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惊醒后,回味一番,喜道:“我应当效仿威宁伯担当斧钺之任,垂功名于竹帛。”
鞑靼达延汗掳掠一番后,率军返回,大明朝又恢复了暂时平静。
又是一场大雪,腊梅在雪中绽放。弘治皇帝与张皇后一起在雪中赏花。弘治皇帝自幼经历坎坷,几次被万贵妃毒害,可谓九死一生。弘治皇帝和张皇后是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殊纪录。
张皇后喜欢小曲,弘治皇帝也喜欢,太子朱厚照虽然年纪小,也能跟着哼哼几声。
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璧之意。
在坤宁宫内,弘治皇帝、张皇后、太子朱厚照听起了小曲。
先是太监张忠唱了一段《八声甘州》曲牌:“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然后是教坊司乐师臧贤唱起了一段《圣药王》曲牌:“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太子朱厚照蹦来跳去,有时拍拍小手。看到儿子这么高兴,弘治皇帝和张皇后心里也跟着异常高兴。
臧贤颇解音律,能作小词,看到弘治皇帝与张皇后这么宠爱朱厚照,便即兴作词唱道:“弘治中兴德无量,太子聪慧成大业。”
人人都爱听赞美之词,弘治皇帝和张皇后不由开怀大笑。
听到“大业”二字,张忠不由吓了一跳。这张忠虽时时在张皇后和太子朱厚照身边,常常唱个小曲儿,却“亲近”不了张皇后。张忠心想:这“大业”之事看来只能在朱厚照将来嫔妃上做文章了。
张忠毕竟年轻,论计谋还比不上他的父亲石彪。
这天,石彪外出闲逛,路过驼子庄,忽见两个人争执起来。这两个人都姓郑,一个叫郑旺,是武成卫的小旗。
话说大明朝依据山川地形,在全国设有三百二十九个卫,世袭当兵,大部分屯田,小部分服役。一般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设指挥使等官;每卫下辖五个千户所,以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个千户所,设千户等官;千户下辖十个百户所,以一百一十二人为一个百户所,设百户等官;每百户辖两总旗,各五十人,总旗下辖十小旗,每小旗十人。
和武成卫小旗郑旺争执的那个人,名叫郑安,就是驼子庄的。
郑旺与其妻赵氏生了一个女儿,唤作王女儿。因一时贫穷,王女儿在十二岁时被卖给了一户富有人家。等到郑旺不缺钱了,便想讨回他的女儿,可到这户富有人家一打听,知道王女儿被转卖给一个陌生人家做婢女了。这样,寻找女儿的线索就中断了。忽然有一天,郑旺听到驼子庄的郑安家收养了一个女儿,小名就叫王女儿,年龄与自己的王女儿一般大,并且新近入了皇宫,要成为皇亲了。郑旺便怀疑郑安家的女儿就是自己当年卖掉的女儿,于是郑旺就去找郑安。郑安哪肯承认?二人上了情绪,就争执起来。
石彪计上心来!他心里道:“皇宫中已有了太子,如果造出谣言来,说当今太子并非张皇后所生,虽然弘治皇帝、张皇后并不相信,但群臣、藩王当中或许有相信的,这样就会影响到太子的前途,那样的话,张忠、张茂的‘大业’就有了新希望。”
石彪暗暗高兴,便上前将郑旺、郑安二人拉开,私下里请郑旺到酒店里喝个小酒。
郑旺见石彪仪表堂堂、穿着华丽,便知大有来头,拱手问道:“官人有话要教小人吗?”
石彪拱手说道:“在下姓石,实不相瞒,我有个儿子在皇宫中做太监。”
郑旺正想打探皇宫中事情呢,闻听此语,便肃然起敬,恨不得跪下来磕几个响头。
石彪一脸络腮胡子,他捋了几下胡须,然后撒谎道:“据我的儿子讲,弘治皇帝与张皇后婚后四年没有孩子,突然之间,张皇后就有了太子,可是在此前,张皇后丝毫没有怀孕迹象。”
如此宫中秘闻,哪个不想听?郑旺记得一清二楚。
石彪继续编道:“我儿说,这个皇太子并不是张皇后所生,而是一个叫王女儿的宫女所生。如果这个王女儿果真是你的女儿,那么你就是郑皇亲了。到时,可要提携一下我的儿子。”
郑旺异常激动,满脸通红,不住地点头。
喝了几杯,石彪便给郑旺留下十两银子,然后告辞回去。这郑旺本是个既贪利又愚笨的人,一时间全然相信石彪所说,激动之余,竟然也忘了询问石彪和他所言儿子的名字。
却说郑旺带着成为皇亲的憧憬急忙赶往北京城,左右打听,知道西院是太监们常去的地方,于是便来到这儿到处询问。这天,前来西院的一个名叫刘山的太监与郑旺相遇。
皇宫太监数千人,这刘山身份低微,并不知皇宫的一些消息,闻听郑旺所言当今太子朱厚照是王女儿所生,不由异常惊讶,仔细想来,张皇后确实四年未生育,突然就有了皇太子。刘山明白,弘治皇帝就一个女人,则是受宠的张皇后,二人夜夜同床,如果张皇后生育正常,那么第一年就会怀上孩子的,不会等到四年。刘山又想到,如果当今太子确实是王女儿所生,那么自己攀上了这个高枝,就有了锦绣前程,于是对郑旺格外热情,请他做了一个帖子,把自己和女儿的情况写在上面以方便寻找。
不久,刘山在一个叫郑金莲的宫女处得到消息,确实有个叫王女儿的宫女在皇宫。刘山暗暗高兴,急忙托人去打听王女儿的身世,但得来的消息不免令刘山有些失望,王女儿说自己是郑安家养女不假,但亲生父亲姓周不姓郑。
刘山梦攀皇亲,便又想方设法见到了宫女王女儿。
刘山、王女儿都是皇宫中卑微的小人物,互相都很热情,刘山斗胆低声问道:“您可曾生过一个孩子?”
王女儿可是一个青春少女,哪曾接触过男人,更何谈生育?当即气恼,拂袖而去。
刘山不知王女儿为何生气,刘山只是想:假若郑旺所言是真的,那么王女儿一定是惧怕张皇后,不敢揭这段隐情。
人人都想往高处走,刘山、郑旺都不例外。他们不相信飞黄腾达的愿望成了泡影。
这天,郑旺又提着土特产在西院等候刘山,刘山如约前来,直言说道:“王女儿已经找到,可是她不想认你这个父亲,可能是有点儿怀疑和忌讳吧。”
听此言,一心想当皇亲的郑旺更加相信石彪所说,从此经常买些果品、食物、布帛等,托刘山转交给女儿。郑旺心里想,王女儿说不定埋怨自己当年卖掉她,只有慢慢来才能感化王女儿。刘山想和王女儿联系,可王女儿哪会见他?刘山想把这些东西退给郑旺,可一想万一郑旺所说是真的,自己白白错过了富贵荣华大好机遇,又一想这么多好东西自己消受也不错,于是全都收归己有。为了敷衍郑旺,刘山从宫里带些衣服、靴子、布匹送给郑旺,说是他女儿的回赠。
郑旺不禁大喜,回家逢人就说,自己的女儿已经当了娘娘了,还生下了太子。众亲邻开始不信,但听他说宫中大太监的父亲送给他十两银子,又见他经常捎来宫中的御用之物,慢慢信以为真。不少势利的乡亲还来送了不少礼物。这之后,意图巴结皇亲国戚的人越来越多,郑旺怕自己记不住,还造了本聚宝簿,上面注明送礼人姓名、送的什么礼物。不只北京附近,就连苏州城的远房亲戚也来走动。
再说苏州城的唐伯虎,与秋香生了个儿子。这些年来,唐伯虎大部分时间花在诗画、郊游上。不料好景不长,家庭发生巨变,父母以及妻子秋香、小儿子相继病殁。父亲唐广德临终前,嘱咐唐伯虎:“儿呀,一定要好好用功,你十六岁时便在院试中夺得秀才第一,如果发愤图强,南直隶乡试中夺得第一也是稳稳当当的。”唐伯虎掉着眼泪点头答应。
沉重的打击、慈父的遗言,让唐伯虎雄心顿起,结结实实用起功来,认真学习四书、五经。
再说太子朱厚照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朱厚照生来好动,自幼贪玩,尤其喜爱骑射。弘治皇帝一心想把他培养成明太祖朱元璋那样文武兼备的圣君,所以对他的骑射游戏颇为纵容,这也养成了他贪玩尚武的习气。
弘治十一年,七岁的太子朱厚照出阁就学。
弘治皇帝命内阁首辅刘健,大学士李东阳、谢迁三人担任太子朱厚照的老师。
弘治皇帝同时精选东宫官属,翰林院检讨杨廷和、梁储、毛纪侍奉太子朱厚照读书。
杨廷和乃四川新都人,十二岁中了举人,十九岁中了进士,风度翩翩,安静慎重。
梁储,广东石肯人,幼小聪慧。梁储六岁时,一天不小心扑倒在地,父亲扶起他说:“跌倒小书生。”梁储应声道:“扶起大学士。”七岁时,父亲曾经出个上联让儿子试对:“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梁储稍加思索后对道:“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
毛纪,山东掖县人,自幼苦读经书,学问精深、文笔优美,熟悉历朝典故,为人简重端庄、忠厚老成、不苟言笑。
弘治皇帝又增选近侍宦官。毫无疑问,太子朱厚照就是未来的皇帝,搞定他就等于搞定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整整守了十年陵墓的刘瑾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拿出大半生的积蓄贿赂已经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王岳,终于被选入东宫侍奉太子。张永、张忠、谷大用、马永成、魏彬、邱聚、罗祥等当年内书堂的学党全都聚集在太子朱厚照身边。
当刘瑾带着一半希冀一半忐忑进入东宫看到朱厚照的眼神时,刘瑾笑了。刘瑾知道,这是一个游戏人间的主儿。那一刻,刘瑾忽然看见朱厚照晶亮灵动的眸光中映现着一个未来的否极泰来、风生水起的刘瑾。刘瑾想方设法去讨朱厚照喜欢,领着张永、张忠等七人,或进贡奇特的玩具,或组织各种玩耍,于是太子朱厚照对他宠爱有加。刘瑾侍候朱厚照,就像猴归山林,而朱厚照遇见刘瑾,恰似麦苗沐浴春雨。
刘健、李东阳、谢迁这些道貌岸然、一本正经的阁老们,想把朱厚照塑造成一个文质彬彬、满腹经纶的皇帝,可他们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碰上朱厚照这样的主子,是大臣和百姓的不幸,却是宦官和奴才的大幸,尤其是年近半百的刘瑾之荣幸。
把内阁首辅刘健气的,直骂侍奉朱厚照的刘瑾、张永、张忠、谷大用、马永成、魏彬、邱聚、罗祥等八人为太子“八虎”。
射箭、骑马、蹴踘、摔跤、打猎、斗鸡、遛鹰、驯豹……刘瑾陪朱厚照把能够想到的好玩的东西都玩了个遍,最后,又玩起了打仗。刘瑾召集一千名太监,分成两队,朱厚照率领东队,张忠、谷大用、马永成、魏彬为手下“大将”;刘瑾率领西队,张永、邱聚、罗祥为手下“小喽啰”。两队人马在东宫里“大动干戈”,每每打得人仰马翻、鸡飞狗跳。刘瑾是极为聪明之人,每次“打仗”,西队必输,而输得最精彩的则是张永。
这张永是北直隶永定人,虽然年龄比刘瑾小十几岁,但见识一点不逊色。张永也清楚,讨得太子的欢心,就是讨得明媚的前途。
朱厚照玩上了瘾,视读书为畏途,对刘健、李东阳、谢迁等老夫子们向他灌输的那一套修身治国的大道理厌恶至极,每每在听席上如坐针毡,要不就打瞌睡。而刘瑾虽然没上过几天学,但内书堂、茂陵司香的经历让刘瑾看了不少书,从而颇通文史,累知古今,涉猎甚广。从刘瑾那儿,朱厚照要什么有什么,问什么明白什么,朱厚照的心偏向了刘瑾等人。
这时,云南镇守太监钱能已死,他的养子钱宁受恩荫进入锦衣卫,得到百户的职位。钱宁相貌英俊,能言善语,并且善射,能够左右开弓,刘瑾便让他进宫陪伴朱厚照玩耍。钱宁之所以能成为大太监钱能的养子,自有他的过人之处。朱厚照让钱宁箭射哪片树叶,钱宁就能射掉那片树叶。朱厚照想骑马,钱宁立刻扮成马状,还能嘴里发出嘶鸣声。把朱厚照乐的,直呼钱宁为贤兄。
钱宁马上跪道:“殿下称小人为兄,真是折煞小人了。”
朱厚照笑着问:“那称呼你什么?”
刘瑾在旁笑着说道:“天下的臣民,都是皇上、太子的奴才或者子孙。”
朱厚照便信口说道:“那就称你为义子吧。”
钱宁不好反驳,只好点头答应。
刘瑾心里道:“不到十岁的孩子就收成人为义子,透支了福分,怕是将来要断子吧!”心里说归说,但脸上仍旧荡漾着微笑。
做兄长也罢、义子也罢,皇太子朱厚照喜欢了,就能提官。第二天,钱宁就被提升为锦衣卫千户。
六、王守仁与唐伯虎同进考场
且说苏州唐伯虎遵从父亲遗嘱,刻苦用功,准备参加乡试。不料,苏州知府刘介听到他人谗言,说唐伯虎风流成性,败坏世风,又沉溺于诗词绘画之类杂学,不符合朝廷取士的标准,便对唐伯虎极为不满,有意取消唐伯虎参加乡试考取举人的资格。
幸而华察夫人与刘介相识,送给他五百两银子,说唐伯虎很有才气,如龙门燃尾之鱼,不久即当飞去,如果拒之门外,恐难服众。这样,唐伯虎才渡过了这场危机。
明朝建立时,明太祖朱元璋对各地官员管治甚严,若有官员贪污暴虐,准许百姓赴京诉冤。官员贪污的数额在六十两白银以上的,就要处以死刑,杀头后还要枭首示众,并且剥下他的皮,皮里填上草,把这人皮草袋置于衙门里官座旁边,让后任官员触目惊心,达到警戒作用。各府、州、县衙附近,都要设立一座厅堂,祭祀土地神,若需要对某个贪污官员实行剥皮就在这里执行,因此这座厅堂便叫做皮场庙。明朝的官员贪污六十两银子,就被剥皮,可谓刑法严厉。要知道明朝的知县,每月薪金才是四两银子。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明朝大多数官员廉洁奉公,但也有人铤而走险,这刘介就是个贪财枉法之人。
再说唐伯虎,立刻打起精神来,熟读四书、五经,准备乡试。
弘治十一年八月,是各省乡试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