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29300000009

第9章

摩诃般若波罗蜜释提桓因品第二十

释提桓因。于众中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罗蜜。难了难知。是人民功德不小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书者持者学者。佛语释提桓因。云何拘翼。阎浮利人民。是都卢皆持十戒悉具足。其功德宁多不。持是功德。百倍千倍万倍。亿万倍巨亿万倍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书持学者。时坐中有一异比丘语释提桓因。出拘翼上去已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乎。释提桓因报是比丘言。持心一反念。出我上去已。何况闻般若波罗蜜书持学者。闻般若波罗蜜以随是法。随是法教作是立。都卢出诸天阿须伦世间人民上。都卢于诸天阿须伦世间人民中极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独过诸天阿须伦世间人民上也。乃至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都复过是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独过阿罗汉辟支佛上也。亦复至菩萨行檀波罗蜜。设无般若波罗蜜。无沤和拘舍罗。亦复过是上。不独过檀波罗蜜。亦复乃至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失般若波罗蜜。失沤和拘舍罗。亦复过是上去。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正使菩萨摩诃萨狎习般若波罗蜜中行。都卢合会诸天诸阿须伦诸世间人民。终不得胜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如中所狎习般若波罗蜜。作是坚持。是菩萨摩诃萨疾近萨芸若。是菩萨摩诃萨离怛萨阿竭名不远。是菩萨摩诃萨如是护。离佛坐不远。是菩萨摩诃萨所有懈怠不复生。是菩萨摩诃萨作是学为学佛。不学阿罗汉法。不学辟支佛法。当作是学菩萨摩诃萨。四天王当作问讯言疾学是。四部弟子当作所度。当于佛座上坐。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作是学菩萨摩诃萨。四天王常自往问讯。何况余天子。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当念。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行。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或时世间所有勤苦之疾。是身了无有怨。是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阿难作是念。是释提桓因。自持智说耶。持佛威神说乎。释提桓因知阿难心所念。语阿难言。持佛威神。我所说乎。佛言。如是阿难。持佛威神。释提桓因所说乎。正是忠阿难。或时菩萨摩诃萨。深念般若波罗蜜。行般若波罗蜜行。学般若波罗蜜。当是时三千大千国土中弊魔。一切心中皆愁毒欲共坏乱是菩萨摩诃萨。自共议言。当何以使是菩萨便中道取证阿罗汉辟支佛道。莫使成作佛

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贡高品第二十一

佛语阿难。菩萨随时欲学般若波罗蜜。随法欲行般若波罗蜜。是时一佛界中魔。各各惊自念言。欲使菩萨中道得阿罗汉果。莫疾使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疾使得佛。复次阿难。弊魔愁毒为忧。见菩萨习行于般若波罗蜜。复次阿难。是时诸弊魔四面放火风。恐怖是菩萨。若令畏惧。衣毛当起。使心一反乱念转复。佛语阿难。魔不遍行乱菩萨。若有行乱者。有不行乱者。阿难白佛言。何等菩萨为魔所乱。佛语阿难。若有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不乐者。弊魔便行住坏。复次阿难。若有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心狐疑者。自念若有无有耶。如是

阿难。菩萨为弊魔所得便。复次阿难若有菩萨远离于善师。是菩萨所闻般若波罗蜜深事不欲闻也。亦不了也。亦不知也。何因守般若波罗蜜。用是故阿难。是菩萨弊魔所得便者。复次阿难。若有菩萨与恶师从事。用是故。弊魔得菩萨便。是菩萨言。正是我所喜师也。当成我所愿。余多有菩萨非我善厚也。用是故。弊魔便复得菩萨。复次阿难。闻是深般若波罗蜜时。教余菩萨。用是为学。用是为写我尚不了其事。汝能了耶。若有时菩萨与异菩萨。转相轻易言。我所行是也。汝所行非也

尔时诸弊魔欢欣踊跃。是时弊魔便作异被服像来。叹菩萨言。汝于某国生某种姓家。是菩萨闻是语。便轻易余成就不贡高菩萨。是贡高菩萨功德薄少。无阿惟越致相也。是菩萨于阿惟越致中功德少。自贡高轻余菩萨言。卿不及我所行。用是故。弊魔大欢欣言。今泥犁禽兽薜荔堕者不少。弊魔当复增其念。所语所说。多有信用者。闻之者无不随其言者。作是学者嗔恚益增。心所作为颠倒。用是故。身口心所作为轻反。用是故。其人在泥犁禽兽薜荔中罪益增。用是故。弊魔大欢欣踊跃无有极。若求菩萨道家。与求罗汉道人共诤。尔时弊魔自念。菩萨离萨芸若远离远亦不大远。菩萨又与菩萨共诤。尔时弊魔念言两离佛远。佛语阿难。未得阿惟越致菩萨。与阿惟越致菩萨共诤。骂詈阿惟越致菩萨。是菩萨骂以随心所念转怀怨恨。心一转念听却一却菩萨虽有是恶念。不舍萨芸若却无数劫极甫当更复从发意起。阿难白佛言。心所念恶宁可得中悔不。当乃却就尔所劫乎。佛语阿难于我法中。广大极可得悔。佛语阿难若有菩萨念恶有恨。自欢欣复语他人。是人不可复使悔也。若有菩萨若骂詈嗔恨自念。咄我所作无拔。后终不敢复作是。复自考责人道难得。用是故。悉当忍于人。何况乃当与人共诤言乎。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蹈我上度去。我有是意。宁当复与人共诤耶。住立当如聋羊。诸恶悉当忍。诸恶心不当犯。我作佛时悉当安十方人得般泥洹。我不复与人共诤嗔恚于人。为用罗汉道故。阿难白佛言。菩萨菩萨自相与共止。法当云何。佛语阿难。菩萨菩萨转相视。当如视佛。心念言共一师。共一船共一道。是所学我亦当学。如是若有余菩萨欲喜学罗汉辟支佛道。若与从事。设有是人者我不与从事。其有世世欲求佛道者。当与相随如是学。为共一法学

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学品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菩萨学无常为学萨芸若。学无所生为学萨芸若。学去离淫为学萨芸若。学灭为学萨芸若。佛语须菩提。汝所问。学无常为学萨芸若者。于须菩提意云何是怛萨阿竭本无随因缘得怛萨阿竭。本无字宁有尽时不

须菩提白佛言。不。佛言不。佛语须菩提。为学萨芸若。如是学为学般若波罗蜜。如是学为学怛萨阿竭陀。为学力。为学无所畏。为学诸佛法。菩萨学如是者。悉行诸学法。菩萨摩诃萨作是学魔及魔官属不能中道坏。菩萨如是学。为疾得阿惟越致。菩萨如是学者。为疾近佛树下坐。菩萨如是学。为悉学佛道菩萨如是学。为习法也。菩萨如是学。为极大慈哀。如是为学等心菩萨。学如是三合十二法轮为转。菩萨学如是。为学度灭十方天下人。菩萨学如是。为学甘露法门。佛语须菩提。不懈怠人乃能学是。作是学为学十方天下人道菩萨学如是者。不入泥犁禽兽薛荔中。菩萨学如是。终不生边地。如是学不复生愚痴贫穷中。如是学不复盲聋喑痾欧。如是学为不毁十戒。如是学为不随解除卜问。如是学远离不持戒人。菩萨如是学。不愿生尼惟先天上。何以故。菩萨有沤和拘舍罗故。般若波罗蜜。何等沤和拘舍罗。从般若波罗蜜中出沤和拘舍罗。持沤和拘舍罗。灭神入禅不随禅法。菩萨学如是。为得净力为得无所畏力。为得佛法净力。须菩提白佛言。佛所有诸法本皆净。何等为菩萨得法净。佛语须菩提。菩萨学如是。为学无所得净法诸法净。如是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悔不厌。是为行般若波罗蜜。未得道者愚痴不晓是法。不见是事。菩萨用人故常精进。人见我亦当效我精进。用是故。菩萨得力精进无所畏。菩萨作是学。悉知十方天下人心意所念。无能过者。譬如地出金银少所处出耳。如是须菩提少所人随般若波罗蜜法教学。譬若须菩提少所人索遮迦越罗处。索小国王多。如是须菩提。少所人随般若波罗蜜法教学。从是中多索阿罗汉辟支佛者。有初发意菩萨。少有随般若波罗蜜教者。既有学般若波罗蜜。少有得阿惟越致者。菩萨当作是念。我当力学慕及阿惟越致。复次须菩提行般若波罗蜜。不持嗔恚意向人。不求他人短。心无悭贪。心不毁诫。心不怀恨。心不懈。心不迷乱。心不愚痴。时菩萨学般若波罗蜜时。诸波罗蜜皆悉属。学般若波罗蜜为照诸波罗蜜。为悉入诸波罗蜜。学般若波罗蜜。为具足余波罗蜜。譬如人言是我所便外着十二品。如是须菩提。菩萨学般若波罗蜜皆悉属。譬如须菩提人死时命尽身诸根悉灭。如是须菩提。菩萨学般若波罗蜜。为学诸波罗蜜皆悉属。菩萨欲学度诸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欲学般若波罗蜜。为学无极。于须菩提意云何。一佛界中所有人宁多不。须菩提报佛言。甚多。佛言。若有菩萨供养一佛界中乃尔所人。供养自尽寿命。其福宁多不。须菩提白佛言。甚多。佛语须菩提。不如菩萨守般若波罗蜜如两指相弹顷。佛语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极尊。用是故疾得佛。如是须菩提。菩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十方人中独尊。给施十方贫穷孤独者。欲求佛境界者。欲得佛智慧所乐者。欲得如师子独鸣者。欲得佛处者。悉欲得是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者。为悉学余法。须菩提白佛言。菩萨为复学阿罗汉法耶。佛语须菩提。虽知阿罗汉法不乐行不学阿罗汉所作功德。云何当得也。阿罗汉所行菩萨悉知。不学不行不于中住。菩萨作是学。天上天下无有能过者。悉过阿罗汉辟支佛上。如是为近萨芸若。菩萨作是学。不离般若波罗蜜远也。为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作是学。于萨芸若法中不增不减。离阿罗汉辟支佛道。菩萨若复作是念。持是般若波罗蜜。当得萨芸若。有小想为不行般若波罗蜜。亦不有般若波罗蜜之相。当持得萨芸若。亦无念。亦无见。亦无所想。是为行般若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守行品第二十三

是时释提桓因在大会中坐。作是念。菩萨行十方天下人无有能过者。何况自到至佛乎。十方人道难得。既得寿为安隐有一发意行佛道者难得。何况至心行佛道者乎。欲为十方天下人作导首。是人难得。是时释提桓因化作文陀罗华。取持散佛上。散已作是说行菩萨道者乃向佛道乎。所愿悉成。为近为悉护作是行者。为悉成佛。诸经法萨芸若经法。怛萨阿竭经法。悉具足。阿惟越致经法亦尔。释提桓因言。人有至心索佛。于是法中一反念终不远。释提桓因言。我欲使人于法中益念不厌生死之苦。一切天上天下为苦。用人故悉当忍勤苦之行。心作是念。诸未度者悉当度之。诸未脱者悉当脱之。诸恐怖者悉当安之。诸未般泥洹者悉皆当令般泥洹。释提桓因问佛言。新发意菩萨劝人助其欢欣。得何等福。随次第上菩萨劝人助其欢欣。得何等福。乃至阿惟越致上至阿惟颜。劝人助其欢欣。得何等福。佛语释提桓因。须弥山称之尚可知斤两。从劝助代初发意菩萨欢欣。其福不可量。佛语释提桓因。一佛境界尚可称知斤两。阿阇浮菩萨行劝人助其欢欣。其福无有科限。佛语释提桓因。一佛境界中诸海所有水取一发破为百分从中取一分。以一分之发取海水尽。尚可数知几渧。阿惟越致菩萨行劝人助其欢欣。其福不可数。佛语释提桓因。阿僧祇佛刹所有境界虚空。持一斛半斛。一斗半斗。一升半升。尚可量空知几所。阿惟颜菩萨行劝人助其欢欣。其福不可极释提桓因白佛言。为魔所乱闻是不助欢欣。魔官属人闻是不助欢欣者。从魔天上来下。闻是不助欢欣者。何以故。若有意索佛者。为怀魔境界也。有发意索佛者。当助其欢欣。是为怀魔境界。心不离佛。不离经。不离比丘僧。如是当助其欢欣。佛语释提桓因。如释提桓因所言。助其欢欣者为近佛。用是助欢欣之功德。世世所生处。为人共欲得供养。未尝有闻恶声时。不恐当归三恶道。常生天上在十方常尊。何以故。如是人助菩萨欢欣者。为悉施护十方人。何以故。初发意菩萨稍增自致至佛。成就作佛已。当度脱十方天下人。须菩提白佛言。心譬如幻。何因当得佛。佛语须菩提。于须菩提意云何。汝宁见幻不。须菩提言不。化幻亦不见。幻心离。化幻离。幻心虽离。是见异法。当得佛道不须菩提白佛言不见亦不离化幻。离幻心。亦不见当得佛。亦无法。亦无见。当说何等法耶得不得乎。是法本无远离。亦本无若得若不得。本无所生。亦无有作佛者。设无有法。亦不得作佛。须菩提白佛言。设尔般若波罗蜜离本无对法。离本亦无对亦无证。亦无守。亦无行。亦无有法当有所得。何以故。离般若波罗蜜本无形故。本无远离。何因当于般若波罗蜜中得佛。佛者离本无所有。何所本无所有当得佛者。佛语须菩提。如须菩提所言离。今般若波罗蜜无所有。离本萨芸若无所有。佛语须菩提。虽离般若波罗蜜本。本亦无所从生须菩提。当作是思惟。深入守是故离本无所有得作佛。佛语须菩提。虽知离本般若波罗蜜无所有。是为不守般若波罗蜜。不具足行般若波罗蜜者。不得作佛也。佛言。如须菩提所言。不用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佛也。亦不用离。无离得作佛。亦不可离般若波罗蜜得作佛。不得般若波罗蜜者。不得作佛。须菩提白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甚深难及。佛语须菩提。汝所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甚深难及。菩萨所言。勤苦行。深奥之法。不在取泥洹须菩提白佛言。如是所说事。菩萨不为勤苦行。何以故。亦无有作证者。亦无般若波罗蜜中得证者。亦无有经法得作证者。菩萨闻是。不恐不怠不难。是为行般若波罗蜜。虽作是行。亦不见行。是为行般若波罗蜜。虽近佛亦不见。是为行般若波罗蜜。远离罗汉辟支佛。亦不见亦不念。是为行般若波罗蜜。譬如空中无念若有近若有远。何以故。空本无有形故。行般若波罗蜜。无有离佛远离佛近。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有形故。譬如幻师作化人。化人不作是念。师离我近。观人离我远。何以故。化人无有形故。般若波罗蜜亦如是。不作是念。罗汉辟支佛道离我远。佛道离我近也。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有形故。譬如影现于水中。不作是念。何因影现于水中。若所有近者不念言近。若远者亦不念言远。何以故影无有形故。般若波罗蜜如是。亦无是念。罗汉辟支佛道为远耶。佛道为近乎。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有形故。般若波罗蜜。敌无所爱。敌无所憎。怛萨阿竭所有。无所著无所生。般若波罗蜜亦如是。亦无所生亦无所著。譬如怛萨阿竭化作人。不作是念。罗汉辟支佛道离我远。亦不言佛道离我近。何以故。化人无有形故。般若波罗蜜亦不作是念。罗汉辟支佛道离我远。亦不念佛道离我近。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有形故。譬如工匠黠师克作机关木人。若作杂畜木人。不能自起居。因对而摇。木人不作是念言。我当动摇屈伸低仰令观者欢欣。何以故。木人本无念故。般若波罗蜜亦如是。随人所行悉各自得之。虽尔般若波罗蜜亦无形亦无念。譬如造作海中大船。所以者何作欲度贾客。船亦不作是念言。我当度人。何以故。船本无念故。般若波罗蜜亦如是。随人所行悉各自得之。般若波罗蜜亦无形亦无念亦如是。譬如旷野之地万物百谷草木皆生其中。地亦不作是念言。我当生也不生也。般若波罗蜜生诸经法。亦不念言。从中生与不生。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本无形故。譬如摩尼珠悉出其宝。般若波罗蜜悉出其经法分别教授。虽尔般若波罗蜜亦无念。譬如日照于四天下。其明亦不念言。我当悉照。般若波罗蜜悉照诸经法虽尔般若波罗蜜亦无念。譬如水无所不至。水亦不作是念言。我当有所至。般若波罗蜜悉至诸经法。虽尔般若波罗蜜亦无念。譬如风无所不至。风亦不作是念言。我当有所至。般若波罗蜜成就诸经法亦如是虽尔般若波罗蜜。亦无念。譬如须弥山巅以忉利天为庄饰。须弥山亦不作是念言。我当上治忉利天庄严。般若波罗蜜成就萨芸若。虽尔般若波罗蜜亦无念。譬如大海悉出诸珍琦宝物。海水不作是念言。我当从中出珍宝。般若波罗蜜悉出生诸经法亦如是。虽尔般若波罗蜜亦无念。譬如佛出生诸功德。悉覆辈等心加于十方人。般若波罗蜜成就于诸经法亦如是

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强弱品第二十四

舍利弗问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高行耶。须菩提报言。我从佛所闻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无高行也。若干百千爱欲诸天。作是念。当为十方人发意为菩萨道者作礼。何以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中般泥洹故。如是菩萨为勤苦行。不于是法中堕落取证。须菩提语诸天言。虽不中道堕落取证。是不为勤苦勤为十方不可计阿僧祇人被法铠。度令得泥洹是。乃为勤苦之难。是人本无。本无索不可得也。如是菩萨作是念。为欲度人。度十方人为欲度空。何以故。空亦无有远。亦无有近。亦无所有。用是以菩萨勤苦行。索人本无有。欲度人为度虚空被德铠。用人故被德铠欲过度人。是故菩萨为被德铠。如佛所说。人无有本晓知人本无所有。是为度人。菩萨闻是不恐不怖。是为行般若波罗蜜。离人本无本。无离色本无色。离痛痒思想生死识本无识。离诸经法本无诸经法。菩萨闻是不恐不懈。是为行般若波罗蜜。佛语须菩提。何因菩萨不恐不懈。须菩提白佛言。本无故不恐。本净故不懈。何以故。索懈怠本本无有所因懈亦复无有。菩萨闻说是不懈不恐不怖。是则为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行是时。诸天皆为作礼。诸梵天皆为作礼。佛语须菩提。不但诸天诸梵天为菩萨作礼。上至阿会亘彼立。阿波摩那。阿会波罗。及上至阿迦腻吒诸天。皆为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作礼十方不可复计阿僧祇现在诸佛。悉念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悉共拥护。知是行般若波罗蜜菩萨阿惟越致。恒边沙佛刹其中所有人。悉使为魔。一魔者化如恒边沙人。悉使为官属。设使尔所魔各各乃尔所官属。欲共害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不能中道坏。不能中道得便。菩萨有二事法行般若波罗蜜魔不能中道使得便。何谓二事。一者诸经法视皆空。二者不舍十方人悉护。是为二事。菩萨有二事诸魔不能动。何谓二事。一者不失本愿。二者十方诸佛悉护视。是为二事。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诸天往至菩萨所。问讯深经之事。诸天赞叹善之。今作佛不久当随是法教立。既随是法教立者。诸有困苦者皆得护。诸未得归者为得自归为人故作法舍。无目者。使得黠目。随是般若波罗蜜法教立者。十方不可复计阿僧祇现在诸佛。悉共拥护行般若波罗蜜者。诸佛各各于其刹四部弟子中。说是菩萨功德。各各赞叹善之。佛语须菩提。譬若我今赞叹说罗麟那杖那佛。佛复言。今我刹界中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十方诸佛今亦赞叹说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亦复如是。须菩提白佛言。诸佛悉赞叹诸菩萨如是耶。佛言。不赐赞叹。佛语须菩提。有行菩萨道未得阿惟越致者。诸佛亦复赞叹。须菩提复问佛。何等为行菩萨道为佛所赞叹。佛语须菩提。有菩萨随阿閦佛前世为菩萨时所行。及罗麟那杖那佛前世为菩萨时所行。有菩萨随是教。用是故。十方诸佛赞是菩萨。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诸经法信本无所从生。是菩萨尚未得无所从生法乐。于中立信。诸法本空。是菩萨尚未得阿惟越致信诸经法本无如泥洹。是菩萨尚未得入阿惟越致地。随是法教立。疾得阿惟越致。有应是法行者。是故十方诸佛共赞叹是菩萨。菩萨为度阿罗汉道地辟支佛道地。向佛道地。若有菩萨应般若波罗蜜行者。为诸佛所赞叹。知是菩萨不久在阿惟越致道地立

复次须菩提。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信不狐疑菩萨作是念。如佛所说谛无异。是菩萨却后当复于阿閦佛所。闻是般若波罗蜜。及余菩萨所闻亦复尔。作是信般若波罗蜜者。以为在阿惟越致地立。若有闻般若波罗蜜信者。其德甚大不小。何况菩萨随般若波罗蜜法教立者。随是法教立者。为疾入萨芸若

须菩提白佛言。设离本本无法不得。何所法有作佛者。何所法说有说经者。佛言。如须菩提所言。设离本本无法不得。何所法有作佛者。亦无有法说经者。是本无无本。何所有于本无中立无者。有本无有当得佛者。亦无有本法有作佛者。本无无有。说经者亦不可得。释提桓因白佛言。般若波罗蜜甚深。菩萨勤苦行乃自致成佛。何以故。无有字法无所得在本无中立者。亦无有法当作佛者。亦无有说经者。菩萨闻是不恐不怖不疑不厌。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如释提桓因所言。菩萨勤苦闻深般若波罗蜜。信不狐疑不厌。须菩提报释提桓因言。拘翼。诸经法皆空。何所有狐疑厌者。释提桓因语须菩提言。如须菩提所说。一切为说空事。为悉无所著。譬如射虚空了无所著。须菩提所说经亦如是了无所著。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我所说。为随佛法教耶。为有增减乎。佛语释提桓因。拘翼。如佛所说法教等无异。如须菩提所说但说空事。须菩提。亦不见般若波罗蜜者。亦不见行般若波罗蜜者。亦不见得佛者。亦不见萨芸若。亦不见得萨芸若者。亦不见怛萨阿竭。亦无有得怛萨阿竭者。亦不见无所从生。亦不见无所从生证得之者。亦不见十种力。亦无有索十种力者。亦不见四无所畏。亦不见索四无所畏者。经法本净亦无所得。须菩提。随无所得教立。如是须菩提。随无所得教立者。是菩萨为行般若波罗蜜。百倍千倍万倍。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舍置佛道地。众罗汉辟支佛道地。不及是菩萨道地。欲为十方天下人持尊。当随佛法教立如是。是时忉利天上数千万天。持化作文陀罗华散佛上。散已作是说。诸天言。我曹亦当随法教立。时坐中百六十比丘。起整衣服为佛作礼。作礼已。各各手中有化文陀罗华。持是华散佛上。散已作是说。我曹亦当随法教立。是时佛笑。口中出若干色。其明至十方佛刹悉为明。其明还绕佛三匝从顶上入。阿难从坐起整衣服。为佛作礼长跪问佛。佛不妄笑。既笑当有意。佛告阿难。是百六十比丘及诸天。当于是波罗劫中作佛。皆同一字。字沤辰那拘尼摩。作佛时比丘僧数各各等。寿命亦各各等。其寿各十万岁随次稍稍作佛。作佛时各各尽世。雨五色华

同类推荐
  • 重修台湾府志

    重修台湾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宋论

    宋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鸣鹤余音

    鸣鹤余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rizona Sketches

    Arizona Sket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成具光明定意经

    成具光明定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子独宠:医女倾城

    公子独宠:医女倾城

    一朝穿越,钟灵毓成了女儿身男儿装的继承人。庶妹满腹心机,誓要置她于死地;师傅怪癖,教她习武鬼哭狼嚎不断;皇子夺嫡,将她扯进政治中心;随后出场的对手个个都是狠角色!无妨,都过来吧!本就医术无双,屡次对她下毒是个笑话;千锤百炼出绝世武功,血雨腥风也能一笑而过;屡出奇谋,引来各方势力觊觎;扮猪吃虎,打得敌人心服口服。红装上身,惊艳天下,一边走在步步惊心的权力漩涡,一边闲云野鹤的游山玩水。谪仙公子,神勇将军,不羁门主,异国太子,均愿与她生死相随,许她一生独宠,而她会选谁,陪她共度一世繁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俱力迦罗龙王仪轨

    俱力迦罗龙王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堇色无恙支荷香

    堇色无恙支荷香

    沐堇秋家族白云庄控制江南经济,备受各方觊觎。 万俟芰荷闻知朝中在查白云庄,为了保护他,希望得到他的爱情进而劝服他。 谁知计划不如变化,白云庄的弃徒袁一鸣与芰荷展开一番暗战。天下大变,南曦弘光王朝抗北钺朝形式严峻。沐堇秋陪芰荷上晖州寻她的父兄,与北钺军激战,并得知芰荷一直骗他,愤然而去。芰荷腹中骨肉不保,安顿在赵由榔处。 沐堇秋一面光复皇室,一面寻找芰荷,经过多重磨难,终换来两情相守。
  • 蜘蛛网中的女孩

    蜘蛛网中的女孩

    因《千禧年》杂志投资方改组而再次陷入事业危机的记者布隆维斯特接到意外来电,打电话给他的是世界的计算机工程师法兰斯·鲍德,对方声称自己有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急需当面告知布隆维斯特。而当他赶到鲍德家中时,迎接他的却是一个血淋淋的命案现场,鲍德被专业杀手谋杀于家中,布隆维斯特自己也险些命丧枪口。而目睹整个事件的目击者,是鲍德患有自闭症却拥有奇特“照相记忆”的儿子。此刻,布隆维斯特只能求助于已经失联很久的莎兰德。另一方面,莎兰德凭她无与伦比的电脑技术入侵了美国国安局的系统,获得了国安局加密档案。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鲍德的意外死亡和美国国安局的秘密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八岁的运河

    八岁的运河

    白露以后,桃树连续三个夜晚梦回童年,跨度如此大的梦在她是罕见的。以往她总是做一些常规的梦,就是那种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梦。比如白天和某个人谈到旅游,夜里就梦见自己在火车上,白天看了一部警匪片,夜里就梦见飞车追贼……合情合理,有出处。但这三个晚上的梦却完全不一样,一些久远到陌生的场景涌入梦中,一些久远到陌生的人物次第出现。她甚至闻到了运河的水腥气,腥气中有几丝亲切。她几乎想用双手掬一捧来喝……
  • 异界之我要回地球

    异界之我要回地球

    被异界一个大神级魔法师,失误把一个地球人传送到了异界,后来就拼命修炼,在修炼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事,他根本不想管,他最想回家看看……
  • 重生之庶颜倾国

    重生之庶颜倾国

    她是堂堂公主却被夫君背叛,背上弑凶害父的骂名惨死,带着满腔怨气重生。成为不受宠的庶女又怎样?被陷害侵猪笼又如何?斗嫡母虐小三,在把嫡姐打包送给渣男!背负两个人的仇恨,所有害她的人,她定要他十倍奉还!
  • 何方神圣

    何方神圣

    一部叙事小说。有关家园、乡亲、少年和忏悔——在那片土地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故事、乡亲的苦难以及爱恨情仇、少年的成长与梦想,还有“浩劫”过来人的反思与忏悔、农民对城市的向往与努力。几十个故事,每一个都让人感慨、唏嘘。本书以“何方村”三代人的生活为主线,同时融入文革、改革开放等大的时代背景,以“何方村”村民的喜怒哀乐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存在状态。
  •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天下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想给孩子最多最好的爱,一样的希望孩子快乐、成才,可让很多爸爸妈妈感到困惑甚至寒心的是,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等不尽如人意,孩子甚至排斥、厌恨他们。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中呈现了很多出现各种常见问题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对症下药纠正或培养孩子的案例。从中我们会听到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对我太好,不要给我太多,不要为我做太多;爸爸妈妈,请你们试着有时候懒一点、坏一点、狠一点,不要宠坏我、骄纵我,也许这样,我会成长得更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