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72900000007

第7章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 如惺 撰

习禅篇第三之二(正传十七人附见十人)

华亭昭庆寺沙门释法宁传一

释法宁因住沂州马[山*耆]山故号马[山*耆]山。东密州莒县李氏子也。初依沂州天宁妙空明和尚得度。参侍既久尽得云门宗旨。出世住沂之净居寺。大弘雪窦之道。绍兴间抵华亭青龙。镇察判章滚母高氏梦。天人告曰。古佛来也。翌日师至。迎之止钱氏园乃建精舍。掘地得铁磬断碑佛像之应。于是华亭令柳约奏所建刹赐额曰净居。因省明公于明州雪窦。时郡守莫将请主吉祥。哲宗元符余山有精舍曰灵峰。部符改曰昭庆禅院。右丞朱谔请师为开山第一代。无何迁明州广慧复返昭庆。绍兴二十六年丙子正月八日沐浴端坐说法辞众而寂。世寿七十六。僧腊五十九。塔全身于寺之东隅

衢州乌巨山沙门释道行传二

释道行号雪堂。处州叶氏子也。初依普照英得度。出游参佛眼。一日闻眼举玄沙筑着脚指话遂大悟。住郡南明。上堂会得便会玉本无瑕。若言不会碓嘴生花。试问九年面壁何如大会拈花。南明恁么商确也。是顺风撒沙。次迁乌巨示众举。玑和尚问僧。禅以何为义。众虽下语未契厥心。众僧请益玑代云。以谤为义。师曰。三世诸佛是谤。西天二十八祖是谤。唐土六祖是谤。天下老和尚是谤。诸人是谤。山僧是谤。于中还有不谤者无。谈玄说妙河沙数。争似双峰谤得亲。忽示微疾。门弟子教授汪乔年至省。遂以后事委之。说偈曰。识则识自本心。见则见自本性。识得本心本性。正是宗门大病。又注曰。烂泥中有刺。莫道不疑好。黎明沐浴更衣加趺而逝。阇维获五色舍利。烟所至处舍利累然。齿舌不坏。塔于寺西

安吉州何山沙门释守珣传三(广鉴英)

释守珣号佛灯。即郡之施氏子也。初参广鉴瑛和尚不契。遂谒佛鉴。随众咨请。邈无所入。乃封其衾曰。今生若不彻去。誓不展此。于是昼夜霄立如丧考妣。逾七七日忽佛鉴上堂曰。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珣闻顿悟。鉴曰。可惜一颗明珠被这风颠汉拾得也。乃诘曰。灵云道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如何是他不疑处。珣曰。莫道灵云不疑。只今觅个疑处了不可得。鉴曰。玄沙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那里是他未彻处。珣曰。深知和尚老婆心切。鉴然之。珣拜起呈偈曰。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熳始抬眸。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鉴嘱令护持。是夕展衾厉声曰。这回珣上座稳睡去也。圆悟闻窃疑其未然乃曰。我须勘过始得。令人召至。因与游山。偶到一水潭。圆悟推珣入水。遽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珣曰。潭深鱼聚。曰见后如何。珣曰。树高招风。曰见与未见时如何。珣曰。伸脚在缩脚里。圆悟大称之。后出世初主禾山。次天圣徙何山及天宁。绍兴甲寅谓居士郑绩曰。十月八日是佛鉴先师忌日。吾时至矣。乞还障南。至十月四日续遣弟僧道如讯之。珣曰。汝来正其时也。吾虽与佛鉴同条生。终不同条死。明早可与我寻一只小船来。道如曰。要长者高者。珣曰。高五尺许。越三日鸡鸣端坐如平时。侍者请偈。珣曰。不曾作得。言讫而逝。阇维舌根不坏

眉州象耳山沙门释袁觉传四(佛)

释袁觉郡之袁氏子。出家传灯寺。本名圆觉。郡守填祠牒误写袁字。守疑其嫌因戏谓之曰。一字名之可乎。对曰。一字已多也。郡守异之。已而往大沩。依佛性和尚入室陈其所见。性曰。汝忒杀远在。俾充侍司迁掌宾客。佛性每举法华开示悟入四字令下语。又曰。待我黠头。汝理方是。偶不职被斥。制中无依。乃寓俗士家。一日诵法华。至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乃豁然有省。制罢归寺白性。首为肯之。后至云居见圆悟述所得。悟呵之曰。本是净地屙屎作么。于是所疑顿释。绍兴丁巳郡守请居象耳。法道大振。四方英俊宿德鸿儒闻风礼谒。室无所容。开堂词辨河倾峡泻丛林称之。未详其终

明州天童沙门释昙华传五

释昙华字应庵。蕲州汪氏子也。生而奇杰不类凡儿。年十七依于东禅薙发。首谒遂和尚略得染指法味。于是遍参知识。靡所契证。闻圆悟住云居煅炼学者。华往礼依侍。悟乃痛与锥劄。值悟返蜀指见虎丘隆禅师。侍一载顿明大事。已而访此庵元命分座。于是开堂妙严。迁归宗。时大慧在梅阳。有僧传华示众语。大慧见之极口称叹。复寄偈曰。坐断金轮第一峰。千妖百怪尽潜踪。年来又得真消息。报道杨岐正脉通。虎丘忌日拈香曰。生平没兴撞着这无意智老汉。做尽伎俩凑泊不得。从此卸却干戈。随分着衣吃饮。二十年来坐曲彔床。悬羊头卖狗肉。知他有甚凭据。虽然一年一度烧香日。千古令人恨转深。世称华与杲二甘露门。尝戒徒众曰。衲僧着草鞋。住院何事口如鼋蛇恶窟乎。宋隆兴元年六月十三日奄然而化塔全身于东山

临安府灵隐寺沙门释德光传六(光化吉月庵杲百丈震

释德光赐号佛照。临江军彭氏子也。志学之年即依本郡光化寺吉和尚薙发受具。一日入室吉问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甚么光。罔措通夕不寐。次日复登方丈请曰。昨蒙和尚垂问。既不是心不是佛又不是物毕竟是甚么。望乞慈悲指示。吉乃震威喝曰。这沙弥更要我与儞下注脚在。拈棒劈脊打出。于是有省。次谒月庵杲应庵华百丈震。皆无所入。适大慧奉旨住明州阿育王。四海英才鳞集。光亦造焉入室。大慧举竹篦问曰。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下语不得无语。光拟对。大慧便棒。光豁然大悟。从前所得到此瓦解冰消。侍久之宋孝宗慕光道价降诏命住灵隐。一日召问对答称旨。留宿内观堂。后示寂。塔全身于东庵

眉州中岩寺沙门释祖觉传七(慧日能南堂静)

释祖觉嘉州杨氏子也。自幼聪慧书史过目成诵。乃着书排斥释氏。忽恶境现前。大怖悔过。出家依慧日能和尚。未几疽生膝上。五年医治莫愈。因书华严合论。毕夕遂感异梦。旦即舍杖趋履。仍前一日诵至现相品曰。佛身无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无住亦无去处处皆见佛。遂悟华严宗旨。至是始登僧籍。府帅请讲于千部堂。而词辩宏放众所钦服。适南堂静禅师过其门谓曰。观公讲说独步西南。惜未解离文字相耳。傥能问道方外。即今之周金刚也。觉欣然罢讲南游禅社。遂依圆悟于钟阜。一日入室悟举。罗山道有言时踞虎头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无言时觌露机锋如同电拂。作么生会。觉罔对。于是夙夜参究忽有所省。作偈呈曰。家住孤峰顶。长年半掩门。自嗟身已老。活计付儿孙。悟未许可。次日入室悟问。昨日公案作么生。觉拟对。悟喝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觉复留五年愈更迷闷。后于庐山栖贤阅浮山远削执论云。若道悟有亲疏。岂有旃檀林中却生臭草。始豁然大悟。遂作偈寄圆悟曰。出林依旧入蓬蒿。天网恢恢不可逃。谁信业缘无避处。归来不怕语声高。悟大喜持示众曰。觉华严彻矣。自是诸方皆称曰觉华严云。上堂僧问。最初威音王末后楼至佛未审。参见甚么人。觉曰。家住大梁城更问长安路。僧问。如何是一喝如金刚王宝剑。觉曰。血溅梵天。曰如何是一喝如踞地师子。觉曰。惊杀野狐狸。曰如何是一喝如探竿影草。觉曰。验得儞骨出。曰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觉曰。直须识取把针人。莫道鸳鸯好毛羽

系曰。觉华严既于讲席有声。南堂过而稍施提勉。便能罢讲南游。正所谓见鞭影而行者也。岂不骏哉。至为圆悟项门一锥。虽然魂飞要且命根未断。尚依识见。呈偈遭圆悟一喝。直得气索。五年而始大彻。噫古为人师者必俟学者寒灰焰发绝后复苏方肯点头。未尝轻许而贼夫人子。今人才见灵利后生。便使拈弄公案。作得一偈顿焉称赏。不亦彼此皆瞎也。杀人之恶小害人之恶大。其谁乎善于讲者又当以觉公为良范

台州钓鱼台沙门释自回传八

释自回号石头。临海人。世业石工。人呼石头和尚。眼如盲龟不识一字。善根内启志慕空宗。求人口授法华能诵。遂弃家投大随和尚供扫洒。寺中令取崖石公用。回手不释锤凿。诵经不辍口。随见而语曰。今日硿磕明日硿磕。生死到来作甚折合。回愕然设礼。愿闻究竟法。随令罢诵经看赵州勘婆子因缘。于是念念参究久之。一日凿石石坚。乃尽力一锤火光迸出。忽然彻悟。即走方丈礼拜呈偈曰。用尽工夫浑无巴鼻。火光迸散元在这里。随大喜曰。子彻也。复述勘婆偈曰。三军不动旗闪烁。老婆正是魔王脚。赵州无柄铁扫帚。扫荡烟尘空索索。随可之。遂为薙染授以僧服。出世住钓鱼台。上堂曰。参禅学道大以井底叫渴。殊不知塞耳塞眼回避不及。且如十二时中行住坐卧动转施为。是甚么人使作。儞眼见耳闻何处不是路头。若识得路头便是大解脱处。方知老汉与儞证明。山河大地与儞证明。所以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诸仁者大凡有一物当途。要见一物当途之根源。一物无处要见一物无处之根源。见得根源源无所源。所源既非何处不圆。诸禅德儞看老僧有甚胜儞处。儞有甚不如老汉处。会么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系曰。观回师资生之业既佣且拙。学佛之志既锐且勤。始而迷则眸子如盲。后而悟则通身是眼。至于说偈谈禅大有超今逸古之风。得非能者复起耶。苟使其居读五车出穷三藏。又乌有一锤而火光迸出之象哉。大凡天下治愈隆乱愈起。学固博执益封。古人斥为杂毒入心。良有以也。於戏世之锦心绣口之士文龙义虎之僧。能为昌黎子之虚心周金刚之自返。胡虑油不出面道不我亲哉。所以追风逐日者非驽骀之足。诃佛骂祖者岂鄙陋之夫。或胶锢于见知枳梏其比量。又莫若顽璞之易琢也

潼川护圣寺沙门释居静传九

释居静号愚丘。成都杨氏子也。年十四依白马寺安慧出家。闻南堂禅师道望往谒。堂举香严枯木里龙吟话诘之。静于言下大悟。一日堂问曰。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汝作么生。静曰。直须挥剑。若不挥剑渔父栖巢。堂矍然曰。这小厮儿静珍重便行。后出世住东岩。尝谓众曰。参学至要不出先南堂道最初句及末后句透得过者一生事毕。傥或未然更与尔分作十门。各各印证自心。还得稳当也未。第一须信有教外别传。第二知有教外别传。第三须会无情说法与有情说法无二。第四须见性如观掌中之物。了了分明一一田地稳密。第五须具择法眼。第六须要行鸟道玄路。第七须文武兼济。第八须摧邪显正。第九须大机大用。第十须向异类中行。凡欲绍隆法种。须尽此纲要方坐得这曲彔床子受天下人礼拜敢与佛祖为师。若不到恁么田地秖一向虚头。他时异日阎老子未放尔在。又偈曰。十门纲要掌中施。会得来时自有为。作者不须排位次。大都首尾是根基

泉州教忠寺沙门释弥光传十(黄檗祥)

释弥光号晦庵。闽中季氏子也。生寡言笑闻僧贝梵则喜。年十五依文慧禅师圆顶。未穷海藏喜究群书。一日计曰。剃发染衣当期悟彻。而醉心俗典耶。遂首谒圆悟。次参黄檗详高庵悟。机语皆契。以淮楚盗起归谒佛心。值大慧寓广因从之。慧曰。汝在佛心处所得者试举一二看。光曰。佛心上堂拈普化公案曰。佛心即不然。总不恁么来时。如何劈脊便打。从教遍界分身。慧曰。汝意如何。曰某不肯。他后头下个注脚。慧曰。此正是以病去法。光毅然无信可意。慧曰。汝但揣摩看。光竟以为不然。经旬因记海印信公拈曰雷声浩大雨点全无。光始无滞。趋告慧。举道者见琅邪并玄沙未彻语诘之。光对已大慧笑曰。虽进一步秖不着所在。如人斫树根。下一刀则命根断矣。汝向枝上斫。其能断命根乎。今诸方浩浩说禅见处总如是也。何益于事。其杨岐正传止三四人而已。光愠而去。翌日慧问。汝还疑否。曰无可疑者。慧曰。秖如古人相见未待开口已知虚实。或闻其语便识浅深。此理如何。光悚然汗下莫知所诣。慧令究有句无句话。慧过云门庵。光亦侍行。一日问曰。某到这里不能得彻。病在甚处。慧曰。汝病最癖世医拱手。何也别人死了不得活。汝今活了未曾死。要到大安乐田地。须是死一回始得。光疑情愈深。后入室慧问。吃粥了也洗钵盂了也。去却药忌道将一句来。光曰裂破。慧乃振威喝曰。儞又说禅也。光即大悟。慧即挝鼓告众曰。龟毛拈得笑咍咍。一击万重关锁开。庆快平生在今日。孰云千里赚吾来。光亦呈偈曰。一拶当机怒雷吼。惊起须弥藏北斗。洪波浩渺浪滔天。拈得鼻孔失却口。自尔名喧宇宙。道洽缁素出住教忠。瓣香为妙喜拈出。其为知本也欤

系曰。凡为人师者须具二种法方堪坐曲彔床。一先明己眼。二鉴机病源。若己则未明。自尚拖枷带锁。胡能为人解粘去缚。不识病源未免佣丑杀人之陋。所以久依炉鞴不能脱胎成器者。非学人之罪也。为学者亦须具二种法。方可验天下善知识舌头。一不自知足。二死后复苏。若易知足必以鱼目为珠。若不死后再苏。则生死命根不断。所以久入选佛场不能心空及第者。非宗匠之罪也。是故妙喜一生不自肯。晚登川勤之室直阶华严七地。不其然乎。今晦庵以滑稽参禅。未曾大死一番。苟非妙喜屠龙之手。而不珍鱼目者几希。故遭振威一喝。直下丧身失命。便能对众作蟭螟虫大吼。岂不快哉。呜呼世之灵利汉靡不坐晦庵膏盲之疾。如狂子失心而不可疗者多矣曾未服医父起死之剂。且急欲为人指迷。不亦谬乎

江州东林寺沙门释道颜传十一

释道颜号卍庵。潼川鲜于氏了也。初参圆悟。但登堂未能造其玄奥。圆悟将还蜀。以书遗大慧曰。颜彩绘已。特未点眼耳。他日嗣后未可量也。于是朝夕质疑于慧。方大悟彻。于是声光遐溢黑白咸被其化。僧问。如何是佛颜。曰志公和尚。曰学人问佛何答志公。颜曰。志公不是闲和尚。曰如何是法颜。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曰是甚章句。颜曰。绝妙好辞。曰如何是僧。颜曰。钓鱼船上谢三郎。曰何不直说。颜曰。玄沙和尚。颜凡所说法大概简易如此

福州西禅寺沙门释鼎需传十二

释鼎需号懒庵。郡之林氏子也。幼业儒举进士。莅政有声。年二十五因阅遗教经忽省曰。几为儒冠误也。即欲舍俗。母氏难以亲迎在期。需笑绝之曰。夭桃红杏一时分付春风。翠竹黄花此去永为道侣。遂依保寿乐公为大僧遍参名宿。归里结庵羌峰三年。尝以即心即佛话问学者。时妙喜庵于洋屿。晦庵光在侍。特以书招之曰。此间庵主手段与诸方别。可来少款如何。需不答。光以计邀至。值妙喜为众入室。需欲随喜而已。妙喜因举。僧问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尔作么生。需下语。喜诟曰。汝见解如此。敢妄为人师耶。乃鸣鼓讦其为邪解。需泪交颐不敢仰视。自默计曰。我既为所排。而西来不传之旨岂止此耶。遂求入弟子之列。一日妙喜问曰。内不放出外不放入。正恁么时如何。需拟开口。喜拈竹篦劈脊连打三下。需大悟厉声曰。和尚已多了也。喜又打一下。需礼拜。喜笑曰。今日方知吾不汝欺也。印以偈曰。顶门竖亚摩醯眼。肘后斜悬夺命符。瞎却眼卸却符。赵州东壁挂葫芦。自此名喧丛席道被遐方。此后开堂始称具眼宗匠云也

建宁府沙门释道谦传十三

释道谦本郡人。未详氏族。初依佛果无所入。妙喜奉旨住径山。谦亦在侍。令往长沙通书于张紫岩。乃自谓。参禅二十年尚无个入处。又有此行。岂不荒废了矣。将辞友人宗元。叱曰不可。岂以在路参禅不得耶。汝去吾与俱往。一日在途泣曰。一生参禅无得力处。今奔波若此何得相应。元曰。尔但将诸方参得悟得并圆悟妙喜与尔说得底。都不要理会。途中我可替者尽替。汝只有五事替不得。须自承当。曰何为五事。元曰。着衣吃饭屙屎放尿驮个死尸路上行。谦于言下大彻。不觉手舞足蹈。元曰。汝此回方可通书。吾先归矣。后半载返双径。妙喜于山门外亭一见便曰。建州子这回自别也

潭州沙门释清旦传十四

释清旦号慧通。蓬州严氏子也。初辞亲爱即嗜空宗。闻有教外别传之道注念日切。乃腰包出关拟投丛席。时大沩泰和尚住德山。谒之值泰上堂举。赵州曰。台山婆子已为汝勘破了也。且道意在甚么处。良久曰。就地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旦闻平生疑碍释然。翌日入室。泰问曰。前百丈不落因果因甚堕野狐。后百丈不昧因果因甚脱野狐。旦曰。好与一坑埋却。住后上堂曰。三脚驴子弄蹄行。步步相随不相倒。树头惊起。双鲤鱼拈来。一老一不老。为怜松竹引清风。其奈出门便是草。因唤檀郎识得渠。大机大用都推倒。烧香勘证见根源。粪扫堆头拾得宝。丛林浩浩谩商量。劝君莫谤先师好。旦之门庭严肃机语峻利。是故学者多难泊焉

天台国清寺沙门释行机传十五

释行机自号简堂。郡之杨氏子也。生知夙发趣向高迈。丰姿挺异才压儒林。少弃妻孥勤学出世。精穷竺典逸贯三乘。窃欲离言单求直指。于是慕护国元公之道价。担簦相依。稍触钳锤密有契证。因住莞山而刀耕火神单丁者一十七年。尝有偈曰。地炉无火客囊空。雪似杨花落岁穷。拾得断麻穿坏衲。不知身在寂寥中。每曰。某犹未稳在。岂以住山乐吾事耶。一日偶看斫树倒地有声。忽大悟平昔碍膺之物泮然冰释。未几适有江州圆通之命。乃曰。吾道行矣。即欣然曳杖应之。登座说云。圆通不开生药铺。单单只卖死猫头。不知那个无思算。吃着通身冷汗流。闻者无不绝倒。丛林至今称焉

澧州灵岩寺沙门释仰安传十六(表自)

释仰安未详何许人氏。颖异超群幼年舍俗。既圆颅顶慕最上乘。精谨律仪耽游讲肆。久而弃之遂入佛果勤公之室。时大沩泰为座。元昕夕扣之顿领玄旨。后泰住持德山。命安诣佛果通嗣法书。果见问。千里驰骋不辱宗风。公案现成如何通信。安曰。觌面相呈更无回互。果曰。此是德山底。那个是上座底。曰岂有第二人。果曰。背后底。聻安即进书。果笑称作家。次至僧堂前捧书问讯首座。座曰。玄沙白纸此自何来。安曰。久默斯要不务速说。今日拜呈。幸希一览。座便喝。安曰。作家首座。座又喝。安以书便打。座拟议。安曰。未明三八九。不免自沉吟。又打一下曰。接时佛果佛眼同见。果曰。打我首座死了也眼曰。官马厮踢有甚凭据。安曰。说甚官马厮踢。正是龙象蹴踏也。果唤安至前曰。我五百人首座。汝为何打他。安曰和尚也须吃一顿。果顾佛眼吐舌。眼曰。未在却问曰。空手把锄头话意作么生。安鞠躬曰。所供并是诣实。眼笑曰。元来是屋里人。又往五祖山通书于表自和尚。自曰。书里说个甚么。安曰。文彩已彰。曰毕竟说甚么。安曰。当阳挥宝剑。自唤曰。近前来我这里不识几个子。安曰。莫诈败好。自顾侍者曰。是那里僧。曰曾在和尚会下去。自曰。怪得恁么活头。安曰。被和尚钝置来。自将书于香炉熏曰。南无三曼多。安近前弹指。自便开书。自是声播四方。而不屈为泰使命。未几出主灵岩衲子辐辏拈椎竖拂大有古人之风焉

临安府径山沙门释宝印传十七(智策)

释宝印号别峰。嘉州李氏子也。幼通六经长穷七史。忽厌尘俗志慕竺坟。乃从德山清素和尚得度。往听华严起信尽得旨。觉劳算沙终非解脱。遂依中峰密印民禅师。密印举。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岩叱曰。是谁起灭。师闻大悟。会圆悟归昭觉。遣师往省。随众入室。悟问。从上诸圣以何接人。师竖起拳。悟曰。此是老僧。用底何者。是从上诸圣用底。师以拳挥之。悟亦举拳。相交大笑而止。又谒大慧于径山。慧问。甚处来。曰西川。慧曰。未出剑门关。与汝三十棒了也。曰不合起动和尚。慧忻然。后出奉诏住雪窦。淳熙七年秋召师问道。赐肩舆入选德殿。帝曰。三教圣人本同。这个理否。对曰。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初无二也。帝曰。但圣人所立门户则不同耳。如孔子性以中庸设教。印曰。非中庸何以安立世间。故法华云。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华严云。不坏世间相而成出世法。帝曰。今时士大夫学孔子者多只工文字语言。不见夫子之道不识夫子之心。惟释氏禅宗不以文字教人。直指心源顿令悟入。不乱于生死之际。此为殊胜。印曰。非独后世不见夫子之心。尝见孔门颜子号为具体。尽平生力量只道得个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竟捉摸不着。而夫子分明八字打开向诸弟子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以此观之。夫子未尝回避诸弟子。而诸弟子自蹉过了也。昔张商英曰。吾学佛然后能知儒。此言实为至当。帝曰。朕意亦谓如此。帝又问。庄子若何如人。印曰。只是佛法中小乘声闻以下人也。盖小乘厌身如桎梏。弃智如杂毒。化火焚身入无为界。即如庄子所谓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若大乘人则不然。度众生尽方证菩提。正如伊尹所谓予天民之先觉者也。将以斯道觉斯民也。有一夫不彼其泽者。若已推而内沟中也。帝大悦诏住径山。开堂曰。三世诸佛以一句演百千万亿句。收百千万亿句秖在一句。祖师门下半句也无。秖恁么合吃多少痛棒。诸仁者且道。诸佛是祖师是。若道佛是祖不是祖是佛不是。取舍未忘若道佛祖一时俱是一时俱不是。颟顸不少。且截断葛藤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大虫里纸帽。好笑又惊人。十年二月帝注圆觉经。赐师命作叙流行。绍熙元年十一月往见智策禅师决别。策问行日。师曰。水到渠成。索纸书云。十二月初七夜鸡鸣时九字。果至期而化。留七日颜色明闰发长顶温葬全身于西冈。谥曰慈辩。塔曰智光

同类推荐
  • The Story of Little Black Sambo

    The Story of Little Black Samb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禅林宝训拈颂

    禅林宝训拈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永嘉证道歌

    永嘉证道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荡寇志

    荡寇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嘉庆东巡纪事

    嘉庆东巡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在本书中,我们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说理,采用故事与互动结合的方式,帮助你循序渐进地养成做事的好习惯。当你认同我们的观点时,你心里可能就会想要有一些改变,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按照书中说的方式做,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 我欢就好

    我欢就好

    个性独立张扬的一群女孩,以唐未欢为中心的友情圈子,叛逆而乖戾的青春时光。她们相遇,相爱,从年轻的十七八岁长成渐渐温顺美好的样子。年轻时爱过的男孩子,如同山底溪水里最清亮的黑石,铭记整个年华中央。我欢就好,是一句苦禅,只有错过,才会懂得。尽管说出口,那么的骄傲,那么的嚣张,可我们的青春,就应该是这样的。
  • 若待浮华时

    若待浮华时

    戏精战神煜王爷×爱情白痴前朝公主青梅竹马!文案:赵洺溪从小父母双亡,相依为命的妹妹也走散了,被赵太后带进宫中收为义女抚养长大,后被封为洺溪公主。曾被出了名贪恋美色的邻国王子,被拒婚之后,琰国上下相传洺溪公主其貌不扬。琰国煜王是一代战神,受全国百姓的爱戴,自他得胜归来后,赵太后受意叫皇上写了一道圣旨将洺溪嫁入煜王府。赵洺溪一度以为自己只是一枚让皇上和煜王重归旧好的棋子。没想到嫁入煜王府之后,弄得煜王琰宸的妻妾各个离府而去!而琰宸化身宠妻如命的小奴才,对她各种照顾有加。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9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9短篇小说卷

    这里其实就涉及了我们编选这套书的目的。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而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或一个文学出版者,参与当代文学的进程,参与当代文学经典的筛选、淘洗和确立过程,正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 宗门是怎样建成的

    宗门是怎样建成的

    灵魂穿越,附身邪派掌门。为了不被正道追杀,为了携美逍遥为了心中浩然正气,为了家国天下为了想要的一切,唯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带领邪派走上光明正道!且看夜阑如何扭转骂名,建成一个江湖敬仰的大宗门!
  • 真武世界

    真武世界

    卷入了三十三天所有巅峰强者的一场浩劫,人皇与他的对手最终一战,打碎了深渊世界,曾经封镇深渊魔王的神器,一张神秘的紫色卡片,却消失在时空漩涡中,横穿无尽的时空。辽阔的蛮荒,武道文明还处于初始阶段,正在缓慢发展,很多蛮荒的绝世雄主,依旧在艰难的摸索着武道之路。一个名叫易云的少年,拿着这张不知哪里来的紫色卡片,踏上征程。这是一个瑰丽而又充满未知的真武世界,这是一个平凡少年成就绝世强者的传奇。************************作者蚕茧里的牛,已有完本作品《武极天下》,书荒可以看一看。
  • 好妈妈总有好方法

    好妈妈总有好方法

    “本应是孩子听你的话,为什么你却被孩子‘控制’了?本应越努力越轻松,为什么你却越努力越受累?……”针对当今父母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各种揪心问题,作者明确提出“妈妈有爱还不够,妈妈更要有方法”,并通过对众多鲜活案例分析,从3大方面,总结出100多种不费劲就能教出优秀孩子的管用绝招,如“让孩子守规矩:笑的嘴唇,铁的牙齿”“有效批评的四先四再原则”“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指导”“负面沟通步步雷区,正面沟通处处阳光”等,不仅让孩子更好成长,也更能改善家长、老师与孩子的关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技巧性。
  • 火影之夜未央

    火影之夜未央

    命运好像从未眷顾于她,前世如此,今生亦然。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意外,都只是命运跟她开的一场玩笑。宇智波与日向一族的唯一后裔,是选择坦然面对早已谱写好的命运,还是愿意打破这世俗所捆绑的囚笼?“卡卡西,你听没听过这么一句话,叫做老牛吃嫩草。”“那你可听说过小牛吃不了老草?”
  • 波隆那比熊

    波隆那比熊

    家具城马上要关门,二楼一户商家把马龙喊过去,让他往“德国小镇”送一只“五斗橱”。老板娘说,马龙,去了你一个人扛到楼上就可以了,我给你加十块钱搬运费。马龙赶紧道谢,您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您的大恩大德我下辈子也不忘。老板娘说,马屁精,路上小心点,别把柜子给我蹭了。装好柜子,马龙又在外边罩了一层毡布,电动三轮车后马槽有点松动,哗哩哗啦地响,他找来一根八号铁丝在角上紧了紧。“德国小镇”离他的住处不远,送完货他一拧油门就回家了。“德国小镇”是三年前刚刚开发出的楼盘,凤城有名的富人区。天色暗下来,路灯亮了,马龙等了五个红灯,半个小时后看到了“德国小镇”的指路牌。
  • 妖皇神宠进化系统

    妖皇神宠进化系统

    隆重推荐新书《荒野神宠进化系统》!妖皇座下,小黑——嗜血毒蚊,成就一代毒圣。妖皇座下,大黄——灵明智狗,成就一尊狗皇。妖皇座下,阿宝——太极熊猫,成就一代武祖。妖皇座下,天玄——天玄灵龟,成就解厄尊者。妖皇座下,小金——龙血黄金蟒,成就一代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