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1200000002

第2章 解

然此迹門談其因果及以自他。

因等法相玄義備矣。

使一代教門融通入妙。

直申一理經旨在茲原夫聖人為一施三群情麤別至此而復情祑理妙一代融通百界成佛出世大意妙盡於此。

故凡諸義釋皆約四教及以五味。

待對教味一代相形權巧調引俾機識妙苟能了妙即了是開豈容別求。

意在開教悉入醍醐。

了妙開麤待對教味一切成絕絕尚無狀豈復滯麤判而即開絕無過此四十餘年未暢厥旨今經一啟聖意獨彰妙教醍醐心佛眾生一而矣。

觀心乃是教行樞機仍且略點寄在諸說。

上開妙解已一代融通今示用解觀心全心即名妙觀非此觀心教將何設行依何行故曰觀心乃教行樞機也教既純圓純妙行必諸妄惑除依教立行此之謂也故記主云陰等十境唯在三教舊云對偏則無圓常教有且夫相對妙教麤頂在昔豈絕待圓融反却在妄心也正名此名不正行將安寄。

或存或沒非部正意。

行門雖要部非正談故存沒互出止觀專論則行相方備。

故縱有施設託事附法或辨十觀列名而已。

觀即是心能所無二理絕觀圓義復何陰今約觀大義唯斯三種或用託事依觀見理從行附法二種亦然義雖開三種觀唯一本文觀心雖則非正三相備有故此列示矧以五祖親承有在了一代之教意宗法華為根本述本之要唯教與觀記主得意深叶祖承教觀之設唯斯數句斷盡化源根乎本要釋或失措教觀從設。

所明理境智行位法能化所化意在能詮詮中咸妙為辨詮內始末自化。

上已總敘此下別陳總別相顯聖旨彌彰然本文廣談境智及以自化為解首顯能詮教也能詮之妙權別為總一部咸然何法是妙乃以境智始末自他示其妙相。

故具演十妙搜括一化出世大意罄無不盡。

出世大意為妙而興今既談妙罄乎佛旨佛旨者何眾生性是依性談教豈復別途教觀一致諸法實相遮那體徧經文如是因果俱妙始絕絕麤一化功畢意盡於此。

故不可不了十妙大綱。

十妙大綱唯佛究了初心若達與佛何殊眾生開佛知見在茲稟斯教者必也如然雖有肉眼名為佛眼此其證也。

故撮十妙為觀法大體。

若了十妙即此了心是觀大體用此造境無不真實世間相常觀與經合文義相符。

若解迹妙本妙非遙應知但是離合異耳因果義一自他何殊故下文云本迹雖殊不思議一。

既達迹妙豈與本殊離合雖異妙理元同引證分明宜加識信。

況體宗用祇是自他因果法故況復教相祇是分別前之四章使前四章與諸文永異。

上了釋名本迹咸等了四章與名無別總三為名體等何異舉一例諸不俟終目。

若曉斯旨則教有歸。

經言雖設種種道其實為佛乘佛乘者何妙而已矣。

一期縱橫。

期猶代也一代即縱橫也時縱教橫約顯談法華之前縱橫白固未知所歸來至今經顯談歸本群情驚駭妙教一興大事發明次文見矣。

不出一念三千世間即空假中。

直申妙旨顯示佛乘一念三千即空假中在此而已夫一念心起必對一境心不並慮逐境而生生滅交遷未曾蹔捨權乘眾教雖復斷之不能除根情境猶存與教共住縱橫既存妙性莫彰今點一念與三千同其同如何一念是理三千世間即空假中妙符念性念根即除真尚永絕豈復存妄真妄俱宿不二門開諸法實相入佛境界三無差別一性咸同含生本具非造所成妙法堂奧上根直入即登初住縱橫之相一切歸源一門歸然諸門皆爾此唯得意功忌存情或封執語言而謂了達其猶緣木求魚應無得理。

理境乃至利益咸爾。

境理既然下九由此十法皆妙皆成佛乘今經題目立此妙名。

則止觀十乘成今自行因果起教一章成今化他能所。

則者連上辭也則知止觀十乘行此自行因果起教一章用此化他能所方見兩部文名義成一致。

則彼此昭著法華行成使功不唐捐所詮可識。

照明著顯以行成教以教輔行功不唐捐者教行斯在如此所詮故云可識。

故更以十門収攝十妙。

欲教成行非門不入教既妙矣舉教而行豈復異途故下文云重述十門令觀行可識。

何者為實施權則不二而二開權顯實則二而不二。

就今經談設化之意施則全實成權開則權全是實權實不二妙在化源以此為門入乎佛乘如指諸掌。

法既教部咸開成妙故此十門不二為目。

宮嗇不得其門不見宗庿之美至道不得其門不覩妙法堂奧不二為門豈容情見門立不見誰之過與。

一一門下以六即撿之。

門既成妙入者作佛故一一門撿以六即顯佛高下不生功濫門之功也。

本文已廣引誠證此下但直申一理使一部經旨皎在目前。

一理直了不難異途經旨在目豈虗言哉。

一者色心不二門二者內外不二門三者修性不二門四者因果不二門五者染淨不二門六者依正不二門七者自他不二門八者三業不二門九者權實不二門十者受潤不二門是中第一從境妙立名第二第三從智行立名第四從位法立名第五第六第七從感應神通立名第八第九從說法立名第十從眷屬利益立名。

十妙對門多少不同皆從義便雖則各從於義不忘本數咸立十也。

一色心不二門者且十如境乃至無諦一一皆有總別二意總在一念別分色心。

色心一門從境妙立境有七科法相甚廣今以色心然而攝之攝之之相下文可見分色心者不二成二妄之境也其體一者二即不二妙之門也故以總別斷盡十門二不二相使麤妙昭著門旨不壅是知境妙不二之門在乎一念色心體一得此之門寶乘即乘道場而至此一既爾下之九門觸類而達達不俟再思。

何者初十如中相唯在色性唯在心體力作緣義兼色心因果唯心報唯約色。

此十如境分色心也下之六境分對色心各從於義在文其詳。

十二因緣苦業兩兼惑唯在心四諦則三兼色心滅唯在心二諦三諦皆俗具色心真中唯心一實及無諦准此可見。

如此分對七科法相既成二皆情境也真如隨緣成於九界佛性斯隱不二門閉今示此境俾曉情相為下不二入門之本然真中一實皆理境也何情之有法雖屬理分對在情但破其情一時歸性次文可見矣。

既知別已攝別入總。

既知別已結上也攝別入總起後也。

一切諸法無非心性一性無性三千宛然。

此釋總相也上既已示別相了別為總乃直示云一切諸法無非心性等此即攝別入總了總即性故使七科咸成不二即此是門達乎佛乘佛必三身點示三相彰一妙體心性中也無性空也三千假也故云夫三諦者天然性德今用此為門上根一觀直入初住或內外凡三諦妙理始終如此一部經旨初後咸然此門若了至下不難也。

當知心之色心即心名變變名為造造謂體用。

此愽釋上為二異名上分色心即是心性之一變為色心之二妄無別妄全真成妄亦名事造亦名迷用全水為波其例恒然故此示之。

是則非色非心而色而心唯色唯心良由於此。

此重釋上了妄成真也上既全真作妄全即了妄全真三障即三德波是水種一切皆成故非色非心而下封三諦顯矣宛轉相成良由於此。

故知但識一念徧見己他生佛他生他佛尚與心同況己心生佛寧乖一念。

若如此識一念之心全三德性自他生佛即此念是學者若然佛從誰有耶。

故彼彼境法差而不差。

未到今經三法成差差即不差妙名益顯也。

二內外不二門者凡所觀境不出內外。

內外分境唯約所觀妄境成二非謂不二却分內外文云迷謂內外悟唯一心然內外之相此三法分咸諸文隨諸法相立內外者來至今經咸成不二皆可入理名理為門。

外謂託彼依正色心即空假中妙故色心體絕唯一實性無空假中。

託彼依正立外色心今達此境空假中妙此境即絕唯是一性空假中相亦須無狀卓然妙性與誰對待立外依正耶。

色心宛然豁同真淨無復眾生七方便異不見國土淨穢差品。

色心宛然同真清淨順妙空蘊無復眾生淨穢國土依正俱泯色心外相一切空淨。

而帝綱依正終自炳然。

蘊而即立妙假斯成說雖前後圓融一時直申一理門門如此。

所言內者先了外色心一念無念唯內體三千即空假中。

一念若存內外成隔剎那無亡色心相一體圓性全乎三千空假中是。

是則外法全為心性心性無外攝無不周十方諸佛法界有情性體無殊一切咸徧。

妄念既除外即同內諸佛與性一尚不立曷分二焉一切咸徧豈作意乎。

誰云內外色心己他此則用向色心不二門成。

妙旨一貫以彼成此復何爽哉。

三修性不二門者性德祇是界如一念此內界如三法具足。

圓融三諦之謂性一一常樂之謂德性德至理即界如念念方絕跡以此為門修性不二始終若此。

性雖本爾藉智起修。

上已明性此論興修無別修解性之心即名為修下觀行去盡立修名名同義別順善明達不可雷同。

由修照性由性發修。

同體照發更互相成不害修性天然妙理。

在性則全修成性起修則全性成修性無所移修常宛然。

全性成修則性無所移全修成性則修常宛爾修性名分體常不二。

修有二種順修逆修。

修有二種須揀順逆方免混濫。

順謂了性為行逆謂背性成迷。

以了為行豈行異性以為修與性天隔。

迷了二心心雖不二逆順二性性事恒殊。

迷了性同逆順事別。

可由事不移心則令迷修成了。

豈可迷了二修使同謂迷心是了斯為大錯故特示之。

故須一期迷了照性成修。

須分照性之心示為明了。

見性修心二修但泯。

見性無性豈復立修若不了性修何由泯。

又曉順修對性有離有合。

置逆論順理必妙融離合之相順理而成。

離謂脩性各三合謂修二性一。

修性體圓各具三者離之狀也修性分對共為三者合之相也離合同時未嘗少間性脩體一不曾暫別妙性之文不思議旨自然而然安以情見而分別之故終曰離合一相頗得波水之況下文備矣。

修二各三共發性三是則修雖具九九祇是三。

能發所發雖各論三而有九數九祇是三離即是合不二之狀顯矣。

為對性明修故合修為二。

離合雖一分對從義義雖分對不違妙理性雖緣了對修無功合而說一修雖有性欲顯其能故唯論二雖此分對體常自一。

二與一性如水為波二亦無二亦如波水。

波水之喻親而可鑒性與一乘既如波水二修之事理亦如然以喻得解請詳斯旨。

應知性指三障是故具三修從性成成三法爾。

修若無性如木無根佛若無本從何而成生本是妙病不能求求而即得速豈過此。

達無修性唯一妙乘無所分別法界洞朗。

達無修性至洞朗者文雖在此意實通前上論修性豈是未達而分別耶是知正談性修實無取捨分別咸亡法界常朗妙不二相始終一實言雖前後不可情迷若此明了方可論道。

此由內外不二門成四因果不二門者眾生心因既具三軌此因成果名三涅槃。

因果不二亦祇全指一念具足三軌妙理是知不指三軌念無由破念既不破因果永殊了念即理因果俱均若達此者十門咸成故色心門云總在一念別分色心亦可例云總在一念別分因果因果諸門兼同不可情滯。

因果無殊始終理一若爾因德已具何不住因。

此由理一乃至斯疑因若已具住因即足何故立果改因受果因德何在。

但由迷因各自謂實若了迷性實唯住因。

迷執謂實因果乃殊了性住因與果何爽。

故久研此因因顯名果。

既若住因圓人何故復立果稱故此解云但久研此因因顯名果無別果也。

祗緣因果理一用此一理為因理顯無復果名豈可仍存因號。

辨之則毫髮不差亡之則始終而一本末如此方得六處皆名即佛。

因果既泯理性自亡祇由亡智親疎致使迷成厚薄。

即惑成智智力淺深由迷厚薄薄厚約迷智常圓足。

迷厚薄故強分三惑義開六即名智淺深。

惑豈非一厚薄分三理同事異豈非厚薄淺深之義歟。

故如夢勤加空名惑絕。

行雖如夢不可暫亡惑雖空名非行不絕勤加深薄相脩而成蓋由契理皆如幻也。

幻因既滿鏡像果圓空像雖即義同而空虗像實。

空名之惑鏡像之果義雖是同迷悟虗實情性相隔。

像實故稱理本有空虗故迷轉成性。

像現稱理全性具以無窮空虗本無隨智光而輪轉。

是則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體一若謂因異果因亦非因曉果從因因方克果。

非實相之因無以成圓極之果形端影直心也始然。

所以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

剎那心起百界同作無明一念附根三千咸稱常樂經云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但在心垢淨取證如反掌心念若存如掌不反。

三千無改無明即明三千並常俱體俱用。

金碑云而此三千性是中道不當有無有無自爾苟能見全上作無明之念俱為至明之體用不二理亦由斯上四節文皆云三千方見一而無二。

此以修性不二門成。

此上四門攝自行因果同一念心圓觀可了向下六門攝化他相準意可知。

五染淨不二門者。

染淨之相法豈然乎但由物機迷悟之耳故下文云三千未顯驗體仍迷此之謂歟迷情若除淨相自彰。

若識無始即法性為無明故可了今即無明為法性。

若知無始無明全法性是了今無明豈不然乎今無明在法性何夫病在不知無明得便或能了達全法界迷為我智體故染淨對機不羞毫末自爾而成。

法性之與無明徧造諸法名之為染無明之與法性徧應眾緣號之為淨。

染淨同體感應任緣故群生感心中諸佛諸佛應心內群生機應相對方得如聲答響者也。

濁水清水波濕無殊清濁雖即由緣。

以喻化之若了濕性清淨何殊濁即同清感焉異應道交之義識可見矣。

而濁成本有。

物機無始未曾離合。

濁雖本有而全體是清以二波理通舉體是用。

波理既通體用咸一安得不然。

故三千因果俱名緣起迷悟緣起不離剎那。

此舉法體合上二水顯性無殊剎那見性緣起咸同。

剎那性常緣起理一。

見性體一猶波理通合初後中可例知。

一理之內而分淨穢。

剎那即性分乎淨穢方見百界含心三千自己。

別則六穢四淨通則十通淨穢。

六穢四淨直約十界分十通淨穢互就百界弁雖此通別與剎那性平等無殊指歸妙境出自法華言顯於斯。

故知剎那染體悉淨三千未顯驗仍迷故相似位成六根徧照照分十界各具灼然。

以悟顯迷迷若未了由剎那在剎那見性染體方淨性淨若何淨三千性若了斯旨方合本經知法常無性也。

豈六根淨人謂十定十分真迹垂十界亦然乃至果成等彼百界。

成何所成成性百界應何所應應機彼群百界是己感他豈緣其心淨則佛土淨。

故須初心而遮而照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爾空中。

初心理觀遮照同時空中三千剎那具足。

終日雙亡終日雙照。

皆云終日是顯同時。

不動此念徧應無方隨感而施淨穢斯泯。

念全三千何動之有普應群機無心即徧應隨感施淨穢何局。

亡淨穢故以空以中仍由空中轉染為淨。

亡轉雖曰空中妙假纖塵不易。

空中自亡。

染淨即觀得名為了病者去藥亡一切俱蕩妙性之體法爾如然。

此以因果不二門成。

非上因果莫成此用承躡相由未甞少間。

六依正不二門者已證遮那一體不二良由無始一念三千。

遮那非徧徧生之局群生非局局彼之徧局徧局殊體自純一果證無證證彼局性以果驗因顯因本有徧非因有證復何從。

以三千中生陰二千為正國土一千屬依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雖無能所依正宛然。

遮那極證依正妙融妙融之相全由性具之徧不出三千三千依正全三諦理理實何在在迷剎那剎那性顯依正宛然能所俱絕。

是則理性名字觀行已有不二依正之相故使自他因果相攝但眾生在理果雖未辨一切莫非遮那妙境。

三即俱有意亦不同理即全迷名字觀行解行論有有雖不同俱皆未顯但遮那妙體依妙常融雖復俱融不可混同順此區別。

然應復了諸佛法體非徧而徧眾生理性非局而局始終不改大小無妨因果理同依正何別(已見上注)故淨穢之土勝劣之身塵身與法身量同塵國與寂光無異是則一一塵剎一切剎一一塵身一切身廣狡勝劣難思議淨穢方所無窮盡。

三諦妙境空假中觀契性應變安局方所塵身至細非法體而何興塵剎雖微非理土而何有應本如此修成乃彰所以一多相入身剎重重符空假中之妙觀合無差別之果理法華大教不二之門成則稱性妙矣。

若非三千空假中安能成茲自在用如是方知生佛等彼此事理互相收。

若非三千攝境不徧不空假中境不是性故須三千咸空假中方見諸法實相因佛體性生心均一絕待妙融俱成佛道乃得一攝一切一切攝一是以法華大事純顯斯旨振古少如獨 今家解由妙旨並以三千而為指南可謂盡開權顯實之旨極三無差別之理經題妙法敘之妙名不可思議法則略舉界如具攝三千妙歎於法法祇是妙故記釋妙境云三千即空性了因等其文分明上文又云不出一念三千世間即空假中及斯點示節節如此學者不見覽執三千有無相攻違祖背宗及成法怨為之柰何。

此以染淨不二門成。

眾聖淨用既曰由生具故得初心觀已一念隨位彰顯方乃染淨依正融攝相成。

七自他不二門者隨機利他事乃憑本本謂一性具足自他方至果位自即益他。

一性自他本自常存本既我心自他豈別纔有感即應未始毫差非修成而方爾實一本之天然。

如理性三德三諦三千。

理性三德示其性體三諦三千顯其圓具一一圓具三千性體方得果證稱性施為以自益他豈有二別。

自行唯在空中利他三千趣物。

三諦既其一心自他豈應有異莫以情見逐語分張違不二旨。

物機無量不出三千能應雖多不出十界轉現不出一念土土互生不出寂光。

三千而攝物機十界而統應化語辭之異感應咸均轉現不離一念土互不出寂光豈非全性全同理性以此鑑照自他之相豈存而乎門門合於題旨。

眾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諸佛由三千理滿故能應應遍機徧欣赴不差不然豈能如鏡現像鏡有現像之理形有生像之性。

生理同佛而感佛證齊生而應纔欣即赴如影隨形或謂不然鏡像之喻經論所陳為何法設耶鏡有現像之理猶佛三千理滿形有生像之性喻生三千理感感應道交欣赴不差法喻相符如函合蓋焉不信哉。

若一形對不能現像則鏡理有窮形事未通若與鏡隔則容有是理無有形對而不像者。

若一機興感應而不赴則應體有窮形事不通若與鏡隔容有是理既其形對無不像者反此乃知應無不徧法無不通然今家所明感應不差由生理與應體一不同諸論黎耶熏變彼權此實輔行弁之矣。

若鏡未現像由塵所遮去塵由人磨現像非關磨者。

鏡未現像由塵所遮理未趣應為惑所覆磨塵雖假於功現像全由於內名字觀行雖常感應見思當存顯應未彰須藉功成應方內啟然今家所談感交互成三十六句有何一法而非應耶但顯應妙能在功成耳。

以喻觀法。

觀字平聲。

大旨可知應知理雖自他具足必藉緣了為利他功。

緣了無功性何由發性德緣了發性利他功莫大矣。

復由緣了與性一合方能稱性施設萬端則不起自性應無方所。

性雖備足未契同凡順性緣了而合性者方能普應施設萬端分證之位雅斯符旨。

此由依正不二門成八三業不二門者於化他門事分三密隨順物理得名不同。

三密一際豈可分張對機事別故此異陳了應同法一體無殊不二之門允斯而成。

心輪鑒機二輪設化現身說法未曾毫差在身分於真應在法分於權實。

身分真應法開權實在昔施權身法未合故此離合明來至今經即三而一身法俱融次文明矣。

二身若異何故乃云即是法身二說若乖何故乃云皆成佛道若唯法身應無垂世若唯佛道誰施三乘。

垂世施權雖屬為機而於理性妙體常融今經談性權實正軌一體平等三業身法豈違不二。

身尚無身說必非說身口平等等彼意輪色心一如不謀而化常冥至極稱物施為。

冥極施為不動此念徧應無方無記化他出生何盡。

豈非百界一心界界無非三業界尚一念三業豈殊。

百界三業既居一念妙豈過此非開顯至教曷此宜揚。

果用無虧因必稱果若信因果方知三密有本百界三業俱空假中故使稱宜徧赴為果。

不談百界俱空假中未見成佛稱性之相。

一一應色一一言音無不百界三業具足化復作化斯之謂歟。

應色言音咸皆百界同生念性至果顯發以斯應用豈有窮乎。

故一念凡心已有理性三密相海一塵報色同在本理毗盧遮那方乃名為三無差別。

三密相海妙性遮那並指下凡心色本具乃合經文三無差別是知無差妙旨須符念性色心不二妙境可觀故本文云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記至云結束開意以諸法中有妙理故方可論開點示眾生本有覺藏心佛眾生無差別既云諸法豈非九界色心耶有安樂性豈非遮那妙境耶今依妙解直示斯旨令成初心圓觀體相用此觀察見遮那性與果無別故輔行云心造一切三無差別文理分明此旨焉可別生穿鑿耶。

此以自他不二門成。

九權實不二門者平等大慧常鑒法界亦由理性九權一實實復九界權亦復然。

實不可二故唯一也權不可一故言九也此直示其相若圓互具百界常然名雖百界一性無差群情隔礙權實乃乖若依今經顯斯至理同一佛乘空假中妙所以調達悟此而受記龍女了此而作佛並由大慧契合法界權實正軌。

權實相冥百界一念不可分別任運常然。

分別若生此旨全失任運之然唯在絕念。

至果乃由契本一理非權非實而權而實此即如前心輪自在致令身口赴權實機三業一念無乖權實不動而施豈應隔異。

雙非之理不異權實權實之應全雙非是。

對說即以權實立稱在身即以真應為名三業理同權實冥合此以三業不二門成。

十受潤不二門者物理本來性具權實。

性具權實與性無殊故其熏發全性而興。

無始熏習或實或權權實由熏理常平等。

性雖本具不熏無發熏何所熏還熏一性合性熏發在昔猶昧於今猶明群生佛種從因緣起師教為緣全表理性立修發名不稟妙教發性無從縱有發生乃成權隔六道三乘沈迷可復。

遇時成習行願所資若無本因熏亦徒設遇熏自異非由性殊。

成習若異三草二木能為事殊能潤教兩權乘亦別至今經開成一地而受潤俱同理歸一致故依今經無一善根不性佛道低頭舉手童子戲沙並在斯典照然可鑒。

性雖無殊必藉幻發幻機幻感幻應幻赴能應所化並非權實。

機感應赴皆如幻者修全在性理必如幻雖即如幻感應益彰故使物機應契僉同寂光無非法顯。

然由生具非權非實成權實機佛亦果具非權非實為權實應物機應契身土無偏同常寂光無非法界。

文理分明解不合旨徒目云云無由顯發如水至冷飲者方知此須明解執言奚為。

故知三千同在心地與佛心地三千不殊四微體同權實益等。

受益之權了斯經旨達己心地三千妙性與佛果證妙性豈殊方合四微同體皆一地之所生三草二木感一雨之所潤實纖塵而無爽何一法而非真普使一切感成佛道豈虗也哉故復經云無有一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大哉至教潤物成功也如此。

此以權實不二門成是故十門門門通入色心乃至受潤咸然故使十妙始終理一。

本文為解妙字不設十相妙無始終不語三千性體不圓既圓且妙方乃因果自他咸同一本十門交通一一相入豈是作意理自當然。

如境本來具三依理生解故名為智智解導行行解契理三法相符不異而異假立淺深設位簡濫三法祇是證彼三理。

自行因果五章已立一妙無殊化他全此始末分明鏡智行位一而無爽不二之門昭然在目。

下之五章三法起用三法既是一念三千既空假中成故有用若了一念十方三世諸佛之法本迹非遙故重述十門令觀行可識。

大式妙解開佛知見苟不如此出世妙旨其何以宣然雖至歎不離一念若依今經而了念者則一部妙旨皎然自心十方佛體全我本性誠堪信矣摩訶止觀一念三千而為妙境直指介爾全三千性而立佛乘明不思議文理顯然也噫世之輪扁賤藝妙尚子不能傳況出世至道豈易了之然上所言蓋筌罤也苟不體道如闕魚免焉妄執滯耶故大意云若欲修習並須口決今此亦爾若欲解乎妙旨非口決而難通苟無妙解其何以行重述十門令觀行可識言在此焉不信哉。

首題既爾攬別為總符文可知。

釋題是總釋文是別總別相貫妙旨一如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女巫闯星月

    女巫闯星月

    女巫洛宁安莫名其妙来到星月的位面,成为(女)王爷……
  • 愿我如星君如月

    愿我如星君如月

    他是杀伐果决的当朝太子,她是风华绝代的倾世太子妃,她辅他一步步登上至尊之位。他荣登大宝之日,她等来的却不是封后的圣旨,而是满门抄斩的厄运……
  • 网游之召唤万岁

    网游之召唤万岁

    【召唤的奥义难道仅仅是魔兽?还是幻兽?不!风雨雷电,天地元素,麒麟凤凰,各种神兽,尽在我手,才是召唤的真谛!】【奇迹大陆开服的第一个晚上,李幻抽到了传说中的隐藏职业召唤师。原本以为从此可以在游戏里呼风唤雨的李幻,某一天忽然意识到这是个非常鸡肋的职业。但是李幻并没有放弃,直到第二次转职之后,李幻才发现召唤师的大门才对自己正式打开】
  •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既然“80%的年轻人创业都能成功”,那大部分没有创业成功的人与马云的差别在哪里呢?差的就是马云身上那战胜自己、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缺的是创业的激情以及奋斗的豪情,还有那成功的信心和创新的精神。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卡齐莫多是个天生畸形的弃儿,幼年时即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所收养。成年后,他成为了圣母院的敲钟人。副主教是个道貌岸然的家伙,他被艾丝美拉达的美色所吸引,而艾丝美拉达却深深地爱着风流倜傥的卫队长。于是,得不到爱的副主教开始了对她的残酷迫害。面目丑陋但却心地善良的卡齐莫多倾尽全力舍身相救,但艾丝美拉达还是被送上了绞刑架。卡齐莫多怀抱着艾丝美拉达的尸体死去……
  • 便衣警察

    便衣警察

    这是一个年轻警察成长的故事,也是一曲美好爱情的颂歌。故事发生在粉碎“四人帮”之前的一九七六年。经群众举报,南州市公安局逮捕了一个名叫徐邦呈的台湾特务。当时没有弄清楚特务潜入南州市来的目的,在军代表甘副局长的诱供下,徐邦呈谎称他要在边境接应一支敌人的小分队入境,目的是破坏大陆的批林批孔运动……
  • 礼仪全书(第四册)

    礼仪全书(第四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 兼职医师

    兼职医师

    程强本是龙华国一个小小的普通人,但最后不知道怎么滴,就变成了整个九霄的王,程强其实并不想当什么王,他也想低调,可实力ta不允许啊!(轻松搞笑文,喜欢请收藏投票支持,谢谢!)
  • 魔剑儒侠

    魔剑儒侠

    大明正德年间,一介山野村夫寒窗苦读十载终于考取了进士,进入儒门宦海,才发现这个世界不是他想象的那个样子,三教高层修行者真的有自在神通,中原与番邦,人间与异界各自暗流涌动,经历重重秘境仙缘,名门千金,风雅琴师,异域公主之间,君王霸业与挚爱情义,他又当如何抉择。
  • 重生还躺枪

    重生还躺枪

    林加可上辈子加这辈子永远都在被自己的朋友圈连累,所谓的躺着也中枪说的就是她。身为名门淑媛,虽然本来的目标是公主风淑女,不过既然生活都变成这样了,那不如直接——成为女王御姐踩死那群糟心的小妖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