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0300000041

第41章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一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怜愍一切众生,不调能调,不净能净,无归依者能作归依,未解脱者能令解脱,得八自在,为大医师,作大药王。善星比丘是佛菩萨时子,出家之后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十二部经,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云何如来记说善星是一阐提、厮下之人、地狱劫住、不可治人?如来何故不先为其演说正法,后为菩萨?如来世尊若不能救善星比丘,云何得名有大慈愍、有大方便?“

佛言:“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三子:其一子者,有信顺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于世间事能速了知。其第二子,不敬父母,无信顺心,利根智慧,于世间事能速了知。其第三子,不敬父母,无信顺心,钝根无智。父母若欲教告之时,应先教谁?先亲爱谁?当先教谁知世间事?”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应先教授有信顺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知世事者。其次第二,乃及第三。而彼二子虽无信心、恭敬之心,为愍念故,次复教之。”

“善男子,如来亦尔。其三子者,初喻菩萨,中喻声闻,后喻一阐提。如十二部经修多罗中微细之义,我先已为诸菩萨说;浅近之义,为声闻说;世间之义,为一阐提、五逆罪说,现在世中虽无利益,以怜愍故,为生后世诸善种子。善男子,如三种田:一者、渠流便易,无诸沙卤、瓦石、棘刺,种一得百;二者、虽无沙卤、瓦石、棘刺,渠流险难,收实减半;三者、渠流险难,多诸沙卤、瓦石、棘刺,种一得一,为藁草故。善男子,农夫春月,先种何田?”

“世尊,先种初田,次第二田,后及第三。初喻菩萨,次喻声闻,后喻一阐提。”

“善男子,譬如三罂:一者、完,二者、漏,三者、破。若欲盛置乳酪水酥,先用何者?”

“世尊,应用完者,次用漏者,后及破者。其完净者喻菩萨僧,漏喻声闻,破喻一阐提。”

“善男子,如三病人俱至医所:一者、易治,二者、难治,三者、不可治。善男子,医若治者,当先治谁?”

“世尊,应先治易,次及第二,后及第三。何以故?为亲属故。其易治者喻菩萨僧;其难治者喻声闻僧;不可治者喻一阐提,现在世中虽无善果,以怜愍故,为种后世诸善子故。”

“善男子,譬如大王有三种马:一者、调壮大力;二者、不调,齿壮大力;三者、不调,羸老无力。王若乘者,当先乘谁?”

“世尊,应当先乘调壮大力,次用第二,后用第三。”

“善男子,调壮大力喻菩萨僧;其第二者喻声闻僧;其第三者喻一阐提,现在世中虽无利益,以怜愍故,为种后世诸善种子。善男子,如大施时有三人来:一者、贵族,聪明持戒;二者、中姓,钝根持戒;三者、下姓,钝根毁戒。善男子,是大施主应先施谁?”

“世尊,应先施于贵姓之子,利根持戒,次及第二,后及第三。其第一者喻菩萨僧,其第二者喻声闻僧,其第三者喻一阐提。”

“善男子,如大狮子,杀香象时皆尽其力,杀兔亦尔,不生轻想。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为诸菩萨及一阐提,演说法时,功用无二。

“善男子,我于一时住王舍城,善星比丘为我给使。我于初夜为天帝释演说法要,弟子法应后师眠卧。尔时,善星以我久坐,心生恶念。时王舍城小男小女若啼不止,父母则语:‘汝若不止,当将汝付薄拘罗鬼。’尔时,善星反被拘执而语我言:‘速入禅室,薄拘罗来。’我言:‘痴人,汝常不闻如来世尊无所畏耶?’尔时,帝释即语我言:‘世尊,如是人等亦复得入佛法中耶?’我即语言:‘憍尸迦,如是人者得入佛法,亦有佛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虽为是善星说法,而彼都无信受之心。

“善男子,我于一时在迦尸国尸婆富罗城,善星比丘为我给使。我时欲入彼城乞食,无量众生虚心渴仰欲见我迹,善星比丘寻随我后而毁灭之,既不能灭而令众生生不善心。我入城已,于酒家舍见一尼乾,蜷脊蹲地,飡食酒糟。善星比丘见已而言:‘世尊,世间若有阿罗汉者,是人最胜。何以故?是人所说无因无果。’我言:‘痴人,汝常不闻阿罗汉者,不饮酒、不害人、不欺诳、不偷盗、不淫妷。是人杀害父母,食啖酒糟,云何而言是阿罗汉?是人舍身必定当堕阿鼻地狱。阿罗汉者永断三恶,云何而言是阿罗汉?’善星即言:‘四大之性犹可转易,欲令是人必堕阿鼻,无有是处。’我言:‘痴人,汝常不闻诸佛如来诚言无二?’我虽为是善星说法,而彼绝无信受之心。

“善男子,我于一时与善星比丘住王舍城。尔时,城中有一尼乾名曰苦得,常作是言:‘众生烦恼无因无缘,众生解脱亦无因缘。’善星比丘复作是言:‘世尊,世间若有阿罗汉者,苦得为上。’我言:‘痴人,苦得尼乾实非罗汉,不能解了阿罗汉道。’善星复言:‘何因缘故,阿罗汉人于阿罗汉而生嫉妒?’我言:‘痴人,我于罗汉不生嫉妒,而汝自生恶邪见耳!若言苦得是罗汉者,却后七日当患宿食腹痛而死,死已生于食吐鬼中,其同学辈当舆其尸,置寒林中。’尔时,善星即往苦得尼乾子所语言:‘长老,汝今知不?沙门瞿昙记汝七日当患宿食腹痛而死,死已生于食吐鬼中,同学同师当舆汝尸置寒林中。长老,好善思惟,作诸方便,当令瞿昙堕妄语中。’尔时,苦得闻是语已即便断食,从初一日乃至六日满七日已便食黑蜜,食黑蜜已复饮冷水,饮冷水已腹痛而终,终已同学舆其尸丧置寒林中,即受食吐饿鬼之形在其尸边。善星比丘闻是事已至寒林中,见苦得身受食吐形,在其尸边蜷脊蹲地。善星语言:‘大德死耶?’苦得答言:‘我已死矣。’‘云何死耶?’答言:‘因腹痛死。’‘谁出汝尸?’答言:‘同学。’‘出置何处?’答言:‘痴人,汝今不识是寒林耶?’‘得何等身?’答言:‘我得食吐鬼身。善星谛听,如来善语、真语、时语、义语、法语。善星,如来口出如是实语,汝于尔时,云何不信?若有众生不信如来真实语者,彼亦当受如我此身。’尔时,善星即还我所,作如是言:‘世尊,苦得尼乾命终之后生三十三天。’我言:‘痴人,阿罗汉者无有生处,云何而言苦得生于三十三天?’‘世尊,实如所言,苦得尼乾实不生于三十三天,今受食吐饿鬼之身。’我言:‘痴人,诸佛如来诚言无二。若言如来有二言者,无有是处。’善星即言:‘如来尔时虽作是说,我于是事都不生信。’善男子,我亦常为善星比丘说真实法,而彼绝无信受之心。

“善男子,善星比丘虽复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亲近恶友退失四禅,失四禅已生恶邪见,作如是说:‘无佛、无法、无有涅槃。沙门瞿昙善知相法,是故能得知他人心。’我于尔时告善星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其言巧妙,字义真正,所说无杂,具足成就清净梵行。’善星比丘复作是言:‘如来虽复为我说法,而我真实谓无因果。’善男子,汝若不信如是事者,善星比丘今者近在尼连禅河,可共往问。”

尔时,如来即与迦叶往善星所,善星比丘遥见如来,见已即生恶邪之心,以恶心故,生身陷入堕阿鼻狱。

“善男子,善星比丘虽入佛法无量宝聚,空无所获,乃至不得一法之利,以放逸故,恶知识故。譬如有人虽入大海,多见众宝而无所得,以放逸故。又如入海,虽见宝聚,自戮而死,或为罗刹恶鬼所杀。善星比丘亦复如是,入佛法已,为恶知识罗刹大鬼之所杀害。善男子,是故如来以怜愍故,常说善星多诸放逸。善男子,若本贫穷,于是人所虽生怜愍,其心则薄;若本巨富,后失财物,于是人所生于怜愍,其心则厚。善星比丘亦复如是,受持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然后退失甚可怜愍。是故我说善星比丘多诸放逸,多放逸故断诸善根。我诸弟子有见闻者,于是人所无不生于重怜愍心,如初巨富后失财者。我于多年常与善星共相随逐,而彼自生恶邪之心,以恶邪故不舍恶见。

“善男子,我从昔来,见是善星有少善根如毛发许,终不记彼断绝善根,是一阐提、厮下之人、地狱劫住。以其宣说无因无果、无有作业,尔乃记彼永断善根,是一阐提、厮下之人、地狱劫住。善男子,譬如有人没圊厕中,有善知识以手挠之,若得首发便欲拔出,久求不得,尔乃息意;我亦如是,求觅善星微少善根便欲拔济,终日求之,乃至不得如毛发许,是故不得拔其地狱。”

迦叶菩萨言:“世尊,如来何故记彼当堕阿鼻地狱?”

“善男子,善星比丘多有眷属,皆谓善星是阿罗汉,是得道果。我欲坏彼恶邪心故,记彼善星以放逸故堕于地狱。善男子,汝今当知如来所说真实无二。何以故?若佛所记当堕地狱,若不堕者,无有是处。声闻、缘觉所记莂者,则有二种,或虚或实。如目揵连在摩伽陀国遍告诸人,却后七日天当降雨,时竟不雨;复记牸牛当生白犊,及其产时,乃产驳犊;记生男者,后乃产女。善男子,善星比丘常为无量诸众生等,宣说一切无善恶果,尔时永断一切善根,乃至无有如毛发许。善男子,我久知是善星比丘当断善根,犹故共住满二十年畜养共行。我若远弃不近左右,是人当教无量众生造作恶业。是名如来第五解力。”

“世尊,一阐提辈以何因缘无有善法?”

“善男子,一阐提辈断善根故。众生悉有信等五根,而一阐提辈永断灭故。以是义故,杀害蚁子犹得杀罪,杀一阐提无有杀罪。”

“世尊,一阐提者终无善法,是故名为一阐提耶?”

佛言:“如是,如是。”

“世尊,一切众生有三种善,所谓过去、未来、现在。一阐提辈亦不能断未来善法,云何说言断诸善法名一阐提耶?”

“善男子,断有二种:一者、现在灭,二者、现在障于未来。一阐提辈具足二断,是故我言断诸善根。善男子,譬如有人没圊厕中,唯有一发毛头未没,虽复一发毛头未没,而一毛头不能胜身;一阐提辈亦复如是,虽未来世当有善根,而不能救地狱之苦,未来之世虽可救拔,现在之世无如之何,是故名为不可救济。以佛性因缘则可得救。佛性者,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佛性不可得断。如朽败子不能生芽,一阐提辈亦复如是。”

“世尊,一阐提辈不断佛性,佛性亦善,云何说言断一切善?”

“善男子,若诸众生现在世中有佛性者,则不得名一阐提也。如世间中众生我性,佛性是常,三世不摄,三世若摄名为无常。佛性未来以当见故,故言众生悉有佛性。以是义故,十住菩萨具足庄严,乃得少见。”

迦叶菩萨言:“世尊,佛性者常犹如虚空,何故如来说言未来?如来若言一阐提辈无善法者,一阐提辈于其同学、同师,父母、亲族、妻子,岂当不生爱念心耶?如其生者,非是善乎?”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发斯问。佛性者犹如虚空,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一切众生有三种身,所谓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未来具足庄严清净之身得见佛性,是故我言佛性未来。善男子,我为众生或时说因为果,或时说果为因,是故经中说命为食,见色为触,未来身净故说佛性。”

“世尊,如佛所说义如是者,何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众生佛性,虽现在无不可言无;如虚空性,虽无现在不得言无。一切众生虽复无常,而是佛性常住无变。是故我于此经中说,众生佛性非内非外,犹如虚空非内非外。如其虚空有内外者,虚空不名为一为常,亦不得言一切处有。虚空虽复非内非外,而诸众生悉皆有之,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如汝所言,一阐提辈有善法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一阐提辈若有身业、口业、意业、取业、求业、施业、解业,如是等业悉是邪业。何以故?不求因果故。善男子,如呵梨勒果,根茎枝叶华实悉苦,一阐提业亦复如是。

“善男子,如来具足知诸根力,是故善能分别众生上中下根,能知是人转下作中,能知是人转中作上,能知是人转上作中,能知是人转中作下,是故当知众生根性无有决定。以无定故,或断善根,断已还生。若诸众生根性定者,终不先断,断已复生,亦不应说一阐提辈堕于地狱,寿命一劫。善男子,是故如来说,一切法无有定相。”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具足知诸根力,定知善星当断善根,以何因缘听其出家?”

佛言:“善男子,我于往昔初出家时,吾弟难陀,从弟阿难、调婆达多,子罗睺罗,如是等辈皆悉随我出家修道。我若不听善星出家,其人次当得绍王位,其力自在当坏佛法,以是因缘,我便听其出家修道。善男子,善星比丘若不出家,亦断善根于无量世都无利益。今出家已,虽断善根能受持戒,供养恭敬耆旧长宿有德之人,修习初禅乃至四禅,是名善因。如是善因能生善法,善法既生能修习道,既修习道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听善星出家。善男子,若我不听善星比丘出家受戒,则不得称我为如来具足十力。

“善男子,佛观众生具足善法及不善法。是人虽具如是二法,不久能断一切善根具不善根。何以故?如是众生不亲善友,不听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行,以是因缘,能断善根具不善根。善男子,如来复知是人现世若未来世少壮老时,当近善友听受正法苦集灭道,尔时则能还生善根。善男子,譬如有泉去村不远,其水甘美具八功德,有人热渴欲往泉所,边有智者观是渴人,必定无疑当至水所。何以故?无异路故。如来世尊观诸众生亦复如是。是故如来名为具足知诸根力。”

尔时,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告迦叶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地土多乎?”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有土也。”

“善男子,有人舍身还得人身,舍三恶身得受人身,诸根完具生于中国,具足正信能修习道,修习道已能得解脱,得解脱已能入涅槃,如爪上土;舍人身已得三恶身,舍三恶身得三恶身,诸根不具生于边地,信邪倒见修习邪道,不得解脱常乐涅槃,如十方界所有地土。善男子,护持禁戒精勤不懈,不犯四重,不作五逆,不用僧鬘物,不作一阐提,不断善根,信如是等涅槃经典,如爪上土;毁戒懈怠,犯四重禁,作五逆罪,用僧鬘物,作一阐提,断诸善根,不信是经,如十方界所有地土。善男子,如来善知众生如是上中下根,是故称佛具知根力。”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具足是知根力,是故能知一切众生上中下根利钝差别,知现在世众生诸根,亦知未来众生诸根。如是众生于佛灭后作如是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或不毕竟入于涅槃;或说有我,或说无我;或有中阴,或无中阴;或说有退,或说无退;或言如来身是有为,或言如来身是无为;或有说言十二因缘是有为法,或说因缘是无为法;或说心是有常,或说心是无常;或有说言,受五欲乐能障圣道,或说不遮;或说世第一法唯是欲界,或说三界;或说布施唯是意业,或有说言即是五阴;或有说言有三无为,或有说言无三无为;复有说言或有造色,复有说言或无造色;或有说言有无作色,或有说言无无作色;或有说言有心数法,或有说言无心数法;或有说言有五种有,或有说言有六种有;或有说言八戒斋法,优婆塞戒具足受得,或有说言不具受得;或说比丘犯四重已,比丘戒在,或说不在;或有说言须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皆得佛道,或言不得;或说佛性即众生有,或说佛性离众生有;或有说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一阐提等皆有佛性,或说言无;或有说言有十方佛,或有说言无十方佛。如其如来具足成就知根力者,何故今日不决定说?”

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如是之义非眼识知,乃至非意识知,乃是智慧之所能知。若有智者,我于是人终不作二,是亦谓我不作二说。于无智者作不定说,而是无智亦复谓我作不定说。善男子,如来所有一切善行,悉为调伏诸众生故。譬如医王,所有医方,悉为疗治一切病苦。

“善男子,如来世尊为国土故,为时节故,为他语故,为诸人故,为众根故,于一法中作二种说,于一名法说无量名,于一义中说无量名,于无量义说无量名。云何一名说无量名?犹如涅槃,亦名涅槃,亦名无生,亦名无出,亦名无作,亦名无为,亦名归依,亦名窟宅,亦名解脱,亦名光明,亦名灯明,亦名彼岸,亦名无畏,亦名无退,亦名安处,亦名寂静,亦名无相,亦名无二,亦名一行,亦名清凉,亦名无闇,亦名无碍,亦名无诤,亦名无浊,亦名广大,亦名甘露,亦名吉祥,是名一名作无量名。云何一义说无量名?犹如帝释,亦名帝释,亦名憍尸迦,亦名婆蹉婆,亦名富兰陀罗,亦名摩佉婆,亦名因陀罗,亦名千眼,亦名舍脂夫,亦名金刚,亦名宝顶,亦名宝幢,?

同类推荐
  • 五美缘

    五美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录鬼簿

    录鬼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儒言

    儒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浙东纪略

    浙东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麓堂琴统摘录

    西麓堂琴统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同异录

    同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密行忍禅师语录

    密行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秦女法医

    南秦女法医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当代女法医夏竹青一直将这句话奉为她的人生信仰。当她穿越千年在南秦重生为小乞丐,并成为送给神秘人的礼物时,经过惶恐、不安,在那个陌生的世界里,她利用自己的法医身份,揭开了一个个鲜血淋淋的真相。而历尽千帆过后,陪在她身边的始终是那个风姿无双的男子。原来他们最终所要的也不过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而已。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快穿攻略之妖孽,往哪逃

    快穿攻略之妖孽,往哪逃

    【注:简介无能,全看内容】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绑定了攻略系统,在快穿世界里谈起了多次恋爱。从此,各式各样的男人从不用愁!高冷、傲娇、纯情、花心、病娇…在一场攻略的路上,越走越弯!“我愿为你洗去所有黑暗,只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吗?可是我不愿意!”【本文1对1,男主始终只有一个,治愈系】
  • 荔镜记荔枝记

    荔镜记荔枝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系统有点坑人

    这个系统有点坑人

    二次元刘备悲惨的被三次元文明选择当做还未完善系统的实验体,请一起来看看刘备怎么帮助着坑壁系统完善自己一步步成神的吧
  •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答乐天戏赠

    答乐天戏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兰因·璧月

    兰因·璧月

    兰因璧月是世间至美之花。兰因璧月是武林至尊圣物。那是每一个向往权利与荣华的人梦寐以求的。有这么两个人,视那淡泊名利仁善侠义为至愚至昧之事,他们的理想,莫过于拥兰因璧月入怀,立于武林之巅,俯视天下英豪。
  • 凡歌封疆

    凡歌封疆

    十年前越朝灭国,四姓家主裂土封疆,而她们是灭国之战中活下来的叛国之臣凡氏一族的后人;十年后,四国各据一方,她们一个成了明国的“阿月”小姐,一个是从死灵渊归来的杀手“小鱼”,背负血海深仇惊世冤情,是为一族亡灵起干戈,还是为黎民立命走江湖。烽烟再起,四国之皇,谁又主得了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