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3400000015

第15章

文云。二得益。谓陀罗尼者。总持故。如下数十钱法中说。实际者穷法性故。中道者融二边故。坐坐者摄一切故。安坐法界十种涅槃广大宝床。摄一切故。名曰坐床。宝者可贵故。床者摄持义故。十种涅槃者。如下经离世间品说。旧来不动者旧来成佛义故。所谓十佛如花严经说。一无著佛。安住世间成正觉故。二愿佛出生故。三业报佛信故。四持佛随顺故。五涅槃佛永度故。六法界佛无处不至故。七心佛安住故。八三昧佛无量无著故。九性佛决定故。十如意佛普覆故。何故十数说欲现多佛故。此义诸法之真源究竟之玄宗。甚深难解且可深思。问具缚有情未断烦恼未成福智。以何义故旧来成佛耶。答烦恼未断不名成佛。烦恼断尽福智成竟。自此已去名为旧来成佛。问断惑云何。答如地论说。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故。云何断。如虚空。如是断故未断已还不名为断。既断已去名为旧来断也。犹如觉梦睡悟不同。故建立成不成断不断等。其实道理诸法实相。不增不减本来不动。是故经云。烦恼法中不见一法减。清净法中不见一法增。是其事也。有人说云。如是等经文。约即理说非即事说。若约三乘方便教门合有此义。若依一乘如实教门不尽其理。理事冥然一无分别。体用圆融常在中道。自事以外何处得理。问三乘教中亦有寂而常用。用而常寂。如是等义。何故上云遍即理门。不即事中不自在耶。答理事相即故有如是义。非谓事事相即。何以故。三乘教中欲治分别病。会事入理为宗故。若依别教一乘。理理相即。亦得事事相即。亦得理事相即。亦得各各不相即。亦得何以故。中即不同故。亦有具足理因陀罗及事因陀等法门故。十佛普贤法界宅中。有如是等无障碍法界法门。极自在故。其余逆顺主伴相成等法门。准例相摄随义消息。若欲观缘起实相陀罗尼法者。先应学数十钱法。所谓一钱乃至十钱。所以说十者欲现无量故。此中有二。一者一中十十中一。二者一即十十即一。初门中有二。一者向上来。二者向下去。言向上来中有十门不同。一者一。何以故。缘成故。即是本数。乃至十者一中十。何以故。若无一十即不成。仍十非一余门亦如是。准例可知。言向下去中亦有十门。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乃至十者十中一。何以故。若无十一即不成。仍一非十故余亦如是。如是往反勘当即知。一一钱中具足十门。如本末两钱中具足十门。余八钱中准例可解。问既言一者。何得一中名为十耶。答大缘起陀罗尼法若无一。一切即不成。故定知如是其相。如何所言一者。非自性一缘成故一。乃至十者。非自性十。缘成故十。一切缘生法无有一法定有自性。无自性故即不自在。不自在者即生不生不生生。不生生者即是不住义。不住义者即是中道义。中道义者即通生不生。故龙树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说是假名。复是中道义。即其义也。中道者是无分别义。无分别法不守自性故。随缘无尽亦是不住。是故当知。一中十十中一。相容无碍。仍不相是。既一门中具足十门。故明知。一门中有无尽义如一门。余亦如是。问一门中摄十尽不尽。答尽不尽所以者何。须尽即尽须不尽即不尽故。其义云何。以一事辨一多故即尽。以异事辨一多故即不尽。又一事中一多义不相是。即是多一事故即。是一四句护过去非。现德准之可解。异事亦准同。问须者何义。答须者缘成义。何以故。因缘法一不差失。别别诸事门中准例如是。缘起妙理应如是知故。第一门讫。第二门此中二门。一者向上去。二者向下来。初门中十门不同。一者一。何以故。缘成故。乃至十者一即十。何以故。若无一十即不成故。缘成故。第二门中亦有十门。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乃至十者十即一。若无十一即不成故。余者准例。以此义故当知。一一钱中具足十门。问如上多门一时俱圆耶。前后不同耶。答即圆即前后不同。何故如是。须圆即圆。须前后即前后。何以故。法性家内德用自在无障碍故。由缘成故。皆得如是。问如上所说来去义。其相云何。答自位不动而恒来去。何以故。来去者随缘义。即是因缘义。不动者向本义。即是缘起义。间因缘焉缘起何别。答亦别亦同。所谓别义者。因缘者随俗差别。即是因缘相望。现无自性义。正俗谛体也。缘起者顺性无分别。即是相即相融。现平等义。正顺第一义体也。俗谛无自性故顺第一义。是故经云。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即其义也。别义如是。同义如前龙树释。就一一钱中。依同时具足等十门。以回转者准之可解。十门如下说。如钱中第一乃至第十不同。而相即相入无碍相。成虽因果理事人法解行教义主伴等众多门别。而随托一门尽摄一切。余义准之。上来数钱法者。且依遍计事钱。现示依他因缘缘起钱也。亦可依指示缘生一切诸法终不可得。执遍计物迷缘起法。现法逗留全别。经云。初发心菩萨一念功德不可尽者。如第一钱。何以故。约一门现无尽故。何况无量无边诸地功德者。如第二钱已去。何以故。约异门说故。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如一钱即十故。何以故。约行体说故。问初发心菩萨者。信地菩萨。即是弟子位。成正觉者佛地。即是大师位。高下不同位地全别。何故同处并头脚耶。答三乘方便法焉。圆教一乘法。法用逗留各别不得杂用。其义云何。三乘法者头脚各别。阿耶儿子年月不同。何故如是。约相说故。生信心故。圆教一乘法者头脚总一。阿耶儿子年月皆同。何以故。由缘成故。约道理说故。问一者何义。答一者一无分别义。又问。同者何义。答同者不住义。无分别不住故。始终同处师弟并头。问同处并头者何义。答同处并头者不相知义。何以故。无分别故。又问。无分别者何义。答无分别者缘生义。即是始终等是无二无别。何故如是。一切缘生法无有作者。无有成者。无有知者。寂用一相高下一味。犹如虚空。诸法法尔旧来如是。是故经云。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如是等文是其义也。问所以得知信位菩萨。乃至佛同处并头。如下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亦如地论释。信地菩萨乃至佛六相成故。明知有如是义。六相如上。此语欲入法性家要门。开陀罗尼藏。好钥匙故。上来所明者。唯现示一乘陀罗尼大缘起法。亦可论一乘无碍。辩才体非三乘分齐。问初教已去。一切诸法即空即如一无分别。何故上言头脚各别耶。答非无此义未圆故。从下为言。问所以得知自三乘以外。别有圆教一乘分齐。如下经云。一切世界群生类。鲜有欲求声闻道。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又布有。求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是法甚为难。若众生下劣其心厌没者。示以声闻道。令出于众苦。若复有众生。诸根小明利乐于因缘法。为说辟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饶益于众生。为说菩萨道。若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为示于佛身。说无尽佛法。圣言如掌明珠。不须惊怪。问一乘三乘分齐别义。因何得知。答且依十门即知也。一同具足相应门。于中有十门。所谓人法理事教义解行因果。此等十门相应无有前后。二因陀罗网境界门。此中具前十门。但义从喻异耳。余可准之。三秘密隐现俱成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缘异耳。四微细相容安立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相异耳。五十世隔法异成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世异耳。六诸藏纯杂具德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门异耳。七一多相容不同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理异耳。八诸法相即自在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用异耳。亦可依性。九唯心回转善成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心异耳。十托事现法生解门。此亦具前十门。但义从智异耳。余可准之。上十门玄并皆别异。若教义分齐焉此相应者。即是一乘圆教及顿教摄。若诸教义分齐与此相应而不具足者。即是三乘渐教摄。如是知也。如是十门具足圆者如花严经说。余广义者。如经论疏抄孔目问答等分别也

一乘法界图合诗一印。依花严经及十地论。表圆教宗要。总章元年七月十五日记。问何故不着集者名字。答表缘生诸法无有主者故。又问。何故存年月名。答示一切法依缘生故。又问。缘从何处来。答从颠倒心中来。颠倒心从何处来。从无始无明来。无始无明从何处来。从如如来。如如在何处。如如在自法性。自法性以何为相。以无分别为相。是故一切法寻常在中道。无非无分别以此义故。文首诗言。法性圆融无二相乃至旧来不动名为佛。意在于此。所以依诗即虚现实。故誓愿。见闻修集一乘普法名字及义。以斯善根回施一切众生。普熏普修尽众生界。一时成佛

所谓十佛至甚深难解。大记云。所谓十佛者。若以佛字印印之则证分。十佛若以普字印印之则是教分十佛也

法记云。一无著佛。安住世间成正觉故者。无著即着着而无著也。安住世间者。三乘中出世成佛故。非安住一乘中以三世间为自身心。故云安住世间也。以证心看只是心耳。无所对境是为着也。非如分别意识取着别境也。无著即著者。虽心不见境。而一切境无非我心也。着而无著者。一切无非我心之日。凡所趣向约约无侧也。成正觉者。犹如眼识。以眼根尘为体。而不为脓血皮肤。不净所染成净眼识。若针耳孔许除脓血。则净眼不成。智正觉者亦复如是。以三世间为自身心。而不为众生。业烦恼所染得成正觉。然大缘起中随去一法。一切诸法举体不立。故于众生业惑烦恼。若云一物不成正觉也。二愿佛出生故者。海印中出生三世间一切诸法。又三世间一一之法。出生法界诸法于念念中。新新无尽。无尽故约此义云出生也。如是法法若修不修。一切众生身心之中常然常然。所以如来现见此法者只由愿。故能出生如是法也。众生不见者只由不能愿。故约此出生义云愿佛也。三业报佛信故者。世间六道之因。出世声闻缘觉菩萨因等为业。第九地业行稠林文可见。报者六道之果。声闻缘觉诸佛等果为报。此乃海印圆明之法。故云业报佛也。一切众生所以不知自真佛之在其身心者。只由不信。唯于信心得成业报佛。故云信也。四持佛随顺故者。若举一尘侧无遗起。故无侧而尽之。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无不随顺一坐故。若不随顺则此一坐那得尽一切法乎。余诸法中如是准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具足无尽自在之道理皆此义也。约如是随举摄持之义名为持佛也。五涅槃佛永度故者。三乘中要舍生死方证涅槃。由是还没生死之中。故非永度也。谓有二故众生无二。故即佛是。故若于生死涅槃之中见有二者。何得不没生死中哉。一乘中且约吾身别报。一眼瞳子即彻海印究竟之际。于此以上更无转处。故云永度。余一切法约约皆然。约如是义为佛名也。六法界佛无处不至故者。若执此舍上栋之西末。求西分齐尽。西方虚空而不得分齐尽。东方虚空求此西末。无处不至。其西分齐终不可得。所以者何。法界西末故。西方即东方故。余方皆然。如此一栋一切诸法皆亦如是。一一法法举举约约无处不至。是法界佛也。七心佛安住故者。若心言时一切诸法无不是心。此义非。谓遍于识中故忘也。非谓真心之所成故。亦非妄心之所作故。但心见时只是心耳。故云。心佛谓一法界性起心。稠林心等也。三乘中心是缘虑色。是质碍一乘中心。是种种义也。色是无质碍义也。既心是种种义。故以心见时无物不心。既色是无质碍义。故若色云时无物不色。若约湿过海义。明之过中实而名心。一切诸法自位不动。正即是心故云安住。约如是义名为心佛也。八三昧佛无量无著故者。贤首品中。十种大三昧。及诸会会诸大三昧。皆为三昧佛也。随一三昧一切诸法无不满足。故云无量。就无量中。每一一法随举无侧。故云无著。依于三昧见法如是。故名三昧佛也。九性佛决定故者。性谓无住法性也。一切法法皆是决定无住之理。有佛无佛性相常住。约如是义而为佛名也。十如意佛普覆故者。娑竭罗龙王宫殿之中。有如意宝王。名出生无尽。此宝珠王能生海陆一切珍宝及大海水。大海之中一切生类此水为家。此水为食。皆得生长。因于大海得有大地。若河若川及诸池井。润益生长一切草木及诸杀果。养育众生。如其无此无尽宝王。则海水干渴谷果焦枯。水陆众生由何能得长养利也。此如意王唯因诸佛。长养众生本愿所生也。若无诸佛本愿力。则无此宝王。故知。一切众生所以能得长养利益者。皆如意佛之荫焉养焉之德也。如是等义唯吾身心真佛之所有道理。以十种名说示之耳。此义诸法之真源者。问此处尚有十名耶。答无也。谓缘起分有十名耳。证分之中无十名也。问然则此十佛名证分外耶。答证分之中有实名也。问十种净土章云。欲知分量准其十佛即可知之。其义云何。答无著也愿也等者。但说名耳。佛则不可说。如是种种名等但说诠相耳。土海则不可说故云。准可知也

大记云。诸法之真源者。缘起分究竟之玄宗者。证分也。此义证教二分。通有十佛故也。若唯证分之中有十佛。则证分是教分之源。故云真源也。又秀业之意则真源。则智玄宗则境也。真智所见之境方得云玄耳。故云。甚深难解也

同类推荐
  • Main Street and Other Poems

    Main Street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早春

    早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Black Robe

    The Black Rob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住断结经

    十住断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注肇论疏

    注肇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Medical Essays

    Medical Ess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代是中国诗坛上群星璀璨的年代。两千多位诗人写下五万多首诗歌,其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完美的形式,把中国诗歌推向巅峰时代。这些诗文佳作流传不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唐诗》为“国学启蒙书系列”其中一册,本套丛书是引导青少年走近国学,培养青少年朴素的道德观。本书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国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国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
  • 魂弑

    魂弑

    冰火小刀,一个大山少年,为了爷爷的承诺被迫回归都市,成为美女纳兰析的保镖!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不能够出卖灵魂,活得要有尊严!有过军旅生涯的他,身手敏捷,力量超凡,在同对手搏斗的同时,竟也能赢得对方的尊敬。他完成爷爷的承诺,获得纳兰析的芳心,进入成长!
  • 诛天狂妃

    诛天狂妃

    “娶我,你还不够格!”当着所有皇亲贵族,她嚣张拒绝。她本是二十一世纪顶级特工,重生穿越到这个莫须有的王朝,傻子废物是她的代名词,可殊不知现在的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傻子小姐,她天赋异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报复王爷,惩治小姐,飞扬跋扈,仗势欺人,以恶制恶,光芒万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柳亚子:“曼殊所有的作品是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小诗凄艳绝伦,无世俗尘土气。”周作人:“他(苏曼殊)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还有些真气和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印顺大师:“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
  •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一个关于个人命运与爱情的故事,一个关于历史与现在,理想与现实,冲突和理解,记忆与羞耻的故事。高中学生文学谦本是泛泛之辈,因偶然对好朋友的女友何文萱暗生好感,引得兄弟讨伐,无奈只得放手。却又在高考中因运气脱颖而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楚天工大,并阴差阳错当选班长,不劳而获新的恋情。可他心里却悄悄爱上另一个女生钱倩,两人逐渐走向暧昧,当爱情即将被证明之时,学谦却感到似乎历史又在重演……
  • 灭道

    灭道

    单挑?不好意思,我向来都是一群单挑对方一个。赛马?你肉体凡胎的汗血宝马能比我钢筋铁骨的机关兽还快?道术?你有移山填海的本事很牛?我的机关兽也能开山劈石。还不用吃饭,睡觉!问我是谁?我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却能揍得你满地找牙的人!
  • 女人趁早要知道4:女人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女人趁早要知道4:女人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再漂亮的女人也有容颜老去的那天,年轻不是女人的王牌,脸蛋不是女人的资本。如果你以为自己可以一辈子做天真少女,以为年轻就可以为所欲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女人不管有多聪明、多漂亮、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人情世故,那么她的人生注定是失败的。很多女孩之所以一辈子平庸无为,就是因为她活了一辈子都不懂人情世故!一个心智成熟的女人,必定是通晓人情世故的高手。她知道什么时候该退让,什么时候该表现,既不会锋芒毕露,也不会泯于众人。
  • 穿越之我的真命天子

    穿越之我的真命天子

    她,朴贝原本与他没有交集,因为爸爸的老师,他的爷爷才相遇……
  •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7卷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7卷

    由杨志学和唐诗两位博士诗人主编的〈中国年度优秀诗歌〉已经由我社连续出版了6年,取得了较大影响,已渐成品牌.本书遴选本年度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的优秀诗歌300余篇,收入约200位新老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深入挖掘人类的情感,在表达手法上也力求创新.所表达的情感都符合正能量的原则,有益于读者陶冶身心.从中可看到本年度诗歌发展风貌,也为相关专家研究中国新诗提供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