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0300000049

第49章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三

纳衣梵志复作是言:“瞿昙,如瞿昙所说,无量世中作善不善,未来还得善不善身,是义不然。何以故?如瞿昙说,因烦恼故获得是身。若因烦恼获得身者,身为在先?烦恼在先?若烦恼在先,谁之所作?住在何处?若身在先,云何说言因烦恼得?是故若言烦恼在先,是亦不可。若身在先,是亦不可。若言一时,是亦不可。先后一时,义俱不可。是故我说一切诸法皆有自性,不从因缘。

“复次,瞿昙,坚是地性,湿是水性,热是火性,动是风性,无所挂碍是虚空性,是五大性非因缘有。若使世间有一法性非因缘有,一切法性亦应如是非因缘有。若有一法从于因缘,何因缘故,五大之性不从因缘?瞿昙,众生善身及不善身获得解脱,皆是自性,不从因缘。是故我说一切诸法自性故有,非因缘生。

“复次,瞿昙,世间之法有定用处。譬如工匠,云如是木任作车舆,如是任作门户床机。亦如金师所可造作,在额上者名之为鬘,在颈下者名之为璎,在臂上者名之为钏,在指上者名之为环。用处定故,名为定性。瞿昙,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有五道性故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若如是者,云何说言从于因缘?

“复次,瞿昙,一切众生其性各异,是故名为一切自性。瞿昙,如龟陆生自能入水,犊子生已能自饮乳,鱼见钩饵自然吞食,毒蛇生已自然食土,如是等事,谁有教者?如刺生已自然头尖,飞鸟毛羽自然色别。世间众生亦复如是,有利、有钝,有富、有贫,有好、有丑,有得解脱、有不得解脱。是故当知,一切法中各有自性。

“复次,瞿昙,如瞿昙说:‘贪欲、瞋、痴从因缘生,如是三毒因缘五尘。’是义不然。何以故?众生睡时远离五尘,亦复生于贪欲、瞋、痴。在胎亦尔,初出胎时,未能分别五尘好丑,亦复生于贪欲、瞋、痴。诸仙贤圣处在寂处无有五尘,亦能生于贪欲、瞋、痴。亦复有人因于五尘,生于不贪、不瞋、不痴。是故不必从于因缘生一切法,以自性故。

“复次,瞿昙,我见世人五根不具,多饶财宝,得大自在;有根具足,贫穷下贱,不得自在,为人仆使。若有因缘,何故如是?是故诸法各有自性,不由因缘。

“瞿昙,世间小儿,亦复未能分别五尘,或笑或啼,笑时知喜,啼时知愁。是故当知,一切诸法各有自性。

“复次,瞿昙,世法有二:一者、有,二者、无。有即虚空,无即兔角。如是二法,一是有故不从因缘,二是无故亦非因缘。是故诸法有自性故,不从因缘。“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言,如五大性,一切诸法亦应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汝法中以五大是常,何因缘故,一切诸法悉不是常?若世间物是无常者,是五大性何因缘故不是无常?若五大常,世间之物亦应是常。是故汝说五大之性有自性故,不从因缘,令一切法同五大者,无有是处。

“善男子,汝言用处定故有自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皆从因缘得名字故。若从因得名,亦从因得义。云何名为从因得名?如在额上名之为鬘,在颈名璎,在臂名钏,在车名轮,火在草木名草木火。善男子,树初生时无箭矟性,从因缘故工造为箭,从因缘故工造为矟。是故不应说一切法有自性也。

“善男子,汝言如龟陆生性自入水,犊子生已性能饮乳,是义不然。何以故?若言入水非因缘者,俱非因缘,何不入火?犊子生已性能嗽乳,不从因缘者,俱非因缘,何不嗽角?善男子,若言诸法悉有自性,不须教习,无有增长,是义不然。何以故?今见有教,缘教增长,是故当知无有自性。

“善男子,若一切法有自性者,诸婆罗门一切不应为清净身,杀羊祠祀。若为身祠,是故当知无有自性。

“善男子,世间语法,凡有三种:一者、欲作,二者、作时,三者、作已。若一切法有自性者,何故世中有是三语?有三语故,故知一切无有自性。

“善男子,若言诸法有自性者,当知诸法各有定性。若有定性,甘蔗一物,何缘作浆,作蜜石蜜酒、苦酒等?若有一性,何缘乃出如是等味?若一物中出如是等,当知诸法不得一定各有一性。

“善男子,若一切法有定性者,圣人何故饮甘蔗浆,石蜜黑蜜酒时不饮,后为苦酒复还得饮?是故当知无有定性。若无定性,云何不因因缘而有?

“善男子,汝说一切法有自性者,云何说喻?若有喻者,当知诸法无有自性。若有自性,当知无喻。世间智者皆说譬喻,当知诸法无有自性,无有一性。

“善男子,汝言身为在先、烦恼在先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我当说身在先者,汝可难言:‘汝亦同我,身不在先。’何因缘故而作是难?善男子,一切众生身及烦恼,俱无先后,一时而有。虽一时有,要因烦恼而得有身,终不因身有烦恼也。汝意若谓如人二眼一时而得,不相因待,左不因右,右不因左,烦恼及身亦如是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世间眼见炷之与明,虽复一时,明要因炷,终不因明而有炷也。善男子,汝意若谓身不在先,故知无因,是义不然。何以故?若以身先无因缘故名为无者,汝不应说,一切诸法皆有因缘。若言不见故不说者,今见瓶等从因缘出,何故不说?如瓶,身先因缘亦复如是。善男子,若见不见,一切诸法皆从因缘,无有自性。

“善男子,若言一切法悉有自性,无因缘者,汝何因缘说于五大?是五大性即是因缘。善男子,五大因缘虽复如是,亦不应说诸法皆同五大因缘;如世人说,一切出家精勤持戒,旃陀罗等亦应如是精勤持戒。善男子,汝言五大有定坚性,我观是性转故不定。善男子,酥蜡胡胶,于汝法中名之为地。是地不定,或同于水,或同于地,故不得说自性故坚。善男子,白镴铅锡铜铁金银,于汝法中名之为火。是火四性,流时水性,动时风性,热时火性,坚时地性,云何说言定名火性?善男子,水性名流。若水冻时,不名为地,故名水者,何因缘故,波动之时不名为风?若动不名风,冻时亦应不名为水。若是二义从因缘者,何故说言一切诸法不从因缘?

“善男子,若言五根性能见闻觉知触故,皆是自性,不从因缘,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自性之性,性不可转。若言眼性见者常应能见,不应有见、有不见时。是故当知从因缘见,非无因缘。

“善男子,汝言非因五尘生贪、解脱,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生贪、解脱,虽复不同五尘因缘,恶觉观故则生贪欲,善觉观故则得解脱。善男子,内因缘故生贪、解脱,外因缘故则能增长。是故汝言一切诸法各有自性,不因五尘生贪、解脱,无有是处。

“善男子,汝言具足诸根,乏于财物,不得自在;诸根残缺,多饶财宝,得大自在。因此以明有自性故,不从因缘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众生从业而有果报。如是果报则有三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贫穷巨富,根具不具,是业各异。若有自性,具诸根者应饶财宝,饶财宝者应具诸根。今则不尔,是故定知无有自性,皆从因缘。

“善男子,如汝所言,世间小儿未能分别五尘因缘亦啼亦笑,是故一切有自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自性者,笑应常笑,啼应常啼,不应一笑一啼。若一笑一啼,当知一切悉从因缘。是故不应说一切法有自性故不从因缘。”

梵志言:“世尊,若一切法从因缘有,如是身者从何因缘?”

佛言:“善男子,是身因缘,烦恼与业。”

梵志言:“世尊,如其是身从烦恼、业,是烦恼、业可断不耶?”

佛言:“如是,如是,。”

梵志复言:“世尊,唯愿为我分别解说,令我闻已,不移是处,悉得断之。”

佛言:“善男子,若知二边,中间无碍,是人则能断烦恼业。”

“世尊,我已知解,得正法眼。”

佛言:“汝云何知?”

“世尊,二边即色及色解脱,中间即是八正道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知二边,断烦恼业。”

“世尊,唯愿听我出家受戒。”

佛言:“善来比丘。”

即时断除三界烦恼,得阿罗汉果

尔时,复有一婆罗门,名曰弘广,复作是言:“瞿昙,知我今所念不?”

佛言:“善男子,涅槃是常,有为无常,曲即邪见,直即圣道。”

婆罗门言:“瞿昙,何因缘故,作如是说?”

“善男子,汝意每谓乞食是常,别请无常,曲是户钥,直是帝幢。是故我说涅槃是常,有为无常,曲谓邪见,直谓八正。非如汝先所思惟也。”

婆罗门言:“瞿昙,实知我心,是八正道悉令众生得尽灭不?”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婆罗门言:“瞿昙,已知我心。我今所问,何故默然而不见答?”

时憍陈如即作是言:“大婆罗门,若有问世有边无边,如来常尔,默然不答。八圣是直,涅槃是常。若修八圣即得灭尽,若不修习则不能得。大婆罗门,譬如大城,其城四壁都无孔窍,唯有一门。其守门者,聪明有智能善分别,可放则放,可遮则遮,虽不能知出入多少,定知一切有入出者皆由此门。善男子,如来亦尔,城喻涅槃,门喻八正,守门之人喻于如来。善男子,如来今者虽不答汝尽与不尽,其有尽者要当修习是八正道。”

婆罗门言:“善哉!善哉!大德憍陈如,如来善能说微妙法,我今实欲知城知道,自作守门。”

憍陈如言:“善哉!善哉!汝婆罗门,能发无上广大之心。”

佛言:“止!止!憍陈如,是婆罗门非适今日发是心也。憍陈如,乃往过去过无量劫,有佛世尊,名普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人先已于彼佛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贤劫中当得作佛,久已通达了知法相,为众生故现处外道示无所知。以是因缘,汝憍陈如不应赞言:‘善哉!善哉!汝今能发如是大心。’”

尔时,世尊知已,即告憍陈如言:“阿难比丘今为所在?”

憍陈如言:“世尊,阿难比丘在娑罗林外,去此大会十二由旬,而为六万四千亿魔之所娆乱。是诸魔众悉自变身为如来像,或有宣说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或有说言一切诸法不从因生;或有说言一切因缘皆是常法,从缘生者悉是无常;或有说言五阴是实,或说虚假,入、界亦尔;或有说言有十二因缘,或有说言正有四缘;或说诸法如幻、如化、如热时焰;或有说言因闻得法,或有说言因思得法,或有说言因修得法;或复有说不净观法,或复有说出息入息,或复有说四念处观,或复有说三种观义、七种方便,或复有说暖法、顶法、忍法、世间第一法、学无学地、菩萨初住乃至十住,或有说空无相无作,或复有说修多罗、祇夜、毗伽罗那、伽陀、忧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或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或说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远离空、散空、自相空、无相空、阴空、入空、界空、善空、不善空、无记空、菩提空、道空、涅槃空、行空、得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或有示现神通变化,身出水火,或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左胁在下,右胁出水,右胁在下,左胁出水,一胁震雷,一胁降雨;或有示现诸佛世界;或复示现菩萨初生,行至七步,处在深宫受五欲时,初始出家修苦行时,往菩提树坐三昧时,坏魔军众转法轮时,示大神通入涅槃时。

“世尊,阿难比丘见是事已,作是念言:‘如是神变,昔来未见,谁之所作?将非世尊释迦作耶?’欲起欲语都不从意。阿难比丘入魔罥故,复作是念:‘诸佛所说各各不同,我于今者当受谁语?’世尊,阿难今者极受大苦,虽念如来无能救者。以是因缘,不来至此大众之中。”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此大众中有诸菩萨,已于一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至无量生发菩提心,已能供养无量诸佛,其心坚固,具足修行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成就功德,久已亲近无量诸佛,净修梵行,得不退转菩提之心,得不退忍、不退转持,得如法忍、首楞严等无量三昧。如是等辈,闻大乘经终不生疑,善能分别宣说三宝同一性相常住不变,闻不思议不生惊怪,闻种种空心不怖懅,了了通达一切法性,能持一切十二部经广解其义,亦能受持无量诸佛十二部经,何忧不能受持如是大涅槃典?何因缘故,问憍陈如、阿难所在?”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谛听!谛听!善男子,我成佛已,过二十年住王舍城。尔时,我告诸比丘言:‘诸比丘,今此众中,谁能为我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供给左右所须之事,亦使不失自身善利?’时憍陈如在彼众中来白我言:‘我能受持十二部经,供给左右,不失所作自利益事。’

我言:‘憍陈如,汝已朽迈,当须使人,云何方欲为我给使?’时舍利弗复作是言:‘我能受持佛一切语,供给所须,不失所作自利益事。’我言:‘舍利弗,汝已朽迈,当须使人,云何方欲为我给使?’乃至五百诸阿罗汉皆亦如是,佛悉不受。尔时,目连在大众中作是思惟:‘如来今者不受五百比丘给使,佛意为欲令谁作耶?’思惟是已,即便入定,见如来心在阿难许,如日初出光照西壁。见是事已,即从定起,语憍陈如:‘大德,我观如来欲令阿难给事左右。’

“尔时,憍陈如与五百阿罗汉往阿难所,作如是言:‘阿难,汝今当为如来给使,请受是事。’阿难言:‘诸大德,我实不堪给事如来。何以故?如来尊重如师子王、如龙、如火,我今秽弱,云何能办?’诸比丘言:‘阿难,汝受我语给事如来,得大利益。’第二、第三亦复如是。阿难言:‘诸大德,我亦不求大利益事,实不堪任奉给左右。’时目揵连复作是言:‘阿难,汝今未知。’

阿难言:‘大德,唯愿说之。’目揵连言:‘如来先日僧中求使,五百罗汉皆求为之,如来不听。我即入定,见如来意欲令汝为,汝今云何反更不受?’阿难闻已,合掌长跪,作如是言:‘诸大德,若有是事,如来世尊与我三愿,当顺僧命给事左右。’目揵连言:‘何等三愿?’

阿难言:‘一者、如来设以故衣赐我,听我不受;二者、如来设受檀越别请,听我不往;三者、听我出入无有时节。如是三事佛若听者,当顺僧命,奉给如来。’时憍陈如五百比丘还来我所,作如是言:‘我等已劝,阿难比丘唯求三愿,若佛听者,当顺僧命。’

“文殊师利,我于尔时,赞阿难言:‘善哉!善哉!阿难比丘具足智慧,预见讥嫌。何以故?当有人言,汝为衣食奉给如来,是故先求不受故衣,不随别请。憍陈如,阿难比丘具足智慧,入出有时则不能得广作利益四部之众,是故求欲出入无时。憍陈如,我为阿难开是三事,随其意愿。’时目揵连还阿难所,语阿难言:‘吾已为汝启请三事,如来大慈,皆已听许。’

阿难言:‘大德,若佛听者,请往给侍。’

“文殊师利,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何等为八?一者、事我已来二十余年,初不随我受别请食。二者、事我已来,初不受我陈故衣服。三者、自事我来,至我所时终不非时。四者、自事我来,具足烦恼,随我入出诸王刹利、豪贵大姓,见诸女人及天龙女不生欲心。五者、自事我来,持我所说十二部经,一经于耳曾不再问,如泻瓶水置之一瓶,唯除一问。善男子,琉璃太子杀诸释氏,坏迦毗罗城。阿难尔时,心怀愁恼,发声大哭,来至我所,作如是言:‘我与如来俱生此城,同一释种,云何如来光颜如常,我则憔悴?’我时答言:‘阿难,我修空定,故不同汝。’过三年已,还来问我:‘世尊,我往于彼迦毗罗城,曾闻如来修空三昧,是事虚实?’我言:‘阿难,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六者、自事我来,虽未获得知他心智,常知如来所入诸定。七者、自事我来,未得愿智,而能了知如是众生到如来所,现在能得四沙门果,有后得者,有得人身,有得天身。八者、自事我来,如来所有秘密之言,悉能了知。善男子,阿难比丘具足如是八不思议,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藏。

“善男子,阿难比丘具足八法,能具足持十二部经。何等为八?一者、信根坚固,二者、其心质直,三者、身无病苦,四者、常勤精进,五者、具足念心,六者、心无憍慢,七者、成就定慧,八者、具足从闻生智。文殊师利,毗婆尸佛侍者弟子,名阿叔迦,亦复具足如是八法。尸弃如来侍者弟子,名差摩迦罗;毗舍浮佛侍者弟子,名优波扇陀迦罗;鸠村驮佛侍者弟子,名曰跋提;迦那含牟尼佛侍者弟子,名曰苏坻;迦叶佛侍者弟子,名叶婆蜜多,皆亦具足如是八法。我今阿难亦复如是具足八法,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藏。

“善男子,如汝所说,此大众中虽有无量无边菩萨,是诸菩萨皆有重任,所谓大慈大悲。如是慈悲之因缘故,各各匆务,调伏眷属,庄严自身。以是因缘,我涅槃后不能宣通十二部经。若有菩萨或时能说,人不信受。文殊师利,阿难比丘是吾之弟,给事我来二十余年,所可闻法,具足受持,喻如泻水置之一器。是故我今顾问阿难为何所在,欲令受持是涅槃经。

“善男子,我涅槃后,阿难比丘所未闻者,弘广菩萨当能流布。阿难所闻,自能宣通。文殊师利,阿难比丘今在他处,去此会外十二由旬,而为六万四千亿魔之所恼乱。汝可往彼,发大声言:‘一切诸魔,谛听!谛听!如来今说大陀罗尼。一切天、龙、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山神、树神、河神、海神、舍宅等神,闻是持名,无不恭敬受持之者。是陀罗尼,十恒河沙诸佛世尊所共宣说,能转女身,自识宿命。若受五事:一者、梵行,二者、断肉,三者、断酒,四者、断辛,五者、乐在寂静。受五事已,至心信受读诵书写是陀罗尼,当知是人即得超越七十七亿弊恶之身。”

尔时,世尊即便说之:

“阿摩隶(一)毗摩隶(二)涅磨隶(三)瞢伽隶(四)醯摩罗若竭鞞(五)三曼那跋提(六)娑婆陀 娑檀尼(七)婆罗磨他 娑檀尼(八)摩那斯(九)阿拙啼(十)毗罗祇(十一)庵摩赖[土+玄-、](十二)婆岚弥(十三)婆岚摩(十四)莎隶富泥富那(十五)摩奴赖绨(十六)”

尔时,文殊师利从佛受是陀罗尼已,至阿难所,在魔众中作如是言:“诸魔眷属,谛听!我说所从佛受陀罗尼咒。”魔王闻是陀罗尼已,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于魔业,即放阿难。文殊师利与阿难俱来至佛所。阿难见佛,至心礼敬,却住一面。

佛告阿难:“是娑罗林外,有一梵志,名须跋陀,其年极老,已百二十,虽得五通未舍憍慢,获得非想非非想定,生一切智起涅槃想。汝可往彼,语须跋言:‘如来出世如优昙华,于今中夜当般涅槃,若有所作可及时作,莫于后日而生悔心。’阿难,汝之所说,彼定信受。何以故?汝曾往昔,五百世中作须跋陀子,其人爱心习犹未尽,以是因缘信受汝语。”

尔时,阿难受佛敕已,往须跋所作如是言:“仁者当知,如来出世如优昙华,于今中夜当般涅槃,欲有所作可及时作,莫于后日生悔心也。”

须跋言:“善哉!阿难,我今当往至如来所。”

尔时,阿难与须跋陀还至佛所。时须跋陀到已问讯,作如是言:“瞿昙,我今欲问,随我意答。”

佛言:“须跋陀,今正是时,随汝所问,我当方便,随汝意答。”

“瞿昙,有诸沙门、婆罗门等作如是言:‘一切众生受苦乐报,皆随往日本业因缘。是故若有持戒精进,受身心苦,能坏本业;本业既尽,众苦尽灭;众苦尽灭,即得涅槃。’是义云何?”

佛言:“善男子,若有沙门、婆罗门等作是说者,我为怜愍,常当往至如是人所。既至彼已,我当问之:‘仁者,实作如是说不?’彼若见答:‘我如是说。何以故?瞿昙,我见众生习行诸恶,多饶财宝,身得自在;又见修善,贫穷多乏,不得自在;又见有人,多役力用,求财不得;又见不求,自然得之;又见有人,慈心不杀,反更中夭;又见喜杀,终保年寿;又见有人,净修梵行,精勤持戒,有得解脱,有不得者。是故我说一切众生受苦乐报,皆由往日本业因缘。’须跋陀,我复当问:‘仁者,实见过去业不?若有是业,为多少耶?现在苦行,能破多少耶?能知是业,已尽不尽耶?是业既尽,一切尽耶?’彼若见答:‘我实不知。’我便当为彼人引喻:‘譬如有人身被毒箭,其家眷属为请医师令拔是箭,既拔箭已,身得安隐。其后十年,是人犹忆了了分明,是医为我拔出毒箭以药涂敷,令我得差,安隐受乐。仁既不知过去本业,云何能知现在苦行,定能破坏过去业耶?’彼若复言:‘瞿昙,汝今亦有过去本业,何故独责我过去业?瞿昙经中亦作是说,若见有人豪富自在,当知是人先世好施。如是不名过去业耶?’我复答言:‘仁者,如是知者,名为比知,不名真知。我佛法中,或有从因知果,或有从果知因。我佛法中,有过去业,有现在业。汝则不尔,唯有过去业,无现在业。汝法不从方便断业;我法不尔,从方便断。汝业尽已,则得苦尽;我即不尔,烦恼尽已,业苦则尽。是故我今责汝过去业。’彼人若言:‘瞿昙,我实不知,从师受之。师作是说,我实无咎。’

“我言:‘仁者,汝师是谁?’彼若见答:‘是富兰那。’我复语言:‘汝昔何不一一咨问:“大师实知过去业不?”汝师若言我不知者,汝复云何受是师语?若言我知,复应问言:“下苦因缘受中上苦不?中苦因缘受下上苦不?上苦因缘受中下苦不?”若言不者,复应问言:“师云何说,苦乐之报,唯过去业,非现在耶?”复应问言:“是现在苦,过去有不?若过去有,过去之业悉已都尽。若都尽者,云何复受今日之身?若过去无,唯现在有,云何复言众生苦乐皆过去业?”仁者,若知现在苦行能坏过去业,现在苦行复以何破?如其不破,苦即是常。苦若是常,云何说言得苦解脱?若更有行坏苦行者,过去已尽,云何有苦?仁者,如是行,能令乐业受苦果不?复令苦业受乐果不?能令无苦无乐业作不受果不?能令现报作生报不?能令生报作现报不?令是二报作无报不?能令定报作无报不?能令无报作定报不?’彼若复言:‘瞿昙,不能。’我复当言:‘仁者,如其不能,何因缘故受是苦行?仁者当知,定有过去业,现在因缘。是故我言,因烦恼生业,因业受报。仁者当知,一切众生有过去业,有现在因。众生虽有过去寿业,要赖现在饮食因缘。仁者,若说众生受苦受乐定由过去本业因缘,是事不然。何以故?仁者,譬如有人为王除怨,以是因缘多得财宝,因是财宝受现在乐,如是之人现作乐因,现受乐报。譬如有人杀王爱子,以是因缘丧失身命,如是之人现作苦因,现受苦报。仁者,一切众生现在因于四大时节土地人民受苦受乐,是故我说,一切众生不必尽因过去本业受苦乐也。仁者,若以断业因缘力故得解脱者,一切圣人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过去本业无始终故。是故我说,修圣道时,是道能遮无始终业。仁者,若受苦行便得道者,一切畜生悉应得道。是故先当调伏其心,不调伏身。以是因缘,我经中说,斫伐此林,莫斫伐树。何以故?从林生怖,不从树生。欲调伏身,先当调心。心喻于林,身喻于树。’”

须跋陀言:“世尊,我已先调伏心。”

佛言:“善男子,汝今云何能先调心?”

须跋陀言:“世尊,我先思惟欲是无常、无乐、无净,观色即是常乐清净;作是观已,欲界结断,获得色处,是故名为先调伏心。次复观色,色是无常,如痈、如疮、如毒、如箭,见无色常,清净寂静;如是观已,色界结尽,得无色处,是故名为先调伏心。次复观想即是无常、痈、疮、毒、箭;如是观已,获得非想非非想处。是非想非非想处,即一切智,寂静清净,无有堕坠,常恒不变,是故我能调伏其心。”

佛言:“善男子,汝云何能调伏心耶?汝今所得非想非非想定,犹名为想。涅槃无想,汝云何言获得涅槃?善男子,汝已先能呵责粗想,今者云何爱著细想?不知呵责如是非想非非想处,故名为想,如痈、如疮、如毒、如箭。善男子,汝师郁头蓝弗,利根聪明,尚不能断如是非想非非想处受于恶身,况其余者?”

“世尊,云何能断一切诸有?”

佛言:“善男子,若观实相,是人能断一切诸有。”

须跋陀言:“世尊,云何名为实相?”

“善男子,无相之相,名为实相。”

“世尊,云何名为无相之相?”

“善男子,一切法无自相、他相及自他相,无无因相,无作相,无受相,无作者相,无受者相,无法非法相,无男女相,无士夫相,无微尘相,无时节相,无为自相,无为他相,无为自他相,无有相,无无相,无生相,无生者相,无因相,无因因相,无果相,无果果相,无昼夜相,无明闇相,无见相,无见者相,无闻相,无闻者相,无觉知相,无觉知者相,无菩提相,无得菩提者相,无业相,无业主相,无烦恼相,无烦恼主相。善男子,如是等相,随所灭处名真实相。

“善男子,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善男子,是相、法界、毕竟智、第一义谛、第一义空,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无上菩提。”

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一生实相。万五千菩萨得二生法界。二万五千菩萨得毕竟智。三万五千菩萨悟第一义谛。是第一义谛,亦名第一义空,亦名首楞严三昧。四万五千菩萨得虚空三昧。是虚空三昧亦名广大三昧,亦名智印三昧。五万五千菩萨得不退忍。是不退忍,亦名如法忍,亦名如法界。六万五千菩萨得陀罗尼。是陀罗尼,亦名大念心,亦名无碍智。七万五千菩萨得师子吼三昧。是师子吼三昧亦名金刚三昧,亦名五智印三昧。八万五千菩提得平等三昧。是平等三昧,亦名大慈大悲。无量恒河沙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恒河沙等众生发缘觉心,无量恒河沙等众生发声闻心,人女、天女二万亿人现转女身得男子身。须跋陀罗得阿罗汉果。

同类推荐
  • 千金宝要

    千金宝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香严禅师语录

    香严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琴说

    琴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填词浅说

    填词浅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里志

    北里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邪王独宠:霸道娘亲萌萌宝

    邪王独宠:霸道娘亲萌萌宝

    一朝重生,梦醒异世!凌云琪化身为护国将军府凌府的废材大小姐,可为啥她会浑身赤裸的躺在床上呢?五年荒地之旅,她从废材变为霸道小姐,身边还跟着一个萌萌宝宝。绝处逢生,她王者回归。未婚夫要娶妻,妹妹要嫁人,可先问过我凌云琪?等我休了你再说……她强势霸道;她冷酷萧然;她顶着一张丑脸,依旧坦荡上街,我行我素!可为什么当她决定带着儿子逍遥世间的时候,要遇到一个妖孽邪魅的他呢。天定的缘分;机缘的巧合;曲折的道路;当斩净苍穹,血染绝莲时,他们是否能修成正果?推介本很好的幻情文,冷艳毒妃:邪尊宠妻无下限
  • 轮舞

    轮舞

    本剧创作于1900年,凭借10段男女之间的对话来传达当时奥地利道德的堕落,揭示了追寻欲望立即被满足的人性基本面。妓女、士兵、平民、艺术家、贵族等来自社会上、中、下三个阶层的10个人物轮流出场,以AB-BC-CD-DE-EF-FG-GH-HI-IJ-JA的形式轮番出场,不同的人通过“性”这一主题连接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循环复返、首尾相接的构造,同时也暗示着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环环相扣。施尼茨勒在介绍人物的时候故意仅仅说明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剧本出版20年后才全部搬上舞台,演出时引起轩然大波,后被认为色情戏剧而禁演。
  • 拿什么理由原谅自己

    拿什么理由原谅自己

    港商汤家驹回到大陆自己那面临窘境的公司,想重整旗鼓大干一场。远离家室的他在做生意的同时,周旋在两个女人中间取舍轻重。公司的部门经理们在为他鞍前马后效劳却一个个感到心力交瘁,陆续准备辞职而去。此时,汤老板才感到聚拢人气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他也悟到了小老板做事、大老板做人的这个朴素道理。阿丽直到最后时刻才进入候机区,汤家驹看着她急忙忙朝登机口走去,然后背影就在登机口里面消失了。汤家驹转过身来,一边朝休息厅走去,一边掏出手机,按下手机拨号键时,那个女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在一个空位坐下,那女人随后也在通道对面一个空位坐下。
  • 相亲对恋

    相亲对恋

    因为从小就太多,太多的离异,因此,她在男孩子面前的形像一直都是一个冰冷的样子,视男人为天敌,因此,家人不得不安排这古老的方式。(相亲),不管,她百般反对,但是,一直在亲人心中都是一个乖乖女的她,为了不形响自己的形像,而且不伤害到她最亲,就答应下来了但对感情却是玩世不恭的“顾天豪”,也为了不违背自己孝顺的宗旨,因此不得不答应,妈妈为自己安排的传统方式‘相亲’。还没见面,但就以经让她骂到狗血淋头,或许见到面就会打起来吧,,,,真的让人难以想像。因双方都是极孝顺的人,为了不想让家人担心,因此虽对大家都不满的情况下,但也不得不做一场戏。戏开始,,就像要为角式付责任一样,不能中断,而且像越演越有感情。而她出生入死的好姐妹,晓然,也因此被一次不打不相识的机会走,走进了,顾天豪好兄弟,陈少天的世界里,让一个活了27年都不敢拖女人手的男人,生活从此发生变化。
  • 星途璀璨:豪门前妻逆袭记

    星途璀璨:豪门前妻逆袭记

    顾轻舟爱了陈景立十三年,却从未想过,她和陈景立之间的小三,是她的亲妹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能豪门弃妇

    异能豪门弃妇

    十年爱情,三年婚姻,换来的只是被怀疑!姐很小白,不是娘家派来你家的卧底!既然不信任,我要离婚~意外的读心异能,事业风生水起。拥有读心异能的女人,必将无敌 ———————————————————— 弄了一个企鹅群:160151236 欢迎大家来坐哟,敲门砖:书中任何一个你喜欢的角色名字哟
  • 少女骑士零

    少女骑士零

    新历1686年,人类新的天敌诞生了。持续了近百年的和平被打碎,人类的命运再次被抛入了未知的洪流。有些人心存幻想,有些人选择逃避;而有些人……选择战斗!“虽然我们是渺小的人类,但当我们凝聚成一股绳时,也能产生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我从不信世上有既定的命运,人类的未来要靠自己去争取!”----------------------------------------------几乎所有的热血王道作品中,都是男生做主角,是不是女生做主角就没人看了呢?这次我想试试让女生来拯救世界(笑),希望能给大家展示不一样的激情与浪漫。注:少年jump风,happyendind。
  • 嫡女有毒:青青姊衿

    嫡女有毒:青青姊衿

    一句藏在心里十八年的喜欢,一次浴火复仇的预谋重逢,一场手段悬殊的感情较量......她,是国公府最不受宠的嫡小姐,被迫选为殉葬皇妃,却得上苍眷顾,死里逃生。桃花盛放,她以新的身份浴火归来,脱胎换骨。他,是国公府备受宠爱的天之骄子,眉眼如画,才华无双,却只对她一人倾情,万千温柔。---------------------------------------------------------------------------------腹黑毒女vs纯白少年,本文系姐弟恋宠虐交加文,好这一口的小仙女们做好入坑准备啊~哦嘻嘻
  • 稚界

    稚界

    在虚幻与现实中徘徊,欲望伴随着力量在疯狂生长,在虚幻与现实的界限里谁是“真”,那个又是“假”谁是真谁是假或许已经不重要了吧?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