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4500000002

第2章

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修身养性,懂得取舍进退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就是“学好”,做一个君子。怎样才算好呢?首先要具备智、仁、勇,三“大德”,还要具备礼、义、廉、耻、信等,“小德”。进行君子的修炼,首先有益于自己的心灵,“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当此境界,才能活得内心坦然、洒脱畅快。进行君子的修炼,还能移风易俗,促进社会文明。一个君子,小则影响一家,大则影响天下。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人生箴言】

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人要从一个坏人变成一个好人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从一个好人变成一个坏人却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善良讨喜的人,没有人天生想做个坏蛋。然而,世界上却还是有很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成为了世人眼中的坏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世间美好事物,往往难得,假如钻石遍地可寻,那跟同样剔透的玻璃又有什么区别?假如雪莲生在四野,它跟普通的野草又有何异?好人如同良材,需要辛勤栽培;君子如同璞玉,需要用心去细细雕琢。做人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做一个好人、君子,更是难上加难,而终其一生都做一个好人、君子,则需要时常自省己身。

纵观古往今来,有很多人一生克己警醒,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千古芳名,让自己流芳百世;也有很多人原本想做君子,做人做事都求一个“好”字,但是却因为被外界的环境所迷惑,在不知不觉中滑下了深渊,被世人贴上了“坏人”的标签,而众多人中的最佳代表就是王莽。

王莽出身于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因为家世显赫,王家子弟均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多有劣迹,唯独王莽独守清净,生活俭朴,为人谦恭,并且少怀大志,做人做事都以古圣贤自勉。他在内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谦恭守礼,勤敏好学;时间长了,他的名声远播,几乎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楷模。

24岁的时候,王莽步入仕途,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那个时候,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30岁的时候,王莽封新都侯、骑都尉及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王莽的叔父、大司马王根退休,深得人心的王莽受到家族的推崇、太后的赏识,38岁的王莽顺理成章地接替了大司马之职,成为首辅大臣,权倾朝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此之时,王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半分骄态,好处更比以前胜了三分。

假如王莽的人生轨迹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走下去,也许他会终生做个君子,并获得贤臣的名声。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永远顺风顺水,王莽也不例外。

汉成帝去世,汉哀帝即位后,傅太后、丁太后及其外戚得势,王太后无力与之相争,王莽只得退位隐居新野。王莽虽然心怀“周公辅成王”之志,也不得不收起雄心,交出大司马的职务,去新都封国隐居。他行事更加低调,做人更加谨慎,让人挑不出半分毛病。不料他的二儿子王获不守家规国法,逞其凶狂,杀死了一个家奴。王莽严加责罚后,又大义灭亲,逼王获自杀。王莽的高风亮节受到了广泛好评,朝野之士为他鸣不平的很多。汉哀帝迫于舆论,只好将王莽召回京城,侍奉王太后,但没有官复原职。

不久后,汉哀帝一病而亡,没有留下子嗣,太后王政君听说皇帝驾崩,当天就起驾到未央宫,收回传国玉玺。王太后于是下诏,要求朝中公卿推举大司马人选,群臣会意,纷纷举荐王莽。于是,9岁的汉平帝登基后,王莽得到朝野的拥戴,再次被任命为大司马,代理政务。

再次手握重权之后,王莽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意识到,无论他的权势多么显赫,无论他的名声多么好,都不得不乘坐在王太后这条旧船上,一旦这条船沉没,他的一切很快就会失去,为了保住权势,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从此,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渐暴露,他做人做事的风格也为之一变,培植党羽,排斥异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外君子而内小人。

尽管如此,大家仍然视王莽为君子,极少有人骂他是小人。一方面,他所行之事,都是按制度办理,让人无话可说;另一方面,他确实做了不少好事,例如对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拿出家财赈济灾民,为灾民兴建住宅,等等,他做的好事数不胜数,许多人认为,他的德行可与古代的圣人相比。

直到最后,王莽篡位成功,当上了皇帝,把天下弄得民不聊生之后,人们才看清楚王莽的真面目。从此,王莽成为了人们心中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原先对他寄予厚望的人都痛恨他、厌弃他,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形成赤眉及绿林大规模的反抗。最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斩其首,悬于宛市之中,王莽的“新朝”土崩瓦解,犹如昙花一现。

其实,从王莽最开始的为人处世可以看出,他的本身本性并不坏,后来,他之所以会发生那样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情势所逼。这并不是为他开脱,试想想,一个人已经尽享好名声带来的好处,他会轻易地将这一切毁掉吗?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经过了那次变故,王莽深知自己的命运不由自己掌握的苦楚,于是后来的他决定铤而走险,而他不知道的是,他为了自己能够地位稳固,却不知不觉地伤及了无辜,引起天怒人怨,最终走上了让世人唾弃的道路。

王莽的成败教训,值得我们深思。绝大多数“坏人”,都不是甘心变坏,只是到了一定的环境中,受情势所迫,好像只能如此、必须如此,于是就那样做了,一做就坏了,从此入了魔道,愈陷愈深。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要想保持自己的本色,永远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除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之外,选择一个好环境也非常关键。

凡俗的我们行走在这个尘世间,生命中的每一段旅程都会受到各种欲望的牵引,任何时候都可能遇到诱导我们变坏的因素,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人要从一个坏人变成一个好人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从一个好人变成一个坏人却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便大抵如此。所以,要想让自己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卓然挺立,成为众人称道的好人,最重要的还是守住自己的本身本性,用强大的意志力去攀登道德高峰。

智慧典藏

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好人既要有善心又要有恒心,而如果稍微放纵自己,很快就会染上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发展下去十分危险。真正的智者,在任何情况下都懂得修正自己的内心,坚持做一个无愧天地的仁人君子。

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人生箴言】

压得低,心态才能够修炼得静,这样的人才会在“失意”的时候不气不馁,“得意”之时自省己身。

从历史的行事中可以看出,我们自古就是讲究中庸的,这个词几乎涵盖了整个儒家文化。不过分地偏左,也不过分地偏右,尽可能保持平衡。这个理念如果用在为人处世上,那就是得意的时候要低调,居安而思危;失意的时候要坚强,不能一蹶不振。

失意的问题往往比较好解决。朋友、家人都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加油鼓气的话多少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这个时候的人是脆弱的,能听得进劝。而得意的问题往往很难解决。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朋友、家人因为你的得意,高兴还来不及呢,谁会在这个时候泼凉水呢?

得意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膨胀,自我放大,就像一把开了刃的尖刀。好像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他,没有什么问题他解决不了。殊不知,这把尖刀随时可能伤害他最亲近的人,也随时可能受到意外的打击。因为它的锋利,所以它才脆弱,折断可能只是瞬间的事。

明朝有个人叫沈万三,是当时的“全国首富”。他家有田产上万顷,而且在四路八乡的城镇开设有许多的店铺。对于他的商业才能,余秋雨先生有过一句评价:中国14世纪杰出的理财大师。

沈万三太有钱了,就连当时的首都南京城,有一半都是他修筑的。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准备重修都城。可是由于连年的战乱,造成国库十分空虚,皇帝确实是没有那么多钱,只好向几个大户借钱。财大气粗的沈万三是当仁不让,主动表示承担一半的钱粮开销。

商人出身的沈万三自然有他的道理,自己这次出了大钱,而且是帮皇上的忙,这个功劳还小吗?如果靠上皇帝这棵大树,名利双收指日可待。

沈万三的自我感觉好极了,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当今皇上都得靠我接济,这是何等荣耀啊!他与皇帝的工程同时开工,结果沈万三先于皇帝完工,朱元璋很不高兴。

修筑帝都三年之后,沈万三觉得“不过瘾”,又申请由自己“掏腰包”犒赏三军。全国军队每人银子一两,总共近百万两。看到这种情况,朱元璋更难受了,他本来就出身贫苦,再加上心胸狭窄,终于由妒而恨,“匹夫犒天子之军,乱民也,宜诛之”,从那时起,朱元璋下令收他重税每亩九斗三升,相当于亩产的一半多。

沈万三认为,自己是修建首都的头号功臣,而且还给大明的军队花了那么多钱,皇帝怎么也得向我这个“土财主”表示一下谢意。可是他忘了那句话:功高盖主。大明朝是人家朱元璋的,姓朱不姓沈,朱皇帝哪里容得下你沈万三这样的普度众生的“活菩萨”?

朱元璋看到沈万三比皇帝还富有,本来就很郁闷。后来又主动发钱犒赏三军,朱元璋不得不开始琢磨:花了那么多钱,会不会是想收买我的天下?就算你有再多的钱,我说句话就能给你安个乱民的罪名,把你的财富变成姓朱的!

朱元璋翻脸了,要不是马皇后求情,沈万三真要人头落地,最后还是发配云南,没收亿万家产。

曾经的荣华富贵一下子变成了过眼烟云,一贯养尊处优的他,根本受不了云南的凄凉清苦。身体上的折磨还是次要的,心理上的痛苦才让他不能承受,自己为了大明朝出了那么多的财力,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太窝囊了,不出三年,沈万三就在愤懑抑郁中死去了。

好事没办好,还惹来了一身祸。这个结果谁都不能怪,只能怪沈万三自己得意忘了形。皇帝缺钱的时候向你开口借,你给的钱比他借的还多;皇帝用来统治天下的军队,你却要上杆子去花钱犒劳。这么夸张地炫耀,这么地盛气凌人,别说是一国之君了,就是普通百姓有几个能看得过去呢。

相比明朝的全国首富,如今连续13年的世界首富是什么样子呢。他会不会同样不假思索地一掷千金呢?事实上不是的,他不仅为人类社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他给财富和财富的拥有者做出了新的定义,他就是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出生于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的一个上层家庭,他是一名出色的学生,在高中时就曾断言自己会在25岁时成为亿万富翁。

盖茨的话确实应验了,1975年他创办了微软,微软公司的一系列产品如今已覆盖全世界,只要有个人电脑的地方几乎都有微软的身影。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靠电脑软件积累亿万财富的先行者,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首富,在1996年的时候,他的财产是160亿美元。

生活中的盖茨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他与妻子美琳达很少去一些豪华的餐馆就餐,有时由于工作的需要,他才不得不光顾一些高级餐厅。通常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肯德基或是一些咖啡馆。有时还会一块光顾一些很有特色的小商店。

盖茨在与员工平时相处中,完全不像个有钱人,他不喜欢什么事都与钱挂在一起,有时候出席会议,他会租一辆很普通的汽车前往会场。每次坐飞机,他通常都坐经济舱,没有特殊情况,他是绝不会坐头等舱的。在微软,比尔已经成为每一个员工的榜样,他的作风感染了许多人。所以微软员工的朴素也是很出名的。

盖茨的生活朴素而低调,这并不是因为他吝啬或小气,这些习惯体现了他的价值观和工作作风。他在身体力行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员工的艰苦创业精神,这无疑是非常可贵的。

诚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古人所说“无欲则刚”,但也并不能如李白所畅言“人生得意须尽欢”。凡事有度,适可而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这些民谚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警示。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很多人开始向内敛含蓄的方向转变,得意而不忘形逐渐成为人们处世的准则。矜持低调、克己奉公、不事张扬,只有懂得这些生活道理并真正做到的人,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智慧典藏

在牢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同时,我们更不要忘记“高处不胜寒”。人生得意时,一定要在内心给自己划一道警戒线,哪些是可以逾越的,哪些是不能触碰的。这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身居高位而沉得住气,才是真正胸中含有大韬略的人。

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

【人生箴言】

世事变幻,人生无常。人生总有得意时,但是得意也要保持低调,时刻记住“锐者易折”的道理。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权力没有永恒不变的,今天可以意气风发,明天你也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在你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定要有畏惧感和危机感,谨小慎微地为人处世。

同类推荐
  • 心态比黄金更重要(畅销精读本)

    心态比黄金更重要(畅销精读本)

    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它是我们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也是通往完满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本书从人际、职场、管理、事业、生活等方面入手,总结了人在成功路上应具备的空杯心态、共赢心态、务实心态、创新心态、平和心态等多种黄金心态,并提供了培养、塑造这些黄金心态的方法。它们就像是一盏盏指路明灯,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了希望,为我们的未来保驾护航。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磨砺自我,修炼成功者的心态和素质,以积极乐观的黄金心态应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打造一个完美的人生。
  • 领导致辞大全

    领导致辞大全

    本书囊括了佳节致辞、会议致辞、答谢辞、慰问辞、吊唁辞、岗位变动致辞、电视广播致辞内容,从多个角度对领导致辞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提供了大量可随查随用的范例。无论您是政府机关的领导,还是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无论您是公务活动致辞,还是私人聚会致辞,本书都可助您一臂之力,喜庆之余为您锦上添花,紧急时刻为您排忧解难。
  • 毕业不失业

    毕业不失业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需要优秀的综合素质。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大学时间里最快最有效地提高自身素质,如何对专业知识、能力与就业质量进行储备,如何在毕业的最短时间内适应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慎重考虑的问题。而这些,本书都会做出详细的阐述与建议,希望看完本书的大学生们能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为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创造美好未来。
  • 尊享生活(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尊享生活(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愿你走过的曲折,都会变成彩虹

    愿你走过的曲折,都会变成彩虹

    《愿你走过的曲折,都会变成彩虹》是畅销书励志作者米粒的暖心文集。因为无所依仗,所以必须强大。为了选择生活,而不是被生活选择。每超越自己一次,你就会更相信自己。愿这个世界不辜负你的付出,愿你走过的曲折,都会变成彩虹。
热门推荐
  • 北斗星痕

    北斗星痕

    天上七星同时坠落,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小孩。远古星魂在旁,绝世神器傍身,看我如何挽回星痕之芒!
  • 草圣

    草圣

    如果某个地方一个女人随随便便就对还几乎陌生的你说,我就是个花瓶,那么你对这个地方会怎么想呢?觉得这地方真不是你呆的,或认为仅仅是这个沧桑女人的满不在乎呢?徐雁就这样让罗立衡对这座城市的生活一开始就充满了疑虑。罗立衡第一次见到徐雁是因为租房。罗欣生和胡荣在电话里黏糊得让他头皮发紧,说你老人家一定亲自来一趟,非你把关不可。他岂能不知,他们不过就是想让他掏租金罢了。对儿子儿媳,他从来都直呼其名,而且是全称。对老太婆也是这样,就叫“钟桂花”,直到几年前钟桂花退休,说,我现在是老太婆了,拜托你改改口好不好,听起来好像谁都是你的学生。
  •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英雄史诗,它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在我国西藏、四川、内蒙古和青海等地区,有上百位民间艺人传唱着英雄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格萨尔王传》蕴含着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 将门丑媳
  • 天之阶梯

    天之阶梯

    灵气复苏,一个书灵,天地人三书之灵!封神榜,山海经,生死薄三书合体之灵!看主角怎样一步一阶梯踏上天地巅峰!
  • 剑上人间

    剑上人间

    修途漫漫,有几人能不为世事浑浊、踏足巅峰?又有几人可以携手仙子、笑傲红尘?杨缺幸运的成为了这样的人。“吾以吾心养浩然,吾以吾剑开人间!”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自喻为“玉面小飞龙”的郑微,洋溢着青春活力,心怀着对邻家哥哥---林静浓浓的爱意,来到大学。可是当她联系林静的时候,却发现出国的林静并没有告诉她任何消息。生性豁达的她,埋藏起自己的爱情,享受大学时代的快乐生活。却意外地爱上同学校的陈孝正,板正、自闭而又敏感、自尊的陈孝正却在毕业的时候又选择了出国放弃了郑微。
  • 陆先生要恋爱

    陆先生要恋爱

    两家的儿子倒是见面熟,发香烟碰酒杯,热腾腾地说足球股票,意气洋洋,妙语连珠。两家媳妇也有共同语言,说商品打折,说子女的教育问题,交头接耳的。孩子们也凑到一块去了,说电脑游戏,津津乐道的。陆先生和金玉铃被撇在一边,他们又成了局外人。老夫妻两人话语很热烈,眼神却幽幽的。他们一路走着,一路说着,身影一下子拉得老长,一下子缩得很短。他们不再说自己了,儿孙是他们仅存的话题。
  • 穿越之我为正室

    穿越之我为正室

    俆明薇,是这一世她的名字。身为大家族的嫡女,一辈子的命运从出生就开始被定下了。受家族的教养长大,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男人做他的嫡妻,为他生儿育女,为他管好后院的妾。这些,对受着正妻教育的俆明薇来说,不过是信手就能拈来。平平淡淡,再回首她和傅恒已经成婚五年了,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也有了一屋子的莺莺燕燕。感情这种东西,她从一开始就没有奢望过。没想到,她的丈夫,忽然问她要起这个来了。没有的东西,她又怎么给的了呢?
  • 正名

    正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