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3300000043

第43章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四

梁(建康)

武帝(萧衍)

天监元年。帝梦释迦檀像入国(天竺优填王所造者)乃遣郝骞等(郝黑各反)往西竺求之○于陀利国入贡云。其王梦异僧曰。东土有圣王出。十年之后佛法大兴○制僧尼犯过。并依佛律行罚○庾诜少与帝善。及起兵署为记室不就。山居蔬食六时礼忏诵法华经。于后夜见一道人。自称愿公。呼诜为上行先生。后寝食惊觉曰。愿公复来。吾其去矣。举家闻上行先生已生净土。诏谥贞节处士。

二年。帝问志公。国有难否。志指喉及颈(谶候景也)享国几何。曰元嘉元嘉(宋文帝元嘉至三十年。重言之者。过元嘉也)帝临政苛急。志假帝神力见先君受苦地下。由是恤刑。尝诏张僧繇写志真。志以指剺破面门出十二面观音相。或慈或威。僧繇竟不能写。时法云云光二师。每讲法华天华飞集。帝以其证圣。于便殿夜焚书。请志公及光云斋。翌日志公独至○扶南国沙门曼陀罗来进珊瑚佛像。诏译经于扬都○四月八日。帝于重云殿亲制文。率群臣士庶二万人。发菩提心永弃道教。其文云。愿使未来生世童真出家广弘经教化度含识同成佛道。宁在正法中长沦恶道。不乐依老子教暂得生天。十一月。敕公卿百僚侯王宗族。并弃道教舍邪归正。三年。帝御重云殿讲经。以枳园寺法彪为都讲。彪先一问。帝方酬答。载索载征并通玄妙○帝尝梦神僧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大斋普济群灵。帝乃披览藏经创制仪文。三年乃成。遂于金山寺修供。命沙门僧祐宣文。大彰感验(事具光显志)○敕于旧宅建光宅寺。因宅七日放光。故以为名。敕法云法师为光宅寺主。创立僧制为后世法○沙门智棱善涅槃净名。尤通庄老。后值寇还俗。道士孟悉达劝为黄冠。见道家诸经略无宗旨。遂引佛教为之润色。解西升妙真诸经义。皆自棱始。武帝未舍道教时。引棱于五明殿竖义。暮年为诸道士讲西升经。忽失音舌卷于座上委顿而死。众以为叛教之报(僧镜录)。

五年。扶南国沙门僧伽波罗来。

六年。御注大品般若经。诏光宅云法师为百僚讲说。十年。中天竺释迦檀像至。帝率百僚迎入太极殿。建斋度人。大赦断杀。絓是弓刀并作莲华塔形(絓户怪反豫也)初郝骞谢文华等八十人。应诏西行求像。至舍卫国(此云文物属中天竺国)从王请像。王曰。此中天正像不可适边。乃令三十二匠更刻紫檀。人图一相。卯时运手。午时已就。顶放光明降霔香雨。骞负像东还。乃渡大海。尝闻甲胄之声在后。忽异僧礼像而言曰。毗舍罗神王护像至彼。广作佛事。言讫而隐。其后元帝于荆州城北造大明寺奉安其像○诏僧旻法师入殿讲胜鬘经。公卿毕集。刘业问曰。法师佛学有余。何故多申儒旨。旻曰。昔生公以顿悟通经。次公以毗昙发论。若贫道初不以儒释为限。但据文义所向耳。有沙门道超慕旻讲业。誓欲齐之。梦天神告曰。旻公于毗婆尸佛时预宣法化。君新发意何可类及○何胤入钟山定林寺。听内典通其旨。后隐居若邪山云门寺。二兄求点并从栖遁。号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何氏三高○谢举长玄理及释氏义。为晋陵群守。与义学沙门互讲经论。征士何胤自武丘出赴(虎丘避唐高祖祖讳虎追改之)○光宅云法师讲法华经。感天花满空下如飞雪。帝以亢阳问志公。公曰。云能致雨。帝因请讲法华。至其泽普洽即大霔。仪同袁昂家有常供养僧。发愿欲如师慧解。梦一僧谓曰。云法师灯明佛时已讲此经。那可卒及○上集诸沙门制文立誓永断酒食。其略云。弟子萧衍从今已去。若饮酒放逸啖食众生乃至乳蜜酥酪。愿一切鬼神先当苦治弟子将付地狱。众生成佛犹在阿鼻。僧尼饮酒食肉亦应如此加治。是时复集僧尼一千四百四十八人。于华林殿请云法师讲涅槃经中食肉断大慈悲种子之文。上亲席地与众同听。

十一年。敕宝亮法师撰涅槃经疏。上亲为制序。

十二年。特进沈约著中食论。谓势利荣名妖妍靡曼甘旨肥醲。皆使心神昏惑不能得道。故圣人禁此三事(云云)。

十三年。初志公尝与帝登钟山。指独龙冈曰。此为阴宅。先行者得之。是年顺化于华林园佛堂。帝忆其言。诏有司具葬此地。建浮图五级其上。车驾临葬致奠。忽见大士涌身云间。乃为立开善寺。

十五年。西天沙门自图其形于吴中灵岩寺。像遇夜起行道。祈祷神应。后有梵僧曰。此智积菩萨也○华阳真人陶弘景。建菩提白塔于三茅山。尝梦佛授记名胜力菩萨。乃诣鄮县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临终不用沐浴。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弟子遵之(梁书)。

十六年。敕太医不得以生类为药。郊庙牲牷皆代以面。宗庙荐羞始用蔬果(牷音全。牛纯色。礼记祭祀牲牷)。

述曰。祭天地祀宗社。必杀牲以备物。皇王以来用以为法。有国家者掌之为故。且不敢有所议也。夫司天地之化。所以称上帝称皇天后土者。至圣至神也。乌有神圣而好杀牲牢之命。肯歆腥臊之食哉。由夫上古之俗茹毛饮血以是养己。必以是事神。朴陋之见曾不知牷牢腥臭之为渎也。蒸民既粒俗不能变。圣贤教世师古法以著之礼经。于是后王遵而行之。莫或敢议其可不者。以养己。犹古不思事神之不当渎也。夫果于杀命不仁也。荐以腥臭不义也。以不仁不义为养己之旧习。尚当思有以节以求全好之心。岂于事天地祖宗之神灵。而欲以牲牢腥臭之物以渎之哉。自佛法东渐劝修斋戒。天帝尚知事佛。岂人事天而不知事佛乎。知所以事佛。则不当以牲牢渎天。为可信矣。惟梁有武皇魏有献文。敕郊庙祭祀不用牲牷。而易之以蔬面酒果。可谓违古而道。奉黍稷荐明水。是亦三代之祀法也。乌在乎牲牢腥臭之物哉。

慈云法师。于天台劝民俗祀神改祭为斋。其文有曰。天子七庙。下至庶人皆同祭祀圆丘方泽上下神祇。国之常典劝令断祭。无乃太伤国风乎。释曰。祭祀出俗典。改祭据佛经。俗典则未逃杀害。佛经则唯重慈悲。杀害则报在三途。慈悲则果成万德。以善改恶无不可者。

敕废天下道观道士皆返俗○敕沙门慧超为寿光殿学士。召众僧法集讲论注解经文。并居禁中(此内道场之始)。

十八年。会稽沙门慧皎谓宝唱名僧传颇多泛滥。因著高僧传。始汉永平开德业为十科。其自序云。前古撰集多曰名僧。然名者实之宾也。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若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名而不高兹焉用纪。高而不名则备今录。世以为确论。

普通元年。沙门众养于扬都译文殊般若经等十一部。帝亲笔受。令宝唱继之○帝于禁中筑圆坛将禀归戒。妙选贤明。朝议以草堂慧约法师应诏。四月八日。帝服田衣北面敬礼受具足戒。方行羯磨甘露降于庭。有三足乌孔雀二。历阶驯伏。锡师号曰智者。自是入朝必设特榻。而帝坐其侧。自太子诸王公卿僧俗。从约受戒著录者四万八千人。沙门耆艾(五盖反老也)亦从师重禀(重音虫再也)法云独曰。吾既受戒矣。其可以法为人事耶。议者高之(约姓娄世称娄约法师)。

普通二年。诏云光法师于内殿讲法华经。天雨宝华。三年。诏修鄮县阿育王寺。

六年。敕光宅寺法云为大僧正。官给吏力(僧正始于姚秦今加大字)。

大通元年(即北魏孝明武泰元年。旧云普通者误)南天竺菩提达磨泛海至广州。诏入见帝。问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圆悟碧岩集云。武帝与娄约法师昭明太子持论二谛。立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真俗不二是圣谛第一义)师云。廓然无圣(圆悟云。达磨与他一刀截断)帝曰。对朕者谁(圆悟云。帝不省。却作人我见解)师云不识(圆悟云达磨太杀慈悲)帝不契(圆悟云帝不知落处)师遂渡江入魏(圆悟云。后人传折芦渡江。未详所出)○驾幸同泰寺舍身。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归宫。

二年。槃槃国进佛牙。

中大通元年。京城大疫。帝于重云殿为百姓设救苦斋。以身为祷。复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披法衣行清净大舍。素床瓦器乘小车。亲升法座为众开涅槃经题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设道俗大斋五万人。

二年。帝幸同泰寺设平等大斋○丹丹国进象牙佛像。

三年十月。帝幸同泰寺讲涅槃经。十一月讲金字般若经。

五年。帝幸同泰寺发金字般若经题。自太子已下听法者。三十万九千六百人○吏部尚书到溉家居蔬食。朝夕从僧礼诵。帝为月三致净馔。所得奉禄(奉音凤。作俸字。葑音者皆非。今官阶朝奉者。当音凤。事见前汉书)皆充蒋山二寺(即钟山也)及卒颜色如生。手屈二指。

六年。乌伤居士傅翕。至松山结庵双梼树间。自号双林当来下生善慧大士。令弟子奉书诣阙。称帝为国主救世菩萨。诏报曰。大士为度众生欲来随意。帝预敕锁门以观其异。大士袖出木槌一扣诸门尽开。见帝于善言殿。谒者三赞。不拜。直上御榻对语。设斋食竟出钟山。坐定林松下。大士一日披纳顶冠靸履见上。上问。是僧耶。士以手指冠。是道耶。以手指履。是俗耶。以手指纳衣(汾阳昭代云大士多能)○剡川尼法宣诵通法华。坐卧见帐盖覆其上。父母令就齐明寺出家。是日帐盖即不见。自是博览经论。深探奥理。衡王元简为郡守。请为越城母师○槃槃国进佛舍利。

大同元年。帝幸同泰寺设无遮大会○智者约法师亡。帝辍朝三日。素服哭之。从师受戒者。四万八千人。皆服缌麻哭送。塔于志公之左○敕于重云殿为善慧大士别设一榻。讲三慧般若经。公卿毕集。天子至。众皆起迎。大士不动。御史问其故。答曰。法地若动一切法不安。帝善之○隐士赵伯休。于庐山遇律师弘度。得众圣点记云。佛灭后优波离结集律藏。以其年七月十五日自恣竟。于律藏子便下一点。年年如是。波离以后师师相付。至僧伽跋陀罗。将律藏至广州。当齐永明七年庚午七月十五日自恣竟。即下一点。其年凡得九百七十五点。伯休问曰。永明七年后。云何不点。度曰。已前皆得道人。手自下点。吾徒凡夫。止可奉持耳。伯休因点记推至大同初。凡一千二十年。与传记参合。世尊生灭之年皆不同。盖其宗承有异也。

二年。帝幸同泰寺设无碍大会(碍碍同出梵典)是年凡三设大会○华阳真人陶弘景告化。香气积日不散。谥贞白先生。所撰书曰真诰。有云。清虚裴真人弟子三十四人。其十八人学佛道。余学仙道。紫阳周真人弟子十五人。四人解佛法。桐柏真人王子乔弟子二十五人。八人学佛法。对会稽东去岸七万里。其西小方诸山。多有奉佛道。有浮图高百丈。金玉镂之(虽奉佛道不作比丘形)○柏闿为陶隐居。执役十余年。一旦有青童白鹤自天而下曰。太上召柏先生。隐居问何道致此。君曰。修默朝之道积年矣。即升天而去。三日密降隐居之室曰。君之阴功著矣。所修本草。以虻虫水蛭辈为药害于物命。一纪之后但解形去世。为蓬莱都水监耳。隐居乃以草木药可代物命者。著别行本草三卷以赎过。

三年。诏修长干塔。掘基得石函。内有金罂流离瓶盛舍利爪发。敕分入二塔同放光明○帝幸同泰寺铸十方佛金铜像。复往阿育王寺(在建康都城内)设无碍法食。大赦天下○昭明太子统薨。太子天性好佛。于东宫别立慧义殿为法集之所。招延名僧立三谛义。当世美之○岳阳王萧察(察同昭明之子)镇越州。重修砖木二塔。先是沙门昙彦与许询同造此塔。未就而询亡。彦至是年百二十岁。询后身为萧察。预告门人曰。许玄度来也(询字玄度)时察先承志公密示。才入州便诣寺访塔。彦出门召之曰。许玄度来何莫。昔日浮图今如故。遂以三昧力加之。即悟前身造塔事(今越城应天塔)。

四年。帝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梵语盂兰此云解倒悬。是目连尊者设此盆供。得脱母氏饿鬼之苦)○通事舍人刘勰(音协)雅为太子所重。凡寺塔碑碣皆其所述(石城石像碑见存)是年表求出家。赐名慧地。

五年。敕沙门宝云。往扶南国迎佛发。

六年。诏越州守臣萧察。重修鄮县阿育王寺○扶南国王遣使朝贡。请释迦像及经论。敕赐。制止涅槃般若金光明讲疏一百三卷○北齐慧文禅师于河南为慧思禅师说三观口决。

七年。百济国遣使朝贡请经论。敕赐涅槃疏。

十年。于阗国遣使贡玉刻佛像。

中大同元年。帝幸同泰寺讲金字三慧般若经行清净大舍。皇太子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归宫。是夜寺浮图灾。上曰。此魔所为也。乃诏曰。道高魔盛。行善障生。遂更起十二层浮图。

太清元年。帝幸同泰寺设无遮大会行清净大舍。升妙严殿讲金字三慧般若经。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归宫○西天竺三藏真谛来。敕于宝云殿译金光明经等十部○时释子多纵逸。主僧不能制。帝欲以律行僧正事。诏下。藏法师执不可。帝不能夺。藏谓众曰。衣冠子弟十辈。岂能俱称父意。今糅杂五方之众。而欲以一己好恶绳之可乎。帝自受具戒。寝处略同沙门。虽宫禁亦恣僧游览。一日藏师竟登御座。左右诃之。藏曰。贫道定光金轮之裔。宁愧此座。倘欲见杀不虑无受生处。帝特令不问。

二年。侯景反于寿阳。初景在东魏。以河南畔。归西魏既而遣使至梁求内附。上纳之封河南王。

三年。侯景至建康陷台城。入见上于太极殿。以甲士五百自卫。带剑上殿拜讫。上神色自若。曰卿在戎日久无乃为劳。使引就三公榻。景惶惧不能对。出谓左右曰。吾踞鞍临敌矢石交下未尝怖畏。今见萧公使人畏慑无已(慑质涉反惧也)景既自称丞相。帝忧愤寝疾。斋戒不衰。口苦索蜜未至。举手曰荷荷。遂崩。帝日角龙颜。舌文八字。项有浮光。日中无景。右手成文曰武。晚奉佛道日止一食。唯豆羹粝饭(郎葛反脱栗饭)布衣皂帐一冠三载。五十便绝房室。不饮酒听乐。制涅槃大品般若净名三慧诸经义记 数百卷○江陵居士陆法和。隐居奉佛。及侯景遣将任约击湘东王于江陵。法和与弟子八百人。役神祠阴兵击败之。复于江夏聚兵欲伐侯景。王虑其为乱止之。和曰。贫道求佛者。尚不希释梵坐处。况人王位乎。但以空王佛所有香火缘。今知王宿报欲救之耳。既已见疑。当是定业不可移也。元帝既即位(即湘东王也)以为郢州刺史。帝为魏所执。和与弟子俱入于齐(梁书)。

简文帝(网武帝第三子)

大宝元年四月八日。诏度人出家。亲制愿文云。弟子萧纲以此建斋度人功德。普度六道四生。出离爱欲永拔无明。修习般若为真佛子。

二年。侯景废帝幽于永福。省进土囊殒之。武帝初革命。张齐杀东昏侯。送其首于帝除及宗属。后数年简文生。志公谓帝曰。此子与怨家同生。盖侯景以是年生于雁门。及景破建康帝崩。简文继及于祸。梁子弟多见戮。故世称侯景是东昏后身○北齐慧文禅师因阅大论。至四谛品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恍然大悟。乃远承龙树。依论立观以授慧思禅师。

元帝(绎武帝第七子)

承圣元年。真谛三藏以侯景之乱泛舶西归。大风飘还广州。住制止寺译起信论俱舍论。至陈朝共得五十部○帝尝著书曰金楼子。云余于僧中重招提琰法师。隐士重华阳陶真白(弘景谥贞白先生)士大夫重汝南周弘正(北周名贤)○招提寺琰法师少时。相者曰。童子聪明而寿不永。师即发愿入山诵般若经。久之见僧长丈余语之曰。此经功德不可思议。后二十年逢前相者。惊曰。得何妙药而获延年。琰曰。持经耳○刘敬躬为乱焚望蔡县。县令寄近寺。民将牛酒为礼。令以牛系柱。屏除佛像。于堂上接宾客。牛忽自解来阶下拜。令大笑命左右宰之。饮啖既饱醉卧堂下。便觉遍体痒痛。搔成白癞。年终而死(颜氏家训)。

敬帝(方智元帝第九子)

绍泰元年。北斋文宣废道教(详在齐志)○补阙宗殆以学行知名。梁亡弃官出家号无名。北周诱以美官。无名自陈反俗有五不可。晚年为息心铭。悔少日克意文章(黄鲁直书此铭与沙门智海。刻之丛林。以为杂学者之戒)。江陵天皇寺有柏堂。明帝之所建。张僧繇画卢舍那像及仲尼十哲。帝问。释门何为画孔圣。僧繇曰。后当赖此耳。及后周灭佛法焚天下寺塔。独此殿有宣尼像。乃不毁(名画记)。

陈(都建康)

武帝(陈霸先受梁禅)

永定元年诏迎佛牙于杜姥宅(姥莫补反老妇之称)设四部无遮大会(比丘等四众名为四部)。

二年五月。帝幸大庄严寺舍身。翌日群臣表请还宫。十一月复幸庄严寺发金光明经题。十二月幸庄严寺设无碍大会行清净大舍。翌日群臣表请还宫。金陵七百寺值侯景焚荡几尽。自帝登极悉令修复。翻经讲道不替前朝。

三年。敕大内设仁王大斋。诏沙门宝琼于重云殿。讲大品般若经。时群臣请以重云殿佛像宝幔球玉珩佩(衍音行佩上玉所以节行止)以造车舆。俄见云气笼殿雷电火起须臾焚尽。月余有从东州来者言。是日见殿飞浮海上而去○高邮有尼。诵妙法华不舍昼夜。十爪二掌皆生华。上召见内殿。观其华大嘉敬之。世号华手尼。

文帝(旧高祖兄始兴王子)

天嘉元年。敕宝琼为京邑大僧统。梁魏以来僧统盛饰杖直拟于官府。至是琼奏罢之。每出从数头陀仗笠而已。海东十二国闻琼道德。遣使奉金帛求画像以归○思禅师于光州大苏山。为顗禅师说安乐行示普贤道场。

二年。善慧大士于山中行道常见七佛在前维摩从后。唯释迦常与大士语。

四年。帝于太极殿设无碍大会行舍身法复集僧行。方等陀罗尼法法华忏金光明忏。并别制愿辞。称菩萨戒弟子皇帝。

六年。西竺王子月婆首那。来游庐山。译胜天王般若经。

废帝(伯宗文帝太子)

光大二年。思禅师入居南岳。是岁为岳君受戒(详见南岳本纪)。

宣帝(顼始兴王第二子)

大建元年四月。善慧大士示寂。七日县令陈钟耆来礼敬。传香之次犹反掌受香。举众惊异。敕徐陵撰碑山中。

良渚曰。传灯言。武帝请大士讲金刚般若。执拍板唱四十九颂观。竹庵云。多用三性义语。恐北方相宗人托大士名。或云秖以拍板。挥案一下。志公云。大士讲经竟。然大士入朝。志公已去世二十年。何从有此问答。楼颖编大士言行录甚详亦不载此事。

顗禅师于瓦官寺为仪同沈君理等讲法华经。后常与众讲大智度论说次第禅门○思禅师居南岳。九仙观道士欧阳正则诡奏。师为帝蛊事(汉江充奏。戾太子为巫蛊事。蛊者惑也。谓巫者左道。或众埋木人为咒诅事。今道土欲以巫蛊事陷师也)帝遣使召之。则见师自空中来。惊悟其神一无所问。以道士诬告罪当弃市。师请贷之令给事僧众。乃敕有司。冶十四铁券。识十四姓名其上。令随师还山服役舂米(今俗呼捣米叔)久之愿以田充香积赎老身。因名留田庄于是藏其铁券勒石为记。名曰陈朝皇帝赐南岳思大禅师降伏道士铁券记(详见南岳本纪)。

四年。敕沙门慧暅(音亘)于乐游园为七庙讲大品般若。齐使崔武子来朝。上以沙门洪偃才德两优。命为馆伴。武子每与语辄大叹服。朝议欲加偃冠。师绝食自誓。帝乃止。

五年。海东玄光沙门受法华安乐行义于南岳禅师。归国演教。为海东诸国传教之始。

六年。周武帝罢佛道二教。沙门靖嵩灵侃(侃同)三百人皆相率归南朝。帝令驸马蔡凝宣敕曰。法师等善明治乱。归寄有序。宜于都郭大寺安居。所司供给○沙门智周十一人。往西天求经。

七年。顗禅师入天台佛陇。

九年二月。诏曰。顗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宜割始丰县调(徒吊反赋也)以充众费○淮淝之战转输不继。敕所在僧侣任其役。律师智文上书曰。君子为国必以礼义。主上诚知宇文废灭之过(周武姓宇文氏)岂宜以胜上福田为胥下之事。非止敌人轻訾(音紫毁也)。亦恐国家受殃。帝大感悔。亟下寝之一时建议主役者。皆置重罚○六月二十二日。南岳思大禅师唱佛坐逝。

十年。左仆射徐陵。以顗禅师创寺请于朝。赐号修禅(今大慈也)师为兄陈针述小止观。咨受修习。初仙人张果相之曰。死在期月。师及令行方等忏。针见天堂门牌曰。陈针之堂。果后见针惊问。君服何神药。答曰。但修忏耳。果曰。若非道力安能超死。竟延十五年而终。

十二年。周宣帝复佛道二教。

十三年。诏国内初受戒者参律五夏。敕昙瑗律师(瑗音院)总知监检。有司给其衣食。勿使经营致亏功绩。不逾数载道器大成。乃以瑗为国僧正。

十四年。皇太子即位。设无遮大会于太极殿。舍身大赦。

后主(叔宝宣帝太子)

至德元年。敕慧暅为京邑大僧正○永阳王伯智出镇东阳(文帝第八子)请顗禅师赴镇开讲。王与子湛及家人同禀菩萨戒法。

二年诏。虎丘智聚法师赴太极殿讲金光明经。

三年。诏顗禅师入京居灵曜寺。四月赴太极殿讲大智度论题般若经题。久之迁居光宅寺。帝幸寺听讲仁王经。躬礼三拜○朝议以僧尼类多无业。欲令策经不通者皆休道。顗禅师谏帝曰。调达日诵万言未免沦坠。槃特唯忆一偈乃证四果(二事并见天台本纪注)笃论为道岂关多诵。帝大说。即停搜简。

四年正月。诏顗禅师赴崇正殿。为皇太子授菩萨戒。设千僧斋。

祯明元年。顗禅师于光宅寺讲法华经。时章安预听○都官尚书徐孝克性好惠施不免饥寒。后主敕以石头津税给之。孝克悉用设斋写经。初居钱塘。与诸僧讨论释典。遂通三论。旦讲法华经。晚讲礼传。受业者常数百人。蔬食长斋持菩萨戒。陈亡入长安。时疾疫。隋文帝闻其名行。召讲金刚般若。上下敬赞。临终正坐念佛○姚察读藏经毕。日西向坐正念云。一切空寂。陈亡入隋终于东都。其身柔软颜色如生遗命松板薄棺为葬。

同类推荐
  • 净土简要录

    净土简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编天台诸文类集

    重编天台诸文类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教出兴颂注

    三教出兴颂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郡务稍简因得整比旧

    郡务稍简因得整比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邪丐凌仙

    邪丐凌仙

    道、道、道!大道无形,大道无质,大道无语,我辈修道,当以身证道,以心证道,以本证道!小乞儿丐地理,幼年乞讨为生,际遇风云修的神秘风水术,遇龙而起,证得天地大道,修的五行之体,终以乞为名。小小乞丐三分邪,证天地五行归一。齐天道五眼逞威,斩妖魔混沌无敌!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有些人无需怎么费神就能功成名就,财富和权利仿佛唾手可得;还有些人历经艰辛终于获得成功;而另一些人则在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遭到彻底的失败。为什么有人轻易就能成功,有人费了老大的劲才能成功,而有人则根本无法成功呢?显然不可能是身体上的原因,要不然最强壮的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人与人的根本差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灵上的。心灵具有创造力,构成了人与人最本质的差异。也正是心灵帮助我们克服不利的外在环境。战胜挡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只要能充分理解思维创造性的力量,我们即可见证奇迹般的效果。
  • 余雪荷之千年缘

    余雪荷之千年缘

    凡事都是有因有果,她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女人,余雪荷因一次意外雷劈穿越到大宋朝。一个遗失的空间,平凡的人要如何演绎出惊天的传奇。步步惊心步步情,前世的守候,一生的守望。一把双剑的回归,坎坷不平的人生。缘分的捉弄让她何去何从?还是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一书的写作是基于:1.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2.我国ICT产业已经.彤成了国际同步的态势;3.我国ICT研究领域基本上停留在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我国经济学界涉入该领域较浅或较少;4.综观世界近十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理论成果基本都是集中在信息经济相关的经济学理论;5.笔者率先提出“非常经济概念”,是采取交叉学科研究的方式,意图填补我国“非现场经济”研究的空白;6.高等教学的学科内容应该始终走在社会发展实际的前沿;7.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分析的平民化趋势。
  • 瞑天录

    瞑天录

    生为灾祸又怎样,我不伤人却被赶尽杀绝生为废物又怎样,我活的照样比你们努力我一生别无所求,只要力量,绝对绝对强大的力量,能将那些渣滓碾压成尘埃的力量!这就够了……
  • 你是我逃不掉的宿命

    你是我逃不掉的宿命

    曾经我是被捧在手心上的千金大小姐,呼风唤雨连星星也唾手可得。后来我成了顾泽南的情人,他给我第二次生命,也把我变成一具行尸走肉。我扯着他的衣领,嘶哑着喉咙让他去死。他冷眼看我,“现在你除了听我的,哪里还有活路?”这世上没有人能一辈子顺遂逃得过颠沛流离。看着以前穿着贵的离谱的高定西装的顾泽南,如今衣着邋遢满脸胡茬。我微笑说,“这些报复手段,都是你曾经手把手教我的。”他不说话,也不看我。很多年以后,我终于知道,顾泽南奋不顾身的赴死,是为了不让我死。在我们的关系中,从来没有过刚刚好。
  • 我的神秘先生

    我的神秘先生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便断送了魏新雨的爱情,前男友借着她的作品上位,还试图将她赶出公司。对爱情失望透顶之后,魏新雨接受了家中安排,跟那个让她不感到排斥还略微有熟悉感的男人萧逸交往,却在交往中发现这个男人身上有太多谜。这个男人不只摇身一变成了公司总裁,而且还……***********在萧逸面前,魏新雨是感到舒适的,可是这样的舒适感却在后来让她终日惴惴不安……
  • 伤寒六书

    伤寒六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能修神系统

    全能修神系统

    大千世界,浩瀚无垠。冥冥之中有神国,掌控万界,统领天下。神国契约者杨天,于神国获得修神之法。他是登临异界,横扫天下的至尊战神。他是全知全能,万人敬仰的无上存在。修行百年,武道才成?不不,我只需要加点就可以了!
  • 思念与惜别(漫漫求知路)

    思念与惜别(漫漫求知路)

    思念是心灵的栖息,是感情的慰藉,是精神的享受,是淡淡忧伤中的喜悦,是温馨中的片刻孤寂。思念是流淌在心灵深处一首无字的歌,隽永,悠长,有人值得你默默地思念,是幸福的;你能让远方的人默默地思念,是欣慰的。思念是孤独中开放的花,带着几分忧伤,几分惆怅,甚至还有几滴晶莹的泪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