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1500000036

第36章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

复次舍利子。一切有学阿那含辟支佛。于此福行。应先发起如是胜心。得不退转一生补处。次当作佛。菩萨摩诃萨亦应于此发随喜心。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此福行中一切善根亦皆随喜。劝请诸佛转妙法轮。此福行中以一切菩提善根。悉共回向。未发菩提心者。语令发起。已发菩提心者。诸菩萨为说回向。以利养摄诸贫穷。以医药施诸疾病。于诸怯弱。亦当亲近为作怜愍。于诸毁戒以法覆护。出离罪报令住涅槃。于和尚阿阇梨。尊重供养如佛世尊。于讲法处精进勇猛。求诸法师设百由旬。亦应故往乐闻正法而无厌足。于说法者无所希望。常当亲近恭敬供养。如己父母不生疲厌。又福行中。于身口意不生动乱。离诸过失。住佛塔庙。摄受梵福集诸善本。圆满相好庄严化身。离诸口过庄严。语业。决定胜解庄严一心。游戏神通庄严佛刹。以清净智庄严法相。闻彼正法离诸障碍。得无障碍。于说法者欢喜称赞。于所说法不生执着。亦无损坏如是庄严解脱法门。以诸园林施佛及僧。如是庄严佛菩提树。植诸善本怜愍一切。业惑清净得无生灭。如是庄严菩提道场。发无尽愿施诸玩好。获得圆满无尽宝手。远离颦蹙平等如掌乐施一切。而先获得面目端严。彼诸有情共喜乐见。光净严饰施诸有情。而获光明普照一切。赞美言辞非由积习。戒福德藏悉皆清净。生人天中。十善道业亦复清净。神通变化亦不唐捐。顺诸佛教不起分别。深心清净平等开化。为诸有情之所爱敬。于最上法及胜解行。随力为说。而能摄受一切福行。又当发起一切智心具七圣财信为先行。一切世间之所爱敬。是故决定最先开导。而能圆满一切佛法及诸善法。此说是为菩萨摩诃萨福行善巧。云何诸菩萨智行善巧。谓于因缘发生智解。云何因缘。谓深心乐欲随知法会。勤求善友住于佛智。不依声闻辟支佛智。于论议师极生信乐。其说法者。知彼器已内心具足。于其智慧无有悭惜。相续为说甚深妙法。彼闻法者为作如是求法相应。则能于此智行相应。云何求法相应。谓于法师得是少义。而于初夜后夜思择称量。此等云何是理非理展转研究。乃至心无所得。离诸障碍。及无垢染。得出离智发真实行。于此甚深法。广大法无边法。胜外道法。智解通彻常放光明。最极高显踰于山峰。勇猛精进不舍重担。行殊胜行心唯一境。富乐作意不舍杜多。常乐法乐不持世行。求出世法忆念不忘。随为宣说。圣族弟子咸皆欢喜。开导胜缘。奉持禁戒惭愧庄严。趣向佛道无明暗蔽。诸无智者。悉自远离而得慧眼清净。广大觉悟深妙觉悟极妙觉悟。以观察智。复能分别自他功德。而使纯熟圆满清净业报。是为菩萨摩诃萨智行善巧。复次求智菩萨。于法师所行四种施。何等为四。谓桦皮纸笔墨等及妙法座。一切利养法集偈赞。是为四种。于智行中而得成办。又智行中于法师所。应当成就四种守护。何等为四。一者守护身。二者守护善。三者守护处所。四者守护所化徒众。是名为四。又智行中。而复成就四种重担。何等为四。所谓法智财物及与菩提。是为四种。又智行中成就五力。一者信力于法胜解。二者精进力勤求多闻。三者念力于菩提心而无忘失。四者定力于一切法决定平等。五者胜慧力复乐多闻。是为五种。于智行中而得圆满。又智行中成就四戒。何等为四。谓真实法戒。勤求法戒。决定法戒。向菩提戒。是名为四。又诸勤求法者。于智行中成就四忍。何等为四。一者敝恶人来毁生骂辱。不应加报。善言悔谢。二者风日寒热及饥渴等。悉能忍受。三者于和尚阿阇梨。随转给侍。四者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住大法忍。是为四种。又复成就四种精进。何等为四。所谓多闻精进。总持精进。辩说精进。正行精进。是为四种。又智行中。而复成就四种胜定。何等为四。所谓离相寂静。心一境性。入神通定。悟佛知见。是名为四。又智行中成就四法。云何为四。谓诸有不住。非自然性四缘生灭是无主宰。唯一信解。是名四法。又复成就四种方便。何等为四。一者随转世间。二者随转契经。三者随转于法。四者随转于智。是为四种。于智行中而得具足。又复成就四无碍道。何等为四。所谓波罗蜜多。七菩提分。八圣道支。及一切智智。是为四种无障碍道。又复成就四种无厌。何等为四。谓多闻无厌。辩说无厌。寻伺无厌。智慧无厌。是名四种。又智行中如是知见。而复随顺一切有情一切刹土。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胜慧慈悲喜舍。所以者何。舍利子。乃至诸菩萨。决定于诸智中。以是知见而为先行。彼若安住是智。而得通达一切智行。诸佛威神之所护念。诸有魔等皆不得便。普为集会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得智行善巧。云何诸菩萨念处善巧。菩萨念处此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以身观身念处。二者以受观受念处。三者以心观心念处。四者以法观法念处。云何以身观身念处。舍利子。此诸菩萨修身观时。观身前际观身后际。观身现在。而此身者从颠倒生。随因缘灭。无动无作无自性无执取。譬如诸外山林药草种等。从因缘生。亦无自性及无执取。又此身者如墙壁瓦砾草木影像。谓蕴处界。是无执是空。是无我我所。是无常是速朽灭。是不精实。是颠倒法。是可厌离。是不坚固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当乐勤求坚固之身。所以者何。谓如来身。如来身者。即法界身金刚身。不可坏身坚固身。于三界一切最胜妙身。修是观时。当知凡夫粗重秽恶具诸过患。彼复能离一切过患。得获如来最妙身相。又当观念诸有情身。由何所造相续不断。谓四大种及阿赖耶识。造作执持。薰习功能有无量力。譬如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外四大种有种种门种种处种种名种种相种种物。由是一切有情任持命根。身四大种集起。亦复如是。有种种门种种处种种名种种相种种物。由是一切有情。于其命根亦复任持。以别相观身无常。而不厌离生死。以别相观身是苦。而不乐住涅槃。以别相观身无我。而不远离化度有情。以别相观身空寂。而无毕竟寂灭。以别相观身远离而不舍善法。彼能如是以身观身者。应当了知。是不坚固是不可爱。观内身者。而知烦恼不能容受。观外身者。了诸烦恼不共合集。而得成就清净身业。及得清净庄严身相。为诸天人之所赞仰。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得以身观身念处。云何诸菩萨以受观受念处。谓诸菩萨于彼一切苦乐等受。应以智慧方便善可了知。于诸乐受无贪惜意。若见诸恶道受苦触时。起大悲心无缘息意。于苦乐受触。无无明意随念了知。如是苦乐非苦非乐。得出离见。而诸菩萨以智慧方便。于诸有情。或为成就或为远离。然此有情于受出离。无所知解。于此乐受随乐施与。于彼苦受随为除灭。于非苦乐受。随顺一切智智。得获轻安。以大方便善巧。而摄受之为说妙法。令诸有情亦获轻安。何等因缘说如是受。谓于善成就而有乐受。于不善成就乃有苦受。复于是处。我人众生寿者。起种种受。所谓执受。取受。颠倒受。遍计受。恶见受。眼想受乃至意想受。色想受乃至法想受。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以要言之。乃至于内外法。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是中或苦或乐。非苦非乐。说名为受

复次于总聚中。或有一受。谓一心所表。二受。谓内外所表。三受。谓过去未来现在所表。四受。谓四大所表。五受。谓五蕴作意。六受。谓六处遍计。七受。谓七识住处。八受。谓八邪相应。九受。谓九有情居。十受。谓十善业道。乃至总略诸受。种种作意。是故应知有情无量。受亦无量。又诸菩萨观乐受时。见诸有情住生死际。令发智慧。为彼开示善不善受。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以受观受念处。云何诸菩萨以心观心念处。谓诸菩萨秘密守护正念不动。观察此心速疾生灭。无有状貌及无住处。亦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知初发心最极微量。远离心相。于其方分了不能得。是心所集一切善根。最极微量亦皆远离。及无方分。又于是心回向菩提。于自体相。无心所了。无心所观。无心所入。佛言。是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谓菩提心与彼善心。于其作用而不共行。又善根心与菩提心。亦不共行。又善根心与回向心。亦不共行。又回向心与菩提心及善根心。悉不共行。应当如是观察。不生惊怖。次复获得甚深缘起。不坏因果。然法性心即有情自性。如是还属诸法因缘。无动无作及无主宰。彼如覆障不共相应。是故应知。此法性心亦不共行。云何法性及覆障心。法性心者。谓于是处悉无所施。若复以一切所有。回向遍覆庄严佛刹。是心覆障。如彼幻化。于刹那顷最极寂净。名法性心。若复集诸禁戒。回向一切迅疾神通。是心覆障。犹如梦想。毕竟尽尽无余。名法性心。若复乐忍辱力。乃至回向遍覆庄严。是心覆障。犹如阳焰。毕竟离身心相。名法性心。若复发起一切精进。回向圆满一切佛法。是心覆障。如水中月无执无见。名法性心。若复以一切禅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回向诸佛三昧。是为覆障。无色无见无对无表。名法性心。若复以智分别。宣说一切清净句义。回向圆满诸佛智慧。是为覆障。种种施设。名法性心。若复于诸善根有所间断。是为覆障。心无因生。名法性心。若复因菩提分法所起。是为覆障。解脱六境。名法性心。若复于佛境界有所断灭。是为覆障。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行以观心行时。安住神通。得彼神通于一心中。而能了知一切有情心之所趣。知已随其本性而为说法。又复安住大悲。得彼大悲而能化度一切有情。无有疲倦。于此观行加持是心。无尽无灭。设复入生死际断诸系缚而于此心念智不起。超诸行法。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而得安住。是心乃至圆满一切佛法。是心于刹那顷。能与胜慧平等相应。决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以心观心念处

同类推荐
  • 布特哈志略

    布特哈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南志略

    云南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信力入印法门经

    信力入印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腹中女听经

    佛说腹中女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驭夫有术:狼王,狠绝色

    驭夫有术:狼王,狠绝色

    千年幻化而成的妖君狼王,身世迷离的美丽女子,两者的命运线交织绘画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当女子身份真正揭晓的时候,或许也就只有他会依旧选择站在她的身旁不离不弃PS:新书开坑未来题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尝试哦《破碎时代之白瞳撒旦》书名有点儿俗气不过内容清新就行\(^o^)/~
  • 人参姑娘

    人参姑娘

    胆小如鼠、平生最害怕被人吃掉的人参姑娘蹲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瑟瑟发抖装不存在,如念佛般默念:“表吃我,表吃我,我很老,很硌牙……”
  • 画中楼

    画中楼

    谜一样的家传画卷,带给我们另样的生活,探探险、解解谜,我管你是张天师还是活神仙,全都歇菜!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过来打我。。。。
  • 星落妄海寻千尺

    星落妄海寻千尺

    暮雨潇潇,情劫三世。乾坤颠倒,未报不公。帝谕浮屠,此情难为。悠悠世裂,石凝永生。世人皆知你我此情不可待,唯你我二人不知。天亦有情,辗转此生,幸得聚首。
  • 家有仙师

    家有仙师

    她,七世善人终修成正果。他,六界苍生齐称浮华神。她拜他为师却屡犯天规。他收她为徒却暗生情愫。碧落黄泉,千生千世却换来一段仙缘。她微笑,你可曾记得千年池畔的小妖。
  •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文化蓝皮书(产业)的10年堪称是“凿空”和“破壁”的拓荒之旅。作为文化蓝皮书(产业)的主编,本书作者亲历了中国文化产业从萌芽到现在的生机蓬勃、飞速发展,10年来,亲手撰写每年度蓝皮书的总报告,从长时段、全球视野俯瞰中国文化产业在历史、在世界的位置,他提出的政策建言屡屡为中央决策层采纳。中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的出生成长轨迹,在文化蓝皮书10年的总报告中,如此鲜明地呈现。10年,沉甸甸的脚步、艰难的转型、从最初“还处在转型过程中、总体图景相当破碎、发展前景却非常远大的产业”(首部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语),到“我们相信,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创造新的奇迹”(第十部总报告语),本书真实呈现了中国文化产业10年发展现场。
  • 何丽教您控制体重应该放宽心+管住嘴+迈开腿

    何丽教您控制体重应该放宽心+管住嘴+迈开腿

    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健康问题,因大部分体重超标的人都患有或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控制体重呢?中国最著名的营养与健康教育专家何丽给我们开出了良方,倾心打造了《何丽教您控制体重应该放宽心+管住嘴+迈开腿》。
  • 蜜糖皇后

    蜜糖皇后

    【文案】★江湖追缉令:唐十三!……男,唐门第三十四代传人。生擒者可获得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什么花宝典!★王朝追缉令:唐觅!(咬牙切齿中)男!大内侍卫统领。生擒者这朝野之上想当什么官就当什么官!★唐氏追缉令:蜜糖!女!蜜糖,蜜糖,回来吧!可可好可怜啊!生擒者可获‘蜜糖可可’未来宝贝孩儿干爹(干娘)殊荣!(大内太监圈子里流传的版本可不是这样的。据说,当今皇上下了旨的准皇后居然跑了。这皇家的面子可往哪儿搁啊?)三道追辑令一出,皇室、江湖人仰马翻辑!辑!辑!通缉的一方头大如斗逃!逃!逃!逃跑的一方如鱼入水追!追!追!追人的一方欲哭无泪且看一场热闹非常,搅得皇室与江湖皆鸡犬不宁的——追妻之旅究竟最后鹿死谁手,且听我那个什么什么道来
  • 帝霸天下

    帝霸天下

    掌可撕裂天地,拳可震破苍穹。上能摘星夺月,下能移山填海这片大陆,没有其他,只有斗气。少年自云苍境而出,誓要走上斗气巅峰!
  • 沙漠童话:小哈桑和黄风怪

    沙漠童话:小哈桑和黄风怪

    刘兴诗爷爷参加地质工作后,考察了一些沙漠。包括我国内蒙、新疆的沙漠,也包括境外的中亚沙漠的一角。沉默无语的沙漠,用它那特殊的方式,渐渐向读者展示自己特有的魅力。他作为大自然的观察者,把自己对沙漠的一些感受,以及一些所见所闻,写进了这本“沙漠童话”。沙漠并不单调寂寞,茫茫大沙漠里,也有生命存在。在它的一些角落里,也孕育着蓬勃生机。