義曰:於是者,發句之端也。演者,廣暢之理也。二篇者,指道德二經也。《王子年拾遺記》曰:老君居景室之山,與世人絕迹。唯老叟五人或乘鳴鶴,或著羽衣,共譚天地之數。所撰書經垂十萬言。有浮提國獻善書二人,乍老乍少,隱形則出影,聞聲則藏形。時出金壺器中有黑汁,狀若淳漆,酒木石皆成篆隸科斗之字,記造化人倫之始,老君所撰經,皆寫以玉牒,級以金繩,貯以玉函。及金壺汁盡,二人乃欲刳心瀝血以代墨焉。此乃洛州景山太室少室也。所說九變、長生等經,有百萬篇,多藏名山石室,秘而未行。今所出者,約六千卷,皆經國之微言,濟生之大用,則非止道德二篇而已。今明此二經,是函谷間所授尹喜之經耳。

疏:明道德生畜之源,罔不盡此。

義曰:道生德畜,為化之本也。一切之法,因道而生,故云源也。亦喻泉源能流其水,無有窮竭。罔,無也。言此經所載法源化本,無所不盡而無窮也。

疏:其要在乎理身理國。

義曰:文子《通玄真經》曰:道德者,匡邪以為正,振亂以為理,化淫敗以為朴淳,德復生,天下安寧。此道德之理國也。道德務者,百禍不能罹,險阻不能危,刑罰不能加,謗讟不能隨。代悖而不謬,代泥而不污,人惑而不疑,人欺而不詐,人善而不悅,人懼而不怖,內存其真,外和其人,享無窮之壽,而上賓于天。此道德理身也。

疏:理國則絕矜尚,棄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

義曰:文子問老君曰:理國之本如何?老君曰:本在理身也。未聞身理而國亂,身亂而國理者。夫理國者靜以修身,全以養生,則下不擾。下不擾則人不怨。為理之本,在於足用;足用之本,在於勿奪;勿奪之本,在於省事;省事之本,在於節用;節用之本,在於去就;去就之本,在於無為。夫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日月照,星辰期,陰陽和,非有為也。正其道而物自然化也。此乃絕矜尚,棄華薄,無為不言之旨也。下經首章曰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是也。上經第二章曰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也。教者,訓教於人,可以垂訓於永久也。《論語》云:子以四教。《詩序》云教以化之是也。《易》云:聖人以神道設教。言教者,以教於人。而世之眾教皆以有執有為為本。今老君此教以無為不言為化,故為眾教所尊,理道所貴也。

同类推荐
  • Six Lectures on Political Economy

    Six Lectures on Political Econom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iber Amoris

    Liber Amor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祝鹊

    祝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缪

    七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血色塔罗

    血色塔罗

    本是纨绔子弟的方程,在家破人亡后,被人暗杀黑暗的小巷。在死亡的漩涡中挣扎清醒过来的方程,居然发现自己回到了八年前,祖父刚刚身死的那一刻。他不知道自己是黄粱一梦还是周公梦蝶,他只是知道一点,他不想让已经经历过的事情,重新再发生一遍。他发誓要改变方氏家族的命运,首先就要先改变他自己的。塔罗,取自埃及语的tar(道)和ro(王)两词,含有“王道”的意思。因此,“塔罗”本身也就是指身为王者的判断力。名为塔罗的命运之盘已经转动,一个愚者,妄想挑战天命,能否成为王者呢?
  • 金穗田园

    金穗田园

    重生小小佃农女,娘不爱爹不敢疼,窝窝囊囊转眼五载春秋,幸得老天眷顾,开启神秘空间。仙气缭绕,无泉有田,可惜的是有别墅却形同虚设,看得进不得,人家智能11C小姐说了,多多劳作,加速升级,小农美眉数钱泡温泉戏美男喝佳酿的悠闲小日子近在咫尺……一句话简介:懦弱丑小鸭蜕变成耕耘小萝莉奋斗史!??????????????????新书冲榜,求推荐,求收藏,已有VIP完结坑《姻缘眼》,亲可放心跳坑!
  • 汉末称王

    汉末称王

    魂入大汉,争雄天下,诸侯彼此算。曹孟德,孙仲谋,回天乏术难一战。刘玄德,百折不挠,头颅依然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谋臣显手段。贾文和,郭奉孝,余子琐琐不足看。荀文若,鞠躬尽瘁,仍怀旧大汉!决胜千里,披坚执锐,良将展才干。陈元龙,张文远,文武声名谁敢犯?许小弟,神勇盖世,一锤魂飞散!天灾人祸,兵凶战危,白骨岂一半?功成名就,回看江山,心中徒嗟叹!没有系统、没有神功、没有热兵器,这是一本原滋原味的三国。第一卷基本都是铺垫,所以请稍微耐心一点,后面的精彩不会让你失望!
  • 骑砍之潘德狂想曲

    骑砍之潘德狂想曲

    (本书已经太监,只留下最后的剧情大纲。订阅需谨慎)直白简介:这是一个出生在潘德大陆荒蛮雪山的预言之子苏诺,经历了无数血与泪,无数热血的战斗和诡变的阴谋,也体验过温情和背叛,最后坐上国都萨里昂城那至高的白银王座的故事。B格简介:黑夜里是谁在睁着双眼?白天的荣耀都归于夜里的血歌。破碎的潘德大陆谁来拯救?马迪甘的预言给出了答案。预言之子苏诺,终将用铁与血重铸秩序,终将用火与剑再创辉煌!萨里昂的雄狮在烈焰中奔腾,达夏的天蝎在黄沙里蛰伏,帝国的毒蛇吐出了猩红的蛇信,菲尔兹威的海岸迎来远航的风帆,瑞文斯顿的巨龙腾飞在血月之夜!PS:书友群821590805
  • 漫威之致命守护者

    漫威之致命守护者

    一个来自平行宇宙的人,一个来自平行宇宙的共生体。当二者在这漫威宇宙相遇,会掀起怎样的波澜?超级英雄or超级反派?龙尼与毒液,正义与邪恶。观念的碰撞终将使这个特殊的个体走上一条绝无仅有的道路。龙尼/毒液:“我是一个致命的守护者。”p.s1:书友群七八七九零九三五七。p.s2:有一部分剧情是DC海王,其他的都是漫威。如果不想看的,可以跳过,不影响阅读。新书《诸天模板》已经发布,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中包括《岳飞》、《郑板桥》、《呼唤阳光》、《检验》、《松风柏韵》、《狼烟》、《原野风》7个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岳飞》、《郑板桥》、《狼烟》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岳飞抗金、郑板桥弃官归隐、戚继光抗倭等过程,展现了古代英雄名士的傲骨和气度。《呼唤阳光》、《原野风》展现了当代县城的经济、生活的变迁,塑造了当代改革者形象。《松风柏韵》、《检验》重现了当代军人精湛高超的军事技能和保家卫国,矢志不渝的战斗精神。
  • 菜鸟经纪人

    菜鸟经纪人

    意外一觉醒来发现已是异国,什么这个小不点叫C罗,好啊,我来做你的经纪人,看看一个菜鸟如何在满是鳄鱼的水池里活着!
  • 妖颜惑众:养个小妖萌萌哒

    妖颜惑众:养个小妖萌萌哒

    “喂,美男,本妖看上你了。”表白完后,再附上本妖的香吻一枚,嗷嗷,为了修成好看的人形,也是拼了。美男以为不过多了个有趣的小宠,但这小宠物爱吃爱闹爱哭,娇气的更是吼不得。美男只能哄着顺着宠着,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捧到她面前,心也连带着捧了过去。兜兜转转,当一份爱里面包含了算计,两人又该何去何从。
  • 致命绝宠:早安夫人

    致命绝宠:早安夫人

    “女人!你欠我的,无论是生是死你必须得还!”随着他冷酷而霸道的声音,一份‘卖身契’就这么无情的扔在桌上!多年后,历史重演,只是她却成了主宰。某女华丽来袭,如当年的他一样,将一分文件扔在桌子上,冷酷的看着他:“签吧!999条!”看完合约,男人欲哭无泪,哭笑不得的看着她:“老婆,为什么不是1000条?”“今非昔比!一句话!你签还是不签!若是不签……”女人邪魅的拉长了声线,带着玩味看着他,浅扬声线决绝的道:“宝贝儿子们,我们走!”……
  • 倾世鬼才要翻天

    倾世鬼才要翻天

    从前她不相信任何人;今生,她拥有了从未得到过东西,可是……“此后的往生,她绝不会再相信任何人。”后来,那个绝代风华的男子来到她面前,“遇到你以后才知道,这三千世界从来就没有你来的重要。”女子淡雅的小脸,眼角一翘,看着他“你守你的三千世界,我过我的潇洒人生。咱们,互不相干。”可是他怎么会这么轻易放过她呢。自此以后,她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女主性格有点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