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6200000014

第14章

复次海意。我今复以喻明斯义。譬如世间。或有二人。一被金刚坚固甲胄。入于大火炽焰聚中。一被枯草而为甲胄。入于大火炽焰聚中。海意。于汝意云何。彼二人中。何人为火所焚。何人不为火焚。海意白佛言。世尊。若被金刚甲胄之者。虽入大火炽焰聚中。以其坚固甲胄能善作护。是人不为火焚。世尊。若被枯草为甲胄者。入大火中。是人决定为其所焚何以故。为彼枯草于炽焰中力无能护。佛言。海意。彼身所被金刚甲胄入大火中。不为焚者。即是菩萨。常以大慈大悲而为甲胄内心坚固。金刚力护解脱众生。所缘誓愿。曾不弃舍。虽常观察一切法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入于空寂三摩地中。而常超越声闻缘觉正位。不求得果。于彼定中。虽受胜味而不嗜着。还从定起。从定起已。严净佛土。成熟众生。圆满佛智。海意。彼以枯草而为甲胄入大火中。为所焚者。即是声闻乘人。于诸行中而生怖畏。复观三有炽然不息。弃舍众生远离大悲。于寂静三摩地中。生味着已。无所容受。若复不得第八果证。能起是定者。无有是处。何以故。声闻乘人于其福行罪行不动行中不能修习。诸菩萨者。能于无量福智行中修习成熟。不于中间取证实际。毕竟圆满一切佛法海意。是故菩萨于空无相无愿无作法中。常生大火炽焰之想。虽于此法审伺察已而复于是法中起智善行。终不取证实际。是故诸菩萨不成熟善根不应修习。海意。菩萨成熟善根者。谓于甚深佛法之中如理修行。不于中间取证实际。此即名为成熟善根。何故如是。以彼菩萨俱为成熟大乘之法。渐向渐入渐复增胜。非余乘法而成熟之。海意。如陶家轮。日光未照。未成熟时。但是坏模。无有诸器用之名。后成熟已乃可得彼器用之名。菩萨亦复如是。虽复广多修诸善根。若不回向于一切智。即不能得波罗蜜多之名。若复回向一切智者。乃得波罗蜜多之名。海意。又如妙好真金。未经工作。即不能得庄严具名。但名真金若经工作得成熟已。乃可得诸庄严具名。菩萨亦复如是。所修善根。若不回向于一切智。即不能得波罗蜜多之名。若复回向一切智者。乃得波罗蜜多之名。海意以是缘故。而诸菩萨常当运发广大之心成熟诸善。随所成熟诸善根已。即当回向于一切智。以其回向一切智故。菩萨当于甚深法中如理修行。不于中间取证实际

尔时海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菩萨者难作能作。善能防护诸有过失。于所作中不生过染。世尊。若诸菩萨具于善巧方便之者。即能回向。所以者何。菩萨有方便故。虽入禅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中。而不为禅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过失所著。彼具善巧方便而能现诸所作。不堕无作见中。善住诸法平等之性。若有趣向邪定聚中诸众生类。菩萨为说正定聚法。而彼菩萨为令圆满众生愿故。自亦不住正定聚中

佛告海意菩萨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菩萨于一切处。常应修习善巧方便。何以故。海意。善巧方便者。即是菩萨菩提。若无善巧方便。即不成菩提。譬如世间于一器中置三种色。一者青色。二者赤色。三者黄金色。是三种色。同一器中染三种衣。一者毳衣染其青色。二者[疊*毛]衣染其赤色。三者无价上妙天衣染黄金色。彼三种衣。于一器中。从彼染师所治事已。随诸意乐皆得妙色。须青得青。须赤得赤。须黄得黄。然其染器曾无分别。海意。其染器者即是空无相无愿。有三种人合一器中者。一声闻乘人。二缘觉乘人。三大乘人。是三种人。随诸作用如心所乐。各随所应皆取智色。而彼空无相无愿之器。曾无分别彼毳衣者。当知即是声闻乘人。[疊*毛]衣即是缘觉乘人。无价天衣即是安住大乘之人。海意。汝观诸法无有实性。无作者性。无我性。无人性。无众生性。无寿者性。无主宰性。随欲所生。生已聚集。无所觉了。亦无分别。海意。若能解了此诸法生。即诸菩萨于诸法中无有少法而生懈倦。若得如是知见清净。诸所作中亦无饶益无不饶益。即能如实了知诸法平等之性。如是如实了知诸法平等性已。常不弃舍大悲之铠。海意。譬如世间琉璃珠宝。自体莹洁净无瑕翳。置尘秽中经于千岁。过千岁已取之治事。去其尘秽涤浣清净。依然莹洁离诸瑕翳。菩萨亦复如是。了知众生心之自性。本来清净明澈洁白。但为客尘烦恼之所覆蔽。菩萨观已。即作是念。众生心性本来清净。但为客尘烦恼之所覆蔽。而彼烦恼实无所住。众生横起虚妄分别。我当为彼诸众生类宣说断除烦恼之法。起无懈心。于众生所转复增胜运心。普令皆得解脱。又复思惟。此诸烦恼能坏众生诸有力势使令劣弱此诸烦恼能令众生于无实烦恼中虚妄分别。若能如实深固作意如理伺察者。彼即不为烦恼所动。如所伺察已。即彼烦恼不复和合。若与烦恼不和合者。斯即为善。又复我今若与诸烦恼合。云何能为烦恼系缚诸众生等宣说断除烦恼之法。故我今时不与诸烦恼合。应为烦恼系缚众生说断除法。然我欲为化度众生于轮回中令诸善根相续不断。亦复应当与烦恼合。云何名为于轮回中与烦恼合相续善根。所谓勤求福行而无厌足。菩萨作是思惟已。于三有中故现受生愿值诸佛誓度众生而无懈倦护持正法。诸所施作勇进无退。常生法欲。永不弃舍波罗蜜多胜行。海意。此即名为于轮回中与烦恼合相续善根。菩萨当于是中虽合烦恼。不为烦恼过失所染。海意白佛言。世尊。今说善根。何缘故说诸烦恼邪。佛言。海意。菩萨了知此如是等诸烦恼法与三界合。从烦恼中出生三界。而彼菩萨具善巧方便故。积集善根缘力与三界合。此即名为诸有善根与烦恼合。以其三界合故。即不复心生诸随烦恼。海意。譬如世间有大长者唯有一子。慈育怜愍深加爱念。时彼童子愚小无智。于秽井边而为戏舞。以幼稚故忽堕井中。尔时其母及彼亲族。俱见其子堕秽井中。见已忧愁竞前观井。深不可测。徒极悲苦。无能为计入其井中。虽痛爱子不能救拔。是时其父知已奔至。见彼童子堕秽井中。临视哀恼苍惶旋转。深爱此子不生厌舍。即设方计入其井中。善为救拔令子得出。海意。当知彼秽井者。即是三界。其子即是一切众生。菩萨观于一切众生如一子想。童子之母及亲族者。即是声闻缘觉乘人。见诸众生堕轮回中。见已虽复心怀忧恼。无有方便而为救拔。彼大长者即是菩萨。而诸菩萨虽以无垢洁白清净之心住无为法。然复和合三界所修之行化度众生。海意。此即菩萨大悲之行。菩萨毕竟自能解脱诸缠缚已。而复于其三有之中示现受生。具善巧方便胜慧所摄。己之烦恼无复有碍。能为一切众生宣说断除烦恼缠缚之法。海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诸菩萨者难作能作能以无垢洁白清净之心。于轮回中不生厌弃。如其所说甚深之法。如理伺察不住无为。不求果证。佛言。海意。此菩萨者。所修正道与禅支合。所谓般若波罗蜜多。及善巧方便。海意当知。若诸菩萨无垢洁白清净心者。此即般若波罗蜜多。于轮回中不生厌弃。示现受生化度众生。此即善巧方便

复次海意。若诸菩萨于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一切法中如理伺察者。此即般若波罗蜜多。若复发起大悲现前之心。不住无为。不求果证。此即善巧方便

复次海意。若诸菩萨善住三世平等法故。即无有少法见种种相。若彼法界平等。即众生界平等。若众生界平等。即涅槃界平等。若涅槃界平等。即法界平等。若能入此法界平等性中。所入即是般若波罗蜜多。若复能入一法界。了知众生界。不证涅槃界。是故不舍众生界。不住于法界。不取于果证。此即善巧方便

复次海意。若布施清净此即是慧。若回向清净即是方便。若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清净此即是慧。若回向清净即是方便。以要言之。一切善根清净此即是慧。回向清净即是方便。海意白佛言。世尊。何者是菩萨善根清净。何者是回向清净。何者是慧清净。何者是方便清净。佛言。海意。菩萨善根清净者。为离我人。众生寿者之见。然后积集诸有善根。回向清净者。谓于空无相无愿法中。成熟善根回向菩提。慧清净者。谓于一切众生初后根性智悉了知。方便清净者。善为一切众生如应说法。复次海意。又善根清净者。虽于诸有诸趣示现受生而无依止。然后积集诸有善根。回向清净者。谓离一切声闻缘觉作意。善摄诸乘所有善根。悉用回向大乘法中。慧清净者。普为断除一切烦恼种子习气。方便清净者。谓欲化度诸众生故。先同其事。后为教示大乘之法

复次海意。又善根清净者。所谓菩萨舒其宝手。普施无尽一切受用。回向清净者。谓以一切众生。一切学无学人。一切缘觉。一切菩萨。及一切佛诸有善根。普用收摄入回向中。慧清净者。所谓任持诸佛所说。悉以陀罗尼印印之。其所任持而无坏失。方便清净者。谓以无断辩才。无碍辩才。为诸众生善说无诳之法。令诸众生悉得欢喜

复次海意。又善根清净者。谓于生生之中。常不舍离大菩提心。回向清净者。谓不忘失大菩提心。以诸善根悉用回向于一切智。慧清净者。谓善知安住大菩提心而为根本。方便清净者。谓于菩提心住平等故。为他教示菩提之法

尔时海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者。诸善巧方便。是菩萨菩提。般若波罗蜜多清净一切处通达。皆是菩提。无有少法非菩提者。何以故。世尊若了一切法平等性。即是菩提。是故诸菩萨勿于菩提生极远想。菩萨于诸法中若六尘境来为障碍尔时应当如实觉了。即是菩提。若诸菩萨如是解者。即得善巧方便清净。及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尔时世尊赞海意菩萨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说。菩萨具善巧方便及般若波罗蜜多清净者。于诸法中若六尘境来为障碍。尔时应当如实觉了即是菩提。海意。以是缘故诸菩萨者应如是知

同类推荐
  • A Popular Account

    A Popular Accou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n Revenues

    On Revenu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皇极典听言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听言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留计东归赠言

    留计东归赠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六世孤独

    六世孤独

    修海霖是个不起眼的大学生,但是在上大学前家里出了事故,因为一场车祸,父母离世,修海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醒来后修海霖似乎产生了心理阴影,每次入睡都会做噩梦,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 天降萌狐:魔帝,淡定点

    天降萌狐:魔帝,淡定点

    三界皆知,三界唯魔帝帝北辰不可惹。惹了小命不保妥妥的。新代三界,无人不知不人不晓,魔后狐小白绝对是人性的扭曲道德沦陷!!!惹了魔帝要命,惹了魔后那是生不如死。“那个最有钱的,扒了他的窝!”“那个最骚的,扒了他的头发!''“那个最奸诈的,扒了他的老婆本!”......众人:“魔帝,快收了她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某帝含笑:“我去扒了她。”“......”
  • 极地天使

    极地天使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极地天使》以侨民集中营为题材,书写了一部中国人用无私大爱拯救外国侨民的故事。谨以此正义战胜邪恶、人性对抗兽性,超越种族、肤色、国家、语言、文化差异的《同盟国进行曲》,献给二十一个同盟国反法西斯战士与人民。苗雨欣老人作为潍县集中营的幸存者,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山东省潍坊市召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的邀请信,这封信的到来让她百感交集。
  • 求你揍我一顿吧

    求你揍我一顿吧

    老马上去就给了罗序刚一拳。醉了酒的老马无法控制出拳的轻重,一下子打在罗序刚的下巴上,把罗序刚给打痛了。罗序刚有些恼火,他说你他妈的还真打呀,一拳打在老马的眼眶子上。老马也火了,于是。两人摇摇晃晃地打了起来。路边的行人看见罗序刚和老马打架,连忙给110报了警,说:长白街上有人扰乱公共秩序。在打架斗殴……
  • 日本人与中国人

    日本人与中国人

    邻人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不熟悉的自己。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经典,带你走进“菊”与“刀”之外的日本。这是一部独特的日本论,也是一卷东瀛与神州大地古往今来的趣闻怪谈史略。日本华裔作家陈舜臣一生在两个故乡、两种文化之间徘徊,边缘人身份让他领受命运的桎梏,也使他以绝无仅有的生命经验和生动的“复眼”视角,洞见两国历史传统的差异与交叠,遂成妙语连珠、谐谑天成的中日文化随笔。他从遥远的古代折返现代的中日文化接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随意驰骋;要以“遗书”的心情,写下阻碍中日两国相互理解的原因。重新认识邻人,亦是抽丝剥茧地审视自己。我们这对邻居——长短相补,此为天命。
  • 勾引

    勾引

    刚上高中那年,在数学课上,记得数学老师名字叫康平运。康老师发现下面有个学生不认真听讲,总是抬一下头了,又低一下头;抬一下头了,又低一下头。他当即把教鞭一摔,全班都被那一声响镇住,包括我在内,大家齐刷刷坐成笔直状,不知将要发生什么。康老师说了一句:都别动。然后怒气冲冲走下来,直接走到我跟前。我当时已经把作业本藏进了桌子里,可没逃过他的眼睛,他几乎没费什么劲,一伸手就拿出了那个作业本。教室里非常静。大家静等着他发怒,他却忽然笑了,而且点点头,说:下课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画的是康老师头像。他觉得很像,所以就赦免了我一把。
  • 如轮

    如轮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引自《今别离》
  • 燃烧的月亮

    燃烧的月亮

    《燃烧的月亮》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一名叫卢畀老人的亲身所经历的一段历史的片段。1930年10月,台湾中部雾社举办盛大的运动会,也是台湾神社最大的祭奠活动,原著民族赛德克族人为了击日本人的占领,趁机冲进了会场,发动了攻击行动,由此而引起了影响一时的雾社事件。杀死百余日本人,最终以千余原著民的生命为代价,结束了这一惨烈的故事。
  • 豆丁历险记之新世界

    豆丁历险记之新世界

    从最初开始探险,他越陷越深,外星人、元素至尊皇、黑雀,有很多未知的谜题需要他揭开,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需要他经历。当他得知自己拥有天界皇族血统,便毅然决然地找寻着自己所谓的命运。
  • 星星与米粒

    星星与米粒

    世界上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许你身边最亲近的人来自外太空,但是你知道吗?“哇,男孩,你好帅,嫁给我吧”米雪怡眼里闪着光说。“我已经有女朋友了”郑星逸冷漠的说。“不就是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