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8300000019

第19章

坚固品第五十七

佛告须菩提:“彼魔波旬至菩萨所言:‘萨云若者与虚空等,有无之事皆空,是法及形亦复空。于空无之法初无能得,已过去者亦不能得空无之法,甫当来者亦不能得,有无之相皆空如空。汝唐勤苦!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是皆魔事,非三耶三佛所说。诸贤者当觉魔事。卿作是意者,卿将无长夜堕恶趣中。’”

佛言:“是善男子、善女人若闻是所言,便当觉知是为魔事。‘魔欲坏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一切诸法有无之事虽与空等,一切众生无能见者、无能知者,我当以有无之空为僧那僧涅,逮萨云若为众生说法使得度脱,当令众生得须陀洹道、得阿罗汉、辟支佛道,令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摩诃萨从发意以来,当坚其意不动不转,不信余事意已坚固,便行六波罗蜜便上菩萨之位。”

须菩提言:“云何,世尊,菩萨不动还者为阿惟越致耶?动还者为阿惟越致耶?”

佛报言:“不动转者是阿惟越致,动转者亦是阿惟越致。”

须菩提言:“是事云何,世尊?”

佛言:“从阿罗汉、辟支佛地动转者,是则阿惟越致;从阿罗汉、辟支佛地虽不动转者,是菩萨则为动转者。须菩提,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为阿惟越致。有如是相者,彼魔波旬不能坏菩萨令不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欲得四禅则便能得,欲得灭脱禅亦复能得,欲得三十七品禅、空无相无愿禅皆悉能得,欲得五神通者悉能得之,虽受诸禅不取禅证,不取声闻、辟支佛证,自取所应以济众生。须菩提,以是相行像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常念于道不离于道,不贪形色,不贪身相,不贪巢窟,不贪六波罗蜜,不贪四等,亦不贪四空定,不贪神通,不贪十力及十八法,不贪佛国亦不贪教授众生,不贪见佛,不贪善本。所以者何?于空无法,不见空无无相之法有可贪者。何以故?一切诸法有无之事相皆空故。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已具足菩萨念,具足四事,行步、坐起、卧觉、出处安谛详审,终不卒暴用意不忘。须菩提,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为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为众生故,以沤和拘舍罗,现在居家五欲之中,施诸穷厄衣被饮食,随人所欲皆供给之,自行六波罗蜜劝彼使行六度,常称叹六度功德,见有行者代其欢喜。阿惟越致处于居家,满阎浮提珍宝施于众生,及三千大千国土珍宝布施众生初不贪惜,无有淫欲之意,常等法行语言谦下,不陵易于人,不使众生起于恚意。须菩提,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为阿惟越致。”

“复次,须菩提,和夷罗洹阅叉常随后护彼,阅叉等言:‘我常当护是菩萨,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使意不乱终不远离。’复有五性和夷阅叉,亦复侍护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令余小神及非人神无能得其便者。”

“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信根、志根、精进根、三昧根、智慧根——诸根具足,人中勇猛不为怯弱。”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为勇猛?云何不为怯弱?”

佛语须菩提:“于道意坚固不动还者,是则勇猛不为怯弱,当知是为阿惟越致相。”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道念常具足,不学咒术符书,不作蛊道,不作医师合和诸药,不学神仙外道卜相知他男子及女人意。所以者何?菩萨于空无法相不见是事,无有是相,常愿清净,以是相行像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

佛告须菩提:“我今当说阿惟越致菩萨像貌相行,谛听!谛受!”

须菩提言:“唯,世尊,受教!”

佛告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不离于道行,顺应五阴,顺应诸性,顺应诸衰。所以者何?五阴空故性衰亦空。所行不逆国事。何以故?住于空法亦不见法有增有减者。不逆盗事。何以故?以住于空于空法中,亦不见法有持来者、亦不持去者。不逆兵事。何以故?住于空性于空法中,亦不见法有多有少者。不逆斗事。何以故?住于空法亦不见法有憎有爱者。所语常顺。何以故?住于诸法空如亦不见有常无常故。”

“须菩提,阿惟越致不说城郭事。何以故?住于虚空之空,亦不见聚,亦不见散,亦不见聚落之事。何以故?住于本际不见有得,不见有失。亦不说吾我之事,亦不说种种俗事,但说般若波罗蜜不离萨云然事。行檀波罗蜜不为贪嫉,行尸波罗蜜不为恶戒,行羼波罗蜜不为瞋恚,行惟逮波罗蜜不为懈怠,行禅波罗蜜不为乱意,行般若波罗蜜不为愚痴,行诸法空为诸法主非为非法之主,行于法性赞叹不坏法者,与诸如来缘觉弟子及诸菩萨及诸新发大道意者族姓男女共为亲友,常愿欲得见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常愿欲见十方诸佛,随所见佛愿往生彼便得往生,昼夜意常不离诸佛之念。何以故?诸阿惟越致菩萨,随顺入欲界,奉行十善得生十方佛前,起第一禅至四禅,从四禅至无形禅,便得生十方佛前。须菩提,以是像貌相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萨。”

“须菩提,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住内空者,住三十七品者,住三脱门者,终不言‘我是阿惟越致’,亦不言‘我非阿惟越致’,自住其地终无有疑。何以故?初不见法有动转不动转者。譬如须陀洹自住其道亦不疑怪,阿惟越致亦譬如是,自住其地教化众生净佛国土,魔事适起即时觉知,不随魔教破坏魔事。譬如下愚之人,意欲怀逆恶至死不移,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自住其地亦譬如是,诸天及人、诸鬼神龙、诸阿须伦、诸魔波旬所不能移转。所以者何?出诸世间诸天、龙、鬼、神一切之上,自于其地具足五通,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于诸佛所植诸善本,问诸佛受诸教,所住处有魔事即觉知,以沤和拘舍罗处魔事著本际,自于其地亦不疑厌。所以者何?于真际无狐疑,知真际亦不一亦不二,以过罗汉、辟支佛地。”

“须菩提,菩萨于是空无法相,亦不见生亦不见灭,亦不见断亦不见著,亦不作念言‘我当得阿惟三佛’,亦不言‘我不得阿惟三佛’。何以故?以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相自空故。是菩萨自住无所乏短之地,不复希望余事,无能坏是地者。何以故?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所有慧不与他人共。彼魔波旬化作佛像,来至菩萨所言:‘来取罗汉!亦无有授卿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记者,卿亦未得无所从生法忍,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不受卿记莂。卿亦未有是事,亦无是行,亦无是相,亦无是像貌任受记莂者。’须菩提,菩萨闻是不恐不怖、不疑不厌,意无有二者,是菩萨当自知‘我已从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受记莂已’。所以者何?菩萨自知‘我有是事,堪任受莂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彼魔波旬复作佛形像来至菩萨所,便以魔事授与菩萨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记莂,是菩萨即觉知,或能是魔、或能为魔所使作是像来,非是佛,但欲使我堕于罗汉、辟支佛耳。须菩提,若魔波旬复作佛像来至菩萨所,语菩萨言:‘汝所行者非佛所说,亦非弟子所说,但魔事耳。’须菩提,菩萨即知复是魔耳,或为魔所使是非佛也,‘欲坏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我意终不可转’。是菩萨意不可转者,以从过去诸佛受记莂已,以为住阿惟越致地。何以故?以是像貌相行具足堪任阿惟越致,以是当知阿惟越致相。”

“复次,须菩提,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者,欲护持诸法故不惜身命。若菩萨摩诃萨以沤和拘舍罗,乃能作是护法不惜身命者,则为护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法已。”

须菩提白佛言:“菩萨不惜身命欲护法者,为欲护持何等法耶?”

佛言:“我说空法,愚痴之人骂詈诽谤言:‘是非法,亦非律行,又非尊教。’须菩提,为是法故,菩萨摩诃萨护持正法,菩萨当作是念:‘诸当来佛所可说法,我亦在是数中受记。是法亦复是我法,以是法故不惜身命。’须菩提,菩萨为是法故不惜身命,以是像貌相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闻说深法,亦不狐疑,亦不惊怪,诸佛所说皆能受持终不遗忘。所以者何?用得陀邻尼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得何等陀邻尼,能受持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法而不遗忘?”

佛言:“菩萨以得闻持等陀邻尼,便能受持诸佛经法而不遗忘。”

“世尊,如来所言非声闻所说,亦非天、龙、鬼、神所说,亦非阿须伦、真陀罗、摩休勒所说。”

佛告须菩提:“诸所有音声之名,是菩萨闻是初不惊怪意无狐疑,用得陀邻尼故。以是像貌相行具足,是为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甚深品第五十八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阿惟越致菩萨大功德具足,不可称量功德具足。”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阿惟越致有大功德、不可得称量功德具足。所以者何?以得无碍无限之慧,非诸罗汉、辟支佛所能及故。阿惟越致住是慧中便受神通,亦非诸天世间人民所能及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能以恒边沙劫之寿,叹说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功德像貌相行具足,所入所住深奥之慧,行六波罗蜜,具足三十七品及萨云然,可令人得知是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功德者不?”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汝乃能问阿惟越致深奥之处,说甚深空、无相、无愿,说无所有,说无所生灭,诸淫垢,说泥洹净,说如,说寂真际法性,是诸深法皆是泥洹之像。”

须菩提言:“世尊,如是说者,但是甚深泥洹,非诸法之教耶?”

佛言:“须菩提,甚深亦是诸法之教也。须菩提,五阴甚深,六衰甚深,乃至于道亦复甚深。须菩提,五阴云何甚深?五阴如,如以是甚深,亦如道如,是故五阴甚深,道亦甚深。云何如如?夫如者,亦非五阴亦不离五阴,如亦非道亦不离道。”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甚奇甚特甚深微妙乃尔,除五阴,处泥洹;若道若俗之所有法,所作无作,有漏无漏,皆悉已除,处于泥洹。”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应般若波罗蜜深妙之法,若念若持自念所住,当如般若波罗蜜教住,所学亦当如般若波罗蜜教。是菩萨尽具足如般若波罗蜜教,持是具足之念受无央数善本功德,舍无量劫生死之难,何况至意守行与般若波罗蜜、与道相应者!”

“譬如士夫情多放逸,与彼端正女人克期,其女人有事不得时往。未到之间于意云何?彼人为有几意起想?”

须菩提言:“世尊,是想甚多!甚多!”

佛告须菩提:“菩萨奉行般若波罗蜜如其中教,至念一日意不转者,却若干劫生死之垢。是菩萨应般若波罗蜜行,一日所受善本功德,胜于菩萨但行布施如恒边沙劫。”

“复次,须菩提,菩萨布施三尊如恒边沙劫。于意云何?其人植福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不可称计。”

佛言:“不如是菩萨摩诃萨念般若波罗蜜,应行一日如般若波罗蜜中教,其功德不可计。何以故?菩萨因是乘疾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故。”

“须菩提,若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恒边沙劫之寿,为须陀洹作功德,及罗汉、辟支佛作功德,至三耶三佛作善本。于意云何?其人功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

佛言:“不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中教,其功德不可计。何以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已过罗汉、辟支佛地故,从菩萨位成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故。”

“须菩提,若有菩萨寿如恒边沙劫,行六波罗蜜。其人功德宁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甚多!”

佛言:“不如是菩萨随般若波罗蜜教,一日如中行六波罗蜜,其功德不可计。何以故?般若波罗蜜者,是菩萨摩诃萨之母,住是般若波罗蜜中,具足诸佛法故。”

“须菩提,若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恒边沙劫之寿行法之施。于意云何?其人功德宁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甚多!”

佛言:“不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中教一日法施,其功德不可计。何以故?菩萨不离般若波罗蜜者,则为不离萨云然。菩萨欲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当离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若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恒边沙寿,行三十七品及空、无相、无愿,其人功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

佛言:“不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其中教,一日如般若波罗蜜中教,行三十七品及十八法,其功德不可计。何以故?初不见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从萨云然有还者,离般若波罗蜜者便有动还故。须菩提,是故菩萨不当离般若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若有菩萨以恒边沙劫之寿,行六波罗蜜,所有财物饮食布施,以法布施及诸三昧事,欲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其人功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

佛言:“不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中教,所可布施及法施与诸三昧事,欲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其功德不可计。所以者何?如般若波罗蜜教者,于诸功德中为最第一。离般若波罗蜜念者,是为非念,亦为非求。”

“复次,须菩提,菩萨欲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当善于智求。须菩提,若有菩萨习行六波罗蜜者,寿如恒边沙劫,劝助过去、当求、现在诸佛及僧所作功德代其欢喜,持是欢喜持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其功德宁多不?”

须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

佛言:“不如是菩萨一日与般若波罗蜜教相应,持是功德当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菩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当善于智求。”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从无所作为为最第一。若无所作、无所为者,云何而得正见、须陀洹及罗汉、辟支佛至萨云然,成阿惟三佛?”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不可从有所作得须陀洹至萨云然,成阿惟三佛。行般若波罗蜜布施,亦不求有所作,亦不有是布施意,常念言‘是布施空亦无所有’。何以故?是菩萨学善于内外空及有无空故。须菩提,菩萨住是空已,观诸所作作是空观,则已不离般若波罗蜜;不离般若波罗蜜,则受无有数、无有限、无有量诸福功德。”

须菩提白佛言:“无有数、无有限、无有量,有何等异?”

佛言:“阿僧祇者为无有数,有数身亦不可得,无有数身亦不可得。无有量者,当来、过去、今现在不可限、不可量,亦不可思议。”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可使五阴不可量、不可数、不可限不?”

佛言:“有是。”

须菩提言:“世尊,何因五阴不可量、不可数、不可限?”

佛言:“五阴空,不可数,不可量。”

“云何,世尊,但五阴空,诸法为不空耶?”

佛言:“我初不说诸法空耶?”

“世尊,亦说诸法空耳。世尊,空者,为是不可尽,为是不可数,为是不可量。空者,不可数,不可量,亦不可平相。世尊,是法义解亦不可得若干。”

佛言:“如须菩提所说无异,以诸法不可得故。佛说若干不可得,是法空、无相、无愿、无所有、无所生,是为灭,是为泥洹,是为如来无尽至于泥洹。”

须菩提白佛言:“未曾有,世尊,甚奇!甚特!如世尊所说无所得法,我听世尊所说诸法亦不可得,以诸法不可得,空亦不可得。不可得义为有增减不?”

佛言:“无有增减。”

须菩提言:“六波罗蜜亦无增减,三十七品亦不增减,八惟无禅、四无碍慧、四等、佛十八法及十种力、四无所畏亦无增亦无减。”

须菩提言:“世尊,若是法从六波罗蜜至四无所畏若有增有减者,便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如是,如是,不可得之法亦无增亦无减。若行般若波罗蜜,若念般若波罗蜜,若习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亦不念言‘我增六波罗蜜’,亦不念‘我减六波罗蜜’,当作是念‘但有名故有六波罗蜜’,持是所念,持是发意,持是善本,施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如诸法如。”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如诸法如?世尊,何等为诸法之如,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五阴之如,泥洹之如,是故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亦不增亦不减。是故菩萨不离般若波罗蜜,倍复精进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诸法有增有减者,是故不可得法亦无增减。须菩提,是故六波罗蜜亦不增减,至四无碍亦不增减。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不增不减之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用初时意得成?为用后头意得成?前意后意各各不俱,云何善本得聚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世尊,是不俱不同之意,云何有所成功德,不成不聚不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告须菩提:“我当为汝说譬喻,诸有智之士以譬喻得解。于意云何?譬如灯炷,始燃之时,为用初明得燃?为用后明得燃?炷燋之时为用初时明燋?为用后时明燋?”

须菩提言:“世尊,亦不用初头焰得燃,亦不离初焰因缘得燃;亦不用后焰得燃,亦不离后焰因缘。”

“须菩提,菩萨亦不用初意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初意因缘;亦不用后意得,亦不离后意因缘得。”

“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从初发意至十住地,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世尊,云何从十住地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先从智地观地,具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从八辈观地、薄地、离淫地、已办地、辟支佛地、菩萨地、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地、佛地,具足佛地已,便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于是十地学,亦不从初发意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初发意得,亦不以后意得,亦不离后意得。”

须菩提言:“世尊,十二因缘起甚深!不以初发意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初发意因缘;亦不用后意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后意而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于意云何?意已灭可复使更生不?”

“世尊,已灭不复生。”

“须菩提,意已生为是灭法不?”

“世尊,是实灭法。”

佛言:“已灭法者是为灭不?”

“世尊,不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为正尔住不?”

“世尊,住如如住。”

佛告须菩提:“若如住者,真际住当住如如耶?”

“不也,世尊。”

佛言:“于须菩提意云何?如者为甚深不?”

“世尊,甚深!甚深!”

“须菩提,如者为是意耶?”

“不也,世尊,如非意。”

“须菩提,意为离如耶?”

“不也,世尊。”

“须菩提,如以如为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如不相见。”

“须菩提,如是行者,为行深般若波罗蜜不?”

须菩提言:“世尊,如是行者为行深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言:“作如是行,为行何法,世尊?”

佛言:“作是行者为无所行。何以故?行般若波罗蜜者无若干行。”

“世尊,夫如者,亦无若干,亦无作若干行。”

佛告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为行何等?”

对曰:“为行毕竟无有二处。”

佛言:“行毕竟者,为有若干行,为有相行耶?”

“无有,世尊。”

佛言:“无相为有相念耶?”

“无有,世尊。”

佛言:“云何有相念?”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作是念有相无相。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具佛十种力及十八法,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沤和拘舍罗于诸法无所念亦不不念。何以故?菩萨知一切诸法相皆空故。住空法为众生故行三三昧,持是三昧教化众生。世尊,菩萨摩诃萨何等三三昧?”

佛言:“住是三昧者,与空、无相、无愿相应。一切众生皆著于空,著于相、愿,菩萨摩诃萨安处众生以空、无相、无愿之法,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以是三事教化众生。”

同类推荐
  • 异虚篇

    异虚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松峰说疫

    松峰说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儿诸疳门

    小儿诸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eg Woffington

    Peg Woffingt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憨休禅师敲空遗响

    憨休禅师敲空遗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很多朋友,只是成为朋友之前,他们只是一些陌生人。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是,我们的朋友都隐藏在陌生人中,他们不难接近,更谈不上可怕,只要掌握了本书所介绍的结交陌生人的方法,你的朋友就会遍天下。
  • 末世危机:我不是一朵食人花

    末世危机:我不是一朵食人花

    【拒盗,侵究】 不小心摔了个跤就算了,还莫名穿越到末世,成为了一朵食人花。喂喂喂,为什么别人的设定都是什么千金啊女贼啊,带有光环的女主角啊,我就成了一朵食!人!花!而且这朵食人花还散发着一股香气,引来了一个丧尸王,整天围绕在我旁边,虽然他长得真的很帅,但是,嘤嘤嘤,他同时也是一只丧尸王啊去!你见过一朵食人花和一只长得很帅的丧尸王呆在一起的场景吗?好吧,你没见过,毕竟这可是个稀罕的场面。
  • 三世梨花缘

    三世梨花缘

    她,原是山下的一介孤女;他,原是天上的一个神仙。他,遭奸人陷害,逃往下界,却,不想,爱上他。守了她三生三世,她,第三世,终于成仙而他,已堕仙成魔,仙魔终不两立,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豪门错情:秦少的亿万娇宠

    豪门错情:秦少的亿万娇宠

    她是从小受尽万千宠爱的豪门公主,却一出生就背负家族使命,她不懂情,不懂爱,直到遇见他。他是出生尊贵的世家太子,是所有人眼中的权色无双,外界皆传他冷心冷情,无心无情,直到遇见她,高高在上的太子爷甘愿为她低下高贵的头颅。她在最美丽的年华里遇见他,可是却只能对他的一往情深望而却步。她说:“对不起,我爱不起你。”他笑着说:“唯有你配我秦(情)深。”【小剧场抢先看】秦深:“真真,给我生一个孩子。”乔真真:“你知道,我--”他打断她的话,埋首在她的颈窝,“我知道,我知道,所以给我生一个孩子。”乔真真强颜欢笑:“傻瓜。”-
  • 梦境归来做才子

    梦境归来做才子

    曾梦见格莱美放声高歌,曾梦见嘎纳手捧金棕榈,曾梦见诺贝尔颁奖现场发表演讲,曾梦见建国初期全民一心,曾梦见武侠世界江湖逍遥,曾梦见末世来临丧尸横行,曾梦见仙佛争锋踏剑遨游......梦想照进现实,梦境归来,传奇人生从此刻开始!天籁之音,如椽巨笔,演技非凡,才高八斗,点石成金,这都不是梦想。歌坛天王,畅销作家,国际影帝,著名导演,商界巨擘,莫正阳集于一身!国民才子,霸道来袭!
  • A Millionaire of Yesterday

    A Millionaire of Yesterd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一瞬的地老天荒

    那一瞬的地老天荒

    这是一个转瞬生死的年代,人心动荡,世情薄凉。他,如兄如夫,热烈如骄阳;他,亦师亦友,干净如月亮;她一天天成长大,一天天懂得成长的代价……烽火佳人,利益交错,谁是谁的棋子?谁得到?谁失去?谁痴情?谁断爱?谁又能走出欲望的河流,采撷那一缕栀子的淡香?
  • 灭秦(1)

    灭秦(1)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因为他——霸王项羽死在小小的蚂蚁面前。因为他——汉王刘邦用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生命。因为他——才有了浪漫爱情红颜知己的典故。军事史上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他的谋略。四面楚歌、动摇军心是他的筹划。十面埋伏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 巧联珠

    巧联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隐婚前夫请签字

    隐婚前夫请签字

    一年前,她设计阴谋将自己送上他的温床,从此一纸婚书步步深陷。一年后,当她准备全身而退的时候,他却圈她入怀,“云念离,谁都可以走,唯独你不行!”云念离一直以为,冷厉南对她恨之入骨。事实上,他的确对她恨之入骨!当她拿着孕单向他报喜的时候,他怀中另有佳人,“云念离,把孩子打掉,从今往后我不想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