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3400000015

第15章

文云。二得益。谓陀罗尼者。总持故。如下数十钱法中说。实际者穷法性故。中道者融二边故。坐坐者摄一切故。安坐法界十种涅槃广大宝床。摄一切故。名曰坐床。宝者可贵故。床者摄持义故。十种涅槃者。如下经离世间品说。旧来不动者旧来成佛义故。所谓十佛如花严经说。一无著佛。安住世间成正觉故。二愿佛出生故。三业报佛信故。四持佛随顺故。五涅槃佛永度故。六法界佛无处不至故。七心佛安住故。八三昧佛无量无著故。九性佛决定故。十如意佛普覆故。何故十数说欲现多佛故。此义诸法之真源究竟之玄宗。甚深难解且可深思。问具缚有情未断烦恼未成福智。以何义故旧来成佛耶。答烦恼未断不名成佛。烦恼断尽福智成竟。自此已去名为旧来成佛。问断惑云何。答如地论说。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故。云何断。如虚空。如是断故未断已还不名为断。既断已去名为旧来断也。犹如觉梦睡悟不同。故建立成不成断不断等。其实道理诸法实相。不增不减本来不动。是故经云。烦恼法中不见一法减。清净法中不见一法增。是其事也。有人说云。如是等经文。约即理说非即事说。若约三乘方便教门合有此义。若依一乘如实教门不尽其理。理事冥然一无分别。体用圆融常在中道。自事以外何处得理。问三乘教中亦有寂而常用。用而常寂。如是等义。何故上云遍即理门。不即事中不自在耶。答理事相即故有如是义。非谓事事相即。何以故。三乘教中欲治分别病。会事入理为宗故。若依别教一乘。理理相即。亦得事事相即。亦得理事相即。亦得各各不相即。亦得何以故。中即不同故。亦有具足理因陀罗及事因陀等法门故。十佛普贤法界宅中。有如是等无障碍法界法门。极自在故。其余逆顺主伴相成等法门。准例相摄随义消息。若欲观缘起实相陀罗尼法者。先应学数十钱法。所谓一钱乃至十钱。所以说十者欲现无量故。此中有二。一者一中十十中一。二者一即十十即一。初门中有二。一者向上来。二者向下去。言向上来中有十门不同。一者一。何以故。缘成故。即是本数。乃至十者一中十。何以故。若无一十即不成。仍十非一余门亦如是。准例可知。言向下去中亦有十门。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乃至十者十中一。何以故。若无十一即不成。仍一非十故余亦如是。如是往反勘当即知。一一钱中具足十门。如本末两钱中具足十门。余八钱中准例可解。问既言一者。何得一中名为十耶。答大缘起陀罗尼法若无一。一切即不成。故定知如是其相。如何所言一者。非自性一缘成故一。乃至十者。非自性十。缘成故十。一切缘生法无有一法定有自性。无自性故即不自在。不自在者即生不生不生生。不生生者即是不住义。不住义者即是中道义。中道义者即通生不生。故龙树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说是假名。复是中道义。即其义也。中道者是无分别义。无分别法不守自性故。随缘无尽亦是不住。是故当知。一中十十中一。相容无碍。仍不相是。既一门中具足十门。故明知。一门中有无尽义如一门。余亦如是。问一门中摄十尽不尽。答尽不尽所以者何。须尽即尽须不尽即不尽故。其义云何。以一事辨一多故即尽。以异事辨一多故即不尽。又一事中一多义不相是。即是多一事故即。是一四句护过去非。现德准之可解。异事亦准同。问须者何义。答须者缘成义。何以故。因缘法一不差失。别别诸事门中准例如是。缘起妙理应如是知故。第一门讫。第二门此中二门。一者向上去。二者向下来。初门中十门不同。一者一。何以故。缘成故。乃至十者一即十。何以故。若无一十即不成故。缘成故。第二门中亦有十门。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乃至十者十即一。若无十一即不成故。余者准例。以此义故当知。一一钱中具足十门。问如上多门一时俱圆耶。前后不同耶。答即圆即前后不同。何故如是。须圆即圆。须前后即前后。何以故。法性家内德用自在无障碍故。由缘成故。皆得如是。问如上所说来去义。其相云何。答自位不动而恒来去。何以故。来去者随缘义。即是因缘义。不动者向本义。即是缘起义。间因缘焉缘起何别。答亦别亦同。所谓别义者。因缘者随俗差别。即是因缘相望。现无自性义。正俗谛体也。缘起者顺性无分别。即是相即相融。现平等义。正顺第一义体也。俗谛无自性故顺第一义。是故经云。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即其义也。别义如是。同义如前龙树释。就一一钱中。依同时具足等十门。以回转者准之可解。十门如下说。如钱中第一乃至第十不同。而相即相入无碍相。成虽因果理事人法解行教义主伴等众多门别。而随托一门尽摄一切。余义准之。上来数钱法者。且依遍计事钱。现示依他因缘缘起钱也。亦可依指示缘生一切诸法终不可得。执遍计物迷缘起法。现法逗留全别。经云。初发心菩萨一念功德不可尽者。如第一钱。何以故。约一门现无尽故。何况无量无边诸地功德者。如第二钱已去。何以故。约异门说故。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如一钱即十故。何以故。约行体说故。问初发心菩萨者。信地菩萨。即是弟子位。成正觉者佛地。即是大师位。高下不同位地全别。何故同处并头脚耶。答三乘方便法焉。圆教一乘法。法用逗留各别不得杂用。其义云何。三乘法者头脚各别。阿耶儿子年月不同。何故如是。约相说故。生信心故。圆教一乘法者头脚总一。阿耶儿子年月皆同。何以故。由缘成故。约道理说故。问一者何义。答一者一无分别义。又问。同者何义。答同者不住义。无分别不住故。始终同处师弟并头。问同处并头者何义。答同处并头者不相知义。何以故。无分别故。又问。无分别者何义。答无分别者缘生义。即是始终等是无二无别。何故如是。一切缘生法无有作者。无有成者。无有知者。寂用一相高下一味。犹如虚空。诸法法尔旧来如是。是故经云。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如是等文是其义也。问所以得知信位菩萨。乃至佛同处并头。如下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亦如地论释。信地菩萨乃至佛六相成故。明知有如是义。六相如上。此语欲入法性家要门。开陀罗尼藏。好钥匙故。上来所明者。唯现示一乘陀罗尼大缘起法。亦可论一乘无碍。辩才体非三乘分齐。问初教已去。一切诸法即空即如一无分别。何故上言头脚各别耶。答非无此义未圆故。从下为言。问所以得知自三乘以外。别有圆教一乘分齐。如下经云。一切世界群生类。鲜有欲求声闻道。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又布有。求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是法甚为难。若众生下劣其心厌没者。示以声闻道。令出于众苦。若复有众生。诸根小明利乐于因缘法。为说辟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饶益于众生。为说菩萨道。若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为示于佛身。说无尽佛法。圣言如掌明珠。不须惊怪。问一乘三乘分齐别义。因何得知。答且依十门即知也。一同具足相应门。于中有十门。所谓人法理事教义解行因果。此等十门相应无有前后。二因陀罗网境界门。此中具前十门。但义从喻异耳。余可准之。三秘密隐现俱成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缘异耳。四微细相容安立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相异耳。五十世隔法异成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世异耳。六诸藏纯杂具德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门异耳。七一多相容不同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理异耳。八诸法相即自在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用异耳。亦可依性。九唯心回转善成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心异耳。十托事现法生解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智异耳。余可准之。上十门玄并皆别异。若教义分齐焉此相应者。即是一乘圆教及顿教摄。若诸教义分齐与此相应而不具足者。即是三乘渐教摄。如是知也。如是十门具足圆者如花严经说。余广义者。如经论疏抄孔目问答等分别也

一乘法界图合诗一印。依花严经及十地论。表圆教宗要。总章元年七月十五日记。问何故不着集者名字。答表缘生诸法无有主者故。又问。何故存年月名。答示一切法依缘生故。又问。缘从何处来。答从颠倒心中来。颠倒心从何处来。从无始无明来。无始无明从何处来。从如如来。如如在何处。如如在自法性。自法性以何为相。以无分别为相。是故一切法寻常在中道。无非无分别以此义故。文首诗言。法性圆融无二相乃至旧来不动名为佛。意在于此。所以依诗即虚现实。故誓愿。见闻修集一乘普法名字及义。以斯善根回施一切众生。普熏普修尽众生界。一时成佛

所谓十佛至甚深难解。大记云。所谓十佛者。若以佛字印印之则证分。十佛若以普字印印之则是教分十佛也

法记云。一无著佛。安住世间成正觉故者。无著即着着而无著也。安住世间者。三乘中出世成佛故。非安住一乘中以三世间为自身心。故云安住世间也。以证心看只是心耳。无所对境是为着也。非如分别意识取着别境也。无著即著者。虽心不见境。而一切境无非我心也。着而无著者。一切无非我心之日。凡所趣向约约无侧也。成正觉者。犹如眼识。以眼根尘为体。而不为脓血皮肤。不净所染成净眼识。若针耳孔许除脓血。则净眼不成。智正觉者亦复如是。以三世间为自身心。而不为众生。业烦恼所染得成正觉。然大缘起中随去一法。一切诸法举体不立。故于众生业惑烦恼。若云一物不成正觉也。二愿佛出生故者。海印中出生三世间一切诸法。又三世间一一之法。出生法界诸法于念念中。新新无尽。无尽故约此义云出生也。如是法法若修不修。一切众生身心之中常然常然。所以如来现见此法者只由愿。故能出生如是法也。众生不见者只由不能愿。故约此出生义云愿佛也。三业报佛信故者。世间六道之因。出世声闻缘觉菩萨因等为业。第九地业行稠林文可见。报者六道之果。声闻缘觉诸佛等果为报。此乃海印圆明之法。故云业报佛也。一切众生所以不知自真佛之在其身心者。只由不信。唯于信心得成业报佛。故云信也。四持佛随顺故者。若举一尘侧无遗起。故无侧而尽之。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无不随顺一坐故。若不随顺则此一坐那得尽一切法乎。余诸法中如是准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具足无尽自在之道理皆此义也。约如是随举摄持之义名为持佛也。五涅槃佛永度故者。三乘中要舍生死方证涅槃。由是还没生死之中。故非永度也。谓有二故众生无二。故即佛是。故若于生死涅槃之中见有二者。何得不没生死中哉。一乘中且约吾身别报。一眼瞳子即彻海印究竟之际。于此以上更无转处。故云永度。余一切法约约皆然。约如是义为佛名也。六法界佛无处不至故者。若执此舍上栋之西末。求西分齐尽。西方虚空而不得分齐尽。东方虚空求此西末。无处不至。其西分齐终不可得。所以者何。法界西末故。西方即东方故。余方皆然。如此一栋一切诸法皆亦如是。一一法法举举约约无处不至。是法界佛也。七心佛安住故者。若心言时一切诸法无不是心。此义非。谓遍于识中故忘也。非谓真心之所成故。亦非妄心之所作故。但心见时只是心耳。故云。心佛谓一法界性起心。稠林心等也。三乘中心是缘虑色。是质碍一乘中心。是种种义也。色是无质碍义也。既心是种种义。故以心见时无物不心。既色是无质碍义。故若色云时无物不色。若约湿过海义。明之过中实而名心。一切诸法自位不动。正即是心故云安住。约如是义名为心佛也。八三昧佛无量无著故者。贤首品中。十种大三昧。及诸会会诸大三昧。皆为三昧佛也。随一三昧一切诸法无不满足。故云无量。就无量中。每一一法随举无侧。故云无著。依于三昧见法如是。故名三昧佛也。九性佛决定故者。性谓无住法性也。一切法法皆是决定无住之理。有佛无佛性相常住。约如是义而为佛名也。十如意佛普覆故者。娑竭罗龙王宫殿之中。有如意宝王。名出生无尽。此宝珠王能生海陆一切珍宝及大海水。大海之中一切生类此水为家。此水为食。皆得生长。因于大海得有大地。若河若川及诸池井。润益生长一切草木及诸杀果。养育众生。如其无此无尽宝王。则海水干渴谷果焦枯。水陆众生由何能得长养利也。此如意王唯因诸佛。长养众生本愿所生也。若无诸佛本愿力。则无此宝王。故知。一切众生所以能得长养利益者。皆如意佛之荫焉养焉之德也。如是等义唯吾身心真佛之所有道理。以十种名说示之耳。此义诸法之真源者。问此处尚有十名耶。答无也。谓缘起分有十名耳。证分之中无十名也。问然则此十佛名证分外耶。答证分之中有实名也。问十种净土章云。欲知分量准其十佛即可知之。其义云何。答无著也愿也等者。但说名耳。佛则不可说。如是种种名等但说诠相耳。土海则不可说故云。准可知也

大记云。诸法之真源者。缘起分究竟之玄宗者。证分也。此义证教二分。通有十佛故也。若唯证分之中有十佛。则证分是教分之源。故云真源也。又秀业之意则真源。则智玄宗则境也。真智所见之境方得云玄耳。故云。甚深难解也

同类推荐
  • Poor and Proud

    Poor and Prou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

    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Greyfriars Bobby

    Greyfriars Bobb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佗神方

    华佗神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案汇录丙集

    台案汇录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已成为社会的主人。教师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自己也相应得到发展。这样的一致性使教师的劳动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履行师德的规范要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竭心尽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依法执教,享有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道德与利益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师德平等性的重要表现。
  • 草堂耨云实禅师语录

    草堂耨云实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庭紧急电话

    天庭紧急电话

    在星月会所当实习生的江锋,做梦也想不到,他会成为制衡三界的使者。每天都有天上的神仙打电话给他,让他去处理紧急事件。
  • 特效之王

    特效之王

    新书《天地藏码》已上传,命运给易阳开了一趟顺风车,然后他在影视圈中踩了脚油门,江湖人称——烂片终结者。完美特效已上线,五毛特效请靠边……PS:读者群954695440。
  • 步步惊情

    步步惊情

    四个女人的纠葛,为了爱可以奋不顾身,为了爱可以成恨成仇。爱情的指针不停旋转,她们又会为谁停留?
  • The Secret of Rover

    The Secret of Rover

    The Secret of Rover follows the clever and resourceful twins Katie and David as they race across the country in their attempt to outwit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insurgents who hold their parents and baby sister captive in a foreign land. Held hostage because they invented a spy technology called Rover that can locate anyone in the world, Katie and David's parents are in grave danger. Now, it's up to Katie and David to rescue them. But first they must find their reclusive uncle, whom they have never met—the only person they know who can help them. This page-turning story from a debut author with insider knowledge of Washington is fun, suspenseful, and convincingly real.
  • 未见萤火虫

    未见萤火虫

    携呼啸而过的苍凉之风,诠释疯狂而伤感的少年之爱。景安少女罗小末的父亲是个有钱的商人,罗小末无意中认识了勒祈诺、勒祈言这一对双胞胎兄弟。因为罗小末的继母不能生育,因而她的父亲收养了勒祈诺这个学习成绩优异、性格乖巧的孩子为养子,希望勒祈诺日后接手他的生意。而勒祈诺在临走之前却和勒祈言换了身份……
  • 找回逝去十年的心动

    找回逝去十年的心动

    一座城市,同一套出租房里,将两个性格迥异的男女凑在了一起……他,恬淡无情、沉郁寡言,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漠不关心。她,美丽大方、善良可人,处处充满了活泼的朝气,有时魅力四射。他在她心目中就是一位性情怪癖的“大叔”;而她在他心中却是温婉可爱的“阿妹”。或许“大叔爱萝莉”的故事是纯真的幻想,到底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感人肺腑的故事。
  •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结合女孩的特性,依据现代社会教育的现状,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详尽地阐述了培养优秀女孩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如培养女孩积极向上的习惯,培养女孩热爱生活的习惯,培养女孩正确的审美习惯,培养女孩自立自强的习惯等,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为父母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教育方案。
  • 心里有个兵工厂

    心里有个兵工厂

    一个从小被抓进土匪窝的修枪匠一个被人挤占灵魂的可怜娃和一个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新书铁流铸宋已上传,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