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3300000020

第20章

诸师列传第六之五

明智立法师法嗣(广智下第四世)

·澄照觉先法师

·慧照法邻法师

·圆澄智谦法师

·四明法维法师(明智惠)

·定慧介然法师

·待制晁说之

·谏议忠肃公陈瓘

草堂元法师法嗣

·息庵道渊法师

安国惠法师法嗣(神照下第四世)

·智涌了然法师

·真教智仙法师

·白莲梵章首座

白莲卿法师法嗣

·天台净侁法师

北禅梵法主法嗣

·北禅惠深法师

·飞英智忱法师

·顶山子文法师

·通照慧明法师

·超果惠道法师

德藏瑛法师法嗣

·北关思净法师

寿安弼法师法嗣

·教藏有全法师

车溪卿法师法嗣(南屏下第四世)

·竹庵可观法师

·牧庵有朋法师

·祥符道忻法师

慧觉玉法师法嗣

·清修法久法师

·澄觉神焕法师

·假名如湛法师

·密印修慧法师(慧觉传)

·慧解昙应法师(车溪传)

·慧照道伦法师

·北禅法荣法师

·北禅文俊法师

·圆觉净圭法师

圆觉慈法师法嗣

·法照中皎法师

·神慧敏齐法师

·能仁文首座

·能仁能行人

普明靖法师法嗣

·圆通思梵法师

·普圆善期法师

天竺如法师法嗣

·崇先怀志法师

·宣秘慧仙法师

·音圆普证法师

·法灯道遵法师

·余姚行澄法师

法云敏法师法嗣

·枢密蒋之奇

佛智云法师法嗣

·法照净通法师

佛照坚法师法嗣

·神辩觉宁法师

·等慈慧序法师

梵慈普法师法嗣

·圆照梵光法师

·东灵智钦法主

宪章闵法师法嗣

·余庆道存法师

清辩斋法师法嗣

·景德法云法师

·上方法清法师(清辩传)

明智立法师法嗣

法师觉先。四明之慈溪陈氏。号澄照。七岁受经一读成诵。初禀教于明智。既得其传。复请益于慈辩清辩。所诣益深。靖康初主奉化之宝林。会奉旱邑请讲金光明。终卷而雨三日。因勉邑人建光明幢。诵经万部为邑境之护。迁主延庆大弘宗教。久之复归宝林。筑室曰妙莲。复诵满万部。持净土佛号。四十八藏。摘经疏名言以资观行。目曰心要。绍兴十六年正月十四日。说法安坐而逝。塔于寝室之侧。他日有夜闻诵经声。迹所自出塔中。后月堂居南湖。谓师于延庆有传持之功。而塔在草莽。乃令迁之祖垄。及开土见栓索不朽。骨若青铜(栓山圆反木丁)。

法师法邻。赐号慧照。早为明智高第。屡居座端。道业词章众所推服。高丽义天至。首入南湖。师明智而友慧照。请跋所受教乘归国。师援笔立成。有古史风。义天嘉叹不已(文见名文光教志)郡命主三学。讲演之盛亚于南湖。尝谓门人曰。余尝劝人以二戒。三十已前未可念阿弥陀。七十已后不得持消灾咒。谓少不知进。老不知止也。时人然之。

法师智谦。赐号圆澄。学于明智。绍兴庚辰主宝云。每念宝云为四明传道师。自迁骨乌石。其迹寖晦。乃力搜访。得正法师所撰石塔记。重刻于乌石庵。又于寺辟堂。设像表示后世。

法师介然。四明鄞人。受业福泉山之延寿。明智居南湖。从其学遂悟境观之旨。元丰初。专修净业三载。期满谓同修慧观仲章宗悦曰。念佛三昧往生要法也。乃然三指。誓建十六观堂。中设西方三圣殿。环以池莲。功成复然三指以报佛恩。于是修观之士。有所依托焉。

建炎四年正月七日。金虏犯明州。寺众奔散师独不去。虏奄至诃之曰。不畏死耶。师曰。贫道一生愿力建此观堂。今老矣。不忍舍去以求生也虏酋义之谓曰。为我归北地。作观堂似此规制。遂逼师以行。后人悲思。乃以去日为之忌(相传。正月五日。若依本朝通鉴。则云七日)而尊之曰定慧尊者。立像陪位于观室之隅(志磐受业福泉。定慧是草堂一派。极有高行。去志磐为五世)。

晁说之。字以道。自号景迂。官至待制。文元公迥四世孙也。监明州船场。常往南湖访明智。闻三千境观之说。欣然愿学通其旨。晚年日诵法华。自号天台教僧。或曰洧上老法华。明智没为撰碑而论之。时称高作(碑见名文光教志)。

陈瓘。字莹中。南剑人。自号了翁。幼登甲科官至正言。亲亡之日。庐墓三年。天降甘露。有芝草生于冢上。尝留意禅宗颇有省发。观华严了法界之旨。因上疏论宰相章惇。谪四明。日与明智会。因问天台宗旨。明智举止观不思议境。示以性夺修成无作行之义。公曰。乃知此宗性本现成。又问。现前色身如何观察。明智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公曰。世人言。其死如归。不知如归。乃失家者。自是深达境智之妙。作三千有门颂以示明智。智可之(文见名文光教志)晚年刻意西归。为明智作观堂净土院记。发挥寂光净土之旨。宗门韪其说(石刻南湖观堂)公既贬。诸子皆白衣未尝怀不满意。宣和六年冬。无疾别家人而逝。绍兴中。赠谏议大夫。谥忠肃。

述曰。智者之为道也。广大悉备。为其徒者。自尊信之。未足以信于人。惟名儒士夫信而学焉。则其道斯为可信也。智者之世。有徐陵柳顾言。荆溪之世。有梁肃李华。慈云之时。有王文穆马亮。明智之时。有晁以道陈莹中。是数君子。不特知道。又能立言以赞之。智者之道。于是愈有光焉。

草堂元法师法嗣

法师道渊。永嘉人。自号息庵。久依扶宗深达观道。居西湖永明讲授有法。尝谓修性离合之旨。指要虽示其妙。后人或戒异说师收束诸文立为二义。一者约修三性三。与修性对论三以明离合。二者约修九性九。与修性对论三以明离合。初修三性三者。如不二门。性指三障。是故具三。修从性成。成三法尔。又云。一念心因既具三轨。此因成果名三涅槃。又金錍云。本有三种。三理元遍。达性成修。修三亦遍。此皆性三修三六法明离合也。言修性对论三者。以修为能对。性为所对。如不二门云。为对性明修。故合为二。则修二性一。三法明合也。次义言修九者。如不二门云。是则修虽具九则法身般若解脱各各具三。此乃修中自论九法以明离也。然法身中三。虽本属性。指要判云。虽兼性三咸为所发。故皆属修。言性九者。如光明句释金鼓。具有圆空鸣三法。即是一境三谛。又于圆空鸣中各各自具姝大等三。遂有九法既得鼓体。性德中论未涉起修。此则就性中自论九法。以明离也。修性对论九者。如涅槃疏明。体宗用各有三义。体有礼底达。宗有本要助。用有本当自在。此约修六性三以明离也(云云)。师示寂当盛暑。停龛旬日体色不变。白乳流涌香若莲华。人取乳可涂面。将葬路经一庵。绋断不进。异香彻庵中。易绋重不能举。庵主旧有微憾。乃悔谢曰。曾有小犯故蒙见诫。乃随众舁之遂行。葬及三年。忽大风折木坏其塔。满龛舍利。若天彰其德云。

安国惠法师法嗣(神照下第四世)

法师了然。临海薛氏。母祷山兵寺石像前。梦至佛殿见僧持莲华令食之。且曰。汝生子当出家。后十三月而孕。四岁母念出家。则谁当为嗣。梦神人叱之曰。何爽前嘱。遂诺之。十六具戒。从安国学教观。慧解骤发。尝梦坐盘石泛大海。望大士坐山上竹林间。师曰。平生持尊号今得见之。遂正立说百偈以赞。觉忆其半。自是顿发辨才。侍安国迁白莲。未几去谒明智。智问华严十法界。大论三世间。法华十如是。三处文义。共成三千。荆溪何云指的妙境出自法华。师曰。华严大论。是死法门。法华十如是。是活法门。智首肯之。时晁说之。尝谒明智。因与师论此道。待之如同学。四明讲者道如。辞气毅然时号如虎。与师难问必为之屈。明智举主广严。师曰。吾不当负所得。卒为安国嗣。六年迁白莲。居山二十四年。学者常五六百人。绍兴戊午。宁海建大会请师说法。有使者持牒来曰。兜率天请师说法。师曰。此间法会未散。使曰。符不可缓当先。其次者即毁师名而去。绍兴辛酉五月。梦两龙戏空中。一化为神人。袖出书曰。师七日当行。师唯唯。既寤集众说法。复大书曰。因念佛力得归极乐。凡在吾徒宜当力学。即沐浴更衣。与众同诵阿弥陀经。至西方世界而逝。能仁行人。闻天乐音。祥光属天。众谓师报居净土。而先赴兜率之请也。八月葬东冈。锡号智涌。郡祈雨于玉溪。众苦路险。师咒龙使移之。是夜风雨大作。旦见潭在所指夷坦处。述宗圆记五卷。释南岳止观枢要二卷。释十不二门。虎溪集八卷。

法师智仙。仙居李氏。号真教。幼不乐世俗。常曰。世间荣富何能免我一生清志耶。遂服方袍。游学至天竺。得观道于明义首座。还乡依白莲惠师听止观大有发明。久之章嗣其席。常时系念唯在净土。或曰。法华三昧。一土一切土。一身一切身。一佛一切佛。何不依止观修法华三昧而为往生之因。师曰。荆溪云。分别功德品中。直观此土四土具足。故此佛身即三佛身。此大众即一切众。以惑未断故。安乐行是同居净土行之气分故不离同居秽见同居净。问者曰。同居类多何必极乐。师曰。教说多故。宿缘厚故。令专注故。是摄生故。师当结制稍觉微恙。乃诣辞郡县。还寺杜门绝客。众请用医。令厚赆谢去之。即易床西向。设弥陀像。请行人讽经。终卷而化。时能仁闻念佛声沸天仙乐盈耳。塔于院东北隅。

首座梵章。学惠法师悉通其旨。屡居白莲座端。讲唱有法学者宗尚。谦抑不肯出世人高其风。著圆觉经疏一卷。时称简正。

北禅梵法主法嗣

法师惠深。幼遍历讲席。及见北禅洞悟观道。后法王归寂。师继踵行化。当建炎兵毁之余。极力土木卒还旧制。领徒说法未尝一日以事废。将建大殿。众勉见巨室。师曰。若使出门干施主。不如闭户祷诸天。精意所感施者自至。师正席二十九年。有僧善居。为知事亦如之。清俭勤力辅赞有理。人或与钱。即腰缠手捥。自携以归。虑费脚金损施福也。

德藏瑛法师法嗣

法师思净。钱唐喻氏。受法华于瑛师。既悟厥旨。复深研净土之观。专志念佛日课观经大观初。于郡城北关创精舍。扁曰妙行。领徒乞食。期饭僧百万。不二十年竟逾八倍。建十莲华藏。规制巧妙。为天下轮藏之冠。尤精画佛。每运笔先于静室念佛观想。一日画丈六像。见佛光良久。众皆瞻礼。师于是时顿悟笔法之妙。于是人间咸称为喻弥陀。尝于西湖北山凿石作弥勒像露半躯于严。识者以为深谷为陵之日。必有继成全身如三生石像者。宣和初。盗起清溪犯钱唐。师告渠魁。愿以身代一城人命。贼义之。妖锋为戢。绍兴庚申冬。端坐想佛七日不废。忽起然香供佛归座趺坐而化。旬日顶上温暖面体红润。见者谓其犹生葬于法堂之右。

车溪卿法师法嗣(南屏下第四世)

法师可观。字宜翁。华亭戚氏。年十六具戒。依南屏精微。师闻车溪声振江浙。负笈从之。一日闻举唱曰。般若寂寥。忽有悟入。如服一杯降气汤。玉慧觉有横山命。师偕行读指要。至若不谓实铁床非苦变易非迁。叹曰。语言文字皆糠秕耳。建炎初主嘉禾寿圣。迁当湖德藏。居阅世堂。为楞严补注。以祥符延闪两载。以疾反当湖南林。一室萧然人不堪之。则曰。松风山月。此我无尽衣钵也。乾道七年。丞相魏杞出镇姑苏。请主北禅。入门适当九日。指座云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魏公击节不已。及得所遗法语谢曰。当日卷卷斯道。不敢孤负竹庵。淳熙七年。皇子魏王牧四明(讳恺谥惠宪王孝宗次子)用月堂遗书之荐。请主延庆。时已八十九岁。抵行在所而闻王薨师在天竺受请曰。王旨如生。岂当有辞。遂行至南湖众见行李寂寂莫不叹服。不二载复归当湖竹庵。九年二月十九无疾而逝。寿九十一。荼毗舌根不坏舍利莫知其算。塔德藏之观堂。师五住当湖。皆退隐于竹庵。因以为目。杲大慧自径山行化。来访当湖对语终日。敬之曰教海老龙也。师见斋房安像即诫之曰。汝起居无礼说无益语。少时焚香之敬。不补终日媟嫚之罪也。著楞严说题集解。补注共四卷。兰盆补注二卷。金刚通论事说各一卷。圆觉手鉴。竹庵录各一卷。山家义苑二卷。

法师有朋。金华人。自号牧庵。一家教文背诵几半。初学于慈圆觉。复往谒车溪。昼夜扣请尽得其道。主仙谭讲止观。天衣持师分卫至境(梵语分卫此云乞食)入寺就听。至破法遍。横破九种禅那。皆非圆顿行人入道之门。持竦然曰。我所未闻之说也设礼而去。湖人薛氏妇早丧不得脱。其家斋千僧诵金刚般若请师演说经旨。妇凭语曰。谢翁婆一卷经今得解脱。翁问千僧同诵。何言一卷。答曰。朋法师所诵者。盖师诵时不接世语。兼解义为胜也。徙能仁。讲道日盛。晚主延庆。初升座叙谢云。有朋自远方来。闻者莫不心悦。于方丈扁一室。曰六经堂。中设一几。而初无文字。士夫怪其诞。众至寺欲屈之。师令侍者先语之曰。诸贤欲何相见。若宾礼则对坐商略。若请益则侍立发问。若索难则容先伸三问。咸曰。乞从宾礼。及对语援引不已。乃知六经在胸中也。每临讲不预观文。尝曰。我七番讲止观。于正修中未尝道著一字。又曰。大部中欲作一难。如片纸大亦不成。所谓文字性离皆解脱也。故今教苑略无义目。唯十不二门口义。才露一班耳。或问十境十乘方成观法。荆溪何云不待观境方名修观。师曰。向伊道。摄事成理了也。又问。圆顿教中为立阴否。师高声一喝云。阴入重担常自现前。何更问立不立。一日讲调御丈夫。数士人至。师曰。若在儒教论丈夫事。如忠臣事君不顾身。勇士赴难不畏死。立天下之大事。成百世之显名。不为声色名利之所惑溺。皆名丈夫。若在吾教。则一心三观为舟杭。六时五悔为橹桌。降伏诸魔制外道。不为分段变易生死之所笼槛者。方名丈夫耳。士人为之畏服。师御众厉而简。左右或欲师白堂整众者。师曰。我所以不数数告众者是有意也。不见道频雷天失威。乾道四年十二月三日。坐青玉轩。请行人讽观经。至真法身观集大众念佛。留偈坐亡。葬于崇法之祖塔。禀法者。显庵法昌月溪法辉等甚众。师自恃强记不畜科策。尝谓同学竹庵曰。天下秖一个半座主。老兄秖半个。问何为半个。师曰。不合多几个纸策也。在仙潭日。竹庵来访。为上讲师读大科竟即收帙曰。宗师在座不敢文文。其对尊宿之礼。尚谦若此。

慧觉玉法师法嗣

法师法久。余姚邵氏。受业龙泉。十五试莲经中选得度。初依智涌于广严。后去从慧觉。赴天竺。师随往。旦夜为学卒成其业。大慧居径山。往咨心要。尝令师举境观之旨。必击节叹赏。有王侍御女早丧。每附语令请高僧诵法华。大慧令师往方升座演经。侍御忽有感悟。夜中亡女梦于父曰。承法师讲经力已得生处。侍御因作一乘感应记。大慧一日谓师曰。教苑人稀宜勉力弘传以光祖道。师遂归。既而慈溪罗氏。以圆湛庵延之。学者四集共仰师法。绍兴十三年。郡命居清修。泉清石洁人境俱胜。常患后生单寮多弊。乃辟众堂作连床蒲褥如禅林之规。以身率先众莫敢怠。说法机辩有大慧之风。有不能领者。谓师谈禅于教苑。寺左曰师子岩。创一堂名无畏。日住其中诵法华楞严七经。十九年不辍。一日忽告众。无疾而化。塔于寺西。雪溪晞颜为撰铭。门人妙云继主其席。

法师神焕。湖之安吉人。早学慧觉时称出类。绍兴中主思溪觉悟。自昔教门诸师立义未尽者。悉辨论之得百篇。世号焕百章。尝论诸天位次不正。乃考寻藏典。撰为天传。其序云。案百录。安功德天座在佛左。道场若宽。更安大辩及四天王在右。则知世人。或十二。或十六。或十八。皆准鬼神品。增减无拘也。今欲定尊卑亦良为难。如鬼子母罗刹也。岂当与大梵同列。有女名功德。男名散脂。今以功德居上。梵释次之。后列散脂鬼母。岂非失序。因检讨大藏作诸天传。随位释之。盖天有主客。有男女。有本迹。有显晦。大梵为三界主。帝释为忉利主。四王为八部主。若功德大辩。但客寄耳。功德寄北天。大辩寄山泽。初无主领。兹所谓主客也。功德大辩树神地神鬼母并女质。余则男身。所谓男女也。金刚密迹五百徒党。皆大菩萨本也。现居神像迹也。所谓本迹也。大辩对佛宣扬正法。虽位处密寄身示女质。而言行则显。或但作影响不事敷扬。纵权有统王现丈夫形。而言行则晦。所谓显晦也。知此四端可与言天矣。竹庵见之曰。大略数百字。囊括殆尽(天传未见其本。志磐尝撰诸天礼赞文。正用焕师立说。详见法门光显志)尝著圆觉疏二卷。安乐记一卷。

法师如湛。永嘉焦氏。母梦宝塔而生。幼年试经得度。首谒东灵钦师及普慈晖师。所学未就。乃与杨尖渊空相融之车溪依卿师。时众已多无所容。唯小室如斗不以为隘。剧暑埋大瓮实以塞泉。与四友背瓮环坐。以挹其爽。如此数载。众戏目为五瘟堂。后参慧觉于横山。昼夜潜心尽得教观之妙。初主车溪寿圣。讲余课法华一部。佛号二万声。有求为知事者。以非器不见用。憾之夜怀刃入室。则见官客满座。次夜复入。则昏暗失路。又一夕往得入室。见十数人皆同师形。其人愧恐而遁。平时少睡。夏月坐草莽中口诵法华。袒身施蚊。门人谓。师年高宜息苦行。师曰。[(罩-卓+(一/水))*羽]。飞之类。安得妙乘。所冀啖我血闻我经。以此为缘耳。后人因表其处为喂蚊台。晚岁谢事。闲居小庵日薰净业。绍兴庚申七月。端坐念佛结印而逝。阇维得五色舍利。著净业记释观经疏。护国记释光明疏。又述金刚会解假名集。建炎初。述声闻会异。其末题云匈奴去杭入秀。兵火沿塘。劫掠蜂起。命在不测。聊书此为记时事。人以为与章安当寇盗纵横而著涅槃玄义。其事相类。

述曰。法智之记观经光明也。当时同宗之辈亲炙之徒。如孤山净觉饰辞抗辨。卒莫能胜。谓之阳挤阴助。犹可为说。至于假名以天资之高德业之美为四明四世孙。当教观中兴后。不思光赞乃祖之功。而反事笔削忍为净业护国之记。白昼操戈。背宗破祖。自堕山外之侣。可悲也夫。

圆觉慈法师法嗣

法师中皎。四明之慈溪张氏。赐号法照。母梦月堕怀而生。受业永明。初依南湖明智。未几去谒圆觉于天竺。久之尽得法奥。靖康初。能仁虚席。郡太守刘光。嘱智涌举所知。以师应命。圆音一演学徒四集。以粥饭不给。辟海田为二十顷。香积乃裕。绍兴乙卯夏旱。郡守以龙湫昔受智者戒。遣僚属屈师临湫施以戒法。即日雨洽。以年老退处藏密庵。绍兴乙丑。沐浴易新衣。书偈别众。正坐西向而化。

行人能师。嘉禾人。少学能仁。入忏室四十载。六时行道虽病不废。唯不食数日其病自愈。行人之名遂闻江浙。年既老读文如初学。草庵戏之曰。未忘筌耶。师曰筌何所忘。庵大惭。尝暑中晒衣。叹曰。慷慨丈夫反同臧获。于是散去余长。唯留一弊絮袍。夏则束梁相间。夏日入林施蚊。一日逢二虎以身就之。虎俯首而去。山神兴供一方。常与交接。香积有乏。知事来告。则力拒之。明旦施自至。皆曰。昨夜行人巡门相报。始知山神荷师以往圆觉有能仁之命。师与文首座。然指以请。及其至昼夜请益大有开悟。

普明靖法师法嗣

法师思梵。杭之临平湛氏。赐号圆通。依净社普明学教观尽通其旨。久之擢居座首。普明迁觉悟。师与偕行。及再迁上竺。谓师曰。觉悟之席无以易子。行道十年大振法道。后退处西山归云庵。杜门著书。尝以经疏语录。商确禅教之旨。名曰会宗。侍郎晁公武。一见契心。为之序曰。予闻世父景迂先生之言曰(晁说之号景迂)浙江东西有天台之学。通其说者无禅教之病。可以为人天眼目。小子识之。自予闻此三终星矣。今见会宗之所述。其有合于世父景迂之言乎。师平生以戒法力。梦寐尝与圣贤接。凡禬禳灾凶。驱逐妖厉。一为说戒无不通感。乾道四年五月。有星者谓师曰。六月之望师其亡乎。师笑曰。造物焉能制我耶。汝谓六月亡。我且八月往。至期沐浴更衣趺坐龛中。召众诵佛瞑目而化。塔于方丈之室。

梵慈普法师法嗣

法师梵光。四明鄞之阳氏。赐号圆照。母梦异僧入其室。十二月乃生。异香盈室。十六具戒。始学律于湖心通照。复习教于南湖神智。慨然游方裴回西浙。乃之白牛见海慧普师。闻讲法华寿量品。广谈三身。言下大悟。将还乡。海慧抚其背曰。汝必大振法智之席。及归郡守王资深命主广寿。政和四年春。太守吕淙以南湖请。时广寿之众。愿从者百二十人。自是南湖众及五百。法智之世未若是之盛也。宣和四年大旱。郡请讲云雨经。依法结坛缁素毕集。披轴则云兴。下席而雨注。靖康初。高丽贡使。及境来谒云。国王问讯法师。翘仰道德无从瞻礼。谨遣使献法衣一袭。及本国晓法师。所著华严疏论二百卷。建炎三年以老谢去。寓奉化之福圣。南湖自罹兵毁积年未复。郡守仇愈。谓非师不能振。遂迎师再还。群僚毕集。伫闻讲演。仇公临筵赞之曰。微言发覆吾生何幸。绍兴十二年。举门人道琛自代。遂退处于择阳。与漕使陆置邻居。往来结方外友。明年春与陆君辞曰。老病既久将以后事托延庆。乃舟行至南湖。沐浴更衣。集众讽观经。书遗训。付悟真义诚。讽安乐行。至深入禅定见十方佛寂然而逝。时十三年二月八日也。寿八十。葬崇法之祖塔。师天资朴素。待贵贱以均礼。或问其故则曰。吾法以平等为心。不轻为行。昌国戴氏。为鬼物所扰。请师诵咒。及门而崇灭。其在福圣。道俗请增戒法。有邬氏子附语曰。吾汝之先也。久处幽冥。闻人间光法师为众施戒。此日冥中异类多得解脱。故吾得以暂归法主智钦。姑苏常熟人。才辩超卓举世知敬。主东灵聚徒至五百。行梵慈之道不少异。恪勤讲忏日未尝怠。时人尊称法主。以比北禅梵云。

清辩齐法师法嗣

法师法云。受业姑苏景德。赐号普润。学教观于清辩为得旨。绍兴十三年。撰翻译名义七卷。以释藏典之梵语。援引疏记有所论辩甚为学者之益咸泽山嘉其作。为赞化刻梓云。

同类推荐
  • 明伦汇编人事典讳忌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讳忌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丁晋公谈录

    丁晋公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宜麟策

    宜麟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曲江春霁

    曲江春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楼玉钥续编

    重楼玉钥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上)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上)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
  • 西河词话

    西河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致命豪门,首席总裁结婚吧

    致命豪门,首席总裁结婚吧

    后来,当人们再谈起慕寒川时,除了不得不说他的财富,总要聊一聊他是怎样的宠妻无度。他们都说,慕寒川宠江韵,简直到了毫无原则毫无底线的地步,却不知道两人的情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江韵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人生还能遇见救赎,拥有一个用尽心力将她拉出泥沼的男人。*他高高在上,清贵如同这人间的王,浅笑着把手递给她,说出的话却像淬毒的剑,字字诛心。“你我都知道,除了嫁给我你别无选择。挣扎毫无意义,只会更快地让你沦为笑柄。”她冷眼看他,第一次敢真正与他对视,“人人都说慕总是江州最大的慈善家,在我看来,天人外表,渣男行径。”慕寒川笑,自动忽略她最后四字,“我一直都知道自己长得还不错。”何止不错,这世间风情有千万种,慕寒川的美貌,却是令世人都黯然自秽的男色无双。然而江韵却没有心思欣赏他那张脸。*她生来养尊处优多少世人艳羡,后来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穷困潦倒身无分文。父母分居多年,视彼此为仇敌,江韵江家二小姐的身份不过一个凄凉的笑话,淹没于声色犬马的盛世豪门之间,被人拿来茶余饭后。她心中深藏冷漠和恨意,无望的活着,命运给过她一缕蚀髓玫瑰香,也同样赠予她一场锥心背叛。亲眼目睹相爱多年的男友与别的女人言笑晏晏、卿卿我我,她不敢质问,怕背后的答案会现实残酷到,让她连哭泣都成为奢侈。她也曾搜筋刮骨地痛过,一颗心颠沛流离无处可依。而慕寒川就是在此时,以江州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商业巨擘身份,强势侵入她的生命。*所有人都以为他爱着江家大小姐,那个与江韵明明有着血缘关系,彼此之间却随时都能剑拔弩张的姐姐。只有他无比清楚地知道,他到底想要把谁纳入怀中,许她一生宠爱。32岁的慕寒川,成功、成熟,光芒四射却沉稳内敛。他与江韵之间,隔着的不仅他早出生的那九年,还有一段爱情的距离。今夕何夕,遇此良人。32岁之后的慕寒川,一如既往的在商界呼风唤雨、游刃无虞,玩转阴谋和人心,却在一个叫江韵的女人身上栽了跟头。还栽的彻彻底底。*婚后某一日,他满身萦绕着醇酒浓香,醉眼迷离,把江韵困在墙壁和他胸膛之间,性感到危险。修长大手挑起她瘦削的下巴,指腹带着灼人的温度摩挲她的嘴唇,嗓音低哑,“看,你这么坏,我却舍不得对你不好。”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7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7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高冷老公太傲娇

    高冷老公太傲娇

    “偷生我的孩子?”“不,那不是你的孩子……”三年前顾若清离开出走,回来之后带回一个小奶宝,对顾君邵说:“不是你的孩子!”不到一年,顾若清怀二胎,还声称自己怀了三胞胎,对顾君邵说:“不是你的孩子!”男人双眸微眯,捏住顾若清的下巴,“骗过我一次,还想骗第二次?”
  •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极品捉鬼师:妖孽,哪里跑!

    极品捉鬼师:妖孽,哪里跑!

    作为现代新新人类,捉鬼降妖、除魔为道,她千魂晓样样拿手。来到异世,她千魂晓照样过得滋润。在异世玩的风生水起,没事勾搭一下美人,没事骗骗小钱,总之怎样好玩就怎样玩。谁知某天把某妖孽勾搭上了。“晓晓~咱们何时洞房花烛夜?”某男轻声哄诱。“滚!”抬脚向他踢去。某男轻轻一躲,翻身搂住“谋杀亲夫可不好,为夫还得照顾娘子的后半生性福呢”“你——哼”扭头不理,突然眼前一黑,一张俊脸凑上前,直接含住了某女的唇瓣,良久才松开。某女气喘呼呼“流氓!淫贼!”“只对你流氓,再则为夫淫的是自家娘子,所以不算。……”情动的初心幻破灭,她成了天下之罪人,素手芊芊又待如何翻云为雨?桃花殇,弹一曲,可换回你浅浅一笑?
  • 龙家有女是颗蛋

    龙家有女是颗蛋

    神秘版:异世大陆,一枚沉睡千年之久的龙蛋终于有了动静……女强版:一个异世穿越而来的女子占据了龙蛋,成为了龙族高贵的龙女,是什么原因让天之骄子的龙女沦落到废人一个?又是什么原因让废柴龙女翻身惊艳天下?而现实版是——云宗小少主从一个龙蛋里面捡回一条小龙女,好好的养大了。他本来只是想着养一条坐骑来着,可这小龙显然没有作为一条龙的自觉,怎么破?请欢快入坑,不解释……
  • 锦绣良缘(上册)

    锦绣良缘(上册)

    一位大家闺秀南宫欣心为了赢得当朝英俊才子冷浩风的倾心,不顾大家闺秀的身份倒追才子,最终虽然嫁给了他,确发现这只是为了一场赌约,南宫欣心一纸休书还自己自由身,终找到了浪漫甜蜜的爱情……
  • 兽血夫君:疼妻法则

    兽血夫君:疼妻法则

    承蒙上天眷顾重活一世,却塞给她一个八字不合的丈夫。发誓老死不相往来,却事事总牵绊这一起。“女人,你居然怀了我的孩子?还逃出我的掌控!”“对不起,你是谁?”“我是你的夫,这一辈子你休想逃出我的掌控!生生世世你也休想摆脱我!”曾被人预言这一辈子不可能有子嗣,却有了一个意外……让这逃出他后院的女人给怀上了!而且一怀还怀了两个,重点还是一男一女!要不是这两孩子和他长得一模一样,他还真怀疑这女人是从哪偷来的种。“现在你还想逃吗?”他呲牙,女人,敢骗他就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