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70900000053

第53章

【集注】程应旄曰:不曰病有,而曰脉有,二气所禀,有偏胜也。阳结者,偏于阳而无阴以生液;阴结者,偏于阴而无阳以化液。皆于脉之浮而数,沉而迟辨之也。

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营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按】阳脉浮,其脉浮之二“浮”字,当是“濡”字,若是“浮”字,则与卫衰汗出如流珠之义不属。其脉沉之“沉”字,当是“弱”字,若是“沉”字,则与血虚营气微之义不属。

【注】此以浮沉别阴阳不足为病之诊法也。阳脉濡,浮而无力脉也;阴脉弱,沉而无力脉也。其脉弱者,营气微也,营微则血虚,故不止于发热,而且筋急也。其脉濡者,卫气衰也,卫衰则表不固,故不止于恶寒,而且汗出如流珠也。

【集注】方有执曰:沉以候里,荣行脉中,故衰微可知。浮以候表,卫行脉外,汗出如流珠,则表不固,故衰备可知。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注】蔼蔼如车盖,形容脉之浮大有力,即前阳结浮数之脉也,因其有力而盛,故名曰阳结也。

【集注】程应旄曰:脉蔼蔼如车盖者,形容其浮数中有拥上之象。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注】累累如循长竿者,形容脉之沉石有力,即前阴结沉迟之脉也,因其有力而盛,故名曰阴结也。

【集注】程知曰:累累如循长竿,直引强硬之貌,为阴气固结,阳不得而和之。前言阴结、阳结,盖指便硬一证言之,此则专言脉象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注】瞥瞥如羹上肥者,形容脉之浮而无力,即前卫气衰之濡脉,故曰阳气微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注】绵绵如泻漆之绝者,形容脉之沉而无力,即前营气微之弱脉,故曰亡其血也。

【集注】成无己曰:绵绵者,连绵而软也。如泻漆之绝者,前大而后细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注】萦萦如蜘蛛丝者,形容脉之细小,难于寻按,而浮、中、沉似有似无,即前阳不足之微脉,故曰阳气衰也。

【集注】方有执曰:萦萦如蛛丝,牵惹旁旋,微细欲绝之状。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注】此以上发明平脉,已下皆死候之脉也。寸、关、尺三部脉之上下,以候阴阳五脏升降也。寸位乎上,候心肺之阳,主升。升极而降,降不至关,是为孤阳,故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也。尺位乎下,候肝肾之阴,主降。降极而升,升不至关,是为独阴,故曰: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也。关位乎中,以候脾,界乎寸尺,所以升降出入者也。今上下不至关,是升降出入息矣。故曰:此皆不治,决死也。若阴阳已离,胃气未绝,尚可计余命之期,期以月节克之,如经曰:阴胜则阳绝,能夏不能冬;阳胜则阴绝,能冬不能夏。肝死于秋,心死于冬,脾死于春,肺死于夏,肾死于长夏之类是也,推之于日于时亦然。

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注】经曰:人有两死,而无两生。有两死者,谓阴阳皆可死也;无两生者,谓阴阳不能独生也。故阳先绝,阴后竭,死则身青而冷;阴先绝,阳后竭,死则身赤而温也。

【集注】成无己曰: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已,身色青,则阴未离乎体,故知阴气后竭也;身色赤,腋下温,心下热,则阳未离乎体,故知阳气后竭也。

程知曰:阳气前绝,寒病;阴气前绝,热病也。寒热之治法一误。虽死尚有征验,诚可畏也。

师曰:脉病患不病,名曰行尸。以无旺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注】脉者,人之根本也。脉病患不病者,谓外形不病,而见真脏病脉。其内本已绝,虽生犹死,不过尸居余气耳!故曰:行尺也。余气者,未尽五脏生旺之余气也,若旺气一退,即卒然眩仆不识人而死矣。若良工早察于旺气未退之先而图之,未必无所补也。人病脉不病,谓外形羸瘦似病,其脉自和,以根本尚固,不过谷气不充,名曰内虚,非行尸可比,虽困无害。胃气复,谷气充,自然安矣。谷神即谷气也。

【集注】方有执曰:周氏云:形体之中,觉见憔悴,精神昏愦,食不忻美,而脉得四时之从,无过、不及之偏,是人病脉不病也。形体安和,而脉息乍大乍小,或至或损,弦紧浮滑,沉涩不一,残贼冲和之气,是脉息不与形相应,乃脉病患不病也。

张锡驹曰:谷神乃水谷所化之神,人赖此以资生也。内虚食少,谷气不充,即无谷神矣。故曰:无害。

若无本然之胃神,安得谓之无害耶!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

【注】此申上条不知何脏先绝,而详言其证也。肺主皮毛,肺绝汗出不流,故发润也;肺主气,肺绝张口气出,不能复还也。故曰为肺先绝也。

【集注】成无己曰:肺为气之主,为津液之帅。汗出发润者,津脱也;喘不休者,气脱也。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

【注】身汗如油,液外亡也;喘而不休,气上脱也;水浆不下,胃气绝也;形体不仁,营卫败也;乍静乍乱,精神散也。此皆命绝之候。由此推之,脉虽浮洪,必然无根,是为真脏孤阳飞越之诊也。

【集注】王肯堂曰:火之将灭也必明,脉来浮洪涌盛,此将去人体之兆也,然又必兼下一二证,始可断其命绝。

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心绝也。

【注】心绝阴尽,惟阳独留,故身体大热,形如烟熏,从火化也。心藏神,直视,神去也。头属阳,阳无所根据,故摇头也。

【集注】成无己曰:心脉侠咽系,目直视者,心经绝也。头为诸阳之会,摇头者,阴绝而阳无根也。

唇吻反青,四肢 习者,此为肝绝也。

【注】唇吻之色当赤而黄,反见青色者,木土相克也。四肢汗出 不已,此为肝绝也。

【集注】成无己曰:唇吻者,脾之候,肝色青,肝绝则真色见于所胜之部也。四肢者,脾所主,肝主筋,肝绝则筋脉引急,发于所胜也。

方有执曰:口唇边曰吻。四肢,手足也。 ,汗出貌。习,鸟数飞也,言手足颤摇如鸟之习飞,奋振而不已也。

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注】脾之华在唇四白,环口黧黑,其华萎矣!冷汗、阴黄,皆脾绝也。

【集注】方有执曰:口为脾之窍,黧黑者,熏黄黑暗,土败之色也。柔汗,俗谓冷汗是也。

张锡驹曰:脾主四白,环口黧黑,土败而水侮也。柔汗者,柔软而腻,脾之真液,黄者脾之真色,真液泄而真色见,故为脾绝也。

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注】肾司二便,溲便遗失,肾绝也。肾藏精与志,狂言直视,精志俱败也。

【集注】方有执曰:溲便,遗尿也。肾司阖辟,阖辟废,故二便皆无禁约也。经曰:肾藏志,狂言者,是失志矣,失志者死。肾主骨,骨之精为瞳子,目反直视者,骨之精不上荣于瞳子,而不能转也。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原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患苦发热,身体疼。病患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注】此下皆详望问而知之之类也。望谓观其形之盛衰,色之深浅;问谓询其情之苦欲,病之根因;脉谓诊其脉之阴阳,合乎形色也。设病家人来请,告以病者苦发热,身体疼,师到病患自卧,诊其脉沉而迟,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脉当浮大,今反沉迟而无表脉,且无表证,故知愈也。

【集注】张锡驹曰:有问发热身疼,脉反沉迟,是阳病而见阴脉,何以说得愈也?答曰:是必望其有恬然嗜卧之状,问其有热除身轻之意,而后合脉以断其愈也。

假令病患云:腹内卒痛。病患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注】病家人来请,告以病者腹内卒痛,医师到,病患自坐无苦容,诊其脉浮而大,知其差也。何以言之?里有病,脉当沉细,今反浮大而无里脉,且无里证,故知愈也。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患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患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

【按】不和当是“自和”,若不和如何言愈。

【注】此申上二条之义也。病家人来言病者发热烦极,师未即去,明日到,病患向壁静卧,此热已去,因知其差。假令脉不和缓,未可言愈,必和缓而始可断其已愈也,推之腹痛亦然。此篇首所云:设有不应,消息诊看。消息者,谓今日之望,异于昨日之问闻也。

假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假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注】此设治诈病之法也。盖仲景不欲人售其欺,亦不欲医为其欺而妄治也。医者玩此而揣摩之,则彼不敢欺,而我不妄治矣。

【集注】程知曰:彼以诈病,我以诈治,非良工不能具是巧也。

师持脉,病患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

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注】阴阳相引故欠,欠者先引气入而后呵之,故谓之呵欠。阴阳不相引则病,相引则和,故曰:欠者无病也。诊脉时,有呻吟病苦之声,故曰:呻者病也。言迟者,语言謇涩,故曰: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痛极艰于发声,摇头以意示缓,故曰: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风病筋络不利,故曰;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气不能接,故曰:坐而伏者,短气也。凡腰痛者,皆不能坐,即略坐非伸足根据倚不可,故曰: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凡心痛者,皆伛偻护其痛处,故曰: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集注】方有执曰:舌强则言迟,经络牵急则舌强。筋挛则经络拘急,肝属木,其合筋,其主风。头属阳,里属阴,头摇者,阴不与阳和也。短气者,里不足也。此条八者,皆望而知之之事也。

张志聪曰:师持脉者,犹言师但持脉而不问也。八条皆察人之神情,得人之病机,所谓望而知之者。

问曰:人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注】人病恐怖者,阳神不足也。阳不足则恐,神不足则怖,恐则血随气下,故面白脱色不润泽也;怖则气随神乱,故脉形如循丝累累然而乱也。

【集注】方有执曰:恐怖,惶惧也。循,理治也,丝,言细也。累累,联系貌。脱色,犹言失色也。盖内气馁者,则外色夺,所以有卒然之变也。

程应旄曰:此示人察色合脉之法,恐则气下神被夺矣,故脉细而且不定,面色白而且脱也。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注】津液少则脉涩,唇口因以干燥,此因不饮而然,非由此而不饮也。

【集注】程应旄曰:不饮如与人 气,至二三日汤水不沾唇之类。肺失游溢精气,故脉涩而唇口干燥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注】愧者,羞也。羞则神色荡而不定,故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也。此皆察色合脉,以意消息而知之之类也。

【集注】程应旄曰:以上数条,不论有病无病,凡人有所负于中,辄复形之色与脉也。于此推之,以意消息,则诸病之情,无不可即外以征内矣。

问矣: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患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

【注】脉有灾怪,谓因药而变灾怪也。假令人病太阳病,得太阳脉,脉证相应,因为作太阳病汤药与服之;比还,如食顷,病患乃大吐下利,腹中痛,师问曰:我先来不见此证,今乃灾变怪异,缘何作此吐利?病者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为此灾怪耳!望、问固医家之事,亦须病患毫无隐讳,方能尽医所长。仲景为病家服药未告于医,医失问先服何药,故出此条以示戒耳!【集注】成无己曰:医以脉证与药相对,而反变异为其灾可怪,故名灾怪。

张志聪曰: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者,如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脉与形证相应也。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者,言送汤如食顷,所投之药未周于经,必旧时服药之故也。

同类推荐
  • 见闻录

    见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Itinerary of Archibishop

    Itinerary of Archibisho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史

    天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积聚门

    积聚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穿越大秦:我的相公是扶苏

    穿越大秦:我的相公是扶苏

    谁说嫁给扶苏要做寡妇,有她蒙离在,偏不信这个邪:胡亥不存在——好,赵高一命呜呼——太好了,扶苏是腹黑——那就更好了!虽有匈奴王捣乱,楚霸王刺秦……不过,谁让我的相公是扶苏,谁敢欺负他,我第一个不同意……既然乱,那就一起乱吧!不一样的大秦,不一样的扶苏!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贵女明珠

    贵女明珠

    满京城谁不羡慕顾七实在是投胎技术好。顾七自己也觉得自己上辈子攒的运气一定都用在这次投胎上了。她是长公主嫡女,是长公主唯一的女儿,长公主生了三个儿子,直到三十岁才得了这个闺女,爱的如同心头肉一般。而他父亲,京城中有一句话传唱三十年,只求顾郎望、但死不足惜,被称作周国双壁之一的顾疏。偏偏皇上也疼她,皇帝是长公主的嫡亲哥哥,帝后感情深厚,偏偏没有嫡子,长公主生下顾七的当夜,皇后诊出有孕,喜得皇帝抱着顾七赐小名阿福。随着顾七的长大,她的美也展现出来,美如明珠光蕴,美如牡丹倾国,时人称周国明珠。若她只是美也就算了,京城里各家贵女还能安慰自己一下,偏偏人家能书善画,一笔丹青万金难求。谁都知道顾七是实打实的第一贵女。偏偏有一点,顾七她姻缘上有一点小问题,顾七一直到十七岁,也没订下亲来。受尽千娇百宠,手握富贵荣华的安乐郡主早打算好了要招婿上门,她说服了父母,挑好了入赘人选,满以为万事具备,谁知道却有黄雀在后。她记忆中软萌带点小别扭如猫一样可爱重点是随便欺负的太子小表弟,已经长成了强大而不动声色的老虎,正磨尖了爪子跟在表姐身后流口水呢。……啊对,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没说顾七的名字,她叫顾皎,皎若明月的皎。
  • 牧野流星

    牧野流星

    本书是是梁羽生“天山系列”中篇幅最长的一部,讲述了少年孟华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孟元超与云紫萝所生之子,由于云紫萝苦候孟元超不至,嫁于杨牧,其子取名杨华。杨华七岁时被孟元超好友宋腾霄抢接出杨府之后,又拜点苍双煞卜天雕、段仇世为师,后再投入崆峒高手丹丘生门下。丹丘生携杨华隐居石林,转眼过了十年。然丹丘生心中似乎有难言之隐,杨华只知他是被崆峒派逐出门墙,但其中缘由竟不知晓。
  • 沉默猎杀

    沉默猎杀

    光怪陆离的模特大赛暗潮汹涌。漂亮女模与有钱男人不断被杀。苏小慢介入调查,身陷迷局。陪聊女白狐,隐秘的春女会馆,和被杀女模的高中校长一一被牵出。在这场有钱人的猎艳游戏中,谁才是主宰她们命运的魔鬼?
  • 风清微浅云璃悲染

    风清微浅云璃悲染

    我特别喜欢的一部小说《我们终将独自长大》,里面的一句话,泪会风干,伤会结疤,路很长,不要怕,我们终将独自长大。在成长这条路上,从陪伴的感动到离别的伤感,我们总要学会着长大,不是吗?即使就在眼前,你我之间也好像隔了一片浩瀚的汪洋,即便不是海洋,你也一定在一个离我不算遥远的远方,但,绝不是我触手可及的地方
  •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长生宝鉴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命令我沉默

    命令我沉默

    这本诗集除去序言和编后记以及沈浩波诗歌创作年表之外,一共包括五个章节,收录了诗人沈浩波从1999年至2012年14年间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 头发

    头发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优等生的失误

    优等生的失误

    短篇合集《优等生的失误》,由十二篇推理短篇组成,收录作品《优等生的失误》、《同伴》、《以爱之名》、《偏差》、《义眼》、《谁动了他的尸体》、《海的阴谋》、《优等生的困惑》、《杀死爱情》、《流行病》、《妄语》,合集以推理解谜为主,一切事件的发生必有其原因及经过,找到它,破解它,真相自然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