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0400000007

第7章 身体诸病门(2)

耳痛

小儿耳中忽作大痛,如有虫在耳内奔走,或出血水,或干痛者,古法主蛇蜕散(如蛇蜕烧灰存性为末)吹入耳中。取蛇之善脱,以解散郁火也。

(真按)小儿耳痛,无非肾中火热,泻之则安。但用黄柏、青盐、甘草,煎服;外用黄鱼牙齿,瓦上炙存性为末,放土地上退火气,加入干胭脂研极细末,再加梅花冰片少许,菜油调,以鸡毛蘸入耳中,即不痛矣。

耳脓

小儿有因肾经气实,其热上冲于耳遂使津液壅而为脓,或为清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中灌为脓者。古法主内服蔓荆子散(如蔓荆子、粉干葛、赤芍、前胡、桑白皮、木通、生地、白芍、赤苓、升麻、甘草,灯芯为引),外用龙骨散(如 龙骨、明白矾、真铅丹、胭脂胚、当门子,共为末),先以棉展干耳内脓,将药吹耳即愈。

(真按)小儿耳内闷肿出脓,必先验其脓色∶耳疳则出黑色臭脓;震耳则出青脓;缠耳则出白脓,停耳则出黄脓。

以上四症,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但以野菊花、马兜铃、通草,煎服。是以清肺泻肝。外用 龙骨、炒五倍子、乳香、枯矾、血余炭,各等分,共研细末,吹之即干。

若耳内有虫,脓血不止,则用鸡蛋一个,猪肝五钱,俱用香油炒,再以黑芝麻一两,炒研共捣融,微火烘暖,摊绸上贴耳外,血虫出尽即干。

惟风耳则出红脓。

此偏于肝经血热。宜内服四物汤加丹皮、石菖蒲。耳内有脓先绞净,再以桑螵蛸五分,烧存性,和麝香五厘,研末掺入,其效如神。

附例

小儿耳中出血,但用五色龙骨 研细末,吹入耳中即止。

小儿耳旁赤肿,皆属热毒,若不急治,必成大痈。内服柴胡、连翘、龙胆草、甘草,以泻胆火。外以绿豆粉不拘多少,以老醋调成膏敷肿处,干则易之,而肿易消。

小儿耳珠前后生疮,浸淫不愈,名月蚀疮。皆用外治之法,但用黄柏、枯矾、滑石、龙骨、海螵蛸,各等分,共为末。疮湿则用干捻,疮干则用猪油调涂,克日可愈。

鼻渊

小儿流涕腥臭,此胆移热于脑,名曰鼻渊,又名脑崩。古法用辛夷散(如辛夷仁、苍耳子、香白芷、薄荷、黄连,共晒干为末),葱汤调下。

鼻渊经久不愈,则名控脑砂。古法用紫贝子、俗名南蛇牙齿,粤人名狗尾螺。以二三枚火 醋 为末,纸包放地上去火毒,以丝瓜藤煎汤调药空心服。

(真按)鼻渊虽由胆热移脑,其实兼受风寒凝郁火邪而成。但用鲜鹅儿不食草,一名地胡椒,塞鼻,立刻应效。或用老刀豆,文火焙干为末,每次酒服三钱,重者不过三服即愈。

若控脑砂,则淋沥腥秽不止,脑亦时痛,或眩晕,必有虫蚀,且滤儿体已虚。仍用鲜草塞鼻数次,兼服益气补中汤剂,方能痊愈。

鼻衄

小儿五岁积热,一时血随气行,得热妄动,溢出于鼻,名曰鼻衄。古法主加减地黄汤(如生地、黄芩、黑栀、赤芍、白茅根),水煎温服。外用吹鼻散(如炒黑栀仁、乱油发(等分), 存性,共为末),以些微吹鼻中即止。

(真按)鼻血不止,轻者先用灯芯浸水塞鼻,内以麦冬、生地等分,煎服足已。若积热过重,止而复衄者,则用生荷叶、生艾叶、柏子仁、山萸肉、丹皮、生地、莲肉、山药、泽泻,水煎服。外以炒黑栀、百草霜、 龙骨、京墨、牡蛎、血余灰,吹鼻即止。如用茅花水蘸湿蘸药,搽入鼻孔更妙。

鼻塞

小儿因风寒外感,肺气壅闭而鼻塞,古法主川芎丸(如川芎、细辛、 本、白芷、炙甘草、梅花片、当门子、光杏仁,炼蜜为丸,如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灯芯汤化下。

(真按)小儿肺气不通,鼻窍遂闭,除风寒外感外,亦有因乳母夜卧,不知回避鼻中出气,吹儿颅门,或因洗浴未避风寒,致儿鼻塞。不必服药,轻者只用葱白捣烂,捏一小丸,贴儿天庭心(在两眉之间),即通鼻窍。如仍未通,再以细辛、附子、通草,同研末,蜜调棉裹,纳儿鼻中,须臾即通。

附例

小儿鼻涕,因肺为寒风所袭,津液不收,则为清涕。只用生姜捣烂,贴天庭心,即止。若兼别症,当另议治。

小儿鼻 ,因肺受风寒,久而不散,脓涕结聚不开,不闻香臭,只用辛夷花苞,又名木笔花,又名旱莲草,去赤肉毛子,用芭蕉浸水泡一夜,焙干为末,加麝香少许,以葱白汁蘸入鼻孔,极效。

小儿鼻干,因心脾有热,上蒸于肺,故津液枯竭而干。宜清热生津,但服导赤散加麦冬,可以化干而为润。

小儿鼻疳,破烂欲穿鼻孔,只用纸包压去油杏仁粉二分,真轻粉一钱,和匀吹患处。或用真鹿角霜、枯矾、血余灰、灯芯灰,共研末,吹之即愈。

小儿鼻疔,其毒速宜散化,急用荔枝肉一两,雄黄一分半,吸铁石五厘,共捣为丸,塞鼻中,自能脱落。再饮生菊花叶汁一小杯,更佳。

小儿鼻 ,因鼻中渐生 肉,妨碍气息流通,但用生藕节一个,要有根连须处,烧灰存性为末,吹患处自落。

或用枯矾、猪脂油,共捣和丸,以棉裹塞鼻中,数日随药脱去。

小儿鼻痔,根蒂甚深,较 肉更加痛痒。但用霜梅一个,蓖麻仁七粒,生矾少许,三味同打,将丝棉包裹塞鼻内,一日夜即愈。或用甜瓜蒂四钱,甘遂一钱,枯矾、螺壳灰、草乌灰各五分,为末,麻油调作丸,如鼻孔大,每日以药塞入一次,其痔即化为水。再用收口药粉掺上,即干。

大儿鼻疮,形如粟米,毒易漫延,但用生薏苡、东瓜、煎汤,代茶饮之。外用杏仁去皮尖捣烂成膏,以人乳调塞鼻内,最为稳效。

小儿鼻孔,无知误将豆粒塞入,又用手指自挖,进入关内,不能取出。临时即用人马平安散吹入鼻孔少许,则豆可随打嚏而出。若延误已久,豆因鼻涕浸渍放大,愈肿愈痛,治法须用二人,以一人掩紧小儿两耳窍,叫小儿双眼闭紧,再以一人用手掩住无物鼻窍,以口对小儿之口,用力一吹,豆即落下。

小儿鼻外人中忽然肿烂,瘙痒异常,有碍饮食。但用旧毡帽、青果核二味,俱烧灰,以好麻油调之,日搽数次即效。

唇肿

小儿唇中忽见肿大,此系脾热所致。古法用生蒲黄、川连、冰片,共为细末,麻油调敷有效。

(真按)上下唇若赤肿,外敷蒲黄等药,固有效验。但若肿黑痛痒难忍者,宜用旧有方孔之大铜钱同样大者四个,于石上磨猪油时常擦之。至或破烂流水者,则宜改用铜青、宫粉、明矾、顶上梅花冰片、黄连、麝香,共研细末,破处则用干掺,干处则和猪油搽之尤效。

唇疔

小儿唇边忽生红白颗粒,此即生疔。症见头痛寒热痛痒,亦有麻木不知痛痒者。古法先看大腿弯中,如有紫筋,以银针刺出血。外用生鸡冠血点于唇上,或用活虾蟆破开,取肝贴之,或用生蚬去壳捣烂敷之,均效。

(真按)唇疔多至头痛心闷神昏,赶紧施治,迟则不救。内以紫花地丁、金银花、白果、桔梗、生甘草、知母,煎服。外用蛔虫捣烂敷之,如无蛔虫,以焙五谷虫一钱,研末,白矾三分,蟾酥三分,再以烧酒溶化调匀,敷疔上,少顷疔即破流毒水而愈。

附例

小儿唇疮,无论破与未破,皆系脾蕴热毒而发。但用瓦松,生姜汁捣融,入盐少许敷之,或用蓝靛叶取汁洗之,均效。

小儿唇紧,初起即不能饮食,宜急治之。但用新白布作卷,如酒杯大,烧燃放刀口上,俟刀口汁出,取汁搽之,日搽十余次,并以青布烧灰冲酒服之,过夜即愈。

小儿唇干血出,只用生桃仁捣烂,调猪油敷之。若干燥已极,红肿难堪,时以舌 口水滋润,尚恐不及者,则以松毛煮豆腐约半日之久,取豆腐贴之,日换数次有效。

小儿唇忽翻突,形如猪嘴,此名唇菌,乃心脾热毒所致,非急救不可。须觅活地龙(又名蚯蚓、曲鳝)十条,捣烂,吴茱萸二钱研末,加灰面少许,醋调敷两脚心,用布捆住,半日一换;内服唇疔汤剂(见上)。以愈为度。

口臭

小儿口中时出臭味,此因虚热,或因心气不足所致。古法主茴香煮羹,或生食,或用盐梅时时含之,均效。

(真按)小儿口臭难闻,本有醋调密陀僧嗽口一法,施之小儿,则不适用。细审果系心气不足,但用益智仁三钱,甘草三分,煎浓汤服之。如属虚热,则用麦冬、生地、茵陈、枳壳、甘草,煎服甚效。

口疮

小儿满口生疮,皆因胎禀本浓,养育过温,心脾积热,熏蒸于上,而成口疮。古法主沆瀣丹(如川芎、大黄、黄芩、黄柏、黑牵牛、薄荷叶、滑石、槟榔、枳壳、连翘、赤芍,炼蜜为丸),开水化服,外用活地鸡擂水搽疮上,地鸡即桶虫,人家砖下有之。

(真按)口疮内服之药,但用天冬、麦冬、玄参三味各等分。外吹之药,但用灯草灰、大冰片、薄荷叶、生石膏各等分。或以陈白螺蛳壳烧灰,和儿茶少许为末,吹患处,均无不效。

口糜

小儿满口溃烂,乃膀胱移于小肠,上迫而生口糜。古法主导赤散五苓散合用,以导赤能去小肠之热,五苓能去膀胱之热,必合用乃效。

(真按)口糜多因久病失治,不能概以实热括之。如果属热,内可服导赤五苓两散,外则用薄荷、青黛、黄柏、人中白、儿茶、冰片、青果核灰、经霜西瓜皮,共为末,吹患处可愈。然亦有因肝脾之气不足,虚火泛上无制,则宜用理中汤收其浮游之火,外以上桂心末吹之,方能有效。寒热之界,毫厘千里,是不可以不辨。

口生疮

小儿口内上 ,肿起如芦箨盐水状者,名曰悬疮。古法主以棉缠长银针留锋刺之,泻去青黄赤汁,刺后以盐汤拭口,再以一字散(如朱砂、硼砂、龙脑、朴硝,共研细末),用蜜调少许。鹅翎蘸搽口内。

(真按)悬疮生口上 ,形如紫葡萄,舌难伸缩,口难闭合,鼻内出血,时作寒热,亦可不用针刺。但内服通草、黄连、甘草、灯芯,煎服。外用食盐、烧红枯矾各等分,研细末,以牙筷头蘸药点口三五次自消。

附例

小儿口生肉球,有根如线,吐出不能饮食,捻之其痛入心,但用血余灰冲开水服之。若仍未消,则以真麝香少许,研末冲服自消。

小儿口角流涎,有脾冷脾热之分。脾冷则用焦木、青皮、法夏,生姜为引,煎服。脾热则用生白术、扁豆、滑石、石斛,甘草,灯芯为引,煎服。不可错认冷热,以致相左。

舌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幽幽香草 昭昭美人:《楚辞》赏析

    幽幽香草 昭昭美人:《楚辞》赏析

    《楚辞》是屈原开创的一种带有浓烈楚地风情的具有浪漫主义风情的一种文体,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屈原对楚国浓浓的爱国之情。本书通过浅显的语言,将《楚辞》这一楚地特有的诗歌形式展现给读者,带读者去感悟屈原灵魂深处那一抹浓重的爱国情怀。
  • 邪爷的心间宠妃

    邪爷的心间宠妃

    他,凌祭魂,睥睨天下,永俯苍生,挥手间,沧海成桑田。她,凌浅韵,可爱腹黑,容倾天下,可不料,却被心机绿茶推下了诛魂台,可又有料道,他,凌祭魂却陪她跳了下去。都以为这才两章就结束了,不,故事才刚刚开始。谁都知道她是他的妹妹,可为何他的心,却动了情,可她真的是他的妹妹吗,这无人知晓。而事实也并非如此简单。忘了过了几生几世,可心头却深深烙印着她的名字,在这红尘中,在这大陆中,有缘,我定要与你轰轰烈烈的爱一场,可若无缘,可否放肆一回,哪怕粉身碎骨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胡子衡齐

    胡子衡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等你的563天

    等你的563天

    校里的枫叶落了,不知道能不能等到她来?她说过要一起看落叶的……她说她想趁着她还能爱,要好好的爱一把他任性的答道我就是你要爱的,除了我你谁都不能爱!“你要把我的桃花折了吗?”“对!看你怎么朝花惹草”……
  • 人间朝歌

    人间朝歌

    君既如堂前明月,亦作花间晚照。君晚照把酒临风,豪放言: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愿尝尽人间百态,所过之处皆留痕。庙堂江湖都走个遍,我乾坤在手,不畏人间!(非爽文,慎点。男猪略微有点不寻常,慎重。)
  • 我若为莲,只愿为你娉开

    我若为莲,只愿为你娉开

    谭海子和孙丽惠,用眼神碰撞出爱的火花,开始了他们甜蜜的初恋。然而,在他们所生活的落后封闭的小山村里,他们不愿意接受的包办婚姻不期而至,谭海子和孙丽惠进行了反抗,谭海子出走……为了改变命运,谭海子自学,考上大学;孙丽惠进城学手艺,开小吃。优秀的海子和孙丽惠,都不乏狂热的追求者,然而,他们排除干扰,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期,农村的青年渐渐觉醒,婚姻想自主,并不断地走出大山,到外面去闯荡世界。有志的海子和孙丽惠,不愿向命运低头,用实际行动改变现状,并带动了农村观念的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宿主已开挂

    快穿之宿主已开挂

    推荐一下家児新书:这是新书的简介……推荐另一本书,不是两本书用一个简介……「快穿系统:宿主有毒请吃药」「快穿系统,宿主有毒请吃药!」系统:【目标你已经死了!】夜凌曦:【你才死了!】系统:【目标你死了!】夜凌曦:【你才死了,你全家都死了!】夜凌曦理直气壮的插着腰,与系统理论。直到某天遇到了某个鬼畜的男人。夜凌曦咽了口唾沫:‘内个……我已经……死了,死的透透的!’某个鬼畜的男人妖挚一笑:‘没事,我不介意,这样更有趣味~’
  • 刁蛮丫头傻王爷

    刁蛮丫头傻王爷

    她,杜雪雪,虽然不会武功,但却好管闲事抱不平,不知道什么叫做江湖险恶自己以身试险,谁知道老天待她不薄,竟赐给他一个如意郎君。他,十四王爷,为了逃避皇室的纷争,入了江湖,而且懵叉叉当上了武林盟主,而且还骗回来一个叼蛮丫头回来做王妃,虽然老被人家欺负着,心里还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