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4700000011

第11章

圆五行者。大经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此大乘是圆因。涅槃是圆果。举此标如来行。非余六度通别等行。前虽名大乘不能圆运。前虽名涅槃过茶可说。乃是菩萨之行。不得名为如来一行。若圆行者。圆具十法界。一运一切运。乃名大乘即是乘于佛乘。故名如来行。如大论云。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亦如大品云。从初发心行生修乃至坐道场亦行生修。毕竟发心二不别。皆如来行意也。此经明安乐行者。安乐名涅槃即是圆果。行即圆因与涅槃义同。故称如来行。入室着衣坐座。悉称如来者。此就人为语。涅槃就法为语。即人论法如来即涅槃。即法论人涅槃即如来。二经义同也。涅槃列一行名。而广解次第五行。法华标安乐行广解圆意。今依法华释圆五行。五行在一心中。具足无缺名如来行。文云。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即圆圣行。如来室即圆梵行。如来座即圆天行。如来衣有二种。柔和即圆婴儿行。忍辱即圆病行。此五种行。即一实相行。一不作五。五不作一。非共非离不可思议。名一五行。云何庄严名圣行。文云持佛净戒。佛戒即圆戒也。又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即罪即福而见实相。乃名深达。以实相心离十恼乱等。皆是圆戒。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即是佛之定慧庄严。故名佛圣行也。云何如来室名梵行。无缘慈悲能为法界依止。如磁石普吸莫不归趣。又以弘誓神通智慧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故。以如来室为梵行。云何如来座为天行。第一义天实相妙理。诸佛所师。一切如来同所栖息。文云。观一切法空。不动不退亦不分别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故。如来座即天行。云何如来衣婴儿行病行。遮喧遮静故名忍辱。双照二谛复名柔和。文云。能为下劣忍于斯事。即脱璎珞着弊垢衣。即同病行。方便附近即同婴儿行。又复观十法界寂灭。即如来座名天行。拔九法界性相故起悲。与一法界乐故起慈。即是梵行。柔和照善性相即同婴儿。照恶性相即同病行。又照善性相即戒。寂照即定慧。即是圣行。当知。一心照十法界。即具圆五行。又一心五行即是三谛三昧。圣行即真谛三昧。梵婴病即俗谛三昧。天行即中道王三昧。又圆三三昧。圆破二十五有即空故。破二十五恶业见思等。即假故。破二十五无知。即中故。破二十五无明。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故名如来行。又如来室冥熏法界。慈善根力不动真际。和光尘垢以病行慈悲应之。示种种身如聋如哑。说种种法如狂如痴。有生善机。以婴儿行慈悲应之。婆和木牛杨叶。有入空机。以圣行慈悲应之。执持粪器状有所畏有入假机。以梵行慈悲应之。慈善根力见如是事。踞师子床宝几承足。商估贾人乃遍他国。出入息利无处不有。有入中机。以天行慈悲应之。如快马见鞭影。行大直道无留难故。无前无后不并不别。说无分别法。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圆应众机如阿修罗琴。若渐引入圆。如前所说。若顿引入圆如今所说入圆等证更无差别。为显别圆初入之门。慈善根力令渐顿人见如此说(云云)。又圆五行。即是四种十二因缘智行。不思议识名色等清净即戒圣行。行有等清净即定圣行。无明爱等清净即慧圣行。十二支寂灭。又无前三种十二缘即天行。能同前三种十二因缘灭。即婴儿行。同前十二因缘生即病行。又是四种四谛智行。无作之道即戒定慧圣行。无作之灭即天行。慈悲拔苦拔四种苦与四种乐即梵行。直悲即病行。直慈即婴儿行。又是七种二谛智行。圆真方便即是圣行。圆真之理即是天行。悲七俗慈七善即梵行。同七俗即病行。同七真即婴儿行。又是五种三谛智行。俗谛中善是戒圣行。真谛中禅是定圣行。真谛慧即慧圣行。中谛是天行。拔五俗苦与五真中乐是梵行。同五俗是病行。同五真中是婴儿行。又是一实谛智行。一实谛有道共戒定慧即圣行。一实境即天行。同体慈悲合说即梵行。各说即病行婴儿行。观心圆五行者。上来圆行不可远求。即心而是。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即观心性名为上定。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五行三谛一切佛法。即心而具。初心如此行如来行。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随方向礼至处起塔。已有全身舍利故初心尚尔。况似解耶。况入住耶。地持云。从自性禅发一切禅。一切禅。有三种。一现法乐禅。即实相空慧中三昧也。二出生一切种性三摩跋提。二乘背舍除入等。即真三昧也。三利益众生禅。即俗三昧也。当知。五行三谛于一切禅中。皆悉成就。即初住分位。入此位时无非佛法。是为圆心之行。岂与前五行次第意同。当知。次第为粗。一行一切行为妙。即相待意也。若开粗显妙。无粗可待。即绝待行妙意也。问法华开粗粗皆入妙。涅槃何意。更明次第五行耶。答法华为佛世人破权入实。无复有粗教意整足。涅槃为末代凡夫。见思病重定执一实诽谤方便。虽服甘露不能即事而真。伤命早夭。故扶戒定慧显大涅槃。得法华意者。于涅槃不用次第行也

○第四明位妙者。谛理既融智圆无隔。导行成妙三义已显。体宗用足。更明位妙者。行之所阶也。但位有权实布在经论。若成论毗昙判位。言不涉大。地摄等论判位。别叙一途义不兼括。方等诸经明位。璎珞已判浅深。般若诸经明位。仁王盛谈高下而未彰粗妙。今经位名不彰。而意兼小大粗判权实。然梵文不尽度本经必有。今药草喻品但明六位。文云。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独处山林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亿百千众生。是名大树。追取长行中一地所生一雨所润。及后文云今当为汝说最实事。以为第六位也。前三义是藏中位。小树是通位。大树是别位。最实事是圆位也。小草位者。人天乘也。轮王是人主位。释梵是天主位。皆约报果明位果义。既有优劣。当知。修因必有浅深。人位因者。即是秉持五戒。略为四品。下品为铁轮王。王一天下。中品为铜轮王。王二天下。上品为银轮王。王三天下。上上品为金轮王。王四天下。皆是散心持戒。兼以慈心劝他。为福故报为人主。飞行皇帝四方归德。神宝自然应也。天乘位者。修十善道任运淳熟。通是天因。加修禅定进升上界。三界天果高下不同。修因必深浅异也。正法念云。六万山绕须弥。须弥四埵有持鬘天。有十住处各千由旬。北四余各二。南名白摩尼。能十拍手顷受三归依。不杂余心者。生此天受乐。转轮王十六倍不及一诸乐具悉从山河流出。二名峻崖。昔于河济造立桥船。度持戒人兼济余人。不作众恶。果报可知。西方一名果命。昔于饥世。守持净戒净身口意。种殖果树行者食之。安乐充满。二名白功德。昔以华鬘散佛上及塔上。东方一名一切喜。昔以华供养持戒人供佛。自力致财买华。果报可知。二名行道。昔见大火起焚烧众生。以水灭之。果报(云云)。北方四者。一名爱欲。二名爱境界。三名意动。四名游戏林。初者见他亲友相破。和合诤讼得生此天。次昔说法会。次昔以净信心供养众僧扫塔。净信上田。次昔持信心施僧衣。施一果直。为作衣价。爱乐随喜。次迦留波陀天。此言象迹。亦有十处。一名行莲华。昔持戒熏心受三自归。称南无佛。所有蜂声尚胜余天。况复余果报耶。次名胜蜂。欢喜。昔信心持戒。有慈悲利益众生。华香伎乐供养佛塔。三名妙声。昔施佛宝盖。四名香乐。昔信心持戒香涂佛塔。五名风行。昔信心持戒。施僧扇得清凉。六天香风悉来熏之。皆倍倍增。香风尚尔况念香风随念皆得。六名散华欢喜。昔见持戒人。说戒时施澡瓶。或道路中盛满净水。施人澡瓶。七名普观。昔于持戒人以善熏心。于破戒人病不求恩惠。悲心施安心不疲厌。供养病人。八名常欢喜。昔见犯法者应死。以财赎命令其得脱。九名香药。昔于持戒信三宝。大福田中施末香涂香。净心供养。如法得财施已随喜。十名均头。昔见人得罪于王。鬘发受戮救令得脱。第三天名常恣意。十住处一名欢喜峰。昔救护神树。及夜叉所依树。有树即乐失树即苦。二名优钵罗色。昔净信持戒供养三宝。造优钵罗华池故。三名分陀利。昔造此华池四名彩地。昔信净心为僧染治袈裟。杂色染治法服故。五名质多罗。此翻杂地。昔以种种食。施持戒不犯戒等人故。六名山顶。昔修造屋遮风寒。令人受用故。七名摩偷。此翻美地。昔持戒悲心质直不恼人。食施道行沙门婆罗门。或一日或多日。或不息故。八名欲境。昔持戒。若邪见人病。施其所安故。九名清凉。昔见临终渴病人。以石蜜浆或冷水。施病人故。十名常游戏。昔为坐禅人作房舍图画。作死尸观故。第四名箜篌天有十住处。一名楗陀罗。昔以园林甘蔗庵罗等果林施僧故。二名应声。昔为邪见人说一偈法。令其心净信佛故。三名喜乐。昔施人美饮或清美水。或覆泉井不令虫蚁入。行人饮之无苦恼故。四名掬水。昔见病苦者临终。咽喉忽忽出声施其浆水财物赎彼命。五名白身。昔涂饰治补佛塔僧舍。亦教人治补故。六名共游戏。昔信心持戒。同法义和合共故。七名乐游戏。昔持戒化众生。令心净信欢喜戒施故。八名共游。昔法会听法。佐助经营深心随喜故。九名化生。昔见饥馑者没溺者。而救护之。十名正行。昔见亡破抄掠救令得脱。示崄处正道。次日行天绕须弥山住于宫殿。外道说为日曜及星宿。略说三十六亿。昔持七戒令得增上果。风轮所持。此日行等大天与二大天。谓提头赖吒毗沙门。游四天下游戏空中。受五欲乐如意自娱。日行绕须弥山。随在何方山有影现。人说为夜。风轮持北方星轮转不没。外道见辰星不没。谓其能持一切世间国土。不知风力所为也。不杀戒生四天处。不杀不盗生三十三天加不淫生焰摩天。加不口四过生兜率天。又加世间戒。复信奉佛七戒。生化乐他化两天。所持戒转胜。天身福命转胜。又随心持戒思心胜者。其福转胜。三十三天者。一名住善法堂天。昔持七戒坚固无嫌。施四果病人。父母入灭定人。慈悲喜舍与怖畏寿命。生善法堂天。作释迦提婆姓憍尸迦。名能天主。有九十九那由他天女为眷属。心无嫉妒。善法堂广五百由旬。第三名清净天。焰摩天王名牟修楼陀。身长五由旬。百千帝释和合所不及。第四兜率陀。此云分别意宫。其王名删斗率陀。第五涅摩地。此云自在。亦名不憍乐。第六名婆罗尼蜜。此云他化自在。色无色不复书。小药草竟。中药草位者。即二乘也。此就习果判位。旧云。成论探明大乘解菩萨义此则不然。论主自云。今正自明三藏中实义。实义者空是。人师岂可诬论主耶。此即空门明二十七贤圣断伏之位。阿毗昙有门明七贤七圣断伏之位委在两论。今略出有门中草之位。初明七贤。次明七圣位。七贤者。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通称贤者。邻圣曰贤。能以似解伏见。因似发真故言邻圣。又天魔外道爱见流转。不识四谛。此七位人明识四谛。大经云。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云云)。见四谛者。识属爱四谛。识属见四谛。皆能明了。若解四谛则所见真正。无有邪曲故是贤人相也。一初贤位者。谓学五停心观成。破五障道。即是初贤位。所以者何。若定邪聚众生。不识三宝四谛。贪染生死。若人归依三宝解四真谛。发心欲离生死求涅槃乐。五种障道烦恼散动。妨观四谛。今修五观成就。障破道明行解相称。故名初贤。二别相念处位者。以五障既除观慧谛当能观四谛。而正以苦谛为初门。作四念处观破四颠倒。若慧解脱根性人。但修性四念处观。破性执四倒。若俱解脱人。修共四念处观。破事理四倒若无疑解脱根性人。修性共缘三种四念处。破一切事理文字等四颠倒。善巧方便于念处中有四种精进修四种定生五善法。破五种恶分别道用安隐而行。能观四谛成别相四念处位也。三总相四念处者。前已别相念慧破四颠倒。今深细观慧总破四倒。或境总观。总境别观总境总观别。或总二阴三阴四阴五阴。皆名总相观是中亦巧方便。能生正勤如意七觉八道疾入后法。故名总相念处位也。四暖法位者。以别总念处观故。能发似解。十六谛观得佛法气分。譬如钻火烟起。亦如春阳暖发。以慧钻境发相似解。解即喻暖。又如春夏积集华草。自有暖生。以四谛慧集众善法。善法熏积慧解得起。故名暖也。即是内凡初位。佛弟子有外道则无。是名暖法位。五顶法者。似解转增得四如意定。十六谛观转更分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法。六忍法位者。亦是似解增长。五种善法增进成根。于四谛中堪忍乐欲。故名忍法位。下中二忍皆名忍位。七世第一法位者。即是上忍一刹那。于凡夫所得最胜善根。名为世间第一法也。上智妙中已略说竟。七圣位者。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得。五身证。六时解脱罗汉。七不时解脱罗汉。通名圣者正也。苦忍明发舍凡性入圣性。真智见理故名圣人。一随信行位者。是钝根人入见道之名也非自智力。凭他生解。是人在方便道。先虽有信以未习真。信不名行。行以进趣为义。从得苦忍真明。十五刹那进趣见真故。名随信行位也。二随法行位者。即是利根入道之名也。利者。自以智力见理断结。在方便道能自用观。观四真谛法但未发真。不名为行。因世第一法发苦忍真明。十五刹那进趣见真。故名随法行位也。三明信解位者。即是信行人。入修道转名信解人也。钝根凭信进发真解。故名信解。是人证果有三。谓三果(云云)。证初果者。第十六道比智相应。即证须陀洹。须陀洹。此翻修习无漏。成论明犹是见道。数人明证果即入修道。用此明修习无漏义便。若见道所断略言三结尽。广说八十八使尽。七生在终不至八(云云)。次明证二果即有二种。一向二果。向者从初果心后。更修十六谛观。七菩提行现前。即此世无漏断烦恼。一品无碍。断欲界一品烦恼乃至断五品。皆是于向。亦名胜进须陀洹。约此论家家也。二果者。若断六品尽。证欲界第六品解脱。即是斯陀含果也。天竺云薄。薄欲界烦恼也。次明证阿那含。亦有二。一向二果。向者若断欲界七品乃至八品。皆名为向。亦名胜进斯陀含。约此说一种子也。果者九无碍断欲界。若证第九解脱。即名阿那含果也。天竺云不还。不还生欲界也。复次须陀洹。有三种。一行中须陀洹即是向也。二住果正是须陀洹也。三胜进须陀洹亦名家家。即是斯陀含向也。斯陀含。但有二种一住果二胜进。胜进亦名一种子。即阿那含向也。阿那含亦二种。一住果。二胜进。胜进那含断五上分结。谓色无色染等。即阿罗汉向也。罗汉但有一。谓住果也。复次超果者。凡夫时断欲界六品乃至八品尽。来入见道。发苦忍真明十五心中。是斯陀含向。十六心即证斯陀含果也。若凡夫时。先断二界九品尽。乃至无所有处尽。后入见谛十五心。名阿那含行第十六心即证那含果。此名超越人证后二果也。是信解虽是动根性不同谓退护思住进也。若证阿那含。各复有五及七种般八种般。五种般者。中般生般行般不行般上流般也。七种者。开中般为三种也。八种般者。五如前。更有现般无色般不定般(云云)。四明见得位者。法行人转入修道。名为见得是利根人。自以智勋见法得理。故名见得。是人在思惟道。次第证三果超越二果。亦如信解中分别。但以利根。不藉闻法不假众具。自能见法得理为异也。见得但是不动根性。若证阿那含果。亦有五种七种八种般不同也。五明身证位者。还是信解见到二人。入思惟道用无漏智。断上下分结。发四禅四无色定。即是用共念处。修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入九次第定三空。事性两障先已断尽。又断非想事障。灭缘理诸心心数法。入灭尽定。得此定故名身证阿那含也。何者入灭定似涅槃法。安置身内息三界一切劳务。身证想受灭故名身证也。若约初果解身证者。但以先于凡夫用等智断结得四禅四无色定。后得见谛第十六心证那含果。即修共念处还从欲界修背舍胜处一切处。入九次第定身证也。是阿那含有二种。一住果但是阿那含也。二带果行向。即是胜进阿那含也。亦是罗汉向摄。释论云。那含有十一种。五种正是阿那含。六种阿罗汉向摄。此身证者。即是胜进为罗汉向摄。五种七种般皆有上流般八种般。但有现般无色般也。毗昙分别那含。有一万二千九百六十种(云云)。六明时解脱罗汉者。是信行钝根待时及众缘具。方得解脱故名时解脱罗汉。罗汉此无翻。名含三义。杀贼不生应供也。位居无学。罗汉有五种。随信行生退法思法护法住法升进法也。得尽智无学等见也。若用金刚三昧。于非想九品惑尽。次一刹那。证非想第九解脱成尽智。次一刹那得无学等见也。或彼时退故不说得无生智。此五种阿罗汉。是信种性根钝。因中修道必假衣食床具处。所说法及人随顺。善根增进不能一切时所欲进也。是五种各有二种。不得灭尽定。但是慧解脱。得灭尽定即是俱解脱。若不得灭尽定。是人因中偏修性念处。若得灭尽定。是人因中修性共也。证果时三明八解。一时俱得。故名俱解脱也。七不时解脱罗汉者。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动法阿罗汉也。此人因中修道。能一切时随所欲进修善业。不待众具。故名不时解脱。是人不为烦恼所动。故名不动。不动是不退义。成就三智。谓尽智无生智无学等见。能用重空三昧。击圣善法以定舍定。故言能击。是不动罗汉亦有二种。一不得灭尽定。但名慧解脱。二得灭尽定。即是俱解脱。若闻佛说三藏教门。修缘念处即发四辩。名无疑解脱。是名波罗蜜声闻。能究竟具足一切罗汉功德也。名沙门那。沙门那者沙门果也。二明辟支佛位者。此翻缘觉。此人宿世福厚神根猛利。能观集谛以为初门。大论称独觉因缘觉。若出无佛世自然悟道。此即独觉。若出佛世闻十二因缘法。禀此得道。故名因缘觉。独觉生无佛世。有小有大。若本在学人今生佛后。七生既满不受八生。自然成道不名为佛。亦非罗汉。名小辟支迦罗。论其道力。不及舍利弗等大罗汉。二者大辟支迦罗。二百劫中作功德身。得三十二相分。或三十一三十二十九。乃至一相。福力增长智慧利。于总相别相能知能入。久修集定常乐独处。故名大辟支迦罗也。若就因缘论小大者。亦应如是分别。此人根利不须制果。能断正使又加侵习。譬如身壮直到所在。不中止息故不制果。是名中草位竟。上草位者。即是三藏菩萨位也。此菩萨从初发菩提心。起慈悲誓愿观察四谛。以道谛为初门。行六波罗蜜。从初释迦至罽那尸弃佛时。名第一阿僧祇劫。常离女人身。亦不自知当作佛不作佛。准望二乘位。应在五停心别相总相念处位中。以慈悲心行六度行也。从罽那尸弃佛。至然灯佛时。名第二阿僧祇劫。尔时虽自知作佛。而口不说。准望此位应在暖法位中。即是性地顺忍。初心之位既有证法之信。必知作佛而用暖解。修行六度心未分明。故口不向他说也。从然灯佛至毗婆尸佛时。名第三阿僧祇劫。是时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准此位应在顶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谛解明。如登山顶。了见四方。故口向他说也。若过三僧祇劫。种三十二相业者。准此是下忍之位。用此忍智行六度成百福德。用百福成一相因。于下忍之位。人中佛出世时得种也。若坐道场时。位在中忍上忍。从上忍一刹那入真。三十四心断结。得阿耨三菩提则名为佛。尔前则是三藏菩萨上草之位也。小树位者。即是通教明三乘之人。同以无言说道断烦恼。入第一义谛。体法观慧不异。但智力强弱之殊。烦恼习有尽不尽为异耳。先明三乘共十地位。次简名别义通(云云)。一干慧地者。三乘之初。同名干慧。即是体法。五停心别相总相四念处。观事相不异三藏。此三阶法门。体阴入界如幻如化。总破见爱八倒。名身念处。受心法亦如是。住是观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觉道。虽未得暖法相似理水。而总相智慧深利。故称干慧位也。二性地位者。得过干慧得暖已能增进初中后心入顶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性地中无生方便解慧善巧。转胜于前。得相似无漏性水。故言性地也。三八人地位者。即是三乘信行法行。二人体见假以发真断惑。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位也。四见地位者。即是三乘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同断见惑八十八使尽也。五薄地位者。体爱假即真。发六品无碍。断欲界六品证第六解脱。欲界烦恼薄也。六离欲地位者。即是三乘之人。体爱假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尽。离欲界烦恼也。七已办地位者。即是三乘之人。体色无色爱即真。发真无漏。断五上分结。七十二品尽也。断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办地。八辟支佛地位者。缘觉菩萨发真无漏。功德力大故能侵除习气也。九菩萨地位者。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深观二谛进断习气色心无知。得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学佛十力四无所畏。断习气将尽也。齐此名小树位也。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究竟。习亦究竟。如劫火烧木无复炭灰。如象渡河到于边底。虽菩萨佛名异二乘。通俱观无生体法。同是无学得二涅槃。共归灰断证果处一。故称为通也。二简名别义通。更为二。初就三乘共位中。菩萨别立忍名而义通。二用别教名。名别义通。通义已如前说。别立者。别为菩萨立伏忍柔顺忍无生忍之名也。干慧地三人同伏见惑。而菩萨更加伏忍之名者。菩萨信因缘即空。而于无生四谛降伏其心。起四弘誓愿。虽知众生如虚空。而发心度一切众生。是菩萨欲度众生如欲度虚空。故金刚般若云。菩萨如是降伏其心。所谓。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次三誓愿降伏其心亦如是。是为菩萨在干慧地。修停心别相总相念处观时异于二乘。故别称伏忍。复次三乘人同发善有漏五阴生相似解。皆伏见惑顺第一义。而菩萨独受柔顺忍名者。菩萨非但伏结顺理。又能为一切众生伏心。遍行六度。一切事中福慧皆令究竟。如三藏菩萨于中忍中。三僧祇行六度不惜身命。今菩萨亦如是。以空无相愿调伏诸根。为众生故满足六度。故名顺忍也。复次三乘人同发真无漏。若智若断同名无生。而菩萨独受无生法忍名者。以其见谛理断结使不生取证之心。故别受无生法忍之名也。何者。若生取证之心即堕二乘地。不得入菩萨第九地。复次三乘同得神通。而二乘不能用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故不受游戏之名。菩萨能尔。故别受游戏神通名也。阿那含虽断五下分结。而不能舍深禅定来生欲界。和光利物不同其尘。菩萨能如此。故别受离欲清净之名。所以三乘之人同观二谛。用与不同。若二乘虽观二谛。一向体假入空。用真断结至无学果。菩萨亦观二谛。始从干慧终至见地。多用从假入空。得一切智慧眼多用真也。从薄地学游戏神通。多修从空入假观。得道种智法眼多用俗也。从辟支佛地。学二观双照入菩萨地。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是则无功用心修种智佛眼佛地圆明。成一切种智。佛眼同照二谛究竟也。故大论云。声闻法中名干慧地。于菩萨即是伏忍。声闻法名性地。于菩萨法中名柔顺忍。声闻法名八人地。于菩萨名无生忍道。声闻法名见地。于菩萨法是无生法忍果。声闻名薄地。于菩萨法名为游戏五神通。声闻法名离欲地。于菩萨法名为离欲清净阿罗汉地。于声闻法即是佛地。何者。三藏佛三十四心发真。断三界结尽与罗汉齐。故名佛地。于菩萨法中犹名无生忍。故大品云。阿罗汉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辟支佛地亦如是。九地过辟支佛入菩萨位。菩萨位者九地十地。是则十地菩萨。当知为如佛齐此习气未尽。过菩萨地则入佛地。用誓扶余习生阎浮提。八相成道。五相如三藏不殊。唯六成道树下。得一念相应慧。与无生四谛理相应。断一切烦恼习尽。具足大慈悲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一切功德。名之为佛。七转法轮。权智开三藏生灭四谛法轮。实智说摩诃衍无生四谛法轮。通教三乘人也。八入涅槃相者。双树入无余涅槃。薪尽火灭留舍利。为一切天人福田也。是为通教共位。别为菩萨立此名位也。二用别名。名者。即是取别教之名。准望通教菩萨位也。别名者。即是十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铁轮位于通义。即是干慧地伏忍也。三十心即望性地柔顺忍也。八人地见地。即是初欢喜地得无生法忍也。故大品云。须陀洹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忍也。薄地向果。向即是离垢地。果即是明地也。故大品云。斯陀含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也离欲地向果。向即焰地果即难胜地。故大品云。阿那含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已办地向果。向是现前地。果是远行地。大品云。阿罗汉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辟支佛地。即是第八不动地侵习气也。大品云。辟支佛地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菩萨地即是善慧地。十地当知如佛地。佛地如前说。此佛与三藏佛亦同亦异。同八十年同入真灰断也。异者。三藏因伏果断。通佛因果俱断。三藏一日三时照机。通佛即俗而真。照不须入也。是则用别名辨位。名异义同。犹属通教位也问初地至七地对果。出何经论。答经论非不对当。但高下不同。人师对之异。或用见地止对初地。如今所用。或向初取三地并对初地。仁王明四地并对初地。此难定判。但通教见地。本是无间之道。不出观证须陀。洹。岂得初地断见乃至三地。或云四地耶若断别惑不共二乘。此义有之。又或言六地断结齐罗汉。或云七地此难定执。前后两果经论对皆不定。中间可以意得。今以义推不可定执也。问从七地八地观常住破无明者。是何地位。答此则非通亦复非别。何者。通教始终不明观常。何得中间而破无明。别教初心即知常住。初地已能破无明。云何八地始破无明。此乃别接通意耳。问大论三处。明初焰约别圆。皆取发真为初焰。通教何意取干慧为初焰。答别圆各逗一种根性。故用发真为初焰。通教为逗多种根性。所谓别圆入通故。含容取干慧耳。若钝者八人见地是初焰。利者于干慧即能断结。故是初焰。问利人应无十地。答备有以根利故。故不制位耳。问别圆无利人耶。答虽有利钝。以根性纯故但作一说。宜如此也。大树位者。别教位也。此为三。一出经论不同。二总明位。三别明位。此别教名义理惑智断皆别。此正约因缘假名恒沙佛法如来藏理常住涅槃无量四谛。而论位次。无量四谛凡有四种。有无量四谛不伏破尘沙。亦不伏破无明。有无量四谛傍伏破尘沙不伏破无明。有无量四谛正伏破尘沙。亦伏无明。有无量四谛正伏破尘沙。亦伏破无明。云何无量不伏破尘沙。不伏破无明。若三藏伏道有十六谛观。明障真之惑有无量种。此乃伏于见思何关尘沙。例如外道分别世智。非伏见思。云何无量是傍伏破。若通教七地出假。分别药病。此助灭界内非正伏破。云何无量正伏破尘沙。此是别教分别内外四谛有无量种。即是伏破尘沙亦伏无明。乃有破无明义。今从事得名伏无明者。为便也。云何无量伏破无明。若圆教三谛。俱照法界事理无不明了。破自地无明伏上地无明。别教无量四谛非前二非后一。正就恒沙佛法当名。然实通缘诸四谛次第为论。不无傍正。初心缘诸无量发心誓愿。初正以生灭四谛。伏通见思。傍修三种。次正以无生破通见思。傍修两种。次正以无量破内外尘沙。次正用无作伏无明。次正用无作破无明。既有如此无量阶差。是故经论名数断伏高下。对诸法门多有不同。若华严明四十一地。谓三十心十地佛地。璎珞明五十二位。仁王明五十一位。新金光明经但出十地佛果。胜天王般若。明十四忍。大品但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十功德。约义配位。似开三十心十地佛地。而文不出名。又十地论。摄大乘论。地持论。十住毗婆沙论。大智度论。并释菩萨地位。而多少出没不同(云云)。又断伏高下亦异。对诸法门行位亦复殊别。所以然者。既明界内界外生法两身菩萨行位。如来方便用四悉檀。化界内众生随机利益。岂得定说。不广寻经论。如无目诤日。今若明位数。须依缨珞仁王。若明断伏高下。须依大品三观。若对法门须依涅槃。用众经意。共成初心观教两门使分明耳。诸圣上位非凡能测。岂可妄说。粗知大意者。为破行人增上慢心。又为销经文引物悕向。不可偏执诤竞是非也。今判位名数。依缨珞仁王者。华严顿教多明圆断四十一地。不出十信之名。诸大乘经多明诸法门。不正辨位。前四时般若多明菩萨观行法门意。亦不正辨位。今谓缨珞五十二位名义整足。恐是结诸大乘方等别圆之位。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恐是结成前四时般若别圆之位也。法华但开权显实显一圆位。涅槃大意亦明别圆两位。而不摘出名目(云云)。断伏高下依大品三观者。于次第义便也。对观行法门依涅槃五行者。正是末代入道所宜也。何者。别教明观行有二种。一者不共二乘说。如华严十地论。地持九种戒定慧。及摄大乘论等是也二者共二乘说。如方等大品中论释论是也。今涅槃五行从凡至极。故是末代行用为要也。二总明菩萨位者。即约三经。一约缨珞明位数者。经有七位。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地也。初十信心即是外凡。亦是别教干慧地。亦名伏忍位也。十住即是习种性。此去尽三十心皆解行位。悉是别教内凡。亦是性地。亦名柔顺忍位。约别教义推应如暖法也。十行即是性种性。别教义推应如顶法。十回向道种性。别教义推应如忍法世第一法。问今明别教何用四善根名。答别教十地既对四果。今以方便拟四善根何咎。又通教通于通别真似两解。作此比决于义分明也。十地即是圣种性。此皆入别教四果圣位。悉断无明别见思惑。等觉位即是等觉性。若望菩萨名等觉佛。若望佛地。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也。妙觉地即是妙觉性。即是究竟佛菩提果。大涅槃之果果也。二约大品及三观合位。明断伏高下者。大品菩萨欲具道慧。当学般若。即此十信习从假入空观。伏爱见论。欲入十住位。若得十住即断界内见思也。欲以道慧具足道种慧。当学般若。此即修从空入假十行也。欲以道种慧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此即修中道正观。入十回向位也。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此即是证中道观。入十地也。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当学般若。此即等觉地也。无明烦恼习尽。名之为佛即妙觉地也。三约涅槃明圣行合位者。初戒圣行定圣行。即是十信位也。生灭无生灭四真谛慧圣行。即是十住位。无量四圣谛慧即是十行位。修一实谛无作四圣谛。即是十回向位。次若发真见一实谛。证无作四圣谛。即是圣行满住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名欢喜地。五行具足。次后说十功德者。恐表住大涅槃十地之功德也。过此明佛眼了了是妙觉地也。三别解七位余本寻。大树位竟也

同类推荐
  • Marquise de Brinvilliers

    Marquise de Brinvilli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oul of the Far East

    The Soul of the Far Ea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绿珠传

    绿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沙师备禅师语录

    玄沙师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彪悍嫡妻

    彪悍嫡妻

    身为金牌雇佣之花的她竟然被队友兼男友出卖,成为大宋世族梁家妇!小妾斗?打包批发。妯娌斗?智商太低。婆媳斗?前浪而已。相公?随时换人。谁说本诰命夫人彪悍来着?拎出来溜溜~!片段一“菲儿~”梁继动情地看着她,遭墨菲鄙视。“肉麻话请去碧波园说,那里备了五个呢,精尽人亡的话,我也省事了。”片段二看着云淡风轻的墨菲,梁继心头火一鼓再鼓。“皇上,王大人,苏大人……最近是不是走动得太勤?就算娘子巾帼不让须眉,也须防落人口实。”“那就和离吧,省得你脸绿。”墨菲无所谓地擦着寒光四射的狼刃。片段三“夫人,看在为夫时日无多的份上,你就说了实话吧~”墨菲抚了下滚圆的肚皮,“狗血味道太呛。你要真死了,会有人愿意当便宜爹的。”梁继翻身坐起,恨恨地将淋得满是狗血的衣服甩下,追着墨菲而去:“夫人,为夫是打算炖锅狗肉给你补身的~”片段四墨菲带上头盔,翻身上马,垂眼瞥着怀抱幼子,单手牵着爱女的梁继,“在家带好孩子。”梁继又悲催了,这女人咋就不能说句暖心话?女儿糯软的声音响起:“爹,娘是让你在家安心等她回来,别偷腥,要不就休了你~”乖女,你确定你娘真这么在乎我?……梁继无语地看着那双澄清无邪的大眼。……女主不黑不悍那是不可能的,男主不被虐也是不现实的,没有唯美,只有随性。结局不好说,毕竟北宋风云变幻,加上女主的穿越就莫测了。女主不是救世主,只能偶尔给些安石变法的谰言,希望神宗命长些,自己的好日子久些。
  • 小白赚钱宝典

    小白赚钱宝典

    世界上有一种倒霉叫无妄之灾。叶晓夏不过出门领个毕业证,转头回家居然欠了一百六十万的高利贷! 妈妈咪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闪腿可以不可以?什么?腿要被打断? 那,那,她老实还钱总可以了吧。 什么!有人定了游戏仓! 可以退不?什么?不可以! 那,那,她用游戏还钱可以了吧。 可是,可是,能不能告诉她游戏要怎么玩? 群号:91158210,敲门砖:作品里任意人物名字。
  • 国民女神:夜少快来撩

    国民女神:夜少快来撩

    三年前,她和自己心爱的男人曾海誓山盟永远在一起。转过身来,那个男人却搂着另一个女人,一脸宠溺的笑。那一笑很刺眼,却更刺痛了她的心,她便悄然无声的离去。三年后,她卷土重来。她要让三年前她恨的人永世不得超生。ps:爽文,虐渣,打脸,1v1绝对干净。【严谨转载,绝对原创,改写,必究!】
  • 亲爱的,你是我学不会的别离

    亲爱的,你是我学不会的别离

    安然喜欢吴漾喜欢了七年,也追了七年,她爱过他,以“死”结束。绝望,痛恨,不甘远远胜于死。当她从医院醒过来时,她发誓,这辈子不会再喜欢他,不会再为他付出,甚至一滴泪。多年后,当已经失忆了的吴漾撕心裂肺地对她吼道:“安然,你的心真的是冰做的吗,你爱我一下会死吗?!”安然庄重而又认真地回答:“是啊,吴漾。爱你一下会死的。”一部虐心又温暖的治愈文告诉你,人生最幸运的事无非就是你爱着的人刚好也爱着你。
  • 网游之召唤道士

    网游之召唤道士

    灵域中,道士系的进阶职业为召唤师和炼阵师!我本求逍遥,奈何他人不安生。不爱惹麻烦,却也不怕麻烦!运气逆天,演绎巅峰游戏神话!游戏因他而疯狂!
  • 倾世萌妃

    倾世萌妃

    一觉醒来成为楚月护国公主,楚凤裳有些凌乱了。“我这是……做梦?”楚凤裳揉了揉眼睛,看着面前美男幽怨的眼神,喃喃自语。某男扶额醉倒,“美人啊美人,你想偷看人家洗澡就看嘛,居然还一副梦游的样子,你以为本太子会被你的小伎俩蒙骗?”他是南风国太子,位高权重,一言九鼎;她是楚月公主,调皮捣蛋,总是让他头疼。而命运的火花就在一场误会中慢慢燃烧起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服输的人生,不会输!

    不服输的人生,不会输!

    不服外貌的输——她从168斤的胖妹,半年,变身成为98斤的苗条靓女;不服职场的输——她从不被看好的公关实习生,5年间,成为国际奢侈品助理公关经理、公关公司副总裁;不服爱情的输——她从“爱情绝缘体”,变身“幸福小妇人”,成功获得暗恋11年男生的芳心;不服人际的输——她从没人看好的丑小鸭,成为备受欢迎的白天鹅,上百家媒体争相报道;不服自己的输——她是公司高管、节目主持人、畅销书作者、形象大使……身兼数职,样样不服输的贾玮写下首本励志书《不服输的人生,不会输!》。
  • 第一美女传

    第一美女传

    《第一美女传》又名《锦香亭》、《绫帕记》、《睢阳忠义录》,存四卷十六回。署“古吴素阉主人编,茂苑钟花小史阅”,作者真实姓名不可考。
  • 拥抱你的爱

    拥抱你的爱

    谢家大小姐谢华年从中学时代开始执着于漫画创作,她的发小沈弦则长成了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沈弦暗恋谢华年多年,无奈谢华年始终忽略他的感情。沈弦只能看着谢华年为不适合她的初恋男友流泪伤心,始终默默支持、保护着她,而沈弦的绯闻女友却已把谢华年当作狩猎的目标。历经磨难之后,谢华年敞开心扉坦诚面对了沈弦的深情,两人终于携手相伴。
  • 罪与使

    罪与使

    公元末年,世界资源耗尽,紧要关头方舟计划的完成解决了人类危机。然而一场突发事件改变了整个世界。ArtificialMan,新物种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血族,兽人,异能者,吞噬种,一场惊天的计划围绕着一切慢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