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0000000106

第106章

祠山神俗祀祠山神,称为祠山张大帝。王州《宛委余编》引《酉阳杂俎》:天帝刘翁者恶张翁,欲杀之,张翁具酒醉刘翁,而乘龙上天代其位(亦见《诺皋记》);及《殷芸小说》:周兴死,天帝召兴升殿,兴私问左右曰:“是古张天帝耶?”答曰:“古天帝已仙去,此是曹明帝耳”云云,以为张大帝之证。此特因一张字偶合,故引之以实其说,殊不知《酉阳杂俎》及《殷芸小说》固荒幻不经,即其所谓张天帝者,亦指昊天上帝言之,而于祠山无涉也。世俗荒怪之说,固无足深考,然其讹谬相仍,亦必有所由始。按程《三柳轩杂识》:广德祠山神姓张,避食,而引《祠山事要》云:王始自长兴县疏圣渎,欲通津文德,化身为,纵使阴兵,为夫人李氏所觇,其工遂辍,是以祀之避。宋稗所载更详,谓其神姓张名勃,乌程县人,役阴兵导河,欲通广德,自长兴县疏凿圣渎。先与夫人约:每饷至,鸣鼓三声,王即自至,不令夫人见之。后夫人遗餐于鼓,鸦啄鼓鸣,王以为饷至,至则无有。已而夫人至,鸣鼓,王反不至。夫人遂亲至河所,见王为大豕,驱阴兵开浚。王见夫人自惭,工遂辍,而逃于县西五里横山之顶。居人思之,为立庙。夫人亦至县东二里,而化为石人,亦立庙。历汉、唐以来,庙祀不废云。詹仁泽曾樵又编辑广德横山神张王事迹,名《祠山家世编年》一卷,大略相同。《癸辛杂识》:广植守广德日,郡中祠山有埋藏会,植不信,用郡印印之其封。明日发视,无有焉。此祠山神之见于小说者也。《文献通考》:祠山神在广德,土人多以耕牛为献。南唐时听民租赁,每一牛出绢一匹,供本庙之费。其后绢悉入官。景德二年,知军崔宪请量给绢以葺庙宇,上曰:“此载在祀典,应官为修葺。”《宋史。范师道传》:广德县有张王庙,民岁祀神,杀牛数千。师道至,禁绝之。《黄震传》:通判广德军,旧有祠山庙,民祷祈者岁数十万,其牲皆用牛,并有自婴桎梏考掠以邀福者,震皆杖禁之。《明史。周瑛传》:瑛守广德,禁祀祠山。(闵文振《仰山脞录》谓:瑛著《祠山辨》以息好鬼之俗。)此祠山神之见于史志者也。合而观之,则祠山神之祀本起于广德,其所谓化猪通津,盖本《淮南子》禹化为熊通に辕之路,涂山氏见之,惭而化为石之事,移以附会于祠山。然俗所传祠山张大帝实本此,而非如州所云也。且祠山张大帝之称,乃近代流俗所传,而宋以来尚称张王,并未加以帝号。《夷坚志》:华亭胡家供事广德张王甚虔,其子妇惨妒,杖妾甚酷,妾潜缢,将死,梦有神撼之起,乃得解而救之,盖蒙神佑云。又毗陵胡容少年,过广德,谒张王庙求梦。夜梦入大殿宇,叩一吏,问以穷通。吏曰:“可至通直。”胡意殊不满,已而竟以通直致仕。陆放翁有《张王行庙》诗。高翥《菊涧小集》亦有诗,为辇下酒行多祭二郎神及祠山神而作者,诗云:“箫鼓喧天闹酒行,二郎赛罢赛张王。愚民可煞多忘本,香火何曾到杜康。”元泰定帝加封曰普济;而王号如故,《明史。礼志》:祠山广惠张王勃以二月十八日祭。则所谓张大帝者,本流俗所称之帝,而拟之昊天上帝乎?州所云,殊为失考。余自黔归,江行以风水为命,舟人为余历数每日风报,多验。其中有所谓“祠山报”者,云:帝以二月八日下地,为三女营嫁,一嫁风,一嫁雪,一嫁雨,待食冻狗肉始上天,盖谓二月八日以后必多风雨雪,直至戍日乃止。验之果然。然则俚俗诞妄之说,固不足信,而以之候晴雨、验灾,则有不爽者。明祖鸡鸣山十庙,独不废此祀,其亦有所验欤?文昌神今世文昌祠所祀梓潼帝君,王州《宛委余编》谓即陷河神张恶子,而引其所著《化书》谓:本黄帝子,名挥,始造弦张罗网,因以张为氏。周时为山阴张氏子,以医术事周公,卒托生于张无忌妻黄氏为遗腹子,《诗》所称“张仲孝友”者也。以直谏为幽王所鸩,魂游雪山,治蜀有功。五丁拔山,蛇压死,蛇即其所化也。寻为汉帝子,曰赵王如意,为吕后所杀。魂散无归,孝宣世至邛池。其令曰吕牟,即吕后之后身也。母戚夫人亦生于戚,嫁张翁,老无子,相与沥血石臼中,祝曰:“我无子,倘得一动物,亦遗体也。”自是感生为蛇。吕令有马,乃吕产后身,蛇辄食之。吕令怒,系张夫妇将杀之,蛇遂扬海水作雨,灌城邑皆陷,今所谓陷河也。以所杀多,谴为池龙,受热沙小虫之苦。遇文殊,皈诚脱罪,复生于赵国张禹家,名勋,为清河令。卒,又生为张孝仲,时顺帝之永和间也。西晋末,复生于越隽张氏,年七十三入石穴,悟道而化。改形入咸阳,见姚苌。后苌入蜀,至梓潼岭,神谓之曰:“君还秦,秦无主,其在君乎?”请其氏,曰:“张恶子也。”后苌即其地立张相公庙。唐僖宗幸蜀,神又出迎,帝解佩赐之,还日赐遗无算。王中令铎有诗云:“夜雨龙抛三尺匣,春云凤入九重城”云云。按陷河事亦见《王氏见闻》及《穷神秘苑》、《太平广记》诸书,所载略同。《北梦琐言》亦谓:梓潼张亚子,乃五丁拔蛇之所也。或又云:隽州张生所养蛇,托生为伪蜀王建太子元膺,有蛇眼,竟以作逆诛。诛之夕,梓潼庙祝亟为亚子所责,言:“我在川,今始归,何以致庙宇荒秽若此!”据此,则所谓张恶子者,乃流转于人与蛇间一变幻不经之物耳,不知与“文昌”二字何与?又《续通考》云:剑州梓潼神张亚子,仕晋战殁,人为立庙。唐玄宗西狩,追封左丞。僖宗入蜀,封顺济王。咸平中,王均为乱,官军进讨。忽有人登梯指贼大呼曰:“梓潼神遣我来,九月二十日城陷,尔等悉当夷灭!”及期果克城。招安使雷有终以闻,改封英显王号。此见于祀典者,然亦与“文昌”二字无涉也。《明史。礼志》:弘治中,尚书周洪谟等议祀典云:“梓潼帝君者,记云神姓张名恶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唐、宋屡封至英显王。道家谓帝命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故元加号为帝君,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景泰中,因京师旧庙辟而新之,岁以二月三日生辰遣祭。夫梓潼显灵于蜀,庙食其地为宜,文昌六星与之无涉,宜敕罢。”又《续通考》:嘉靖中,倪文毅请正祀典疏,亦本周洪谟之说,谓:“梓潼神,景泰五年始敕赐文昌宫,今宜祀于蜀,不宜立庙京师。至文昌星与梓潼无干,乃合而为一,诚出附会,所有前项祀典,伏乞罢免。”则亦谓梓潼之与文昌了不相涉也。然世以梓潼为文昌,则由来已久。按叶石林《崖下放言》记蜀有二举人,行至剑门张恶子庙,夜宿,各梦诸神预作《来岁状元赋》,甚灵异。高文虎《蓼花洲闲录》亦载此事。然则张恶子之显灵于科目,盖自宋始,亦自宋之蜀地始。《朱子语类》所谓梓潼与灌口二郎两个神,几乎割据了两川也。世人因其于科目事有灵异,无时遂以文昌帝君封之,前明又以文昌额其宫,而张恶子之为文昌帝君遂至今矣。明都《三余赘笔》则谓:梓潼乃四川地,四川上直参宿,参有忠良孝谨之象,其山水深厚,为神明所宅。或又谓斗魁为文昌六府,主赏功进爵,故科名之士多事之。此二说理虽较长,然皆从文昌二字立说,而于张恶子所以称文昌,则毫无干涉也。(《蜀志。秦宓传》:蜀有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河图括地象》曰:岷山之地,上为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都之说盖本此。)

灌口神《夷坚志》:永康军崇德庙,乃灌口神祠,爵封王,置监庙官。蜀人事之甚谨。每时节献享及因事有祈者,必宰羊,一岁至四万口。一羊过城,纳税钱五百,岁终可得钱二万千,为公家无穷利。当神之生日,郡人醵迎尽敬,官僚亦无不瞻谒者。按《独醒志》:灌口二郎神,乃祠李冰父子也。冰,秦时守其地,有龙为孽,冰锁之于离堆之下。故蜀人德之,每岁用羊至四万余。凡买羊以祭,偶产羔者,亦不敢留。永康籍羊税以充郡计。江乡人今亦祠之,每祭但一羊,不设他物,盖有自也。至顺元年,封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王。见《元史》本纪。

张仙世所称张仙像,张弓挟弹,似贵游公子,或曰即张星之神也。陆文裕《金台纪闻》云:后蜀主孟昶挟弹图,花蕊夫人携入宋宫,念其故主,尝悬于壁。一日,太祖诘之,诡曰:“此蜀中张仙神也,祀之能令人有子。”于是传之人间,遂为祈子之祀云。郎瑛《七修类稿》亦载此说。又王州《勘书图跋》:宋初降王,惟孟昶具天人相,见于花蕊夫人所供。其童子为元哲,武士为赵廷隐。当时进御者以胜国故,不敢具其实,乃目为文皇耳。据此,则此像又有托之为唐太宗者。余谓此二说皆未必然。昶之入汴也,宋祖亲见之,花蕊果携其像,宋祖岂不能识别,而敢以诡辞对?至托为唐文皇,则更无谓,按高青邱有《谢海雪道人赠张仙像》诗云:“余未有子,海雪以此像见赠,盖苏老泉尝祷之而得二子者,因赋诗以谢云。道人念我书无传,画图卷赠成都仙。云昔苏夫子,建之玉局祷甚虔,乃生五色两凤,和鸣上下相联翩。”然则此像本起于蜀中,闺阁祈子,久已成俗,是以花蕊携以入宫,后人以其来自蜀道,转疑为孟昶像耳。按《苏老泉集》有《张仙赞》,谓张名远霄,眉山人,五代时游青城山成道。陆放翁《答宇文使君问张仙事》诗自注云:“张四郎常挟弹,视人家有灾者,辄以铁丸击散之。”又《赠宋道人》诗云:“我来欲访挟弹仙,嗟哉一失五百年。”《续通考》云:张远霄一日见老人持竹弓一、铁弹三来质钱三百千,张无靳色。老人曰:“吾弹能辟疫,当宝用之。”后老人再来,遂授以度世法。熟视其目有两瞳子。越数十年,远霄往白鹤山,遇石像,名四目老翁,乃大悟,即前老人也。眉山有远霄宅故址。李石诗云:“野草闲花不计年,亭亭双桧欲参天。读书却得骑驴老,买药来寻跨鹤仙。”是蜀中本有是仙,今所画张弓挟弹,乃正其生平事实,特未知何以为祈子之祀。胡应麟又谓:古来本有此张弓挟弹图,后人因此附会以张弓为张,挟弹为诞,遂流传为祈子之祀。此亦不加深考而为是臆说也。(按古者男子生悬弧矢,又祀高之礼,于所御者带以弓蜀,授以弓矢。此本是祈子之事,后人或缘此写为图,以为祈子之神像,遂辗转附会,而实以姓名耳。)

同类推荐
  • 广黄帝本行记

    广黄帝本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蜀记

    蜀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使咒法经

    使咒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

    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槎胜览

    星槎胜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医见钟情

    医见钟情

    她五岁那年便对他一见倾心,问他能不能做他的新娘,他没有说话只是给了她一个玉佩,等他从战场回来,却得到她为准太子妃的消息。却不想,风云变幻。再见之时,她闯入花楼将他揪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可怜质问,“战王爷!您忘了当年御花园中的沈妹妹了吗?怎可如此待妾身!”战王爷当即就拎着人回了府。“你既自称妾身,那便履行一下这称呼最主要的事宜!
  • 你有罪:诡案现场鉴证2犯罪升级

    你有罪:诡案现场鉴证2犯罪升级

    两年时间里,浴场岸边陆续漂来十四只女性脚掌,是空难受害者的残肢?还是海底冤魂的招引?活着的人,思维正常,工作正常,待人接物正常,但却穿着寿衣招摇过市,想象着自己是一具尸体。这恐怖的想法和行为,是被鬼魂附体?是被蛊惑操纵?还是另有隐情?碎尸杀人后,被丢弃到荒郊野外的尸体碎块却自行回到人类社区,是怨灵作祟?还是尸体的报复?……曲州市接二连三的发生离奇死亡事件,当地公安厅却不敢公布破案过程。诡异的现场,扑朔迷离的线索,谁能侦破其中的阴谋?真相,到底如何……看女法医如何拨开重重迷雾,通过蛛丝马迹锁定狡猾真凶?别回头!也许,凶手就在你背后……
  • 第三个电话

    第三个电话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高老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高老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腹黑首席的天价宝贝

    腹黑首席的天价宝贝

    他是万众瞩目的姜氏集团总裁,却偏偏爱上了平凡的她。她以为他们会幸福一辈子,却在父母离异那天,他牵着怀孕的小三出现在她的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她。她以为他在玩她,他却对她温柔有加。“你能不能,不和她订婚?”她满心期待的祈求他。“不能。”两个字,凉彻心扉。“何时艾,你竟然想忘记我?”他朝她怒吼。“对。”她淡笑。不是说好了再见面是陌人吗?为何又穷追不舍?
  • 弑神榜

    弑神榜

    当了十几年的废物,少年慕炎,能让人刮目相看吗
  • 榆树欢

    榆树欢

    古言甜宠穿书我叫江榆笑,大概我爹爹和我娘亲希望我一辈子都开开心心的生活吧,后来我喜欢上了一个男子,再后来他灭了我全族,我怨他,想要恨他却恨不起来。最后的最后我死在了他的怀里,我看他哭的想个小孩,我心里那一点怨也消散了。我笑了笑,冲他摆了摆手像当年一样。罢了……阿娘阿爹,笑笑来陪你们了。陆澈,我是阿榆,我还是很喜欢你。缘未尽我成了白欢绒,这一次他不太一样了,我的少年郎回来来了"娘子,对为夫可满意""娘子,为夫不想上朝""娘子,为夫想和娘子一辈子在一起""娘子……"我:"滚"晚上委屈巴巴的某人,凑上来娘子不要我了,嘤嘤嘤这是一个冰山闷骚变成妻奴粘人精的故事【慎入】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三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三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野蛮的相府千金,霸道任性,却遇上了一个王爷的冰山之子,对自己爱搭不理,姐就是要占有你,让你给姐跪下唱征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爆宠小娘子:召唤腹黑邪王

    爆宠小娘子:召唤腹黑邪王

    她莫名地就成了大陆上最令人羡慕的召唤师。可是天知道她召唤了个什么鬼。红颜一怒,她拍案而起!丫的,不带这么玩儿的!她一反抗,竟然连邪王也要让三分?她满意的拍拍手,这才乖,这才像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