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無常心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衍義云:莊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
鈔《莊子·應帝王篇》云: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遊無朕,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衍義云:昔秦穆公嘗出而亡其千里馬。
鈔:乃《左傳》之文,義中載之,不復再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衍義云:昔有饋生魚於鄭子產者。
鈔《孟子·萬章上》之文。義中載之已詳,不復再錄。又引恂恂然適其志氣,此乃《論語·鄉黨篇》之文。大意恂恂信實之貌,似不能言者,謙卑遜順,不以賢知先人也。
出生人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
衍義云: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
鈔《周易》上繫之辭云:故能彌綸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此言以易道仰觀俯察,則知無形之幽,有形之明,義理事故也。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者。言用易理原窮事物之初始,反復事物之終末,始終吉凶皆悉包羅,以此之故知死生之說也。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衍義云:凡以九竅四支,或以三業十惡。
鈔韓非曰:十有三者,九竅四支是也。謂兩耳、兩目、鼻有二竅,並口及下二漏,共為九竅。兩手兩足故曰四支。河上公亦同此說。又以三業十惡為說者。三業謂身、口、意也。十惡謂一殺生,二偷盜,三邪淫,四犯上逆亂,五毀謗經法,六呪咀瞞昧,七陰謀恨妬,八鬪亂兩舌,九破齋犯戒,十觸汙壇場。孫登解云:天地之物,有生之類,順理者寡,逆理者眾,故安生之徒,十分之中,順理者三爾。夫生不以道,死不以理,順理者題,逆理者多,故得死之中順命者三爾。又唐明皇疏亦同此說。《廣聖義》云:將生不以為樂,而安其生,此生之徒也。夫當其生不以利欲亂其心,不以厚養傷其性,安其淡默,順其沖和,則神守其形,氣保於神,志和於氣,心寂於志,靜定其心,如此則不求於延生,生自延矣。不求於進道,道自進矣。此杜天師之所論也。竊謂如此保生之人,又豈止十中有三人爾。雖千百人中無一二人也。由是論之,不亦鮮乎。
衍義云:安時處順。
鈔《莊子·大宗師篇》之文。云: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懸解也。懸解者,無係著之貌。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衍義云:過求養生之物,太厚以致死。
鈔《莊子·達生篇》之文。養形必先之物,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衍義云:莊子曰:人能虛己以遊世,孰能害之。
鈔《莊子·山木篇》之文。方舟兩舟相並曰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褊狹急也。不怒以舟虛故也。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耶,則不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衍義云:若仙傳劉崗。
鈔:在《神仙列傳》中所載,義中已備。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衍義云:則躶者不得不躶,鱗介毛羽者不得不鱗介毛羽。
鈔《孔子家語》中五帝第二十四章中之辭。此孔子答子貢之言。孔子曰:然吾昔聞諸,老聃亦如汝之言,是故堅土之人剛,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細,息土之人美,先耗也土之人醜,食水者善遊而耐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不氣息也食木者多力而不治,血氣不治。《淮南子》曰:多力而弗戾,亦不治之貌者也。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緒而蛾,食肉者勇毅而捍,食氣者神明而壽,食穀者智慧而明,不食者不死而神。故曰羽蟲三百有六十而鳳為之長,毛蟲三百有六十而麟為之長,甲蟲三百有六十而龜為之長,躲蟲三百有六十而人為之長。此乾坤之美也。殊形異類之數,王者動必以道動,靜必以道靜,必順理而不害其所生,謂之仁壽焉。
衍義云:以至少壯老死不得不少壯老死。
鈔《列子·天瑞篇》之文。黃帝曰:精神入其門,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嬰孩,氣專志一,和之至也。物不傷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壯,則血氣飄溢,欲慮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其在老耄,則欲慮柔焉,體將休焉,物莫先焉。雖未及嬰孩之全,方於少壯,間矣。其在死亡也,則之於息焉,反其極矣。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衍義云:莊子所謂真君。又引莊子所謂真宰是也。
鈔《莊子·齊物論》之文。不知其所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衍義云:公、侯、伯、子、男之例。
鈔:周設五等之爵,有公、侯、伯、子、男也。先王制法則有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亦有五等,而兼王焉。人之處世,上以君其不有材器也。君舉而用之,然後爵之而尊,寵之而貴。而此尊貴,乃有窮極之時。今道以生物,為物所尊。德以畜萬物,為物所貴。生生而不絕,故生物之功常尊。成成而不窮,故成物之功常貴。豈有窮極之期乎。
衍義云: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鈔《孟子·告子章句上》云: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天爵以德,人爵以祿。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今孟子以仁義忠信為天爵,況道之與德又在仁義忠信之上,故云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衍義云;莊子釣於濮水。
鈔《莊子·秋水篇》之文。濮,水名,屬東郡,今濮州濮陽縣是也。楚王,楚威王也。知莊生賢達,屈為卿輔,發使命先迷其意,願以國境之內委託賢人,王事殷繁,不無憂累之也。義中已備,不必重錄。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衍義云:退藏於密,可謂深遠。
鈔《易繫辭》之文。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叡知神武而不殺者夫。原夫孔聖言退藏於密者,謂古之聰明叡知之聖人,莫不以此易道,並著之神卦之知,洗其心,含養其德,退藏於密,而不顯其跡也。豈非玄德耶。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衍義云:六根各有所悅。
鈔:六根者,太極左仙翁懺法言受身生身煩惱纏縛,皆由三業為有六根:一眼根、二耳根、三鼻根、四舌根、五身根、六意根。所謂諸根皆生諸業,故曰六根猶如草木,生諸花實,展轉相生。
衍義云:黃帝問道於廣成子曰:敢問治身。
鈔《莊子·在宥篇》云。義中載之已詳,不復重錄。
衍義云:是謂有兌,有兌而心出則交物,若塞其兌而不通,則心不出矣。
鈔《易說卦》云:悅言乎兌,兌為澤。悅萬物者莫悅乎澤。又以兌為目,為門,為口,亦以戒其閉絕禍患爾。夫此禍患之門,用之於國則政亂,行之於身則道虧,閉塞得宜,則身安國理矣。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衍義云:五欲之門既開,六塵之事得濟,心神內疲。
鈔《莊子》盜跖告孔子之辭。云: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視色,耳欲聽聲,鼻欲聞香,口欲察味,志氣欲盈。六塵之事者,此玉皇本《行集經》上章之辭云:爾時玉帝出大妙音普告十方諸天聖眾,汝等諦聽。此諸罪輩曠劫以來,縱無明性,造十惡業,六塵徧染,三業縈纏,肆意任心,曾無覺悟,陰罪陽過,日積月深。六塵者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塵也。此諸罪輩久墮劫難以來,放縱其塵迷之性,遂為六塵之所徧染,三業之所縈纏,此皆過失之類是也。
衍義云:若宋朝有張寶者。
鈔:張寶者,成都人也。慕華陽縣尉之妻。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
衍義云:此齧缺之所以問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鈔《莊子·齊物論篇》之文。云:齧缺,王倪之弟子。王倪答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耶。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無知耶。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耶。
大道甚夷,民甚好徑。
衍義云:若澹臺滅明之行不由徑。
鈔《論語·雍也第六篇》之辭。云:子游名偃,字子羽,乃孔子弟子。為武城宰。魯之下邑。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衍義云:紂惟宮室臺榭,楚之章華,秦之阿房,皆是也。
鈔:宮室臺榭者,此《周書·泰誓上》武王曰: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沉酒沉溺於酒也。冒色,冒亂女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宮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殘害于爾萬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婦。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肅將天威,大勳未集。又引楚之章華者,春秋昭公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以諸侯落之。落者祭也。此胡曾詠史詩云:茫茫衰草沒章華,因笑靈王昔好奢,臺土未乾簫管絕,可憐身死野人家。秦之阿房者,詠史詩云:新建阿房壁未乾,沛公兵已入長安,帝王苦竭生人力,大業沙崩固不難。此言在上之人,不顧根本,徒事榮華,殆幾傷本,豈是持久之道。
衍義云:峻宇雕墻。
鈔《尚書·五子之歌》。五子,太康之弟。太康尸位,以逸豫滅厥德,為歌以戒之。云其二曰: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酣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於此,未或不亡。
衍義云:田萊多荒,此詩人所以刺幽王也。
鈔《毛詩·小雅·楚茨》,刺幽王也。政煩賦重,田萊多荒,饑饉降喪,民卒流亡,祭祀不饗,故君子思古焉。
服文釆,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衍義云:服文采,若隋煬帝剪采為花,以御龍舟也。
鈔:隋煬帝大業元年五月,築西苑,苑周二百里。其內為海,周十餘里。為方丈、蓬萊、瀛洲諸山,高百餘尺,臺觀、宮殿,羅絡山上。海北有渠,縈紆注海內。綠渠作十六院門,皆臨渠,每院有四品夫人主之。窮極華麗。宮樹彫落,則剪采為花葉綴之。沼內亦剪采為荷芰菱芡,色渝則易以新者。十六院競以殽羞精麗相高求市恩寵。上好以月夜從宮女數千騎遊西苑,作清夜遊曲於馬上奏之。八月,帝如江都。上幸江都龍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長二百尺,上重有正殿、內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飾以金玉。下重內侍處之。皇后乘翔螭舟,制度差小。別有浮景九艘,三重,皆水殿也。餘數千艘,後宮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番客乘之。共用挽士八萬餘人。皆以錦綵為袍。衛兵所乘,又千數艘,舳鱸相接,二百餘里。騎兵翊兩岸而行。所過州縣五百里內,皆令獻食,多者一州至百輿,極水陸珍奇。後宮厭飲,將發之際,多棄埋之。
衍義云:晋王愷作紫步障四十里,石崇作錦步障五十里。
鈔《晋書》:石崇,字季倫。性豪華。時有王愷作紫絲步障四十里,崇作錦步障五十里以鬧富。後因綠珠被誅,詣東市歎曰:奴輩利吾財爾。刑者曰:知財致害,何不早散。崇不能答。
衍義云:後漢馬廖上疏以為城中好大袖。
鈔:後漢章帝建初元年,改正移風,必有其本,傳曰:吴王好劍客,百姓多瘡瘢。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長安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疋帛。斯言如戲,有切事實。
衍義云:帶利劍如吴王好劍客,百姓多瘡瘢。
鈔《春秋》:吴王闔閭使干將造劍。劍有二狀,一曰干將,二曰莫耶。前傳所載同此。
衍義云:趙文王喜劍士,劍士夾門三千餘人。
鈔《莊子·說劍篇》云:昔趙文王趙惠文王也。名何武,趙靈王之子也。喜劍,劍客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數百餘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
衍義云:若晋何曾日食萬錢,猶云無下箸處。
鈔:晋武帝時,宰相何曾,字穎考,日食萬錢,猶云無下著之處。蒸餅非十字裂不食。當時將士秦秀議曰:曾驕奢過度,宜謚謬醜。公名與實爽曰謬,怙亂肆行曰醜。
衍義云:商紂實鹿臺之財,盈鉅橋之粟。
鈔:商紂積而不散,盈而不知滿。《尚書》武成周武王克商,於是云散鹿臺之財,發鉅橋之粟,大賚於四海,而萬姓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